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简介
“瓦豆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李善长简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李善长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李善长简介
《大明律》
明代综合性法典。
制定过程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命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基等议定律令。十二月,编成《律令》四百三十条,其中律二百八十五条,令一百四十五条。同时又颁《律令直解》,以训释《律令》文意。洪武六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以《律令》为基础,详定大明律。次年二月修成,颁行天下。其篇目仿《唐律》分为《卫禁》、《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等十二篇。三十卷,六百零六条。二十二年又对此作较大的修改,以《名例津》冠于篇首,按六部职掌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共三十卷,四百六十条,传统的法律体例结构至此面目为之大变。三十年五月重新颁布,同时规定废除其他榜文和禁例,决狱以此为准。由于朱元璋严禁嗣君“变乱成法”,此次重颁《大明律》后,终明之世未再修订。有变通之处,则发布诏令或制定条例,辅律而行。弘治十三年(1500)制定《问刑条例》二百七十九条。
嘉靖二十九年(1550)重修,增内三百七十六条;万历十三年(1585)又重修,增内三百八十二条。此后律、例并行。
基本内容包括:《名例律》一卷,四十七条,是全律的纲领。名例是刑名和法例的简称。它规定了对不同等级、不同犯罪行为论罪判刑的基本原则。其中“五刑”条规定刑有五种,即笞、杖、徒、流、死;在“六律”的具体条款中又有凌迟处死、边远充军、迁徙、刺字等刑罚;“十恶”条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种所谓“常赦所不原”的重罪,集中地表明了明律维护封建统治和纲常名教的阶级实质。“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爵一品及文武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者)、议宾(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确定了皇族、贵戚、官绅的法律特权。这八种人犯罪,法司皆不许擅自鞫问,须实封奏闻,取自上裁。但《明律》“八议”中文武官员的特权上前代比较有所下降。
《吏律》包括《职制》、《公式》二卷,三十三条。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其中“大臣专擅选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反映出明代君权及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日趋强化的历史特点。
《户律》分为《户役》、《田宅》、《婚姻》、《仓库》、《课程》、《钱债》、《市廛》七卷,共九十五条。此律是人口、户籍、宗族、田土、赋税、徭役、婚姻、钞法、库藏、盐法、茶法、矾法、商税、外贸、借贷、市场等有关社会经济、人身关系及婚姻民事内容的立法。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大为增加,《课程》、《钱债》、《市廛》专篇,反映出明代封建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土地制度、赋役制度、人身依附关系、宗法关系等方面也有时代特点。不限制私人土地拥有量,但严禁“欺隐田粮”;允许土地买卖,但规定典卖田宅必须税契、过割,并严禁正常土地买卖之外的土地兼并。有关钱粮等事明律科罪较唐律重,但“脱漏户口”、“立嫡子违法”、“别籍异财”、“居丧嫁娶”、“良贱为婚”等科罪却较轻。另外,还规定庶民不准蓄奴,田主不得随意役使佃客抬轿、佃户对田主只行“以少事长”(即以弟事兄)之礼。
《礼律》分《祭祀》、《仪制》二卷,二十六条。此律是对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各种礼仪的法律规定。律中除“留难朝见官员”、“阻挡上书陈言”、“假降邪神惑众”等直接侵犯皇权的行为外,对其余“亏礼废节”行为(有的尚属“十恶”)的科罪大都较轻,“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造御膳犯食禁”、“御幸舟船误不坚固”等,尽管属“十恶”范围,但仅定杖罪。“闻父母及夫之丧匿不举哀”,亦属“十恶”,仅为徒罪。
《兵律》分《宫卫》、《军政》、《关津》、《厩牧》、《邮驿》五卷,共七十五条,此律是有关军戎兵事的立法。对军人犯法科罪较重,除在《名例律》中增立“军官有犯”、“军官军人犯罪免徒流”等律条外,复设此专篇。
