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口译笔译指导:翻译最便于自学

口译笔译指导:翻译最便于自学

2023-11-09 08:50: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亘谷网络运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口译笔译指导:翻译最便于自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口译笔译指导:翻译最便于自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口译笔译指导:翻译最便于自学

篇1:翻译漫谈(二)翻译最便于自学

在各门课程之中,我觉得翻译最便于自学了。有些年轻同志总希望当面向名家请教,或听他们演讲,或与他们交谈,若能单独见面就更好了。但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不见得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实向名家学习,随时都能做到。那就是不要求面授,而是去自学,去研究名家的译文。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不看译文,自己先根据原文翻译一遍,然后拿自己的译文和名家的译文相比较,从差距中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弱点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翻译能力,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研究译文。将原文和译文对照研究,从中得到启发。

周煕良教授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译者,他不仅从事文学翻译,而且喜欢讨论翻译问题,发表看法。几年前,我拿原文对照着看,他译的英国作家高尔兹华绥所著《福尔赛之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

Those privileged to be present at a family festival of the Forsytes have seen that charming and instructive sight — an upper middle-class family in full plumage.

译文是: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派中上层人家的兴盛气象,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

原文charming and instructive是定语,和sight搭配,但译成汉语,若想保留这样的搭配是很困难的。译文把原文的定语放到后面去处理,语言就顺了。当然,放到后面,就不一定是定语了。

第三种方法:研究不同的译文。有些作品经不同的人翻译,便出现了不同的译本,而且都是很好的译本。例如《红楼梦》,近年来就出版了两个译本,一个是国内出版的杨宪益和他的夫人戴乃迭的译本,取名A Dream of Mansions, 另一个是英国出版的David Hawkes的译本,取名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两个译本都很好, 不少人做了对比研究。

更为可贵的是原译者提供的修订译文。把修订后的译文和原译文比较一下,看译者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译文的,往往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这样开始的: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这段话,在杨宪益和戴乃迭译的Lu Xun Selected Works(1956,1980)里是这样译的:

The layout of Luzhen’s taverns is unique. In each, facing you as you enter, is a bar in the shape of a carpenter’s square where hot water is kept ready for warming rice wine.

后来,在这两位译者译的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1960,1972)里,这段话就改为:

The wine shops in Luchen are not like those in other parts of China. They all have a right-angled counter facing the street, where hot water is kept ready for warming wine.

为什么这样修改,译者没有说,我们也无法询问,只能自己揣摩。全段讲的是鲁镇的酒店,第二个译文的wine shops作定语,一下子就把读本的注意力集中到“酒店”身上,下文也好安排。因此,比第一个译文以layout作主语为好。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原文以“格局”为主语,译文用layout不如用wine shops作主语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做翻译时也就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句子结构了。你说是不是?

篇2:口译笔译指导:翻译的灵活性和原则性

翻译中,灵活性和原则性是涉及语言效果和传达原意的两个方面。缺乏灵活性会影响表达效果,如

“月亮代表我的心”若“忠实地”翻译为“the moon stands for my heart”就不如灵活地翻译为

“the moon reflects my mood”(字面意思:月亮反映我的心情)更容易理解,因为世界各地都“月有

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曲高和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译为“highbrow

songs finds few singers”就很难传达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笔者认为翻译成“high art is hard to

understand”或“elegance means loneliness”(高雅意味着孤独)更妥。又如,把“日出江花红胜火

”翻译为“the flowers in river are redder than fire when the sun rises”就不像是写景的句子

,译为“beneath the rising sun, rivers are aflame with flowers in bloom”才有诗意。(字面意

思:旭日冉冉,江花盛开江如燃)缺乏灵活性有时还会损害原则性。英语中gallant有“英勇”和“善于

讨好女性”两方面意思,和汉语中“风流”确实对应得很好,但很多专家对号入座地把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人物”翻译为gallant heroes,会让人误以为周瑜、诸葛亮等在战场

上和情场上都是高手。其实只要译成heroes就可以了。结合中国历史整句话可以翻译为: “chinese

history sees yangtze run; thousands years and myriad heroes, with rolling waves are gone”

。英国人和美国人都认为这种译法最佳,不仅因为本词的主题是怀古,“中国历史目睹长江奔流”和“

随着滚滚波涛千秋岁月和无数英雄已经远走”能给人以岁月沧桑的感觉,而且美国的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广为人知,享有盛誉。

笔者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翻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直接译为“a gentleman

dies for one who knows his heart; a woman makes up her face for one who pleases her”不仅

