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

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

2023-08-20 08:33: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U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

篇1: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

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

艺术家丰子恺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而且是有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除搞作画,练书法,写随笔外,先后学过日文,英语,俄语,并用这3种外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美术,理论和文学作品。 他学外文的方法 是有计划地熟读课文,或以中译本为参考,熟读原著。每天读一新课,同时不断地温习旧课。 为了加深记忆,牢固掌握所学东西,他常采取有计划的重复的方法掌握所学的东西。如读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在文章下面划一笔,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读”字的繁体字“ ”,即表示他把这篇文章读了22遍。具体的办法是这样:第一天他把第1课读10遍,写下左边的言字旁和右上的士字;第二天把第二课同样读10遍,再把每一课温五遍,在士字下加写一个四字;第三天把第三课读10遍,第二课温5遍,每一课温5遍,写下目字;第四天把第四课读10遍,重温第二,三课,同时把第一课再温2遍结束,即完成“ ”字的最后两只脚。这样1课课文反复读下去,终于在每1课下面都写上一个完整的“ ”字像这样22遍分4天读,比一天读22遍收获更大。可见,丰子恺先生学外语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这种刻苦自修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丰子恺先生刻苦自学俄语的`精神更令人敬佩。他开始自学俄语时,已经53岁了。他用得课本是《俄语一月通》。这本书是从日文的“四周间”(即“四星期通”)翻译过来的。读完了这种课本,他就找一些俄文原著,对照着中译本读起来。使人吃惊的是,他学俄文学了9个月就开始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原著了,全书9个月读完。以后他就动手翻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31万字,5个月译完。从开始学俄语到动手译《猎人笔记》,还不到2年呢!而且他当时还有作画,编书等任务以及种种社会活动。学俄语还是业余的。丰子恺先生学外语,尤其是俄语,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完备的教材,全靠自己刻苦钻研,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同学们,在外语学习上,你是否也像丰子恺先生那样下过苦功。你的学习方法正确吗?在学习中能否有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又肯下苦功去学。

篇2:大师丰子恺的外语学习方法

大师丰子恺的外语学习方法

艺术家丰子恺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而且是有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除搞作画,练书法,写随笔外,先后学过日文,英语,俄语,并用这3种外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美术,理论和文学作品。

他学外文的方法 是有计划地熟读课文,或以中译本为参考,熟读原著。每天读一新课,同时不断地温习旧课。

为了加深记忆,牢固掌握所学东西,他常采取有计划的重复的方法掌握所学的东西。如读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在文章下面划一笔,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读”字的繁体字“ ”,即表示他把这篇文章读了22遍。具体的办法是这样:第一天他把第1课读10遍,写下左边的言字旁和右上的士字;第二天把第二课同样读10遍,再把每一课温五遍,在士字下加写一个四字;第三天把第三课读10遍,第二课温5遍,每一课温5遍,写下目字;第四天把第四课读10遍,重温第二,三课,同时把第一课再温2遍结束,即完成“ ”字的最后两只脚。这样1课课文反复读下去,终于在每1课下面都写上一个完整的“ ”字像这样22遍分4天读,比一天读22遍收获更大。可见,丰子恺先生学外语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这种刻苦自修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丰子恺先生刻苦自学俄语的精神更令人敬佩。他开始自学俄语时,已经53岁了。他用得课本是《俄语一月通》。这本书是从日文的“四周间”(即“四星期通”)翻译过来的。读完了这种课本,他就找一些俄文原著,对照着中译本读起来。使人吃惊的是,他学俄文学了9个月就开始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原著了,全书9个月读完。以后他就动手翻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31万字,5个月译完。从开始学俄语到动手译《猎人笔记》,还不到2年呢!而且他当时还有作画,编书等任务以及种种社会活动。学俄语还是业余的。丰子恺先生学外语,尤其是俄语,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完备的教材,全靠自己刻苦钻研,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同学们,在外语学习上,你是否也像丰子恺先生那样下过苦功。你的学习方法正确吗?在学习中能否有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又肯下苦功去学。

篇3:关于自学外语一些方法和技巧

1. Get interested

第一步:对所学之物感兴趣

Make no mistake. Your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is the essential driver of success. You can't learn what you do not want to learn. Emo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If you are even moderately interested in a subject, give yourself a chance. The key is to get started. If you can create some pleasurable routines, you may find that the subject grows on you. “L’appetit vient en mangeant” (the appetite comes with eating) as they say in French.

