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学者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老公许西在天堂”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聪明的学者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聪明的学者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聪明的学者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学 科 语文 课 题 15聪明的使者
年 级 四年级 课 型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 自主识写本课生字新词。
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动脑筋,用智慧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预习准备
1.快速浏览课本79页课文链接里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独立完成)
2.根据这些词语复述这个故事,感知全文。(小组中完成)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使者禄东赞 求婚 文成公主
比赛智慧 马驹 檀香木棍 拴线 蜜糖 许配 完成使命
新课自学尝试
一、自主学习课文2、3、4自然段,感受禄东赞的聪明。
深入课文,去研究研究,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学习。
1.明确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A、用横线勾画出皇帝出题的句子。想想,题有多难?(提示:抓重点词语学习,把你感受到的难可以通过读展示出来,也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新 课 自 学 尝 试 B、用波浪线勾画出禄东赞想办法解答问题的句子。想想禄东赞的方法好在哪里?( 提示:禄东赞的方法好,你从哪个句子或者哪个词中感受到的,还可以把别的使者的办法和他的比较。 )
C、禄东赞能解答这道题是因为他会( )
2.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解答这个难题?
二、面对唐朝皇帝一个又一个难题时,其余的使臣们一个个目瞪
口呆,无能为力,禄东赞却显得是那样胸有成竹,结果怎样呢?
三、总结,了解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先写事情的( ),再具体写事情的( ),
最后写事情的( )。也就是按( )顺序写的。
展示研讨
达标检测拓展
四、交流拓展,课外结合
1.交流搜集到的“五难求婚使”及“文成公主和亲”资料,再次体会禄东赞的聪明智慧。
2.课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堂收获与不足
签名:
[聪明的学者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2:小学语文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语文(上)
3.海滩上的雕塑 [孙震]
第1课时
班级:_______ 教师:______ 学生:_________
目标导学
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
2. 了解批注的好处,尝试用批注法读书。
探究合作
1. 第1至3自然段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 第4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默读课文第5至10自然段,想一想“我们”的大胆构想是什么?
展示点评:
达标反馈:
1给下列词语注音.
( ) ( )( ) ( )( )
螃蟹 挖掘 喧腾 垒球 痕迹
( ) ( ) ( ) ( )
澄澈 懊丧 营造 顷刻
2多音字组词
龟guī( ) 涨 zhàng( ) 没méi( )
Jūn( ) zhǎng( ) mò( )
3. 组词.
痕( ) 哟 ( ) 掘( ) 橙( )
很( ) 约 ( ) 倔( ) 澄( )
选词填空.
懊悔 懊丧
1.我已经尽力去做那件事了但仍没做好,心中非常( )
2.我今天做错了一件事,现在十分( ).
轻松一刻
1.他有你没有,地有天没有 ( )
2.一人一张口,扣下长只手 ( )
3.千里相逢.( )
学习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
3.海滩上的雕塑 [孙震]
班级:_______ 教师:______ 学生:_________
第2课时
目标导学
1.进一步体会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的美丽有趣,激发创造的愿望.
探究合作
1. 默读11至14段,思考“我们”为什么没有懊丧?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啊,真好!我们那些美好的雕塑……”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文章末尾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或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展示点评:
达标反馈:
一.听写词语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 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
2. 你怎么能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进我的房间呢?
3. 难道我就应该受委屈吗?
三.连线
浩荡的 空气
巧妙的 大运河
有趣的 图案
新鲜的 构思
学习反思:
[小学语文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3:《七月上天山》导学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是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2.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过程与方法:
1.交流搜集的资料,初步感知天山的美丽。
2.围绕“七月上天山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交流,感受天山的魅力。
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及方法。
4.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作为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分析:
略读课文需要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感受七月天山的美景。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并以此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确切的比喻,从中受到熏陶。
预习导学:
一、读拼音,写汉字。
qī yuè dē xin jiāng ,zuì lǐ xiǎng dē shì
qí mǎ shāng tiān shān
二、大声朗读下面的词语,并记住这些词语。
山涧 五彩斑斓 俯视 幽静
萦绕 矫健 白皑皑 绵延
课堂研讨:
一、了解与积累:
1、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上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了解作者:《七月上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3、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二、阅读指引: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达标检测:
一、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并组词。
chòng ( ) yìn( ) 重 饮 zhòng ( ) yǐn( )
二、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这篇文章语言特别优美,能默写几句你喜欢的吗?
