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

《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

2023-01-07 08:24: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柠檬多比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欢迎参阅。

《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

篇1:《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

《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

董叔攀附权贵

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⑥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选自《国语晋语》)

[注释]①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②叔向:晋国大夫。③系援:结交攀附。④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⑤范献子:范祁的哥哥。⑥纺:吊、悬。

[文言知识]

倒置句文言中有好几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他日_________②执__________

2.翻译:

①范氏富,盍已乎!_____________;

②子盍为我请乎?________________;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乎?___________

【译文】

董叔快把范氏娶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想要结交攀附他们。往后的某一天,董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篇2:《董叔攀附权贵》原文及翻译

《董叔攀附权贵》原文及翻译

国语晋语

原文

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⑥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译文

董叔快把范氏娶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想要结交攀附他们。”往后的某一天,范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注释:选自《国语·晋语》

①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②叔向:晋国大夫。③系援:结交攀附。④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⑤范献子:范祁的哥哥。⑥纺:吊、悬。

篇3:世说新语节选阅读理解及译文

世说新语节选阅读理解及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减①十岁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③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佯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减:不足。②大将军:王敦。③钱凤:人名。

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大将军甚爱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久之,目似瞑 B.乃记之而去 C.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将军与钱凤商议谋反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

B.从“佯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中可以看出王右军是一个机智聪明、沉着冷静的小孩。

C.王羲之以“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的自然坦然,不受世俗礼法的拘束,使自己成为了郗家的乘龙快婿。

D.郗太傅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不选矜持之人,而选择自由散漫之徒,可见其选婿草率。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人未之奇 奇: ②恒置帐中眠 恒:

③既闻所论 既: ④丞相语郗信 语:10.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2分)②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2分)

答案:

7 B 8.D(每个2分)9. ①对……感到奇怪; ②总,经常; ③已经; ④告诉(共4分)

10.(4分)①大将军曾经先起来(出去)了,右军还没起床。(2分)

②(郗太傅)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2分)

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曾经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一会儿,(王敦的参军)钱

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追究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使名邻,都显得拘递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都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篇4:《后汉书·董宣传》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篇5:《后汉书·董宣传》阅读理解答案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赦免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数:数落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 )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参考答案:

4.A 诣:到、去。

5.B强项指不畏强权,嫉恶如仇,宁死不屈。②为部下担当。③制敌策略。⑤不爱钱财,爱护部下。

6.A 以偏概全,原因还包括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另外迷信武力无中生有。

7.⑴使者把这件事禀奏光武帝,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的罪责。

(闻、有诏、左转、案各1分,以(之)闻 句式1分。)

⑵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遣、临视、妻子、对各1分,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句式1分。)

附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为司徒侯霸征召,官至北海相。他上任时,郡中武官公孙丹建造豪宅,而风水先生说这是凶宅,入住后家里一定要死人。公孙丹就纵使儿子杀了一个过路人,移尸新宅,作替死鬼。董宣得知后,就把公孙丹父子收捕斩杀。公孙氏是个大家族,其族亲纠集30余名丁壮,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孙丹父子鸣冤叫屈。董宣以公孙丹从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的罪名,认为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嫌疑,于是把这30余人一网打尽,下在死囚牢中,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数杀戮。青州知府弹奏董宣滥杀无辜,把董宣和水丘岑一并拿下,移交廷尉处理,判了死刑。不料董宣在狱中日夜吟诗唱歌,一点也不忧愁。到了行刑的那天早上,官府送来酒食辞生祭奠,董宣拒不吃喝,厉声道:我董宣一生从未吃过人家的东西,况且今日就要死了!言罢从容登上囚车赴刑。当时同一批斩首的有9人,董宣排在第二号。手起刀未落之际,汉光武帝派来的特使快马驰至,特赦董宣缓刑,押回大牢。特使审问董宣,为何滥杀无辜。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一具告,并言明水丘岑是受他的指令杀人的,不应判罪。希望朝廷明察,杀他而保全水丘岑,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奏,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罪责。后来水丘岑官至司隶校尉。

江夏一带有夏喜为首的贼寇犯境作乱。朝廷派董宣为江夏太守。董宣到境,发文书说:朝廷派太守擒拿贼寇,所以我担任了这个职务。现在统兵到边界,文书已到,希望你们考虑怎样安身吧。夏喜等一帮贼寇,对董宣早有所闻,十分害怕,纷纷散伙,缴械降顺。当时外戚阴氏(刘秀发妻阴丽华的亲戚)作江夏郡都尉。董宣不仅不巴结攀附皇亲国戚,反而时时轻慢他,所以不久即被罢官。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并拜其子为郎中,后来官至齐国相。

篇6:节选《三国志》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节选《三国志》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赵达,河南人也。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气,可以避难,故脱身渡江。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至计飞蝗,射隐伏,无不中效。或难达曰:飞者固不可校,谁知其然,此殆妄耳。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处其数,验覆果信。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食毕,谓曰:仓卒乏酒,又无佳肴,无以叙意,如何?达因取盘中只箸,再三从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辞无?时坐有他宾,内得主人情。主有惭曰: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饮。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达处如数,云:但有名无实。其精微若是。

达宝惜其术,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亲屈节就学,达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勤苦累年,达许教之者有年数矣,临当喻语而辄复止。滕他日赍酒具,侯颜色,拜跪而请。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师,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之。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然以子笃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饮酒数行,达起取素书两卷,大如手指,达曰:当写读此,则自解也。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滕如期往,至乃阳求索书,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遂从此绝。