《刑律》分为《贼盗》、《人命》、《斗殴》、《骂詈》、《诉讼》、《受赃》、《诈伪》、《犯奸》、《杂犯》、《捕亡》、《断狱》十一卷。共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了对刑事犯罪的论罪定刑及诉讼、追捕、审判的原则,是全律的重点。其中对“谋反”、“大逆”、“造妖书妖言”、“强盗”、“官吏受赃”以及“强奸”等论罪均较重。如“谋反大逆”罪,唐律规定本人处斩,父子年十六以上者绞;明律规定本人“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皆斩;“强盗”罪得财者不分首从皆斩;“官吏受赃”罪,明之死罪起点比唐低得多,此举意在加重制裁直接触犯封建统治的犯罪,与此同时,对“子孙违犯教令”、“子孙告发祖父母父母”、“和奸”以及雇工人殴、骂、奸、告家主等间接危害封建名教的罪罚则有所减轻。
《工律》分《营造》、《河防》二卷,十三条,是关于工程营建、官局造作以及河防、道路、桥梁方面的立法。工律设置专篇为明代所独有。
此外,又有丧服图和五刑图。
主要特点《大明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法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虽然以《唐律》为蓝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在形式上,结构更为合理,文字更为简明;在内容上,经济、军事、行政、诉讼方面的立法更为充实;在定罪判刑上,体现了“世轻世重”,“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定罪较轻;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定罪较重”。其律文结构和量刑原则对《大清律》有较大影响。
朱元璋非常重视法律的制定。《大明律》是其一生中“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的经验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凡七誊稿”,字斟句酌的“不刊之典”。他视其为维护朱明皇朝长治久安的法宝。为把《大明律》贯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朱元璋还汇集官民“犯罪”事例来解释律条。洪武十八年颁行《大诰》,次年又颁《大诰续编》、《三编》,二十一年又颁赐《大诰武臣》,令全国官吏军民诵习。其目的是通过律令的教育和宣传,使广大人民服从封建统治。
篇2:李善兰简介
李善兰
(1810~1882) 清代数学家。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喜好数学,后以诸生应试杭州,得元代著名数学家李冶撰。《测圆海镜》,据以钻研,造诣日深。
道光间,曾向经学家陈奂问学,拟著《群经数学》未成,后陆续撰成《四元解》、《麟德术解》、《弧矢启秘》、《万圆阐幽》及《对数探源》等,声名大起。咸丰初,旅居上海,与英人伟烈亚力合译《几何原本》后九卷,完成明末徐光启、利玛窦未竟之业。又与伟烈亚力、艾约瑟等合译《代微积拾级》、《重学》、《谈天》等多种西方数学及自然科学书籍。咸同之际,先后入江苏巡抚徐有壬、两江总督曾国藩幕,以精于数学,深得倚重。同治七年(1868),经巡抚郭嵩焘举荐,入京任同文馆算学息教习,历授户部郎中、总理衙门章京等职,加官三品衔,迄于逝世。
李善兰以《测圆海镜》为基本教材,培养人才甚多。他学通古今,融中西数学于一堂。著有《则古昔斋算学》十三种二十四卷,其中对尖锥求积术的探讨,已初具积分思想,于三角函数与对数的幂级数展开式、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等题解的研究,皆卓然有得,达到中国传统数学的很高水平。继梅文鼎之后,成为清代数学史上的又一杰出代表。他一生翻译西方科技书籍甚多,将近代科学最主要的几门知识从天文学到植物细胞学的最新成果介绍传入中国,对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篇3: 李善长死得冤枉哲理文章
李善长死得冤枉哲理文章
史书说李善长是个外表宽厚内心尖刻的人,因此在他倒霉的时候,很多人都喊杀。洪武二十三年,有主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说会有“星变”,朱元璋就以“助胡惟庸谋反”的罪名把这个“天怒人怨”的李善长诛杀了。
大胆小官怼朱元璋,为李善长喊冤
李善长被杀后,满朝文武居然没人站出来为他“打抱不平”,可见其为人确实差点意思。不过在李善长被处决的第二年,正当大明帝国君臣上下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清除胡惟庸叛党的运动时,有个虞部郎中叫王国用的人,竟然给朱元璋写了封奏疏,怒怼朱元璋冤杀了李善长,而朱元璋看了上书后,却选择了不表态。王国用列了四个理由批驳朱元璋诛杀李善长一事。
第一,想当初,李善长与陛下您齐心协力,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经历无数磨难,最终取得了天下,开创了大明帝国,李善长位居开国功臣之首,有生之年被封公爵,死后按制度当追封为王,他的长子娶了皇上您的宝贝女儿临安公主,李家亲属都被封了官。从做臣子的份上来看,李善长已经达到所有臣子的最高点了。除非他想自立为帝,似乎还说得过去,而现在说他竟想辅佐胡惟庸谋反,自己再做功臣,这实在太难让人相信了。(《明史・李善长传》)
