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二
“辣椒炒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二,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二,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一
《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一
《习作2・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之一佚名
习作指要
1、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读懂例文《爸爸的书房》,按书上的提示,参与对例文的评议。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是要有顺序,二是要抓住重点。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确定.写作的顺序和重点,仿照例文,先说后写。在此基础上,按要求完成习作《我们的教室》。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爸爸的书房》,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例文的叙述顺序和重点。
2、按书上的提示,参与对例文《爸爸的书房》的评议,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要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3、明确本次作文要求,观察教室,确定.写作顺序,按要求,完成习作《我们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顺序,连贯讲述。难点: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课前准备:
1、挂图
2、幻灯片。
3、在教室内进行有关布置(如提胶几周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图书角”等)让学生有东西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是一位同学爸爸的书房(板书课题),我们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他爸爸的书房的。
二、初读例文1。学生自读例文,思考:例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书房的?重点写了哪个方面?2。讨论交流。3。小结:小作者主要从大小,陈设,用处等方面写了“爸爸”的书房,重点写了书房的陈设。介绍处所可以从大小,位置,陈设,用处等方面写,要注意抓住重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三、再读例文,讨论明法
1、过渡:作者着重写了书房的陈设,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如何把书房的陈设写具体的。
2、(1)(投影映示:“一进门,只见南墙和北墙全被书橱占据了。------椅子一转就行了。”这段话。)谁来说说这句话中,小作者先写书房的哪边,再写哪边,最后写哪边?
(2)小结:例文写书房的陈设先写南墙和北墙,再写北面,最后写西边。这种根据作者观察的`先后,按照物体的空间位置去写的顺序叫做方法顺序。介绍处所要注意按照顺序写。写室内陈设就可以按照方位顺序写。
(3)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作者写得一样具体吗?重点写了哪几个方位?
(4)我们先看写南墙和北墙的句子(用红水彩笔在灯片上-------做记号)说说这几句话重点写了什么,抓住书橱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重点写书橱。讨论交流。
(5)我们再来看西墙的句子(用红彩水笔用波浪线做上记号)说说这几句话重点写了什么?抓住书橱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重点写书橱。讨论交流。
(6)小结:介绍处所要抓住重点。例文重点写了书房的陈设,在写陈设时写了南墙和北墙,西墙而写北墙只用了一句话。除了抓住重点外,还要抓住特点,比如小作者写书橱抓住了书橱多和书多的特点。这样写出来才具体生动。
3.结合书上对例文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介绍处所:
(1)可以从大小,陈设,用处等方面写。
(2)要按顺序写。
(3)要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四.迁移仿作。
1。明确习作要求。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我们的教室。
(2)这次作文起个什么题目呢?(板书:我们的教室)
2。指导学生观察教室。
(1)大家来说说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写我们的教室,重点应写哪个方面。学生讨论,点名回答。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先写教室大小,再写陈设,最后写用处,重点写教室和的陈设。
(2)分步指导:
1、先写大小: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大约多少平方米?让人觉得怎样?(面积很大,宽敞明亮)
2、起来说一说。
3、同桌互说,指名说。
4、评议。
(3)再写“陈设”
1、确定.写作顺序。请一个同学到教室前门来,说说一进教室,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哪边,进了教室,接着看到哪边,最后看到哪边,中间的桌椅你准备放在哪部分写。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2、确定.写作重点。教室的陈设你准备重点写什么?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室陈设的重点部分(如黑板报,宣传挂图,标语,图书角等)口述观察结果。同桌互说,指名说。评议。
3、点名口述省写部分。评议。
4、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连起来说一说教室的陈设。分组说,指名说。评议。
(4)最后写“用处”。
1。我们在教室里做什么?能够怎么样?
2。自己练说,指名说。
3。评议。
(5)刚才我们有顺序,抓住重点地观察了我们的教室,下面请同学们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评议。
(6)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7)评议修改
《习作2・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二
《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二
《习作2・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之二作者:白丁
习作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例文的叙述顺序。
2.阅读“习作要点提示”,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要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3.根据“习作要求”,观察教室,确定.写作顺序,完成习作。
作文准备:
挂图、下水作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图,初读例文
1.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这是一位同学爸爸的书房(板书课题)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这个书房的。
3.生自读思考,例文主要从哪几方面写书房?重点写了哪几个方面?
4.交流讨论。
5.师小结。
二、再读例文,讨论明法
1.出示“一进门,只见南墙和东樯~~~~椅子一转就行了。”谁来说说小作者先写书房的哪边,再写哪,最后写了什么?
2.思考:作者重点写了哪个方位。
3.为什么重点写它?
