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千千结活动方案
“嗣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巧解千千结活动方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巧解千千结活动方案,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巧解高中数学选择题
巧解高中数学选择题
巧解高中数学选择题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杨 涛
【摘 要】选择题是高考数学考题中唯一有答案的题型,既然答案在题目中,那么选择题就应该是一种重点得分的题型,同时也应该是能够节省时间的题型,怎样才能在考试中高效的得到选择题的分数,选择合适的方法很重要。
【关键词】选择题 方法 省时准确 缩小范围 特值
高考中数学满分一百五十分,一般选择题共十(或十二)小题占五十(或六十)分,因此选择题做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的分数,但如果花的时间过长,即使正确率较高,试卷想拿高分也很难。因此对这种答案就在选项中的题型,在考试中的解题方法一定要灵活,在考试中努力做到小题小做,要省时而准确,那么平时就要善于思考和总结。
一、直接法
这是最常规的解法,就是结合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通过推理来解决问题,得到答案。这是学生解题的一般套路。题目如果能找到合适方法,就能解出来;如果找不到解法,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随便选一个或是不做。特别是有些题目若求解不细心,也会做错,丢分就很可惜了。但很多情况下学生所选择的答案是明显错误的,自己还不知道,这就说明对选择题这种题型缺乏认识和思考。
二、间接法
就是相对于直接法而言,根据题目的特点找准突破口,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式。
1.排除法
因为选择题的答案就在选项中,如果根据题目的条件,缩小答案的范围,就可能排除选项中的某些明显错误的项,那么选对的概率将大大提高,可节省判断时间。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缩小选择范围,可以给题目中的变量赋以特值或根据所求答案特点直接舍去某个(些)答案。主要适合比较大小类型、求解析式、确定函数图像等问题。
例题:(安徽卷 理)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2x)=2f(x)的'是( )
(A) f(x)=x (B) f(x)=x-x (C) f(x)=x+1 (D) f(x)=-x
此题答案必须满足特值f(2)=2f(1),对选项验证即可得到答案C。
(2012辽宁卷理)若x∈[0,+∞),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ex,1+x+x2 (B)1/1+x<1-1/2x+1/4 x2
(C)cosx…1-1/2 x2 (D)ln(1+x)…x-1/8 x2
此题是该卷选择题的压轴题,主要考查导数公式,以及利用导数,通过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来证明不等式,考查转化思想、推理论证能力、以及运算能力,难度较大。但题目特点是比较大小,只需对每个选项中变量赋以特值即可。A中令x=2,e≈2.71,D中令x=e-1,e≈2.71,A、B、D均可舍掉,答案C。
但所取特值也不是随便可以想到的,是建立在对题目所涉及的函数特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必要时再借助图像才会快速找到合适的特值,同时要求较强的运算(估算)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加强总结,强化计算(估算),记住π,e,的近似值。
2.代入答案验证法
对于一些求值问题、求范围、解方程、确定函数图像等类型,若题目按直接法求解运算易错或不容易求解。可通过假设选项结果正确,代入题中检验或把满足选项特点的特值代入检验。一般数学问题都需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果没有找到就会导致有多解,带入答案检验,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错误。
例题:(2012荆州中学十月联考 理)已知y=f(x)函数的定义域为(4a-3,3-2a2),且y=f(x-3)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A)1 (B)-1 (C)3或-1 (D)-3或1
此题分别把a=1,3代入,定义域明显不成立,则答案B(用直接法,此题学生很容易忽略定义域的右端点大于左端点,就会错选C。
(2012四川 理)函数y=ax-1/a(a>0,a≠1)的图象可能是( )
此题假设每个选项正确,逐个分析:
A中a>0,不过点(0,1);B中a>0,则1/a∈(0,1),图像在y轴上截距不会小于零,C中0<a<1,则1/a∈(1,+∞),图像在y轴上截距不会大于零,则D满足题意。
3.对比答案法
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选项的结构特征,舍掉明显错误的答案,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但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整体把握题型的特点。此法对于一些求变量范围,确定若干个命题的真假问题上,可以尝试此法。
例题:(辽宁 理)已知点P在y=4/ex+1曲线上,a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4〕 (B) [π/4,π/2〕
(C)〔π/2,3π/4] (D) [3π/4,π〕
此题本意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导运算以及三角函数的知识,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直接做有一定的运算量,而答案特点主要是钝角或锐角。该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是减函数,图像为下降趋势,则其图像上任一点的切线倾斜角一定为钝角,答案A、B舍掉,函数的最大值无限接近4,则其图像与直线是渐近关系,倾斜角最大值趋近于,则答案选择D,在解题时基本不用动笔算,节省了时间。但这都建立在对函数问题的研究有很扎实的基本功,会研究函数。
(2010江西 理)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函数y=1/2 ln 1-cosx/1+cosx与y=ln tan x/2是同一函数;
②若函数y=f(x)与g(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则函y=f(2x)与y=1/2 g(x)的图像也关于直线对称;
③若奇函数f(x)对定义域内任意x都有f(x),则为周期函数。其中真命题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
此题主要考查相同函数、函数对称性的判断、周期性知识,综合性较强。选项A、B中均有①,C、D中除有②外,一个有③,一个无③。考虑定义域不同,①错误;排除A、B,验证③即可。通过赋值得,f(-x)=f[2-(-x)]=f(2+x)又通过奇函数得f(-x)=-f(x),所以f(x)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选择C。解题时不用对②判断,节省了时间。
选择题作为一种特殊的题型,考察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管借助什么方法,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真正把选择题做好,在准确掌握各个知识点的特点基础上,要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平时注重对题型的积累和记忆,在考试时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是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得到高分的。但一定要强调的是,平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对于选择题不要刻意的只去寻找简单的方法,应严格的推理计算,锻炼自己的基本功,完成题目之后再对问题进行反思,寻找最优解法,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篇2:巧解“完形填空”题
巧解“完形填空”题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古人尚且知道授人知识不如授人方法的道理,那么在各种理论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多重视一点方法和传授呢?从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看,“完形填空”题是英语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如何巧解“完形填空”?本人所从事十多年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些不够成熟的做法,供同行们参考。完形填空题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的知识能力,又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各小题的.四项答案,只一项最佳,有点类似选择题空题,其余的均是干扰性或迷惑性选项。因此,做这项题型时,不能争于求成,而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一篇短文为例,与大家具体谈谈如何做好“完形填空”题。
It took Charlie Mui several months to save up seven dollars. He wanted to 1 a model plane and went to the shop with the money.
On the way Charlie saw a little boy 2 on a corner of the streets.“3 are you crying?” Charlie asked.
“Three big boys took 4 my four dollars just now” the boy said.“ I was on 5 way to buy some exercise books but now I can’t.
Charlie thonght of the 6 dollars in the pocket He thonght of the model plane and the poor 7.
Charlie wanted to walk away 8 he did not. At last he 9 four dollars to the boy and went home.
Charlie 10 happy. Do you know why? He was happy because the little boy was happy.
