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推荐:红房子灰房子
“二丫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散文阅读推荐:红房子灰房子,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散文阅读推荐:红房子灰房子,方便大家学习。
篇1:散文阅读推荐:红房子灰房子
全书主要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五十年代的北京往事,第二部分记录六十年代的大兴安岭小镇,第三部分则是记述七十年代在长沙住的房子、结识的人和读过的书。虽然按照时间顺序人为地分成了三部分,但其实很多篇文章是贯穿好几个年代的。那一代人、那种右派家庭的人,其生活轨迹似乎是相差不大的,但王璞写出了自己的独特记忆、感受和反思。
书名是“红房子灰房子”,源于作者笔下在北京、在西尼气、在长沙住过的几处房子,红色、灰色既是房子本来的颜色,更是作者记忆中的某种情绪,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灰房子几乎贯穿了王璞回忆的始终,在那个年代,红色是主流,然而作为“戴灰帽子的人”,他们一家注定了只能住在灰房子里,过着灰色的日子。偶尔的机缘巧合,一家人在长沙住进了一幢小巧的红房子里,一下子觉得身份变了,抬起头来了。不仅自己觉得如此,周围的人也有同样的认知,甚至会揣测这一家可能是高级干部。
好景不长,一场大火烧掉了这座小楼,全家人幸运地避开了火灾,却仍然避不开住进灰房子的命运。世事无常,比戏剧还扣人心弦。最后,作者还写到了医院的“白房子”,一生一世的跌宕起伏,最终都结束于白房子里。
也许,只有最后的白房子才是平等的,平民和帝王在死亡面前才有可能平等。至于死时的所谓哀荣,死后的排场,那终究是虚空,对死者而言,已是毫无价值了。
公众号:教书匠陈浩
篇2:王璞《红房子灰房子》阅读推荐
王璞出生在香港,解放后随着做记者的父亲回大陆。很快,父亲成为右派,全家离开北京,来到了大兴安岭。从此,王璞开始了她居无定所的漂泊,从呼伦贝尔的西尼气小镇,到长沙投奔舅舅,直到1989年定居香港。
全书主要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五十年代的北京往事,第二部分记录六十年代的大兴安岭小镇,第三部分则是记述七十年代在长沙住的房子、结识的人和读过的书。虽然按照时间顺序人为地分成了三部分,但其实很多篇文章是贯穿好几个年代的。那一代人、那种右派家庭的人,其生活轨迹似乎是相差不大的,但王璞写出了自己的独特记忆、感受和反思。
书名是“红房子灰房子”,源于作者笔下在北京、在西尼气、在长沙住过的几处房子,红色、灰色既是房子本来的颜色,更是作者记忆中的某种情绪,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最后,作者还写到了医院的“白房子”,一生一世的跌宕起伏,最终都结束于白房子里,似乎也是一种平等吧。
作者:陈浩
公众号:教书匠陈浩
篇3:《红房子》阅读理解和答案
《红房子》阅读理解和答案
红房子(德)黑塞
①从你身边经过,头一回经过时,我的流浪的乐趣就震颤地想起了它的对称极,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有一个家,绿色花园里的一幢小屋,周围一片寂静,远离村落;在小房间里,朝东放着我的床,我自己的床;在小房间里,朝南摆着我的桌子,那里我也会挂上一幅小小的古老的圣母像,那是我在早年的一次旅途中,在布雷西亚买到的。
②正如白昼是在清晨和夜晚之间,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间渐渐消逝的。也许有朝一日我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旅途和远方在心灵中属我所有,我心灵中有它们的图像,不必再把它们变成为现实。也许有朝一日我还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我的心灵中有家乡,那就不会再向花园和红房子以目送情了——心灵中有家乡!
③如果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力从这个中心出发向两端摆动。那是,生活会是多么不同啊!
④但是,我的生活没有这样一个中心,而是震颤地在许多组正极和负极之间摇摆。这边是眷恋在家安居,那边是思念永远在旅途中。这边是渴望孤独和修道院,那边是思慕爱和团体!我收集过书籍和图画,但又把它们送掉。我曾摆过阔,染上过恶戏,也曾转而去禁欲与苦行。我曾经虔诚地把生命当做根本来崇敬,后来却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爱护。
⑤但是,把我变成另一个模样,这不是我的事情。这是神奇的事情。谁要寻找神奇,谁要把他引来,谁要帮助它,它就逃避谁。我的事情是,漂浮在许多紧张对立的矛盾之间,并且做好了精神准备,如果奇迹突然降临到我头上的话。我的事情是,不满并忍受着动荡不安。
⑥绿色中的红房子!我对你已经有过体验,我可不想再次体验了。我曾经有过家乡,建造过一幢房屋,丈量过墙壁和屋顶,筑过花园里的小径,也曾把自己的画挂在自己的墙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我也想按这种欲望来生活!我的许多愿望已经在生活中实现了。我想成为诗人,也真的成了诗人。我想有一所房子,也真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孩子,后来也都有了。我要同人们谈话并影响他们,我也做了。可是每当一个愿望实现了以后,很快就变成了不满足。但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怀疑起写诗来了。我觉得房屋变狭窄了。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我还会走许多弯路,还将实现许多愿望,但到头来仍将使我失望。总有一天一切都将显示它的意义。
⑧那儿,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
可是,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
7、通读全文,阐释“红房子”的两层意思。(2分)
答案:实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⑵象征实现了的理想、愿望。
8、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应怎样理解,请具体说明。(4分)
答案:“矛盾消失的地方”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境界; “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指在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一个愿望之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每点2分)
9、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不超过40字)(3分)
答案:本文提示了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
10、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其特色,请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等方面分条举例赏析。(任选两个方面即可)(6分)
答案:⑴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第①段中的比喻、第④段中的反复、第⑥段中的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⑵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相辅相成。
⑶人称转换自由灵活。第①第⑥两段第二人称“你”似与“红房子”对面交流,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
【散文阅读推荐:红房子灰房子】相关文章:
1.房子啊,房子散文
6.散文阅读
9.蹉跎岁月散文阅读
10.烽火台散文阅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