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本质的文化思考
“鱼十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宗教本质的文化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宗教本质的文化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宗教本质的文化思考
宗教本质的文化思考
人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高度统一.由于生命与知识的相对性和宇宙世界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永远存在,从而构成人类宗教情怀永远无法完全终结的原因.人具有理性和文化性,这必然决定宗教亦具理性和文化性.宗教是人化的宗教,它无不涵括人类文化的因子.
作 者:吴秀兰 Wu Xiulan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刊 名:青海社会科学 CSSCI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B9 关键词:宗教 本质 文化篇2: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理解文化的`本质
所谓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觉醒的个体灵魂从自体向他者的转移。站在灵魂的角度看,通过这种转移,灵魂克服了宿主生命的有限性,实现了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篇3:文化本质新探
文化本质新探
古汉语中“文”与“化”的`内涵中有和谐的因子;现代文化概念中有和谐的基本内涵.矛盾中含有和谐因素.文化包含矛盾,也必然包含和谐之意.从生态文化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看,文化本质上是人化生态系统诸要素的和谐共生方式、和谐共生状态及其和谐结果.
作 者:王淑贞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湖南,怀化,418008 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9(3) 分类号:G02 关键词:文化 本质 和谐 共生篇4:深入思考看清本质
深入思考看清本质
深入思考看清本质孙萱
我们总是以自己惯有的思想来评判某件事情,殊不知正是自己的片面可能会引起误会,使自己困在真相的背后。所以,我们要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透它的本质。
就如材料中的“我”,凭一眼就认定他是自己要找的懒散混日子的人,这无疑是盲目自信。幸运的是,作者多看了一眼,看清了这位老人是“不折不扣”的英雄。这样就避免作者冤枉那个老人,更深入的讲,正是多看了这一眼,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可想而知,如果自己身陷残疾仍为社会服务,感受生活,却被别人的惯性思维认定成混日如年,那么自己也不会再昂扬的生活,而是充满了怨恨和恼怒。
另外,在1553 年10 月27 日西班牙生物学家塞尔维特被教会用火烧死。塞尔维特在教会学习完盖仑著作后,被教会欣然接收,在他开始各处诵读不久,塞尔维特突然对盖仑理论产生质疑,随后他用事实证明盖仑的谬论,并首创了血液肺循环理论,写入《基督教的复兴》中。正是教会以原有的惯性思维,盲目认为盖仑是古希腊医学“权威”,因为他的医学理论统治医学界1000 年之久,教会便认为塞尔维特是“冒犯神明”,塞尔维特最终惨死。
正是塞尔维特的勇于思考与敢于批判,才纠正了长达1000 年的错误,真理的精神在烈焰中获得了永生。这也可见教会“先入为主”的顽固思想的严重性,我们也正是需要理性的判断、多角度深入思考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于行走在浓雾之中,看得见自己、却看不清别人的局面。
在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最要不得的是自主猜测,只有细致思考,充满探索的激情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才能成功。总是跟随着他人的脚步,思想也会受之左右,无法冲破思想牢笼,只有站在牢笼之外的人才会从各方面挖掘“地下的宝藏”。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矿石时,发现一种化学物质,但他凭主观臆断认为它是金属铬。但不久,瑞典物理学家、化学家肖夫斯特姆也遇到了这种物质,正因他追根寻底地思考、研究,终于发现它是钒,而维勒却与一个科学发现失之交臂了。
由此看来,僵化的思想模式很难准确全面地了解事物,可能只需要“多看一眼”,无穷的思考角度与探索激情就会让你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真相时刻都在虚掩的门后,关键是你是否推开门来拥抱它。
篇5: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
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
引言每一门哲学不一定是一种宗教,但每一种宗教必定是一门哲学。它代表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期内其所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理念。在各个宗教产生的初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对自身及生存的环境缺乏整体的、科学的认知。而宗教的产生正是给了人类在无知而萌生的恐慌中一种及时的情感依托。而后,由于宗教的迅速发展,它逐渐由被统治阶级迫害的地位上升成为一种统治阶级用以集中和麻痹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中西方宗教在充当政治工具和体现思想文化上的异同,并取最能代表中西方宗教,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二的佛教和基督教作为论述的对象。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于公元前五世纪由印度的释伽牟尼创立,公元一世纪(西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开始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