( )1.A.sellB.buyC.holdD.bring
( )2.A.cryB.to cry C. crying D.&
[1] [2] [3]
篇3:巧解“完形填空”题
巧解“完形填空”题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古人尚且知道授人知识不如授人方法的道理,那么在各种理论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多重视一点方法和传授呢?从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看,“完形填空”题是英语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如何巧解“完形填空”?本人所从事十多年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些不够成熟的做法,供同行们参考。完形填空题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的知识能力,又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各小题的四项答案,只一项最佳,有点类似选择题空题,其余的均是干扰性或迷惑性选项。因此,做这项题型时,不能争于求成,而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一篇短文为例,与大家具体谈谈如何做好“完形填空”题。
It took Charlie Mui several months to save up seven dollars. He wanted to 1 a model plane and went to the shop with the money.
On the way Charlie saw a little boy 2 on a corner of the streets.“3 are you crying?” Charlie asked.
“Three big boys took 4 my four dollars just now” the boy said.“ I was on 5 way to buy some exercise books but now I can’t.
Charlie thonght of the 6 dollars in the pocket He thonght of the model plane and the poor 7.
Charlie wanted to walk away 8 he did not. At last he 9 four dollars to the boy and went home.
Charlie 10 happy. Do you know why? He was happy because the little boy was happy.
( )1.A.sellB.buyC.holdD.bring
( )2.A.cryB.to cry C. crying D. cried
( )3.A.why B. how C. The reason D.For
( )4.A.out B. Off C. up D. away
( )5.A.my B. Their C. his D. a
( )6.A.threeB.sevenC.fourD.little
( )7.A.some exercise-books
B. seven dollars
C. three big boys D. boy
( )8.A.and B. thongh C. but D. so
( )9.A.lent B. gave C. borrowed D. took
( )10.A.becomes B. seemed C. feels D.felt
答案:1.B2.C3.A4.D5.A6.B7.D8.C9.B10.C
为了能在完形填空题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一、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语境和有关提示,正确地分析、归纳、概括出一篇文章的主旨或段意的表达,千万不要急于选择答案。通过游览阅读上述例文,我们不难概括出该文的主旨为:Charlie自己积蓄七元钱本想到商店去购买航空模型,而在路上遇见一个小男孩正在哭,他走过去问了一下知道内情。又经过前后的思想斗争,终于把他的四元钱给了那个小男孩。虽然他自己没有购买航空模型,但是他总算帮他人做了一件好事。
二、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要按文章的先后顺序,对每道题所给词语的确切含义进行分析比较,并考虑到全文整体意境的影响,做到瞻前顾后,上下文呼应,运用逻辑思维,推理的方式来进行答题。切不可自行断意,顾此失彼或无所适从,逐步填意,另外还注意试题有易有难,应暂时绕开那些少数较疑难的问题,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短语,惯用法动词形式和语言结构的题目,如例文中的第5空,“I was on way to bay some exercise book but now I can’t ”从这个句子的结构来看,不难看出,它主要是考查代词的运用,“在……路上”英语是on one’s way to ……而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one’s 必须和主语I保持一致(为同一人称),故有故用A答案my。又如例文中的.第2空,Chailie saw a little boy on a cornen of the street 从这个句子的结构来看,主要是考查动词的变化形式。似乎四个选项都有用,但仔细观察一下,see后面可用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语的补足语,也可以用现在分词作宾语的补足语,含义有细微的区别:用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强调看的全过程,用现在分词强调的动作正在进行。故可直接排除B、D选项。本句的意思是“正在哭”下文“why are you crying?”所以应选C crying,才是最佳的答案。另外文中的人物的观点。态度、语气、感情等对人选项的确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例中第7空,从整篇短文上下文可以推断出Chailie想到的是,这个可怜的小男孩boy,而不是 there big boys,更不是 exercise-books and dollars。
三、借助自己已补全的那些空缺,再细读全文,此时对全文意思的理解程度会更清楚。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有它独立的内容,结构与逻辑联系,不能单从局部的词义和语法来理解,应从全文内容出发不断深入理解,这样就为在解决那些少数疑难问题排除了在逻辑意义上易选错的选项。先看看哪些词语意义与文章不符,然后综合运用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反复地字斟句酌,排除明显错误,缩小选择范围,得出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如例文中的第8空,先要搞清这四个连词的关系。一般而言,and表示语意的顺承或并列, so表示一种结果,而 thongh和 but一样表示前后的句意发生了转折。在英语中使用这个固定的搭配词有用 thongh,就不用 but,有用 but就不用 thongh。从例文中前后句意的语气来分析, Charlie wanted to walk anay he did not。显然此空应该选择C,答案but这个词。
四、选答完毕,仍不可孤立地检查每个所要求填的空处。应遵循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理解文章的规律,耐心地再次复读全文,认真检查所选的词是否得当,语法是否正确,上下文的句意是否流畅惯通,逻辑推理是否合理。
总之,要做好“完形填空”题,关键是要以文章为纲,按照文章情节的发展顺序,以句义为小整体,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仔细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如选择名词时,应联系文章的主题及空格前后重复出现的词,注意它的数和性,选择动词时,不但要注意其所表示的意义及其惯用法,而且还注意所给动词的时态、语态,选择连词时,要注意分析文章中前后句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选择代词时,要注意它的性、数、格是否准确,选择介词时,必须注意其固定搭配等等。然而,还必须增加阅读量,实践量,不断总结经验,培养语感掌握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篇4:巧解时钟问题
同学们都知道,时钟上的钟面共60格,分针每分钟走1格,则分针每分钟转,时针每分钟转,因时针与分针12时重合,所以m小时n分后,时针转的度数为;分针转m圈后又转6n度,故两针相差的度数a:
。
时针在前取“+”,时针在后取“-”。
例1. 时钟在9点时,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问再过多少分钟又成直角?在一昼夜两针成直角多少次?
解:根据题意知:m=9,a=90。
∴(分钟)
即两针互相垂直的周期为分钟,故一昼夜(24小时)两针互相垂直的次数为:
(次)
例2. 12点整,钟表的'时分针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再次重合?问一昼夜两针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的次数是多少?