可别搞错了,兴趣是成功学成某件事的根本要素!你不想学的东西当然学不会。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热情至关重要。所以如果你对某件事有些兴趣,那就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关键是要“开始”!(恒星小编:就像某广告说的那样,just do it!)如果你能创造一些让自己开心的学习模式,那么就能好好开始学习这门科目。就像他们在法语里说的那样:吃着吃着就有胃口了!

2. Expect problems and you won’t be disappointed.

第二布:降低期望值,这样就不会对自己失望

Don't expect to understand things, much less remember them, the first time you study them. Trust that things will get clearer as your brain comes to grips with new information. It is like a jig-saw puzzle or a cross-word puzzle. As you start to put the pieces together, or string the words together, the full picture becomes clearer. The brain learns all the time, but on its own schedule. Learning does not take place according to a schedule laid down by a curriculum or teacher. Some things are easier to learn than others. Some things just take longer to click in. Keep at it, and you will gradually find that things that seem difficult at first, will become second nature with time.

当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别指望能一下就全部理解、更别说记住所有知识点了。要相信,随着你了解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你的头脑也会变得清晰起来。这就像是拼图、或者填字游戏那样:当你把图形一个一个拼起来、或是把单词一一填进去,整个大局就会清楚。大脑其实随时都在学习,不过它也有自己的节奏。学习的过程是不会按照一个课程、或是老师给你规定的进行的。有的东西比其他好学,有的东西就是需要花更多时间。坚持下去,你慢慢就会发现那些一开始看上去很难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变得简单了。

3. Cover the same grou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第三步: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同一个知识点。

Your brain is struggling to form patterns to cope with new input from your learning activities. Sometimes, no matter how long you focus on one subject, your brain is not going to pick it up. If you are stuck, move on. Then cover the same general information from a different source, a different book, or a podcast, or an online lecture or a video. Try to become a grazing learner, roaming the countryside, rather than a feedlot learner, just standing there in one spot, munching on the same bale of hay. The broader your base, the easier it is to learn. Just as the “rich get richer”,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can learn.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你的大脑会通过固有模式来接受新的知识点。有的时候,不管花多长时间对着一个科目,你就是记不住它。如果卡在这种时候,就略过它。跟着从其他的信息来源:比如不同的书籍、播客、线上课程或视频来重新学习同一个知识点。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放养”的学习者——在知识的草原上四处周游;而不是“圈养”的学习者——只站在一个点上学习,反复咀嚼一个知识点。看地越广、就能学的轻松。就像是“有钱的更有钱”的道理那样,你知道的越多、就能学的越多。

4. Anytime is learning time.

第四步:随时都是学习时间!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iTunes, and various mobile devices, not to mention good old-fashioned books and magazines. Learn during “dead time”. Listen in your car, on the train, or while jogging. Have your learning with you while waiting in the doctor's office, or listen while checking out at the supermarket. Anytime is learning time. Remember, you are learning through exposure, not by nailing things down. It is more like moisture accumulation in a cloud, rather than building a brick wall.

一定要好好利用互联网、iTunes和其他多种移动便携设备,更不用说书籍和杂志这样的传统学习资源啦!把那些“死时间”也都利用起来:开车、坐火车、或者慢跑时都可以听课。在医院排队、或是超市等结账的时候你有没有在听课呢?其实随时都可以是学习时间。记住,你要与学习材料耳鬓厮磨来学习,而不是痛苦地一点一点去啃材料。这个过程更像是一朵云的形成,是水汽的一点点累计;而不像砌一面墙那样,把砖堆上去就好。

5. Be a multimedia learner.

第五步:做一个多媒体学习者

The more varied your learning content, and the more varied the ways in which you learn, the clearer the puzzle will become. Different learning activities suit different people,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day. Vary your activities in order to keep your interest level up. Even if listening and reading work best for you, treat yourself to the odd video lecture, or get-together with other learners. This will renew your batteries.

你学习的内容越多、来源越多,你就会对知识点越清楚。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每天的学习“兴奋点”也不错。所以最好能找到自己的一套学习规律来保持自己的“兴奋度”。即便听和读是你习惯的学习方式,也要让自己试着去听听看视频的演讲、或是跟其他学习者交流。这会让你重新充满精力!

