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探索
“sujip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探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探索,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探索
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探索
本文从新闻传播中审美价值的'方向和内容方面探讨了新闻传播应以美好的事物影响人、激励人和打动人,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新闻价值,同时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作 者:范春艳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10 关键词:新闻传播 审美价值 探索篇2: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审美构造论文
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审美构造论文
摘要:新闻人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审美表达水平。新闻人应具有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力求用美指导新闻产品的制作,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中提炼出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与佳作。
关键词:感知美;信息传播;审美
马克思曾说过“劳动创造了美”。新闻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闻作品作为对社会生活直接的反映,这种劳动和作品中就应该而且肯定包含着美,也就是说,新闻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审美活动,新闻与现实生活之间自然存在着审美关系。众多新闻作品本身就是既按新闻规律又按美的规律进行“塑造”的。因此,新闻人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应是新闻美学理论的探求者和新闻美学忠实的实践者。并能自觉地运用新闻美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
一、新闻人应具有的审美能力
(一)感知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新闻人要具有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从而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在“美无处不在”的生活世界中感知美、欣赏美。新闻人是社会的守望者,传递美、感受美的能力如何将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因为媒体能够引导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势。前几年“韩流”盛行不能不说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引导和导向有密切关系。很难想象一个不会感受美、不会欣赏美的人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可以说,一个媒体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以及文化走向,是这个媒体管理者和市民文化素质及审美水平的综合体现。
(二)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新闻人用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和高尚的品德情操去创作作品,用美的情境、美的语言展现现实生活的美。如电视新闻传播中,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是同一生活情态的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画面是生活的形象化反映,画面与画面的组合构成了一种画面语言。但这种语言只能通过画面形象和画面的内在逻辑性来对生活实施审美,即视觉审美。而对此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联想,就是解说词要完成的对生活的审美,是听觉上的审美。
新闻人具有一定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就能在新闻传播中传递美,让受众得到美的熏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最终达到受众心灵愉悦、情感升华的目的。
二、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审美表达水平
新闻人在作品中要体现出审美价值,需要具有较高的新闻审美表达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选题时注重审美性强的内容
在选题时,对于新闻内容中审美含量要有必要的考虑,因为受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还有获得心理愉悦和审美满足的需要。然而,有许多编导在策划选题的时候会出于煽情需要无意识流露出折磨观众的倾向:如让面部烧伤病人以特写景哭诉;肆无忌惮地抓拍残酷、血腥的场景等。实践证明,能够引起受众普遍关注并产生明显效果与深刻影响的,大都是那些可以激起受众审美情感反应的新闻选题。从近年获奖的新闻作品看,好新闻不仅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同时兼有审美性强的优势。
(二)选取恰当的审美报道角度
事物总是有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才能看到不同的侧面,有的角度看到的可能是好的一面,有的角度看到的可能是不好的一面,有的角度看到的问题多一些,有的角度看到的问题有可能深一些。只有选取恰当的审美报道角度,且从这个角度的视觉所观察到的新闻事件是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才能有助于人们带着新的发现和思维方式去研究问题。比如,中央台的获奖新闻《女教师遭洪水遇险子弟兵奋力相救》,在报道的抗洪斗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记者关注的是一位被洪水围困三天、随时有着生命危险的女教师的命运。由于水流过急,民兵舟桥团的冲锋舟被掀翻,空军派出的直升飞机也因楼群中地势复杂而无法救援,地面部队派出的冲锋舟也三次受阻。于是,副军长亲临现场指挥,通过组织突击队的漂流营救,使用抛出固定绳索的`办法,绕过五栋楼房,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救出了女教师。这一新闻作品是以女教师的命运作为抗洪事件报道的切入点,生动揭示了营救过程中那些抗洪子弟兵们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由于视角是“表现人”的,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所以感人至深。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信息、公布事实、释疑解惑、总结经验教训警戒后人,因此,应该把公众利益、受害(受灾)者利益和社会效果放在位。必须以此为衡量的尺度,与此相背离的报道角度必须坚决抛弃。在图像表达方面,要谨慎、严肃,对血腥、恐怖的图像,宁可舍弃、或改用文字方式表达。对于残疾人题材,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要展现给受众的是高贵人性在艰难中爆发的坚韧奋发,还是仅仅作为残疾人在暴露残缺的肢体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怜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发点不同,带给受众的心理触动和感受也截然不同。人类所赞同的美几乎都与真、善有某种联系,美是真的,美也是善的。现实生活中,真、善、美都具有肯定的价值,有相似的品质,求真、向善、爱美是人们的共同趋向。新闻传播者要善于选取恰当的审美报道角度对新闻进行传播。
