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

2023-04-04 08:12: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随便改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

篇1: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听力自主学习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听力策略为切入点,通过比较“自主学习班”与“教师授课班”以及“自主学习班”内好生与差生在听力策略上使用的差异,对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进行了探讨.

作 者:肖婧 左年念 XIAO Jing ZUO Nian-nian  作者单位:肖婧,XIAO Jing(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外语教研中心,广东,珠海,519041)

左年念,ZUO Nian-nian(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外语电化教学  CSSCI英文刊名: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   听力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策略培训  

篇2:网络环境下听力自主学习研究

网络环境下听力自主学习研究

本研究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框架,设计了网络环境下的.听力自主学习模式.选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教学实验,通过问卷调查和听力测试成绩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听说兴趣,增强学习者通过情感策略以及协作学习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

作 者:张冬梅 ZHANG Dong-mei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8(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网络   听力   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  

篇3: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不论是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还是从个人的前途、自己的出路来看,只要生活在社会上都必须学习。有的是自愿地积极地努力学,有的是被迫地无奈地勉强学;有的自始自终活到老学到老,有的忽冷忽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坚持数年学有所成,有的涉猎多方效果不佳。这都是因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学习效率”是重要因素之一。有的提出下列公式: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学习时间,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一是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增加学习时间。关于抓紧时间学习的重要性,自古已有许多流传佳话,什么“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什么“争分夺秒”,“十年寒窗”等等,都经常用来鼓励人们抓紧时间学习,对于抓不紧时间的人来说这是对的,但是强调到过头的程度就会产生副作用,学生的课内学习时间或书本学习时间安排得过多,会影响全面发展;工作人员的进修学习时间安排得过多,会产生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由于学习时间过长而影响身体、影响生产的事例是常有的。因此,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应强调提高学习效率,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些在学术颇有见解的老师研究提出,要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下列几点是极其重要的。一、目的明确与动机端正做任何一件事情,具有明确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去参观科学技术展览会,如果目的明确,就是要学会某项技术表演。与那种无目的的游览相比,在学习该项技术上,肯定收获不相同。有了明确的目的,积极性就高。学习的内容与目的要求一致时效率就高,目的性不明确,盲目地学习,效果就不会好。例如,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前提出三项要求,然后用同样的要求检查学习效果,不难预料效果不会一样。学习目的性明确,还要有良好的动机。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受动机左右的。动机正确,能促使人们积极向上,但正确的动机往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觉悟的提高、事业的进展,不断修正逐渐建立和形成的,从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就要求具有为祖国为人民为事业而学习的正确动机是难以完全做到的。学习上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有的人为了报答党的恩情可以努力学习;有的人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可以日夜奋战;有的人为了某项奖励也可能不辞辛劳;有的人为了继承祖先业绩也可能分秒必争,这里所谓正确与不正确,应当根据年龄、职业、思想水平等具体条件而有不同的尺度,“绝对端正”是极少的,但是,应当将其由不正确或不够正确引向正确。

这样才会发展成受正确动机所驱使,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学习效率就会越来越高。二、恒心持久与毅力坚强学习是一生的长期任务,只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才会不断地由胜利走向胜利,一朝一夕的热情,三分钟的'积极性谁都能办到。许多人都知道学习重要,大都能讲出学习重要性的道理,也有许多人都曾计划过要努力学习,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的自学青年,一时热情上来,买提琴和钢琴、购画笔和颜料、邮购图书、登门拜师。但是,相当一部分因未能坚持到底而落空。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缺乏恒心和毅力是相当多数人的一个致命伤。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才能坚持到底。不仅要遇到困难能够坚持下来,还应当有知难而进、见难而上的精神。把克服困难认为是一种乐趣,在学习上就会越学越有意思,尤其是自学青年和为再提高而接受继续教育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更需要这种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坚强的毅力,能连续攻读下去,就会显出效果。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意味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培养才能成长为像样的人才。对于一般人来说,恒心和毅力也要经过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也是逐渐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只从口头上强调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是不够的。在安排学习任务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安排学习时间上要注意有劳有逸,劳逸结合。这样,遇到困难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克服。越学越有信心,信心越强毅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持之以恒。学习时间不过长,身体条件完全能适应,不是过于劳累,也就有条件有可能坚持到底,如果学习任务安排过重,学习时间安排过长,造成身体疲惫不堪,不用说难的内容学不进去,连容易的内容也不想学。“闻学胆颤”,还谈得上什么恒心、毅力呢?三、合理安排与全面发展学习要有一个总体计划。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来说,当然要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等综合提高,全面发展,不只要学习课堂内的,也要学习课堂外的,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学习实践知识,各种知识之间的纵向横向关系要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对于自学青年及工作干部也要处理好学习与休息、学习与锻炼、学习与工作等各种关系。

