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简介
“你的蔚蓝天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李兆基简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李兆基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篇1:李兆基简介
李兆基
姓名:李兆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0年
籍贯广东顺德
职务:恒基集团及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主席
李兆基,67岁,祖籍广东顺德,恒基集团及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主席.李兆基持恒基地产(今年3月底的市值是89.01亿美元)64.89%,透过恒地持有恒基兆基发展公司约72.4%股权,30.95%中华煤气及30.42%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34.78%美丽华酒店之权益.另外,持有新鸿基地产之董事,持东亚银行不足1%股权、是加拿大concord pacific主要股东,占股权10%,又是新加坡新达城市发展的发起人之一,占10%,私人拥有新福公司作物业投资.
93年2月,他与郑裕彤、何鸿星以14.9亿港元收购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94年8月,出售加拿大物业百福轩(总楼面要1.63万平方米),市值1.6亿美元.
恒基地产于92年大量投资大陆房地产,93年6月止,在大陆供集团发展的地盘共有20个,总楼面积逾185.8万平方 米,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其购入成本低于集团总资产10%.93年下半年,恒基地产再分别购入广州及 北京东城两幅地皮.李兆基原计划将这些大陆投资分拆上市,但未能成事,部分原因是恒基中国缺乏3年业绩,未符合上市规则,故此,恒基地产转而发行可换股债券(债券可兑换成日后上市的恒基中国股份),集资4.6亿美元.恒基与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联合投资65亿元人民币,投资武汉江滩填平工程、改造涡轮机厂、重型机厂、重 建武汉中山路、武汉饭店;与九龙仓签意向书计划投资上海静安区商品房;又与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等组基金至少1亿美元投资武汉国企.
李氏斥资10亿港元,在港设立一间私营医院——沙田仁安医院.
估计李氏财富约65亿美元.
篇2:李兆基名人名言
精选李兆基名人名言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顺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李兆基是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二位,排名仅次于首富李嘉诚,净资产高达239亿美元,有“亚洲股神”之称。
“想发达很容易,只要每天由起床一刻开始,脑里不停想着怎样可以发达,怎样可以发达,你早晚一定可以发达 。”
李兆基的好友罗德丞常向人引述“四叔”发达的故事。有一次,有人请李兆基传授发达心得,李兆基不加思索地说了上面这句话。来人继续问:“那岂不是很快疯了?” 李兆基压低腔调地答:“会啊!你看我便知道了。”
“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
这是李兆基的座右铭。李兆基认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备,有独到眼光,方能先别人一步。李兆基虽只是小学毕业,但却身怀绝技:用算盘计算快过电脑。他的脑力惊人,恒基一百多地盘,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哪里进度如何,哪里面积多少,随口可出。
“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小生意要勤奋,做大生意要精于计算。做大生意的李兆基,是从小生意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所以对两种生意都有独到的见解。6岁的时候,他到父亲开设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学习经营黄金、汇兑和外币买卖,很快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到了18岁,李兆基带着一千块钱,孤家寡人闯荡香港。他最初做的是老本行——黄金买卖和汇兑。凭着年少时积攒的金银业看家本领,赚得第一桶金。随后又做进出口贸易。直到1958年,才和朋友成立永业公司,进入地产业,开始奠定庞大事业的基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李兆基虽然幼时读书不多,但他颇有古文修养,买下、贮存有大批古书。所以在讲话中,也常常引用古语。这是李兆基的经商之道: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不可以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当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做梦也没想到能够在被福布斯宣布为全世界第四大富豪,也是亚洲首富。”