(三)新闻审美信息传播的优化
1.采写过程中注重审美信息的广泛吸纳。作为新闻媒体,既要将善的、美的、对的、高尚的人和事物展示给民众,同时也要把恶的、丑的、错的、卑下的反映给民众。但在反映丑恶卑下的事物时,要善于剔除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对绝大多数人有益、有用,应该弘扬;而假的,恶的,丑的对大多数人有害,应该斥责。这就要求新闻人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素质,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受众不仅了解了新闻,而且获得了视觉的美感和心灵的共鸣。即使简单的叙述,也能从传播中感触到媒体人热血的奔流新闻因此便活起来。以底发生的印尼海啸这一世纪灾难的报道为例,新浪网、新*网在报道灾难惨状的同时,也都竭尽全力地刻画灾难中所闪现出的可歌可泣的精神品质。《印度十岁女童海啸中独自求生4天终获救}(20**年1月5日新*网)、《孕妇镇静面对海啸死里逃生创造奇迹》(20**年1月10日新*网)等文都在极力刻画出人的求生本能,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绝望之际巨蛇指路一印尼妇女洪水中勇救双胞胎(20**年1月6新*网)、《海啸吞噬瑞典人年轻一代网上“互慰”》这样展现舍己救人、团结互助精神品质的文章也不胜枚举。特别是新浪网20**年1月4日一篇题为《灾难中闪耀人性之光泰国披岛游客“互救记”》的文章更是用形象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海啸无情人有情”的赞歌,使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美。所以,新闻传播中的美一定要以客观的真情实感作为存在的条件。
2.制作过程中注重审美信息的充分表达。在制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制作者都应将新闻人物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以便充分地表达新闻人物的情感。新闻的生命是真实。从审美效果来看,真实的东西也有善恶、美丑、对错、高尚、卑下之分。“真”只有与“善”为伴,才能获得“美”的力量。新闻人要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标准评判客观事物、新闻产品与传播行为。比如在灾难、罪案现场,对于现场的死伤情况,罪犯的残忍程度,最好是概述而不宜描写。文字表现应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以大多数读者可以接受为限。
3播发过程中注重审美情感的恰当融入。在对新闻审美信息充分表达的同时,新闻人要用审美眼光指导自己的职业角色,使仪表、言谈、举止等体现出新闻人应有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并使之符合节目的风格与定位,形成个性凸现的主持与播出风格。同时,要善于用审美情感统率自己的传播行为, 传达的思想不是抽象的理论或干巴的说教,而是在与受众交流中通过个性化的心灵折射出来的夹叙夹议式的个人见解,使自己的情感与所报道的内容相吻合,体现出新闻满足受众知晓需要、认识需要、教育需要和审美需要的价值。
跨进21世纪的中华民族,需要呼唤全社会的审美普及。因此,新闻人应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历史责任,自觉运用审美价值标准传播新闻信息,努力制作出更多的富于审美内涵的新闻,使中国媒体在21世纪的全球媒体竞争中焕发出新的青春。
篇3:新闻传播转型中核心价值恪守意义论文
新闻传播转型中核心价值恪守意义论文
【摘要】在如今这个新媒体盛行的大时代,新闻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冲击,核心价值受到了大幅削弱。在这场转型变革的大趋势下,新闻传播要真正实现其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明确分析出现有的问题及原因,并定位好自己应当担任的角色,从而更好地践行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恢复新闻行业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传播;转型;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的坚守是新闻行业能够长久发展,保持繁荣的根本所在,而且新闻业的核心价值也代表着政府和民众的利益,所以当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拥有自己的责任担当,做好这个时代记录、建设和服务的工作,维护好新闻传播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关系。坚定地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坚守新闻规律,坚守新闻伦理道德规范,做一名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分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新闻核心价值流失原因分析
在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核心价值经受了诸多考验,而这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新闻业的基因异化。
(一)漠视新闻采访在媒介变得平民化、广泛化、个人化、自由化的新趋势下,人们也开始随意的传播观点和事件,这使得新闻的地位被拉低,业务能力被削弱,甚至是被漠视。这更加弱化了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材料,使其准确性受到大量相关却不真实新闻的干扰,而逐渐流失其核心价值。而漠视和削弱新闻报道已成为在新闻传播业中的一种趋势。在新闻内容方面,文章没有核心体系,只是凭自身感觉写些所谓的有价值的事,有时还会分享些出格的看法,并不考虑受众的态度。当然,这应该是社会发展媒体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向,但这种趋向绝不是新闻报道尊重事实传播真相的必然规律。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会出现大的危机。
