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

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

2022-09-03 08:27: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ongerhel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

篇1: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

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

点燃一根火柴,在冰冷的空气中划过几秒的光亮,随着深冬的一阵微风,灭了。

此时已时深冬,沿海的风似乎从来都是那么的如期而至,连丝毫的面子都未曾给予即将到来的冬,尝试了几次,火柴终于在湿漉的干柴上有了重新燃烧的希望。

父亲赶忙趁势拿了一把稻草,在还未熄灭的柴火中注入了新一轮生机。瞬间,稻草如脱缰的野马般开始疯狂地燃烧了起来。

年前的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着过年的一切,老家的土灶也像往年般开始活跃了起来。虽然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发展也愈发快速,但作为老一辈世世代代沿用过的.土灶却丝毫没有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用父亲的话说:“这土灶烧东西快而多。”

干柴火要准备充足,这是每家农户年前必须忙碌的一件事。因为年关时烧菜,大不可少的便是旺火,用土灶烧火也是对新一年的期盼。

稻草烧着啦,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断而至的干柴。此时,火烧的热烈,所以干柴趁势加入便能充分地点燃,然而好景不长,还未等柴火烧开,便有欲熄之势,我赶紧腾出手中的手,用火钳去不断拾掇火柴,希望它燃烧地更充分,但这般手段也终究逃避不了其欲熄之势。

父亲早已在我身后站立老久,见我忙活着半天,鼻子、嘴巴上也戏剧性地涂抹了不少新春之色,便主动走到我跟前,收拾散落在四处的干柴条,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这活没干几年生熟了吧!”我笑着答应道,并冲父亲不断摇头。

“加稻草!”,父亲此时的一句话,让我开始机械地按照父亲的言语开始忙活,在加入了一些助燃的稻草后,干柴开始稍见起色,燃烧的程度稍比之前有了起效,随着稻草的又一加入,干柴噼啪噼啪的声响愈显清脆,想象中的热火开始充满整个灶内。外面呼呼冒出的水蒸气煮开了一锅滚烫的汤水,那里有菜,有鱼,还有父亲最爱吃的红烧肉。

父亲笑啦,在我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我的窘态让一家人不知说啥,只道是起劲时,忘乎所以。想当年,我可是烧火的一把好手。

看着一缕缕青烟,在冬日的寒风中飘散,年夜饭也在这欢腾、热烈的火苗中开吃啦!思念的远方——家,此时已在万家灯火中迎来新春的第一次大团聚。

篇2:年味的抒情散文

关于年味的抒情散文

春节真的近了,一步步,一天天。

仍在岗,自己把弦绷得很紧,没有特殊感觉。

小时候,则是腊八过后就巴望着春节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赶大集;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样都不能少,一样都不能含糊。

那时又具体在盼望着什么呢?是花花绿绿窸窸窣窣的糖果,是漂亮的新衣服,是年夜饭,是春晚,是年货市场的熙熙攘攘,是走街串巷拜年的喜气盈盈……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是。可那时,我又为什么会盼望过年呢?

正月二十四上午,报社领导去家里慰问,专门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往滨河花园的路上,我坐在王总身边,余光可以瞥见他年轻的侧脸。他的笑声,也依旧那么声调高昂,那么滑稽,不加节制,那么年轻。在家里,妈妈照旧把她的知事明理、临危不乱掩藏得很好,照旧表现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我不知道我是喜欢这份表里不一,还是不喜欢呢。

下午发小劳保,每个人沉甸甸的一大堆,我们科整整16份。霍霍霍依旧穿着那套扎眼的粉色衬衫、藏蓝色毛衫,挨个打电话,让有车的同志帮忙运送,一一落实到人头,尽力避免重复搬运。王总高高的个子从忙碌的人丛中穿过,摇摇晃晃的,半路十分熟络地和相熟的男同事擦肩而过,击一下掌,不一会儿,牵回了穿着大红色羽绒服的悠悠。我看着这一切,不知为何心中温热感动。

