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天天好心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您能喜欢!
篇1: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次馆藏文献调查开始,讨论了当前我国图书馆收藏外文文献,特别是外文图书的情况。指出解决文献不足的方法只能走合作藏书之路。接着又讨论了当前合作藏书的几种模式和发展前景,最后就开展合作藏书提出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合作藏书/图书馆合作/文献资源调查/资源共享……
1 合作藏书是资源共享的基础
1.1 资源短缺呼唤合作藏书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以本校121名届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为样本,将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与本馆书目数据库(含本馆购买的电子资源)对比,评估馆藏文献保障率。调查的结果显示中文文献保障率还是令人满意的,不论是图书还是期刊,保障率均在80%左右。但是外文期刊的收藏量不足60%,而外文图书的文献保障率平均只有28.65%,与平均每篇博士学位论文参考中文图书74.9种、参考外文期刊45.49篇相比,博士学位论文参考外文图书仅为15.3种。
外文文献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不只是华东师大的个别现象。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收藏情况也不容乐观。一项统计数字显示,上海31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不包括民办大学、高职)中,仅有6所大学的图书馆当年收藏的外文图书超过1000册。而同时,有5所本科院校外文图书的年收藏量在100册以下,其中一所大学居然一年没有入藏一本外文书!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电子资源及图书馆原有框架里的传统馆藏资源在争夺经费分配的份额,电子资料及日益上涨的书刊价格迫使图书馆倾向于减少印刷型文献的购买。1995-是华东师大图书馆历史上经费增长最快的7年,但又是购买外文图书最少的7年。造成这种现象除了书刊价格的上涨、影印书刊的取消迫使图书馆转向订购价格昂贵的原版文献等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些年里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藏书正逐步从单一的印刷型文献为主发展为印刷+电子混合型馆藏。电子出版物在给我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消耗了我们图书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这组数据提示我们:单靠一个图书馆收藏国外文献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博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需要,图书馆必须通过资源共享来帮助读者获取本校以外的文献信息。如果我们继续墨守成规,偏安一隅,势必被读者淘汰。图书馆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整个图书馆系统的力量共同发展,资源共享。
1.2 合作藏书是资源共享的基础
在互联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以往阻碍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地理和空间问题已经被轻易地克服。面对全新的图书馆信息传送方式,馆际合作问题再次成为图书馆界关注的焦点。在各种馆际合作的方式中,又以合作藏书为最深层次的一种合作关系,它对各馆扩大藏书范围、提高藏书的收藏水平、增加读者的可获知能力和可获得能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有效的资源共享合作都是建立在藏书合作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内必要的文献收藏和均衡发展需要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必须指出的是,在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合作藏书,并不仅仅是图书馆之间电子文献的合作采购。藏书的必要收藏和均衡发展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期刊,也需要图书,不仅需要电子出版物,也需要纸质文献。华东师大图书馆以博士生导师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许多理科的教授根据自己的需求把外文期刊放在最常用文献第一位,但也有的理科教授把外文图书放在最常用文献类型第一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网络时代合作藏书问题的研究,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合作藏书的几种模式
2.1 合作购买电子文献的使用权
数字化文献的合作发展是在互联网时期合作馆藏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图书馆之间组成图书馆集团(图书馆联盟),共同购买电子期刊的用户使用权,共同向出版商争取合理的纸本或电子版的全文期刊数据库的价格和服务。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组成了不同形式的图书馆集团引进了多个国外大型全文期刊和二次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权,推动了图书馆合作的开展,有效地纾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图书馆的国外文献特别是期刊短缺情况。