4..总结方法(板书)
介绍处所:
(1)可以从大小、陈设、用处等方面写。
(2)按一定顺序写。
(3)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三、迁移写法,指导习作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根据板书,指导观察本班教室。
3.分步指导:
(1)先写“大小”:约有多少平方米?让人觉得怎样?
(2)再写陈设: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确定重点写什么。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师生点评。
(5)别忘记每个陈设的作用。
四、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窗明几净引人注目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平坦光滑别具一格造型新颖干净利落
齐心协力焕然一新养精蓄锐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神清气爽精神抖擞等待检阅
(1)指名读
(2)师生共同理解
(3)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齐读
五、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a) 同桌先看图口述
b)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c) 师生点评
d) 学生练写,师指导。
六、指导誉写
《习作2・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习作2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
习作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例文的叙述顺序。
2.阅读习作要点提示,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要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3.根据习作要求,观察教室,确定写作顺序,完成习作。
作文准备:
挂图、下水作
教学过程 :
一、观察例图,初读例文
1.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这是一位同学爸爸的书房(板书课题)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这个书房的。
3.生自读思考,例文主要从哪几方面写书房?重点写了哪几个方面?
4.交流讨论。
5.师小结。
二、再读例文,讨论明法
1.出示一进门,只见南墙和东樯~~~~椅子一转就行了。谁来说说小作者先写书房的哪边,再写哪,最后写了什么?
2.思考:作者重点写了哪个方位。
3.为什么重点写它?
4.总结方法(板书)
介绍处所:
(1)可以从大小、陈设、用处等方面写。
(2)按一定顺序写。
(3)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三、迁移写法,指导习作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根据板书,指导观察本班教室。
3.分步指导:
(1)先写大小:约有多少平方米?让人觉得怎样?
(2)再写陈设: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确定重点写什么。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师生点评。
(5)别忘记每个陈设的作用。
四、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窗明几净引人注目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平坦光滑别具一格造型新颖干净利落
齐心协力焕然一新养精蓄锐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神清气爽精神抖擞等待检阅
(1)指名读
(2)师生共同理解
(3)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齐读
五、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a) 同桌先看图口述
b)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c) 师生点评
d) 学生练写,师指导。
六、指导誉写
篇4:《习作2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
《习作2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
习作指要
1、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读懂例文《爸爸的书房》,按书上的提示,参与对例文的评议。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是要有顺序,二是要抓住重点。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确定写作的顺序和重点,仿照例文,先说后写。在此基础上,按要求完成习作《我们的教室》。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爸爸的书房》,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例文的叙述顺序和重点。
2、按书上的提示,参与对例文《爸爸的书房》的评议,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要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3、明确本次作文要求,观察教室,确定写作顺序,按要求,完成习作《我们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顺序,连贯讲述。难点: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课前准备:
1、挂图
2、幻灯片。
3、在教室内进行有关布置(如提胶几周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图书角”等)让学生有东西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是一位同学爸爸的书房(板书课题),我们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他爸爸的书房的。
二、初读例文1。学生自读例文,思考:例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书房的?重点写了哪个方面?2。讨论交流。3。小结:小作者主要从大小,陈设,用处等方面写了“爸爸”的书房,重点写了书房的陈设。介绍处所可以从大小,位置,陈设,用处等方面写,要注意抓住重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三、再读例文,讨论明法
1、过渡:作者着重写了书房的陈设,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如何把书房的陈设写具体的。
2、(1)(投影映示:“一进门,只见南墙和北墙全被书橱占据了。------椅子一转就行了。”这段话。)谁来说说这句话中,小作者先写书房的哪边,再写哪边,最后写哪边?
(2)小结:例文写书房的陈设先写南墙和北墙,再写北面,最后写西边。这种根据作者观察的`先后,按照物体的空间位置去写的顺序叫做方法顺序。介绍处所要注意按照顺序写。写室内陈设就可以按照方位顺序写。
(3)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作者写得一样具体吗?重点写了哪几个方位?
