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2023-02-09 08:14:5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dxt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篇1: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论文印装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二、论文结构及要求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2.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关键词(3-5个)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五种格式(实际使用可能有些小异)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一、……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篇……1.……(一)……一、……第一节……第一章……1.1……1.……(一)……一、……第一节……1.1.1……(1)……1.……(一)……一、……

1.……(一)……

1.……

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文章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毕业论文规定打印一律用宋体或楷体字,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字。题目层次不宜太多。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出现孤行。正文的排版中各段也尽可能不出现孤行。论文题目用一号黑体字,标题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25字,如题目过长超过两行,可改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项)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四层次同。论文的中文和英文摘要属二次文献置于目录前,并编入目录,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用小写罗马数字编页并列入目录。致谢、参考文献、同样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与正文一起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页。公式的规范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而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记号。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立序号,如:(49)、(7.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稿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得有的章里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等,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可见”,而不写成“16.20可见”,或“16.20式可见”等等。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而用斜线分开时,注意避免含义不清,例如,a/b・cosx就会既可能被认为是a/(bcosx),也可能被认为是(a/b)cosx。公式中分数的横分数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数线的`长短,并把主要分数线和等号对齐。表格的规范(样式见附件四)表格必须同方案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有同方案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正文中引用时“表”字在前,序号在后,如写“表2”,而不写“第2表”或“2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表××(续)或表××(完)”。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图的规范(样式见附件五)毕业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图的内容安排要适当,不要过于密实。内容的多少和图的大小应符合这样一条原则;当把插图放在桌上,你站着看时能方便地看清楚图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符号。每幅插图应有图题和图序,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5或6.8。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能重复,不得跳缺。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的下文,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各类线条图应在描图纸或洁白图纸上用黑线绘成,黑色要浓,线条要滑。一般不要用方格坐标纸或有色纸画图。机械图、电气图和土建图均应符合各自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写作中还应注意的:如标点符号、名词、量和单位、数字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6.参考文献(样式见附件六)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尽可能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各专业可根据各自设计(论文)类型不同,规定参考文献的数量(其中工程设计型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实验研究、理论研究、计算机软件等类型论文的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文献综述型论文外文文献有10篇以上)。7.致谢(样式见附件七)8.外文原文(不少于10000字符)中文翻译(和外文对应)

篇2: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文秘文书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 2.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 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 关键词(3-5个) 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 论文主体 结论 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五种格式(实际使用可能有些小异)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一、……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篇……1.……(一)……一、……第一节……第一章……1.1……1.……(一)……一、……第一节……1.1.1……(1)……1.……(一)……一、…… 1.……(一)…… 1.……  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文章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 毕业论文规定打印一律用宋体或楷体字,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字。 题目层次不宜太多。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出现孤行。正文的排版中各段也尽可能不出现孤行。 论文题目用一号黑体字,标题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25字,如题目过长超过两行,可改用小一号黑体字。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第五层次(项)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四层次同。 论文的中文和英文摘要属二次文献置于目录前,并编入目录,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用小写罗马数字编页并列入目录。致谢、参考文献、同样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与正文一起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页。 公式的规范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而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记号。 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立序号,如:(49)、(7.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稿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得有的章里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等,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可见”,而不写成“16.20可见”,或“16.20式可见”等等。 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而用斜线分开时,注意避免含义不清,例如,a/b・cosx就会既可能被认为是a/(bcosx),也可能被认为是(a/b)cosx。 公式中分数的横分数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数线的长短,并把主要分数线和等号对齐。 表格的规范(样式见附件四) 表格必须同方案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有同方案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 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 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正文中引用时“表”字在前,序号在后,如写“表2”,而不写“第2表”或“2表”。 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表××(续)或表××(完)”。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 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 图的规范(样式见附件五) 毕业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 图的内容安排要适当,不要过于密实。内容的多少和图的大小应符合这样一条原则;当把插图放在桌上,你站着看时能方便地看清楚图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符号。 每幅插图应有图题和图序,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5或6.8。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能重复,不得跳缺。 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的下文,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 各类线条图应在描图纸或洁白图纸上用黑线绘成,黑色要浓,线条要滑。一般不要用方格坐标纸或有色纸画图。机械图、电气图和土建图均应符合各自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写作中还应注意的:如标点符号、名词、量和单位、数字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6.参考文献(样式见附件六)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尽可能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 各专业可根据各自设计(论文)类型不同,规定参考文献的数量(其中 工程设计型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实验研究、理论研究、计算机软件等类型论文的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文献综述型论文外文文献有10篇以上)。 7.致谢(样式见附件七) 8.外文原文(不少于10000字符) 中文翻译(和外文对应)

篇3: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 2.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 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 关键词(3-5个) 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 论文主体 结论 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五种格式(实际使用可能有些小异)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一、……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篇……1.……(一)……一、……第一节……第一章……1.1……1.……(一)……一、……第一节……1.1.1……(1)……1.……(一)……一、…… 1.……(一)…… 1.……  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文章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 毕业论文规定打印一律用宋体或楷体字,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字。 题目层次不宜太多。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出现孤行。正文的排版中各段也尽可能不出现孤行。 论文题目用一号黑体字,标题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25字,如题目过长超过两行,可改用小一号黑体字。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论文