昨晚,油田春晚。五年工作,以及27年的人生,第一次看油田春晚。不得不说,舞美绚烂,人美歌甜,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十分具有感染力和煽动性。

我去得早,文化宫大楼和广场尚是一片安宁。文化宫正楼点缀着大红灯笼和各种暖色灯光,其上的夜空,则是天黑透之前的深沉而宁谧的蓝色,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让四周格外空静,让世界只剩你一人,让心深深沉底。

十分遥远的儿时,我参加全局小学生电子琴汇演,就是在这栋神秘恢弘的正楼里接受分配。在喧嚷的正楼大厅里,我站在一队队容颜姣好的优越的来自总部的孩子中间,胆战心惊,眼光不敢飘忽哪怕一点。在这喧嚷的正楼大厅里,我第一次感受到“城市”和“乡村”给心灵带来的剧烈冲击。

近后,这正楼于我而言不再神秘,我再走进这正楼,楼里依旧人影幢幢,流光溢彩,我依旧灰头土脸,渺小而不为人知。时间和时代都在流逝向前,好像只有关于我和我的一切,不是。

慧妈走了,西风走了,淦淦也找了“借口”提前下班,诺亚照旧有一搭没一搭的。此刻办公室里只有我和霍霍霍,耳边是联欢会排练的歌舞升平,绵延不绝。

也有清寂。

一中的孩子们放假了,一向喧嚷的辽源路宁静下来。只有胖阿姨,杂粮煎饼,鸡肉卷,章鱼丸子,和其他几家小店还在营业。圆通快递、午托班,都大门紧闭。这几天气温回升,但风却格外狂暴凛冽,十分冷,肆无忌惮刮过冷清的街道,让人格外狂躁而恼怒。

我的心里没有什么额外特别的感受。

我只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仅此而已了。

篇3:年关年味抒情散文

年关年味抒情散文

匆匆的又是一个年关了……

透过窗户,望着窗外走过的日子,匆匆的身影一次次地映入我的眼帘,亦一次次地让我陷入时光深深地吝惜之中,每每在这个时节,我都会写些文字来弥补这个时空的迷茫。因为在年关将至,所有一切都会成为记忆深深地搁浅在我们的生命里!

年关,是一年的结束,亦是来年的开始。年关就像是一座桥,将人们的昨日与今天联系在一起,在这段时间感悟,在这段时间期盼,在这段时间迷茫,在这段时间栖息,感悟走过的一段段的流程,迷茫未来的一个个日子,栖息一段段新的时光,一句话,在这年关,文字里印下昨日走过的深深痕迹,同样也种植下我们来年的新芽!

可能是这个缘故,我还是想写下今年年关的文字,来祭奠这份年关的心情。生活,当在某一日打开回首的大门时,也许这年关的文字还是一份沉沉的记忆,我希望如此。

年年年关年年写,岁岁年关岁岁情。在这年关时刻,我想起母亲给我们做过的新衣,想起与父亲在年关一起置办的年货的时光,想起与父母一起到镇上置办年货的时,冷飕飕的寒风,和父母那一双双温暖的手,想起我们穿梭在人群里的笑意、愁容!

一幕幕的场面,如今就像一个年华搁置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怀想着,厮守着,让我独自在书写着一份年关的情怀……

如今,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些年关的往事就成为了我笔下美好的记忆,可是,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父辈在年关的时候总是一脸的愁容,家里生活拮据,父母在大队里一年挣来的工分除了一家人的生活用度之外所剩无几,那有给子女们置办一件新衣新裤多余钱呀?现在想来,在那时却真的是为难我们的父母亲了,然,尽管如此,我的父母借上钱也要给我们买新衣服的,哪怕是一件最便宜的,用母亲的话说:新年必须给我们一份新幻想,是呀,为了省钱,每每到了年关,母亲在白天干活外,晚上就在油灯下给我们一家人纳鞋缝衣服,一针线,一段情,至今在我脑海里都时常显现……

走进年关,年味愈来愈近,街道上已经是热闹纷繁,乡下置办年货的人们,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有的携着老人,有的携着孩子,有的独自徘徊,每每遇到这份情景,总会勾起我在年关的一份份心绪,这份心情如同是年味一样成为我这年关的记忆!