初,孙权行师征伐,每令达有所推步,皆如其言。权问其法,达终不语,由此见薄,禄位不至。

达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当回算帷幕,不出户牖以知天道,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不亦难乎!闲居无为,引算自校,乃叹曰: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达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谬误耳,尚未也。后如期死。权闻达有书,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节选自《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 著:放置。

B. 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亲屈节就学 屈:使屈。

C. 滕他日赍酒具,侯颜色 颜色:脸色

D. 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 过:经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谁知其然,此殆妄耳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B.①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达因取盘中只箸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①今真以相授矣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赵达对问若神的一组是

①至计飞蝗,射隐伏,无不中效

②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处其数,验覆果信

③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

④孙权行师征伐,每令达有所推步,皆如其言

⑤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

⑥向者谬误耳,尚未也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③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4分)

译文:

(2)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4分)

译文:

(3)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4分)

答案:

1.D (拜访)

2.D (以:均为介词,把,拿。A.其:①代词,它,指核实飞动的东西。②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B.而:①连词,表转折,但是②连词,表修饰。 C.因:①副词,于是,就。②介词,通过,经由)

3.D(⑤间接表明赵达对问若神。⑥表明赵达在安慰他的妻子)

4.(1)他研究九宫一算的法术,探求其中的精妙道理,因此能当机立断地算出,应答如神。(4分。治微立成各1分,句意1分)

(2)因为您善于猜测有无,想要试试您罢了,居然这样地灵验。(4分。以效 各1分,句意2分)

(3)我很久都弃置着,没有再察看它,现在想要思考研究一番,几天后将会传授给你。

(4分。废省论各1分,句意1分)

附译文:

赵达,是河南郡人。他幼年跟随汉侍中单甫学习,用心专一细密,认为东南方有帝王微兆,可以躲避祸难,所以离家渡过长江。他研究九宫一算的法术,探求其中的精妙道理,因此能当机立断地算出,应答如神,至于计数飞蝗,猜测秘藏,没有不应验的。有人诘难趟达说:飞动的东西本来就是无法核实的,谁知道它是不是对的,这恐怕足很虚妄的.吧。趟达让那人取来几斗小豆,把它们洒在席子上,他马上就推断出豆子的数目,查验后果然确实。他曾经去拜访旧友,旧友为他备办饭食。吃完饭,对他说:非常匆忙缺了酒,又没有好菜,无法表述情谊,怎么办?赵达就拿来盘子裹的一只筷子,反复纵横测算,然后说:您东墙下有一斛美酒,还有三斤鹿肉,为什么要说没有呢?当时在座的有另外的宾客,早已知道主人的底细,主人羞愧地说:因为您善于猜测有无,想要试试您罢了,居然这样地灵验。于是就拿出酒畅饮。又有人在书简上写上千万的数目,存放在空仓库中密封起来,让赵达计算。趟达推算的和那数目一样,还说:只是有名无实的。他的准确精妙就像这样。

赵达看重吝惜自己的法术,像阐泽、殷礼都是有名的儒者士人,亲自屈尊前往求学,赵达秘而不告诉他们。太史丞公孙滕从小拜赵达为师服侍他,辛勤劳苦多年,赵达答应教他也有好几年了,每到将要讲述时总是又止住。公孙滕另有一天送上酒食,察颜观色,跪下叩拜请求,赵达说:我的祖先得到这法术,想要谋求做帝王的老师,做官以来已有三代,职位不过是太史郎,确实不想再传授下去了。而且这法术深奥精妙,开头乘结尾除,一次算清的方法,父子问也相互不告诉。但是因为你真诚好学,孜孜不倦,现在就真的把它传授给你吧。饮酒数巡,赵达起身拿出两卷帛书,就像手指那样粗,赵达说:要是抄写阅读这书,就会自己明白了。我很久都弃置着,没有再察看它,现在想要思考归纳一番,遇几天将会传授给你。公孙滕按时前去,到达后赵达假装找书,惊呼书丢了,说:女婿昨天来过,一定是他偷走了。于是他们从此就断绝了来往。

起初,孙权出师征伐,每次让赵达进行推算,结果都像他说的那样。孙权询问他的法术,赵达始终不说,因此受到冷遇,没有得到官位利禄。

赵达常笑着对一些占候星象数术的人说:应回到帐幕裹推算,不出门户就知道上天运数,但是你们反倒日夜在户外露天观测气象征兆,不也是太难了吗!他闲居无事,用他的算法推算自己,就叹息说:我算出我在某年月曰完结,大概就是要死了。趟达的妻子多次看到赵达测算很灵验,听到这话就哭泣起来。赵达想要平息妻子的伤心,就另外进行推算,说:先前算错了,还不会死呢。后来他如期死。孙权听说赵达有书,索求没有得到,就查问他的女儿,直到打开他的棺材也没有找到,他的法术就失传了。

评曰:三位先生对各自的法术是很精通的,他们的用心是很妙的,但是秸于同样地运用心思,应当着眼于大处远处,因此有识之士,会舍弃那些法术而求取这远大的学业。

【《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相关文章:

1.《荀攸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2.《贞观政要·安边》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3.《三国志先主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4.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及译文

5.窗花阅读理解及答案

6.生日阅读理解及答案

7.合欢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8.专注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9.《愚公移山》阅读理解及答案

10.口技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下载word文档
《《董叔攀附权贵》阅读理解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