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

2022-08-28 08:42: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机灵鬼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

篇1: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

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6%,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南方水多经常闹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虽然现有的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15%左右。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

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增强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4、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的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5、第⑦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请加以简要概括。

6、请就“保护水资源”拟两条广告语。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2.本题考查对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骒要准确选取有用的信息。第②段中的“因此”的“此”是指“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章第④段说明的是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人均占有量少;分布极不平衡;没有被充分利用。只要答出以上三点,文字不一定与参考答案一致,意思对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本题的答案可以从第⑤⑥段中得出,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概括准确、全面。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的水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5.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第⑦段说明原内容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意思对即可)

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只要答案内容与保护水资源有关,语言简洁、精辟、生动,均可得分。例如:请珍惜我们的生命之源;珍视生命,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篇2:气候变化对陕西省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陕西省水资源的影响

陕西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处我国东南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分为三个气候区:陕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关中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陕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区.

作 者:庞雷  作者单位: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刊 名:陕西水利 英文刊名:SHAANXI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P64 关键词: 

篇3:气候变化现代文阅读及其答案

气候变化现代文阅读及其答案

不久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针对美国政府和社会在能源和气候变化上的态度大声疾呼:美国的生存正处于危险之中,更有甚者,人类文明的未来正面临着危险。戈尔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美国在能源、环境和气候安全方面的尴尬境地--从中国借钱购买波斯湾的石油,燃烧石油的过程中破坏地球。实际上也是大多数国家的困境:高昂的油价,过度的排放,脆弱的经济,紧张的国家关系。戈尔为美国制定的方案是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并要求国家致力于在内实现电力10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也许这一方案并不适合所有国家,但戈尔这需要彻底地改变的理念和勇气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安全挑战的必由之路,但低碳之路并不平坦,还有很多人对依赖化石燃料抱有幻想,并对气候变化的事实表示怀疑。许多政治家在选票的诱惑和威慑之下随波逐流,没有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些政治家并不缺乏敏锐的战略眼光,只是缺乏勇气!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这种理念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

从内涵看,低碳经济模式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中国既需要摆脱对碳基燃料的过分依赖,减轻高油价的压力,实现经济转型,又需要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从现实利益看,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查塔姆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一篇题为《气候变化: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注重发展和采用先进的气候技术,与中国致力于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其地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立即行动。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等待的时间越长,减排的成本就越高。如果将减排的开始年度从推迟至,全球每年所需的减排量将增加一倍。中国应当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全球新的经济转型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实现绿色发展,建立低碳社会和和谐社会,并为建设和谐世界作贡献。当然,是否承诺是一回事,怎样承诺、承诺多少又是一回事。任何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加入全球减排行列,将意味着选择一场公共资源战争,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黑色战争。

(选自《科学时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能源、环境和安全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B.低碳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就是要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

C.低碳经济同时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D.低碳经济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

2.下列说法中对原文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戈尔分析说:美国目前处境尴尬,生存面临危险,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共同问题。

B.戈尔提出一个可以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困境的方案,即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并要求各国致力于在10年内实现电力10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

C.尽管已有很多人认识到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仍困境丛生,还有很多人对依赖化石燃料抱有幻想,并对气候变化的事实表示怀疑。

D.政治家们没能承担应有的责任主要是因为目光短浅,片面迎合大众发展经济的要求。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实现低碳经济,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从而挫伤人们环保的信心。

B.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长时间的等待,换来的代价将更大--减排量增加,国际关系更为紧张。

C.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国内绿色发展,建立一个低碳社会和和谐社会,是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路。

D.在全球新的经济转型时期,无论是从现实利益角度看还是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发展低碳经济都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1.B(不是绝对的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

2.C(A所有国家错。B该方案不能解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困境,同时这是戈尔针对美国的问题提出的方案。D政治家并不缺少眼光,缺的是勇气。)

3.A(低碳经济,兼顾的是低碳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及可持续性,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篇4:黑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黑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has experienced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Heihe RiverBasin with scope of temperature rise reaching 0.5-1. 1°C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mean value ofthe period 1960-1990,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18.5 mm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1950s, and 6.5mm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mean value of the period 1960-1990, water resources decreased2.6 × 108 m3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1950s, and 0.4 × 108 m3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mean value of the period 1960-1990. These changes have exerted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local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y, and also made the condition worsening in water resourcesutilizations in the Heihe Rver Basin.

