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道上的人散文
“雪王雪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不是道上的人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不是道上的人散文,欢迎阅读借鉴。
篇1: 江渚上人散文
江渚上人散文
梦里落花谁做主,半盏琉璃,化作相思泪……
昏晦的秋日夕阳,又是一个人在吊床上悠悠荡着,几日潮湿的秋雨在人心头上浇了瓢透心凉,闷着人不安分的心思。
凭借着好风,灌进脑子里的似乎不只是凄白的回忆,冥冥之中还有什么东西。明明在檐下躺着,我却以为自己还在塑胶跑道上独坐,秋雁没完没了的叫冬,像极了乐中青楼对面的小燕雀,可是鸿鹄和燕雀终究不是一个地平线上的物种,却也怜了那份朝朝暮暮情。
几个月前的事情,我记忆依旧这般深刻。视力很好――这是上天给一无是处的我最宝贵的礼物罢。隔着几百米,我还能认出被校服包裹住的人。那是一件米白色的校服衬衫,它的主人在塑胶跑道那头没命的奔跑,活像一头被惹怒的狮子,不,是猎人,是一个运筹帷幄的猎人对猎物离开他视线时的咆哮与愤怒……我视力很好,胆子也不小。
我正好站在跑道上最高最偏的位置,居高临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个道理我们都懂的,我只唤了一声,那猎人的听力倒也灵敏,听见了,便四处张望,大概以为他的猎物主动回来了。
我以最快的速度从高台上一阶一阶跳到离地一米高的阳台上,猎人瞧见我了,很客气的停止他寻人的动作,向我走来。不得不承认,那一刻还真觉得猎人好生绅士,或许不能这么说,人本来就绅士。
暮夏薄凉,夏了夏天。正好是七月时节,操场的草都绿了整整一个夏天,我和猎人并肩走在上头,白色的校服衬衫和俗气的榴红色衣裳也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偷偷的看了猎人的眼神,没有想象中气的爆红的神色,眼角眉梢清秀的跟小青楼的竹子有的一拼,他脸色很平静,静得像碗水。
我就问他:“毕业后你会学什么专业?或者说有什么中意的大学么?”猎人举手投足都很随意,他轻笑,告诉我那个学校。那是一个不用参加高考就可以读的大学,可我知道,猎人的成绩很好。那个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旦参加了高考,就失去了报考这所大学的资本。猎人语气带着些许惋惜。他是一只有抱负的鸿鹄,人生不可能给他太多的抉择,选择有时候就像一只独木桥,窄得只容纳一个让你悔一生的机会。我不是曹操,但我惜才。我独惜才而不爱人,怜意而不倾心。他知道我喜欢古典文学,很喜欢的'那种,正巧他编了本古典文学,也很不客气的向我介绍了一番。