80多岁的李兆基赢得了“亚洲股神”的称号,但依然谦逊不已,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于“配合时势所致”。小时候,李兆基适逢抗日战争,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到父亲的银庄工作,从底层员工干起。李兆基直言,自己在香港最初的30年也是平平淡淡,但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入对了行,“幸运地进入了地产业”,因为当时的香港房地产是升值最快的行业,一路做下来的成绩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意料,“直到有一天福布斯告诉我是全世界第四大富豪,我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成就”。
“白手起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配合时势和环境,个人才智也不可缺乏,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入错行。”
李兆基曾告诫大学生们,什么时期有什么机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机会,“过去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现在正是中国兴盛的时候,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发展起来,抓住机会,再加上用功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当然,他也认为有头脑和眼光很重要,“要明一而知三”。
“希望有钱大家赚,但不想股民只是跟随我的意见炒股,荒废工作。”
人称“四叔”的李兆基被誉为“亚洲股神”,讨教投资心得是传媒每次见到四叔的必问题目。然而他依旧强调自己与散户一样,需要支付经纪佣金,早前所讲是都是个人的投资心得,希望与大众分享。
篇3:李兆基的经典语录
1、我的志向为“上善若水”,愿望是“自然无为”。现在的“志向”是希望慈善公益能如水般灌溉万物,就能昌盛、繁衍;“愿”是凡事无求,安康地生活下去。
2、白手起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配合时势和环境,个人才智也不可缺乏,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入错行。
3、想发达很容易,只要每天由起床一刻开始,脑里不停想着怎样可以发达,怎样可以发达,你早晚一定可以发达。
4、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5、少年得志,狂妄自大;游手好闲,不思勤奋,是失败之源;放纵自己,轻佻浮躁,早晚会闯祸;凡事不可忘本,饮水而不思源,后果堪虞。
6、希望有钱大家赚,但不想股民只是跟随我的意见炒股,荒废工作。
7、古有明训“救万民于水火”,我不想辜负上天给我的厚爱,不是很多人能像我一样创造财富,所以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竭力帮助年轻一代受良好教育及为贫穷的人解决困苦。
8、商人的投资行为就好像吃东西般,嗅出哪里有香味便往哪里跑。
9、我不是捐钱救济穷人,是诚意地扶助他们自力更生,我之所以重视教育,因为能够让亿万人民受惠,千万年得益。
10、当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做梦也没想到能够在19被福布斯宣布为全世界第四大富豪,也是亚洲首富。
11、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
12、一曰忍、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凡事忍让,可以保持人生过程中的不伤和气。
13、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指做小生意要勤奋,做大生意要精于计算)。
1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6、我将生意看做一个小朋友一样,只要用心栽培,日后就会有很大成就。
17、三个人好比一把筷子,一支就容易断,团结一起就不容易断。
18、我喜欢人诚恳敦厚,商场上的“公司业绩”及“股东利益”是重要的事物,竞争谋利是理所当然的,但做事必须合情合理,公正不阿。
19、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人生不能无憾,我们只能努力活得精彩。
