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
“眉不疲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
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篇2:孟母断机教子名人故事
孟母断机教子名人故事
孟轲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轲小时候也很贪玩。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还未到放学时间,小孟轲却逃学跑回家。孟母见了,气得浑身发抖。她把小孟轲叫到跟前,说:“孩子,穷人无本,力气是钱。娘每天没日没夜地辛苦织布,赚钱供你上学。可是,你却逃学。”说着,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织布机上的绫子一刀剪断。
小孟轲见娘生这么大的气,都吓坏了,连忙央求说:“娘,我错了!我一定改!”
孟母见小孟轲知错,舒了一口气,指着机上的断绫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学,就跟这些断绫一样,怎么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轲赶快回到学堂。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
孟轲在孟母的循循善诱下,勤奋学习,成了学堂里有名的好学生。
篇3:关于孟母断织教子的历史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知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
孟子小时候,模仿能力特别强,一开始,孟子的家与一个做棺材的人家做邻居,来到邻居家来买棺材的人大都心情悲痛,等到出殡那一天,就一路啼哭着去坟场,孟子看见别人哭丧,他就学人家哭丧;孟母看见了,心里很生气,她说我的儿子不能和这样的人做邻居,于是就搬走了。这次他们和一家生意人做邻居。孟子听到邻居做买卖的吆喝,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他也学人家吆喝。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教育他成才,又一次搬家,后来搬到了一个学校旁边,孟子看见人家读书,他也跟着人家读书。母亲看见他跟着人家读书,非常高兴,于是就把他送去读书。孟子刚开始上学时非常用心,字写得一笔一画,很是工整。这下孟母就放心了,住下来就不走了。可是,没过多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自由快活。于是,他逃学了,不上课的时候他经常到山坡上的树林中去玩耍,真是开心极了,觉得玩耍是最快乐的事。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儿呀,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看着母亲那关切的目光,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感到实在对不起母亲,就低着头小声地说:“我到山上去玩了,今天没去上学。”妈妈一听,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说着,妈妈拿起一把剪刀,一下子把正在织却还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边剪边接着说道:“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一样,还有什么用处!一个人只有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你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肯定会一事无成!”
小孟轲看着母亲,看着这剪断的布,悔恨交加,他哭着说:“妈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贪玩儿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篇4:《孟母教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运用成语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要戒骄戒躁,刻苦磨练。只有谦虚谨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学无止境,刻苦磨练的道理。只有谦虚谨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孟轲,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孟母教子
(1)领读课题(子,读zǐ)。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课题中的“子”是谁?(回答后板书:孟轲)
(2)谁能把这一课题解释一下?
篇5:孟母断织教子原文及其翻译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1.既:已经。
2.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是指织布。
3.以刀:用刀。
4.故:原因。
5.子:古代指你。
6.斯:这。
7.立:树立。
8.是以:因此。
9.则:就。
10.旦:早晨。
11.夕:泛指晚上。(夜晚)
12.事子思:事:侍奉。子思:人名
13.道:法则、方法。
翻译: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剪断段布。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做人法则。
道理分析: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不是生来就聪颖的人,但仍然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这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篇6:《孟母教子》教案
《孟母教子》教案
课前谈话:
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你们喜欢
你们还知道什么情况?
(老师们都很崇拜你)你们要了解我,再喜欢我比较好?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想知道你有多大了?你们猜猜呢?
40岁,差不多了,看看我这张脸,猜猜看!
你在哪个学校?这个问题问得不太好,问完整一些!
点评:薛老师的课听了三次,每次都能够给予我们很多启发,上课前他和学生这段交流,让我再次感受到他自然清新的教学风格。真像和他一样教语文,相信他的学生也是很幸福的。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声音要好听些
(1)指名读《孟母教子》
(2)这是一个多音字,你们怎么读这个音呢?
(3)学生说这是一个动词,就读第四声
(4)你们怎么知道的?
(5)你是个天才;你很会学习;
(6)这是孟母教子,在三字经中也有这样的文字,养不教父之过
(7)我们说一个教育孩子很有办法,可以说是“教子有方”
(8)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孟母教子,她有方法吗?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能问些什么呢?
(1)学生问:孟母用了什么办法?孟母为什么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孟母有没有教育成功自己的孩子?这个子是谁?(老师先进行点评,再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2)要读懂这篇课文读懂并不难,只要理解相应的词语的意思,就明白了,三个问题就可以读懂了。
3.课文预习了吗?这些词语会读了吗?
(1)指名读(师:这个小朋友已经自己学已经把生字词读正确了,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夸奖她,天资聪颖,听了大家的表扬你有什么感觉?)
都会读吗?我们一起来读读(学生齐读)
(2)小朋友们读得非常认真,这些词语读好了,但是大家未必都理解,有什么好办法呢?(查字典和放到课文中去,一边读一边想想这些词语在课文当中是什么意思?如果想不明白,就在上面打一个问号,一起读读课文,老师看看谁读得认真)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4)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流利,课外一定读了很多遍吧,下面请同学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停停老师是怎么样读的,特别是你不懂的文字,听听老师的语气,体会体会,好吗?
(5)教师范读课文(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学生鼓掌
点评:
目的很明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地读书方法,感受文章的重点词语的内在含义,加深对于词语的印象和理解。
(6)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请大家再读一遍,看看能不能和老师一样地读书,或者比老师读得还要好
(7)学生读课文
3.商讨问题
(1)再来回顾问题?首先来看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教育自己的孩子?