(4)我们先看写南墙和北墙的句子(用红水彩笔在灯片上-------做记号)说说这几句话重点写了什么,抓住书橱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重点写书橱。讨论交流。
(5)我们再来看西墙的句子(用红彩水笔用波浪线做上记号)说说这几句话重点写了什么?抓住书橱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重点写书橱。讨论交流。
(6)小结:介绍处所要抓住重点。例文重点写了书房的陈设,在写陈设时写了南墙和北墙,西墙而写北墙只用了一句话。除了抓住重点外,还要抓住特点,比如小作者写书橱抓住了书橱多和书多的特点。这样写出来才具体生动。
3.结合书上对例文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介绍处所:
(1)可以从大小,陈设,用处等方面写。
(2)要按顺序写。
(3)要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四.迁移仿作。
1。明确习作要求。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我们的教室。
(2)这次作文起个什么题目呢?(板书:我们的教室)
2。指导学生观察教室。
(1)大家来说说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写我们的教室,重点应写哪个方面。学生讨论,点名回答。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先写教室大小,再写陈设,最后写用处,重点写教室和的陈设。
(2)分步指导:
1、先写大小: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大约多少平方米?让人觉得怎样?(面积很大,宽敞明亮)
2、起来说一说。
3、同桌互说,指名说。
4、评议。
(3)再写“陈设”
1、确定写作顺序。请一个同学到教室前门来,说说一进教室,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哪边,进了教室,接着看到哪边,最后看到哪边,中间的桌椅你准备放在哪部分写。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2、确定写作重点。教室的陈设你准备重点写什么?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室陈设的重点部分(如黑板报,宣传挂图,标语,图书角等)口述观察结果。同桌互说,指名说。评议。
3、点名口述省写部分。评议。
4、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连起来说一说教室的陈设。分组说,指名说。评议。
(4)最后写“用处”。
1。我们在教室里做什么?能够怎么样?
2。自己练说,指名说。
3。评议。
(5)刚才我们有顺序,抓住重点地观察了我们的教室,下面请同学们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评议。
(6)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7)评议修改
篇5:《习作2》 之一
《习作2》 之一
《习作2》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我的自画像》习作要求:
(1)帮助学生了解外貌描写的意义。
(2)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有顺序,抓住重点来写,练习由表及里地观察人和由表及里地描写人。
(3)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学生.写作能力较低,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人俗套,思维陷于混乱。因此,本次习作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
教学想法:
(1)让学生懂得行动。《我的自画像》是三年级的第二次作文,我觉得指导时重在激发学生产生“心动不如行动”习作激情。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实践中进行习作。我想这次习作训练可以充分体现其中。
(2)让学生明白文章中还有图。在指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画画自己,让图走进习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也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在这次作文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可以有图的加入,使得自己的作文更生动。
(3)重视交流与合作。.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努力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
(4)这也是一次幽默习作训练。让幽默走进教材,让幽默走进习作。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写得风趣些。学生自己写自己,是很好玩的,把自己写的读给同学听,课堂内会笑声不断。
通过这次习作。希望学生能在轻松中获得成功感觉到习作不累,习作很好玩,习作很简单。
教学设计:
一、想像练习,引入习作内容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说说听的时候自己想到了什么。
听校长说,一个星期之后,有外面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为了迎接他们,学校要求各班布置教室。咱们班要办一次墙报,墙报的主题是“温暖的家”,班级是我们的家,怎样向外校的老师介绍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让人一看就能认识,大家给老师出出主意?
二、指导观察,画画习作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
大家说的办法很好,老师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每一位同学都动手画一幅自画像,这可以让参观的.老师很快就认识每一个人。怎样才能画得像自己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观察法法:一个人物的外貌,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头发――脸――眼睛――鼻子――上身――下身――脚,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这样,人物外貌就清晰、有序。
2.学生口述,说说你观察到的外貌特征是什么。学生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然后说一说自己的外貌。
3.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有重点地观察,有重点地描写。
4. 教师指导:
同学们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都说了出来,可老师觉得大家好像都差不多,人总有自己的特征,不可能长相都一样,不一样了就有区别了。怎样找到自己的特征呢?就是要抓住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众不同就是你的特征。这样,大家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哪儿跟别人不同?)
5.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及喜好。
有的同学说,老师,我画画水平不高,画的不像怎么办?没关系,可以在画的旁边写一段话,介绍一下自己,让人读了如见其人。除了可以描写自己的五官之外,你觉得还可以写什么,让人一看就了解你:原来是这个孩子呀!