(二)观点代替新闻新闻传播的观念转型,带来新闻报道日趋观点化。新闻不再重视实地采访而是重视编辑,呈现出一种采访并不重要,观点可以代替事实,观点至上的现象。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观点虽然重要,但应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的观点,不是舍弃实际的采访调研,缺少真实可信的调查材料的观点,因为真正有意义的观点是以事实为依托的。发表观点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在受众不知情的前提下,用观点对事实真相进行主观裁剪,甚至是添砖加瓦,则完全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真实性准则。在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数据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汇总而来,而大量的新闻传播若是失去了它的客观真实,难免会使新闻的核心价值被弱化,从而动摇整个新闻业的大厦。
(三)过多转发稀释了新闻责任在新媒体流行的今天,新闻报道曾经那种核实、核实、再核实的追求事实真相的'态度被逐渐消解,在客户端和互联网的喧嚣中,公信力在一步步的遭到瓦解。在新闻媒体市场进入白热化的今天,信息转发变成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要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刺激大众的神经,无论真假,各个新闻媒体频频转发,只为得抢占先机,能够先发制人。为何虚假新闻越治理越多,这无疑是一大根源。为了市场,为了能把自己的媒体搞热闹,为了更多的点击率,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核心价值被弃置一旁,这无疑给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平添了许多新的矛盾,整个新闻业的核心价值也是受到极大影响。
二、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在这个经济转型、政治转型、观念转型的时期里,新闻传媒也面临着诸多转型,而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所以讨论在新闻传播转型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坚守时,极有必要首先明确好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定位。
(一)如实的记录者。中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媒体也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新闻工作者应针对繁多的社会事件、各类社会现象、社会突出矛盾和多元的价值体系做到详实的记录,真实地反映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新变化,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讲述好中国故事,如实的记录下中国发展进步过程中的艰辛历程。
(二)有力的建设者。在社会转型的这一特殊时期里,新闻从业者对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秩序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时期,由于新闻工作者自身定位不清,时常进入报道的误区。许多媒体存在对正面新闻和建设成就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认为商业价值低,并不主动做宣传报道,但对影视明星和负面新闻却是兴趣十足,甚至是经常转发报道一些虚假信息,迷惑不知情的群众。这些都是新闻从业者缺乏核心价值观,缺少对自己清晰地定位所导致的。他们本应该是时代最有力的建设者,应当以正确的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为标准,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它们的责任和使命,以建设者的角色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做到每一篇报道都有明确的建设性,能够促进党和人民的和谐发展。进行正确的言论引导,传播主流价值并且产生民族凝聚力是这个时代对新闻工作的新要求,更是明确新闻转型中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坚定的服务者。新闻工作者应以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和任务,具有很明确的服务性质。而新闻工作者的服务角色定位同样是整个时代的需求。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文化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社会舆论环境逐渐趋于复杂,进行舆论引导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新闻工作者们必须努力恪守自己服务者的定位,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也只有新闻媒体完全明确了自己服务者的定位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做一名称职的新闻从业者。
三、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
坚守新闻无论怎么转型,传媒需要的依然是真实可信的材料,否则新闻也就不能被称之为新闻,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只有保证新闻的核心价值不流失,才能保持新闻传媒真正的生命力。那么在新闻转型的大趋势下我们就该明确的坚守住新闻业的核心价值观。
(一)重新树立新闻理想。新闻的职业理想决定着人们对新闻行业的目标设定和操作流程。有很多从事新闻的人并不是带着新闻理想去的,只是为了生存、生活、光鲜、出名而已。因此,他们的核心价值也极其模糊,尤其是当今新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冲击更是让新闻从业者失去了对新闻业的热情与信心。新闻理想的重树是保证媒体人心态稳定,有热情去追求在新闻事业中自我实现的最有效途径。否则,再多的教育也是治标不治本。
(二)回归传统书写本色。所有能让人们信服的新闻稿件都有一个同样的根,那便是遵循客观事实,它是对真实事实的报道,而不是凭空臆测。只有真实的才是长久而有说服力的,要坚守住新闻的真实性,必须回归传统,做到采访第一。
四、结束语
在这个转型新时期里,我们的新闻传播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坚守住自己是新闻业人最该问自己的问题。作为从业者应当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明确自己记录者、建设者、服务者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新闻理想,从最根本的事实做起,从最基层的采访做起,努力做到最真实客观的报道,恢复新闻业的公信力,实现新闻传媒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钟克勋.新闻传播转型中的核心价值坚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6:158-163.
[2]郜书锴.重塑当代新闻传播业核心价值体系论纲[J].东南传播,2011,06:1-4.
[3]马缘园,王灿发.论社会转型期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J].新闻爱好者,2014,11:18-22.
【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探索】相关文章:
8.新闻中的新词
10.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