 第五层次(项)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四层次同。 论文的中文和英文摘要属二次文献置于目录前,并编入目录,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用小写罗马数字编页并列入目录。致谢、参考文献、同样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与正文一起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页。 公式的规范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而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记号。 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立序号,如:(49)、(7.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稿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得有的章里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等,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可见”,而不写成“16.20可见”,或“16.20式可见”等等。 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而用斜线分开时,注意避免含义不清,例如,a/b・cosx就会既可能被认为是a/(bcosx),也可能被认为是(a/b)cosx。 公式中分数的横分数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数线的长短,并把主要分数线和等号对齐。 表格的规范(样式见附件四) 表格必须同方案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有同方案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 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 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正文中引用时“表”字在前,序号在后,如写“表2”,而不写“第2表”或“2表”。 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表××(续)或表××(完)”。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 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 图的规范(样式见附件五) 毕业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 图的内容安排要适当,不要过于密实。内容的多少和图的大小应符合这样一条原则;当把插图放在桌上,你站着看时能方便地看清楚图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符号。 每幅插图应有图题和图序,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5或6.8。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能重复,不得跳缺。 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的下文,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 各类线条图应在描图纸或洁白图纸上用黑线绘成,黑色要浓,线条要滑。一般不要用方格坐标纸或有色纸画图。机械图、电气图和土建图均应符合各自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写作中还应注意的:如标点符号、名词、量和单位、数字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6.参考文献(样式见附件六)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尽可能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 各专业可根据各自设计(论文)类型不同,规定参考文献的数量(其中 工程设计型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实验研究、理论研究、计算机软件等类型论文的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文献综述型论文外文文献有10篇以上)。 7.致谢(样式见附件七) 8.外文原文(不少于10000字符) 中文翻译(和外文对应)

篇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1、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1.3.2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3.3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字以内。

1.4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1.5 参考文献

1.6 外文资料翻译

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阶段,对学生外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内容要求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相关,或与学生本专业相关。字数不少于1万外文字符,有中文译文,并附上翻译资料原文。作为附件打印,放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存档。

2、书写规定

2.1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

1.学生应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做到设计合理,叙述简练,文字工整,绘图整洁、正确、规范,并完成不少于1万外文字符的翻译,用外文写出本人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不少于500汉字),在答辩时用外语宣读。

2.土木、机械类专业设计型题目,一般而言每个学生至少应完成相当于两张0号的设计图,说明书不少于一万五千字;论文型题目其说明书不少于二万八千字,答辩时应附上本人第六或第七学期课程设计图。

3.电、运输、管理、材料类专业设计型题目说明书不少于二万四千字,要有一定数量的设计图;论文型题目其说明书不少于二万八千字。

4.文科类专业论文原则上不少于一万五千字,并附资料索引,外语类专业论文要求三千到五千单词。

5.应用理科类专业论文中要有定性的分析,定量的计算,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程序处理和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论文说明书不少于二万字。

2.2 论文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一律要求采用A4幅面的纸张打印。

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包括页眉和页脚,页码放在页眉右端;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形如第M页,其中M为阿拉伯数字。

2.3 摘要

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外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编排上中文摘要在前、外文摘要在后。

2.4 目录

目录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5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2.5.1 章节及各章标题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5.2 层次

层次不宜太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采用3.8中表1的格式。

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2.6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7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2.8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2.8.1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物理量的符号必须采用斜体。表示物理量的符号作下标时也用斜体。

2.8.2 物理量计时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2100~310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行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9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按照GB3100~3102及GB715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2.10 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2.11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1/(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

2.12 插表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用中文居中排写。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采用通栏处理方式,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2.13 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2.13.1 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象限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4460,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13.2 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中文居中书写。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2.13.3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13.4 坐标单位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2.13.5 毕业设计(论文)原件中照片图及插图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原件中的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毕业设计(论文)原件中的插图不得采用复印件。

2.1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写格式应符合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仅作参考,没有引用者不写引用起止页)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 书名.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 译者.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编者名. 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研究生名. 学位论文题目. 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 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2.15 附录

对需要收录于毕业设计(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式推导等有特色的内容,可作为附录排写,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

3、打印要求

3.1 字体

毕业设计(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2 字号

各章题序及标题 小2号黑体;

各节的一级题序及标题 小3号黑体;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 4号黑体;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 小4号黑体;

款、项 均采用小4号黑体;

正文用小4号宋体。

3.3 页眉

毕业设计(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页脚,在版心上边线隔一行加粗线,宽0.8mm,其上居中打印页眉。页眉内容一律用“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字号用小四号黑体。除此以外不得采用任何其它形式内容,页码置于页眉右端,采用形式为:第M页,其中M为阿拉伯数字。

页脚为一直线。

页眉和页脚示例见附录2。

3.4 内封(扉页)

3.4.1 扉页

扉页是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导师、单位等较详细的说明,其格式为下面内容所对应的内容:

西南交通大学 (黑体小2号字)

毕业设计(论文) (黑体小2号字)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黑体2号字)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接上行 (黑体2号字)

英文题目中的字母

要求全部大写

年级

姓名

黑体小4号字

专业

指导教师

3.5 评语及任务书

评语及任务书中字体采用小4 号宋体,具体格式见附录3、附录4。

3.6 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题头应居中,字样如下:

摘 要 (小2 号黑体)

然后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

摘要文字之后隔一行顶格(齐版心左边线)写出关键词,格式如下:

关键词 词 ;词 ;… ;词

关键词3~5个

空一格

小4号黑体

3.7 目录

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目录打印实例见附录5。

3.8 正文层次

正文层次的编排建议用以下格式:

表1 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第□章 □□……□ 居中排

章编号用阿拉伯数字

□.1 □□……□

节 空一格

章编号,顶格

□. 1.1 □□……□ 不接排

条 □.1.1.1 □□……□ □□……□□ 接排

□□……

款 1. □□…□ □□…□□…□□ 接排

□□……

项 (1)□□…□ □□…□□…□□ 接排

□□……

↑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版心边线,上、下框线只起说明作用,不必画出。

3.9 公式

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与右边线顶边排写。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列:

式中 Mf—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占二字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rad/mm)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如

3.10 毕业设计(论文)印刷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全文一律要求打印,采用A4纸张单面印刷装订成册。