解:依题意知:m=12,a=0,则
(分钟)
可见两针在同一条直线且方向相反的周期为分钟,所以一昼夜两针在一条直线,且方向相反的次数为:(次)
年级
学科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篇5:巧解的成语
巧解的成语大全
最有分量的话—— 一诺千金
最失望的心情——万念俱灰
最孤独的人——形单影只
最长的寿命 —— 万寿无疆
最大的浪费——暴殄天物
最团结一致—— 万众一心
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无作为的人—— 一事无成
最快的流水—— 一泻千里
最大的地 ——一望无垠
最大的巴掌—— 一手遮天
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最大的利润——一本万利
最贵的话——一语千金
最难的话 ——一言难尽
最快的话——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最有价值的话——一诺千金
最广的话——一言千里
最重的头发——一发千钧
最长的棍子 ――一柱擎天
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
最惨的结局 ——一败涂地
最高明的指挥 ——一呼百应
最大的树叶 ——一叶障目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好的箭术 ——一箭双雕
最好当的先生——一字之师
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最远的分离 ――天壤之别
最繁忙的航空港——日理万机
最彻底的美容术——面目全非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最好的司机 ――驾轻就熟
最小的邮筒 ――难以置信
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最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最反常的气候 ――晴天霹雳
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
最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大的声响——惊天动地
最大的冒险 ――孤注一掷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
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最大的差别&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最快的速度 ――风驰电掣
最大的资源 ——取之不尽
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
最大的眼——放眼世界
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
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
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
最繁忙的季节 ――多事之秋
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愿
最彻底的劳动 ――斩草除根
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最爱工作的人 ――废寝忘食
最长的时间 ――千秋万代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诚的忠言 ――金玉良言
最大的誓言 ――海枯石烂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长的寿命 ――万寿无疆
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最厉害的贼 ――偷天换日
最宽的嘴巴 ――口若悬河
最怪的禽兽――燕颌虎颈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大的嘴&最深的呼吸——气吞山河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最大的谎言—— 弥天大谎
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矢魂落魄
篇6:巧解“句型转换”
作者:周少君
“句型转换”是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主观题常采用的题型之一。“句型转换”可以分为“同义句改写”和“句式转换”两大类。它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能力。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陈述句的肯定与否定;一般、特殊、反意、选择四种疑问句以及感叹句、祈使句之间的转换;语态之间的转换;常用句型与词汇之间的转换等。
由此看来,要做好这类题考生必须掌握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应掌握一些解题技巧。现在结合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试题进行说明。
(一)同义句改写类:这类转换通常以词、词组、句式、语法的改变及转换形式体现出来。转换前后的句意大致相同。
99. My grandmother has a bad memory.
My grandmother _________ _________ things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通过上句与下句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两个句子不同之处在于后面的部分,这里要求考生找出has a bad memory的同义词语,“记忆不好”就是“不能记住东西”。正确答案为:can't remember, very well。
利用反义词进行句子改写或是通过转换句子结构改变句式,有的原句结构全部改变,有的部分改变。如:
96. He thinks your answers are right.
He 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answers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He think ... 可以改为“He doesn't think ... ”这时从句中的某些词要改为其反义词。正确答案为:doesn't think, are wrong。
(二)句式转换类:主要包括单数和复数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感叹句之间的转换以及时态之间的转换这几种类型。如:
1. 单数句变为复数句 注意名词的数、be 动词、have与has 以及a / an与some / many之间的变化。
95. There is a policeman in the room. (改为复数句)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in the room.
【答案】There are some / many policemen
2. 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句中有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时,直接在这些词的后面加not构成否定句;如果句中没有这些词时则要用助动词do的相应否定形式(don't, doesn't, didn't)来构成否定,谓语动词要改为原形。句中的some常常要改为any。
94. They did some work yesterday evening. (改为否定句)
They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yesterday evening.
【答案与解析】这个句子中的did不是助动词,而是行为动词,因此正确答案为:didn't do any work。
3. 陈述句变为疑问句 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四种。注意句中有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时,直接把这些词提前到句首构成一般疑问句;句中没有这些词时,则要将助动词do的相应形式(do, does, did)提到句首,谓语动词要改为原形。句中的some常常要改为any。
91. We had different kinds of seafood last night.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you _________ different kinds of seafood last night?
【答案与解析】句中的had不是助动词,而是行为动词。正确答案为:Did, have。
4. 时态之间的转换
93. The students are having a Chinese lesson now. (改为将来时态)
The students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a Chinese lesson tomorrow.
【答案与解析】一般将来时可以用“be going to +动词原形”或者“will / shall +动词原形”来表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re going to have。
篇7:巧解奥数题
在青青草原上,突然冒出来了一个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狮子的怪物。自称是“天下第一”,为此,还霸占了一些小动物的房子。动物们四处流浪,无家可归。针对这个怪物,青青草原开展了一个紧急会议,有的动物说:“我们派一个代表去和这个自称“天下无敌”的怪物谈判。”大家一一推举喜羊羊。第二天,喜羊羊在大家的鼓励下,鼓起勇气,走进了“天下无敌”的家。
“天下无敌,快还我们的家园。”
“噢,原来是你,呵呵!换你们家园可以,你要先回答我的一个问题!”
“嗬嗬嗬,什么题目都难不到我喜羊羊!”
“请听题”
题目是:
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瓷砖铺一个正方形的操场,两条对角线上铺蓝色的,其他地方铺白色的。
(1)如果铺这个操场共用蓝色瓷砖块,那么白色瓷砖用了多少块?
(2)如果铺这个操场共用蓝色瓷砖块,你能算出用了多少块白瓷砖吗?
喜羊羊飞快的拿起一根小棒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因为蓝色瓷砖是按对角线铺的,对角线是两条,所以,用蓝色瓷砖的个数除以2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用边长乘以边长,得到的结果就是所有瓷砖的个数,再减去蓝色瓷砖的个数,就是白瓷砖的个数了。”喜羊羊得意的说。
第一小问的解答方式是这样的:
/2=1006(块)
1006*1006=1012036(块)
1012036-=1010024(块)
答:那么白色瓷砖用了1010024块。
“那么第二小问呢?”
“照着刚才的思路继续想,因为我发现了对角线上有一个蓝色瓷砖是重叠的,所以用+1=,再除以2,就求出了边长,用边长乘以边长,得到的结果就是所有瓷砖的个数,再减去蓝色瓷砖的个数,就是白瓷砖的个数了。”
第二题的解答方式是:
(+1)/2=1007(块)
1007*1007=1014049(块)
1014049-=1012036(块)
答:白瓷砖用了1012036块。
怪兽听了喜羊羊的解题思路,灰溜溜的逃走了。
呵呵,喜羊羊“万岁!”
