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

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

2023-09-18 09:36: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今天一定早点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

篇1: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

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土壤、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本文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找出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

作 者:杨政  作者单位:东营市环境监测站,山东,东营,257091 刊 名:中国科技成果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年,卷(期): 10(7)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村   环境污染   问题   对策研究  

篇2: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08级计算机应用  孟令锡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与旅游业开发是当今农村发展最好最快的路子,也是最热门但又最难以实施的路子。如今城市兴起吃绿色、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有机农作物生产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个别物种的消失和一些异地植物的入侵,农田间病虫害爆发率上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为响应十七大会议召开,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将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共荣,共同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田间地头,路边和村头垃圾的多少与分布。

调查方法:将农田划分为几个区域,将路段等分为小路段,将村庄划分为小的区域(以道路为基础)并都以数字命名,如“农田1区”、“11号路段”、“村庄1区”。

2、调查对象:农村水渠和池塘中水的质量问题。

调查方法:对以上区域的水分别取样,并观察其清澈程度,闻其气味,并用物理化学方法粗测分析其污染物的成分。

3、调查对象:污水与垃圾的来源。

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咨询居民,询问垃圾的来源与排放垃圾的时间。

4、调查对象、:树木覆盖率(村庄)。

调查方法:将全村以街道为界划分为块,随机抽取五块,算出覆盖率,求出平均值。

5、调查对象:近年来田间野生生物的数目变化与种类的变迁。

调查方法:用样方法统计各种野生植物的数量和分布,用表格对比三年来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例的变化。

6、调查对象:调查村民对环保的认识与生态农业的态度。

调查方法:随即在居民名单中抽出十名,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采访。

7、调查对象:调查村民的近几年健康状况,并与相对的环境对比,找出二者的关系。

调查方法:与年龄相对较高的居民进行访谈,在大队中查阅有关村民健康的资料并列出表格与环境对比。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经调查,垃圾主要分布在路、农田、村庄和水沟相对集中的地方,约占45%。在城乡交会的道路旁边,垃圾也相对较多,约占32%。在村里的大路边,有15%的垃圾。在农田中,有2%的垃圾。在小巷和其他地方的垃圾约占6%。

分析:由垃圾的分布来看,在人活动越频繁的地方,垃圾的量也越多,垃圾堆积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和任意丢弃造成的。从中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高,责任心也不强。

2、农村水渠中水的清澈度不高并且有异味,不符合国家二等水的标准。经过滤,发现水中浮游生物甚多,并且有很多蚊子的幼虫。。有些水渠已经淤塞,水道中充满了垃圾,并发出阵阵恶臭。池塘的水为绿色,是以为水中有很多藻类而产生的水华现象。水中的鱼类尚多,水有腥味,且不清澈。经过过滤蒸馏等处理,未发现有毒物质。

分析:水质变坏,但未发现有害化学物质,说明目前水体主要是受固体垃圾污染所至。由此可推,由于垃圾堆积,无人清理导致垃圾入水;另外村民乱排污也使水体受到了污染,使水质变坏。

3、经过调查发现,村头垃圾主要是生活用品废弃物,来源于村民。村民图方便、省钱,便将生活垃圾倒在村头。在离城较近的.路旁,臭气冲天,招来了很多苍蝇。这里的垃圾主要是县城里的人倒的。因为把垃圾倒在农村省去了向垃圾处理厂交钱,而且也省时间。时间久了,便都往这里倒垃圾。污水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未发现有工厂在此排污。

分析:既然没有工厂,村民都把环境污染成这样,成堆的垃圾无人管,乱仍乱排,只图自己方便而不顾集体形象,说明村民缺乏责任心与环保意识,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4、居民几乎家家都有树,有的院子竟然全被大树遮着,而有的院子只是沾到一点树阴。总体来讲,全村树木覆盖率约在40%-50%。

分析:村里人都有在院子里栽树的习惯,树木为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且美化了自己的家园。表明村民希望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这样有利于环保工作的进行。

5、

年份 青蛙 蛇 麻雀 菜青虫 螳螂 刺苋 刺蔓 田鼠

06 很多 较多 很多 较少 不多 较多 较多 较少

07 不多 较少 较多 很多 较少 不多 较多 较多

08 很多 很少 较少 很多 很少 很少 很多 很多

(由少到多的程度:很少<较少<不多<较多<很多)