装订时严格按照下面顺序:

1、论文封面

2、扉页

3、评语

4、任务书

5、中文摘要

6、外文摘要

7、目录

8、正文(绪论、正文、结论)

9、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附录

毕业设计(论文)正面封面一律采用学校统一印发的封面装订,按规定内容填写封面的各项内容,专业一栏按国家规范专业名称书写,不能附加任何其它说明。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以下各项居中列)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

年 月

院 系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题 目

指导教师

评 语

指导教师 (签章)

评 阅 人

评 语

评 阅 人 (签章)

成 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发题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月 日

题 目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2 周)

第一部分 ( 周)

第二部分 ( 周)

第三部分 ( 周)

第四部分 ( 周)

第五部分 ( 周)

评阅及答辩 ( 周)

备 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审 批 人: 年 月 日

摘 要

(正文略)

关键词:

Abstract

(正文略)

key words: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5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9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12

2.1 可持续发展……………………………………………………12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2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5

2.1.3 可持续发展观 ……………………………………20

2.2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26

结论…………………………………………………………………113

致谢…………………………………………………………………115

参考文献……………………………………………………………116

附录…………………………………………………………………119

篇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论文)内容组成及装订顺序

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并按照以下顺序装订。

l. 论文题目(封面、扉页);2. 摘要(中、英文);3. 关键词;4. 目录;5. 正文;6. 参考文献;7. 致谢;8. 附录(可选)。

二、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论文)各部分撰写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页面按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左侧预留1cm装订线。

(一)封面,格式见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论文)模板

论文题目在封面中标明。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如有特殊要求,可加副标题。关于学生、指导教师的其它信息在封面和扉页中说明。

(二)扉页,格式见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论文)模板

(三)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概括设计或论文的要点、特点、观点及学生本人的主要设计或研究成果、结论等;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并用中英文两种文字撰写摘要和关键词。

1.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单成一页,不打印页码、页眉和页脚

中文摘要300汉字左右,“摘要”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摘要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用四号宋体加粗居左;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

2. Abstract和Keywords(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单成一页,不打印页码、页眉和页脚

Abstract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Abstract”用1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Abstract正文用1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Keywords”用1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左;Keywords用1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四)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单独编写页码,用Ⅰ、Ⅱ、Ⅲ……标明页码,底端居中。

(五)正文

1.正文的组成

包括:绪论(或引言)、本论、结论。绪论与结论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单独列为一级标题,也可以自然地融合于正文中而不单独列为一级标题。其中绪论是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 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② 提出问题。本论是论文的主体,是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论证过程在此展开。本论一般包括:① 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确定分论点并安排好文章层次、段落;② 提出分论点,并展开论述。结论是论文的结尾,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① 提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② 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③有关问题的简要说明。

2.关于正文各要素的说明

(1)标题:标题直接反映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层次结构。论文撰写通行的标题层次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格式:

一级标题一、

二级标题(一)

三级标题1.

四级标题(1)

适用对象经管文法艺术类

标题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撰写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能混杂使用。

一级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加粗,居中,上下间距为:段前一行,段后一行;

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字加粗,左缩进两字,行距20磅;

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左缩进两字,行距20磅;

四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左缩进两字,行距20磅。

(2)正文:

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行距为固定值20磅。正文页不再打印论文(设计)题目。正文的页眉用五号字设置,打印“北京城市学院届毕业论文(设计)”字样,并居中设置;在每页下面居中标明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标起)。

(3)图:正文中所有图示须列明标题,并通篇统一编制序号,如全文篇幅较长,亦可按章编制。正文中与相关图示对应文字处须在括弧中注明“见图n”字样;图序(图序用“图n”表示,n为阿拉伯数字,如“图1”)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字体采用5号宋体。

(4)表格:正文中所有表格须列明标题,并通篇统一编制序号,如全文篇幅较长,可按章编制。正文中与相关表格对应文字处须在括弧中注明“见表n”字样;表序(表序用“表n”表示,n为阿拉伯数字,如:“表1”)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字体采用5号宋体。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

(5)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后应注明该公式序号,其格式为或(*.*)序号采用通篇统一编制序号,如全文篇幅较长,按章顺序编排。

(6)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7)数字:数字使用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8)注释: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可以加注说明。注释可采用脚注和尾注两种注释方式。

凡解释性注释,在正文中采用上标效果的①、②……标明,以脚注方式解释;

凡引文来源注释,在正文中采用上标效果的[1]、[2]……标明,以尾注方式说明来源。此处“尾注”即“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参见“参考文献格式”。

(六)参考文献(另起一页)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要求在10篇以上。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请参考毕业设计(论文)模版后的范例。

(七)致谢(另起一页)

对指导教师及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八)附录(另起一页)

包括设计图纸、原始数据、计算程序及说明、公式推导、外文文献译文。其中设计图纸可另附。

篇6: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如何撰写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

1

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对论文题目的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研究的方向、角度,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败和质量。

在选题时,要考虑到以下的要素。

1.语言。

研究一个哲学家必须知道该哲学家原著使用的语言,不能依赖翻译。

思想和语言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紧密,翻译往往会曲解原文的概念。

因此,做博士论文,不懂希腊文,不要选希腊哲学方面的题目;不懂拉丁文,不要选中世纪哲学的题目;不懂德文、法文,不要做德国哲学和法国哲学方面的题目。

硕士论文对语言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但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