沙口小学五年级:周瑶
篇8:硬盘逻辑锁巧解
硬盘逻辑锁巧解
老龚:
我记得在去年12月份的一期“你问我答”中,有人问到“在遭到某个 程序的袭击后,硬盘不能启动,甚至用光盘和软盘都启动不了,一启动就死机,甚至做副盘都不行”,我是一位装机店的技术人员,遇到过好几块类似的硬盘。你当时说可以找一个专门的软件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个软件在哪儿找?具体如何解决?( Nike)
Nike :
以前我在一个反病毒网站上看到有详细处理类似问题的具体方法和软件,但遗憾的是现在这个网站好象已经关闭了。不过我在网上还找到了其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谈论具体的解决方法前,我先讲述一下被“逻辑锁”锁住的硬盘为什么不能用普通办法启动的原因:
计算机在引导DOS系统时将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当DOS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位于硬盘的零头零柱面的第一个扇区的OBEH地址开始的地方,当分区信息开始的地方为80H时表示是主引导分区,其他的为扩展分区,主引导分区被定义为逻辑盘C盘,然后查找扩展分区的逻辑盘,被定义为D盘,以此类推找到E,F,G.....“逻辑锁”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是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这就是使用软驱,光驱,双硬盘都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实际上这“逻辑锁”只是利用了DOS在启动时的一个小小缺陷,便令不少高手都束手无策。知道了“逻辑锁”的“上锁”原理,要解锁也就比较容易了。以前我看到有位朋友采用“热拔插”硬盘电源的方法来处理:就是在当系统启动时,先不给被锁的硬盘插上电源线,等待启动完成后再给硬盘“热插”上电源线,这时如果硬盘没有烧坏的话,系统就可以控制硬盘了。当然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方法,大家不要轻易尝试,下面介绍两种比较简单和安全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修改DOS启动文件
首先准备一张DOS6.22的系统盘,带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后在一台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进制编辑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改该文件的属性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 程序给恶意修改了,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而且仍无法用正常的启动盘启动系统,这时你可以用DEBUG来手工恢复。使用DEBUG手工修复硬盘步骤如下:
a:/>debug
-a
-xxxx:100 mov ax,0201 读一个扇区的内容
-xxxx:103 mov bx,500 设置一个缓存地址
-xxxx:106 mov cx,0001 设置第一个硬盘的硬盘指针
-xxxx:109 mov dx,0080 读零磁头
-xxxx:10c int 13 硬盘中断
-xxxx:10e int 20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g 运行
-d500 查看运行后500地址的内容
这时候会发现地址6be开始的内容是硬盘分区的信息,发现此硬盘的扩展分区指向自己,这就使DOS或WINDOWS启动时查找硬盘逻辑盘进去死循环,在DEBUG指示符下用E命令修改内存数据 具体如下:
E6BE
xx.0 xx.0 xx.0...............
.............................
.......................55 AA
55 AA表示硬盘有效的标记,不要修改,xx0表示把以前的数据“xx”改成0
再用硬盘中断13把修改好的数据写入硬盘就可以了,具体如下: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汇编指令
-xxxx:100 mov ax,0301 写硬盘一个扇区
-xxxx: 这里直接按回车
-g 运行
-q 退出
然后运行 FDISK/MBR(重置硬盘引导扇区的引导程序),再重新启动电脑就行了,
怎么样?用这种方法处理够简单的吧?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住盘上的数据!如果你不需要保数据的话,还有更加简单的处理方法:
方法二:巧设BIOS,用DM解锁
大家知道DM软件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的硬盘识别安装软件,(所以在不能识别大硬盘的老主板上也可用DM来安装使用大容量硬盘)。就算在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并处理硬盘。
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盘配套的DM软件(找JS要或去网上荡),然后把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开机,按住DEL键,进CMOS设置,将所有IDE硬盘设为NONE(这是关键所在!),保存设置,重启动,这时系统即可 “带锁”启动。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绕过BIOS,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分区格式化,就OK了。这么简单?不过这种方法的弱点是硬盘上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篇9:巧解完形填空有新招
巧解完形填空有新招
完形填空是高考每年必考题型且难度较大、分值较高,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好完形填空题是每个考生都很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考生们特别留意:
在复习阶段: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学过的全部语法知识, 牢记习惯用法, 特别是动词短语;注意对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汇意义的真正理解,要懂得词汇的内含、外延、褒贬及一定的修辞色彩;注意它们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其辨析;其次要有计划地多做一些完形填空的练习,多阅读一些短文,增强英文阅读能力, 提高理解能力。
在应考阶段:拿到试题后, 不要急于动手去做, 必须从语法、习惯用法,内容和常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项;既要理解文章材料所叙述的表层内容信息, 又要理解文章材料中的连贯意义、引申意义等深层意义。那么, 究竟怎样做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呢?
一般来说,做题时应按以下几步进行:
一、抓首尾句,打开通道
由于完形填空短文一般不给标题, 这就使得考生一时把握不了文章的主题和大意。而短文首句及尾句一般不挖空,这就给考生提供了抓住开篇启示和概括总结全文大意的机会。因此,考生必须认真理解短文第一句和结尾句。一般来说,文章的首句往往是观察全文的“窗口”,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概要,甚至有的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主题句, 因此要特别注意理解第一句话, 而掌握了首句往往就为抓住全文大意打开了通道。尾句常常是文章的总结,结论,或点睛之笔,掌握好尾句也有利于掌握全文大意。
二、速读全文,了解大意
快速通读全文,掌握短文大意。借助首、尾句给予的启示, 快速地把短文从头至尾通读一至二遍,要跳过空格, 不陷在一空一格里, 着重从全局了解大意,这是逐空填词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如果一开始就忙于见一个空就填一个空, 将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概要, 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 甚至影响做题速度。
三、综合考虑,逐项填空
经过粗读全文,对文章有了整体印象。在这个基础上, 就可以根据主题,结合上下文所提供语境,加上自己的常识和分析,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顺理成章的填空。随着理解的逐步深入,答案会自然地从脑海里涌出来, 与选项里的某项吻合而得到验证。有的答案的确不容易做出, 这时应注意文章的`前后呼应和对比。有的题目好像几个选项都可以,其实正确的答案上下文已有暗示或明示;特别是有的答案暗含在下文,或直接或间接,只要耐心看下去,根据内容即能做出正确答案。在整个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牢记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每个空白处的含义与前后句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文章最前面的空格提出的问题很有可能要到文章的结尾才能找到答案。
四、上下连贯,合乎逻辑
这是从句子结构来考虑的。例如:一个空白在两个句子之间, 就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上下文的关系,选用并列连词and,but, or, however, therefore,while, for 等连接两个并列句;或用who, which, that, whose, whom, when, where, why 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连接定语从句,或用 whoever, whatever,what, who, when, where, how,why,if, whether,that 等连接词连接名词性从句,或用when, where, because, unless, though, even if, so that 等从属连词连接各种状语从句。如果我们能根据它们的基本用法和彼此间的区别,填上所选词后使句子的意思和结构都完整,上下连贯,符合行文逻辑,那么,最佳答案也就显而易见。
五、复读全文,调整答案
全部答案选定后,文章完整了,应再从头至尾读一遍。根据复读的语感和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再次将不合题意的答案调整或修改。检查文章是否前后贯通,内容清楚,主题突出。如有些地方意义模糊或矛盾,就应该依据文章中心意思来重新考虑。凡不通之处,必有待推敲的疑点,应从意义、语法、行文逻辑等方面仔细权衡,加以改正。例如:从语法上,检查一下所完成的句子是否主谓一致;时态、语态是否正确;名词、代词的性、格是否一致;动词、名词、形容词与介词或副词等的搭配是否准确无误。对于个别难度较大的空项,可以凭着自己的语感,坚持第一感觉选择的答案。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方法,试做以下练习题:
My father often works very hard. And he has 1 to see a film. Here I’ll tell you 2 about him.