当时已濒临晚上八点,操场的灯光一片接着一片燃点,晃得我眼睛里的他朦胧不清。对于他心口上的梦想我熟识了一大半,现今却仍因看不清他的神情而悔之如初,悔之,悔之。坐了片刻,猎人忽而记起自己到操场来的目的是为了运动,便同我打了声招呼,起身在不远的滩涂上练习跳远。我从兜里掏出手机,耳机那么一塞,开始对猎人进行远程拍摄。
猎人弹跳能力不亚于学校里那些体育生,这点我还是很服他。他从距离沙堆四五米的线外起跑,又在沙堆上四五米左右的地方着陆,把他比作兔子不够合适,确切的说该是一头从上空捕食兔子的傲鹰。我搬了一块石头坐了起来,听歌,拍摄。那么一瞬间,希望自己是个男生,可以如他一样,如鹰一样,驰骋。许久,猎人觉得自己冷落了我,随性的摆摆手示意我过去。我很没骨气的小步踱了过去,他蹲坐在沙丘另一头,我不方便蹲下,立在灯下,同其攀谈。“如果给我六十年的时间,我将给你们一个世界。”猎人说。我愣住,傻呆着,木衲的望着这个具有雄心的猎人,一时语塞。当我缓过神来的时候,不自然的笑笑,总觉得心上堵了铅块,咯得我心疼……六十年,正好彗星将划过地球上空的那一年。好!我们都等!我等!明知未来迢迢不可及,却又不忍放下一颗为梦角逐的心,这样的人世间少有,少有。猎人的文章我读得不少,小说文笔很是粗犷,逻辑性严谨缜密,跟希特勒风格很像,不过我更喜欢拿破伦。
后来的事变得很杂,我们都相约着不去挖掘这份记忆。
只是当下再思量,不曾笑他,也不爱,只是单纯的想念。一份念,独愿他离了父母的牵绊,能真正寻得他深处的梦。最后这言语赠予自己:有一种想念叫避而不见。一个不经意,你的笑容就成了谁的整个世界。希望有那么一次有个人对我说:六十年后,我会比现在更在乎你。不想去到永远那么远,只想呆在你附近这么近……这样就足够了,真的。
蜡烛有情还须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回忆在小城里翻腾着,宛若达达的马蹄,滚滚了我的红尘。风轻拂,三角梅瓢瓢洒洒落了一地,瓢转入我梦里,化成一股暗香,催人泪下。滴在我檐下的何止红蜡,还有是一滴滴年少的白雨,润泽凡心。
江渚上的人,是一个睿智的猎人,叫阮同因。。。。。。
篇2: 阔道散文
阔道散文
蔼,落日的缓慢,使万物倾斜,并人我的欢愉,屈成折弯的旧影。行走匆日不停的阔道,泥石丸滚作协进的舞伴。让湿云俯身,让古风慢行,教落几条寒湿的雨,让落日泯灭,让光阳成灰,粉折万物,冻成停止的蜡塑,作后人惊诧的资本。汩汩,溪河并底部细石,来搅动暂时的静谧。
山上杂立着的杉树丛树,则湿了身,裸露着随晚风的戏弄。赤膊的'农人,矮胖的村妇,在将黑的天空下行走,扛锄背草,闲谈着。在阔道里,周遭渐黑的影,光色收敛去。行动的,似人,也类鬼物的颤动,跳舞。
坟茔的雾气,黑云渐压,要窒人的呼吸。
仿佛周遭的万眼正开,瞳孔黑寂,盯着活人的举动。你若前行,它便跟进,黑暗如意你随意。便如临俎的猪羊,作夜的歆享去。阔道的慢行,巧遇几个人。
在夜色下,全不见了脸色,但却听得咽唾沫的声音,协同舌头,嚼咬,添动,吃吃的笑声,然而他正盯着你,你也盯着他,眼色自然也是浓黑,而且颤抖。于是加紧脚步,生怕跟随。草丛OO@@的,有节奏的跟随脚步作响,似乎有意为之。其实不过晚风的胡乱的吹。脚力不是愈走愈有么?
