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陆机平复帖释文

陆机平复帖释文

2023-04-07 08:50: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豆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陆机平复帖释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陆机平复帖释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陆机平复帖释文

篇1:陆机平复帖释文

释文一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N,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F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释文二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N。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后世评价:

1,明人詹景凤评价:“陆士衡《平复帖》以秃笔作稿草,笔精而法古雅。真迹也。”

2,明代张丑云:“云间陈仲醇谓其书极似索靖笔诗。”又云:“《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惜剥蚀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

3,清代安岐《墨缘汇观》评价:“相传平原精于章草,然此帖大非章草,运笔犹存篆法。”

4,清代杨守敬说《平复帖》:“系秃颖劲毫所书,无一笔姿媚气,亦无一笔粗犷气,所以为高。”

陆机个人资料: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吴 ・华亭)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东吴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平复帖释文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篇2:陆机平复帖释文

,陆机是中国古代少有的书法大家,虽然名气地位不如王羲之等人,但是他的`《平复帖》却是极富价值和地位在书法界,下面是关于平复帖的内容。

陆机文赋翻译_陆机文赋原文

简介: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篇3:黄庭坚诸上座帖释文

黄庭坚诸上座帖释文

《诸上座帖》是宋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写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全文系佛家禅语。

《诸上座帖》释文:

“诸上座为复只要弄唇嘴,为复别有所图,恐伊执着,且执着甚么,为复执着理,执着事,执着色,执着空,若是理,理且作么生执,若是事,事且作么生执,着色,着空亦然,山僧所以寻尝向诸上座道,十方诸佛,十方善知识时尝垂手,诸上座时尝接手(以下点去十六字),十方诸佛诸善知识垂手处合委悉也,甚么处是诸上座接手处,还有会处会取好,莫未会得,莫道揔是都来圆取,诸上座傍家行脚,也须审谛着些子精神,莫只藉少智慧,过却时光,山僧在众见此多矣,古圣所见诸境,唯见自心,祖师道,不是风动幡动,风动幡动者心动,但且恁么会好,别无亲于亲处也,僧问,如何是不生灭底心,向伊道,那个是生灭底心,僧云,争奈学人不见,向伊道,汝若不见,不生不灭底也不是,又问,承教有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学人如何解,向伊道,汝甚解前问已是不会古人语也,因甚,却向伊道,汝甚解,何处是伊解处。莫是于伊分中,便点与伊,莫是为伊不会问,却反射伊么,决定非此道理,慎莫错会,除此两会,别又如何商量,诸上座若会得此语也,即会得诸圣揔持门,且作么生会,若会得一音演说,不会得随类各解,恁么道莫是有过无过,说么莫错会好,既不恁么会说一音演说,随类得解,有个下落,始得每日空上来下去,又不当得人事,且究道眼始得,古人道,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何不且恁么会取。

此是大丈夫出生死事,不可草草便会。拍盲小鬼子往往见便下口,如瞎驴吃草样,故草此一篇,遗吾友李任道,明窗净几,它日亲见古人,乃是相见时节,山谷老人书。”(《古书画过眼要录》)

署款:“山谷老人书。”“书”字上钤“山谷道人”朱文方玺。后纸有明吴宽,清梁清标题跋各一段。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宋“内府书印”、“绍兴”、“悦生”,元“危素私印”,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清孙承泽、王鸿绪,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内府,后归贾似道,明代递藏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处,清初藏孙承泽砚山斋,后归王鸿绪,乾隆时收入内府,至清末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得,后捐献给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赏析

此书学怀素的狂草体,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尤其能显示出书者悬腕摄锋运笔的高超书艺。黄庭坚《山谷自论》云:“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在《语录》后黄氏又作大字行楷书自识一则,结字内紧外松,出笔长而遒劲有力,一波三折,气势开张,一卷书法兼备二体,相互映衬,尤为罕见,是其晚年杰作。

明都穆《寓意编》、华夏《真赏斋赋注》、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篇4:陆机-短歌行

魏晋 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翻译

因为人的寿命短促,虽然临觞作乐,也只能悲歌慷慨,难以忘怀忧愁。人生在人世间,就好像早晨的露珠一样,转瞬就会逝去。时间不会重新再来,花也不可能再 次开放。苹只在春天绽放光彩,兰只在秋天发出芬芳。剩下的日子苦短难耐,过去的日子让人感到苦闷惆怅。人应当及时享乐,因与友人相会而快乐,以分别而感到 悲伤。哪里会没有这样的人生感触,只是因为见到我的朋友而忘却忧愁了。我的酒肴十分美好,就让自己尽情地品尝享受吧!去吟咏短歌,及时取乐,而不至于荒废 岁月。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感叹人生短促,应当及时行乐。诗中有的句子有意效法曹操,本诗虽也叙友情,不过并没有曹操在《短歌行》中表现出的那种建功立业的雄心。