篇10:比较法巧解小阅读
现代文小阅读考查对象是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属于说明文范畴,它主要考查概念(词语)解说、句子含义,以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因此答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在细致、准确和全面上下功夫。同时,现代文小阅读字数为800字左右,文段长度有限,也有利于比较阅读。可以从下面三点入手解答:
1、比较原文和选项,看是否准确全面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中各个选项和原文中对应语句,进行比较,紧扣关键字句,一般能解决考查概念、句子含义和整合信息的问题。如全国卷(一)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6题,通过对比原文和选项,我们就能发现B项“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来自对原文第三段第二句话的解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扣住“不止在于……也不限于”即可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可以确定该项是错误的。
2、比较题干和选项,看是否答非所问
有时候,对比原文和选项,发现两者完全吻合没有疑问,就要认真审看题干与选项之间是否要求一致,从而排除干扰,准确解答该题。选项和题干不一致,往往出现在考查概念或者解说理由的题目中。如07年广东卷第13题“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选项中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只说明艺术创新需要什么,与题干所设问题明显不符,属于答非所问。
3、比较前提和结论,看是否科学合理
在解答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题目中,通过对原文前提条件和选项中的结论进行比较,辨别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具有逻辑联系,而结论的表达是否过于武断,则要注意可能和必然、应该和必须、全部和部分、相对和绝对等说法的不同区别,从而正确解答出相应的试题来。如07年重庆卷第7题: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终将导致民间艺术的消亡
B.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态保护得越好,民间艺术越能得以延续
C.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应当禁止将民间艺术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D.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将改变旅游业中民间艺术严重变异的状况
其中A项“终将”过于绝对化,把可能当作了必然。原文说“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可见C项的“应当禁止”不当。而“加大旅游经济投入”与保护民间艺术之间更无联系。答案为B。
(发表:《考试报・高一语文》(新课标粤教版必修4)3月21日第35期)
篇11:巧解“句型转换”(二)
作者:秦显贵
“根据上句完成下句”是句型转换题的另一种形式。有的是根据需要改变句中部分单词,有的需要完全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转换后的句子与原来的句子在意义上必须相同。
做这样的句型转换题,首先应明了上句的句意和句式结构,之后确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转换。如果句式基本相同,一般只需变换部分词汇。如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二组初赛试题第75小题:
Mrs Zhou often goes shopping after she comes back from work.
Mrs Zhou ofte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shopping after she comes back from work.
本小题上下句的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只是需将上句中的goes shopping换成两个与其意思相近的词组。go shopping 意为“去商店买东西”, do some shopping 与go shopping意思相近,因此,二者可进行转换。
如果句式结构不同,或词序变化较大,就要考虑改变句式了。20初二组初赛试题中的第72、74小题都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依次看一看,可能对我们备战竞赛有一定的启发。
72.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Which subject do you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本小题上下两个句子在词序和用词上有明显的差异,上句是“主+系+表”结构,下句限定的是“主+谓+宾”结构。如果下句填上“like best”,两个句子的意思就基本相同了。
74. Please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Please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second turning.
这个题是关于“指路”的。虽然下句所给的三个词都在上句中,但从第2个词开始,结构明显就改变了。我们自然会想到填“turn right at the”,这样两句意思也就相近的。
篇12:构造向量巧解数学题
构造向量巧解数学题
向量兼有数与形两大特征,向量的三种运算又能有效、简捷地描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和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加之向量与坐标系具有天然的联系,所有这些得天独厚的特性使得向量成为解决中学数学有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作 者:刘海霞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刊 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DUYUXIE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向量篇13: 画图巧解难题作文
画图巧解难题作文
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两筐水果,甲筐比乙筐多30千克。乙筐卖出18千克后,剩下的水果的重量正好是甲筐的5分之2。问:乙筐原有水果多少千克?我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我想起了老师教的画图法,便迫不及待的做了起来,不一会便大功告成了。我是这样想的:
18千克
甲|―――――――――― |--|
30千克
乙|――――――――|----|
30+18=48(千克) 这样甲一共就比乙多48千克。
而这时甲为单位1,乙是5分之2。1-5分之2=5分之3
48÷3=5分之3=16=5分之1,16÷5分之1=90千克=甲筐 90-30=50千克
答:乙筐原有50千克。
同学们,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妨也像我一样画画图,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的!
篇14:巧解难题叙事作文
巧解难题叙事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妈妈碰巧都放假。很难得我们三人都一起放假,所以我提议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
“嘟嘟、嘟嘟 ”爸爸开着汽车带着我和妈妈出发了。在路上,我发现了一个叫“俏皮美丽多”的服装店,里面有许多非常漂亮、非常时髦的衣服。我就让爸爸停下车来。妈妈也发现了一个叫“看我美不美”的服装店里也有许多非常漂亮的衣服。爸爸非常困惑,说:“到底到哪一家服装店里去买呢?”“咦!这套黄色的不错,这套紫色的也不错,我想买这两套。 ”妈妈指着“看我美不美”这家服装店里的`两套衣服说。爸爸仔细一看:“咦!怎么“俏皮美丽多”这家服装店里也有着两套衣服,该买哪一家的呢?”现在爸爸更困惑了。
这时,妈妈挺身而出,说:“当然要挑便宜的买了。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嘛。难道我们不会把这两家的这两套衣服的价钱都问一下,看看哪一家的便宜,就买哪一家的,不就行了吗!”
说完,我 和爸爸、妈妈先走进了“俏皮美丽多”这家店里。我问卖衣服的阿姨:“阿姨,这套黄色的衣服多少元?那这套紫色的呢?”阿姨答到:“这套黄色的100元,这套紫色的也是100元,买两套100元的送一套价值60元的儿童套装。”接着,我们又走进了“看我美不美”这家店里。我问这位阿姨:“阿姨,这套黄色的衣服多少元?那这套紫色的呢?”阿姨带着微笑对我说:“这套黄色的衣服80元,这套紫色的也80元。”妈妈自以为是地说:“怎么样,你知道该买哪一家的吗?不会你就认输吧。我只给你十分钟的思考时间。”我说:“我这么聪明、机灵可能不知道吗?”爸爸说:“估计你是骗人的吧!”爸爸说完,我的小脸蛋就红彤彤的了。爸爸又说:“好了,赶紧思考吧,不然时间就不够了。”
我想啊想,想啊想,想了五分钟都没有知晓答案。突然,我灵机一动,在心里暗暗的想:“妈妈想买两套,“俏皮美丽多”每套100元,买两套送一套价值60元的儿童套装,也就是用100×2=200元,两套200元,再用两套的价钱减去儿童套装的价钱,就是200-60=140元,就相当于买两套衣服用去了140元。“看我美不美”每套80元,也就是用80×2=160元,买两套衣服用去了160元。140元<160元,也就是“俏皮美丽多”比“看我美不美”便宜20元。所以应该买“俏皮美丽多”里的服装”
之后,我便把我的办法告诉了爸爸和妈妈。“我输了,”妈妈惭愧的说:“看来我不应该小看你呀……”
后来,我们就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怎么样,我是不是很棒呢?你可不要羡慕我,只要你肯认真思考、仔细观察问题,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只要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哪这个题目对你来说就易如反掌了。你可千万要记住,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哦!