20、从来不会自私地只顾自己盈利,而不照顾业务对手,信誉是最要紧的。
21、做公益与做生意一样,要有十分收获,务求四两拔千斤,发挥更巨大影响力,单纯的救济对我是不满足的,财力、物力要有加上心思之后的成果。
22、只要心水清(投资趋势看得通透),等待就可以有不俗的回报。
[李兆基的经典语录]
篇4:秦兆阳简介
秦兆阳
秦兆阳,19生,湖北黄冈人。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平原上》《农村散记》《幸福》、长篇小说《在田野上,前进!》《大地》、论文集《论概念化公式化》《文学探路集》等。
篇5:彭兆青简介
女岩神祭
作者:彭兆青[怒族]
一
重重山岭,层层峰峦,拥抱着隐藏在滇藏交界附近的葫芦寨。
葫芦寨像个半大不小的葫芦,寨尾那条小河,时而奔向深渊,时而隐没于密林草丛间的驿道。这条驿道是葫芦寨唯一通向山外世界的路径。
葫芦寨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同样也是各种神灵鬼怪主宰一切的特殊地块。这里几乎所有的峰峦悬崖、河流山川,甚至每块怪石、每棵古树,都有庇护它们的神灵。几千年传下来的风俗,崇拜神灵鬼怪仿佛得到这块古老神奇土地的养育和优待。
二
江娣捧着一颗虔诚的心灵,诚惶诚恐毕恭毕敬跪拜在搭在寨前台地上的祭神台前。她微微抬起一双带着些许迷茫困惑的泪眼,敬畏地望着摆在祭神台上的祭品,便脸热心跳地闭上了双眼。此刻的江娣,就像要上屠宰场的小绵羊,任凭神灵宰割处置她的灵肉了。
她刚满十六岁。按照葫芦寨习俗,凡是女人第一次更衣(注:更衣:怒语直译,特指妇女经期。)到出嫁前这段时间内,要祭神一次。今天,阿妈逼着她去祭神,不由她不去。
她长这么大,尽管祭神台就在寨前山坡上,但她从来没有来过。葫芦寨的规矩,未成年的女子不得不上祭神台,否则亵渎神灵,寨子就会大难降临。
“阿妈呀……”十六岁的江娣不禁倒吸一口气,失声尖叫起来。她的心脏怦然悸动,全身血流骤然加快,竟忘了阿妈叮嘱多遍的祈祷词。
“克莱大姐,你死得好惨呀!”不知怎地她想起了因难产暴死的大姐,便呐呐说出这没头没脑的话来。两年前大姐遭难产暴死的情景历历在目:没有生气没有弹性变得僵硬的大腿之间夹着一截已不会动弹的小脚丫变成了祭神台上那个庞然大物。
“罪孽啊罪孽。”她生怕亵渎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祭台,惊恐地闭上眼睛,双手合十,从抖动不安的嘴唇间嘣出了祷词:“请饶了我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女岩神……”她念着,串串晶莹透亮的泪珠,洒湿了祭神台下被善男信女踏得光滑溜平的泥土。
她不敢得罪这个女岩神。
不知有多少个世纪了,葫芦寨人对这个传说中的守寡经不住寂寞的女岩神,又敬又畏,惟恐冒犯她,被她收去魂魄,给全家带来灾难。尤其是那些身强力壮的后生伙子,更比别人多了一层畏惧,他们时时小心谨慎,生怕被女岩神“看中”,成了“压山丈夫”。从阿祖的阿祖们开始,葫芦寨的男人总是比女人少,尤其是那些年轻英俊的男人,寨里几乎每一年都要死一两个。那个能卜卦算命、请神打鬼的纳姆萨(注:纳姆萨:怒语,指祭师巫师之类打邦跳神祭鬼的人。)揭开了奥秘:岩神是一个守寡多年的女神,凡是死去的青年男人,都是被受不住寂寞的女岩神抓去当夫爷了。
自古葫芦寨有个规矩:寨里的女人一律不得嫁往山外去,否则就会暴亡夭折,因女岩神不能容忍她管辖地段内的女人嫁到山外去。纳姆萨解释了这一千古之谜:“女岩神犯了嫉妒病!”人们背后悄悄骂女岩神,尤其是那些想嫁往异地他乡的女人们。
寨里的女人不能嫁出去,山外的男人不敢贸然进山当女婿。倒苦了葫芦寨的子民们,三十几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是近亲近邻亲而又亲的亲缘关系,就像山里的野葛藤,理不清扯不明地蔓延繁殖了一代又一代葫芦寨人。
但葫芦寨的男性公民们庆幸的是:他们的身子一代比一代矮小,人的智力一代更比一代痴愚。他们还自豪地说:瞧我这个样,恐怕女岩神看一眼也烦心烦脑的了。她还会找我的麻烦?
葫芦寨的女人也多少庆幸自己的好命:反应迟钝,身材矮小,山外人对她们视而不见这反而成了葫芦寨女人自我安慰的良方:这辈子就不必担心成异乡的短命鬼了。
但江娣除外。她长得娇小玲珑丰满,充满了诱人的妩媚。山里人说:漂亮的女人不聪明,聪明的女人不漂亮。这话对江娣是不适用的。山外来的人都说:山里女子的聪明和漂亮都统统集中在江娣一个人身上了!
此刻,江娣正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为已经进入成年女性的自己,为自己前程未卜的未来。
“阿妹,你应该到山外去生活。像你这样漂亮的姑娘不应在此虚度自己的一生。阿妹,跟我远走高飞吧。”那个来自山外的年纪轻轻的阿山哥,不止一次地说。
可是江娣又仿佛听到来自遥远天国的一阵尖厉吼叫声:“谁敢嫁到山外去,我就让她死,让她死,让她死……”她不禁毫毛倒竖地吓出一身冷汗。
三
从祭神台回来,满腹心事的江娣没有力气顾脚下的坎坎坷坷了。
“呸!是谁这样没良心。”正在想心事的江娣突然停下来,神色慌张的颓然瘫坐在一滩不知什么液体浸渍了的地边。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上,散发着一股尿臊气味。
上红更衣后的女人,千万跨不得男子刚撒过尿的地方。阿妈曾在她第一次上红更衣的时候说。“为什么?”“怕怀孕呀。”“你见过为此怀孕的吗?”“阿祖阿奶都这样说,哪个女人想自找麻烦与自己过不去?”