作 者:张济世 康尔泗 蓝永超 CHEN Rensheng Zhang Jishi KANG Ersi LAN Yongchao CHEN Rensheng  作者单位:张济世,Zhang Jishi(Cold and Arid Regi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康尔泗,蓝永超,CHEN Rensheng,KANG Ersi,LAN Yongchao,CHEN Rensheng(Cold and Arid Regi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刊 名:地理学报(英文版)  ISTIC 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卷(期): 13(3) 分类号:P467 P343.1 关键词:climate change   water resources variability   Heihe River Basin of Northwest China  

篇5: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文循环过程,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当地水文水资源特点,对气候变化对当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进行讨论.

作 者:杨卫东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新疆,清河,836200 刊 名: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 英文刊名:WORLD CHINESE ENTREPRENEUR ECONOMIC YEARBOOK・SCIENCEEDUCATOR 年,卷(期): “”(5) 分类号:P64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文   水资源   西北地区  

篇6: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论文

在我国气候变化也给水文水资源带来的影响,西部和西北地区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有明显增加,西南地区趋于减少。东部地区降水的有很大的变化,西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北中部降水量成增加的趋势,华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部降水量趋于减少。随着气温的升高,地表水蒸发量也明显的攀升,地表水的蒸发、植物蒸腾和渗透的量和我们可利用的地表水的实际降水量的差值是我国可利用的水文水资源增减的晴雨表。气温的增加也使我国冰川覆盖面积减少,我国一些依靠冰川融化补给的河流径流出现减少。其次降水的强度和平率,水循环系统也受到影响,引发水灾害。还影响深林、湿地的生态系统,引发其他的自然灾害。气候变暖使水温升高,地表水的大量蒸发,不仅使河流径流减少,河道污染严重,还加快河流中的污染物分解速度,直接影响我国水文水资源的质量。

2 研究方式

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主要通过降水量、流域气温和地表水水蒸发等指标变化进行预测性研究,来推断可能发生流域内供水和径流增长趋势,对于气候变化的评价的影响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影响法、相互作用法和集成方法。对于一般气候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采用影响法,也就是WHAT-IF模式。在气候发生变化后,对水文循环系统的各个分量会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般分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自定义气候变化的未来情景模式。第二,选择、构建和验证水文水资源模型。第三,把自定义的气候变化情景当成流域水文模型进行数据输入,对水文水资源循环系统进模拟、分析和水文变化检测。第四,将结果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1 气候变化的情景生成技术

气候变化具有极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变化,任何专家都不能对未来气候变化记性精确评估预测,情景生产模式只是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可能性的预测,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对未来气候发生的时间、状态、空间和分布性合理推算描述,通过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气候变化的情景生产技术有二种主要方式。

2.1.1 设置情景模式。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范围内,选择任意的气候变化因素,像降雨、湿度和温度等。假设未来气候升高2~3℃,平均降雨量减少或增加10%~15%.根据不同的要素组合、分析和判断,这种设置是敏感性的分析,就是一种性能的检验。

2.1.2 分析历史资料。首先选取一段具有短期影响意义异常天气时间,通过历史记载对气候变化状况进行冷暖分析,在和现在天气做对比,建立模拟模型,创建未来天气变化的情景,这种方法完全选用了气候变化中自然变化。其次就是利用古代相似发,在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地区内地质地貌考察,找到地区历史气候变化的规律,应用的现代气候变化上面,建立未来气候变化模型,推比未来气候变化。再次就是空间类比法,就是把一个区域气候变化照搬到另一个区域内,由于地理条件不同,气候变化诱因也存在差别,这种方法准确性比较差。

2.2 水文模型技术

在选择和使用的水文模型,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的因素要考虑到。主要因素包括:模型精度,模型参数变化,现有的数据准确性、模型通用性和便利。现在,用来估计评价区域水文水资源影响最大水文模型技术有以下三种。

2.2.1 经验统计模型。根据在同一时期降水、径流和气温观测数据之间的关系对比,构建的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质地貌、区域水系和植被、蒸腾效应、抗水和洪水频率的对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都应该考虑进去。在研究过程中,要结合区域变化情况,对波动较大的效应进行科学的统计、测试和评估,才能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

2.2.2 概念性水文模型。在不同的地区水平衡的基础上,土地的降雨径流产生的蒸发、渗透和产流到从新生成的过程。水文模型是以水文物理现象的物理过程为基础,径流的因果关系和气候研究和分析流域水资源产生的影响。这个模型也有一些缺点,通常忽略的影响土壤、地形、植被和其他参数的`空间分布,通常把一个区域当一个整体来对待。