带着回去的那份希望,带着寻生的那份执念,在泥水缠足的阔道踏着,一路而归。忐忑而忐忑,心里哪怕再害怕,最后仍旧的回去了。草舍、牛圈、不见星月的天云、杂树、野草都倾斜在了直当的河里。屋场的淡弱的灯光,暖暖的,再久不见了,十分的不易也难舍的进入你的眼眸。
于是鼓足了勇气,将一切又换作了上天的恩赐。黑云依然,晚风慢了,大概自己的减速了。四下也都极静,只听了夜虫的歌谣及流水的滢滢,青草却是仍旧招摇,一切又都可爱了。
心地自然又开旷。在阔道踏着,随性了去,也不再拘谨,而溅泥的水也裹足了鞋子,作沉甸的拖累,反而更难些。于是慢行、慢行……
篇3:情感散文:上人与下人
情感散文:上人与下人
有和没的看法有多的感悟,生命来到世间,是有不公平的地点待遇。你出生在非洲,出生在美国是出生的不公平。但为什么美国也有穷人,而非洲也有富人啊!出生在哪是出生者不能选择的,但是你的后续的发展是你自己的事了。
当然生存的环境对你的思维和发展有太多的影响,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也会有缺失,你缺失的是底层的社会阅历,你出生在穷人的家庭,你要首先为生机而劳作,你要保发展还要保吃饭,这就要看你的长线思维了。
上人与下人的转换,其实,首先就是的.思想的转换。有正确的思想,良好的过程。就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再向结果迈进的过程是不断的调整的。下人是可以转换成上人的。只有你自己可以知道怎样的过程和艰辛。转换要顺其自然掌握事物的规律。
你不可能将地球的南北极对调,那不是你能改变的。想你能做的,爱你爱得起的。人可以做梦。也可以做更大梦。梦想成真的第一步,是你先醒来。醒来圆梦。让梦想成真。你要有成为上人,首先是思想上人。你才能成为上人。连想法都没有的人,是平庸不会成为真正的人。更不能成为上人了。
上下虽然是相对的。但是改变是需要能量的。改变的点金术是思想。没有思也没有想的人。能成为上人吗?有思有想还要有做有为。我告诉你。你肯定能成为上人。
你做好了,没有人说你做坏了。也可能有的人不说。但你做坏了,谁能说你做好了呢?这个说的人就多了。坏的消息比好消息的传播的十倍还大。你来到世上,生你生命无选择权。其实活法是你自己的事啊!改不改也变是你自己的事。有没有思想更不是别人的事。你自己的事就自己办,好了。
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啊!改变不了别人,就的改变你自己啊!改变不了世界。就得顺从规律,
其实。改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
篇4:品读崖上人的散文
品读崖上人的散文
咸阳,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比骄傲。秦京文学,因他的存在而无限辉煌。在我心里,他是咸阳文化的灵魂,是真正的平民作家。很久以来,我从心里向先生致敬鞠躬。人生百年,历史将会铭记一个伟大的名字:崖上人。
现在,常常叫我想起的人,不太多。在任何地方,一说咸阳,就想起先生崖上人。在闲暇之际,每每阅读先生在博客发表的文字作品,总给人以不少力量。人生苦短,现在大多数人每天在说许多假话,也许为了生存,仰人鼻息。有时,我们并不感到脸红和羞耻。静静思考,先生敢言,得罪了不少人,我觉得很值得,很伟大。古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先生不想,也不会理会这句话的。先生如果老了,我想为他立传,觉得很有意义。世界有这样肝胆相照的平民英雄,的确很幸运,于是从心里向他致敬鞠躬。
我观察,该人应当是担当大任之人。该人的性格,我们不能模拟。就凭这个笔名,就让我们敬畏不已。走近先生以来,常常为先生在文坛叱咤风云而自豪。咸阳,因先生的敢言而精彩。咸阳,因先生的威名而自豪。先生不是关中冷娃,而是这种城市的真正的风云人物。
渭河水,滋润了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育了一大批响当当的作家。咸阳作家什么时候东征,我想在杨焕亭主席的领导下,相信一定能崛起在华夏文坛。崖上人先生一定是很好的先锋官。他的语言有火药味,他的心灵有流水般温柔善良,他的穿着有普通百姓质朴无华,他的性格有掷地有声般硬朗,他办事有风风火火作风,他交友处事有刚直不阿习惯,他对岳父尽孝有春风一般温暖,他对社会浮躁现象愤世嫉俗。这就是先生最真实的一面,最美好的一面,最值得欣赏的一面,最具魅力的地方。他不是一块玉石,是崖上的苍松。不是一块金子,是发现金子的伯乐。不是一个高官,是一个敢于向高官叫板的平民百姓。不是一个商贾富翁,是精神富有的幸福者。不是一个军师,是冲锋陷阵的士兵。