但是集团采购方式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1)由于目前出版物没有完全被数字化,通过集团采购方式引进的文献无法覆盖所有的文献品种。(2)某些数据库之间文献相互重复,会出现重复购买某些期刊电子版的情况。例如西北大学图书馆20购买的不同数据库中共有8份美国《财富》期刊。(3)电子期刊大多是捆绑式销售的,图书馆在引进必需的期刊的同时,也购买了不适合图书馆读者需要的期刊,形成某种意义上的资金浪费。(4)参加集团购买的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因此将变得更相似,而这与合作藏书最初的合作,各有所长的精神不符。(5)集团外读者无法通过馆际互借共享这些数据库。
2.2 合作建设学术资源导航库
网络时代图书馆藏书的概念大大地扩大了,“图书馆藏书”不仅包括图书馆“采访的”藏书,也包括图书馆自己建设的各种特色数据库和学术资源导航库。在图书馆合作组织内,各馆根据分工,负责搜集自己学科领域的网络资源,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网上电子资源学科导航系统,彼此不重复。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各馆可连结至他馆,利用彼此所搜集、建立的资料。但是我们不应无限夸大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如果片面强调网上信息的搜集,以为网上免费的信息可以代替图书馆对各种载体类型文献的购买,这样可能会导致图书馆的上级主管部门(如大学的校长)和图书馆员忽视印刷型文献的收集,从而造成图书馆藏书体系的缺损,最终影响图书馆母体机构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
2.3 合作建设各种数据库
各馆根据分工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向其他图书馆开放。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专业或某个领域为重点的特色馆藏。这种学科分工专门化发展将有利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现在特色馆藏数字化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个发展趋势。当一个图书馆合作组织或联盟内部共同形成一个数据库群时,就可以满足图书馆合作组织内读者的某种方面的共同需要。
2.4 合作采购印刷型文献
当国内图书馆正把目光集中在建立图书馆联盟,热衷于合作采购电子文献和建设数据库的时候,图书馆之间合作采购印刷型文献特别是纸本图书还有意义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是因为:(1)对于某些文献而言,异地存取网络资源费用过高。读者使用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源是免费的,而通过异地存取获得的文献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如果付出的费用过高,普通读者就很难接受。(2)与读者阅读期刊往往是选择其中某一篇文章不同,图书比期刊更具有系统性,需要系统阅读。显然纸本图书具有携带方便,无须借助其他工具的特点,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没有网络的限制。(3)网络中可供读者全文存取的文献数量有限,无法完全满足读者需要,国外大型图书数据库目
前正在发展中,品种有限;而且价格昂贵,如OCLC旗下的NETLIBRARY电子图书的价格是印刷型的115%至155%。(4)与期刊不同,作为一种成熟的定型的出版物,图书往往有比较长的“半衰期”,其中部分经典著作可能是需要长期保存的。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型文献比较容易保存,无计算机存储与检索系统升级更新造成以后使用不便之虞。(5)图书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没有完备的文献馆藏,仅仅拥有使用权容易受制于人,一旦国际风云变幻容易对国家的“文献资源安全”产生影响。
传统的合作藏书要求各个图书馆对分工的学科文献承担收藏的责任。但是当图书馆的经费的增长低于文献价格增长的速度时,图书馆往往会放弃自己承担的责任,使合作藏书陷于困境。也就是说,图书馆不可能单纯为了其他图书馆的需要而收藏它本身不需要的文献。现代意义的合作藏书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文献资源布局”、“分工协调”的基础上发展。它与后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会刻意对文献采购进行分工,分担各自的收藏责任。而是通过合作组织内部界面友好的、简单一致的文献信息系统,使合作馆之间彼此了解馆藏更加方便。并在此基础上各个图书馆自主调节文献采访的品种和采访方针,避免相互重复采购,从而增加文献品种的覆盖面,保持整个系统文献收藏的完整性。
3 合作藏书及其展望
图书馆收集与保存人类知识与文化的功能将会继续,但收集和保存的方法将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将寻找到一种有效解决数字化和保存文献的途径。
图书馆将把藏书发展的重点放在即时性文献的发展上。能够满足读者要求和提供快速服务成为现代重要的藏书发展观念。罕用的高价文献将通过资源共享解决。
图书馆将更多地依赖网络获得和向读者提供文献,数字化文献所占的经费比例会越来越多。但图书馆不会放弃对印刷型文献的`搜集。
合作藏书并不意味着可以节省经费,图书馆经费紧张的状况并不会因有合作藏书而有所缓解。合作的目的是使各图书馆之间藏书的发展更有效,收集文献的范围更广泛。