6. Join learning communities.

第六步:加入学习社区

The “loneliness of the distance learner” is a thing of the past. Join a learning community on the web, where members share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Search for the communities that suit your interests and learning style. You will find encouragement, advice and stimulus from fellow learners, as well as from tutors, teachers and coaches. In these communities, you can measure your progress against your own goals, or compare your experience with that of other learners. You can even teach and help others, which is a great way to learn.

篇4:《丰子恺》读后感

在丰子恺奇妙的笔下,那一组“母爱”的动物漫画深深地吸引着我,并让我印象深刻:一只母鸡对着四个空的鸡蛋壳疑惑的看了看,仿佛在诉说:“我的天呐,我的宝贝孩子们,你们都去了哪了?”

在生活中,我们的母亲不也是这样的吗?从我出生时总给妈妈增添麻烦,但妈妈总会微笑着看着我。我贪玩跑出去,回家后,总会看到妈妈在门口,焦急地注视着门口的方向。

记得那次,我贪玩很晚回家,手表电话没电了,爸爸妈妈联系不到我。当我急忙赶回家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幕:他们俩门口,焦急地走动着,时不时向外张望,急得脑门上都是汗珠。看着这样一幕,我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我贪玩这么晚回家,只好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踏进家门。爸爸妈妈见到我,立马迎了上来,焦急地问我这问我那,就是没有一丝丝责备。

回想那一刻,微风吹过我的脸颊,我的心也温暖了起来,我继续翻阅着这本书。

篇5:《丰子恺》读后感

我的暑假丰富多彩,当然离不开读书,在胡老师的推荐下,我读完了《丰子恺》 。丰子恺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漫画家、艺术家。丰子恺爷爷还画过许多有趣的漫画。

我发现这本书写了动物、人物、植物和丰子恺爷爷的家乡往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文章是《白鹅》,丰子恺爷爷描写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用词十分生动,把鹅的傲慢写得十分具体十分有趣,由此可见,丰子恺爷爷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热爱身边事物的人。在《阿庆》一文中主要描写了柴主人阿庆的喜好拉胡琴与他的样貌,由此可见,丰子恺爷爷是个认真思考的人。在《杨柳》一文中,丰子恺爷爷描写了杨柳不忘根本的心以及对环境别无所求,只需剪一根枝条插入土中,它就会活过来,长成一大株杨柳树,可见丰子恺爷爷对杨柳树的热爱。

丰子恺爷爷的很多散文我都很喜欢,只要我们要像丰子恺爷爷一样永远保持一颗真、善、美的童心,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很美好。

篇6:丰子恺简介

悼夏丐尊先生

丰子恺

我从重庆郊外迁居城中,候船返沪。刚才迁到,接得夏丐尊老师逝世的消息。记得三年

前,我从遵义迁重庆,临行时接得弘一法师往生的电报。我所敬爱的两位教师的最后消息,

都在我行旅倥偬的时候传到。这偶然的事,在我觉得很是蹊跷。因为这两位老师同样的可敬

可爱,昔年曾经给我同样宝贵的教诲;如今噩耗传来,也好比给我同样的最后训示。这使我

感到分外的哀悼与警惕。

我早已确信夏先生是要死的,同确信任何人都要死的一样。但料不到如此其速。八年违

教,快要再见,而终于不得再见!真是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犹忆二十六年秋,芦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

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

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象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

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我回头对他发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

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后来我扶老携幼,仓皇出奔,辗转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各地。夏先生始终住

在上海。初年还常通信。自从夏先生被敌人捉去监禁了一回之后,我就不敢写信给他,免得

使他受累。胜利一到,我写了一封长信给他。见他回信的笔迹依旧遒劲挺秀,我很高兴。字

是精神的象征,足证夏先生精神依旧。当时以为马上可以再见了,岂知交通与生活日益困

难,使我不能早归;终于在胜利后八个半月的今日,在这山城客寓中接到他的噩耗,也可说

是“抱恨终天”的事!夏先生之死,使“文坛少了一位老将”,“青年失了一位导师”,这

些话一定有许多人说,用不着我再讲。我现在只就我们的师弟情缘上表示哀悼之情。

夏先生与李叔国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不过表面上一位做

和尚,一位是居士而已。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

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

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

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

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

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灵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

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

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生交游,

因此能得学生的心悦诚服。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

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

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

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

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

你设法了。

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

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而且说:“不准讲空话,要

老实写。”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星夜匍伏奔丧”。夏先生苦笑着问他:

“你那天晚上真个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又有一位同学发

牢骚,赞隐遁,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

师范学校?”弄得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所反对。他们以为文

章不用古典,不发牢骚,就不高雅。竟有人说:“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

以不许学生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从来未有的、大胆的

革命主张,觉得惊奇与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这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步。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

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

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

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了。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

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嘻皮笑脸,同他亲近。

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

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

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

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

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

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我师范毕业后,就赴日本。从日本回来就同夏先生共事,当教师,当编辑。我遭母丧后

辞职闲居,直至逃难。但其间与书店关系仍多,常到上海与夏先生相晤。故自我离开夏先生

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

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

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

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

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

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

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

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

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

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

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

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

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

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

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

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朋友的太太生产,小孩子跌跤等事,都要夏先生担忧。那么,八年来水深火热的上海生

活,不知为夏先生增添了几十万斛的忧愁!忧能伤人,夏先生之死,是供给忧愁材料的社会

所致使,日本侵略者所促成的!

以往我每逢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因为

我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今天写完了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

“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两行热泪,一齐沉重地落在这原稿纸上。

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

篇7:丰子恺:白鹅

丰子恺:白鹅

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庙湾地方自建的小屋,迁居城中去等候归舟。

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我去屋如弃敝屣。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比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供献。使主母和主人都欢喜它。物质上的供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地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且说我这屋子,真是简陋极了:篱笆之内,地皮二十方丈,屋所占的只六方丈。这六方丈上,建着三间“抗建式”平屋,每间前后划分为二室,共得六室,每室平均一方丈。中央一间,前室特别大些,约有一方丈半弱,算是食堂兼客堂;后室就只有半方丈强,比公共汽车还小,作为家人的卧室。西边一间,平均划分为二,算是厨房及工友室。东边一间,也平均划分为二,后室也是家人的卧室,前室便是我的书房兼卧房。三年以来,我坐卧写作,都在这一方丈内。归熙甫《项脊轩记》中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又说:“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我只有想起这些话的时候,感觉得自己满足。我的屋虽不上漏,可是墙是竹制的,单薄得很。夏天九点钟以后,东墙上炙手可热,室内好比开放了热水汀。这时候反教人希望警报,可到六七丈深的地下室去凉快一下呢。

竹篱之内的院子,薄薄的泥层下面尽是岩石,只能种些番茄、蚕豆、芭蕉之类,却不能种树木。竹篱之外,坡岩起伏,尽是荒郊。因此这小屋赤裸裸的,孤零零的,毫无依蔽;远远望来,正像一个亭子。我长年坐守其中,就好比一个亭长。这地点离街约有里许,小径迂回,不易寻找,来客极稀。杜诗“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这室可以受之无愧。风雨之日,泥泞载途,狗也懒得走过,环境荒凉更甚。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

自从这小屋落成之后,我就辞绝了教职,恢复了战前的即居生活。我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是认为幸福的。然而这幸福必须两个条件:在太平时,在都会里。如今在抗战期,在荒村里,这幸福就伴着一种苦闷―-寄寂。为避免这苦闷,我便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庞大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冬雄壮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在这荒凉举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分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住在小龙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决的朋友立传,写照。

这鹅的旧主人姓夏名宗禹,现在与我邻居着。

1946年夏于重庆。

篇8:丰子恺语录

1.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2.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3.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4.你住几层楼?——“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5.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6.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7.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8.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9.虚心的人用文凭来鞭策自己,心虚的人用文凭来炫耀自己。

10.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11.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12.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草中。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

13.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钱钟书对应: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14.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15.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

16.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17.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作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18.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篇9:丰子恺语录

1、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3、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4、人生一方面求寿命之长,一方面又求生活过去之快,两者看似矛盾,而其实无妨。因为这是在实际上求寿命之长,而在感觉上求生活过去之快,人工的时间划分,便是在感觉上求生活过去之快的一法。

5、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6、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7、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

8、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9、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10、世间的大人都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

11、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12、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13、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14、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15、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16、时间划分愈细,感觉上过去愈快,生活上兴味愈多。故“快”就是“乐”,快乐称为“快活”。

【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相关文章:

1.什么时候学外语最合适孩子

2.丰子恺散文集

3.丰子恺散文

4.美国人是如何学外语的

5.孩子多大开始学外语合适

6.3岁宝宝学外语的四大优势

7.外语学霸总结的英语学习方法

8.专家告诉你如何学习好外语

9.丰子恺白鹅说课稿

10.丰子恺写景散文

下载word文档
《丰子恺学外语的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