咸阳,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文坛英雄林立,虎视眈眈,东望长安,咄咄逼人啊。高远,杨焕亭,王海,辛建斌,冯西海,程晓逊,王晓林,文兰、贾松禅、刘公,鲁曦,周公文论先生等等一大批值得陕西骄傲的秦京作家,都是崖上人先生的挚友,他们很团结,很有实力,值得我学习,敬仰。在陕西文化圈子的喧闹中,崖上人先生很冷静沉着。他的思想,他的人生轨迹,他的语言,都代表陕西文坛真正的声音。在他周围,有一批优秀的文人。圈子,圈子,文学圈子的事情很热闹,很精彩,很快乐。他们在寂寞中奋斗,在孤独中前进。
最近,他在博客给我的留言答复说:“你的鼓励,推着我前进。最近阅读获诺贝尔奖作家的授奖词、致答词、作品等。我得沉下心阅读和写作。近年,咸阳作家群可能走出潼关我以司马迁为榜样,当好传记作者。文人应当坚持正义。”怎么样?还会谦虚、低调。
一个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一个肥沃的土地,需要良好的种子。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和谐的环境。咸阳这种城市的厚重,包容了许多英雄好汉,接纳了许多贤达之士。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们是幸福的。虽然我们这个社会还有许多困惑,但是相信热爱命运的人们一定会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有滋有味。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滋润平凡。每每走近咸阳,我就会感到幸福和温馨包围着自己。这里有许多我的乡党,我的.老师,我的朋友。自从见到潘老师,寥寥数语,就感受到潘老师的博大精深。平实与质朴,是先生的魅力所在。抑或价值观之故。但是,他的这种质朴,点滴气度,无不洋溢着先生对命运的热爱。他谈人论事,不隐瞒观点,敢讲真话,常常震撼我的心灵。孔子曰:宁可无友,不可与坏人为伍。潘老师是个好人,好友。孔子笔下眼中的坏人,拿现在观点分析,一定不是违法乱纪之人,而是志不同,道不合之意。与潘老师打过交道的西安作家,都给我说:“他是个好人,好作家,能打交道。性格倔强,魅力无穷。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咸阳这块土地藏龙卧虎,潘老师的传记文学作品和文章格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期望,先生继续挖掘,继续前进,继续开拓,继续为陕西文化等领域的领军官物树碑立传,鼓与呼。先生近年赴汤蹈火,办杂志,为文学作者推荐稿件,为咸阳文化事业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一个作家如果没有个性,就没有灵魂。一个作家如果默默干自己的事情,毕竟长不大。永远是小草小树。真正的作家,应该关乎社会命运,大众命运。自己的成功,不算真正成功。要带领大家一同战斗。后世看一个作家的成绩成就,主要还是看其对社会做了些什么?比如办杂志,为文学青年铺路,为文学爱好者搭建平台,力谋福祉,当为福德一件。
潘老师因平凡而伟大,因伟大而幸福,平实铸就了其非凡的魅力。
篇5:拜道都江堰散文
拜道都江堰散文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市这句广告语因准确传神反映了其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已脍炙人口广为传播。相隔20多年再次游历,读岷江清流上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水利工程,我深感是拜水、更是在拜“道”了。
去年秋天有机会陪同北京的几位大学老师去成都,没有顾上到以“天下幽”闻名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去“问道”,只走马观花浏览了都江堰工程,虽时已过半年,但我眼前仍常涌动着那一川的碧水。
都江堰的水应该被膜拜!
因开凿分流引水的宝瓶口,玉垒山被劈开一条通道,切分下的小山包叫离堆,传说开凿都江堰的李冰降服了岷江孽龙锁于其下的伏龙潭,后人便在离堆上建了座伏龙观祭祀。登观望去,玉垒山堆绿叠翠,半山上纪念李冰及其子的二王庙红檐朱柱,突兀在绿树丛中,犹如画龙点睛,让这青山顿然充满了人气和灵气。山脚下的岷江水浩浩荡荡碧绿汹涌,被离堆分流后,大半从宝瓶口高唱着流入成都平原,浇灌了1000多万亩农田,超出需求控制的那部分入外江,直走酒城宜宾汇进了长江。单看风景,这绿如翡翠充满激情的水就让人陶醉!