四、写句子,用上“像……像……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练笔:
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等。
课后反思:
[《七月上天山》导学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篇4:七月的天山 导学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编写:夏建立 审核:曲丽 使用:
温馨寄语: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多么令人神往啊。
知识链接:
1.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学习目标:
1.读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学习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三)预习课文,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2.每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尝试边读边批。
3.交流阅读感受。
(四)品味语言,合作探究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
2.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借鉴?
(五)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1. 思考:假如让你记叙一次游览经过,你会写什么?怎样写?
2. 试着拟一提纲,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
达标检测:
一、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并组词。
chòng ( ) yìn( )
重 饮
zhòng ( ) yǐn( )
二、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 ____ ___ 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三、这篇文章语言特别优美,能默写几句你喜欢的吗?
四、写句子,用上“像……像……像……
课外小练笔:
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等。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七月的天山 导学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篇5:天鹅的故事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6、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年 级 四年级 课 型 新授课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并能说出感受最深的地方。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
重点难点:
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学 习 过 程
预习准备
1、 自由朗读课文4-7自然段,画出令自己感动的画面,读一读。
2、 找出文中三处描写天鹅叫声的句子,用“_”画出来,并读一读
3、 全班汇报交流。
新课自学尝试
二、合作探究
板块一: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4-6自然段)
1、读句子:
“只见天鹅在冰面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是通过 、 这两个词看出来的。从中我能看出老人对天鹅 的感情。
2、默读第五自然段,小组内思考讨论: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⑴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⑵把老天鹅比作“石头”,让我感受到
新 课 自 学 尝 试 从“镜子般的冰面”我能体会到冰面是 。
⑶本段的省略号表明 。
⑷圈画出表示老天鹅动作的词,读一读,从中我感受到了老天鹅 、
的精神。
⑸大声读出对老天鹅的敬佩。
3、默读第六自然段,小组内思考讨论:
⑴读句子:
“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这里的“破冰勇士”指的是 (谁),说它顽强是因为它
。
⑵在老天鹅勇敢无畏的精神感召下,很快整群天鹅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这段话中能渲染劳动场面的词语有 、 、 、
等,读了这些词语,我很想用 (填一词语)来形容他们的破冰场面。
2、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 的天鹅。
3、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现天鹅们劳动的场面。
板块二:了解故事的结尾(7自然段)
1、在所有天鹅的共同努力下, 。
从 一词看出破冰工作的艰险以及所有天鹅战胜困难后的愉快心情。
2、读句子:
“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表示动作的词有: 、 、 、 、 等。
我觉得这段话应该读出 的语气。
展示研讨 1、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
2、我想结合文中有“…………”这句话来给大家讲一讲我的想法。
达标检测拓展
1、、“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发挥想象,天鹅们此时在欢呼:
2、、假如有一天,天鹅们看到老人挂在墙上的猎枪,相信它们也会发出“克噜--克哩”的叫声,发挥想象,此时它们会说:
课堂收获与不足
签名:
[天鹅的故事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6:三角形的分类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重点
难点解析 重点: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特征,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难点: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人人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剪刀、一张正方形纸、两张平行四边形纸,另外每小组按要求做8个三角形并编号,然后用小袋装好。
(一)、做3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1、有一个角是钝角、2、有一个角是直角、3、三个角都是锐角)
(二)、做3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4、有一个角是钝角,5、有一个角是直角,6、三个角都是锐角)
(三)、做两个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7、8、大小不同)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读一读学习目标:
⑴会按一定的标准给三角形分类(会分类)
⑵认识并区别各种三角形(能辨别) 一、情境导入
对班上学生进行分类
2、出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1、读学习提示。
2、按角分、按边分。
(1)观察数出给出三角形每种角的个数,记录下来。
(2)观察、思考按边给三角形分类。(3)思考、合作学习,填写好报告单。(4)推举汇报人。
3、展示成果。
4、折一折、量一量去发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二、问题导学
1、多媒体出示用三角形组成的船的图案,引出对三角形分类。
2、出示学习提示。
3、老师评价、点拨。
(1)按角分。
最大角是什么角,它就是什么三角形。
(2)按边分。
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特点。
合作探究 1、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说理由。
2、用手势判断对错。 三、变式训练
1、从角的大小来看,你能猜到这个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三角形吗?每次都要说出理由。
2、下列说法正确吗?(用手势表示)
诊断检测 1、(1)对折正方形的对角,展示。
(2)观察所得的三角形,给它分类。
(3)看一看三角板中这样的三角形,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2、(1)用折一折、剪一剪、划线的方法分平行四边形。
(2)展示成果。 四、当堂检测
1、你们手中都有一个正方形,将它的对角对折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按边分它既是什么三角形?按角分它又是什么三角形?