学生说,教师:是啊,一个天资聪颖,老师和父母都很喜欢他,但是孟柯面对这些,他是怎么想的呢?(师生交流)
文章有一个比喻,“像小鸟……”他希望可以自己可以和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玩,你们觉得自己像一只小鸟吗?(师生交流)这说明你们是一个愿意学习,但是小孟柯在得到长辈的.表扬后,自己心里觉得已经不需要学习,有点沾沾自喜,所以他不再勤奋了,不再刻苦了。
这是他的母亲想到了什么?(师生交流)小孟柯将来骄傲起来了,母亲会……(像你这样说,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母亲、父亲)完蛋了,完蛋了,(你这个母亲真是太可怜了……)……(不但是孟柯要后悔,连父母都要后悔的)……如果小孟柯现在就这样,将来我们怎么办?(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小孟柯的成长,他的母亲天天吃不好,睡不着,这叫做(学生说:“忧心忡忡”),所以她母亲要(学生说:教子)。请大家齐读文章第一节,一遍读还要读出词语其中的味道。
孟母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终于”……这里有一个词语叫“终于”,你们能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想了很多办法……很关心孟柯……)
她到底想了什么办法,请大家自己读读下面的三个自然段,找找答案。
学生读课文。
师生交流(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你知道孟母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学生准备读课文,薛老师打断学生,不要你读课文,只要方法。学生说是登山看外公射箭。师:很好,外公的箭法非常好,可以用两次词语来概括,一个是……一个是……。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读出他的箭法高明。
指名读,师:这就就叫“百发百中”,这里有两个词语,叫百发百中。学生说:应声倒地和无一逃脱。
说的很好,注意这里的“嗖嗖嗖”,用的是什么符号?逗号!为什么是逗号?如果改成顿号呢?(学生说)老师带着学生体会“慢条斯理”,这是一种很悠闲,不慌不忙的。这是百发百中,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还有一个词语,还有谁来读读另外一个句子。
指名读,我们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之)指哪个柳叶,……这就是百步穿杨。
孟母带着孟柯这样……,这样的方法成功了吗?
学生说,成功了!从哪里看出来?学生说……他的成绩究竟怎么样了?
学生说:雨后春笋……就是说他的成绩一点一点地提高了。(请了好几位学生说)
我们把这句话一起读读。
好了,课文学到这里,课题中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谁能用三句话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学生说……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还用了一些课文中的词语,能不能说得再简单一些。(师:我真着急……)
他说得就很好了,大家都会了吗?同座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说
同学们,孟母教子,她教的方法是……,她和一般的孩子的家长的教育孩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说(我妈妈很粗鲁,但是……)
学生说(我妈会说一些道理,而孟母让孩子体验)
学生说(家长会拿话来教育我们,孟母是用事情让孟柯自己领悟……)
学生说:家长会用口头语言进行唠叨,孟母是用事情让孟柯自己明白
每个学生的回答后,薛老师对于学生都会给予一定评价
孟母和一般的家长不一样,因为她知道孟柯不用讲也能知道……在座的小朋友也一定是天资聪颖,孟柯一夜都没有睡好,究竟明白了哪些道理?请大家把小孟柯明白的道理写下来,你又明白了什么?请大家写下来!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点评:在课堂上薛老师讲了几句话:“我真着急”“你真罗嗦”……我不知道作为一名平时的老师是不是可以说这样的话语,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是不是应该耐心地等待或者给予他需要的帮助;当学生语言比较琐碎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提示学生而不是这样去说……在后来一个发言的学生上,薛老师就说:“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说出来的……”
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其他同学仔细地听,好吗?
学生说:……(他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句话体会得很真切)
学生说:……(当学生有说得不到位的时候,薛老师进行了引导,外公的射箭本领是怎么来的,我们学习呢?学生一经提醒就明白了)
学生说:强中自有强中手……(你讲得这么多,难怪一夜没有睡好!)
点评:多么幽默的点评的语言啊!
学生说:小孟柯明白了……(你觉得成绩好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眼光要放远一点,不要和别人比,自己和自己比,每天好一点,这样比较快乐,否则是天天痛苦)
点评:还是多么幽默的点评的语言啊!
学生说:学海无涯……(教师板书:学海无涯、精益求精)
学生说: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写下来,这是至理名言。)
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但是你们都比小孟柯强,你们都很谦虚,相信你们的家长不会(忧心忡忡),你们的学习一定会和(雨后春笋、蒸蒸日上)……后来孟柯成为了亚圣、孟子。
其实孟母教子的故事还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
在这篇文章中有三个人物,孟母、孟柯、公孙将军,你最佩服谁?
学生说:……(你说得很好,你高兴吗?你沾沾自喜吗?)
孟母、孟柯、公孙将军都有。
请同学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这三个故事,他们也会变得教子有方,大家将来就会成才了,好吗?
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也感谢你们的语文老师,她也很辛苦,希望今后有机会一起再次学习相应的课文,好吗?谢谢同学!
点评:
薛老师没有在教材中花太多的时间,仅仅是抓住了文章中的点和眼,一些重要的需要理解的词语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对于公孙将军的箭法高超之类的东西一概没有讲,这是不是体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每一个老师都有没有老师的特点,但是像这样的课,我想可能只能在这样的公开课才能听到。下次有机会可以尝试着构思一篇课文,谢谢薛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我想这是最能引发一线教师思考的收获!
【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相关文章:
5.古代教子小故事
7.郑板桥教子
8.教子心得
10.家长教子发言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