经溢洪排沙的飞沙堰溯流上行三四公里,就是解决江水自动分流的关键工程鱼嘴分水堤。倚栏而观,确如一条大鱼迎水伏卧,将宽阔的江水很自然的分为内江和外江。距鱼嘴不远处有座长约500米的`跨江安澜钢索桥,站在桥上,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这渠首工程三大部分历历在目,清风悠悠拂面,不尽江水滚滚,人的思绪也跨越时空的漫游。
都江堰建于先秦,定名于宋,历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效能,这一工程堪称举世无双。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这样的评价的确有理。
都江堰是大智慧的体现。一个地方官上任没有搞形象工程没有用心思去结人脉,首先以地方之力修建了这根除水患为民造福的工程,李冰由此成为了万世敬拜的“神”,这是做人的大境界。都江堰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渠系工程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体系,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系统化。人要做一个决策、办成一件事也许并不难,但将其放在大的系统中放在时间长河里考察,能经受住考验并能给人以启示,这需要能看到大趋势并能系统化思维的境界。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都江堰没有雄伟的大坝,朴实无华得“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但却让桀骜不驯的江水完全顺从了人的意愿,应该说“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三字经、“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格言,因势利导,人水和谐这已达到了哲学的高度。“大道无形”,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宏伟壮观的形象,却能感受到高屋建瓴的力量,感受到“上善若水”的启迪。
看起来很简单,但这最后的简单表象是前端一系列精思妙想设计的结果。现在我们许多人也常说最好的管理是简单,但到底什么样才是简单、是要那些环节那些人简单、要怎么样去实现简单,大家都简单了要做的事本身就简单了吗?这些都应该思考和研究,都江堰启示着我们。
没有能问青城山宗教的“道”,但都江堰的水给了我生活“道”的启示。学管理,学科学,都江堰就是一部活教材。
篇6:道原亭散文
道原亭散文
午时过后,大伙匆匆吃了午饭,稍作歇休,就赶赴靖城镇尚寨村。因为此处有一座历经数百年仍巍然屹立的三层古亭――道原亭。该亭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又在亭的左下方建有“周濂溪祠”。
刚下车,展现在眼前的是三个巨幅大字“宝珠岩”,这道原亭又如何成了宝珠岩?带着这个疑问我左折右拐爬了一百多级的石阶,终于到了“崇圣门”。“入山门千年古道,回首看万紫千红”,读到如此稚拙、心动的楹联,且不谈联韵联律如何,就看它的联意,心情再不好的人,也会一下如释重负,感觉到心旷神怡。入崇圣门,抬头一望,从四壁到房梁遍是古词古画,有桃李争春,燕雀飞舞;有书香飘逸,歌舞升平;有舟楫抢越,九龙戏珠……过了崇圣门,再攀十七级台阶,就能看到道原亭。据说,该亭原为木质结构,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改为石质结构,现存清乾隆重建碑一方。整座亭塔为中空石仿木构造,呈三层六角,均用坚硬的花岗岩筑就。每层均有六根圆状石柱,三道石桥,层与层之间又加设了两道巨梁,使亭塔更为坚实牢固!一层的首道栏桥中空一栏,拱游人出入,其余五道充当栏椅,供游人歇憩纳凉。底面有24.72平方米,设有六面一米高的护栏,亭内铺设成“中圆六面太极”图案。整体高12.32米,顶端有一个金黄葫芦状塔刹,每层面之间的瓦梁,均伸出一只“龙脉”,“龙首”向上直翘腾起……整个亭座石条错落有致,衔接缜密,工艺十分精湛。底层朝溪的两根石柱雕有一对数百年的石刻对联“珠海环流,水面长披太极;镜山耸峙,峰头直探天根”。二三层筑有栏杆,与第一层不同的是使用六根八面石柱。