涉及外国资料时,关键的地方不能依赖翻译,再好的中译本也只能作参考,有疑问处要核对原著(至少要核对英文本)。

2.精力。

要考虑到自己的精力,不要在短时间内,选择宽泛的题目,要小题大做,而非大题小做。

诸如“论工作方法”、“论人的素质”、“论全球化的本质”等大题目,应当避免。

3.相关知识。

哲学涉及各种学科,一些题目要求对论文涉及的相关领域有所了解。

如,科学哲学的一些题目涉及对理论物理学的了解,社会哲学方面的题目涉及对社会科学的了解,商业伦理学涉及商业方面的专业知识。

4.时间。

我们往往很容易低估了论文写作的时间。

不要对初始的写作计划太乐观,从思想到语言的转变过程中,我们的认识会有所改变,工作量会大大增加。

比较科学的计算论文的写作时间是:按照最宽裕的打算,然后再加一倍。

5.资料。

在选择论文题目时,我们最好先检查、确认可以利用的图书资料。

北大图书馆的查询系统有主题词检索,可用这一手段查询本校图书馆和可以馆际交流的资料,以确定所选题目是否有足够的资料保障。

同学们在选定一个题目后,应与老师讨论题目的弹性(feasibility)。

如果写作时发现题目大了,或是做下去有困难,可以把题目缩小到什么程度,可以改变到什么程度,事先要心中有数。

一般而言,论文就其选题范围来说可以有三种:(1)科学批评,这是在对当前学术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思想;(2)哲学史研究;(3)做古典文本的注释性的翻译或新编一个批驳版(critical edition)。

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立足点,也都有自己必须克服的困难。

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1)要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包括该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关键是提出充分论证的新观点。

(2)如果是对古代哲学的研究,需要保证所用的文献的权威性和完整性;如果是对近现代哲学的研究,要注意哲学家之间因思想相互影响而构成的日趋复杂的思想关系。

(3)要对所翻译或整理的古代文献做出详细的注释和合适的导言,以及批判性评价。

2

论文的研究

选题之后,我们要开始论文研究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一下几个步骤。

1.综述。

一般说来,我们对论文所涉及的题目,需要做一个综述。

在综述中,我们要说明关于论文的题目、前人的研究状况(他们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论述的观点)。

在综述的最后,作者要提出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或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说明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

这样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培养我们对背景知识的概括能力,以及有意识地提出新问题的创造能力。

写出一份好的综述,要求我们广泛地阅读。

但在写作中,我们必须用精炼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综合的叙述,概括观点,提出问题。

概括能力和问题意识是做好论文的两个关键,不但要在综述里体现出来,还要贯穿在论文研究的全过程中。

2.文献的综述。

观点的综述是概括出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而文献的综述是要介绍国内外在此问题上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一要求全,二要求新。

3.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对于科学批判性的论文,第一手资料是与论文相关观点的经典性、奠基性的作品;对于历史研究性论文,第一手资料则是论文所要研究的哲学家的原著,而后人关于该哲学家的研究都是第二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虽然不同于第一手资料的原创性,可是第二手资料对于初学者入门却有很大的帮助,在参阅第二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第一手资料。

学驾驶飞机,身边不可以没有教练,第二手资料的作用就相当于“教练”。

现在面临的困难是“知识爆炸”,第二手资料太多,稂莠不齐。

所以我们要选择权威性的有价值的第二手资料。

但是什么是权威,什么是有价值呢?对此要保持开发的心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的观点之后,作出自己的判断,不能用先入为主的偏好来选取材料。

4.大纲和笔记。

在动笔写作之前,我们应该先有一个初步的大纲,并且以此为依据,进行资料的搜集工作。

在搜集和阅读资料的时候,还要做好笔记。

以前,老先生要求至少要做一万张卡片才能动笔写文章;现在敲计算机代替了做卡片,但计算机只是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不能代替做笔记这一研究的基本功。

要充分用数据库的技术搜索资料,做笔记。

5.批判性评价。

论文的导言包括观点综述和文献综述,论文的正文是针对问题所作的论述和论证,在论文结束之时,还需要有一个批判性评价,即对自己的问题的认识。

评价又可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

外在评价——对所使用的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评价。

内在评价——比如,对所论述哲学家的时代特征的分析,这往往涉及他的时代局限性。

再比如,可以评价所论述的哲学家的思想对解决这个问题的导向是否正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哲学史上,无论是正确的导向还是错误的导向,同样都是有价值的。

还比如,所论述哲学家的论述是否合理,他的前提是否可靠?

3

论文的写作

1.写作计划。

论文的写作计划要求简明扼要,不能重复;条理清晰,有逻辑顺序;思考线索明确,或以时间为序,或以逻辑为序。

2. 写作过程。

在具体的写作之中,我们每写完一章之后,都应该交给导师审查,这样做可以给论文的下一步写作带来保障,一旦出现了问题,返工不会太大;在修改论文时,我们要大胆地修改,不必囿于已有的成见,不能吝惜已经写作的字数;在提交论文之前,必须再进行校对,因为错别字的出现会降低他人对论文的评价。

我们系对学位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每10000字的错别字必须少于1个,包括标点符号。

3.内容。

论文应有一下内容:(1)标题。

注意论文的题目的名称在论文任何地方都必须一致。

(2)前言。

前言要简短,致谢一般可以放在前言之中,而致谢的内容不宜过于冗长,不要廉价。

(3)目录。

目录要详细一些,至少要有章节目录。

(4)导言。

主要是综述,通过综述,提出论文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文的结构。

(5)正文。

内容的分段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最好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和小结,这样可以减轻读者的负担。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以放在正文之前,也可以放在正文之后。

如果注释方式采取文中注,则将参考文献放在正文之前比较方便。

(7)后记。

在论文的结尾处,可以再一次简单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点,不要长。

4

引文

论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对学术研究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学术规范的训练,而不是对哲学问题的个人化思考(personal reflection)。

所以学位论文一定要有引文。

没有引文、注释的文章,那只是你自己的个人化思考,而不是学术论文,更不是学位论文。

同时,论文不是引文的拼接,对引文要有自己的解释,并对引文在论文中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评述。