6.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你觉得写哪些内容,能让别人记住你,最能反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你喜欢写哪些内容,就可以写下来。
7.同桌两人交流,修改习作。
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写的《我的自画像》,要求:
(1)找出自己写的最成功的地方,读给同桌听,让他听听这些语句是不是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并认真听取同桌的意见。
(2)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不够合适,读给同桌听,两人共同修改。
《习作2》教学设计之一
《习作2》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习作2》 之三
《习作2》 之三
《习作2》教学设计之三
作者:常熟市藕渠中心小学 陈惠红
教育主题: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挖掘自己的特点,同时从别人的评价中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内容的小结,使同伴对他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形式:集体活动为主,做一做,猜一猜,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
教学重点:使学生坦露自我,进一步了解自我。
教学难点: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注意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好坏及封闭自我。
理论分析:
人是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的,与他人交往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越先进人际关系越会显示其特有价值。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学会交往具有特殊意义。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他们对自己缺乏全面的
认识,也很少主动去了解他人,使自己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衡,产生矛盾,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失控,而处于失败之地。
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和他人,有很多方式和途径,而积极、主动的态度则更为重要。本活动在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制一张个人档案卡,课上通过猜猜演演、讨论、交流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在宽松、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向他人展示自我,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也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课前准备:歌曲录音带《手拉手》、小红星,学生各制一份个人档案卡。
教学建议:
1、档案卡的制作可根据学生的喜好,不规定颜色、形状、大小。
2、本次活动只是围绕同学之间的互相认识进行,不存在比较学生好坏的性质。
3、活动结束后,可以把卡纸收集起来张贴于教室。
4、此活动可以5-6人的小组开展,也可以全班进行。
5、此活动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虽说小学的几年生活,学生已经有了认识,有了了解,但并不一定真正地了解。此项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自己,也认识他人,有利于在以后的交往中减少矛盾和误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老师请大家每人做了一张个人档案卡,在卡上写上自己的生日、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喜欢玩的……大家做得非常好。老师把你们的档案卡装在这只箱子里(出示箱子)。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活动。
揭题(板书:我的自画像),目的是让每位同学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板书:认识自我)同时,进一步认识班上的其他同学。(板书:认识他人)。
二、活动与训练
活动(一)猜猜他是谁
1、教师说明: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随意从这箱子中抽一张档案卡,把卡上写的'内容大声读给大家听,读完后,请大家猜一猜,卡片上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学。
2、指名一位同学抽卡,读卡。
3、交流:(1)卡片所写介绍的是我班的哪位同学?
(2)你为什么能准确猜出来?
4、请被猜到的同学上台。
(1)鼓励他介绍自己。你的朋友准确地猜出卡片是你做的,可见他对你已有所了解,也说明你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告诉别人,你做得真好!你想让朋友更了解你吗?如果愿意,就请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他们。
(2)上台的那位同学自我介绍。
5、根据那位同学的介绍,请他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或爱好,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或激励。
6、听了刚才一位同学的介绍和表演,作为他的朋友,你觉得他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或你想给他提些什么希望?(朋友补充介绍)
7、多么真诚的话语,听了朋友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上台者谈体会)
8、小结:刚才那位同学勇敢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真诚地接受朋友的忠告,作为他的朋友,也能伸出友谊之手,如实向他提出希望,他们做得真好(每人奖一颗小红星,发到上台者手里时,送给他一句祝福的话)。
那位同学在朋友的帮助下,更了解了自己,所以我们如果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可以让我们的朋友更了解自己,多帮助自己。(板书:让朋友更了解我,多帮助我)
9、再请一位同学抽卡,读卡(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可针对上台者卡上的爱好,让他作自我介绍)。
10、改变方式,把抽卡,读卡改为老师说某个同学的特点,考考大家对他是否了解。(避免同一形式的重复,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11、老师让同学猜一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让这位同学从朋友的赞扬声中看到自己也有不少优点,从朋友的忠告中得到启发,激励他以后往好的方面发展。
(如有时间,还可改变方式,可让班中一位同学讲出他的朋友的特点,让其他人猜,这样更能体现活动的主体性)。
过渡:刚才几位同学,通过让朋友更了解自己,从而得到朋友们更多的帮助,更认识了自己,同学们,你们想更了解自己吗?下面,就让你的同桌来了解你,帮助你吧。(板书:同桌)
活动(二)同桌手拉手
1、宣布活动规则:
(1)请几位同学把卡发给每个同学;
(2)先由一位同学把自己卡上的内容读给同桌听;
(3)听者向读卡者提出希望或讲讲对方自己还没注意到的优点。
(4)另一位同学读卡,听前一位同学告诉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2、同桌交流,教师主动加入,适当指导。
3、小结活动情况(过渡)
(三)实话实说
1、刚才,你通过朋友、同桌的帮助,一定有不少新的收获吧!谁来说一说?
(1)指名上台的同学说。
(2)指名一、二对同桌说。
2、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为什么?(再次点明主题)
小结:大家通过让朋友,同桌了解自己,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更了解了自己。你们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别人吗?那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自己,让大家互相帮助,手拉手,共创美好的明天。(板书:大家)
3、全班学生可互换卡片,也可随意把自己卡上的内容告诉给同学听,请别人向你提出希望,对别人优点说几句祝福的话。(放歌曲《手拉手》,渲染气氛)
三、.总结
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上,我们的自画像只能画到这儿,相信许多同学还有很多真心话要对同学或朋友说,也很想把自己的卡给更多的人看,让更多人了解自己。我们还可以相互交流,你可以把别人的祝福或忠告记在卡上。到期末,我们再来搞一次活动,相信到时,你们的自画像会更完美。
附板书: 我的自画像
朋友
让 同桌 更了解我,多帮助我
大家
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习作2》教学设计之三
《习作2》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习作2?我们的教室》 之二】相关文章:
1.《习作2》 之二
2.四上教案 习作2
3.我们的教室的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