倘若没有留意,是很难发现――在联柱的正下方,有一座当今墓主后人仍在祭扫的古墓。说是“仍在祭扫”,是从铺设华丽的.现代磁砖和香烛就能看出端倪。据说,这其中也有一个传奇故事:古时墓主家徒四壁,但却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忙完家里的农活后,就上山砍柴回家烧火做饭……然而,有一天出门上山直到傍晚还不见回来。家人便四处寻找,翻遍了每一座高山和每一条险河……直到三更锣都响了,还是找不到。家人只好等天亮再索寻。第二天,全村的人都出动了,他们找了很久,直到午后才在这亭下找到了他――旁边有一担柴火,一只水葫芦,还有一团没有吃完的干粮……一群群蚂蚁,一点点,一点点地搬来细碎的小土,将其仔细埋葬……他的家人忙回家拿了些甜点和米饭来,犒劳这些情深义重而又勤劳善良的蚂蚁……数日后,他的家人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要将其重新安葬。但那位当地十分有名的风水大师看了看四周的地理和风土,说:“此地才是他的归宿,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宝地了,”他望了望背后郁郁葱葱的高山,指着对面碧波万里,浩浩荡荡的江水,以及芗江上“万箭齐发”的帆杆,说:“于此‘圆珠’高地,指挥的是‘千军万马’!能在这里安息,是‘天做意,蚁顺天旨’,其后人必定辉煌腾达,加官进爵!不必再另选了。”家人听后,深感十分有理,便将他就地安葬。据说,此后他的家人及后人,也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的。这个关于道原亭的民间小故事,字字如珠玑,句句也在理,证明了“吉人必有天相”。
走下道原亭,我们拜谒了“周濂溪祠”。它坐西朝东,为单进式山斗拱廊型庙宇,殿堂总面积158平方米,整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走进周濂溪祠,祠内供奉三尊雕像,栩栩如生,威严肃穆。正中为孔子(前551-前479年),上方木匾题“万世师表”,下有红绸布绣字“学而优则仕”;左侧为周文公,即周濂溪(公元1017-1073年),上方木匾题“数理大师”,下有红绸布绣字“科甲及第”;右侧为朱文公,即朱熹(公元1130-12),上方木匾题“理学军师”,下有红绸布绣字“金榜题名”等字样。对此,我有些不解,“孔子”居中,为什么不是“孔仲尼祠”,而是“周濂溪祠”?在中国古代,这是有严格区分的。且不谈祠庙,就中国古代宫廷而言,这是文武百官上朝商量国事的地方,因有“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官上马定乾坤”之说!所以,一定要“东华门文官走,西华门武官行”;站班也是要以皇帝“坐北朝南”为基准,文左武右,文大武小。“周濂溪祠”里的三尊神像,虽均为文生面世,可也不能这样。带着这个问题,我问了祠庙的管理员,他才告诉我――这里原本是没有孔子的神像,这尊神像是抗战时期从南靖旧县城靖城城内移到此的。抗战时期南靖靖城曾遭遇日本飞机的两次轰炸,一次是在1939年5月7日上午8时,一次是在1940年4月26日。在第二次空袭中,日机出动四架,投了2枚炸弹,其中一枚落就在城隍庙前,炸毁王氏宗祠和六间房屋。孔子的神像也于那个时重新找出,迁移到此的。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有“万世师表”的尊称,所以自然要居中,于是就把周文公的神像摆在左边为大的位置,但祠名的名称不变,还是“周濂溪祠”。我听了,才明白其中的原由。
道原亭与周濂溪祠在靖城镇尚寨村,这里因传有“七子五登科”佳话而远近闻名。据《南靖县志》(清乾隆版)记载,“祠以圆山五峰为屏障,榜眼大帽为藩篱,天马诸山,势如星拱,明灯继晷,如珠发炬,自此,地多出科目。”而《南靖县志》(民国稿本)卷二十八的“丛谈”记载,“明永乐辛卯(公元14),邑诸生赴省试者七人,领荐者五人:李贞、赖清、江澄、张骥、卢闰。”所以,最早登科第是明永乐辛卯年,当时七人上省赴试,有五人齐中举人。到了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江澄(雁塔人)又登进士。同年,李贞再榜眼及第,为第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