佛教的教义反对把人分成等级,反对不平等的现象,同情不幸的人。同时,佛教还宣扬因果报应,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用自我解脱的方法削除烦恼,而否定斗争。这是佛教消极的一面。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广泛宣扬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开始以一种融和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化的主体。佛教逐渐由“外来方术”变成了一支很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引起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两教的关注。在不断的冲突当中,三教相互渗透,它们冲突的过程也正是融合的过程。
仅在北魏时期,全国的佛寺即从东晋时的1700余所一跃而达30000余所。佛教徒还开凿了云冈、龙门、巩义、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十几座著名石窟,雕塑的佛像和绘制的壁画不计其数。这些石窟的开凿使得中国的雕塑和绘画艺术得到很大推动。这一时期 的画匠在遵循佛教图本的同时,不断加入个人的理解和想像,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其中,使得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最终汇入中原文化的母体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补充。
与此同时,南朝梁武帝也对佛教大肆推崇。《南史 郭祖深传》载:“时帝(梁武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有趣的是梁武帝晚年时自己竟出家做了和尚,使得梁朝大臣们花去四万万钱将其四次赎回,才保住了这个昏庸的皇帝。由此可见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地位了。
此后的一千余年中,佛教一直都占据着中国宗教的头把交椅,也代表着一支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当今的中华大地上,代表佛教文化的景观随处可见。如佛教四大圣地――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还有西安的大小雁塔、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塔尔寺等等。这些代表佛教文化的自然景观和建筑艺术都是组成中华文明不可获缺的财富。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基督教相传是由耶酥及其门徒在巴勒斯坦创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从同时代的历史文献上来看,对基督教的产生并无明确的记载。因此,耶酥创立基督教一系列的过程也只能是一种传说,体现了早年基督教的思想方向和意志。它宣扬原罪论,认为人生来即有罪,只有相信上帝,用一生去忏悔、赎罪,死后才可能进天堂;否则就会下炼狱。这一点也决定着基督教信徒同佛教信徒一样要具有对世间万物的宽容和忍耐;而同样也由于这一点,基督教逐渐受到西方统治阶级的操纵,成为了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这是违背所有宗教初衷的,但又都不可避免。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地位的巩固始于公元四纪,罗马帝国统治者开始大力扶植基督教,并使之变成罗马帝国国教。
基督教在罗马最终取得成功,固然与统治者的扶植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从2世纪末起罗马帝国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人们从捉摸不定的现实中逃离,投身宗教以求得心灵上的慰藉;同时统治阶级也急需为即将倒塌的帝国大厦寻求一根强大的思想支柱,这在无形中也就为基督教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从此,基督教一步步的迈上了西方社会统治的最高峰。
直至中世纪早期,欧洲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天主教会(基督教的一支)及上层神职人员就位居“等级金字塔”的塔尖。教会成为当时最大的封建集团,临驾于各国君主之上。教会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同时还掌握着大片土地、封建庄园,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封建主,富贾一方。
中世纪的基督教早已背离了最初的意志,成为压迫民众、聚敛财富的赤裸裸的统治者。历经2 个世纪,多达8 次的十字军东征便是这个时期教会疯狂掠夺土地和财富发展到顶峰的产物。
正是由于中世纪的基督教被赋予统治阶级的本性,此后欧洲的每次重大变革都与教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是文艺复兴。这是一次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在它倡导人文主义的同时,无疑是对钳制和禁锢一切进步思潮的教会沉重一击。正如西斯廷小教堂穹顶画《创世纪》一样,米开朗基罗赋予上帝一个完美的人体,而不是将其神化,这正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潮对教会禁锢的冲击。
如果说文艺复兴仅是在文化上对教会进行了反抗,那么随之而来的宗教改革便是彻底结束了天主教会一统西欧的时代。发起这场改革的领袖,无论是马丁 路德,加尔文或是英国清教徒,都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意志。他们寻求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然与教会对立,在斗争中,使得教会的势力大大削弱,引发了此后西欧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宗教改革从而成为了西欧封建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终结者。
