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方法
“未解忆长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老年人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老年人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篇1:老年人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方法
一、掌握老年抑郁症病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此种病人易早醒,在清晨是抑郁情绪最严重的时刻,因此清晨破晓最易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掌握病人情绪变化规律。
二、识别隐瞒病情的表现
老年抑郁症病人常伴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的躯体症状,临床上常把饮食改变,体重增加作为抑郁好转的标志。当病人食欲、体重尚未改善时,突然出现情感活跃,一反常态,此时护士要警惕,仔细观察病人言行,并收集其他病人的反映,警惕病人有自杀的倾向。
三、要密切掌握老年抑郁症病人的自杀的规律
病人往往可从各方面寻找自杀机会,故在每个环节上加强观察,使工作有的放矢。
篇2: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要立即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当然,应根据不同病情对症下药。
一般来讲,如果抑郁伴有焦虑症状,应服用喜普妙、左洛复;如果有惊恐发作,则应服用赛乐特;如果伴有强迫症状,则应首选兰释;如果怕因漏服药物 而出现戒断症状,可选用百优解。总之,喜普妙、左洛复、赛乐特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抑郁药,其中喜普妙是一种有效、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较少的抗抑郁药,适合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抑郁症患者。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掌握剂量,不可急于求成,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或频繁更换药物。一般来说,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状的改善需要2周~3周才可见效。
篇3: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或医疗机构,在心理咨询师的辅导和帮助下,改变不适当的认知或思考习惯、行为习惯;调整生活内容,如足够的睡眠、运动锻炼、解决好家庭矛盾等。
专家强调,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终结。专家建议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继续服药1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学会排解烦恼,对防止复发会起到积极作用。
篇4: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及心理治疗等。而近,由于新型抗郁药的飞速发展,在美国市场上有近10种新的抗抑郁药,例如安非他酮(布普品)、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文法拉辛(万拉法新)、奈法唑酮、米氮平(米他扎平)、氟伏沙明等为治疗抑郁症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状的产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对照研究已证实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是有效的,而且心理治疗能预防复发及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药物及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的治疗均有重要作用。
1.一般治疗
当今抗抑郁剂和电休克治疗虽然对抑郁症有较佳的疗效,但不能忽视一般性治疗。由于食欲缺乏和精神反应迟钝,患者的营养需要往往不能获得满足,故加强饮食护理和补充营养在医疗护理上十分重要。此外对患者所伴发的任何躯体疾病,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彻底治疗。
音乐治疗可以从调节情绪的角度,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方法而发挥作用。因为它是在综合了医学、心理学、物理学、音乐美学等学科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治病技术,也是利用音乐艺术的结构特点、音响的物理性能、音乐的情绪感染力,来协调人体的神经生理功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增进社会交往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可以用音乐发泄情绪、交流情感,可以使内心的抑郁、不安等情绪得到疏泄,特别是老年患者,通过参加音乐活动,可增进人际间的交往,因而摆脱了孤独,并从关注自身不适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同时通过音乐的创作性活动,加强自我尊重的行为,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行为上的适应。
2.药物治疗