图书馆在合作藏书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意数据库的开发和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更加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图书馆的读者将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本单位范围。图书馆联合体范围内的所有读者都将是某一个特定图书馆的读者。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之间拥有大量的重复馆藏,包括电子文献已是大势所趋,但许多图书馆也同样地拥有独特或罕见的特藏资料,这就为合作藏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各馆也可以基于本地或本单位的特点来搜集藏书,包括电子文献。各馆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再通过互联网联结各馆,是一种理想的合作方式。
4 合作藏书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4.1 把互惠互利作为合作藏书的基础
合作藏书要真正得到维持和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其基础是建立在图书馆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因此,网络时代的合作藏书应该形成一种确保各个成员馆的自由加入并从中获得不同程度利益的机制,以此来维系和约束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网络的存在和发展。参加其中的各个图书馆不论规模如何,经费多寡都能从中获益。
4.2 建立联合采购的信息系统和运营机制
联合采购信息系统建设是目前我国合作藏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除了外文原版期刊协调采购和电子文献的集团采购外,在引进图书和其他文献方面仍然是各行其是。我国目前外文图书文献匮乏与联合采购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有很大关系。图书馆合作系统应建立采购协调的信息系统,通过各馆的自主调节达到藏书发展的自然平衡,避免在文献订购中的重复。这个联合采购的信息系统可以现有的全国性或地区性联合目录数据库为依托,加以发展和组织。
4.3 建立迅速和多层次的文献传递系统
合作藏书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迅速和多层次的文献传递系统作为保证。文献传递系统包含了传统的馆际互借(ILL)所使用的各种原始文献的物流传递方式,也包括了提供各种原始文献的复制物为特征的狭义的文献传递服务(DDS)方式,如邮寄、传真、计算机通信(如用E-mail、Ariel)等方式传递文献。如果没有这一系统的存在和有效运作,文献资源只能共建而不能共享。而无法共享的资源共建的最终结果只能是重新成为分散的重复收藏。
4.4 建立政府资助的文献采购专项基金
从国内外大量合作藏书项目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的干预和资助是合作藏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我国政府早就注意到引进国外文献对提高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意义。教育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施的文科专款项目延续至今,对各专款受益院校的藏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时代,政府资助的专项基金对图书馆引进电子文献数据库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上海地区各高校在上海市教委的资助下近年来陆续集团购买了若干个数据库,对在本地区高校中文电子文献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海市教委又对引进国外电子数据库进行补贴,有效促进了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工作。另外,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可以避免国家或地区出现必购文献采集上的空白。
4.5 优先发展地区性合作藏书体系的建设
优先发展地区性合作藏书体系的建设,主要基于下列几项因素考虑:
(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经济差异很大。同一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差异都比较小,网络条件相似,更容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沟通与合作。
(2)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资助。一些地区的合作藏书经验告诉我们,地区性的合作藏书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资助,江苏省的JALIS计划就是很好的例子。
(3)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更容易开展。在一些图书馆集中的大城市,通过馆际互借方式获得其他图书馆的藏书更为方便,成本更低,是读者乐意接受的服务方式。
收稿日期:-05-08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普通高校图书馆数据统计表,
2 白迪安.将我们的馆藏资源连接起来:馆藏资源与电子出版物的走向.在《图书馆发展与管理趋势――图书馆馆员培训》上的演讲.香港浸会大学,2001.3.7
3 Robert P.Holley:Coope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Yester day,Today,and Tomorrow,Coope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Significant Trends and Issues,Donald B.Simpson ed.,the Ha worth Press,,p.19-36.