篇15:巧解“句型转换”(一)
作者:秦显贵
“句型转换”是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试题的题型之一。出题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按要求改写句子,二是根据上句完成下句。句型转换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或一般疑问句。凡含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的句子,改为否定句时一律在这类词后加not;如改为一般疑问句,一般把动词前移到句首。谓语动词是实义动词的改为否定句时,则根据时态在动词前加don't, doesn't,didn't;如把句子改为一般疑问句,则在句首加do, does, did。
二、对一般疑问句的回答。规律是:肯定回答用yes,主语用人称代词主格,动词用be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如:Yes, I am / she did / you can.等。否定回答用no,后面是人称代词主格加上be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的否定式。如:No, I'm not / she didn't / you can't.
三、改为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的前半部分与一般疑问句基本相同,只是后面要用or连接一个单词或词组。
四、对划线部分提问。关键是先确定疑问词。如:划线部分是有关人物的,疑问词一般就用who, whom, whose;划线部分是有关事物时用what,表示多长(多大,多久,多少等)时用how long (old, soon, many, much...)。
五、名词数的转换。单数形式的句子改为复数形式时,只要将名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都改为复数就可以了。
这些都是规律性的东西,只要弄清这些规律,做这类的句型转换题,不过是小菜一碟!
篇16:巧解绳套六年级作文
巧解绳套六年级作文
昨天六一儿童节,为了让孩子们在节日里轻松一把,中午第四节课,索性把课本、练习放置一边,引领孩子作游戏,一则身心放松一下,二则训练孩子动脑去思考,在轻松娱乐中感受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六一节的快乐,难忘!
课前,我准备好两根绳子,大约一米长,在每根绳子的两头各结一个环套。学生看到老师拿着两根绳子进教室,很是惊奇:“老师,这是干什么用呢?”“一会你就知道了。”
“孩子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这节课我们做个小游戏,就利用这两根绳子。先让两位学生上台做一做。”学生纷纷举手,都积极要求先上台看看老师让玩什么游戏。首先让李冰、袁明红两位平时反应比较快的同学走上讲台。我把一根绳子两个环套套在李冰的两个手腕上。然后把另一根绳子与李冰手上的绳子交叉后把绳套套在袁明红的两只手腕上。游戏要求:在双方不解绳套,双方手腕上的绳套不脱离手腕,不利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怎样使两根交叉的绳子分开。她们两个同学开动脑子,把胳膊交叉过去,试过几次,这种方法不行;她们两个又研究一番,蹲下身子,把腿伸进去,结果她们两个捆绑在了一起,绳子还是无法分开。台下的同学,看到她们两个翻来覆去的解不开,在下面急不可耐,把手举得更高,“老师,我们去解。”
暂且让李冰和袁明红两位同学休息,换上平时爱动脑,做事沉稳的李昭、张祥国两位同学,他们两位在手腕上套好绳套之后,先思考一会,接着张祥国把绳子顺势绕到李昭的身后,两根绳子依然是相互交叉,不肯分开。台下的同学不停地指挥着,两位男孩手脚并用,穿过来绕过去,两根绳子就是无法分开,他们两位的身体也被两根绳子牵扯着。“老师,这没法解开吧!”台下的同学已失去信心了。“当然有办法解决了,再动脑子!”“绕不行,可以在想别的办法。把对方的'绳子从你的手腕套里掏出来,看行吗?”给学生提示,鼓励他们继续下去。他们两位按照老师的指导方法去做,果然解开了交叉在一起的绳子,他们两个的身体也随之分开了。台下的同学一一尝试,都顺利的解开绳子。
学生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这次游戏《巧解绳套》,看似简单,但如果不 知道方法,还真不简单,真的解不开。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子,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问题,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今年的六一节,我们难忘!
篇17:把握语境 巧解单项填空题
作者:吴小梅
单项填空题是英语考试必考题型,而选项的选择依据已不再局限于其语法的正确与否,而更加注重特定语境对答案的限制。这不仅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准确理解题意是做好单项填空题的首要条件。
一、读题时一定要留意上下文的有效信息及其内在联系。不仅要在选项本身上考虑,更要注意前后的暗示,分析题干,选择与题干语意相符的答案。
1. -There's coffee and tea; you can have ________.
-Thanks.
A. either B. each C. one D. it
答案:A
解析:此题是一道语境题,意在考查考生运用这几个代词的能力。either指两者之中的任意一个;each 修饰可数名词; one指代可数名词;it指代具体的事物。
2. -How is the man badly hurt in the accident?
-Sorry. He ________ though the doctor made every effort to save him.
A. died B. was dead C. had died D. had been dead
答案: A
解析:根据上文可知,此人伤得很严重 ,下文连词though 表示“虽然,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句意为:“虽然医生尽了一切努力来抢救他,但他还是死了”。选项B “be dead”表示状态。C、D与题意不符。只能选A。
3. I can hardly hear the news. Would you please ________?
A. turn it on B. turn it down C. turn it up D. turn it off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动词turn 的有关短语动词。从结构上看,四个选项都符合。从意思上看,turn on 意为“打开”, 可用turn on the gas, turn on the radio, turn on the tap 等;turn down 意为“把音量调小,拒绝”;turn up意为“把音量调高,露面”;turn off意为“关掉”。但从题干hardly hear 的暗示,只有C项才符题意。
二、单项填空题题目越来越长,所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解题时认真分析前后关系,准确把握内在的逻辑关系便至关重要。
1. -Do you think the Stars will beat the Bulls?
-Yes. They have better players, so I ________ them to win.
A. hope B. prefer C. expect D. want
答案: C
解析:根据答语已经肯定了the Stars 有更好的球员,当然就希望他们会获胜。hope to do sth.; prefer sth. to sth. / prefer doing to doing; expect sb. to do sth.正确, 而want sb. to do sth. 意思不符。
2. His parents live near the city of Beijing, but ________of them has ever been to it.
A. any B. some C. none D. neither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不定代词的用法,由于运用转折连词but ,所以需选一个否定词。从结构上看,似乎C、D 都对。上文his parents 隐含主语有两个人,所以选neither。
三、单项填空题的句子结构越来越复杂化和综合化,选项对题意的干扰加强。因此,排除干扰,正确分析句子结构是找准答案的关键。
1. The managers discussed the plan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 ________ the next year.
A. carry out B. carrying out C. carried out D. to carry out
答案:C
解析:此题较难,主句与从句之间存在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关系代词that(the plan)充当see的宾语,选项来作see的宾补。而“计划”与“执行”之间存在被动关系,故选过去分词carried out作宾补,相当于“to see the plan carried out”。
2. She thought we were talking about her, ________ , in fact, we were talking about ourselves.
A. when B. where C. which D. while
答案: D
解析:此题题干较长,由两个分句组成,且句子结构完整,意思上没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且有in fact 插入语干扰,而while 此时作连词,表示转折和对比。
篇18:定语从句的巧解篇
作者:杨春吉
定语从句既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语法内容,也是历届中考必考的语法项目之一。在解题时,出错颇多的原因,主要是对该类题目的句子结构特点把握不透,且缺乏科学的解题方法。如果从分析句子成分角度入手,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一、定语从句是复合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定语从句中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主句的结构必须完整。试比较:
1. Is this farm ________ they visite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2. Is this the farm ________ they visite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which B. the one C. where D. what
简析:第1题中主句缺少表语,只有B项才能保持主句的完整性。故选B。第2 题的主句本身已完整,应填关系代词作定语从句中及物动词visit 的宾语。所以,正确答案是A。
二、在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已经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了某一成分,因此,定语从句中不能再出现与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相重叠的成分。例如:
改错: Do you remember the book that I lent it to you last week?