2.2.3 分布式水文模型。就是把整个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单元,在根据不同单元内的植被、地形、土地利用、土壤和降水不同建立水文模型单元,该模型的特点是反映在每个独立的单元都能很好反映流域的特性。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在我国和国际上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长期以来陆上水文系统和气候都是相对独立的,在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当中,都是才有气候模式和水文模型这种单向被动的反映模式,没有考虑气候和水文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要改变气候模型和水文模型当中物理过程中描述和参数方案,提高二者模拟精度。

2)由于目前气候模型模拟出的数据空间分辨率较差,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气候模型和水文模型的紧密结合技术,使二者之间时空转换和模拟精度更加精确。

3)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对现有的模型进行改进,使之能够使应未来发展方向,比如具有物理机制的大尺度的水循环系统模型。

4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前提下,在水里工程建设方面需要面对的是极端天气下可能出现的水灾害的预防,提高水里工程的防洪标准,增强供水能力。还要建立完善法律政策,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提高管理水平。最后是加大对水文水资源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深化研究力度,建设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才能缓解气候变化给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国庆,张建云,刘九夫,等。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水利,(,2):47-51.

[2] 张利平,陈小凤,赵志鹏,等。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3):60-67.

[3] 任必穷,董立新。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环境与生活,(,18):201-202.

篇7:《水资源》阅读答案

《水资源》阅读答案

①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的开采利用水资源加上水资源的被污染,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量比人口的增长快了两倍,到2025年地球上每个居民所享有的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二分之一,全人类下世纪初便将面临“全面的严重水荒”。联合国的有关专家甚至预言,21世纪的最大问题不是石油,而是水资源。如果我们还不善待生命之源、珍惜节约水资源,那就极有可能应验这样一句振聋发聩之言:“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

②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受到影响。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由于缺水,地下水严重开采,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河湖干枯。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地面水水源必须在三类以上才能作为水厂的取水水源标准,但目前我国有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标准,缺水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③濒江临海、以水而兴的上海,水资源状况同样也不容乐观。尽管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可使用的淡水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的40%,世界人均的10%。作为全市的80%饮用水水源的黄浦江因水环境日趋恶化,更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到上海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据一项水质检测资料显示,目前市区日均废污排放量达550万吨,一年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导致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逐渐下降,再加上咸潮的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威胁,由于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已使原本水源较为充沛的上海成为水质型的缺水城市。上海已与北京、雅加达、特拉维夫、洛杉矶和休斯顿一起,被联合国的有关专家列为下一世纪饮用水严重缺乏的城市。

④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量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风气。

13、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3分)

14、“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4分)

15、“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一句中加点的“仅”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6、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5分)

篇8:《经典作品影响》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经典作品影响》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一本名著、一部电影、一台话剧、一首歌曲,当年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虽历经久远年代,但至今仍百读、百看不厌,传唱不衰者,可称之为经典。经典作品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骄傲,正因如此,中国人谁没读过四大名著?在读书人乃至普通人家的书橱里,又怎么能少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倘若少了其中的一部,似乎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不像真正的读书人家。而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作者都耗尽毕生心血,经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有的甚至一生磨一书,一生磨一戏,一生磨一歌,创作者为此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不知从何时起,影视圈掀起了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其热情之高,速度之快,集数之多,声势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惊讶不已。只要触目众多媒体便可得知,今天有位大手笔改编了某某名著,明天又一大导演改编了某某电影。其实,充其量是把不足两小时的电影拉长为电视连续剧,其中,不乏添枝加叶,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偏离原著。何以如此?说穿了,就是金钱驱动,利益所致,改编越长越来钱,导演名声响天下,演员身价百倍升。至于尊重经典原创、注重史料真实、慎重改变情节等等,似乎大可不必在意。反正诸多经典作者早已作古,死人不会与活人打官司,何必较真呢!这就给胡编乱造者吃了颗定心丸。其实,恰恰相反。比如,一些关于革命史的文艺作品,广大读者和观众知悉历史,当年参加南征北战的老战士尚健在,这么一来,新编经典越多,笑话越多,弄得那些穿帮的大编导们狼狈不堪,不知如何应对。这些年,连续新编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山间铃响马帮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反响平平,就是例证。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赢得一片掌声和满堂喝彩的。

