御者之妻阅读答案
“rockandrol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御者之妻阅读答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御者之妻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御者之妻》阅读答案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②。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自抑损: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1.解释加粗字词的意思。
夫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段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缘故,原因
2.晏子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委,车夫就按实际情况做了回答。
3.一个人志向远大,心胸就越宽广,态度就越谦逊。(意思对即可)
篇2:《御者之妻》阅读答案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指车夫)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②其夫为相御
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④晏子怪而问之
(2)下列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其妻请去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午里也
C、拥大盖,策驷马 策之不以其道
D、既而归,其妻请去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下列几个“其”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2.其夫为相御( )
3.其妻请去( )4.妾观其出( )5.其后,夫自抑损( )
(4)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
(5)读了晏子的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感想?
答: 古诗
参考答案:
(1)①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②相:这里就指齐相晏子③得:得意④怪:对……感到奇怪
(2)A、间隙、缝隙 夹杂 B、离开 距离
C、用鞭子赶 用鞭子赶 D、“既”和“而”连用,表示“不久” 已经,可译为“……之后”
答案:C
(3)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代指晏子)2.其夫为相御( 代指车夫的妻子)3.其妻请去(代指车夫)4.妾观其出(代指车夫)5.其后,夫自抑损(代指妻子教导车夫这件事情 )
(4)文章从“其御”的角度对比了晏子和“其御”在出行时举止神情;就“其御”本身来说,在听妻子劝导前后也进行了对比。
(5)知错就改、注意自己的身份、善于聆听教诲
篇3:御者之妻阅读答案
御者之妻阅读答案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车篷),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1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
御者: 窥:
策驷马: 门间:
既而: 是以:
15.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一项
(1)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A.志向深沉,总想着大事
B.想的很多,看不上下面的`人
C.志向深沉,总想着来自下面的大事
D.志向深沉,常常表现出谦虚的样子
(2)其后,夫自抑损
A.从此以后,丈夫自卑起来
B.从此以后,显得没有志气
C.自此以后,丈夫自己抑制自己
D.从此以后,显得没有自信
16.说说全文的大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4.驾车的人 偷看 鞭打 门缝 不久 因此
15.(1)D (2)C
16.御者之妻劝告丈夫要懂得谦虚,善于控制自己
篇4: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之御者之妻
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之御者之妻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指车夫)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②其夫为相御
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④晏子怪而问之
(2)下列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其妻请去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午里也
C、拥大盖,策驷马 策之不以其道
D、既而归,其妻请去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下列几个“其”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2.其夫为相御( )
3.其妻请去( )4.妾观其出( )5.其后,夫自抑损( )
(4)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
(5)读了晏子的`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感想?
答: 古诗
参考答案:
(1)①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②相:这里就指齐相晏子③得:得意④怪:对……感到奇怪
(2)A、间隙、缝隙 夹杂 B、离开 距离
C、用鞭子赶 用鞭子赶 D、“既”和“而”连用,表示“不久” 已经,可译为“……之后”
答案:C
(3)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代指晏子)2.其夫为相御( 代指车夫的妻子)3.其妻请去(代指车夫)4.妾观其出(代指车夫)5.其后,夫自抑损(代指妻子教导车夫这件事情 )
(4)文章从“其御”的角度对比了晏子和“其御”在出行时举止神情;就“其御”本身来说,在听妻子劝导前后也进行了对比。
(5)知错就改、注意自己的身份、善于聆听教诲
篇5:《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参考译文】
晏子做齐国的相国,出门时,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作为相国驾车,撑起大伞般的车盖,挥动鞭子赶着四匹驾车的马,得意洋洋,自己很满意的.样子。(车夫)回来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去。车夫问她离开的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声名在诸侯中显扬。现在我看他出门时,带着志向远大、思虑深远的神情,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下的神色。现在你身高八尺,却只做人家车夫,但是你的神态,自己自以为很满足,我因此请求离开。”这以后,车夫变得谦卑恭谨的样子。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把实话告诉了他,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御:驾车的车夫,作名词用 ②策:马鞭子,这里作动词用,指驱策、鞭打
③去:离开,此指(和丈夫)离婚 ④相:担任宰相,作动词用 ⑤子:你 ⑥足:满足
3.“御之妻”要求离开“御”的原因是: 。