4 龚惠如.信息网络时代合作馆藏发展之理论与实务初探.“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馆刊,2000,6(5):3-18
5 于湖滨.变革
图书馆藏书策略的探讨――“索取”模式与“收藏”模式辨析.大学图书馆学报,,15(2):37~40
6 蔡淑恩.OCLC及OCLC的信息服务.在“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建设研讨会暨首届国外引进数据库培训周”上的报告,厦门大学,.5.16
7 吴慰慈,刘兹恒编著.图书馆藏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8 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联合课题组:上海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1998.12
9 余海宪主编:藏书发展与资源共享.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0 肖希明,袁琳.中国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2: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次馆藏文献调查开始,讨论了当前我国图书馆收藏外文文献,特别是外文图书的情况。指出解决文献不足的方法只能走合作藏书之路。接着又讨论了当前合作藏书的几种模式和发展前景,最后就开展合作藏书提出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合作藏书/图书馆合作/文献资源调查/资源共享……
1 合作藏书是资源共享的基础
1.1 资源短缺呼唤合作藏书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以本校121名2001届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为样本,将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与本馆书目数据库(含本馆购买的电子资源)对比,评估馆藏文献保障率。调查的结果显示中文文献保障率还是令人满意的,不论是图书还是期刊,保障率均在80%左右。但是外文期刊的收藏量不足60%,而外文图书的文献保障率平均只有28.65%,与平均每篇博士学位论文参考中文图书74.9种、参考外文期刊45.49篇相比,博士学位论文参考外文图书仅为15.3种。
外文文献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不只是华东师大的个别现象。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收藏情况也不容乐观。一项统计数字显示,20上海31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不包括民办大学、高职)中,仅有6所大学的图书馆当年收藏的外文图书超过1000册。而同时,有5所本科院校外文图书的年收藏量在100册以下,其中一所大学居然一年没有入藏一本外文书!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电子资源及图书馆原有框架里的传统馆藏资源在争夺经费分配的份额,电子资料及日益上涨的`书刊价格迫使图书馆倾向于减少印刷型文献的购买。1995-2001年是华东师大图书馆历史上经费增长最快的7年,但又是购买外文图书最少的7年。造成这种现象除了书刊价格的上涨、影印书刊的取消迫使图书馆转向订购价格昂贵的原版文献等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些年里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藏书正逐步从单一的印刷型文献为主发展为印刷+电子混合型馆藏。电子出版物在给我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消耗了我们图书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这组数据提示我们:单靠一个图书馆收藏国外文献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博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需要,图书馆必须通过资源共享来帮助读者获取本校以外的文献信息。如果我们继续墨守成规,偏安一隅,势必被读者淘汰。图书馆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整个图书馆系统的力量共同发展,资源共享。
1.2 合作藏书是资源共享的基础
在互联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以往阻碍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地理和空间问题已经被轻易地克服。面对全新的图书馆信息传送方式,馆际合作问题再次成为图书馆界关注的焦点。在各种馆际合作的方式中,又以合作藏书为最深层次的一种合作关系,它对各馆扩大藏书范围、提高藏书的收藏水平、增加读者的可获知能力和可获得能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有效的资源共享合作都是建立在藏书合作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内必要的文献收藏和均衡发展需要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必须指出的是,在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合作藏书,并不仅仅是图书馆之间电子文献的合作采购。