“唉,倒霉透了。去祭神偏偏碰上这晦气,肯定是女岩神惩罚自己,叫我怎么办呢?”她害怕得捂着发红的眼哭了。哭了一会,她用牙把嫩红的嘴唇咬住,不让恶毒咒语冲出口来。
“嗯?说不定是牛马撒的吧?”她怀着一线侥幸的心理想道。“要是这样,我就不必担惊受怕了。”
“嗨。想到哪儿去了。谁说不是寨子里女人们撒的呢。”她噗哧地笑了起来,抬头望了望没遮没拦的四周,蹲下身在它一旁也撒上了一泡尿。
她蹲在一旁看着这两滩尿渍,比较着它们圆圈的大小差异,想象着男人们尿渍的形状该是什么样子。半晌,掩起羞赧发烫的双颊笑着朝家里走去。
四
平时从屋里外都可开关的门闩纹丝不动了,江娣见门从里顶死,想也没想使力摇晃起来,把个小小木楞房的门扇摇得嘎吱嘎吱乱响。
屋里传来一阵唰唰唰的响声,江娣妈双颊微红开门了。江娣跨进去后,不由扫视屋内。只见常来串门子的老鳏夫达西悠闲自在地坐在火塘边,端着轻轻摇晃的盛满咕嘟酒(注:咕嘟酒:怒族民间用包谷面煮熟后酿出的酒。)的大木碗,抬头看了江娣一眼,又忙着喝了一口。
达西是江娣的远房姨爹,身边有一个叫格当的痴呆儿子。这位远方姨爹喜欢有事无事来家串门子,每次来总见阿妈拿酒拿笑招待他。江娣伶俐,可猜不透其中奥妙。
她一眼瞧见阿妈零乱不堪的衣着和那副慌乱不安的神色,心中产生了异样的感觉。她又一次抬起迷惑不解的眼睛,看了看大白天关在屋里的两个老人。
被咕嘟酒的后劲搞得神魂颠倒的达西,眯着混浊的眼睛,上上下下把江娣看了个遍,目光停在江娣那隆起的胸脯上。江娣被盯得浑身像被虫咬似的不自在。达西摸了摸乱蓬蓬的锅盖头,捋了捋下颔焦黄稀疏的山羊胡,像是发现什么新奇事物似地说道:“呀,好你个江娣,都长成该找男人的身子了,跟我家格当倒是天生地配的一对。你格当哥也到了该套金鞭子的年龄了,江娣,你可要死死套住你格当哥的脖子呀!”说到这里,喷一口恶臭酒气,嬉皮诞脸地盯着江娣。
“谁稀罕你那个傻子格当,看他那个拳头大的矮疙瘩,还有什么脸讨媳妇。真要讨,讨着寨头的哑巴姑娘娜白也算不错了。”江娣顶撞起来。“什么金鞭银鞭的,羞死人了。”想起格当那傻乎乎专盯年轻女人胸脯的丑态,和挂鼻涕淌口水的一副窝囊相,江娣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更不要说是嫁了。她心中只有那个从山外飞来的雄鹰——赶马做生意的阿山哥。
“江,别没大没小的使性子,看别人笑话,人家是你姨爹呢,怎么能这样。”呆在一旁的江娣妈出来圆场了。轻轻骂了江娣一句。
“阿妈,你别总是向着他,什么套不套的,我就听不得这般难听的话。”江娣还是不依。
“江。你少说一点好不好,谁也不会把你当哑巴卖的。”江娣妈白了女儿一眼。
“好了好了,我不说了,留着你们独个儿说吧。讨厌。”江娣呼地从火塘边上弹起,咚咚咚几步跨出门去。在双脚跨出门外的一瞬间,顺手“砰”的把木楞子房门甩得震响。
“唉,如今年轻人像是吃多了辣子火气大得很哟。”尴尬的达西慢悠悠站起身,“好了,我也该走了。女大不由妈,翅膀硬了,手膀粗了,只好随她们的便罗!”达西像是说给自己又像是说给江娣妈听。
人走屋空,江娣妈兀自伤心得直掉眼泪,泪眼朦胧地凝视着刚才与达西偷偷温存亲热过的还未收拾的地铺发呆……
五
夜深了。燃在点火架上的松明火把孤零零摇曳着,忽明忽暗的火光照亮了忙着绩麻纺线的江娣母女俩。
“江,你格当哥送来酒了。”
“送酒?”