篇4:谈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

谈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

摘 要: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自主性英语学习方式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两者的优势。本文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 结合相关外语教学理论,论证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介绍了一些对学生自学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提出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学习,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1]提出多媒体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标志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并建议“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撑,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各高校开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多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

一、自主学习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语学习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强调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客观的,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它强调精熟学习(mastery learning) , 保证学习者在真正掌握某个学习项目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项目学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强调教学既要重视外部刺激和外在反应,又要重视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它认为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刺激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变化。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都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迁移,强调“教”,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中心主导地位。现代建构主义作为“教育中的新认识论”问题,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存在个性化差异,学习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因此教学要促进学习,而不是控制学习。它强调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程,自我建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主要具备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三个特征。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创建个人意义的理念,以及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即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积极自发学习,强调自我评估的重要性。国内外教育界越来越意识到“语言教学的实质不是向学生机械地传授语言本身的规律,而是要创造适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为学生主动地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便利”。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强调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突出学习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学习者自己对自己负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的现状使得自主学习这一学习理念在外语教学领域引发了一场教育变革。Holec 是这样界定的: 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3]因此,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者必须有能力负责管理学习;第二,必须有一个学习机构,从而,学生能够在这个机构里自己支配学习。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1)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2)通过创造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加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4]?

目前东北农业大学试点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正是一套基于多媒体网络(Multimedia Network Instruction, MNI)技术的网络交互式视听说自主学习教程, 由学生自己掌握时间登陆校园网进入课程系统进行英语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中,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超链接获取相应的英语学习辅导材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参考答案反馈、录音文字和相关语言文化背景, 随时进入个人课程管理档案, 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成绩等, 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平台中的“我的问题”向任课教师或同学进行提问。因此,学生只要确定了学习目的,就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学习目标,选择需要的学习内容,逐步完成学习目标,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在多媒体网络化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能够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评价学习结果,给学生提供有利的反馈,从而方便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高效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篇5: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湛x

摘 要: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主要探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外语教学研究重点在如何教,但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外语教学的研究焦点从教师转移到语言学习者身上。因而学校教育的趋势也应当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1.自主学习

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外语自主学习的概念以来,国外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自主学习的专著,著名期刊上也发表了不少相关文章。Bonham根据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主程度的高低将教育系统内的自主学习分为:他人导向学习、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三个层次。

徐锦芬等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特点,提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涵盖五方面内容:(1)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2)确立学习目的与制定学习计划;(3)有效使用学习策略;(4)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5)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

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对教育的影响作用非常深远。网络技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如,资源庞大、易于查询、便于检索等优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外部支持。国外学者如Ho & Crookall介绍了利用基于网络的模拟程序来克服文化障碍,促进自主学习,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而进行的网络课程的学习。

二、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1.发挥网络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目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水平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相关证书,只有少数学生是因为兴趣而学。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明确自主学习目标,制订英语学习计划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目标设置时首先要使学生清楚目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前明白对学习过程中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步骤。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要进行充分考虑,对学习目标做出清晰而具体的界定。长期的学习计划与短期的学习计划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合理选取教学资源

选取教学资源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合理地为全体学生选取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利于交流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多元化地选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建立评价体系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策略。学生可以通过做测试或练习来检验自己的所学知识,做到查漏补缺。学生也可以将其学习情况、学习收获、学习感受、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想法反馈给教师。学生互评中,学习小组成员可以交流学习心得,展开激烈讨论,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提出合理的建议,不断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书面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监控和指导。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努力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nmon Press,1981.

