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

2023-10-14 08:42: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mlua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

篇1: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经】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冬,城向。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传】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

夏,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

冬,城向,书,时也。

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寿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及行,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又杀之。二公子故怨惠公。

十一月,左公子泄、右公子职立公子黔牟。惠公奔齐。

翻译

十六年春季,正月,鲁桓公和宋庄公、蔡桓侯、卫惠公在曹国会见,又策划进攻郑国。

夏季,进攻郑国。

秋季七月,桓公进攻郑国回到国内,举行了祭告宗庙、大宴臣下的礼仪。

冬季,在向地筑城。《春秋》所以记载这件事,是由于不妨碍农时。

当初,卫宣公和父亲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了急子。卫宣公把急子托给右公子抚养,又为他在齐国娶妻,这个女人很美,卫宣公就自己娶了她,生了寿和朔,把寿嘱托给左公子。夷姜自己吊死了。宣姜和公子朔诬陷急子。卫宣公派急子出使到齐国,指使坏人在莘地等着,打算杀死他。寿子把这件事告诉急子,让他逃走。急子不同意说:“丢掉父亲的命令,哪里还用得着儿子!如果世界上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就可以逃到那里去了。”等到临走,寿子用酒把急子灌醉。寿子车上插着太子的旗帜走在前面,坏人就杀了寿子。急子赶到,说:“他们要杀的是我。他有什么罪?请杀死我吧!”坏人又杀了急子。左、右两公子因此怨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泄、右公子职立公子黔牟为国君。卫惠公逃亡到齐国。

篇2: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九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九年》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经】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夏四月,秋七月。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传】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

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郁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

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郁。邓养甥、聃甥帅师郁救。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郁人宵溃。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

冬,曹大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

翻译

九年春季,纪国的季姜出嫁到京师。凡是诸侯的女儿出嫁,只有出嫁做王后才加以记载。

巴子派遣韩服向楚国报告,请求和邓国友好。楚武王派遣道朔带领巴国的使者到邓国聘问。邓国南部边境的鄾地人攻击他们,并掠夺财礼,杀死了道朔和巴国的`使者。楚武王派遣薳章责备邓国,邓国人拒不接受。

夏季,楚国派遣鬬廉率领楚军和巴军包围鄾地。邓国的养甥、聃甥率领邓军救援鄾地。邓军三次向巴军发起冲锋,不能得胜。鬬廉率军在巴军之中列为横阵,当与邓军交战时,假装败逃。邓军追逐楚军,巴军就处于他们背后。楚、巴两军夹攻邓军,邓军大败。鄾地人黄昏后就溃散了。

秋季,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共同出兵讨伐曲沃。

冬季,曹国的太子来鲁国朝见。用上卿之礼接待他,这是合于礼的。设享礼招待曹太子。首先献酒,接着奏乐,曹太子就叹气。施父说:“曹太子恐怕会有什么忧心事吧?因为这里不是叹息的地方。”

篇3:《左传·桓公·桓公三年》原文及翻译

《左传·桓公·桓公三年》原文及翻译

桓公·桓公三年

作者:左丘明

【经】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六月,公会杞侯于郕。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公子翬如齐逆女。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有年。

【传】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韩万御戎,梁弘为右,逐翼侯于汾隰,骖絓而止。夜获之,及栾共叔。

会于嬴,成昏于齐也。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不盟也。

公会杞侯于欢,杞求成也。

秋,公子翬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

齐侯送姜氏于欢,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冬,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

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文言文翻译:

三年春季,曲沃武公进攻翼城,军队驻扎在陉庭。韩万为武公驾车,梁弘作为车右。在汾水边的低洼地追赶晋哀侯,由于骖马被绊住才停下来。夜里,俘获了晋哀侯和栾共叔。

桓公和齐僖公在嬴地会见,这是由于和齐女订婚。夏季,齐僖公、卫宣公在蒲地只是会谈,没有结盟。桓公和杞侯在郕地会见,这是由于杞国要求议和。秋季,公子翚到齐国迎接齐女,因为是重修前代国君的`友好关系,所以

《春秋》称翚为“公子”。齐僖公护送姜氏出嫁,到了讙地,这是不合于礼的。凡是本国的公室女子出嫁到同等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就由上卿护送她,以表示对前代国君的尊敬。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由下卿护送她。出嫁到大国,即便是国君的女儿,也由上卿护送她。嫁给天子,就由各位大臣都去护送,国君不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就由上大夫护送她。