江娣妈叹了一口气:“唉,人家可是冲着你呐。”
“冲我?”江娣莫明其妙地睁大了神采飞扬的双眼。
“你呀,连人家给你下聘礼都不知道,你是有意假装的吧?”江娣妈停下手中的活,点点江娣刘海盖住的前额。“阿妈,你舍得我走?”江娣有点悲哀。
“唉,有啥办法呢?女儿是养给别人的,哪能一辈子留在阿妈身边。”江娣妈说,“你十六岁了,该找个男人了。女人女人,只有嫁了男人才算有了依托,有了靠山。”
“我不,我偏要守着阿妈,谁也不嫁。”江娣撒娇地扑在阿妈怀里。
“阿妈想过了,你格当哥虽说傻一点,但你要看到他家的财产。俗话说:聪明的女人看家产,糊涂的女人看模样。独眼珠似的一个儿子,所有的家产牲畜谁也不来挨你争啊分的。”
“我不嫁,我不嫁!”江娣把头摇得如飞转的磨盘一般。
“为什么?”
“我还小。”
“哟,我的江,妈在你这个岁数已当上妈了。”
“不,我不嫁人,我也不想当妈。”
“江,你就听妈的话,答应嫁给格当哥吧!”
“不。我不嫁,任谁也不嫁,就是把脖子砍成九段也不嫁。要是你想嫁,就嫁给他们一家子好了。呜呜……”她发觉自己赌气说漏了嘴,只有以哭来掩饰,等着阿妈斥责。
“……”女儿的话像一颗针戳痛了江娣妈的心灵,手中的线团“咚”地掉在地板上。她没有发作,只把呆滞的哀怜的目光久久扫在女儿身上。她觉得自己愧对女儿。
时间似乎凝住不动了,屋里异常寂静。
“江。”隔了一阵,江娣妈见到女儿那道歉的目光,心里平静许多,轻轻问道:“跟妈说实话,你是不是看上了山外的……”
在葫芦寨的人看来,火塘上那三块支锅用的石三角,就是野外神灵鬼怪安插来监视人间的耳目,因此,任何时候都要避免在火塘边谈论忌讳的事。江娣妈恐惧极了,木然地呆望着那三个深深插在火塘上的石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六
一轮圆月高高悬在夜空,泻下满天满地满山的银色。已是凉爽的秋季了,天空显得格外湛蓝。江娣和阿妈依偎着坐在空地上的包谷杆上。江娣妈一时拿不准要说什么,机械地抚摸着女儿那张黝黑俊俏的脸庞,不由轻轻啜泣起来。
江娣见阿妈伤心抽泣,也禁不住哭了。
“江。你是不是看上了那个山外来做生意的阿山?”江娣妈蓦然间问了一句。在这空地上,什么内心话都可以说的。
“嗯。”江娣温顺地点点头。
一声轻轻地“嗯”,江娣妈听来如五雷轰顶,头脑一阵轰鸣,半晌说不出话来。
“造孽啊造孽,纳拉戛布(注:纳拉戛布:怒族传说中天上最大的神王。)天神啊,这就是报应吗?”江娣妈抬起失神的眼睛,高举着抖动不止的双手,仿佛在向苍天向至尊至贵的神王纳拉戛布在求援求救,一串串泪水从腮边滚下来。
江娣为了取得阿妈的支持、同情和谅解,顾不得少女的羞涩,跪下哀求说:“阿妈,我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请你答应我吧!”
“想去找死喽!”江娣妈想起女岩神的威严,想起葫芦寨千古老规矩,惊恐地搂住女儿。江娣是很理解阿妈的悲痛的。阿爸在一次围猎熊瞎子的恶斗中一倒不起,姐姐又遭难产一去不回,母女俩相依为命到如今,眼下自己要远走他乡,阿妈已够伤心伤肝的了。
“阿妈,那个傻里傻气的矮疙瘩格当我是死活不嫁的。女儿要嫁的人,葫芦寨还没生出来,你老人家就不怕女儿等白了头发,等老了皮肉吗?”