简析:该题中的that 指代先行词book,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了动词 lend 的逻辑宾语,故 it 应该删除。
三、解题时,首先要结合选项对题干进行整体感知,确定定语从句的位置;根据定语从句中所缺少的句子成分,分析先行词逻辑上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继而选出正确的选项。例如:
Can you tell me the name of the factory ________ you visited last week?
A. what B. where C. / D. when
简析:本题定语从句的主语、谓语、时间状语已具备,而visit 是个及物动词,从语义上分析,factory 作visit 的宾语。故只能选C (引导词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
四、解答“介词+关系代词 ”类型的定语从句题时,关键在于分析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该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习惯上常与什么介词搭配使用。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时要注重某些不及物动词和介词惯用的情形,并要灵活运用。例如:
In the dark street, there wasn't a single person ________ she could turn for help.
A. that B. who C. from whom D. to whom
简析:本题定语从句中的turn 与介词 to 构成固定短语“turn to sb. for help (向某人求助)”。所以,D是正确选项。
五、克服定势思维的影响,从分析句子成分角度来突破难点。例如:
Is this the reason ________ at the meeting for his carelessness in his work?
A. he explained B. what he explained
C. how he explained D. why he explained
简析:本题易受定势思维影响误选D。实际上,reason 一词逻辑上作explain 的宾语,又因引导词在定语从句中做宾语时可以省略,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六、对于“分隔式”定语从句的题目,应先把“分隔”成分分离出来,简化题干结构,再分析突破,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例如:
It was an exciting moment for these football fans this year, ________ 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 their team won the World Cup.
A. that B. while C. this D. when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先行词是moment 。for these football fans this year 是形成分隔的介词词组。去掉该介词词组,句子的结构一目了然。所以正确答案是D。
七、注重句中的标点符号及关连词的作用。例如:
The year was ________ full of challeges and success, ________ have opened a new way to the world.
A. a year; that B. one; which C. the year; which D. the year; as
简析:本题题干中含有一个逗号,从句义角度看,后句是对前句空缺处的词语的补充说明,由此断定后句是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且前句所说的是泛指含义上的“一年”。故正确答案是B。
八、注意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区别:状语从句修饰动词时等,其前无先行词;而定语从句前必须有先行词。例如:
You should make it a rule to leave things________ you can find them again.
A. when B. where C. then D. there
简析:本题从句义角度分析,后句用作定语从句不合适;再者,things 也不是表示地点的名词,故应选B 引导一个地点状语从句, 修饰动词leave。
The school ______ I studied ten years ago is ______ we visited yesterday.
A. where; that B. that; which C. where; the one D. which; that
简析:本题中the school 逻辑上在I studied ... 句中作地点状语。所以,中间句是个定语从句。因此,正确答案是C。
九、as 或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要注意二者引导的定语从句在整句中的位置;并注意在翻译中二者的不同。例如:
He was honored with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ten top students in our school, as we all have expected. 正如我们所预料到的,他被授予我校十佳学生之一的称号。
He has got the first place in the contest, which is known to us all.他在这次竞赛中得了第一名,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
篇19:巧解隔代育儿6个小问题
巧解隔代育儿6个小问题
问题一:冲奶粉的水总是太热
老人的理由:温水冲不开奶粉,而且孩子胃弱,应该喝热奶。
处方一:自己在家自己冲,不用老人动手。孩子喝惯了温奶,以后再喝热奶会不适应,老人也只能用温水冲给孩子喝了。
处方二:告诉老人冲奶粉的“绝招”:先放一半温水,放入奶粉,盖好奶瓶使劲摇匀。再倒入另一半水,就不怕奶粉化不开了。
偏方:一边向老人抱怨这奶粉太贵,一桶要好几百块钱;一边再解释是因为现在的配方奶粉里添加了很多营养成分,能使宝宝聪明。而这些营养成分最怕热水,水一热就全被破坏了,好几百块钱也就全浪费了。老人一般都心疼钱,又都希望孩子聪明,估计以后就不敢再用热水冲了。
问题二:辅食总是做得太咸
老人的理由:孩子要开味觉,而且吃咸的也有劲。
处方一:老人吃盐多了对心脏、肾脏都不好。先把这个观念普及给老人,不要直接就说给孩子做辅食的事,只说希望他们少吃咸的。等他们接受了这个观点,再跟进一步:孩子这么小就吃这么咸,估计没长大就得高血压、心脏病、肾病……
处方二:带宝宝去体检的时候带上老人,主动问医生关于辅食如何做、要不要咸一点等问题。医生说的“宝宝不能吃咸”的话就会成为“圣旨”,比你劝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偏方:宝宝娇嫩的皮肤难免会起一些疹子、痘痘。如果你带宝宝去看病,即使不是因为吃得咸的原因,回来也要“传达”医生的话:“要是再吃咸的,脸上的痘痘会越来越多,还治不好,会变得很难看。”谁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白白净净的呢?