第二,人世间的亲情啊,莫不如此:一个人爱自己的儿子一定胜过爱他兄弟的儿子,能平安地享受万无一失的荣华富贵的人,一定不会抱着侥幸心理去追求那只有一丝希望的富贵。李善长与皇帝您的关系是直接的亲家关系――李善长的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而他与胡惟庸之间的亲家关系是间接的――李善长的`侄子娶了胡惟庸的侄女,由此说来李、胡两家彼此之间的关系隔了一层,远了一点,跟皇帝您才是最亲啊。李善长是个精明之人,总不会糊涂到了连亲疏都分辨不清的地步,除非他脑子进水了。(《明史・李善长传》)
第三,假如李善长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了,他充其量也不过拥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封为功臣、太师、国公和死后封王,等等,难道还有比现在的他更高的位子吗?没有了。放着现成的福不享,却要冒着危险去追求最多与现在人臣之极相同的地位与福分,这可能吗?更何况李善长难道不知道,天下是不能靠侥幸来取得的。想当年,元末天下大乱,一心想成就帝王之业的人何其之多,但最终能保住性命的有几个?李善长目睹了这一切,现在却要以耄耋之年的衰老身躯再去尝试一下,这可能吗?那这一定是有着深仇大恨或重大激变,――这就到了几乎不得已的地步,以至于有可能父子之间挟持来摆脱眼前的灾祸。但李善长的儿子娶了陛下您的亲骨肉,他们家庭和睦,没有半点矛盾,他也没什么理由要那样辅助别人造反,这是何苦呐?(《明史・李善长传》)
第四,如果以天象有变为名,说什么当杀大臣来应星变,这尤其不可取。若是这样,小臣担心,天下之人听说后会这么认为,像李善长拥有这么大功劳的人尚且落得如此下场,其他人更不敢想象了,四方闻之都会纷纷解体。现在李善长已经被处死了,说了也没法使他复活。小臣唯一的愿望是陛下以此作为未来治国的借鉴。(《明史・李善长传》)
朱元璋被怼,为何选择了装傻沉默
王国用的上书可以说鞭辟入里,它将李善长冤案的迷雾抽丝剥茧,说得有礼有节,丝丝入扣。但在那杀人如麻的岁月,这样逆鳞上书不知会招来多大灾祸,当时满朝文武有好多官员都为这个胆大的小官捏了把汗。但这回没想到的是,王国用上书后,性格无常的朱元璋居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而是装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似得。王国用还是像往常一样,平平安安地上班、回家,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有人认为,朱元璋多精明啊,他也清楚,处死李善长的罪名很勉强,整个案子也漏洞百出。要是理睬了王国用,就会有争辩,这一争辩不就把错误和漏洞告知了天下之人!沉默是金,这是最聪明的办法,也是他最为老辣的表现。
王国用的上书将明代的特级大案冤情公之于众,只不过当时没有官方正式认定而已。朱元璋没那么做,事事都要打着“祖制”旗号的朱子朱孙们自然也不会改变祖宗的既定做法。
篇4:代善简介
代善
代善(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
初封大贝勒,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勇武善战,多有战功。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贝勒舒尔哈齐统兵袭取斐悠城瓦尔喀之民,败乌拉兵于乌碣岩,斩乌拉贝勒博克多,因功赐号“古英巴图鲁”。四十一年(1613),从努尔哈赤灭乌拉。四十四年(1616)后金建国,封和硕贝勒。天命三年(1618)四月,从克抚顺城,败明援军。四年,在萨尔浒之战中,多立战功。继取开原、铁岭,败蒙古宰赛兵。八月,克叶赫西城。六年,从破沈阳、辽阳。十一年(1626),与诸子拥立皇太极为汗。天聪元年(1627)五月,统兵围锦州,败明援军。三年十月,从皇太极征明,趋京城,下良乡。五年,围困大凌河城,败明兵四万,生擒监军张春。崇德元年(1636)四月,晋封和硕礼亲王。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死,八月,与诸王贝勒拥世祖福临继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康熙十年(1671)六月卒,谥烈。
篇5: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哪个厉害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跟随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文人将士数不胜数。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人将士当中,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派是淮西集团,为首的是建国第一功臣李善长,而李善长在朝中担任丞相一职。
另一派则是浙东集团,为首的是朱元璋的智囊人物刘基,刘基则在朝中担任御史中丞。这两个派系在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一直都争斗不休,李善长与刘基也一直在相互排挤。