[2]徐锦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1):64-68.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篇6: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

浔阳区湖滨小学   董小英

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推动下,协作学习越来越到人们的重视,其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如何使学生协作学习,学习如何在协作学习中与提高等策略性问题就为关键所在。

关键词: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策略    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需求和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协作学习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一直以来,人们也常使用“合作学习”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协作指“互相配合共同工作,”合作指“同心协力从事一项工作。”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创造协作学习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同一专题内容彼此进行交流、讨论和合作,以达到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的过程。网上协作学习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备受瞩目的焦点。它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发展的新阶段。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指的是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运用网上协作学习策略进行教学,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施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的基本前提。

协作性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以多人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协作性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网上协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使学习过程生动而丰富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的学习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而且尽量根据学生的需要将教学个性化。协作学习是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里学习,以此激发认知,使学习内容社会化地丰富。要使网上协作学习策略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师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网络软件的运用。

协作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协作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任何学生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对同学们的提问,要求有问必答,并要求尽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则更高,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果不注意引导、指导,就有可能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其他学生,或者偏离教学目标,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特别是巩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问题的设计是整个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2)问题必须从学习内容中提炼形成。

除此之外,课堂内协作学习的问题还应该能够基于本地资源解决的。例如:在“海底世界”中,教师结合课文知识和专题学习资源,提出“乌贼和章鱼是怎样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的?”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设计“下载与保存”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访问一些儿童网站,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然后,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把精彩的内容保存下来的想法,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为两人或四人小组,让学生在一起查询资料、尝试操作、交流技巧。最终,在课堂里找出下载与保存的操作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应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是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的必要准备。

网络软件的运用应考虑:1、教师个人运用网络软件的能力。2、网络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3、网络软件的开发与选用。Internet的飞速发展标志着未来的科技与教育都离不开网络,教育观念的变革带动着教学方法的改变。如今,教师除了会教书,教好书,还要能够掌握最新的网络教学信息和技术,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自如。教师的运用网络软件能力决定着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相对真实环境的形成,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生。在网上进行协作学习,有时教师需要选用和制作符合教学设计的软件,网络环境下各种通讯工具,如留言板、聊天室、BBS等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便利。网络还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网上资源纷繁芜杂,如果不加以筛选,学生容易产生“迷航”。因此,教师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和搜索方法,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资源的设计应该遵循三个原则:(1)信息资源必须与问题解决需要的知识密切相关,且信息量要足够;(2)资源结构要合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具有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3)资源的表现形式要多样(文本、动画、录像、图片等),便于检索和查找。在“海底世界”单元中,教师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海底动物、植物、矿物的文字、图片、录像和动画等资料,自制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在网站中设计了留言板、论坛等交互方式来支持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还根据专题内容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其他相关网站的链接,方便学生查阅资料,拓宽视野。比如:个人网页、网上资源库、网上作品发布台等等,这样教师就需要利用网络开发软件进行软件的制作,使学生在进行网上协作学习时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因此,网络软件的'运用是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的软件基础。

二、生-生协作式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认为“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比较多的就是齐读、小组背诵、或者表演课文,但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小学生爱表现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的做法却少得可怜。现在,校园网络的使用,让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们之间不再是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以此来传递信息,从而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这对于克服学生操作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我们把这种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用于基础知识的运用阶段。以下是尝试性的具体做法:如:在上英语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做了课件,其中里面有几组GOGO学英语的动画视频片段。课堂上当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句型、理解课文时,教师分配给各小组一组动画视频,要求各小组在观看之前先关掉声音按钮。然后将视频反复观看,猜测里面发生的故事及人物对话。看哪一小组能够编写出最精彩的内容。结果是: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非常认真地观看、揣摩,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每人按“开火车”的形式写出一句话或是多句话,力争将故事叙述得有趣、与众不同。最后,各小组成员编写的内容五花八门,生动有趣,甚至有的令人捧腹,忍俊不禁。当他们按照要求打开声音按钮重新听一遍时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相比起原来的故事竟有那么大的不同!这种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设计任何限制的协作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协作式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协作小组成功才能使小组成员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而小组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确保小组成员都学会,这样小组成员的活动便会集中于相互解释概念、相互帮助进行练习,并相互鼓励以取得成功,从而巩固了其群体的合作意识。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及 其视点不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问题解决。该种模式需要首先确定问题。问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来源也不相同。一般根据学生所学学科与其兴趣确定。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竞争、合作、辩论等。问题解决过程中,协作者需要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为问题解决提供材料与依据。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通过汇报的形式。问题解决是协作学习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问题解决与处理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应该支持合作,而不是竞争,那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也同样支持合作。通过协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把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协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从而使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电脑技能都得到进步。在此形式下,协作学习小组实质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认知主体。协作学习小组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实践能力,它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具体体现。