【知识扩展】

短歌行·对酒当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

曹操的《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全诗第一节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可从他的《蒿里 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得到佐证:第二节抒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第三节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第四节抒 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的抱负。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用《管子•形解》中渴求人才的话和“周公吐哺”的 典故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总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叹,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 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 心。” “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三国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得人才者得天下。汉高祖唱《大风歌》也是渴望人才,故说《短歌行》与《大风歌》 有相通之处。

钟嵘《诗品》评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器之《敖陶孙诗评》云“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毛泽东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这些评价,值得参考。(杜汉华)

篇5:陆机 短歌行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赏析:

短歌行    陆机 - 法远 - 南无阿弥陀佛“人生几何,逝如朝霜”,你的一生有多少天是算的出的,活60岁是21900天,活80岁是29200天,这些日子都是屈指可数的。这一天一天过的是多么快呀,就好象早晨还在滚动的露水等到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过年和家人团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又是一个秋。人的一生就在这春夏秋冬里周而复始,直至生命终结的那一刻,短暂复短暂。“时无重至,华不再扬”而这时间呀,就像手中的沙,河里的水,握不住捏不牢,你想留住快乐的一刻,他义无反顾的溜走了;你想赶走痛苦的时刻,他也一定让你把这苦酒喝完了才千娇百媚地转身离去。“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以前年轻,少年不识愁滋味,吃喝玩乐浑浑噩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深层的思考,也总在问自己:虽非大恶之人,与国与民有何贡献?我们这一代的人,不觉已到四十不惑,说是不惑,可依旧迷茫。想想肩负的重担是推卸不掉的,家庭要你操心,工作要你付出,想想自己的梦想,想想曾经的兴趣有时只能忍痛割爱。剩下的活着的日子没有太多时间为考虑自己了,因为我已不重要了,我是大家的`了。

也好,我终究是没白来这世上一遭。这一次的轮回是为了以后不再轮回,这一世的付出是为了以后永远付出。陆机啊,想你生活的时代,我无法考证你是否了悟佛道。我只知言为心声,是否你也源于对生活的怀疑,对生活的困惑有感而发呢?你说的无差矣,“人生几何,逝如朝霜”虽没有曹操“对酒当歌”的豪气和苍凉,确也悲壮云霄,慷慨激昂。纵使我们日日“鼓瑟吹笙,莺歌燕舞”又能如何?

短歌可咏,人生无荒,心不着恋,熠熠放光。

陆机个人资料: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吴 ・华亭)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东吴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 短歌行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篇6:君子行陆机

,陆机是西晋时代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一生写首上百首,流传下来的也比较多,但是出名的很少,书帖《平复帖》却是极富著名,下面是陆机作品君子行的原文和赏析,一起来看看下吧!

陆机才多岂自保下一句

陆机平复帖释文

篇7:君子行陆机

开头两句用“天道”与“人道’对比,说明天道平而简易,人道却险而且难。人道之所以险、难,就在于“休咎相承蹑”。这本于《老子》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何者为福,何者为祸,祸福之间,立身颇需慎重。“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是对“休咎相承蹑”的发挥,都在说明人道的艰险困难。面对充满了矛盾与斗争的现实,陆机并没有表现出畏惧和退却。他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冷静地分析自己应该怎样应付这个环境。既处人道之中,就不能害怕,“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是他表示的态度。“掇蜂灭天道”四句用历史上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人道的险而难,同时也表示了陆机对他们没有从“似”中看出祸患的批评。“掇蜂”说的是周宣王时的大臣尹吉甫有子二人,异母所生,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后母想让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便向尹吉甫进谗言说伯奇调戏她,并让尹吉甫登台观看。后母取蜂放在衣领中,让伯奇替她取蜂除毒。尹吉甫看到这一情景大怒,责骂伯奇,伯奇害怕,投河而死。“拾尘”是孔子典故。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有吃过粮食。一日,孔子昼寝,学生颜回讨米回来做饭,将熟时,孔子见颜回从甑中攫饭吃,很不高兴。后来才知道是饭中沾有煤灰,颜回觉得扔掉可惜,就攫而食之。孔子很有感慨地说:“所信者目矣,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矣,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见《吕氏春秋》)以下的“逐臣”似指屈原,“弃友”是泛指。由这两个故事可见处世的艰难。亲眼目睹的事实也会有不实之处,何况更复杂的社会现实。但陆机并不在意于处世艰难感慨的抒发,而是要借此表现自己有处理这种现实的能力和信心。“尚何有”、“焉足叹”看出他对以上人物的不满意。那么他自信的根据是什么――这就是以下八句的意思。他认为不管福与祸,当它出现的`时候,总有征兆,而这种征兆却是可以预测从而可以预防的。这里的“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本于《庄子・山木篇》的:“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原意是说不受自然的损伤还容易,因为只要安心达命,顺应自然,就会不以损为损,但是人为的东西却很难推掉。陆机这里却反用其意,他认为来自人力以外的伤害是无法推拒的,如果碰上了也只能是天数,但如果是人道中所遇到的伤害,则不应害怕。因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先兆,那么便可以预防,从而免受灾祸。这一种思想来自《周易》。《易大传・系辞下》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易》学是陆氏家族的学业传统,陆机受它的影响是有渊源的。由此,陆机接下去说:“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朗鉴”,即明鉴,君子只要见机而作,不必要远取古人。“倾冠”指近处,靠自己的识别能力就行了,这都表现了诗人强烈的自信心。因此诗人最后总结道:“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这是此诗的主要思想,也是他后期生活(包括留滞洛阳)的指导思想。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陆机为什么不激流勇退而滞洛不归了。应该说陆机这种面对现实的积极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历史上对他“邀竞不已”的指责则是出于“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倒应该是深刻批判的。至于陆机没有能够见几趋吉,终于遭到亡身之祸,欲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那也许是天数。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也写得起伏有波澜,在说理之间,插入史实,顿生曲折。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掇蜂’四句,以使事生一曲折。后人痴肥处,乃其动宕处。”即使是说理,如对《庄子》的引用,却一反其意而用之,就使本来平率的说理也有跌宕之妙。其次,诗歌以天道与人道对写,重在人道的铺陈,又间以天道接应(如“天损未易辞”照应“天道”),道家与儒家思想互补,而以积极的儒家思想为主,使诗歌产生出回旋飞动的力量。清人毛先舒说他的诗“气干华整”,于此可见。