而据民国稿本《南靖县志》卷十四(清・武科)记载:“吴锡章,乾隆乙未(一七七五年),一甲一名,钦点侍卫。”这位武状元也是靖城镇尚寨村人,曾任乾隆御前侍卫。据说殿试时还发生一段小故事:或许由于旅途劳顿,或许因为神情紧张,在舞120斤的大刀时,突然脱手而落,于此情急之下,他忙右脚做了个勾腿动作,将大刀接回,然后再往上一抛,双手又接住,形成一个横刀立马姿势,再神情自若地挥舞起来……整个回合果然飒爽英姿,威风凛凛,没漏出半点破绽。乾隆皇帝见了,龙颜大悦,问其是何招式?吴锡璋急中生智,忙答曰:“魁星踢斗”。于是,便被乾隆皇帝钦点为第一甲第一名武状元,授御前侍卫官职,晋封四品武德骑尉。
接着,我们登上崇圣门上方向四周t望,东面的芗江引水枢纽工程,让部分缓缓东流的水向西而去,使道原亭成了三面,甚至四面(水较大时)环水的小屿,从高处往下鸟瞰,郁郁葱葱的道原亭则成了一颗水上突起浑圆的“明珠”;更何况,“明珠”一带民间又传有“宝珠瑞气多,七子五登科”的佳话。因此“宝珠岩”的佳谓也就自然而成。
足见“宝珠岩”一带不仅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是一个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地方。历史上从明至清,出了五名举人,一名进士,两名状元;其中状元还是一文一武!
古有“福地福人居”的至理名言,看来――人要创业与休养生息,也要选择“宜居宜业”的场所。所谓“近朱者红,近墨者黑”也是这个道理,试想想:人们都在为美好的明天,锦绣的前程而奋发图强,那还有谁不拼搏进取呢?
篇7:岑溪·味·道散文
岑溪·味·道散文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的家乡一一岑溪也不例外。在这里,遍地都生长着最天然、原始、健康美味的食材,竹笋也在这其中。由于特殊的天然条件,河畔、山坡上几乎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也正是因为善于就地取材,所以竹笋酿成为了南方人家寻常的美食。
随着春雷的一声巨响,雨水就“淅淅沥沥”地欢跳下来了。紧接着,藏在泥土层里的笋芽已经钻出地面,探着小脑袋来打量着新世界了。于是,人们趁着天好,就赶紧拿着篮子去挖那些嫩绿水灵的竹笋回来了。
主要食材已经有了,接下来的就是处理好食材。首先把去壳的生竹笋放入半满水的锅里用大火煮半个小时;再捞出来放入冷水里浸泡五个小时最为好,要是时间长了就会把竹笋里仅有的一点甜味泡淡了,而且还会使竹笋变得性偏凉;泡好了的.竹笋要用手使劲揉挤,把过多的苦味去掉。另外还要准备好适量的猪肉、食盐、花生油、韭菜、茴香、芫荽、生粉、白糖等原料。
紧接着的就是制作步骤了:第一步,我们得把先前整理好的竹笋切成两寸长左右;第二步,用小刀划成一条条均匀适度的竹笋;第三步,剁好肉馅(得先把肥瘦适中的猪肉切成肉片,再加入洗好的茴香、韭菜等佐料,再调入适量的食盐、酱油、生粉、白糖等调味料拌好后和着肉片一起剁成泥状);第四步,把先前准备好的笋丝团团包住剁好的肉馅,尽量把肉馅包得紧密精致一点,而且每一个的份量、个头必须要与一枚小鸡蛋的重量、大小一样;第六步,油烧热后再把它们一个一个放入锅中,然后锅盖盖上,再用小火慢慢煎。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适时地翻动,并要不时地在锅的四边添加少许油和水,以避免粘锅和走味;第七步,等竹笋酿的两面呈金黄色时,我们就可以均匀地放入芝麻、胡椒、生粉、酱油等调和成的味汁,最后就可以完美地起锅进盘了。
虽然制作的工序比较复杂繁多,但是“精雕细琢出珍品”。真的,煮熟后的竹笋酿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是一份原汁原味的健康美食。尝起来爽滑可口、油而不腻,还带有着竹笋的一种独特的清香与甘甜,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篇8:道与君子散文
道与君子散文
人道
人道,谓之何?谓之人立于世根本。根基不稳,万丈高楼倾。人道实乃为人活之规律,为何?为忠、义、仁、礼、智、信。又为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也。明此理者为明人道,堂堂男儿利于世间上对天,下对地,中间对得住众人之嘴,无忧也!