问题三:不太讲卫生,孩子、大人衣服一起洗
老人的理由:过水为净。
处方一:虽说老人帮着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而且,这样还能落个“勤快”的好名声。
处方二:买个儿童专用洗衣机,只需把宝宝衣服上有污渍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后统统放入小洗衣机里,再用婴儿专用肥皂粉漂洗几遍就可以了。
偏方:跟老公演个对手戏,或者找一次老公没把宝宝衣服漂洗干净的时候,跟老公把后果描述一遍,从孩子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讲到细菌感染……当然,老人应该能听见你们的“辩论”。
问题四:给宝宝买品牌洗发水、擦脸油就是乱花钱
老人的理由:便宜的一样用。
处方一:告诉老人:“便宜的我也买过。可是给宝宝用过后他老是抓头、抓身上,都快要抓烂了。再说,一年顶多也就用一两瓶,如果把身上抓出毛病去看病就更贵了。”
处方二:可以找那些又便宜又好用的,比如郁美净就非常不错,很多妈妈推荐。
偏方:不让老人知道价钱,或者告诉他是单位发的、朋友送的。
问题五:总是给孩子多穿衣服
老人的理由:穿得少容易冻着。
处方一: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运动的时候,找一个老人觉得热要脱衣服的机会:“我怎么没觉得热呢?哦,是因为您活动了。估计宝宝好动,所以肯定总觉得比咱们热。”老人有切身感受的时候说服工作更容易。
处方二:根据天气情况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给宝宝穿的衣服。
偏方:告诉老人孩子穿得多就不爱说话,不爱运动就会发育缓慢,行动迟缓,就会比别的孩子笨。以后上幼儿园受委屈,再大点儿体育不达标就上不了重点学校……
问题六:把好的.玩具藏起来,只给他玩些破玩具
老人的理由:那些好的玩具等他不糟蹋了再玩。
处方一:现在孩子的玩具非常多,选择那些摔不坏、撕不烂,对宝宝又没有安全隐患的玩具,老人就大可不必担心宝宝糟蹋玩具了。还有,要及时把那些坏掉的玩具修好或扔掉,这样可以避免老人给孩子玩,也避免了安全隐患。
处方二:告诉老人,给宝宝买的玩具都是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专门针对开发这个年龄段智力的玩具。如果现在不玩,会比别的小朋友智力开发上落后。老人一定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宝宝智力差。
偏方:经常强调: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了,我们只能生一个!玩具已经买了,如果现在不给宝宝玩,他大了又不会再玩,那不是更浪费?
在育儿问题上,和老人没必要板着脸讲大道理,也没有必要争执。一个玩笑,一个合适的说话机会,一个善意的谎言都可以轻松解决很多矛盾。育儿生活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组成的,只要你心态轻松,尽力而为,这些小问题不会影响你们三代人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篇20:硬盘逻辑锁之巧解
[故障分析]:硬盘不能引导,从软驱及光驱使用系统盘同样不能引导
[解决方案]:1、format
a:/s 命令格式化一张软盘,或在windows
格式化一张软盘(要求做系统),将此软盘中io.sys文件作修改后可带中了逻辑锁的硬盘启动,如不知如何修改可将此文附件中所有文件均拷入制作好的软盘中即可(包括已解密的kv3000的程序)。运行软盘中ckv3000文件。接下来按F10,再按Y键,待系统有提示时,换上另一张软盘,注意不要使软盘写保护,再按Y键,待系统将硬盘引导区记录保存到软盘上hdpt.vir文件中后会开始恢复硬盘的引导区,此过程大约需要三至五分钟,小硬盘更快,恢复完毕再次提示保存引导区记录,放入另一张软盘,盘上不要有hdpt.vir文件名的文件,键入Y后约几秒钟系统提示恢复成功,OK!OK!OK!。
2、如不需保存数据的话可在软盘引导成功后使用LFORMQT作低格,此时只要低格过程一开始就可以退出,大约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不必将低格过程全做完以节省时间。然后可以用正式的win98系统盘引导,再分区、格式化就成了。
[总结心得]:下面引用一段在解锁方面颇有研究的人士的短文,该文阐述了硬盘是如何被加上逻辑锁的,从而想出用修改了IO文件的系统软盘带着上了锁的硬盘启动的方法,上述解锁的方法可以说是从中得到启发而来。不过我也曾用下面介绍的“方法一”来试图有效保存硬盘上的数据但无奈没有成功,用“方法二”使用DM来做低格也不曾奏效。热插拔法来解锁更是天方夜谭。而使用KV3000的F10功能确能恢复硬盘引导区记录。据说此逻辑锁本是KV3000的发明者王江民所创,因此他的KV3000能解此锁也就不足为奇了。
引文:
我先讲述一下被“逻辑锁”锁住的硬盘为什么不能用普通办法启动的原因:
计算机在引导DOS系统时将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当DOS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位于硬盘的零头零柱面的第一个扇区的OBEH地址开始的地方,当分区信息开始的地方为80H时表示是主引导分区,其他的为扩展分区,主引导分区被定义为逻辑盘C盘,然后查找扩展分区的逻辑盘,被定义为D盘,以此类推找到E,F,G…..“逻辑锁”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是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这就是使用软驱,光驱,双硬盘都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实际上这“逻辑锁”只是利用了DOS在启动时的一个小小缺陷,便令不少高手都束手无策。知道了“逻辑锁”的“上锁”原理,要解锁也就比较容易了。以前我看到有位朋友采用“热拔插”硬盘电源的方法来处理:就是在当系统启动时,先不给被锁的硬盘插上电源线,等待启动完成后再给硬盘“热插”上电源线,这时如果硬盘没有烧坏的话,系统就可以控制硬盘了。当然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方法,大家不要轻易尝试,下面介绍两种比较简单和安全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修改DOS启动文件
首先准备一张DOS6.22的系统盘,带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后在一台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进制编辑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改该文件的属性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
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 程序给恶意修改了,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而且仍无法用正常的启动盘启动系统,这时你可以用DEBUG来手工恢复。使用DEBUG手工修复硬盘步骤如下:
a:\debug
-a
-xxxx:100 mov ax,0201 读一个扇区的内容
-xxxx:103 mov bx,500 设置一个缓存地址
-xxxx:106 mov cx,0001
设置第一个硬盘的硬盘指针
-xxxx:109 mov dx,0080 读零磁头
-xxxx:10c int
13 硬盘中断
-xxxx:10e int 20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g 运行
-d500 查看运行后500地址的内容
这时候会发现地址6be开始的内容是硬盘分区的信息,发现此硬盘的扩展分区指向自己,这就使DOS或WINDOWS启动时查找硬盘逻辑盘进去死循环,在DEBUG指示符下用E命令修改内存数据
具体如下:
E6BE
xx.0 xx.0 xx.0……………
………………………..
…………………..55 AA
55
AA表示硬盘有效的标记,不要修改,xx0表示把以前的数据“xx”改成0
再用硬盘中断13把修改好的数据写入硬盘就可以了,具体如下: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汇编指令
-xxxx:100 mov ax,0301 写硬盘一个扇区
-xxxx: 这里直接按回车
-g 运行
-q 退出
然后运行
FDISK/MBR(重置硬盘引导扇区的引导程序),再重新启动电脑就行了。
怎么样?用这种方法处理够简单的吧?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住盘上的数据!如果你不需要保数据的话,还有更加简单的处理方法:
方法二:巧设BIOS,用DM解锁
大家知道DM软件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的硬盘识别安装软件,(所以在不能识别大硬盘的老主板上也可用DM来安装使用大容量硬盘)。就算在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并处理硬盘。
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盘配套的DM软件(找JS要或去网上荡),然后把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开机,按住DEL键,进CMOS设置,将所有IDE硬盘设为NONE(这是关键所在!),保存设置,重启动,这时系统即可
“带锁”启动。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绕过BIOS,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分区格式化,就OK了。这么简单?不过这种方法的弱点是硬盘上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巧解千千结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巧解时钟问题
2.巧解奥数题
3.三进三解活动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