“不害臊的东西,尽说些不要脸的话。”江娣妈忍不住自个也抿嘴笑了。“唉,只要你真心实意地爱上那个山外来的阿山,只要他愿来咱葫芦寨上门当女婿,阿妈也没有不同意的,怕就怕人家不愿。再说,既然已接下你格当哥的聘亲酒,要退婚,咱这葫芦寨还没这个先例。人们会戳脊指背的骂你咒你。”
“阿妈,谁叫你当初自作主张接酒,你一点也不为女儿着想。要我嫁他,明明就是害我嘛。瞧他那傻样,让我怎么跟他过一辈子呀。你们再逼我,我就只有死了。”江娣说着又哭了。
江娣妈心里格登地跳了一下。她完全听信达西的安排,与他偷偷摸摸吹了几次枕头风后,竟然鬼迷心窍地默认了格当和江娣的婚事。吐出的口水舔不回,射出的竹箭收不回。痛悔不已的江娣妈,心头生出了难以言传的压抑感和一阵阵揪心揪肝般的扯痛。
七
焦心如焚的江娣总望着那条通往山外的驿道出神,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阿山哥。她和格当那不可抗拒的婚礼已定在这个月月亮圆的晚上。望着一天比一天复圆起来的月亮,江娣后悔当时没有跟着阿山哥出山。她如饥似渴地盼着阿山哥,偏偏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不见他的身影,悠长悠长的峡谷听不到那令人心花怒放的马铃声。
在异常痛苦难熬的时日里,江娣回忆着和阿山哥相处的日子。
她与阿山相识不是一两天的事。当她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时,就常见那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外地小伙子跟着他阿爸赶着牲口驮着盐巴茶叶来葫芦寨收山货。后来,他阿爸过世了,长得越来越高越英俊的阿山哥,隔三月半年的就会随着叮当叮当的马铃声踏进山里。接触多了,她总佩服阿山哥口齿伶俐,总有说不完的神奇世界。这在山里是听不到的。听得越多,江娣更向往山外那个陌生和神奇的世界。
“阿妹,请你再帮我割点马草吧。”忙着收山货钉马掌钉的阿山说,还从马肚子下射出甜蜜的目光,总叫她心花怒放地答应了。
“阿妹,你该到山外去走一走。”
“阿山哥,山外像咱葫芦寨吗?”她忽闪着一双大眼问。
“不。那可是另一个天地。”他不无自豪地说。
下一页
篇6:刘兆林简介
多情的康定
作者:刘兆林
我早就会唱那首曾经家喻户晓的《康定情歌》了。没想到,我向这首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十大情歌之一的《康定情歌》飞去时,见到的第一个康定人是美丽的藏族姑娘志玛。志玛怕我失望,先讲了一对法国新婚夫妇不远万里到了跑马山,并没有看到什么浪漫的跑马场而哭了的事,对此志玛说,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场子不重要,真正的跑马场,是人心里有片自由的天地……我们不仅没有对康定和跑马山失望,而且多了一份好感。
一座小城,能因一首情歌名扬世界,吸引外国男女们来浪漫,本身就已不凡了,何况康定人还这般有思想呢!于是从白云缭绕着的翠树间下眺,山下的折多河翻腾着连绵不断的浪花,在狭长的康定城中跳跃穿行。我是头一次看到一座城的房子完全是沿河而建的,几乎家家开门见山,户户白云擦窗,人人可凭窗看河。河两岸是一色的汉白玉护栏,河上架有5座不同形状的桥,有一座就叫情人桥。我不由在心底哼唱起康定溜溜的城来。
志玛细心周到善解人意和任劳任怨的劲儿,真让我感动。我刚在心里唱完康定溜溜的城,志玛就微笑着在车里站起来,为我们大家把整首《康定情歌》唱了一遍。唱完,她微笑着发动全车人又唱《康定情歌》。是志玛带头先唱的,而且唱得那么热情和投入,于是我们就像骑着骏马在白云缭绕的空中跑马场自由驰骋开来。在木格措湖边看见了早就听说过的贡嘎雪山。像白发老人又像白头美女的雪山之顶,映在碧绿碧绿的木格措湖水里。湖边很冷,可是湖边依栏而立的一位少女,穿着薄薄婚纱,正在拍结婚照呢。那一刻我忽然想问,志玛,你有可与之拍婚照的人了吗?原来志玛曾远离家乡当过5年兵啊,在部队干过好几种工作呢!怪不得,我觉着似曾相识呢!淳朴而又多情的康定山水的哺育和部队严格艰苦的锻炼,造就了她既美丽温柔,又活泼大方,还吃苦耐劳以关心他人为重的品性。志玛真的是这样。每当汽车离开景区,开始在山路远行时,她的关心就不知不觉地开始了,一会儿把自己带的糖发给大家爽口,一会向大家说明车窗外掠过的各种景物及相关的传说,一会儿还给大家用藏汉两种语言,唱歌提神。志玛穿着藏袍,上上下下、出出进进比我们累多了,可她总是笑殷殷的。
那天车子路过著名的“摄影家的天堂”天都桥镇地界时,忽然从层峦叠嶂的大山里袒露出起伏无垠的草原,白亮亮的溪河,散落的牧包和一群群牦牛,一座座亮眼的藏式楼屋,还有远方直刺蓝天的雪峰。满车的作家都忽然变成摄影家啦,眼花缭乱地抢拍着,可总有拍不完、看不够的新奇美景。当车子驶进繁华美丽的镇子时,志玛抑制不住激动地告诉大家,电视连续剧《康定情歌》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她就出生于这个镇,在全镇惟一的藏语小学读书,直到13岁考上县城的畜牧学校才离开的。志玛还告诉我们,著名的《康定情歌》是根据《溜溜调》发展而来。而最后那段“世间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的爱;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求”的歌词是流传过程中后加的,也便成了此歌飞向世界的最硬翅膀。志玛在位列“中国六大最美乡村古镇”榜首的“甲居藏寨”吃饭的那个晚上,又唱《康定情歌》为我们祝酒,而且连歌带舞。一路上,她总是欢乐着,为我们忙忙碌碌,没见有一刻消闲。我以为志玛是个没经过艰辛,没有过痛苦的蜜糖女子呢。可是在冰川森林公园海螺沟温泉那个晚上,我知道了,她是在康定县姑咱镇的折东区工委上班的。流经姑咱镇的折多河上也有座情人桥。有一天清早,志玛匆匆走上桥头,想赶过河,去工委上班。不想桥上一个让她日夜难眠的小伙子,让她在情人桥中央惊呆了。那是一个和她相爱过的年轻军官。他穿着便服万里迢迢赶到康定,又从康定找到姑咱镇,整整一周才在志玛每天上班必经的情人桥上相遇。志玛惊奇得在桥上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年轻军官家在江西一个大城市,独生子女离不开父母,要她嫁到他那里才成。可志玛的父亲早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又眷恋康定的藏族母亲需要她,还有生活困难需照顾的姐姐和弟弟。志玛的这份爱情,最后选择了深爱她的一个康定小伙儿。当地曾经传说,国民党政府一位高官,和一位藏族大土司,为了爱情,曾发生一场战争。而志玛,为了不给母亲增添精神负担,她把找了7天才找到她的英俊军官,从情人桥领到男朋友家住下。3个有情人,面对面,设身处地谈了3天,谈得热泪长流,志玛又把年轻的军官从情人桥上送回远方……(人民日报-12-12)
篇7:肖灼基简介
肖灼基
姓名:肖灼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3年
籍贯:中国广东省潮阳县
学历;大学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肖灼基是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指导教师。广东省潮阳县人。1953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 同年10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政治经济学专业, 1955年10月由学校选拔为经济学说史专业研究生, 1957年3月转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1959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助教。1979年6月晋升为讲师, 1980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1985年9月晋升为教授。应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商学院教授, 同时还担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经济科学年鉴》副主编等。