在年关,我喜欢走进商铺与市场,一是看,一是想。看看年关的人们在想什么,想想年关的人在看什么,不论是慨叹,还是惊叹,每一声,每一次都会收入我的文字,慢慢的`,我就习惯了在年关里寻觅,寻觅一份年关的文字,寻觅一份年关的心情。

年关的文字是湿重,这是父辈们在年关给我的记忆。现在想起那些从身边远走的年关时光,想起从时光中离去的亲人,心里总有一份说不出的酸楚!在那一刻,和多数人一样的我总期盼自己快快长大成人,至少能减轻父母身上的负担,给他们想要的一个生活,每每看到如此慷慨的我,父母总会是笑笑,或用母亲的话说:这就是生活!我不解母亲的意思,于一个苦涩年少的我来说,更不能理解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因此我常常冥想于年关之中。

年关到了,年味浓了,年想近了,望着窗外,我想起搁浅在心中日子,那些久远的人们走进我的心怀,他们或许正走在春运的途中,他们或许正逗留在镇上的商店里,他们或许正和我一样沉浸在这长长的年味里……

每到年关,于一个外乡人来说,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句话:回家过年吗?

和一些瓢泼在外的人比较,我不算是一个游子,然而,这简单的一句话一样也成为了我在生活中的许多纠结之因。年关到了,我愿意和儿时的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相聚,愿意聆听他们与己无关的事情,愿意和他们通宵达旦的熬夜,因为和他们在一起心与心没有距离,人与人没有隔阂,一如他们所言,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当不见对方的时候总想打个电话,就是在电话里听到一句问候,一样也会兴奋不已,他们如此,我何尝不是这样?

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关愈近,年味愈浓,那思乡的心绪也在日益剧增着!

今天在忙碌之中写着一份关于年关的文字,期间早已种下了一份深深地怀乡之情。我不能忽略这份年关的文字,因为这份心绪支撑着,我愈来愈感受到这年关深深地眷顾!

天地有多少情相聚,亲情,友情,爱情,与乡情,一样聚集在年关之中,让我们身处其里不断的演绎、仰望与回首着!

篇4:年味里的亲情

“叮铃铃,叮铃铃”我隐隐约约听见了闹钟的声音,我抬头看了一眼钟,大概是5点钟,我再看见门外妈妈的身影,之后我起来上了个厕所后,我往厨房里探着头张望,妈妈正在洗菜,用的还是冷水。手都冻红了,我顿时觉得妈妈很辛苦,今天我一定要好好表现一下。

等我再睡醒后睁开眼,已经是早上9点半了。我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妈妈正在打扫家里的卫生,菜篮里放着切好的几种蔬菜,整齐地摆放在一起。顿时发现妈妈打扫过的地方都是一尘不染,木板被擦得和镜子似的。这时的墙上仿佛像下了雪一样,透亮清新。我和哥哥一起去贴对联、窗花。妈妈打扫完了卫生,坐在沙发上捶着背,因为待会妈妈要弯着腰拖地,我立马走上前去,说:“妈妈,我来给您捶背。”妈妈说:“好,儿子真乖。”“是这里吗?”我说。“对,就是这儿。”我非常高兴,妈妈也摸了摸我的头。

到了晚上,我听见了劈里啪啦的声音,从厨房进去我一探究竟,是妈妈在炸薯条,我立刻把这个好消息也告诉了哥哥,但是妈妈光顾着和她小学同学微信聊天,结果就把薯条炸糊了。当爸爸回来时说:“炸糊!了还吃什么呀?”略带着点生气,撇着嘴就爆出了一句南昌话:“不晓得组犀利。”我们几个哈哈大笑。