基督教在其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同样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艺术作品。基督教艺术广义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时间上表现的艺术,如音乐和诗歌,另一类是在空间上表现的艺术,如建筑、雕塑和绘画。前者由于所受宗教教义牢固限制,不及后者所具有的超教义的艺术价值。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都是欧洲建筑杰出的代表;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和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更是将欧洲绘画艺术推至顶峰。
佛教与基督教文化的比较
佛教与基督教都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于民众的情感空虚之时,盛极于统治阶级的推崇与利用之下,又都在人类社会迅速的进步之中得以转变,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化代表而不再是政治力量,他们对中西方历史乃至现代社会的影响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但是,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差异,也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这两种文化产生的根源不仅仅局限于宗教本身
,因为仅教义来看,无非一个是佛祖,另一个是上帝;一个是观音,另一个是耶酥罢了。那么它们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要归结于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来自于人的思想更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自身的变革。而正是这种差异,为中西方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大文化”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学东渐,东学西传”就是最好的佐证。
后 记
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探讨宗教文化应具有一种“全球性意识”,对任何一种宗教及其产生的文化都应给予尊重。这样,就可避免由于宗教问题所引发的冲突,从而推动世界和平事业向前迈进坚实的一大步。
参考书目:
1. 《中国通史》 中国史学会 海燕出版社
2. 《世界通史(欧洲卷)》 中国史学会 海燕出版社
3. 《佛教文化面面观》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院 齐鲁书社
4. 《基督教文化面面观》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院 齐鲁书社
5.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
篇6: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
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
引言每一门哲学不一定是一种宗教,但每一种宗教必定是一门哲学。它代表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期内其所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理念。在各个宗教产生的初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对自身及生存的环境缺乏整体的、科学的认知。而宗教的产生正是给了人类在无知而萌生的恐慌中一种及时的情感依托。而后,由于宗教的迅速发展,它逐渐由被统治阶级迫害的地位上升成为一种统治阶级用以集中和麻痹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中西方宗教在充当政治工具和体现思想文化上的异同,并取最能代表中西方宗教,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二的佛教和基督教作为论述的对象。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于公元前五世纪由印度的释伽牟尼创立,公元一世纪(西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开始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
佛教的教义反对把人分成等级,反对不平等的现象,同情不幸的人。同时,佛教还宣扬因果报应,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用自我解脱的方法削除烦恼,而否定斗争。这是佛教消极的一面。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广泛宣扬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开始以一种融和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化的主体。佛教逐渐由“外来方术”变成了一支很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引起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两教的关注。在不断的冲突当中,三教相互渗透,它们冲突的过程也正是融合的过程。
仅在北魏时期,全国的佛寺即从东晋时的1700余所一跃而达30000余所。佛教徒还开凿了云冈、龙门、巩义、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十几座著名石窟,雕塑的`佛像和绘制的壁画不计其数。这些石窟的开凿使得中国的雕塑和绘画艺术得到很大推动。这一时期 的画匠在遵循佛教图本的同时,不断加入个人的理解和想像,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其中,使得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最终汇入中原文化的母体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补充。
与此同时,南朝梁武帝也对佛教大肆推崇。《南史 郭祖深传》载:“时帝(梁武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有趣的是梁武帝晚年时自己竟出家做了和尚,使得梁朝大臣们花去四万万钱将其四次赎回,才保住了这个昏庸的皇帝。由此可见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地位了。