课堂内协作学习活动是以本地专题学习资源为依托展开的。它包括组内协作式学习。在“海底世界”中,有的小组研究章鱼,有的研究海参,有的研究梭子鱼,各个小组围绕不同的研究问题,分配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处理资料,有的负责制作作品等,然后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共同学习资源,达成共识。小组之间还共同分享学习资源,交流经验。小组如果遇到问题,在讨论中无法获得答案,可以将问题发布到论坛中,寻求其它小组的帮助。最后各小组根据需要以报告或表演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协作学习小组一般是由学生(2-4名)组成,每位成员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组内成员彼此分工合作,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协作学习小组确定成员分工,选择探究方法,得出探究结论。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学习伙伴)。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和自身的优势,与他人充分交流、协商,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和支持,从而形成共享的认知技能。在小组探究结论发布的阶段,每个成员都应当充分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求同存异,形成小组的探究结论。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补充和启发,使得各小组的研究结论更加完善。在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协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这不仅需要学习伙伴的通力协作,而且更加强调每个合作者必须独立运用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网上协作学习时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了保证小组协作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而且还要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监控和协调。对各小组工作提供反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小组成员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协作学习顺利开展

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认知建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80%的学生能进行自我反馈,而非协作学习中只有20%的学生会有自我反馈行为,学生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这对于增加学生的社会角色体验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在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协作学习小组的优势来组织课堂。最终使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

篇7: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网络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改革的思路.文章描述了此项的.改革的实施的方法与实验的阶段性的成果.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有助于学习者获取语言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 者:蔡蓓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17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1) 分类号:H3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篇8: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目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网络被尝试着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并希望通过网络技术的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习自主化、个性化和协作化想结合.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它既是利用网络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网络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作 者:陈楠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 10(2) 分类号:H319 关键词:网络   大学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篇9: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听力策略培训研究论文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听力策略培训研究论文

摘 要:随着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网络自主环境下的听力教学逐渐成为听力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部分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却并非完全如人意。在此背景之下,策略培训开始受到了关注,但是相关的研究却较少。探讨了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听力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并对近年来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听力策略培训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培训;听力策略;网络;自主学习

0 前言

从教育部颁布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开始,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直至2年后的,许多高校都积累了部分网络自主环境下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尤其在听说教学中,由于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生动的授课方式,优越的教学环境,使得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探索如何在这种全新的环境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策略培训开始受到了关注。

1 策略培训的必要性

1.1 听力策略重要性

至20,李清华、王达金,林莉兰(2006),聂玉红、危鸣辉(),肖婧(2006)、左年念,韦建辉(2006)对分别对各自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听力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高分组的学生比中分组、低分组的学生更能广泛地使用各类策略。可见,听力策略使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现状

近年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相比较,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效果往往更好,但是学习效果却并不完全尽人意。聂玉红,危鸣辉(2007)为了解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效果,于月至202月对湖北省部分试点学校级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但有近一半被调查者对此模式的学习效果并不满意,认为听力水平提高不明显,甚至有1/3的学生认为其听力水平有所下降。肖婧,左年念(2006)通过试卷和问卷的方式,对中国地质大学理工科一年级1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结果显示:自主学习班46%学生觉得还不能完全适应自主学习模式;辅导老师对策略的指导相对滞后,且是个别指导;许多学生未意识到听力中选择性策略的重要性;65%学生希望得到听力策略的集中训练或一段时间的分散训练。由此可见,对于一种全新、先进的学习环境和模式,大量学生急待有效的学习方法,即策略上的指导。

2 策略培训研究

目前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仍处于起步的尝试阶段,因此对于听力策略培训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比较少,所有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教师的策略培训对提高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聂玉红,危鸣辉(2007)选取三峡大学新视野大学英语2个班,一班为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一班为实验组,进行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经过8周的听力策略培训之后,对于听力策略的理解和使用比控制组有较大的进步,学生的听力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李慧,由立发(2007)对国防科技大学的60名非英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通过实验方法对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在促进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效果方面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接受听力策略训练的.学生的听力水平明显高于未接受听力策略训练的学生。

笔者针对湖北经济学院部分2005级本科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部分学生为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外一部分学生为实验组,进行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其中听力策略的使用涉及元认知策略(自我评价策略、自我管理策略、归纳应考策略)、认知策略(预测策略、作笔记策略、联想发挥策略、听读策略、话题复述策略、推断策略、背景知识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互动策略)等。听力训练材料的类型包括影视片段、新闻、小故事和日常生活对话等;训练的形式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文和判断等题型。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还不定期地进行网上监控(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效率、测验成绩等),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终的学习效果评定由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判定。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明显好于控制组:

(1)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差异最大的是学生按时完成教学进度的比例。试验组只有3.4%的学生没有按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而控制组却有26.58%的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实验组。

(2)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控制组和实验组的任务完成总量并无任何区别。两组学生都能在培训结束时完成所有的作业任务。

(3)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控制组和实验组的网上学习时间总量并无显著区别。尽管实验组的学习时间较控制组略长1个多小时,但试验组的学习任务较控制组多(即quiz)。因此总体来看,两组学生的学习时间差不多,但试验组的效率更高。

(4)从两组的期末成绩来看,控制组的及格率为33.13%,而试验组的及格率为65.54%,试验组的均分比控制组的均分高10.64分,差异显著。   3 结论

由两组的对比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教师的持续性介入、监控和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影响极大。由于控制组的教师只是在培训结束后才查看学生的总体学习完成情况,因此学生作业拖拉现象出现相当严重。随之带来的学习末期赶齐作业的情况也就变得十分普遍,导致未达到教学计划制定之初的目的:即给学生提供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通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长期性不间断的学习,达到提高英语听力的目的。而试验组的教师不间断的检查,询问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迫使学生不得不调整元认知策略,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在无意识之间的元认知策略运用。因此试验组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2)听力学习策略的介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试验组在经过9周的听力策略培训后,能够有意识地在网上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策略;而多数控制组的学生没有系统运用策略的理论指导,缺乏策略运用训练,因此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用到部分常见的策略。总的来说,控制组策略使用频率偏低。期末考试的结果显示,有意识运用听力策略的试验组组成绩明显好于没有受过策略培训的控制组。

从我们以上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对于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效果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而许多学生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指导。可见策略培训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李清华,王达金.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J]. 外语电化教学, 2006, (6).

[3]林莉兰.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实验[J]. 外语研究, 2006, (2).

[4]聂玉红,危鸣辉. 听力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听力策略培训实证研究[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5]肖婧,左年念.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J]. 外语电化教学, 2006, (6)

[6]韦建辉. 大学生自主听力策略调查分析[J]. 高教论坛. 2006, (4).

篇10:快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策略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通俗地讲,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少中学生会说:我们几乎每学期都在听老师讲学习方法,可是,我们的学习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的改变。我必须承认:情况确实如此。老师告诉学生:“你们要注意学习方法。”这样的告诫或教导可能太多了,然而,重要的不是老师的告诫或教导,而是学生自己的实际体验;重要的不是老师对“学习方法”的笼统介绍,而是学生所接受的具有实际内容和指标的训练。

这里谈的“学习策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学习策略是行动的过程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在执行某种策略。比如,你在阅读一篇英语短文,你像以往那样,在阅读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到“语言点”,而且就开始记住它们。这就是你在执行阅读的学习策略。不管这种策略是不是有利于你对文段的整体理解,你实际上在通过行动来执行你的既定策略。当你认识到这种学习策略不利于你的阅读理解时,你不可能立即丢掉这种策略,你需要用新的行动来代替原来的行动。

2。学习策略是体验的过程

有了学习的行动,也就有了对学习的体验。因此,在你进行学习活动时,你就必定产生某种体验。比如,你现在想改变自己的那种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的习惯,于是,你加快了阅读速度,忽略了语言细节,这显然是一种新的阅读行动,伴随着这种行动的是发生在你内心的新体验。

3。学习策略是适应的过程

新的行动带来新的体验。但是,你曾经很适应用较慢的速度阅读短文,你曾经习惯于探查一个个孤立的语言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对快速阅读有一种不适之感,于是,你还要经历一段适应的过程。

4。学习策略是矫正的过程

过去,你不懂得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英语写作时,你已经习惯于把心中想好的汉语意思一句一句地翻译成英语。尽管你已经知道这样做的弊病,但是,你仍然需要用一段时间的训练来矫正这个习惯,否则,你就会依旧执行原来的策略。

5。学习策略是巩固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动、体验、适应和矫正,你会逐步获得较为有效的学习策略。但是,你应当坚持实施这些已经形成的学习策略,为的是使之得到巩固。

6。学习策略是发展的过程

一个人学习外语,实际上都有一套学习策略,比如,喜欢从理性上接受外语的学生,往往更善于规范的阅读,更重视写作,更乐于研究语法,等等。所以,当我们说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时,我们实际上指的是用一套新的学习策略来逐步代替原有的学习策略,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逐步把各项学习技能发展为一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系统的,我们把它叫做“学习策略体系”。

二、中学生应当获得什么样的英语学习策略?