冬季,齐仲年前来聘问,这是为了把姜氏护送到鲁都。芮伯万的母亲芮姜嫌恶芮伯的宠姬太多,因此把他赶走,让他住到魏城。

篇4:左传·桓公·桓公十一年的原文及翻译

左传·桓公·桓公十一年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经】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秋七月,葬郑庄公。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公会宋公于夫钟。冬十月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传】十一年春,齐、卫、郑、宋盟于恶曹。

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郑昭公之败北戎也,齐人将妻之,昭公辞。祭仲曰:「必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从。

夏,郑庄公卒。

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

秋九月丁亥,昭公奔卫。己亥,厉公立。

文言文翻译:

十一年春季,齐国、卫国、郑国、宋国在恶曹举行会盟。

楚国的屈瑕打算和贰、轸两国结盟。郧国人的军队驻扎在蒲骚,准备和随、绞、州、蓼四国一起进攻楚国军队。莫敖担心这件事。鬬廉说:“郧国的军队驻扎在他们的郊区,一定缺乏警戒,并且天天盼望四国军队的来到。您驻在郊郢来抵御这四个国家,我们用精锐部队夜里进攻郧国。郧国一心盼望四国军队,而且又依仗城郭坚固,没有人再有战斗意志。如果打败郧军,四国一定离散。”莫敖说:“何不向君王请求增兵?”鬬廉回答说:“军队能够获胜,在于团结一致,不在于人多。商朝敌不过周朝,这是您所知道的。整顿军队而出兵,又增什么兵呢?”莫敖说:“占卜一下?”鬬廉回答说:“占卜是为了决断疑惑,没有疑惑,为什么占卜?”于是就在蒲骚打败郧国军队,终于和贰、轸两国订立了盟约回国。

郑昭公打败北戎的时候,齐侯打算把女儿嫁给他,昭公辞谢了。祭仲说:“您一定要娶她。国君姬妾很多,您如果没有有力的外援,将不能继承君位。其他三位公子都可能做国君的.。”昭公不同意。

夏季,郑庄公死。

当初,祭地封人仲足受到郑庄公的宠信,庄公任命他做卿。祭仲为庄公娶了邓曼,生了昭公。所以祭仲立他为国君。宋国的雍氏把女儿嫁给郑庄公,名叫雍姞,生了厉公。雍氏为人所尊重,受到宋庄公的宠爱,所以就诱骗祭仲而把他抓起来,说:“不立突为国君,就没有你的命。”雍氏还抓了厉公索取财货。祭仲和宋国人结盟,让厉公归国而立他为国君。

秋季,九月十三日,郑昭公逃亡到卫国。二十五日,郑厉公立为国君。

篇5:左传·桓公·桓公八年的原文及翻译

左传·桓公·桓公八年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经】八年春正月己卯,烝。天王使家父来聘。夏五月丁丑,烝秋,伐邾。冬十月,雨雪。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传】八年春,灭翼。

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衅,不可失也。」

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侯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望楚师。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少师曰:「不当王,非敌也。」弗从。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

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

文言文翻译:

八年春季,曲沃伯灭亡了翼邑。随国少师受到宠信。楚国的鬬伯比说:“可以了,敌国内部有了裂痕,不可以失掉机会。”

夏季,楚武王在沈鹿会合诸侯的军队。黄、随两国不参加会见。楚武王派薳章去责备黄国,然后亲自讨伐随国,军队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

季梁建议向楚人表示投降,说:“等他们不肯,然后作战,这样就可以激怒我军而使敌军懈怠。”少师对随侯说:“必须速战,不这样,就会丢失战胜楚军的机会。”随侯率军抵御楚军。远望楚国的军队,季梁说:“楚人以左为尊,国君一定在左军之中,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姑且攻击他的右军。右军没有好指挥官,必然失败。他们的偏军一败,大众就离散了。”少师说:“不与楚王正面作战,这就表示我们和他不能对等。”随侯又没有听从季梁的`话。在速杞交战,随军大败。随侯逃走,鬬丹俘获了随侯的战车和车右少师。

秋季,随国要同楚国讲和。楚武王本拟不同意。鬬伯比说:“上天已经铲除他们讨厌的少师了,但随国还不可能战胜。”于是订立了盟约而回国。冬季,周桓王命令虢仲立了晋哀侯的兄弟缗为晋侯。祭公到鲁国来,然后到纪国迎接王后,这是合于礼的。