老年期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由于老年人特定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致使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较年轻病人具有特殊性,特别是药物治疗成为临床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老年期抑郁症药物治疗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年龄因素对药物的药效学影响:人到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部位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功能改变,即在突触前神经递质合成或降解有变化。酶活性上,出现老年性改变,使可供使用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减少。②年龄因素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在老年期,身体各个器官都会发生结构与功能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作为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分布及清除等发生一系列的老年性改变。进而使抗抑郁剂的半衰期延长,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减少,药物排泄减慢,稳态血浆药物浓度增高。因此,老年人的药物标准日剂量为低剂量。③老年人难以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抗胆碱不良反应可以加重老年人的躯体症状,进一步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镇静、心动过速、视物模糊、便秘、震颤等不良反应影响了抗抑郁剂的药物作用,使老年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此外,老年人更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为直立性低血压、口干、尿潴留、肠梗阻以及中枢抗胆碱作用所致的注意力、记忆力损害、谵妄等对老年人均构成威胁。④老年人常合并多种躯体疾病,需要服用多种不同的药物。此时,抗抑郁剂的不良反应可加重躯体疾病,同时躯体疾病又可以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之间又可以发生相互作用。⑤焦虑、失眠是老年抑郁症常见的症状。无镇静作用或加重焦虑的药物,往往使病人的顺应性降低。⑥自杀是老年期抑郁症常见的症状,且成功率高。如果只考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可能延误治疗,造成病人死亡及社会功能障碍等。⑦老年期抑郁症容易反复发作。这一特点关系到抗抑郁剂的长期维持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对年轻患者有效的抗抑郁剂对老年人同样有效,但老年人抗抑郁剂的选择应根据其不良反应情况和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来决定。
篇5: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①肝气郁结型:此类患者面色清癯,精神抑郁,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厌世,沉默寡言,少与人语,消极孤独,喜静恶声,心绪不宁,时或心烦易怒,胸部胀满,胁肋,小腹胀痛,脘闷嗳气,食少纳差,大便失调,女性可见月经不调,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和中,常用方剂有柴胡舒肝散等。
②气郁化火型:此类患者面色微红,性情急躁,易怒,见人强装笑脸,背人则悲泣厌世,终日长吁短叹,懊恼难解,胸胁胀满疼痛,口苦咽干,心烦躁扰,坐卧不宁,夜不安寐或噩梦频现,或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为疏肝解郁,泄火安神,常用方剂有柴胡清肝汤等。
③血行郁滞型:此类患者面色晦暗不泽,精神紧张,抑郁不伸,长吁短叹,急躁易怒,烦闷欲死,时时号啕大哭,坐卧不宁,头痛如刺,目眩眼花,健忘,夜不能寐或合目多梦,记忆减退,胸肋疼痛,或身体时有发冷发热,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为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等。
④痰气郁结型: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表情呆板,悲伤恐惧,少言寡语,胸胁胀痛,胸部闷塞;咽中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或见头晕目眩,神识不清,舌苔白腻,脉沉弦滑。
治法为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常用方剂有半夏厚朴汤等。
⑤心阴亏虚型:患者面色潮红,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反应迟钝,孤僻离群,情绪低落,悲喜不定,懊恼欲死,辗转不宁;或见五心烦热,心烦意乱,手心出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为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常用方剂有天王补心丹等。
⑥心脾两虚型:心脾两虚型的患者面色萎黄,多思善虑,神思恍惚,语声低怯,多喜独处,善悲欲哭,心悸怔忡,头昏头晕,失眠善忘,饮食减少,倦怠无力,腹胀腹痛,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
治法为健脾益气,补心安神,常用方剂有归脾汤等。
⑦肝肾阴虚型:患者面色潮红,两目红赤,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目涩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喜怒无常,头痛且胀,胸胁作痛,肢体麻木,或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为滋养阴精,补益肝肾,常用方剂有杞菊地黄汤等。
篇6: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技巧
睡眠护理
抑郁症病人常拌有失眠,以入睡困难、早醒为多见。常表现入睡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此时家人应多在起身边陪伴、安慰及劝导,这样能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安全感,焦虑情绪也较易消除,对病人的睡眠也会有帮助。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早醒,自杀的时间多在清晨时分,所以对早醒的病人一定要给药控制,延长其睡眠时间。
加强心理护理