肖灼基积极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 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 ①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分离的问题。他在1981年10月发表的《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中指出, 旧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 就是国家不仅是国营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而且以所有者的身份, 直接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 因此束缚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经济体制的主要方向, 就是实行“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所有权归国家, 使用权归企业”; 实行两权分离后, 必须“给企业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经营者的地位。”②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问题。他认为, 在对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上, 对立论和趋同论都是不全面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资本主义一样, 社会主义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受到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条件的制约; 社会主义也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 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社会主义也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 必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将要长期并存。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经济问题, 因此, 必须善于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和经验。③提出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他认为, “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根本问题是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 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 完善全民所有制的经营方式。④认为商品经济是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方式。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商品经济, 有计划是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在商品经济下, 要强化市场的调节作用。⑤在物价改革问题中, 他认为长期稳定物价的方针弊多利少, 物价运动的规律是有升有降, 物价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实行三个转变, 即把计划价格转变为市场价格, 固定价格转变为浮动价格, 行政机关集中定价转变为商品生产者自主定价。在物价放开的基础上, 实行物价控制。
肖灼基多年研究《资本论》,近年着重运用《资本论》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他认为, 《资本论》卷帙浩翰, 每卷内容各有重点。第一卷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如果撇开其资本主义性质, 研究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第二卷揭示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规律,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处理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含扩大再生产、第ⅰ部类与第ⅱ部类、物质补偿与价值实现的关系等, 都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三卷揭示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总体考察时所表现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分割问题,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如何兼顾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物质利益, 也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 《资本论》不但没有过时, 而且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主要著作有: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历史人物》(1981)、《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1982)、《马克思青年时代》(1983)、《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宏伟战略目标》(1984)、《恩格斯传》(1985)、《我国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1987)、《经济师手册》(主编, 1984)、《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辅导手册》(主编, 1986)、《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经济学论著概说》(主编, 1987)、《肖灼基选集》(1988)、《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主编, 1988)等。
篇8:邓子基简介
邓子基
姓名:邓子基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23年6月生
籍贯:福建沙县人
职务:现任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位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财政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税务学会名誉会长、福建国际税收研究会名誉会长,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校长, 《涉外税务》、《福建财会》、《税务》等刊物顾问, 山东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厦门市人民政府顾问、厦门市人民政协顾问,英国剑侨国际传记中心与美国国际传记研究会副总栽