关于李善长,我们都知道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同乡,并且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朱元璋成为了皇帝之后,册封了六大公爵,其中只有李善长这一个文官成为了公爵。
从只为而言,我们知道李善长的官职远远高于刘基。此外,李善长每年所领取的俸禄更是刘基的十几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十分的重视李善长。
而刘基身为一名御史中丞,手下基本上全是文官。但是这些文官都是靠嘴说事的官吏,也就是言官。刘基利用职位之便,不断在朱元璋前面搬弄是非,说李善长的坏话,挑拨李善长与朱元璋的关系。
当胡惟庸谋逆一案出现时,刘基则抓住了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的向朱元璋弹劾李善长。最终,朱元璋对于李善长极度的不满,将李善长与胡惟庸一起以谋逆的罪名处死。
篇6: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哪个厉害
说到明朝的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更厉害,据记载,刘伯温不擅长为人处世,他为人刚正不阿,但是李善长反之,他擅长拍朱元璋的马屁,他缺少刘伯温的自恃清高,也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的傲气。所以他可以在朱元璋面前多蹦Q一会,但是刘伯温做不到,他先于李善长被朱元璋处死。
两个人在谋略上都有着自己的见地,刘伯温是点子多,常常能够看清大局,决胜千里,李善长也不差,他擅于搞后勤,幕后为朱元璋分担,并且李善长是朱元璋最早的一批班底。两个人就好比张良和萧何对刘邦的作用,有些人就会认为李善长才是大明的第一功臣,毕竟在功劳和苦劳,甚至于价值都远在刘伯温之上。
这两个功臣彼此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好,说到底都是争权的结果。淮西派和浙东派的斗争,两大朝廷派别对立,他们两个的关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并且刘伯温又不给李善长面子,执意要处死李彬,李彬是谁?他是李善长的亲信。
随着两者矛盾的加剧,甚至到了你死网破的局面,朱元璋对此是知晓的,但是他并没有丝毫的劝阻的意思,因为他对功臣是起猜疑之心的。胡惟庸这么一个小人物的登场,极大的改变了这场局面,他加剧了刘伯温的败亡,并且是趁你病要你命,曾追不舍。以胡惟庸所代表的淮西派是战胜了浙东派,一代谋士也就随之灭亡。
可悲,这两个人如何的争夺上风,最终的结果也都是被朱元璋所消灭,不知道他们两个死的那天,老天有没有替他们哭泣,都是大明王朝的重大损失。
篇7:尹善龙简介
神秘的那恰罗
作者:尹善龙[普米族]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在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才能找到的针尖大的地方——那恰罗,大自然赋予它的神奇壮丽的风光,滇藏边境的任何地方都是无法与之比拟的。
那恰罗——在怒族语言里就是美丽的岩洞。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这长达四十公里的那恰罗峡谷两岸,尽管散居着数十户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同胸,但解放后三十多年间却一直笼罩在夜色朦胧之中,“前不接藏,后不连滇”的面纱使得它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境地之中。
谁能掂量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那恰罗的兄弟民族同胸酸甜苦辣的分量?谁又清楚那恰罗人是怎样征服了大自然的沉重压力,在高山峡谷的风霜雨雪之中奋力生存着?
当我们离开素称怒族腹地的尼旦当寨子后,能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那恰罗峡谷将我们拥入它坚实的怀中。一年四季银装素裹的高黎贡山和耸拉勒卡雪山间的怒江上游,犹如一条长长的画廊在缓缓伸展。峡谷两岸的峭壁上缠绕着缕缕云丝,像沸腾了几个昼夜之后刚刚沉静下来的战地烟火。从岩缝中钻出的条条藤蔓,九曲十八弯而千姿百态,恰似刚刚歇下歌声和舞步的妙龄少女。望着雪山顶上洁白耀眼的积雪,我的耳际又飘响了那支“雪山有了金太阳,才能闪闪放银光”的怒族民歌;而雪山半腰遐迩中外的白杜鹃和红山茶,从老远的地方跳入你的眼帘,真让你目不应遐又心旷神怡呢!
啊!沉睡了几个世纪的那恰罗峡谷,在这生机的季节里,现出了几分恬静、几分妩媚。它像一位淳朴憨厚又殷勤好客的怒家人,正在笑容可掬地迎接远方稀客的到来!
一位怒族装束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眼前。
“他是谁?”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窄道碰上生人,我不得不闪开了身子。
“哟!你是沿袭怒家的传统习俗——途中迎稀客喽!”我们的向导——年近六旬的怒族老人达布,一边迅速地上前握住他的手,一边打趣地说。
“我叫散拉弟,在那恰罗爬过数不清的山路,可今天才巧遇‘天外飞来’的贵客啰!”