藏书的必要收藏和均衡发展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期刊,也需要图书,不仅需要电子出版物,也需要纸质文献。华东师大图书馆以博士生导师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许多理科的教授根据自己的需求把外文期刊放在最常用文献第一位,但也有的理科教授把外文图书放在最常用文献类型第一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网络时代合作藏书问题的研究,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合作藏书的几种模式
2.1 合作购买电子文献的使用权
数字化文献的合作发展是在互联网时期合作馆藏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图书馆之间组成图书馆集团(图书馆联盟),共同购买电子期刊的用户使用权,共同向出版商争取合理的纸本或电子版的全文期刊数据库的价格和服务。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组成了不同形式
[1] [2] [3]
篇3:刹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刹车动作不正确,这对我们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就是有了刹车制动,让我们在很多禁忌情况躲过了种种劫难。下面我们来看看错误的踩刹车动作。
误区一、爆胎猛踩刹车
爆胎这种情况可能有些司机已经遇到过,一般大家都惯性思维的做法是紧急采取制动,猛踩刹车。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误区。遇到这样的情况,切勿惊慌,要握紧方向盘,尽量控制住车的方向,防止车身失去平衡,同时要慢慢减速,手动挡车型的话可以逐级降档或挂空挡,并松开油门,反复轻踩刹车,直到汽车缓慢停下来为止。
误区二、等红时灯刹车
这种情况是日常驾驶每天都会遇到和在操作的情形。一般很多人行驶遇到红灯都会直接通过刹车来制动,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不合理的。在等红灯时,如果等待时间在10秒左右,可以减速用刹车来控制,但是要遇上30秒以上的红灯时,再这样操作就很不合理了,这个时候应该选择拉手刹挂空挡,避免刹车和变速箱的制衡,造成零部件损坏,从而伤车的结局。
误区三、下坡空挡滑行靠刹车控制
很多人下坡可能都会选择空挡滑行,用刹车来控制,觉得这样省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下坡空挡滑行,用刹车控制车距,时间长的话很有可能会出项刹车系统过热而失灵的现象,从而导致事故发生。遇到下坡时,应该根据车速挂上合适的档位,通过发动机制动,偶尔辅以刹车的方式,这样既安全又延长刹车的寿命应该谨记。
误区四、转弯同时刹车
在行驶到弯道中,很多人会一边转弯一边刹车,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转弯时汽车重心移向外侧,此时刹车会加重侧倾,造成单边制动,若速度过快,或刹车过猛,则有翻车危险,如果弯道路面湿滑容易发生甩尾。正确做法应在进入弯道前减低车速换入低挡,如遇紧急情况来不及减速,可短暂使用刹车,入弯后,缓慢加油车身才能保持平稳姿态,不会引起车辆的侧翻。
以上就是踩刹车的误区,希望大家好好参考一下,有这方面习惯的抓紧更正,这不仅仅关乎他人安全,更关乎自己,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们。
[刹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篇4:开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禁忌一:忘记检查轮胎
气温高,速度快,容易造成爆胎,爆胎会导致方向失控酿成事故。爆胎原因很多,防止爆胎,还要从出行前的准备说起。
技巧:出行前四个轮胎都要仔细检查一遍,最好到专业维修店调整好轮胎气压。尤其不要忘记检查备胎,看是否完好有气。中途休息时,也要检查轮胎,用拳头敲打一下,看是否正常。如果有漏气,要立即修补。一旦行驶中发生爆胎,不能急踩刹车,这样车子容易打横失控。要紧握方向盘,逐渐减速靠边。
禁忌二:时速快慢不均
(JIAZHAO)
高速公路就该高速行驶(在规定限速内),但速度快了,新手会紧张,方向也会跑偏,易引发事故。但是慢了,尤其是正常路况下低于80公里/小时,容易给快速上来的后车造成视觉错误而发生追尾。
技巧:在上高速前,就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速,这也为今后高速公路行驶,奠定一个“个性速度”。建议新手初次上高速,正常路况下保持90-100码,如果只能低于80码的,建议还是走普通公路。另外,尽量在车行道内行驶,不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
禁忌三:不声不响超车
高速公路超车是必然的。但很多新手缺乏经验,超车时忘记打转向灯,或一打灯还未仔细t望,就开始超车了。这有两大危险:一是前车也许正要超车,也靠了出来,二是后车距离太近或正想超车,互相抢道,发生碰撞。
技巧:超车前一定要前后看清楚再动手。尤其是超越大货车时,一定要确认前车已经知道了你的意图。先打转向灯,连续摁喇叭(高速公路上货车噪声大,司机不太听得见),必要时打远光灯示意。开始超车了就要果断,返回行车道时要看一下后视镜,确保后车安全距离。还有,被超车时不要紧张,管好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车道。尤其是大型客车超上来,偶尔会在两车之间形成旋转气流,此时要紧握方向盘,紧盯前方车道,让它快过去。