答:“御”为人仆御,却意气扬扬,自以为足。
4.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答: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妄自尊大。
篇6:《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②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③。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车夫。②间:缝隙。③抑损:谦虚退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妻请去( )
(2)夫问其故(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3、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过程,表现了车夫的 品质,从侧面烘托晏子的 的高尚品格。
4、晏子、御者、御者之妻,谁最值得你学习?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请求(2)原因,缘故
2、晏子觉得希奇,问他原因,车夫把实情告诉了他。
3、知错就改 任人唯贤(或:谦虚)
4、略(只要观点与理由一致即可)
篇7:《晏子御者之妻》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晏子御者之妻》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从门间而窥(2)晏子怪而问之()
(3)夫问其故 ()(4)晏子荐以为大夫()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晏子为齐相
A.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B.缚者曷为者也
C.二虫尽为所吞
D.生于淮北则为枳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其 御 之 妻 从 门间 而 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既而归,其妻请去。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车夫和他的妻子,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加以评论。
参考答案
1、⑴(4分)①偷看,观察 ②缘故,原因 ③感到奇怪 ④推荐 ⑵(2分)B
2、(2分)其 御 之 妻 / 从 门 间 而 窥
3、(4分)⑴车夫不久回到家里(车夫回家之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的妻子要与他离婚)。
⑵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4、(2分)⑴对车夫:①一种是肯定他的言行。答案要点:立足于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并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自豪。②一种是否定车夫的言行。答案要点:不要依靠权势炫耀自己,不应该满足现状,应该有所追求。
⑵对车夫的妻子:①一种是肯定她的做法,答案可参考否定车夫的言行。②一种是否定他妻子的做法。
答案要点:社会分工不同,不要因工作性质不同而苛求别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5、四个”其”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1.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他的/晏子的`(指晏子)
2.其夫为相御:其,她的/御者之妻的(指晏子驾车者的妻子)
3.其妻请去:其,他的/御者的(指晏子驾车者)
4.妾观其出:其,他/晏子
注释
①御:马夫
②窥:偷看
③策:鞭打
④驷:同架一辆车的四匹马
⑤既而:不久
⑥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⑦故:原因
⑧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⑨自下:谦虚
⑩足:满足
妾: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
是以:因此
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对:回答
大夫:古代官名
参考译文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鞭打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眼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
简析
本文说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也从侧面写出了晏子的风度。 不自满,谦虚谨慎,知错能改。从侧面表现了晏子谦虚谨慎,批评晏子车夫骄傲自满。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乎所以,骄傲多半是因为自己的无知。
这件事主要想说明晏子做人很低调,谦虚恭谨,善于举荐。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晏婴,而是这个御者之妻。她从晏子的态度举止中看到了做人的“志念”,用以教导自己的丈夫,从而让容易自满的丈夫,树立起了远大的志向。有妻如此,是御者之福。
但在读此故事后,所感是,做人:须谦恭、勿张扬、深沉些,方能见其志在不小;反之,骄傲、得意、自足,只能说明浅薄,胸无大志。
篇8:《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及原文
《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及原文
晏子之御者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
仆御:驾驶车马的人。
相:辅佐国君主持国家大事的最高官吏。
门间:门缝。
拥大盖:(头顶上)撑着大的车篷。
策驷马:用鞭子赶着四匹(高大的)马。
扬扬:得意的样子。
得:得意。
去:离开,指和丈夫离婚。
长不满六尺:身长较矮。
志念:志向和爱好。
自下:自己认为不及别人、身居人下的样子。
抑损:谦逊,抑制。指变得谦卑恭谨的样子。
既而:不久。
为:作为。
【参考译文】
晏子做齐相的时候,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替国相的'驾车,撑着大的车棚,用鞭子赶着四匹(高大的)马,神情得意的样子,自以为了不起。不久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与他离婚。丈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做了齐国的国相,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志向和兴趣很深远,总是态度谦和。你身长八尺,替人家驾车,然而你的样子,好像还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开你。”后来,丈夫便自觉地控制(自己的骄态),保持谦卑。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阅读训练】
1.解释
(1)御:驾车的车夫,作名词用(2)策:马鞭子,这里作动词用
(3)去:离开,此指离婚(4)相:担任宰相,作动词用
(5)子:你(6)足:满足
2.翻译
(1)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现在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
(2)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
3.“御之妻”要求离开“御”的原因是什么?
