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2023-04-04 08:03: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禅房花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篇1: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为研究海拔对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地处秦岭北坡的南五台山缓步动物群落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设置3个样区、45个样方,共采集缓步动物919个,个体密度平均816.89个・m-2,隶属缓步动物门2纲2目3科7属11种.其中Macrobiotus hufelandi和M.harmsworthi共占总采量的92.93%,为优势类群.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修正的Hill指数来计算各生境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特点.研究表明,海拔对缓步动物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海拔的下降其物种的个体数量、群落优势类群的数量和优势物种数都呈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中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而群落优势度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不同海拔样区的群落相似性较低.

作 者:刘莹 李晓晨 LIU Ying LI Xiaochen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刊 名:生态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卷(期): 25(2) 分类号:Q958.1 关键词:缓步动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海拔   群落结构  

篇2: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4月和7月,对洞庭湖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以了解洞庭湖区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采得土壤样本270个,经分离后获土壤动物6282头,分属于5门、10纲、29类.通过对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相似度指数(q)和密度-类群指数(DG)几个多样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林间作的黑杨-苔草-菜地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密度-类群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生境,土壤动物多样性随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类型区的大、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组成有季节性变化,大型动物的类群组成在每个样地4、7月间均有很大差别,黑杨-苔草-菜地、黑杨-苔草地和稻田3个样地4月份蜱螨目数量均显著高于7月份;而弹尾目的数量仅在稻田4月份显著高于7月份,油菜-棉花+水稻地却是7月份显著高于4月份,其它样地无显著性差异;线虫数量仅在黑杨-苔草地和油菜-棉花+水稻地7月份的数量显著高于4月份.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优势集中度提高,优势种突出,均匀性降低,形成了只利于少数几个种群栖息和生存的环境,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但适度干扰能提高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

作 者:王广力 王勇 韩立亮 张美文 李波 WANG Guang-Li WANG Yong HAN Li-Liang ZHANG Mei-Wen LI Bo  作者单位:王广力,韩立亮,WANG Guang-Li,HAN Li-Liang(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王勇,张美文,李波,WANG Yong,ZHANG Mei-Wen,LI Bo(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410125)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5(10) 分类号:Q145 Q958.15 关键词:土壤动物   多样性   洞庭湖区  

篇3: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

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

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市区公园绿地、郊区防护林和农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大型土壤动物调查,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应用个体密度和类群数量等指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3 773只,分别隶属于3门6纲17目102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存在差异,其中郊区农田和防护林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明显减少;植物群落类型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有一定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0-5 cm土壤层,生境地表凋落物的移除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影响不明显;此外,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也不同[动物学报52(2):279-287,].

作 者:吴东辉 张柏 陈鹏 WU Dong-Hui ZHANG Bai CHEN Peng  作者单位:吴东辉,WU Dong-Hui(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张柏,ZHANG Bai(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陈鹏,CHEN Peng(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刊 名:动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ZO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52(2) 分类号:Q95 关键词:大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分布   土地利用   长春市   凋落物  

篇4:不同海拔地区蚕品种饲养比较

不同海拔地区蚕品种饲养比较

为了促进思南县蚕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寻求春、夏、秋蚕品种的'良好组合,选定4个蚕品种,进行了不同海拔蚕区蚕品种饲养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思南县不同海拔蚕区不同季节的优势蚕品种.结果表明:在思南县海拔405~910 m地区蚕品种间饲养成绩差异不显著;春季蚕以827・829×826・8214为优,夏秋季蚕品种以洞庭×碧波为优.

作 者:张羽先 李明权  作者单位:贵州省思南县茶桑局,贵州思南,565100 刊 名:农技服务 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年,卷(期): 26(10) 分类号:S851.34 关键词:海拔   蚕品种   试验  

篇5:常德白马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

常德白马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

至,对常德白马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浮游动物48种,其中原生动物13种(27.08%)、轮虫23种(47.92%)、枝角类8种(16.67%)、桡足类4种(8.33%).白马湖浮游动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因季节而异,主要有膨胀六前鞭虫、螺形龟甲轮虫、裂足臂尾轮虫、透明薄皮小⑻莱谆哲水蚤.浮游动物生物量最高出现在秋季.