2、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或者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吗?
拓展练习剪一剪
剪一个三角形。为什么确定剪这样一个三角形?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剪的?写出来。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知道了……懂得了……学会了……
课后反思
篇7: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课 题 古诗二首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暮江吟》。
2.我能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并体会古诗的意境。 编写教师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我能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并体会古诗的意境。
学习重点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暮江吟》。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一)了解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二)自学生字词。
1、我把古诗大声读了三遍,我发现这些字的音容易读错: 。
2、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暮: 吟: 残阳: 瑟瑟: 可怜:
3、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 。这两首诗也有不同之处: 。
【学法指导】
读古诗不但要抓住诗句,而且要抓住课题来理解。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群学:
1.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3.讨论: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词语突出了“静”。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展示激励
1、朗读展示:
○1我用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2我通过重读、停顿等方式读出静的情景。
2、感悟展示:
○1通过朗读,我仿佛看到这样的情景。
○2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温馨提示】
要一边读诗句,一边展开想象哦!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古今对译(连线)。
闲 惊动
惊 闲静
时鸣 春天的山涧
春涧 不停地鸣叫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古诗二首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我能独立学会诗中生字
2.我能朗读、背诵《鸟鸣涧》。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我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本诗描写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学习重点 我能独立学会诗中生字。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自学导学
1.了解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是唐代诗人 。
2.自学生字词:
○1我把古诗大声读了三遍,我发现这些字的音容易读错: 。○2我把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工整地抄写三遍,把易错地方用双色笔标出来。○3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把意思写下来:时鸣: 闲: 春涧: 惊:
3初读
①.我又把这首诗认真读了两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一会儿和对子交流。
②.我说说每句诗描写的情景。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读古诗不但要抓住诗句,而且要抓住课题来理解。还要大胆说出自己都理解。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交流协作对学:
1.对子互读古诗,交流。
2.我把不理解的地方和对子交流。
群学:
1.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3.讨论: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词语突出了“静”。
1.朗读展示:
○1我用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2我通过重读、停顿等方式读出静的情景。
2.感悟展示:
○1通过朗读,我仿佛看到这样的情景。
○2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温馨提示】
要一边读诗句,一边展开想象哦!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描写的情景。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我能把这首诗工整地抄写下来: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默写古诗。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走月亮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一、自学导学
1、学生自读课文。
2、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二、交流协作
1、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2、认读生词。(自读,只读,开火车读)(教师此时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
3、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走月亮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能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学习重点 能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一、复习检测
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协作
1.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2.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留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留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展示激励
第六、七自然段: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1).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的景色吗?
(3).作者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1、你有没有和妈妈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问题生成】
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要展开合理想象。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飞向月球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重点 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课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一: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探究二:讨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1.听写词语:训练有素、心驰神往、联络、研究、径直
2.给下列生字注音:嶙峋、研究、悬崖、船舱、
3.用“有时……有时……有时……”造句
4.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飞向月球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课时
学习难点 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再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问题。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一:学习文章第二部分,说说宇航员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的生活、工作状况,以及看到的地球和月球的美丽景象。
探究二:学习文章二至四部分,说说宇航员登上月球之后看到的真实情况,以及这次登月的意义。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1.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
2.假如你是一位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你还想做哪些研究呢?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语文天地二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交流摘录笔记。
2.畅所欲言《看月亮,说月亮》。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难点 能够运用流利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
学习重点 使学生学会做摘录笔记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回顾本单元课文,整理好摘录笔记。
2.谈谈自己眼中的月亮或有关月亮的故事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一:
1.交流以前的摘录笔记,找出笔记中的优点和缺点。
2.读读课本中出现的词语。
3.说说丁丁和冬冬教给了我们什么好方法
探究二:
1.找出规律。
2.集思广益,填写成语。
探究三:
小组交流自己眼中的月亮和有关月亮的故事,并作出评价。 【温馨提示】
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哦。
【学法指导】
认真做好笔记也是学好语文的方法.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相互交流写摘录笔记的体会。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语文天地二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读“开卷有益”中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对月亮的描述。
2.写一写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写一写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
学习重点 能够运用流利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自读自学:找出不懂的字、词及问题问题自学解决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写一写有关月亮的故事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一:认真朗读有关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探究二:写有关月亮的故事时,怎样才能围绕这个中心把语句写通顺。
【温馨提示】
记得要带着感情去读哦!