有引文而无解释和评述,是论文写作的大忌,要避免。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引文和注释。

引文的规则往往是大家最不了解,又最容易弄错的,需要特别小心。

对引文的要求分两部分——内容上的要求和形式上的要求。

1.内容上的要求。

在引用对象上,我们应该引用权威人物的作品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作品。

但是,我们选择的引用对象必须和论文的论述内容有关系。

比如,我们不能因为爱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学上的权威,在写社会学论文的时候也引用的他对社会学方面的阐述。

或许他在社会学方面并没有什么论述,即使有,对于社会学而言,爱因斯坦的话也不重要。

在引用内容上,我们的引文要引用那些最能说明问题的字句,引文最好不要过长,对于很长的引文,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或者在自己的概括中,插入引文的关键性字句。

在引述之后,应该有自己对引文的解释和评论。

在引用位置上,引文可以在正文之中,也可以把引文放在脚注里或者附录中。

放在正文中的引文是必要的非引不可的证据。

但是另一些枝节性的引文可以放在脚注里。

或者在正文中将引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引文比较重要,而且特别长,我们就可以将引文作为附录附在正文之后,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经过翻译和整理的古籍,更值得采取这种方式。

2.形式上的要求。

对引文出处一定要有所交代,这是对引文形式上的要求。

一般说来,引文的形式有三种:脚注、尾注和文中注。

尾注由于计算机的功能,现在已经逐步被淘汰。

(1)文中注。

对于中文古典文献,大部分用的是文中注的形式。

比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对于同一文本,在论文中大量引用的话,我们可以在第一次引用时用脚注详细说明该书的资料,而后面的则可以用文中注标明页码。

如:“——。

”(34页)

如果我们将参考文献放在正文之前,并且对参考文献的作者、书目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那么在正文中,我们就可以用文中注。

例如,假设罗素有三本书都是出版于19,可以在参考文献中对罗素和与他相关的书目这样介绍:

Russell , B. , 1921 (1) The Analysis of Mind , George Allen and Unwin Press, London.

(2) ——————

(3) ——————

假设我们在正文中引用The Analysis of Mind 中的内容,就可以在正文中直接用括号表示,即(Russell, 1921(1) , pp. 56-58)。

目前这种文中注的形式比较流行。

(2)脚注。

脚注的内容不仅仅介绍引文的出处,也可以包括自己的议论。

如果自己的议论和正文的主题线索有所偏离,可以把这些议论放在脚注,作为正文的补充,这样不会影响行文的连贯。

篇7: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要件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封面(文本材料);2、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或、及注释);7、谢辞;8、封面(过程管理材料);9、任务书;10、开题报告;11、文献综述;12、外文文献翻译(附原文);13、工作记录卡;14、评语表;15、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16、其他(可附)。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

1、封面(文本材料和过程管理材料):参考学校样本,各二级学院内部统一。

2、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中文关键词一般为3―6个。

3、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一致;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说明:外国语学院学生毕业论文的第2、3项顺序对调。

4、目录:在以下三种三级标题序次中酌情选用一种,并与正文内容相对应,准确注明页码。

第一种序次:第一章、第一节、一……

第二种序次:一、(一)、1.……

第三种序次:1、1.1、1.1.1……

下载WORD格式要求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开题报告

外文翻译

文献综述

5、文本主体: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主要包括:

(1)论文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学生所在学院、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主体字数在10000字左右,专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主体字数在3000字以上。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涉及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4)参考文献(或、及注释):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同时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 陈业, 王兴因. 图书馆目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13-17.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2] 何保田.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 , (3): 167-169.

[3] 金显一, 王昌伙, 江磊. 一种用于检测的的技术[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33(3): 34-39.

c. 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4] 谢田.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 1998-12-25(10).

详细规则请参考台州学院学报或中国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不少于2篇外文参考文献,专科减半。

6、谢辞:对指导老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7、任务书:由指导教师下达并签名,经专业系、部主任签名后生效。指导教师推荐的参考文献必须在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8、开题报告:由学生填写完成,并经指导教师、专业系部和二级学院审核、签字盖章后生效。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字以上。开题报告列出的主要参考文献中至少有2篇外文文献。

9、文献综述:撰写格式依照论文的标准,也必须有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文献综述的字数应在2000字以上。

10、外文文献翻译:本科生翻译1―2篇与毕业设计(论文)密切相关的外文资料,字数应在2000字以上;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文献翻译的篇数与字数均减半。外文文献翻译后面必须附上原文。特殊专业学生的外文文献翻译可不作要求,但需经教务处同意。

11、工作记录卡:由指导教师根据记录卡的内容要求及时填写并签名,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12、评语表: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根据学生设计(论文)的实际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出建议成绩。

13、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根据该评定表的要求,客观、如实地记录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过程和内容;应给出答辩小组意见、成绩和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的意见与核定成绩。该评定表必须有记录人、答辩小组负责人和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的签名,并加盖二级学院公章。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打印格式

1、毕业设计(论文)统一要求用A4纸打印。

2、打印规格如下:

(1)封面(文本材料和过程管理材料):参考学校样本,字体、字号各二级学院内部统一。

(2)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关键词:黑体,小4号;具体内容:宋体,小4号。

英文摘要、关键词:Times New Roman,4号;具体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4号。

中文摘要、关键词和英文摘要、关键词的行间距均为1.5倍行距。

中文摘要、关键词和英文摘要、关键词在打印时可以合并为一页。

(3)目录:

目录:黑体,小3号,位置居中。

目录内容:宋体,小4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

(4)论文题目:

中文主标题:黑体,3号。

中文副标题:黑体,4号。

英文主标题:Times New Roman,3号,粗体。〔注:外语专业适用〕

英文副标题:Times New Roman,4号。〔注:外语专业适用〕

(5)二级学院、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及姓名:楷体,小5号。

(6)正文的标题和内容:

大标题:黑体,4号。小标题:黑体,小4号。

正文内容:宋体,5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上下页边距均为2.5CM;左页边距为2.5CM;右页边距为2.5CM。正文必须标注页码,位置为页脚居中,并在目录中注明并对应。

(7)参考文献或、及注释:

参考文献或、及注释:黑体,小4号。

参考文献或、及注释内容:宋体,小5号,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8)谢辞:

谢辞:黑体,小3号,位置居中。

谢辞内容:宋体,小4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顺序

(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材料

1、封面(文本材料);2、中文摘要与关键词;3、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4、目录页;5、文本主体(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6、参考文献(或、及注释);

7、谢辞。

(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1、封面(过程管理材料);2、任务书;3、开题报告;4、文献综述;

5、外文文献翻译(附原文);6、工作记录卡;7、评语表;8、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9、其他(可附)。

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材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应分别装订成两册。

黄城:在最后资料整理的过程中,请每位同学各自打包两份文件,一份包括论文的正文和过程材料;另一份则包括开题报告、正文、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等四部分。

篇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一)封面

(二)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三)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四)目录

(五)正文

(六)致谢

(七)参考文献

(八)附录

论文装订顺序按:中文封面→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现分述如下:

(一)封面

封面应包括题目、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设计(论文)完成时间等内容。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二)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报导作用。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关键词(也叫主题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6个。中、英文关键词放在相应摘要之后,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

(三)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

目录独立成页,按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章、节(或一、二级标题)列出并注明相应的页码号,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页码号用大写罗马数字标明,其它(包括附录)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封面不标页码。

(四)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着重反映论文研究工作范畴,研究方法,并将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突出重点和创新点。正文一般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绪论(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绪论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头,应阐述课题的来源、要求、意义、完成任务的条件,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及须达到的目标。如果是一个大课题的子课题,应阐述该大课题的全貌及本子课题的具体任务。

2.本论:本论是正文的主体,包括文献资料的综述,该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经济分析,安全环保,有关问题的讨论和采取的措施,实证研究等。

对于实验研究类、新原理新方法研究类论文,结果讨论是全文的核心。在撰写时,对于必要而充分的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各种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分析和推理结论的由来都应做出交待,并指出所得结论的前提和使用条件。运用图表反映研究结果,可作为有效表达方式。

3.结论:结论集中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研究结果和理论见解,撰写时要简明扼要,措辞严密,留有余地。结论主要反映当事人的工作成绩,属于他人的已有结论应当少提。要实事求是,切忌言过其实。

4.致谢:学生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内容要实在,语言要诚恳。

5.参考文献:引用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参考文献必须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参考文献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列出,参考文献的列写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

6.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或方便他人阅读的工具性资料,如调查问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可编入附录中。附录的篇幅一般不宜超过正文。

二、格式要求

(一)书写格式要求:

1.页面设置

(1)纸 张:A4纸,单面打印。

(2)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纵向,左侧装订。

(3)版 式:页眉1.5cm,页脚1.75cm。

(4)字 体:正文全部宋体、五号。

(5)行 距:多倍行距为1.25,段前、段后均为0。

2.如用手写,所有填写项目必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钢笔书写。

3.题目用黑体、小二、单倍行距。“摘要”和“关键词”字样用黑体、五号、加粗、空两格,中文摘要内容用宋体,英文摘要内容Times New Roman;“摘要”和“关键词”与具体内容之间用冒号相隔,摘要内容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关键词3--6个,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4.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或一、二级标题;“目录”字样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摘要与关键词不标序号、左边顶格,页码号用大写罗马数字标注,右顶格;目录的章、节或一、二级标题左边顶格,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右边顶格。

5.正文内容首行均空2格,回行顶格,一级标题为“一、”,二级标题为“(一)”,三级标题为“1.”。一级标题单独占行,标题加粗宋体四号居中段前段后各0.5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单独占行,“括号”用中文半角输入,标题加粗宋体五号,末尾不加标点;三级标题不单独占行,与内容之间用句号隔开。

6.致谢字样用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7.参考文献字样用宋体、四号、加粗、居中,每条参考文献均顶格书写,序号加方括号,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2)书籍。[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3)论文集。[序号]著者.题名[C].编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6)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7)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作者间用逗号隔开;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8.“附录”字样与附录标题内容间空两格、宋体、四号、加粗、居中,附录与论文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起一页。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版面整洁,便于装订。文稿须打印或手写,手写文稿须清楚工整准确,不得请人代写。

2.各种计量单位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

3.标点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4.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在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

(三)图纸和曲线图表要求:

1.图表内容及其表号、表名或图号、图名均用宋体、五号字,所有表号、表名统一列在表的上方, 图号、图名统一列在图的下方。

2.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3.图纸必须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准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4.曲线图表的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简单徒手画,须按国家规范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四)译文要求:

译意准确,书写清楚,内容必须与论文(课题)有联系,或在扩大专业视野等方面有参考意义。

(五)注释:

注释是对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三、毕业论文份量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10000字左右或相当信息量,翻译外文文献1篇(文献翻译成中文后在汉字左右),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字数均须在2000字左右,阅读近3年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外文参考资料不少于2篇。

四、答辩资格审查

(一)各分院应成立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小组,根据规范要求负责组织本单位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工作,具体从毕业论文质、量、形式等规范方面对论文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应在毕业答辩前完成,审查合格者由审查小组签字后方能参加答辩。凡质、量、形式等规范方面审查不合格者,应责令其修改,直到到符合要求为止,否则不准参加毕业答辩。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其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一律返校进行。