晚饭的时候,菜都端上桌了,各种鸡、鸭、鱼、肉,菜色繁多,品种不一,我们都很高兴,只见爸爸直接用手“偷”夹了一个碗里菜,吃完了就赶紧去把我们的碗筷都准备好了,很明显他很高兴,只是未表现在语言上。吃饭的时候到了,爸爸给妈妈倒了点酒说:“喝点吧”。爸爸真的很久没有给谁倒过酒了,他也提议我和哥哥自己把饮料倒上,我们最后一起举杯喝了起来,推杯换盏,你斟我酌,好不热闹。真的平时很难有这样的场景。

这或许就是年味里的亲情。

篇5:年味里的亲情

时光的脚步悄然前行,一转眼,新的一年即将来临。除夕夜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地响着,空中的烟花绽放出灿烂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过年的味道,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与欢快。

“开饭了!”爷爷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和妹妹迅速跑出房间,直奔厨房,鼻孔里扑满了饭菜的香味。“哇!这也太丰盛了吧!”妹妹惊叹道。确实,连我都感到意外,昔日看起来宽大的餐桌,此刻却是这般拥挤。此时,奶奶端着我爱吃的牛肉丸汤挤了出来。不一会,肉香味就钻满了屋子的每个角落。我着急地催促着赶快开席,我实在忍不住了。

一家人入席后,我迫不及待的把勺子伸进了牛肉汤中。“等一下,小谗猫,爷爷还没有讲话呢。”我的勺子被爸爸的筷子无情地挡了回来。此时,只见爷爷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开始发表新年致辞。爷爷说的什么我都没听清楚,只觉得牛肉汤在向我微笑招手。只记得最后奶奶发红包时,我才从与牛肉汤的眼神交流中走出来。随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喝了口汤,嗯,简直然间美味,牛肉丸随着我的咀嚼而爆出汤汁,我实在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美味了,只能使劲的点头“好吃,好吃”,我风卷残云般就把汤喝完了。满足地愣了下神,也顾不得了餐桌礼仪,又急切的把筷子伸向了远方,可是还是够不到我最爱的辣椒炒肉,我站了起来还是够不着。这时,我才发现,大人们在互送新年祝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爸爸和叔叔由于工作的原因都不在爷爷奶奶身边,一年很难得见上几面,爷爷奶奶把对我们的爱全攒在了这几天,给我和妹妹们买了新衣服,准备了各种零食,还把我们的床铺晒的得暖暖地的。就像奶奶说的爷爷忙活了好几天了。爷爷奶奶的面孔被岁月的年轮无情地碾压,变得日渐苍老;挺拔的身躯因为孩子们的日夜操劳而变得佝偻弯曲。可他们只能把对亲人的思念悄悄藏起,转变成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段短暂的团聚。

日子过得很快,特别是美好的时光。一转眼,我们又该回南昌了,临走前爷爷奶奶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装在了车上。我还以为他们要一起回南昌了呢,可爷爷却说是特地为我们准备的花生油、芝麻油、面粉、小米……重要的,不重要的都带上了,还有爷爷奶奶恋恋不舍的目光。我们带上的不是包袱,而是人世间最温暖的东西——亲情。

亲情如影子,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总是无怨无悔的伴你一生。

篇6:年味里的亲情

时间是不等人的,不知不觉中,年的历史已有上千年历史了,而它最早被赋予放假团圆的色彩还是在民国初年被袁世凯所定下,年味有此(由此)而展开。

到了现代,改革开放后,大批农工开赴经济特区,企图在那里打造出一番天地。而一年到头,没有几个较长的假期足够他们回家,而春节独步于中,以其原有的祀神祭祖的文化再加上较为漫长的假期,成就了一大批异乡为客的人们归潮期,春运也油然而生。