禁忌四:跟车距离太近
高速公路车速快,车距相应要拉大。以100公里时速计算,一秒钟车轮就滚出28米左右。技巧:通常时速100公里,跟车距离就是100米。高速公路上会不断出现确认车距的指示牌,可以此来估计自己的跟车距离。尽量不要长时间跟在大货车后面,这类车体积大,阻挡前方视线。而且有些货车尾灯昏暗,潜藏危险。
禁忌五:雨刮器喷淋没水
春天时晴时雨,雨止路还湿,前车溅起的细密的泥水会覆盖挡风玻璃,此时用雨刮器是刮不干净的,要喷水刮。但很多新手出发前没有检查喷水装置,没水喷,视线一片模糊,干刮,则更加模糊。
技巧:出发前一定要确认喷淋有水。挡风玻璃溅模糊了,喷水刮拭前,先看清前方道路,车流不复杂,因为一喷水刮拭,会有短暂的成片模糊,此时要适当降低车速,连续喷水,雨刮器开到中档速度。
禁忌六:开车接听手机
高速行驶接听手机,一注意力分散,方向跑偏,二车速突然减慢,易引起后车追尾。即使是用耳机,也有同样问题。
技巧:上高速前把手机开到静音状态。因为听着铃声响不去接,心情会很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开车。开到静音状态,到休息站时,再拿出手机给来电一一回复。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即使家中遇到急事,也不可能立刻掉头,还是要到下一个出口再返回的。所以不必急于在路上接电话。再一个方法是指定一位乘员专给你接电话。
禁忌七:开车拧饮料瓶盖
开车时口渴了,要喝饮料,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拿起饮料瓶,单手去拧瓶盖子。拧不开,又低头看,这一来,前方有情况就来不及处理了。
技巧:事先准备好盖子可以用手推开的饮料瓶,或者带吸管的饮料瓶。如果有乘员,这件小事,一定不能自己做,就指定由他供水。
禁忌八:错过出口倒车
一不小心错过了出口,又倒车回来,或者在经过路牌时,突然刹车减速,甚至停下来看路牌、打电话问。这都是高速公路行车的大忌。
技巧:高速公路上因道路不熟,低速行驶或突然停车造成的追尾事故很多,而且大都发生在出口附近。出发前最好先问清楚要下的出口名称,或者在高速入口处向路政人员打听清楚。然后一路上要留意标志牌,一般出口前2公里开始就有提醒标志。万一开过头,千万不能倒车,只超过一米也不行。应该在下一个出口下去,到收费站问清楚后,再重新上路。
禁忌九:司机与乘客高谈阔论
自驾游一般车上都是趣味相投的好朋友,大家一路说笑,司机有时也会“忘我地”加入进去。司机有时为防止疲劳瞌睡,需要有人在一边说说话,但聊得太投入了,就会严重分散注意力,引发不良后果。
技巧:乘客可以适当和司机说说话,但不要说那些需要动脑筋或要引起争论的话题。司机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开车上,偶尔听几句,不要多参与。
禁忌十:路上停车大家围观
在高速公路上遇故障停车,车子突然靠边,停车后不设警示标志,乘客又都围着车子看,这是非常危险的。
技巧:遇到故障,如果车还能开动,要确认后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打转向灯靠边,停在硬路肩上,打开双跳灯,在车后100米以外设警示标志(三角反光牌。每辆车上都有)。乘客全部离车,站到右侧护栏的外面,千万不要站在车边围观,更不能坐在车里。很多追尾事故发生在停车道。
篇5:买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拿到驾照后要干嘛,对于很多车主来说当然是买车了。那么,买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给大家带来专家关于买车的一些建议。
一、接近/离去角、离地间隙
对于一些想买SUV的朋友来说,这几个参数非常值得留意的。因为这几个参数就是用来表示一款车的通过性,在相同的驱动系统上,如果这几个数值越大,走坑洼烂路的能力就越好,野路走起来就越从容。
二、后备箱容积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后备箱容积越大的车,载物能力就越强。不过得留意的一点就是:后备箱的设计首先应该要平整,在这个前提下容积大才更有意义,而且有些车的后排座椅靠背能放倒,从而实现更大的载物空间。
三、扭矩
动力性能如何,主要是看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功率决定汽车最快能跑多快,扭矩则决定车子的提速能力。由于国内法定的最高限速也就是120km/h,一般路上跑的车都能达到这个速度,相比之下,扭矩更有参考意义。
四、燃油标号
有些车型比较挑剔,要喝97号(95号)汽油,否则就会闹脾气。有些车型比较好养,93号(92号)就能满足它的胃口,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省点油钱,又或者你当地的油品不咋地,建议选择对燃油要求不高的车型。
五、车重
车重对油耗有影响这个人尽皆知,尤其是在市区走走停停的情况下,车重对油耗的影响愈发明显。因此,如果你买车主要是在市区开,或者当地拥堵路况比较多,选一辆轻一点的车会省油很多,而且开起来也更灵活。
六、最大涉水深度
最大涉水深度指的是汽车所能通过的最深水域,也是安全深度,通常单位为毫米(mm),这也是评价汽车越野通过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是购买硬派SUV的朋友值得留意的参数,最大涉水深度越大的车型,无论是追求刺激野外探险,还是下雨时在城市看海,都能走得更远。
七、轴距
轴距是反应汽车内部空间最重要的参数,国际通用的车型分类也是按照轴距来定。当然,车厢空间还与车宽、座舱设计、特别是底盘布置形式有关。相同轴距的前驱车和后驱车,前驱车的车内空间通常会更大些。
【合作藏书:分析、展望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