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们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系统地研究学习策略问题。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做“基本策略”,另一类叫做“支持策略”,如下列简表所示。

仅仅从上面的简表,就可以使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学习策略指的是什么。事实上,上面涉及到的策略却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在实施一定的学习策略,我们每天都在做上面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事情。

上述学习策略的分类适用于各个学科。英语学习策略又有其专业性质,又可以在一般学习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具体化。

英语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内省策略

心理学家把这类策略称为“元认知策略”。通俗地说,这类策略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的策略。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论语》),现代学习策略实际上就是把这八个字变成具体的活动。

1。计划

假设你将要进行的学习任务是:Makingashortspeechtoarguethatwomenarebetteratusingthecomputerthanmen。

我在这项语言学习活动中可以做些什么?可能做些什么?应当做什么?

我参与这项学习活动将会涉及到哪些语言知识和技能?

我应当为此做哪些准备?

2。定向地使用注意力

我应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什么语言项目上?

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某一项语法知识吗?

我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3。有选择地使用注意力

我应当把有关computer方面的用语熟悉一下,如getstartedwiththecomputer,makebasicoperations,learnthecomputerlanguage,usethefilesystem,etc。

我应当复习和熟悉一下关于比较的句型和短语,bedifferentfrom…,alittlebetterthan…,…thesameas…,besimilarto…,etc。

4。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管理

为了完成这项学习任务,我首先应当做什么?

我应当分几步来完成我的任务?

我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是语言知识方面的?还是语言操作方面?

5。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

我现在做得如何?有哪些问题?

我在完成学习任务当中暴露出哪些弱点?

我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反应速度?

6。确定和解决问题

这个学习任务的关键点是什么?

我应当集中解决哪个问题?

我所面临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

7。自我评估

我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势?

我的语言表现有哪些改进?

我的交际策略有哪些改进?

我的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如他人?

我的现场表现如何?

第二类认知策略

这方面的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如何接受语言材料,如何存储语言材料,如何组织语言知识,如何理解语言结构(包括语法关系),如何提高语言操作的技能,等等。具体地说,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查询和使用学习资源

我如何使用教科书?

我如何收集和利用其他学习材料?

我是否使用词典?我使用什么样的词典?

我是否对音像材料感兴趣?

我是否乐于发挥声音材料的作用?

2。模仿和演练

我是否习惯于进行语言的模仿?

我如何进行听说读写的操练?

我在学习时是思考多于操练,还是操练多于思考?

我更擅长记忆,还是更擅长语言的表现?

3。分类

我把什么看成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单词,是句子,还是完整的语境?

(1)shake

(2)Thehouseshook。

(3)Iheardasoundfirst,andthenhehouseshook。Inoticedpicturesonthewallmovedandthedishestoo

我如何对语言素材进行归类?我把哪些材料放到一起?

(1)SheisgoodatEnglish。Hewassurprisedatthenews。Weareafraidofdogs。Theywereshortofmoney。

(2)SheisgoodatEnglish。Helearnedthewordsbyheart。Weusethemtoexpressideas。Don‘ttalkwithmethisway!

4。形象思维

我在听一段语言材料时想到了什么?

我在读一段语言材料时头脑里出现什么画面?

我在进行口头表达时想到了什么?

我在写东西的时候头脑里会出现过去的经历吗?

我在学习语言时头脑能够像演电影那样活跃吗?

5。解悟

我在接受语言时能够提出问题吗?

我在接受语言时怎样提出问题?

我怎样理解语言?

当我说“我明白了”的时候,我到底明白了什么?

6。迁移

我是否经常用过去的经验来理解新的东西?

过去的经验:我学会了Youneednotalwaysusethesamesentence。

新的理解:Wedon’thavetoneednottalkaboutthematterthisway。

如果必要的话,我是否能够借助母语的交际经验来体会英语的交际活动?

母语的交际经验:当我们说“这个房间很热”时,我们可能是要求服务员把空调打开,或者我们是想换一个有空调的空间。

英语交际活动:我们想让服务员把房间的灯打开,不必非说Willyouturnonthelight?而是说Itisratherdarkhere,isn‘tit?