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早早的置办下年货,菜式也许不如南方丰富的北方,也会巧着心思地置办精美的面食。

与此同时,那记载着浓稠乡思的春运列车也一次次挑战着中国交通极限,也为外国的报刊增补了几分令人惊奇的新闻,只是……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时代中国人也不得不割舍那遥远的乡愁,望着家的方向,长叹一口,随后又继续投入繁重的工作。年味就此,逐渐的消淡,让人长叹,令人迷茫。

春运人数有减无增,留居城市者愈来愈多,年中那份包含团聚的`味道消溶了。

与此相称的是春晚,截止20xx年,春晚的收视率首次由手机胜出,传统的拜年方式也不再繁兴。

所幸的是,亲情不曾消淡,而年味的亲情延续也愈加热烈。

截止20xx年,我国的手机拥有率达到了95.1%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我国的网民数量也达到8.17亿,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的总人数。这使得人们即使抢不上春运火车票,也可以使用通信工具表达属于自己的感情,阐述新时代年味里的亲情。

抢红包,集五福,百度问答一个个有趣的网络活动再次将亲情聚在一起。也许不能团圆,纵各(隔)千万里,人们依然能用网络来表达亲情。年味也就此凭借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起来,人们可以用网络表达自己那充满年味的亲情,用环保的电子鞭炮取代传统的烟花,到饭店承包依旧充满亲情的年夜饭,从而替代了传统家庭宴席。年味开始使用其他方式呈现,也许这种方式不如传统年味富有底蕴,但这种方式亦能表达年味里的亲情,也许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入当中。

年味里的亲情也就在这趣味横生中继续延续。

篇7:年味里的亲情

在小年前,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时的东西了,家家户户窗前都有挂着腊肠。

到了二十四,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因为我们这里有着吃饭前放鞭炮的习俗,所以,到了中午的时候,爷爷就拿着鞭炮出去了。爷爷点燃了鞭炮,大家都遮住了耳朵,开心的地笑了起来。下午,我同父母一起来到了集市,买好了晚上的饭菜。这一天,我们家里人人都要吃上一碗糊羹,象征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的意思。

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是因为秦始皇征集农民修万里长城,南昌居民在腊月二十四,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到达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同。

除夕前一天,大家都十分忙!奶奶要在集市上买好肉,鸡,鱼,青菜…什么都要准备充足。这一天,还要早早来到大街上买好对联。

除夕家家都十分热闹!家家敢做年菜赶做年夜饭,街上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门外贴上了对联。晚上的时候,奶奶和爸爸把饭菜准备好了,除了赶不回来的人,其他人都到家中一起吃团圆饭。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家家灯火通宵,日夜不绝。

正月初一,孩子们与大人穿上新衣来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我们幼辈要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领幼辈向左右邻居拜年。当然,我也不例外。

初二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必须来到外婆家过年。晚上的时候,我们必须把门打开,把饭菜做好,把桌椅板凳摆放整齐。这时候,我们的祖宗们会进来吃饭菜,我们不能碰到任何一样东西。他们吃好后,我们需要上香,然后给他们磕头,许愿。许完愿后,要把饭菜放进一次厨房,才能拿出来吃,不然就坏了规矩。在桌上,大家开心的地聊着新的一年的愿望。

初七的时候,大家都上班了,商店也打开了门。

正月十五元宵节,就热闹多了。大家晚上的门前挂上了灯笼,处处张灯结彩。孩子们会买上许多的烟花爆竹到街上燃放。即使不去街上淘气,在家中也能有声有光的地玩耍。这一天,大家必须吃上元宵,在我们南方一般吃的都是汤圆。

过了正月十五,孩子们就开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就结束了。

篇8:年味里的亲情

“过了腊八就是年”,经常听妈妈说这句话,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期末考试结束了,放假了,街上总是热热闹闹的,大人们忙添新衣,备年货,我就知道好日子要来了---过年咯!