【学法指导】
谈感受时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语句要通顺。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1.围绕一个主题说一段流利的话。
2.读读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小组或全班评价。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习 作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通过习作,激发学生去探究月球奥秘的愿望。
2.通过写自己心中的月亮,提高学生用流利的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水平。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积累有关月亮的素材。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通过习作,激发学生去探究月球奥秘的愿望。
学习重点 通过写自己心中的月亮,提高学生用流利的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水平。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根据自己的积累,把你眼中、心中的月亮写出来吧!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片段练习,最好20分钟内完成,限定习作时间是必要的。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一:小组互改底稿,并能指出习作中的优、缺点。
探究二:再次讨论应该怎样围绕一个主题将意思表达清楚。
【温馨提示】
注意修改符号的正确运用哦!
【学法指导】
修改时应从语句、用词、中心的表达等方面入手。
【问题生成】
鼓励学生再次认真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用另一种颜色的笔修改。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根据修改意见将自己的习作改好后誊写倒作文本上。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习 作 课 型 讲评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习作修改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习作修改的重要性。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找出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并进行自评。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一:互相交换习作,找出对方习作中的优、缺点,并能进行整体评价。
探究二:小组推选优秀习作,进行全班讲评。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将讲评后的习作进行再修改后抄写到笔记本上,以备后用。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中国结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中国结的饰物以及相关资料。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们为什么喜欢中国结.
学习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我能熟练认读生字和短语:
2.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憧憬、巧夺天工、图腾、叹为观止
3.读了课文,我知道了: 。
【知识链接】
有关中国结的资料简介。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学习一: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中国结特别受宠?
探究学习二: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中国结?
【温馨提示】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喜爱的感情哦!
【学法指导】
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中国结的喜爱。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1.我会填空:它或象征着( ),或隐喻着( ),或呼唤着( ),或赞美着( );有的是( )的标志,有的是( )的图腾;它烘托着( ),燃烧着( )……总之,它代表着( ),代表着( ),代表着( )
2.学了课文,我知道了: 。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写一写自己对中国结的喜爱.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课 型 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编写教师 宋香萍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篇8:四年级上册1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课 题
师恩难忘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多种方法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等词 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私塾、叩拜、起承转合、戛然而止”等词语的意思,并在书上做批注。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自主学习: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2.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3.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自己喜欢的经典词句。
4. 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 【知识链接】
刘绍棠: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学法指导】
交流时要积 极参与,认真倾 听,才能有多提 高!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小组分工展示 :自主学习
2.全班展示: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温馨提示】
和他人交流时要注意倾听,认真学习他人的优点。 敢于展示自我的孩子最有魅力!