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往往都会出现自杀念头,必须留有人陪伴。陪伴必须是较能体贴、关心患者并能体会病人的心境,通过与病人的交谈,从中诱导病人倾吐内心的隐秘或痛苦,了解知道病人最关心的,最需要的,最担心的是什么,从而尽量给予帮助解决。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及异常言行,如发现病人流露出厌世念头,或是抑郁状态突然明显好转时,更应严密观察,警惕预防病人自杀。
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是一个集体的概念,也是一个温馨的字眼,但一个不和睦的家庭,或某些成员的不良倾向、不良行为可以构成某些不良刺激因素,促使疾病的形成。所以再对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上,应该让家庭成员一起分析、寻找病人发病根源,共同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这是抑郁症病人家庭治疗及护理的关键。
娱乐、休闲
对病情较轻的病人,应鼓励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当病人能完成某项任务时,则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使之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有些抑郁病人常用不停的劳动来自惩及赎罪,这时则需劝其休息,防止过劳或发生虚脱。平时多听轻松、快乐的音乐,或是跳跳舞等,也可带病人到公园散步,到郊外活动,都很有好处的。
饮食、生活护理
抑郁症病人因情绪低落常伴有食欲下降,有些病人想通过拒食来达到消极身亡的目的,所以应注意加强病人的饮食护理。另一方面,病人由于情绪抑郁,常卧床不起,需多注意督促其起床活动。督促及协助病人自理个人卫生,因为适当的个人卫生可使病人精神振奋。
季节性抑郁的预防方法
1.多晒太阳
心理专家认为,当阳光强度降低时,由它控制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能唤起细胞兴奋,它们的减少使细胞兴奋性降低,人就会情绪低沉,总感觉很疲惫,严重者便会在此时引发抑郁症。
2.不良情绪的排解
如果感到情绪不佳,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多抽时间外出走走,或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者找朋友聊天,都可以缓解心理的抑郁情绪。如果心理郁结实在无法排遣,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听听专业的指导。
3.保持作息
因为过度的睡眠,不良的作息习惯可以影响我们的生物节律,进而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4.养成饮食习惯
每天准点吃饭,其实吃饭时间可以影响到我们的生物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季节性抑郁症有一定作用。
5.选择适宜的灯泡
因为室内灯光可以在较小程度上引起个人的情绪变化。所以专家建议选择根据色温等级分类,选择合适灯泡。一般色温在4100凯尔文的灯泡,有助于对抗季节性抑郁症。
篇7:老年人肩周炎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老年人肩周炎的护理方法
上提下吊法
在门框上或树枝上设置垂巾,紧套手腕,患肢尽量高抬,然后做下蹲动作。次数、强度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但在严重疼痛期应轻做、少做为宜。
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擦背法
取立正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把一条长毛巾搭在肩上,患肢背于背后,双手抓紧毛巾的两端,健肢在胸前用力向前下方拉,然后患肢再拉回,反复拉动如擦背状,次数不限。
展臂
肩周炎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门框牵拉法
患者站立,患肩侧手握门框,逐渐下蹲,用自己的身体重量来牵拉肩关节,反复数次,幅度由小到大。
老年人改善肩周炎的食疗方
附桂猪蹄汤
附片10克,桂枝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猪蹄1对,调料适量。将猪蹄去毛杂洗净剁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猪蹄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胡椒等调味,煮沸服食。
桑枝大枣粥
桑枝30克,大枣10枚,大米50克。将桑枝水煎取汁,加大米、大枣煮粥,每日2次,作中、晚餐服用。
当归二枝粥
当归、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大米100克。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次。
芪归炖鸡
黄芪30克,当归20克,童子鸡1只,生姜、盐各适量。先将童仔鸡宰杀去毛及内脑后洗净,再将黄芪、当归、生姜洗净放入鸡腹中,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及盐,用小火慢炖2小时,吃鸡肉喝汤,3天1剂。
归参羊肉汤
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等调味,煮沸服食。
老人肩周炎的饮食禁忌
1、饮食应禁忌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冻汽水、冻西瓜、冻果汁、雪条、雪糕等。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油条、油炸辣蚕豆、咖喱牛肉、咖喱鸡肉等。禁喝烈酒、浓咖啡、浓茶等。
2、饮食禁忌吃海产品:因为海参、海带、海菜、海鱼等海产品含有一定的尿酸,这些尿酸被身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炎的病情加重。因此,患了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不宜吃海产品。
3、适宜吃些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猪瘦肉、猪肝、猪脚、羊肉、兔肉、鸡肉等。多吃含有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雪梨、哈密瓜等。