过小年了,给家里来个大扫除吧。外婆拿了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它捆在一根扫把上,用它来扫掉天花板上的灰尘!搞完卫生外婆就骑着电动车去菜市场买了许多的菜回来,有鱼,虾,肉等一些菜,都是我爱吃的,真开心!外婆在厨房忙碌的做丰盛的年饭,我就带着弟弟妹妹在房间看着电视,吃着零食!

过了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我最喜欢这一天了,因为这一天不仅是除夕,还是我妹妹的生日,当然,那天的饭菜也很丰盛的,但我只吃了一点点,留着肚子来吃生日蛋糕了,大家为妹妹唱着生日歌,我看着妹妹很高兴,我也很开心!吃完蛋糕后我在看电视,在看电视的时候爷爷正在包红包,我昨天就听到爷爷说今年我能得到很多的压岁钱,我就在心里想着,今年我能有多少压岁钱呢!

“郭可优琪,快来拿红包了。”我一听到这句话就飞快的跑到爷爷那里去拿红包,打开红包,我眼睛一亮,这么多,一千二百块钱,是去年的6倍,暗暗地想着,明天可以自己买好吃的了!接完红包后就该洗洗睡了,可今天我们小孩不能那么早睡觉,因为我们要守岁,要到晚上12点后睡觉,就这样,我和爷爷奶奶妹妹坐在床上看春晚!

除夕过后就是春节了,春节正月初一是要去拜年的,拜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别人家拜年的同时说不定还可以得个红包哟!

一眨眼,就到了元宵节,元宵过后就是开学的日子了,元宵那天我吃了很多汤圆,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所以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年悄悄地来,匆匆地走,又是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篇9:年味里的亲情

终于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学期,新年即将来临,学生们繁重的学业结束了,然后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一样去自由快乐的玩耍;大人们停下了手中事情,然后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一起幸福的吃着年夜饭,享受着年味里的亲情。

比起暑假,我更喜欢寒假一些,因为父母终于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期和一个陪我们的时光。让人兴奋的是自己的钱包能日益“膨胀”起来,他们管这个钱叫做压岁钱,我都问过他们这件事,他们说是为了守岁,凡说有一个怪兽叫做“祟”。每到夜晚,他会趁大人们熟睡的时候把孩子叼走吃了,所以每年除夕都有个不睡觉的习惯,可有位母亲把铜钱放进红色包里,然后塞进枕头下,等怪兽靠近时,就一道白光把他降伏了,因而有人把这种钱叫做压岁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虽然能买许多零食,但却比不上家人做的饭菜。新年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男人们准备好食材,女人们只要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坐上桌就能闻到饭菜的浓香味,可口的饭菜更是让我垂涎三尺,虽然没有饭店豪华,但比饭店的更美味,更有家的味道,我夹起一块肉就吃了起来,瞬间肉汁四溢,真是口感饱满,外酥里嫩啊!这时候,孩子们吃着美味佳肴,常年在外工作的大人们,则是与大家吐露自己的烦恼。一道童声响起:“为什么我们的桌子是圆的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道:“因为要团团圆圆啊!”夜晚不再寂静,而是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

新年之后就是元宵节了,这一天就可以吃上软糯糯的汤圆了并赏上龙灯,而我则会坐在小板凳上等着舞龙大队的到来,他们会先拜访每家每户,然后开始表演。烟花、炮爆竹则是他们的伴舞者,让我最神往的是龙喷火的片段,也许是烟花的绚丽使它更精彩,像是神龙给我们新的一年的祝福,而我也在舞龙表演,烟花、炮竹声中如痴如醉。

【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1.灯笼里的年味作文

2.爆竹声里的年味作文600字

3.知味抒情散文

4.年味作文

5.年味美文

6.作文年味

7.隔年抒情散文

8.盼年抒情散文

9.年味-五年级作文

10.年味学生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土灶里的年味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