分析:经询问农民得知,对于蛇,因其生的丑陋,虽然无毒 ,仍然遭到人类的杀害。还有的就把它当作野味,数量锐减。对于麻雀,因其偷吃粮食,一直得不到人类的喜欢,也遭屠杀。同时在农药的作用下螳螂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而害虫与田鼠却顽强的抵抗住了农药。在人为的作用下生态在悄悄的变化,推测将来虫害与鼠害仍会上升。人对刺苋的讨厌恨不得将其斩尽杀绝;而同时又有种刺蔓蔓延。可见人类的爱憎对环境是有作用的,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环境的伤害有多大了。

6调查人数:40 方法:抽样法  结果如下:

认为环境问题 很重要 无所谓 不清楚

人数 7 12 21

分析: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很多人都未曾考虑过环境恶化的后果,还有一些人说那是杞人忧天,只有少数人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说明关于环保知识尚未普及,宣传工作仍要进行。

7

年份 05 06 07 08

出生人数 16 18 19 14

非意外死亡人数 12 15 14 18

癌症死亡人数 3 6 7 9

由表对比可知,得癌症死亡的人比例在逐年升高。经调查得知,环境与肿瘤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即,随着环境的恶化,细胞癌变比率也在升高。由此说明,环境与居民的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问题与建议

1、农民对于环境问题缺乏了解,不能认识透彻,对于集体的生活环境,缺乏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所以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教育会议,改变村民原本不负责的的观念。

2、作为新世纪的青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积极的配合环保工作,做好自己家人的思想工作,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号召大家共建美好家园。

3、在村委会成立环卫小组,定期对村里的环境进行整治美化。在中小学成立志愿者,鼓励中小学生保护环境。

4、对于城市的个别企业提出警告,要求其停止对村里环境的破坏,并对已造成的不良后果要求赔偿。对于不听警告者进行劝导教育,若仍任意妄为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5、学习科学发展观,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理论相结合,为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四、结语:为了这个世界更加美丽和谐,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我们自己的家园“打扮”的更加美丽,让我们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篇3:农村主要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农村主要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造成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乡镇企业与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大气、水体、噪声、固废、白色污染等.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科学发展理念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制定并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工业与养殖业污染治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加强科技推广,发展绿色产业.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农村经济与科技 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年,卷(期): 20(10)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村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篇4: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摘要:指出了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本质,指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控制和治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作 者:张霞    ZHANG Xia  作者单位:正定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正定,050800 期 刊:河北工业科技  ISTIC  Journal: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5(3) 分类号:X592 关键词:农村环境    问题    对策   

篇5: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介绍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提出了防治对策.

作 者:郭云  作者单位:安徽省濉溪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安徽濉溪,235100 刊 名:农技服务 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5(12) 分类号:X51 关键词:农村   环境污染   现状   对策  

篇6: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法律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农村环境污染又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由于我国在环境管理上的`二元控制结构,导致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缺乏,环境保护人员缺乏,监测机构缺乏等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环境污染监督机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鼓励农村居民参与,以期对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作 者:吴冬梅    张嘉维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期 刊:大众商务(下半月)   Journal: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 “”(1) 分类号:X501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    原因    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篇7:浅析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新民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逐年增加的污染事故、农村发展布局不合理,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作 者:梁青梅  作者单位:沁阳市环境保护局,河南,沁阳,45455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34)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   治理对策  

篇8: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从四个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分别从提高意识、加强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和完善环保法规等角度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解决对策.

作 者:张爱莉  作者单位:翼城县环境保护局,山西,翼城,043500 刊 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2(z1)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   污染整治   对策建议  

篇9:滁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

滁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

结合滁州市农村实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滁州市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作 者:陈雁 Chen Yan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安徽滁州,23900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7) 分类号:X5 关键词:滁州市   农村   环境污染   对策  

篇10:宿松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宿松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了宿松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合理解决该县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作 者:胡江湖  作者单位:宿松县种植业管理局,安徽宿松,246501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9 15(15) 分类号:X5 关键词:宿松县   农村环境   污染现状   防治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相关文章:

1.农村征地社会矛盾与法律监管对策研究

2.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3.冀东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4.广西农村小学英语师资问题与对策研究

5.激励机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6.海河流域典型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7.公文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8.农村经济管理现状研究

9.环境污染转型化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0.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word文档
《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