不适于多数场合,而且一有人讨好就梳妆打扮,把女的说成“三陪”之类的人了。事实上,“士为知己

者死”是一种态度和决心,不仅仅是行动;“女为悦己者容”也不是“让她高兴她就梳妆打扮”。“容

”体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悦己者”也不是随便来讨好的人,而应该理解为触动她心弦的人。简

言之,前句谈事业,后句谈生活,因此可以译为“a true man is ready to die a loyal death for

those who know the worth of him; a woman is eager to live a happy life with one who

touches the chord in her”。(字面意思:男人忠于知道自己价值的人并会为之慷慨赴死,女人渴望

和触动自己心弦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文艺翻译要讲究灵活性,对专业术语和政治用语的翻译则要讲究原则性。例如,外语教学中的

eclecticism无论从内涵和词源上看都是“博采众长”,却被译为“折衷主义”,褒义词几乎成了贬义

词。台湾问题在国内的很多英文报刊上被说成“taiwan issue”,但从政治意义上讲台湾问题是一个注

定了要有answer的question,不是一个可以众说纷纭的 issue,我们没必要和西方媒体保持一致。

篇3:口译笔译指导:文学翻译批评该总体把握

近来,对翻译作品的批评文章多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但总的感觉是,就事论事的多,以偏概全的多,从总体上把握不够。譬如,人们常说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译本好,说他译得如何忠实、传神,可在私下又听见几个同行持相反意见,说译错之处不少,有的句子译得也不怎样。我觉得双方都说得不够全面。李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译家,也不是凭《包法利夫人》一本书成其名的,更不能因书中有些瑕疵,而对他说三道四,甚至否定他的文名。李健吾之所以成为李健吾,不仅因为他本人有深厚的学养、扎实的中文基础、高超的外文水平,也不仅因为他是优秀的散文家、戏剧家,能熟练地掌握母语,有着丰富的翻译实践;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在他的时代背景下,对文学翻译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自林琴南的“口述翻译”问世之后,译事日隆,但也很杂乱,就法文翻译而言,早期不少译作,若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确实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解放后,从事翻译的条件和环境好多了,一代译家也应运而生,傅雷、杨绛、李健吾等先生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认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他们得天独厚的中外文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比较适当地掌握了翻译度,使译文的面貌焕然一新,达到既忠实原文,又流畅可读的程度,从而规范了译风,使后面的一代又一代的译者受益匪浅。

纵观新时期的文学翻译,总体质量无疑是提高了,但像傅雷、杨绛、李健吾那样公认的杰出翻译家却没有出现;我同意一位资深译家的说法:“强手如林,大师缺位。”也许再过若干年,随着一大批聪明奋进的年轻人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中外文训练和熏陶,新一代的翻译大师无疑又会出现。

评价一部译作应从总体上去把握,而不应挑剔几处细节上的微疵。对此,我又想到另一位法文译家对我说过的话。他在复译傅雷的一部译作后对我说:“我对照后发现傅雷也有一些错译。”我问:“你准备著文指出吗?”他说:“不能这样缺德。我借鉴了他不少;再说,如请傅先生来看我的译文,错译之处要翻倍呢。”我想,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本人从事外国文学编辑工作近20年,拜读过很多译作了;如果说我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对翻译作品一定要有相对的“宽容度”,要从总体上去把握: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否达到可以译书出版的水平了(个别疑难杂症没译出,或是漏译错译之处不说明什么),他的中文水平是否达到译书出版的水平了;此外,对质量的品位也得靠经验的积累。常有人问我哪个译家好?我总是说:老一辈的译作毕竟成熟耐看些。新一代译家在对原文的理解是基本过关了,中文也流畅,甚至也很优美,但给人总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没有形成个人的风格,也许语言发展到今天,就是这个样子吧。也许有人会说,译者的风格应随作者的风格而变,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文如其人嘛,哪能避得开?傅雷译过那么多的作品,他的文字一看便知。译者充其量不要把悲剧语言变成喜剧语言罢了。

【口译笔译指导:翻译最便于自学】相关文章:

1.口译笔译经验翻译技巧:名句翻译及赏析

2.口译翻译

3.口译笔译学习经验写给想做翻译的新手

4.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翻译考试技巧:短语分译

5.口译笔译经验翻译界的“职业杀手”是这样炼成的

6.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翻译考试经验:正确使用逗号提前

7.突破听译笔译与口译的方略

8.翻译考试口译试题

9.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经验:英语菜鸟如何通过三级口译

10.翻译资格考试初级口译习题

下载word文档
《口译笔译指导:翻译最便于自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