4、宜补充钙质:如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
5、宜贪补气养血、温经撤寒的食物:病人的饮食要乞些具有沥补性质的食品,如狗肉、牛肉、羊肉、鹿肉、姜、辣椒、韭菜、核桃仁。
6、宜选择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食物:主食如玉米、粳米,副食如山恢、丝瓜、油菜、西瓜子、芝麻、羊肉、猪腰、韭菜、虾、核桃、黑芝麻、木瓜、当归等。
篇8: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常见的心理问题:
1、黄昏心理
因丧偶、子女离家工作或自身疾病等,老年人心理会感觉生活失去意义,对未来丧失信心,对任何人或事都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焦虑紧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3、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随着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若子女远走高飞或另立门户,老年人独居“空巢”,极易产生孤独、被遗弃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顺,不关心,不注重与老人交往,也会使老人感到孤独。此外,若老伴病逝,时间一长则容易产生“与世隔绝”、“孤立无援”的心境,会出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
4、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
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第一,帮助其培养爱好,积极与外界联系。
适宜老年人兴趣爱好的活动有很多,如练习书法、钓鱼、养花、打太极拳等。退休后也要坚持参加社会活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互相帮助。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理解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好奇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并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孤独、苦闷、压抑的折磨。很多事情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告知其要学会积极地接受生活中的变化。比如空巢老人,会因为无法依赖子女而伤心难过,可以指导其试着接受和面对这种事实,转而依赖自己和老伴,或其他可以依赖的人。并且坚信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决心理的痛苦。
第三,与家庭成员沟通,嘱其保持家庭和睦,让老人安心治疗。
到了老年,人的希望就会由大变小,家庭关系和谐是老人的最终愿望。因此,家庭成员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遇事与老人沟通商量,满足老人的愿望,为老人提供最大的支持,让老人能够安心养病。
篇9:老年人家庭用药安全与护理
老年人家庭用药安全与护理
摘 要: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近2个亿,大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但由于老年人机体出现很大程度的衰变,致使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及对药物的敏感、耐受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自身错误的心里误区,极易造成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了解老年人身心状态,掌握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确保老年人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尤为重要。
关键词:衰老;不良反应;用药误区;用药原则
1老年人药物的代谢特点
1.1药物的吸收 老年人胃肠血流量减少,蠕动减弱,胃液分泌减少,吸收减少。排空延长影响药物的吸收,吸收时间延长,另外联合用药也将影响吸收。
1.2药物的分布 老年人心腧出量减少,组织灌流不足,细胞内液减少,脂肪组织增加,血浆白蛋白减少等因素,致使到达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减少;水溶性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加;脂溶性药物半衰期延长;加之多种药物同服,使部分药物游离增多,药效增强,易引起不良反应。
1.3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代谢速度只有成人的65.因此,药物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导致某些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蓄积。
1.4药物的排泄 脏是大多数药物的排泄器官。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肾小球、肾小管功能下降,使得主要有肾脏排出的药物蓄积,容易出现毒性反应。
2 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2.1过敏反应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功能衰退,引起过敏反应的机会增多。
2.2精神症状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可引起精神错乱、抑郁和痴呆。
2.3毒性反应 老年人各个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容易引起药物中毒。如由于内耳毛细胞数目减少,容易受药物影响而产生前庭症状和听力下降。老年体弱者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可导致听神经的损害;洋地黄类药物容易中毒。