【学法指导】
认真读,工整写,养成好习惯,把语文基本功打扎实。
【问题生成】
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强调“戛”和“仍”字的读音
2.强调“恩”和“恭”的写法。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师恩难忘
zhē jiāo
折 zhé 教
shé jiào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导学案上册“导学案”
课 题 师恩难忘 课 型 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2.我知道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重大影响,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请。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请。
学习重点 我会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习语文的方法给古诗编故事。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自主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田老师给我留下这样的印象 。
2.我来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知识链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学法指导】
用心阅读就会有收获。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交流协作:
对学:
我要把课文认真默读一遍,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对子交流,并说说感受。
群学:
1.交流田老师对作者的影响是什么?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展示激励
1.展示自主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温馨提示】
交流时要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才能有多提高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师恩难忘
讲古诗
编故事 (插柳之恩)
播下种子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我能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导学案上册“导学案”
课 题 孔子和学生 课 型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好摘录笔记,独立认字学词。
2.我能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包罗、敬重”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积累。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好摘录笔记,独立认字学词。
学习重点 我要练习略读课文,标注和记录问题。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自主学习: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两遍,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它们。 2.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3.我会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识链接】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学法指导】
找近义词、结合上下文来体会,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对学:
1.互读生字词,交流摘录笔记。
2.互读课文,正音纠错。
群学:
1.组内讨论、理解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2.我要根据知识链接理解孔子的教育思
1.组内展示:自主学习部分。
2.全班展示:交流协作部分。
【温馨提示】
交流时要积极参与进来哦! 敢于展示自我的孩子最有魅力!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我来给词组注音: 富裕 天资 聪明 选择 子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导学案上册“导学案”
课 题 孔子和学生 课 型 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要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练习质疑问难。
2.我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学习难点 我要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练习质疑问难。
学习重点 感受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一﹑复习检测
听写词语: 二、 自主学习
1. 我要把课文认真读一遍,标出疑问的地方。
2.我通过读课文,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是____、____,我是这样理解的 。
三、交流协作:
1.对学:我要把课文和对话互读一遍。
2.群学:自主学习1、2。 【知识链接】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学法指导】
交流时要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才能有多提高!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朗读展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2;
3.我知道《论语》及孔子语录。
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子夏明白老师教育他什么?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了解课文中的孔子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
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分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导学案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语文天地一 课 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用实际的行动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加深学生与老师的理解与感情。
2.在阅读中能理解和积累词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能理解和积累词语,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点 体验师生间的真情实感,加深师生间的感情。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 ,学生读课文质疑,边读边圈点。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朗读要准确流畅,声音洪亮。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交流协作
群学交流:
1.爸爸的老师是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
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2.制定活动计划。
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导学案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语文天地一 课 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用积极、热情的态度进行学习,加深学生与老师的理解与感情。
2.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点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师生间的真情实感。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全班交流:
1.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是谁?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2.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知识链接】
读、背名言警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句鼓励学生学习时不唯师是从,要积极思考。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口语表达:说说我们的老师
2.结合金钥匙内容进行此次说话训练,学习作重点发言人,要做好准备,向好先说什么,怎样说。
3.小组内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互相评议。
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引导学生理解布鲁克斯先生与“我”的简朴交往渗透着他的良苦用心,从而给“我”以巨大影响。
【温馨提示】
可先写出发言提纲。
【学法指导】
交流要充分,最后达成共识。
【问题生成】
过渡:古今中外,有许多老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向同学介绍一下他(她)吧!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导学案上册“导学案”
课 题习作(1)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选材,构思。
2. 指导写作,学生自主习作。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指导写作,学生自主习作。
学习重点 选材,构思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回忆自己所遇到的老师中哪一位给你的影响最深?
【知识链接】
联系所学课文“师恩”构想自己的习作。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出示题目《我的老师》。
2.读题。
3.明确要求。
合作交流,写作指导
1. 先仔细回忆你喜欢的老师及你喜欢他的原因。
2. 对老师的特征简要介绍,并能捕捉到老师最能打动你心灵的精彩片断加以描述。
3. 抓住一点写感想。
【温馨提示】
通过一件事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你打算怎样进一步了解他或她?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自主习作。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导学案上册“导学案”
课 题习作(2) 课 型习作展示
学习目标习作评改,赏析范文,修改誊正。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修改誊正。
学习重点 修改誊正。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交流评议:
选择各具特色的习作3-5篇,请作者来读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感受是否真实;
2. 语言是否流畅;
3. 条理是否清楚;
4. 语言流畅等。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交流自己的意见。
2.小组内互评。
选择几篇好文章和差文章,全班互评。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习作
评议特点 叙述内容简明扼要
感想具体真实
叙议结合
语言流畅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修改誊正。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1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篇9: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课 题 爱我中华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自学生字词词语,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自主学习: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两遍,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它们。
2.我要做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3.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4.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λ来给带大家介绍展示一下。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从这段歌词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2.文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烈欢痢⒄乙徽摇⒒一画┬∽榻涣鳌
小组展示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1.多处提到五十六。
2.六处提到“爱我中华”一句。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 爱我中华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μ寤崞渲斜泶锏那苛业拿褡迩椤爱国情。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μ寤岽死喔枨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μ寤崞渲斜泶锏那苛业拿褡迩椤爱国情。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μ寤岽死喔枨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朗读课文爱我中华)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小组内联系实际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场景ū泶锪嗽跹的思想感情?