“御”为人仆御,却意气扬扬,自以为足。
4.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妄自尊大。
篇9:许允之妻阅读答案
【原文】
许允之妻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③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④,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
【注释】②郎:织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②虎贲(bēn):武士上。③收:拘押。④语出《论语·子路》。
【问题】
15.下面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难以【情】求(感情)
B.【举】尔所知(提拔)
C.臣【受】其罪(承受)
D.臣所【知】也(通“智”,明智)
16.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许允是在听从他妻子的能劝诫后任人唯贤的。
B.许允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可看出她聪明机智、气度不凡。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以情求”并料事如神的人。
【参考答案】
15、D
16、C
篇10:许允之妻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12分)
许允之妻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③之。其妇④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⑤。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⑥?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 ②虎贲(bēn):武士。 ③收:逮捕,拘押。④妇:指许允的妻子。 ⑤语出《论语?子路》。 ⑥不:同“否”。
小题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明主可以理夺( )(2分)
(2)下列“寻”与“勿忧,寻还”中的“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入吴寻二陆
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未果,寻病终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线词语的含义。(3分)
举尔所知
小题3: 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4: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
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
参考答案:
小题1:英明(2分) C (A、乃入吴寻二陆:找寻;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寻求;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找)(2分)
小题2:推荐你所了解(的人)(3分,“举”、“尔”、“知”各1分)
小题3:许允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当魏明帝核问他时用道理去告白、争取,而不是用感情去求助(2分)
小题4:C(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明主”之“主”指的是皇帝,所以“明”是“英明”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古文中,“寻”有“寻找”和“最终”两个意思。A、B、D三句中的“寻”都是“寻找”的意思,C句中的“寻”与例句中的“寻”意思相同:最终。
小题3:
小题4:
试题分析:本文记述的人物是从许允之妻,通过她的言行表现她的机智,文章写作的目的不是记述事件,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
篇11:文言文蒲松龄之妻阅读题及答案
文言文蒲松龄之妻阅读题及答案
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jué)望:不满意。
[文言知识]
说“显”。‘‘显”是个多义词。一、指“明显”、“显著”。成语有“显而易见”。二、指“高贵”。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三、指“显出”、“表现”。如“大显身手”。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蒲松龄之妻
(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妻子劝止他说:“你不要再这样干了。如果命中应该通达显贵,那今天(你)已经做宰相了。山林中自有让人快乐的地方,何必以一呼百诺为快乐呢?” 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但当看到儿孙参加科举考试,私心总不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言语中,而妻子淡漠处之。(蒲松龄)有时候用未有的好兆头来讨好她,(她也好象没有听到一样。蒲松龄笑着问:“我的妻子难道不想做夫人吗?”(她)回答说:“我没有其它长处,只知道知足。而今我已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儿,能继香火,吃穿不至于受冻挨饿,老天所赐不可说不厚。自己回顾有什么功德,而仍有不满意呢?”
答案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
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
3.①看到②回顾
篇12:何梅谷之妻文言文阅读答案
何梅谷之妻文言文阅读答案
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弗止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仅呼半日,汝即我怒,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妻子顿悟,遂止。
(选自明·程文宪《中州野录》)
【译文】
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妻子将要老了,喜欢拜佛念经,从早晨到黄昏,一定要嘴里念观音菩萨上千遍。何梅谷凭着儒学好而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呢,他又怕给当时的读书人留下笑柄,(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一天,他三翻两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呼喊个不停。妻子生气地说:为什么这么吵闹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怎么能对你不生气呢?妻子顿时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阅读训练】
1.解释:
(1)垂(2)夕(3)止之则弗从(4)贻
2.翻译:
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
3.何梅谷为何进退狼狈?
【参考答案】
1.(1)将(2)黄昏(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御者之妻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4.黔之驴 阅读答案
5.生命之花阅读答案
6.夏之韵 阅读答案
8.黔之驴阅读答案
9.生之喜悦阅读答案
10.《湖之鱼》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