原来,这位身材高大、两眼炯炯有神的那恰罗人,竟是攀着溜索“飞”到我们面前,以示欢迎的。
那恰罗峡谷两岸居住着二十二户倔强的怒族、傈僳族同胞。高山拦住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这九十一位兄弟民族老少依然春耕、夏播、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勤地耕耘着祖国边陲这片寸土河山。
入夜,在高黎贡山和耸拉勒卡雪山银光衬映下,那恰罗峡谷两岸的山峦峰岭间,炊烟缕缕,歌声四起。岩洞下,篝火红旺,火把闪烁,犹如无数支探照灯光把整个那恰罗峡谷映得通明。
解放三十八年了,就我们两位干部跋涉此间,这当然使那恰罗人感到莫大的兴奋和喜悦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手提水酒、鸡蛋,有的甚至扛着刚刚捕到的麂子和岩羊肉,从四面八方兴致勃勃地赶来,执意要同我们通霄达旦地欢宴……
我站在翻腾奔急的怒江岸边,仰观天空,但觉蓝天犹如怒族妇女腰际那条窄长的彩带,正悠悠飞旋在我的头顶;我俯视脚下,只见那昼夜奔腾不停的怒江流水,就像不知疲倦的千军万马,正浩浩荡荡、昂首挺胸地奔向遥远的疆场;那五彩缤纷的朵朵浪花,却在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接着发出了比怒家“琵琶”或藏族“弦子”还悦耳动听的声响。
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又把我的思路带到了一段遥远而又古朴的传说之中。相传:很久以前,高黎贡山和耸拉勒卡雪山是一对端庄秀丽的同胸姐妹,姐姐被藏族小伙子娶到了西藏的察瓦龙;妹妹则沿江嫁到了云南的怒家山寨。绵亘逶迤的千年雪山阻隔了这对姐妹的往来。从唐古拉山麓的茫茫云雾中来又奔向重重高山之外、被称为“黑水”的怒江,不忍心这对姐妹的分离。它撑开双臂,挥动长刀,猛一使劲,便把高黎贡山和耸拉勒卡雪山劈开了。随着奔腾不羁的江水从两座雪山间流淌,离散了多少年的姐妹终于沟通了往来,得到了团聚……
这虽是美妙动人的民间传说,却表达了滇藏边境怒、藏、独龙、傈僳等兄弟民族人民友好往来的意愿。世代繁衍生息在滇藏边境的兄弟民族同胸,在高山流水中开垦着家园,开拓和创造着生活,同时也谱写着民族团结、民族友爱的可歌可泣的诗章。
沐浴着阳春三月的徐徐春风,披一路滇藏边境的融融春光,我们洒下一地“阿啧啧”的赞叹声,又马不停蹄地继续逆江行进。在这里,我们如愿以偿地饱了眼福:那恰罗峡谷两岸的悬崖陡壁犹如刀削斧劈,这陡壁像一位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耸入云霄,它的双手几乎托住了“天公”的下巴。怪石嶙峋的怒江彼岸,又是一幅童话般的世界,这里,时而幻化出猴子、狮子、老虎、马鹿、獐子,时而又幻化出罗汉、金钢、头陀。而那些石兽、石人、石神的“嘴眼”之中,都漾着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有如一掬掬热泪。喜乎?悲乎?这便是那恰罗人喜怒哀乐的纪实?我陷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怒江两岸的山道拐了九十九道弯,在滇藏接壤的“牙格洛河”边,一幅平生还是第一次遇上的奇景出现在眼前:牙格洛瀑布从磅礴雄伟的耸拉勒卡雪山顶飞流直下,在三十几丈高的刀削斧劈的绝壁上急流倾泻,溅起了五色斑斓的水花,接着,像久离归来的游子一头扎进母亲的怀里,迅猛异常地直入滩高浪急的怒江之中。倾刻间,巨浪和漩涡声响,如千钧雷霆滚动,由近而远震撼着南疆千山万壑,回响在山高水长的那恰罗峡谷,它使滇藏边境从香甜的睡梦中惊醒了。
南疆边陲的那恰罗,有谁知道你在国境线上静静地躺卧了多少个春秋?你送走了无数个黄昏,又迎来无数个黎明,用自己的巧手精心装点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而你却被遗忘在深深的神秘峡谷里……
篇8:沈善增简介
沈善增
姓名:沈善增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0年
籍贯:浙江鄞县