(二)答辩资格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审查毕业设计(论文)的支撑材料,即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所形成的、应当归档的各种资料。主要审查其内容质量、形式规范性以及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已全部归档。

2.审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主要审查毕业设计(论文)的分量、水平、形式规范性。如果存在以下五种情况之一,不予参加答辩。

(1)毕业设计(论文)分量没有达到《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规定的标准;

(2)毕业设计(论文)水平没有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3)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规范性没有达到《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规定的标准;

(4)毕业设计(论文)有抄袭现象;

(5)毕业设计(论文)错别字率超过万分之五(含)。

篇9: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从事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基本训练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督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本规范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内容,要按照以下规范要求进行审查和验收。

一、论文有关内容装订顺序与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摘要(要求中、英文摘要约300~400字,3~8个关键词)

4.目录;

5.正文;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附录(包括开题报告、设计图纸、程序、外文文献译文及原文等);

9.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10.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

1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以上各项用A4纸, 1—7项装订成册,8项另行装订成册, 9、10 、11项等其它有关内容一并存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

二、开题报告基本要求

学生经调研,向指导教师提出一份完整的开题报告,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

内容包括:

1.综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及已有成果);

2.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系统功能);

3.实现方案及目标(实施的初步方案、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开发工具以及环境);

4.对进度的具体安排(要求详细到周);

5.参考文献。

要求指导教师、督导教师签署意见并在开题报告上签字,领导小组审查并签字。

三、任务书基本要求

1.主要内容以及目标:毕业设计完成的主要内容,设计任务达到的目标;

2.成果形式:毕业设计完成具体工作量;成果形式;验收方式等;

3.基本要求:设计技术参数、数据及来源、调试所用仪器设备及毕业设计规范化等要求;

4.实习调研要求:对部分有实习教学环节的专业,提出实习或调研的具体要求,包括实习调研提纲、实习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要求;

5.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提供有关参考资料、工具书、期刊论文等;

6.主要仪器设备:根据毕业设计题目情况的需要填写;

7.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起止时间、工作内容):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计划提出要求,至少详细到前期、中期和答辩阶段。

对不同专业任务书的填写可根据专业特点由各系提出更详细的要求。

四、封面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包括附录)采用教务处统一格式印制的论文封面(见附表[11]、附表[18])。

五、论文正文基本要求

一般包括综述、设计方案、理论分析、研究方法与手段、结果与讨论、结论等。计量单位统一用国际标准制,引用的技术数据或重要论断要注明出处。

基本工作量标准:毕业设计工作量适当,论文正文(不包括图表和程序等)不少于1.5万字。

六、译文基本要求

结合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应阅读一定量的中、外文参考文献,应至少翻译一篇专业外文资料。要求译文不少于5000汉字。

七、参考文献及其著录基本格式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括参考书和引用书,数量不少于10篇;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源于期刊者:[序号] 作者姓名.文题.刊名或其缩写,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源于图书者:[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源于会议论文:[序号] 作者姓名.题目名.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4.源于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学位论文].地点:单位,年

八、文字基本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2.毕业设计(论文)用A4纸打印,打印格式要求参见“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参考格式” 。

3.论文文字要求:章,宋体3号;节,宋体4号;论文内容,宋体5号;行距,最小值,18磅。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2厘米;上、下边距不小于2厘米。

九、图表、源程序基本要求

1.图表布局合理、图面整洁,线条粗细均匀,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国家标准。

2.源程序必须按程序流程图加以注释,且准确无误。

十、附录

附录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补充项目,附录要求与论文分开,另编成册。附录的内容和装订顺序如下:

1.开题报告

2.设计图纸(按专业可统一选择是否装订)

3.计算机程序

4.其它(重要原始数据、注释、数学推导、框图等)

5.外文文献译文

6.外文文献原文

附录的封皮学校统一印制,封皮格式见附表[18],附件目录格式见附表[19]。

篇10: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成绩,按栏目要求分别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主任填写并签字。评语要根据每篇论文的实际水平和特点,从论文的深度、工作量、论文中反映出的该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地给出,切忌千篇 一律。

4.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之中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在前,400字左右,外文摘要另起一页,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完全相同(要求1200字符左右)。式样见附件一、附件二。

5.目录

....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主要包括中、外文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式样见附件三。

6.正文

(1)正文的内容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和结论。要求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正确。

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要求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实事求是。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占论文的主要篇幅,要求文字简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楚,论证充分,逻辑性强。正文中涉及到的图表、插图、公式、符号、参考文献、计量单位等都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结论是整个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书写,但不加章、节字样,文字一般不超过两页。

....前言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撰写,章与章之间不可接排。

....正文中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文字的右上角,按上标书写。

(2) 对正文内容及篇幅的要求

....理工类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一般包括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或文献综述,设计与计算(可分为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几部分)说明,试验调试及结果的分析,结束语等内容。理工类毕业论文字数一般要求在一万字以上,对于工程设计和软件开发与仿真等类型的毕业设计,由于绘图或计算机编程工作量较多,论文字数可适当减少。要求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及计算结果正确。

....文科、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其论文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地堆砌,一篇合格的论文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要正确,要有足够的依据;论点与论据要协调一致,论据要充分支持论点;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调查报告必须有实际单位,有真实数据。字数一般要求在一万五千字以上(外语论文一般不少于八千到一万词),有创新的论文,字数不受限制。对于计算机软件类型论文要求同理工类。

....为了使学生在技术经济分析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凡涉及到应用于实际中产生经济效果的毕业设计(论文),如理工类的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软件开发与仿真型和管理等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3) 正文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

....正文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 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第一级(章) 1. 2. 3. …