也不知缘起何日,各地又冒出了文化啃老的怪现象。只要读读新闻就不难看到,这些年名人故里纷争四起,从黄帝故里、姜尚故里、老子、庄子故里之争到曹操、华佗故里之争。从赵云故里、诸葛亮耕地之争,发展到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于是,有些地方,言必古人,艺必古典,以此炫耀当地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对此现象,人们称之为文化啃老族。文化啃老,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代名人的尊重,其实并不尽然。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厚古薄今,对当今文化不自信者有之;盲目开发、受利益驱动者有之;热衷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政绩者有之;仿佛一旦争到了名人故里,便有了猎取经济利益的敲门砖,身价倍增,门票大涨,不尽财源滚滚而来。其实,错矣。对于名人故里、古人坟墓,理应重温历史、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这才是当务之急。

依我看来,经典新编,切莫急功近利,一哄而起;文化啃老,切忌躁动,蜂拥而至。只有慎之又慎,不为金钱所动,才能使经典神韵无穷,历史遗存光彩夺目,闪烁着文明和智慧光芒的文化世代流传,令人景而仰之。

(节选自10月8日《人民*报》)

1.从原文看,下面对经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名著电影还是话剧歌曲,只要当年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历经久远年代,仍百读、百看不厌,传唱不衰者,都可称之为经典。

B.《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四大名著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骄傲,所以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作品。

C.在读书人乃至普通人家的书橱里如果少了四大名著甚至少了其中的一部,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就不像真正的读书人家。

D.经典作品的诞生,需要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甚至创作者为此耗尽毕生心血,因而经典作品才能神韵无穷,令人景而仰之。

2.下列的说法,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触目众多媒体便可得知,影视圈掀起了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其实都是添枝加叶,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偏离原著。

B.影视圈掀起的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热情高,速度快,声势大,却不去尊重经典原创、注重史料真实、慎重改变情节,究其原因,诸多经典作者早已作古。

C.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赢得一片掌声和满堂喝彩的。

D.文化啃老,虽然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代名人的尊重,但是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这些都无益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3.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将经典作品改编成功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山间铃响马帮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改编,反响平平,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B.近年来名人故里纷争四起,出现了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这些地方,言必古人,艺必古典,以此炫耀当地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其真正的动机却并非如此。

C.重视传统文化,尊重古代名人,需要重温历史、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

D.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急功近利,一哄而起的经典新编,浮躁短视,蜂拥而上的文化啃老,都不能使经典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更不能使文明和智慧光芒的文化世代流传,令人景仰。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似乎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

2. 【答案】C

【解析】A都是错。原文是其中,不乏添枝加叶。B只是给胡编乱造者吃了颗定心丸,并非唯一原因。D只是表面上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实际上不是。

3. 【答案】 D

【解析】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错。

篇9:《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

1、总领全文。

2、希望全国上下都来关注水资源短缺这一严重问题。

3、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③大量排污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④集中取水和排污,致使我国普遍缺水。

4、(1)D (2)相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 (3)①海水入侵 ②地面塌陷③城乡缺水 (4)举例子、分类别。

5、(1)- (2)部分城市的供水。

6、小结全文,呼应开头,点题。

7、略(提示:①开源节流,节流为主; ②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③统一调度,优化配置; ④加大治污力度等)

篇10:《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

--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①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介绍说,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②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千万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的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③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④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⑤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①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把水资源不足当做我国的基本国情,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3、第②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的?

4、读第③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对这三句话之间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结构上看,第1句是总说,第2句和第3句是分说。

B、从层次上说,第1句是第一层,第2句和第3句是第二层。

C、从逻辑上说,第1句和第2句之间是解说关系,第2句和第3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D、从内容上说,这三句之间都是因果关系。

(2)本段第3句话中有两个分号,它们在句中的作用相同吗?为什么?

(3)本段第3句话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超采地下水产生的严重后果,请各用四个字概括:

(4)本段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至少写出三个)

5、读第④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近三年大约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2)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具体指的是什么?

6、文章最后一段起到什么作用?

7、既然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你能想出一些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办法吗?试写出几条。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相关文章:

1.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论文

2.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阅读答案

3.人类水资源现状 阅读答案

4.小升初阅读训练答案

5.逃跑阅读训练答案

6.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7.友谊阅读训练及答案

8.程门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

9.满江红阅读训练及答案

10.《蚂蚁》阅读训练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