篇6:左传·桓公·桓公十五年原文与翻译

桓公·桓公十五年

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三月乙未,天王崩。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五月,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许叔入于许。公会齐侯于艾。邾人、牟人、葛人来朝。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衰,伐郑。

【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六月乙亥,昭公入。

许叔入于许。

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

秋,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冬,会于衰,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文言文翻译:

十五年春季,周桓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索取车辆,这是不合于礼的`。诸侯不进贡车辆、礼服,天子不求取个人财物。

祭仲专权,郑厉公对他很担心,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雍姬知道了,对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就告诉祭仲说:“雍氏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所以告诉您。”祭仲就杀了雍纠,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郑厉公装载了尸体逃离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

夏季,郑厉公逃亡到蔡国。六月二十二日,郑昭公进入郑国。许叔进入许国都城。桓公和齐襄公在艾地会见,目的是为了谋划安定许国。

秋季,郑厉公凭借栎地的人杀了檀伯,因而就居住在栎地。

冬季,鲁桓公与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地会见,策划进攻郑国,以便护送厉公回国。可是战争失败了,军队各自回国。

篇7:左传·桓公·桓公十四年的原文及翻译

左传·桓公·桓公十四年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传】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

夏,郑子人来寻盟,且修曹之会。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书,不害也。

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

文言文翻译:

十四年春季,鲁桓公和郑厉公在曹国会见。曹国人送来食物,这是合于礼的。

夏季,郑国的子人前来重温过去盟会的友好,并且也是重温在曹国的'会见。

秋季,八月十五日,储藏祭祀谷物的仓库发生火灾。十八日,举行尝祭。《春秋》所以记载这件事,是表示火灾尚不足为害。

冬季,宋国人联合诸侯进攻郑国,这是为了报复在宋国的那次战争。诸侯联军焚烧了郑国都城的渠门,进了城到了大街上,攻打东郊,占取牛首,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

篇8:《左传桓公十年》文言文

《左传桓公十年》文言文

作者: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传】十年春,曹桓公卒。

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秋,秦人纳芮伯万于芮。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冬,齐、卫、郑来战于郎,我有辞也。

初,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郑人怒,请师于齐。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先书齐、卫,王爵也。

注释

翻译

十年春季,曹桓公逝世。

虢仲在周桓王那里进谗言诬陷大夫詹父。詹父有理,带领周天子的军队进攻虢国。夏季,虢公逃亡到虞国。

秋季,秦国人把芮伯万送回芮国。

当初,虞公的兄弟虞叔藏有宝玉,虞公向他索求玉。虞叔没有进献,不久又后悔这件事,说:“周朝的谚语说:‘百姓没有罪,怀藏玉璧就有了罪。’我哪用得着美玉,难道要用它买来祸害?”于是就把玉璧献给了虞公。虞公又向虞叔索求宝剑。虞叔说:“这是没有满足了。满足不了,祸害会连累到我身上。”于是就攻打虞公,所以虞公逃亡到共池。

冬季,齐国、卫国、郑国联军前来和我军在郎地作战,我国是有理的。

当初,北戎多次骚扰齐国,使它困疲,诸侯救援齐国,郑国的`公子忽有功劳。齐国人给诸侯的军队馈送食物,让鲁国确定馈送的次序。鲁国按周室封爵的次序把郑国排在后面。郑国人发怒,请求齐国出兵。齐国人率领卫国军队帮助郑国,所以《春秋》不称这次战争为“侵伐”。先记载齐国和卫国,是按照周室封爵的次序。

练习和答案

篇9:《左传桓公桓公七年》文言文

作者:

左丘明

【经】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传】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名,贱之也。

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

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翻译

七年春季,穀伯绥、邓侯吾离来鲁国朝见。《春秋》记载他们的.名字,是由于轻视他们。

夏季,盟邑、向邑向郑国求和,不久又背叛郑国。

秋季,郑军、齐军、卫军攻打盟邑、向邑。周桓王把盟邑、向邑的百姓迁到郏地。

冬季,曲沃伯诱骗晋国小子侯,把他杀死了。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1.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九年》原文及翻译

2.《左传桓公十七年》文言文

3.扁鹊见蔡桓公的文言文翻译

4.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5.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学案设计

6.《左传文公文公十年》原文及翻译

7.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翻译

8.桓公问于管子曰文言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9.《左传·昭公·昭公五年》原文及翻译

10.左传·襄公·襄公十九年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