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 中国福建厦门大学
邮政编码: 361005
联系电话: 0592-2086746; 0592-2182686
邓子基, 1923年6月生于福建沙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1947年7月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52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资本论》研究生班。从1952年9月迄今46年, 长期在厦门大学从事经济学、财政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兼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务处副处长、经济学院副院长、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初审组成员, 国家教委经济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务。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厦门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兼位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财政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税务学会名誉会长、福建国际税收研究会名誉会长,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校长, 《涉外税务》、《福建财会》、《税务》等刊物顾问, 山东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厦门市人民政府顾问、厦门市人民政协顾问。此外, 被英国剑侨国际传记中心与美国国际传记研究会分别吸收为终身会员, 并被选任这两个机构的副总栽。
邓子基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勤奋开拓、锐意创新, 固而在厦门大学进行财政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中, 著论丰硕, 自成体系, 贡献突出, 蜚声中外。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教材(含合作)52本, 发表重要论文260多篇, 累计1700多万字。主要著作有: 《财政学原理》、《财政理论研究》(上下册)、《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社会主义财政学》、《社会主义财政理论若干问题》、《财政与信贷》、《马克思恩格斯财政思想研究》、《比较财政学》、《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问题》、《资本论与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美国财政理论与实
践》、《美国加拿大税制改革比较研究》、《财政金融政策与宏观调控》、《财政与宏观调控》、《公债经济学》、《国际税收导论》、《财政支出经济学》、《西欧国家税制改革比较研究》、《经济特区财政若干问题研究》、《现代西方财政学》、《税利分流研究》《涉外税收管理》、《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邓子基教授的大量论著, 提出了许多对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与发展财政科学有重要价值的精辟论述和新的观点。诸如: 他倡导并系统论证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一向坚持与发展“国家分配论”, 成为财政界的主流派代表人物之一; 倡导并论证“经济-财政(税收)-经济”的财政(治税)思想、模式, 把经济作为财政税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提出并论证财政具有分配职能、配置职能, 调控职能与监督职能; 提出并论证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主体具有政权行使者(社会管理者)与全民所有制代表者(财产所有者)两种身份、政权与财权两种权力、税收与利润两种形式以及税收分配关系与利润分配(分红)关系这两种分配关系的理论, 为税利分流与复式预算奠定理论基础; 提出并论证社会主义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规律, 一贯反对“赤字财政理论”, 批判“赤字无害论”,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 提出并论证国家征税的依据主要是政治条件(或政治原因)与经济条件(或经济原因); 提出并论证我国实行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复税制模式; 提出并论证经济特区实行相对独立的税制模式; 提出并论证财政、银行分工、协作的理论依据; 提出并论证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三者之间“一体两翼”的关系等等。邓子基教授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受到国家重视, 多为财政、税务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采纳, 成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邓子基教授的理论建树和对改革建设的突出贡献, 得到了国家、部委以及姼=ㄊ⑾妹攀腥嗣裾某浞挚隙ê凸谕獾墓稀k群蠡竦霉谕飧骷?各类奖励、奖章几十项, 如国务院发给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1991)、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国家级优秀教材两项一等奖(1987、1995)和二等奖(1992)、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中国财政学会优秀成果两项一等奖(1990、1995)、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国税务学会优秀成果荣誉奖(1990)和两项一等奖(1990、1993)、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88、1990)、厦门市劳动模范(1986)与先进工作者(1990)称号,*举例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500名人》之一和美国传记协会《国际500名有重大影响人物》之一, 并获得“世界500名人勋章”(英国)、“国际荣誉勋章”(英国)、“国际终身杰出成就勋章”(美国), 等等。近几年来, 他被列入国际与国内名人传、名人大辞典20多种, 如《世界500名人传》(英国)、《世界500有重大影响人物传》(美国)、《中外经济学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大辞典》等。
【李兆基简介】相关文章:
1.邓子基简介
3.李国文简介
4.李筠简介
5.李诵简介
6.李 灿简介
7.李艺简介
8.李瑛简介
10.李方膺简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