2.4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能力下降,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在使用利尿剂、三环抗抑郁药、血管扩张剂时,特别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2.5尿潴留 三环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病药有副交感神经阻滞作用容易引起老年人尿潴留。患有前列腺增生者,使用速尿、利尿酸等强效利尿剂也可引起尿潴,在使用时因加以注意。
3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人各器官功能状态不断衰退,用药的安全范围减小,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科学合理的原则,避免自主盲目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3.1合理选择药物 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及种类,以减少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根据统计:两种相互作用增加6,五种增加50,八种增加100。因此老年人用药种类一般不超过五种为宜。并且要注意药物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3.2择时的原则 选择最佳时间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因为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缓解都有其昼夜节律变化。
3.3剂量原则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偏小,应为年轻人的1/2~3/4。从小剂量开始,同时注重剂量个体化。
3.4实用原则 方案从简,剂型合理,用法 途径、疗程适当。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中西药不要重复使用,避免拮抗;不可滥用抗生素、滋补药、抗衰老要。
3.5监测原则 监测药物的疗效、作用及副作用。病情好转及时停药。
4 家庭药疗的护理
老年人的记忆、理解、接受,感觉、吞咽等能力减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和效果。因此,指导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安全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服务。
4.1护理评估 老年人的各系统老化程度,老年人用药心理、用药史,服药能力、家庭及社会的支持情况等要充分的了解。
4.2安全用药的护理措施 根据老人个体状况,指导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选择药物种类、剂型、剂量,规定适当的服药时间和间隔,做到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2.1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
4.3控制影响药物及药动学的因素 生活嗜好和饮食习惯会对药物疗效和药动学产生影响,使药效减低或不良反应增加。如吸烟可以显著降低茶碱、普奈落洛尔的血药浓度,影响利多卡因在体内的分布;饮酒可以加速巴比妥类药物的代谢;在服用阿司匹林时胃肠除血增多;许多药物与牛奶 豆浆、浓茶同时服用会影响药物吸收;长期低蛋白饮食会导致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游离,血药浓度增高,高钠饮食会影响利尿剂的疗效等等。因此应针对老年人个体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确保药物疗效十分必要。
4.2.3提高老年人服药的依从性
①掌握用药指征,尽量减少药的种类,和次数。
②指导老人及家属安全用药 教会防止错、漏服、重复的措施 如用较大、鲜艳明亮的彩色字的做好标签,标明剂量、时间;并按先后顺序放到醒目易取的地方,设定定时提醒避免遗漏;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做好标记,分开放置;安定等类药物应妥善保管。对精神、智力异常,不能配合治疗的老人,应指导家属做好协助、督促,确保患者服下为妥。
③长期服药选择质优价廉的.药物,以便减少经济负担,保证治疗。
⑥指导老人正确保管药物 药物应放在通风、干燥、阴凉避光、方便易取处,一次购买量不要过多,要按药效期顺序放置;内外服药要分开。药物的标签必须保持完好,避免污染、潮湿、脱落。如不慎脱落者在确认无误的前提下及时准确标记。过期药物及时清理,必要的药物应及时补充。
4.2.4用药的健康教育
开展方便有效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通过实施门诊、住院、社区三个环节紧密相扣的全程教育计划。确实提高老年人用药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必要保障。
①反复强调正确用药的意义 避免在没有适应症的情况下随意乱用药。如仿效用药,滋补药、抗衰老药、维生素、抗生素、偏方等等。走出不良的用药误区。
②按医嘱合理选择药物 避免重服、漏服、错服,随意增减用量、延长或缩短疗程,非处方药也要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④遵循简单用药的原则,首选非药物性措施,能食补不用药补,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将药物不良反应、中毒降到最低。
总之,随年龄增长,患慢性病的种类也随之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67~70岁平均患病5.6种,71~80岁平均患病7.2种,81~90岁平均患病9.4种,因此,常常多种药物同服。世界卫生组织告诫,全世界死亡病人中1/3为不合理用药所致。所以,老年人用药安全的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社会及家庭的足够重视,纠正不良用药心里及用药误区,确实做好老年人家庭安全用药护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范荣兰,何利.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1(1)51-54.
【老年人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方法】相关文章:
7.护理老人的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