或曰,人道遵从天道,之因人之上有天地,天道之上有何也?天之上有道。即为道道,道之上有何?道之上有光阴道,此为最终也!实为万物之根本之道也。
天道
天道谓之何也?谓之天地之运行之规律焉!人曰:“天道无常”!真乎?假乎?遇人不明,思之无果!愚人愚昧,个见认为:无常也是有常,无常也是值得愚人慎思之。更何怎能无常?
阴阳运行,四季之变,寒暑变化怎能无常?无常之谓人道之肤浅,不能明之,知之,解之!更何况实为有常乎?
为君子者
夫为君子者何也?其衣不必无麻衣,食不必无杂粮,行不必无高马,住不必无广厦,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学不必无恶俗,行不必无损人,用不必无金银,穷不必无道德,富不必无风流,贵不必无远名,尊不必无跪拜,惟在自持者两得之。此乃取“鱼”而不舍“熊掌”也,君子无关其乎!
其君子是也,知其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滴。处危机者,如木之将折而未折,切忌再加搦。陷乱局者,如人之将醉而未醉,切莫在贪杯。贪士能济人,才是天性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乱局能自全者,方为真君子也!
今人执迷而不悟,悬崖而不知勒马,纵情而不知适度,此乃为不自持者两失之,去“鱼”而丢“熊掌”也,鸡飞而蛋打,终名节不保也,钱财尽失之。痛载,惜载!
篇9:赠道月上人,赠道月上人孟郊,赠道月上人的意思,赠道月上人赏析
赠道月上人,赠道月上人孟郊,赠道月上人的意思,赠道月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
赠道月上人作者:孟郊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僧貌净无点,僧衣宁缀华。寻常昼日行,不使身影斜。
饭术煮松柏,坐山敷云霞。欲知禅隐高,缉薜为袈裟。
篇10:梯上人
蔡炜
太阳高挂,
一个长长的青梯,
天上一朵白云,
云梯上有一个人。
他戴着草帽,
谁在青梯上戴着那个草帽?
他是想一步登天,
还是想脱离凡俗,
或许谁也不知道。
篇11:堤上人
年少的青春
逝去—一
我已不是那堤上静默的少年
而你
也不再是
那一袭白裙的主人
春风归来
我们是否还会在堤上
痴痴相望
闭上朦胧的双瞳
回忆起
在风中你白裙飘舞的时候
述说着
那最初的梦想
年少的梦,早已破碎
梦的碎片
已被皑皑白雪覆盖
冬风不解人情
曾经的岁月
消逝——
你是否知道
昨夜的花儿——
谢了
初二:林逸凡
【不是道上的人散文】相关文章:
1.不是距离散文
3.道原亭散文
4.简道知己的散文
7.你不是迷茫的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