第二级 (条) 1.1,1.2,… 2.1,2.2,… 3.1,3.2,… …

第三级 (条) 1.1.1,1.1.2,…1.2.1,1.2.2,… 2.1.1,2.1.2,…2.2.1,2.2.2,… 3.1.1,3.1.2,…3.2.1,3.2.2,… …

第四级 (条) 1.1.1.1,1.1.1.2,…1.2.2.1,1.2.2.2,…… 2.1.1.1,2.1.1.2,…2.2.2.1,2.2.2.2,…… 3.1.1.1,3.1.1.2,…3.2.2.1,3.2.2.2,…… …

如果有前言或其它类似形式的章,可以不编序号,也可以编为“0”。

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打印论文,论文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第四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各级与上下文间均单倍行距。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单倍行距。式样见附件四。

7.图表和公式

(1)图表

....论文中的选图及制图力求精炼。适于文字说明的,就不要用图。所有图表均应精心设计并用绘图笔绘制,不得徒手勾画。各类图表的绘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

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表的设计应简单明了。图表中所涉及到的单位一律不加括号,用“,”与量值隔开。图表均应有标题,并按章编号(如图1-1、表

2-2等)。图表标题均居中书写,字号比正文小一号。图表的式样见附件五。

(2) 公式

....公式统一用英文斜体书写,公式中有上标、下标、顶标、底标等时,必须层次清楚。公式应居中放置,公式前的“解”、“假设”等文字顶格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的序号写在公式右侧的行末顶边线,并加圆括号。序号按章排,如“(1-1)”、“(2-1)”。公式换行书写时与等号对齐。

8.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给予直接帮助的导师或单位、个人表示自己的谢意。

9.参考文献

....论文(设计说明书)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我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 专著

顺序号 著者.书名.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

示例:

1 夏小华,高为柄.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 期刊

顺序号 作者.题名.其他责任者.刊名,年,卷(期):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示例:

2 高为柄,程勉,夏小华.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动化学报,1991,17(4):513~523

(3) 论文集

顺序号 作者.题名.见: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示例:

3 Fox R L, Willmert K D.不等式约束的连杆曲线最优化设计.见:机构学译文集编写组. 机构学译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232~242

(4) 技术标准

顺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示例:

4 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

(5) 学位论文

顺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示例:

5 陈淮金.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励磁控制器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88

(6) 会议论文

顺序号 作者.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示例:

6 夏小华,高为柄.稳定设计中的分解和参数化方法.全国控制与决策会议,黄山,1993

文后参考文献表式样见附件六。

10.附录

....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原始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图表、测试报告单、译文等,均可列在附录中,附录序号用“附录A、附录B”等字样表示。式样见附件七。

1中文摘要式样附件2英文摘要式样 附件3目录式样附件4正文式样

附件5图表式样 附件6参考文献式样附件7附录式样

篇1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职责:学校、系、专业教研室三级分工负责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和总结。

1.教务处的职责: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 制定本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2) 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监督;(3) 审核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4) 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分配;(5) 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6) 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总结、评估等。

2.各系的职责:各系负责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明确一名系主任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领导工作,教学秘书负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各系的主要职责是:(1)组织有关教研室根据教学计划和本系具体情况拟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组织落实本系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工作,如确定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时间、本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等;(2)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中期检查;(3)确定本系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上报教务处;(4)负责本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管理;(5)检查本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6)负责本系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管理。

3.专业教研室的职责:专业教研室作为直接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层单位,其主要任务是:(1) 审核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2) 负责组织学生的选题工作;(3) 按要求审定毕业设计任务书;(4) 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质量和纪律,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5) 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6) 组织对学生答辩资格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7) 收集、整理、保存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资料及毕业论文、图纸等,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4.其它:在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各系视具体情况可以指派指导教师,也可单独委托对方单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指导,但毕业答辩必须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安排在校内进行。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程序是:选题 --- 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 中期检查 --- 评阅、答辩资格审查 --- 答辩 --- 评定成绩 --- 论文收存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选题关系到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它是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重要环节。我校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实验研究型、软件开发与仿真型、综合型等。文科、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无论何种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符合“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中有关选题的要求。选题程序:....指导教师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报专业教研室 --- 专业教研室集体研究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 教研室组织学生选题 --- 教研室主任批准 ---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报系、教务处备案。

2.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指导教师应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为指导的每个学生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教研室审定后,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发给学生,并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为了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各系及教研室根据具体情况或学校要求,可提前半年及以上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3.中期检查: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其真正达到预期目的,校、系、专业教研室三级都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尤其要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教研室领导、系领导不定期地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教务处则随机抽查。各级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是否正常;(2) 是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安排的预定计划进行;(3) 指导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经常亲临现场检查、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听取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汇报;(4)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态度和纪律如何;(5)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和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完后,学生应在毕业答辩前提前一周将自己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等交指导教师审查、修改和评阅。指导教师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出事实求是的评价,写出评语。考核的主要内容有:(1) 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2) 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所提出的设计内容和时间,独立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所必须完成的任务;(3)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和在完成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性工作情况,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组织管理、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情况;(4) 毕业设计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情况。毕业答辩资格审查按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 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毕业答辩由各系按专业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名 单于答辩前张榜公布,同时公布答辩地点、时间和学生答辩顺序。答辩委员会参考“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中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标准和比例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写出评语。成绩评定中,要注重体现学生的独立见解、创新性和实践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的职责:(1) 在系主任领导下组织并主持毕业答辩工作;(2) 讨论和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为了把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关,系和专业教研室可根据本系的具体情况,从已进行了答辩的学生中再抽取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性质的二次答辩。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相关文章:

1.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3.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及要求

4.毕业设计论文

5.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格式

6.毕业设计论文总结

7.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8.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9.毕业设计论文致谢

10.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下载word文档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