沈善增(1950—)浙江鄞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大专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到崇明东风农场。1973年调回上海第十六制药厂工作。两次借调到上海文艺出版社担任编辑及从事小说创作。198l年调到市总工会会《工人创作》编辑部任编辑。1986年调到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负责青创会讲习班辅导工作。1989年被聘为专业作家,一级作家。现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1970年起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至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百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正常人》,长篇纪实文学《我的气功记实》、中短篇小说集《心理门诊与魔鬼》,长篇文艺性论著《上海人》,随笔集《男人爱管闲事》、《不惑是一种境界》,学术专著《还吾庄子》等。短篇小说《走出狭弄》获1985年上海市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奖,第二界《小说界》优秀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奖。微型小说《平凡的星期天》获《小说界》第二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三等奖。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正常人》、《我的气功记实》、《心理门诊与魔鬼》、《上海人》、《男人爱管闲事》、《不惑是一种境界》、《还吾庄子》、《走出狭弄》、《平凡的星期天》等
篇9:柴福善简介
平谷红叶胜香山
作者:柴福善
时已初冬,可还有秋天的感觉,以致无论城里,抑或乡村,树木依然枝繁叶茂,旮旯的一些野花还偷偷地灿烂着。
季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晚来几日还是来了,树叶也就自然地变了颜色。我生活于京东,具体说是平谷,又称绿谷。说绿,因平谷三面环山,中为谷地,葱茏着树木与五谷,当然还有另一层含义,这里是一片没有污染的净土。
随着秋天的降临,五谷收获了,田野便悠然空旷起来,而树木仍旧挺立山上,慢慢地秋着。古人言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季节,其实树木也知。这些年,路边和风景区,植了很多观赏树,当我穿越其间,发现树们早已不声不响地红了。
丫髻山,道教名山,才修复的庙宇,古色古香。古香中,就多了一份耀眼:那是千头椿。也有人说是火炬树,甭管叫什么,反正晨钟暮鼓里,一树一树不失时机地红着。或许有意无意间被熏染了道教文化,只觉这红里透着几分仙气。
将军关,明代万里长城一座重要关隘,几百年前就地取材修造的石头墙。古来边关征战地,如今胜迹壮河山了。长城内外,尽是柿树,有些尚未摘采的柿子枝头摇曳,而小手掌大的柿叶,也竞相红了。细看叶脉,犹如手掌纹路,输送脉液,愈经霜愈发红烈。柿子红得鲜亮,鲜亮得似一盏盏灯笼。而柿叶却红得深沉,深沉里透着几分肃气。
金海湖呢,周遭群山,捧一湖碧水。那群山尽是香山那样的黄栌。并非这里生成自己的“小气候”,而是全球都在变暖,该按季节来的,竟有些姗姗来迟。就那样,黄栌们约好了似的,说红的刹那,便一山一山地红去,简直要红透莽莽燕山!而红中点染着一些苍翠,那是不凋的松柏跻身其间。碧水波光映照着红叶,透着几分灵气。守候金海湖的金章宗之女悉心品读这灵气,只是不晓得能否品出优美的诗篇。而湖畔生活于远古的上宅人,无论如何也品不出诗来,因为八千年前还没有文字,但上宅人一定会登上这群山,饱览他们眼中的一切。饱览之余,一定会“嗬”“嗬”地雀跃欢呼,甚至张开双臂,尽情拥抱这美丽这壮观。古人今人,爱美之心一定是相通的。
那天,我驾着车沿着才打通的山路,或平坦或曲折或蜿蜒地一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转了这三面环山的整整一遭,无须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有路必有红叶观!或驻足静静欣赏,或车中匆匆一掠,真看得我心悦看得我心仪看得我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心满意足以致心血来潮,最后着实令我心惊!
想平谷原本中国桃乡,二十多万亩桃花,四月里一齐绽放出京东的春天。曾几何时,又生长出这多红叶,让这山圈儿里萧瑟的秋天红起来了呢?说京西香山红叶好,不过区区十余万株,可平谷这三面山间究竟有多少,谁能数得清?又怎样去数呢?香山一脉可玲珑于袖内,如一篇精致的小品,而平谷亘古绵延的三面山川,则磅礴着大块文章;香山最高处不过五百米高矮,而平谷东指壶峰竟达一千余米。站在那里,不仅可以好好地领略一番这无边无际的红叶,还能顺便领略一下天下。
【李善长简介】相关文章:
1.李国文简介
2.李筠简介
3.李诵简介
4.李 灿简介
5.李艺简介
6.李瑛简介
7.李方膺简介
8.李成梁简介
9.李兆基简介
10.李龙云简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