陆机个人资料: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吴 ・华亭)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东吴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君子行陆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篇8:君子行陆机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

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

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

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简介:

《君子行》是晋代文学家陆机的诗作。这是一首说理诗,写得起伏有波澜,在说理之间,插入史实,顿生曲折。即使是说理,如对《庄子》的引用,却一反其意而用之,就使本来平率的说理也有跌宕之妙。其次,诗歌以天道与人道对写,重在人道的铺陈,又间以天道接应,道家与儒家思想互补,而以积极的儒家思想为主,使诗歌产生出回旋飞动的力量。

篇9:陆机诗词名句

陆机诗词名句

1、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陆机《文赋》

2、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

3、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猛虎行》

4、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士,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陆机

5、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6、来不可遏,去不可止。——陆机

7、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陆机

8、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

9、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

10、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陆机《文赋》

11、要辞达而理举,故无举乎冗长——陆机

12、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陆机《文赋》

13、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陆机

14、极无两致,尽不可益。——陆机

15、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陆机

16、犹弦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陆机

17、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18、虽杼轴于予怀,憷佗人之我先。苟伤廉而衍义,亦虽爱而必捐。——陆机《文赋集释》

19、“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陆机”

20、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21、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陆机

22、虚己应物,必究千变之容;挟情适事,不观万物之妙。——陆机

23、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陆机

24、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陆机

25、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陆机

26、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陆机

27、靡靡江蓠草。熠熠生何侧。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良人游不归。偏栖独支翼。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陆机《拟青青河畔草诗》

28、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陆机

29、因宜适变,曲有微情。——陆机

30、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瘁音,即《礼记》“噍杀之音”,急疾之音也。靡,抑也。自叙哀情。——陆机《文赋集释》

31、(陆机)主张情貌统一,体物相合,着重在说明形式如何充分为表达内容服务」,后面又说「(文赋)中讲具体构思多,讲技巧多,而讲文章内容的深度,讲创作中对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分析,都比较少。——陆机《文赋集释》

32、“阴气尚强,其出乙乙然。”《新论》:“桓谭尝欲从子云学赋。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谭慕子云之文,尝精思于小赋,立感发病,弥日瘳。子云说。成帝祠甘泉,诏雄作赋,思精苦,困倦小卧,梦五藏出外,以手收而内之。及觉,病喘悸少气。”士衡与弟书曰:“思苦生疾。”——陆机《文赋集释》

33、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取。——陆机《文赋集释》

34、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陆机《文赋集释》

篇10:陆机短歌行赏析

陆机短歌行赏析

晋代的诗人,陆机的《短歌行》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虽然说的`也是感伤之语,但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这样的悲壮豪迈,充满阳刚之气,简直就是曹操原诗的翻版,却不及原诗厚重苍凉。与曹操原诗不同之处也体现在该诗一韵到底。

陆机是“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这首诗也体现了“太康诗风”的特征之一:拟古。古诗十九首,陆机拟作十二首;他的乐府,也极多拟作。

原文:

短歌行

魏晋·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陆机平复帖释文】相关文章:

1.秋胡行,秋胡行陆机,秋胡行的意思,秋胡行赏析

2.园葵诗,园葵诗陆机,园葵诗的意思,园葵诗赏析

3.拟今日良宴会诗,拟今日良宴会诗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的意思,拟今日良宴会诗

4.赴太子洗马时作诗,赴太子洗马时作诗陆机,赴太子洗马时作诗的意思,赴太子洗

5.张九龄感遇之一的释文

6.雅思备考经验帖

7.陆三金经典语录

8.空海陆作文

9.陆的成语

10.辩机诗歌

下载word文档
《陆机平复帖释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