7。推断

我在遇到新的用语时是否一定要查阅词典?

我是否乐于体会一下语境,以便了解新词的词义?

Thebestwaytolearnaboutcatshowistogotoone。It’seasy,inexpensive(afewdollarsfortheentrancefee),andanyonecanbe[FK(]admitted。Youdon‘thavetohaveacat。

8。笔记

我能够把我认为重要的东西记录下来吗?

我能够确定记什么和不记什么吗?(因为我不可能把一切都记下来。)

我在记笔记时如何进行摘录、概括、分析、评估、浓缩、约简?

我是否考虑过如何记笔记才能更有利于我日后的学习?

9。建构

我如何能够说出或写出“自己的话”?

我如何使“自己的话”符合基本的语法规则而不致出现严重的错误?

我如何使“自己的话”变得更加得体?

10。总结

我如何确定在一个单元里重点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如何确定在学期或学年里重点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如何概括自己在英语学习上具体的优势?

我如何具体地确定自己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类情意策略

这是中学师生比较容易忽略的学习策略。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上,从而没有重视自己在行为和内心的“深层”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可是,往往就是这些事情阻碍了我们的进步。

1。动机

我为什么要接受某段语言材料?

我要用这些语言材料做什么?

我说话和写作为了解决哪些问题?

我是否能够做到“有感而发”?

2。信心

我在阅读时遇到难词难句能够保持原有的阅读心态吗?

我在谈话时会遇到“词不达意”的情况,我能够继续维持谈话吗?

我能够不怕出错吗?

3。坚持

我能够不断地积累新词语吗?

我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增加阅读量吗?

我能够不断地进行口语的自我训练吗?

4。激情

我经常能够被阅读的东西感动吗?

我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心声吗?

5。合作

我能够和同学讨论问题吗?

我能够和老师进行良好的配合吗?

我能够和同桌伙伴进行连贯的口头表达吗?

我能够向同学或老师适度地求助吗?

以上三方面的学习策略对中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把这些学习策略作为基本目标,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水平。

三、中学生应当如何发展英语学习策略

调查表明,我们的中学生至少缺乏下面一些学习策略的素养:

1。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能力;

3。学习情绪的调控;

4。信心的保持;

5。合作精神;

6。自主学习方法。

中学生应当针对自己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改进学习策略。

一个人良好的学习策略应当及早培养,事实上,应当越早越好。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中学生已经无法提高学习策略水平了。我们应当认识到:即使是成年人,在经过了学习策略训练之后,也会明显地看到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按照上面的三类目标找出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我们应当依靠自己的分析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2。从改变学习习惯入手。学习策略一般都渗透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所以,我们进行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习惯就是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3。放慢学习速度,克服急躁情绪。培育好的学习策略,必须从某一项具体的学习事件做起,放慢学习速度将有助于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在一件事情上做成功了,我们就有了新的模式,今后,就会照该模式做下去。

4。小步子前进。不要企望一次成功,不要企望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要用小步子逐渐地抵达目标。

5。注重内心检验。在每一次学习事件里,我们都应当把一半的功夫花在化验和反思上。比如说,你正在构思一小段英语短文,你可以先用几分钟想一想自己如何写,然后停下来,“检阅”一下自己这个“想”的过程,看看自己是怎样“想”的,可否做一些调整,接下去,再进行几分钟的构思。

6。反复磨练自己在学习事件过程中的那些瞬间活动。你读一篇文字,说或写一段话,那转瞬即逝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决定你的学习质量的关键性环节,你要抓住这样的关键环节,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提高这些瞬间的“工作质量”。

在本文的结尾处,我想提一下着名的心理学家R。J。斯腾伯格(R。J。Sternberg)。这位专家在研究信息加工能力时把信息加工分为3类成分:操作成分(PerformanceComponents),知识习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Components),元成分(Metcomponents)。语言学习,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而我们在本文中讨论的学习策略,在主要构成成份上应当说就是元认知能力。斯腾伯格把元成分看成是人进行信息加工的核心成份。

斯腾伯格断言:元认知结构发展不健全的人必定就是能力较为薄弱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断言:能够努力培育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学生就是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希望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策略上作出自己的努力。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相关文章:

1.快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策略

2.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外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网络环境下的弹性学习

4.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5.提高学习效率要怎么做

6.网络协作学习环境

7.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9.加强大学生学习策略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10.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高中语文的论文

下载word文档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