作 者:杨春英 李黎芳 孙媚华 唐卫红 王文彬 YANG Chun-ying LI Li-fang SUN Mei-hua TANG Wei-hong WANG Wen-bin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9 21(3) 分类号:Q959.1 关键词:白马湖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量   常德  

篇6: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10月至1月对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选取6种主要生境的57个样方,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共记录到28种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甲壳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及昆虫幼体组成,优势种为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绯拟沼螺(A.latericea)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u hoffmeisteri).6种生境类型中以低潮位光滩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最为丰富,但其密度最低;海三棱草(Scirpus mariqueter)带底栖动物密度最高,并且其均匀度与其他生境存在显著差异;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带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其他生境有一定差异,但种类数、密度和多样性处于平均水平,总体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

作 者:周晓 王天厚 葛振鸣 施文 周立晨 Xiao Zhou Tianhou Wang Zhenming Ge Wenyu Shi Lichen Zhou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62 刊 名:生物多样性  ISTIC PKU英文刊名:BIODIVERSITY SCIENCE 年,卷(期): 14(2) 分类号:Q94 关键词:九段沙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土壤因子   互花米草  

篇7:不同海拔火绒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不同海拔火绒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对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3个不同海拔地区(2 300、2 700和3 800 m)的火绒草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而叶绿素a/b比值及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海拔2 300 m处的相比,生长于海拔3 800 m处的火绒草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较低,但光饱和点较高.研究表明,火绒草在光合特性上的变化是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作 者:何涛 吴学明 王学仁 张改娜 贾敬芬 HE Tao WU Xue-ming WANG Xue-ren ZHANG Gai-na JIA Jing-fen  作者单位:何涛,王学仁,张改娜,贾敬芬,HE Tao,WANG Xue-ren,ZHANG Gai-na,JIA Jing-fen(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9)

吴学明,WU Xue-ming(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西宁,810008)

刊 名:西北植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年,卷(期): 25(12) 分类号:Q945.11 Q949.783.5 关键词:海拔梯度   火绒草   光合特性  

篇8:徐州万寨港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徐州万寨港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摘要:对徐州京杭大运河万寨港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时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涉及3门21属27种.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7属8种,占29.6%;轮虫类7属9种,占33.3%;枝角类4属6种,占22.2%;桡足类3属4种,占14.8%.优势种主要有绿眼虫(Eutreptia viridis)、旋轮虫(Philodinasp.)、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长顿象鼻潘(Bosmina longirostris)、短尾秀体滏(Diaphanosoma brachyurum) 长肢秀体(D.1euchtenbergianum).对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生物监测技术方法简单直观,与化学监测的结果基本一致.监测结果显示万寨港水域属于轻至中度污染.作 者:刘缠民    冯照军    LIU Chan-min    FENG Zhao-jun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期 刊:环境科技  ISTIC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1(z2) 分类号:X8 关键词:万寨港    浮游动物    群落特征    生物监测    水质评价   

篇9:川南不同海拔地段麻竹抗寒性分析

川南不同海拔地段麻竹抗寒性分析

通过在麻竹适生栽培区不同海拔高度低温冻害的其型调查,分析得出麻竹为曲型热性竹种,对低温敏感;在1月平均温度低于6℃,极端低温低于-2℃地方易遭受低温冻害,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在四川南部地区,麻竹适宜栽培的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

作 者:马光良 李呈翔 王光剑 孙鹏 MA Guang-liang LI Cheng-xiang WANG Guang-jian SUN Peng  作者单位:马光良,李呈翔,王光剑,MA Guang-liang,LI Cheng-xiang,WANG Guang-jian(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孙鹏,SUN Peng(四川省林科院,四川,成都,610081)

刊 名:四川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30(2) 分类号:S759.15 关键词:麻竹   冻害   海拔   合江  

【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相关文章:

1.考研英语翻译: 比较结构

2.绝命海拔观后感500字

3.联邦制分权结构的比较研究三

4.翻译高分复习突破考研英语比较结构

5.《绝命海拔》剧情介绍及观后感

6.不同介绍信

7.一种快速比较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相似性的方法

8.读后感结构

9.句子结构

10.短语结构

下载word文档
《不同海拔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