1.“爱我中华ń《奋起步伐。”可联系刚结束的奥运会谈谈自己所知道的ù又刑寤岬搅耸裁矗
2.“爱我中华ńㄉ栉颐堑墓家。”可让学生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Ρ茸鞔蠡ㄔ袄锏奈迨六枝花,比作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体会到民族团结亲如一家。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 爱我中华ń《奋起步伐
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 爱我中华ńㄉ栉颐堑墓家
大花园的五十六枝花 爱我中华ㄖ谢雄姿英发。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 草原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ɡ斫狻⑻寤崦栊床菰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过渡: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2. 学生汇报。
3. 找出句子抓对比。“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4. 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5. 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
点拨2:
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草原
风景美人情美 草原风情
1.草原美景
2.远迎客人
3.盛情款待
4.蒙汉情深
5.联欢话别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 草原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ㄔ銮棵褡逋沤嵋馐丁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ㄔ銮棵褡逋沤嵋馐丁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
【知识链接】
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
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指导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总结:是-┎菰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板书
设计 草原
自然美 草原美景
人情美 远道迎接 盛情款待
深厚情谊 民族团结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 中国结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会认19个生字理解“杰作”、“受宠”、“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图腾”、“憧憬”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编写教师 四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会认19个生字理解“杰作”、“受宠”、“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图腾”、“憧憬”等词语的意思。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你喜欢的中国结ㄋ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
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3.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叹为观止 憧憬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
3、小组研究,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
纵观全文,说一说,中国结代表了什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课堂小结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 中国结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2. 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又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2.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知识链接】
中国结的寓意。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1.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2.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
【温馨提示】
要用心哦。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
设计 中国结
一根红绳
三缠两绕
编织万千祝福
蕴涵悠悠古韵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 语文天地 课 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 同音字组词,以区别字的音、形、义┳龅秸确使用。
2. 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同音字组词,以区别字的音、形、义┳龅秸确使用。
学习重点 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2.你能来说说吗?
3.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摘录笔记
把课文中新的词语积累下来,┎⒔行自学。
2、聊一聊各个民族
全班一起来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让学生回答自己对都了解什么。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在小组里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正确。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金钥匙大家写完文章后,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修改它们呢?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熟读《开卷有益》,背诵两句谚语。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 语文天地 课 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 运用以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约蛞怅嗟鼗卮鹂魏笪侍 。
2. 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 编写教师 张 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难点 运用以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约蛞怅嗟鼗卮鹂魏笪侍 。
学习重点 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2.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 题习作 课 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选材,构思。
2. 指导写作,学生自主习作。 编写教师 四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 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难点 指导写作,学生自主习作。
学习重点 选材,构思。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回忆本单元中的一些写作方法。
2.自由读题、审题:这次作文要写什么?
3.介绍一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或活动。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及在“民族之花”获得到的大量信息,再重新思考、整和,选择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特色的话题。
抓住一个民族话题的一、两点来写。比如:什么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有什么风土民情。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选择几篇好文章和差文章,全班互评。
板书
设计习作
民族节日
民族衣着
民族主食……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修改誊正。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 日
改进措施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篇10: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学 科 数学 课 题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年 级 课 型 新课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具准备:
预习准备
(3) 我学过,我会做:
计算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15-16 10÷2×5 16-7×2
129+(74-52)÷2 7×[25+(36÷3-7)]
上面几个题的运算顺序怎样?(小组内说一说。填一填)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同级运算,应从( )往( )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新课自学尝试
(6) 探究新知:(学习课本P74)
1、刘老师为给9月份的“文明之星”发奖品。用20元买三支钢笔和一个笔计本,每支钢笔3.5元,每个笔计本7.4元。还剩多少元?
自学提示: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可以先算买3支钢笔后剩多少元,再算买笔计本后还剩多少元。列式:
计算时先算( )法,再算( )法
还可以先算买两种商品一共用了多少元,再算剩下多少元。列式:
计算时先算( )里面的。
2、试一试:
7-0.5×14+0.83 3.6÷ 0.4-1.2×5
20.9+10.5÷(5.2-3.5) 9.4×[1.28-(1.54-0.31)] 借助生活情景,引入新知
探讨运算顺序
尝试计算
概括计算方法
展示研讨
(5) 课堂总结
议一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
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达标检测拓展 练习十六第3题、第5题(书上) 巩固新知
课堂收获与不足 这节课我学会了:
不明白的:
签名:
【聪明的学者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