此后的一千余年中,佛教一直都占据着中国宗教的头把交椅,也代表着一支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当今的中华大地上,代表佛教文化的景观随处可见。如佛教四大圣地――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还有西安的大小雁塔、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塔尔寺等等。这些代表佛教文化的自然景观和建筑艺术都是组成中华文明不可获缺的财富。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基督教相传是由耶酥及其门徒在巴勒斯坦创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从同时代的历史文献上来看,对基督教的产生并无明确的记载。因此,耶酥创立基督教一系列的过程也只能是一种传说,体现了早年基督教的思想方向和意志。它宣扬原罪论,认为人生来即有罪,只有相信上帝,用一生去忏悔、赎罪,死后才可能进天堂;否则就会下炼狱。这一点也决定着基督教信徒同佛教信徒一样要具有对世间万物的宽容和忍耐;而同样也由于这一点,基督教逐渐受到西方统治阶级的操纵,成为了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这是违背所有宗教初衷的,但又都不可避免。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地位的巩固始于公元四纪,罗马帝国统治者开始大力扶植基督教,并使之变成罗马帝国国教。
基督教在罗马最终取得成功,固然与统治者的扶植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从2世纪末起罗马帝国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人们从捉摸不定的现实中逃离,投身宗教以求得心灵上的慰藉;同时统治阶级也急需为即将倒塌的帝国大厦寻求一根强大的思想支柱,这在无形中也就为基督教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从此,基督教一步步的迈上了西方社会统治的最高峰。
直至中世纪早期,欧洲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了一套森
[1] [2]
篇7:浅析泰山宗教文化论文
浅析泰山宗教文化论文
一、自然地理因素对泰山崇拜形成的影响
泰山原名岱山、亦名岱宗。位于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主峰位于泰安市境内的玉皇顶,海拔1537。7米。泰山所处的华北大平原辽阔坦荡,整体海拔较低,而泰山独占鳌头,居高临下,形成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
其次,泰山位于黄河下游地区,是古代东夷文化的中心区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适合人类的居住。
这些自然地理因素都对泰山崇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于地理因素的优越性为后来各朝地王对泰山的重视、祭祀以及泰山五岳之尊地位的确立奠定了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二、帝王巡守、封禅大典对泰山崇拜形成的影响
巡守亦写作巡狩,是指古代帝王巡视地方与边疆以加强统治的活动过程。巡守“起源于上古军事民主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对各地的武装巡视活动,是威服四方、强化联盟的主要方式”。在先秦时期,巡守“逐渐演变成君主对部落、方国以及诸侯封国巡察、征伐的政治军事活动,并成为控扼天下、巩固王权的重要举措。”从春秋到秦汉,在儒家“天子非展义不巡狩”思想的指导下,巡守逐渐制度化和礼仪化,其包含的文化意蕴也更加广博和深远。在《礼记王制》记载了关于天子巡守的制度,在其中体现了巡守制度的全貌和泰山在巡守制度中的地位,但也可以看出当时对泰山的巡守与其他三岳在规格上并没有区别,还没有显示出后来历史上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
与巡守四岳不同,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确立了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封禅与巡守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对山岳祭祀的礼仪中最隆重,最高级别的。泰山封禅大典在古人心目中已经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他父亲司马谈因故没能跟随汉武帝来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因而遗憾终生。封禅的方式是在泰山顶上筑坛以祭天,在泰山下的小山上除地以祭地。封禅的目的是与天沟通,希望上天恩泽社稷万年。
封禅大典选择在泰山,这与泰山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泰山所在的东夷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泰山地区远古时期就有了文明的产生,这一地区先后产生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进入商周时期,泰山及其周边地区在当时仍占据着重要位置,甚至一度成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泰山地区先后出现了孔子、孟子、墨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三、泰山神的人格化确立
在帝王巡守和封禅泰山的`初始,泰山只是作为祭祀所用的场所,并不具备作为“人神”所需的条件。在数千年的巡守和泰山封禅仪式不断举行的过程中,泰山也因为它在政治、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开始了自身神灵化和人格化的过程。
最早关于人格化的记载是干宝的《搜神记》中出现了泰山府君,这标志着泰山山神的人格化形象开始形成。随着民间对泰山信仰的逐渐发展,佛道两家开始围绕泰山争取信徒,争相把泰山神纳入到自己宗教所信奉的神灵体系当中,在自己的宗教中给予泰山神重要的地位。如佛教地狱观借助泰山治鬼的民间风俗,把泰山神封为十大阎王中的泰山王。道教中也根据民间对泰山的信仰把它奉为泰山神。
随着泰山神人格化的形象逐渐确,历代帝王从唐代开始,对泰山不断的进行加封,使泰山神的形象开始被赋予国家化和帝王化的特征,泰山神在国家政治和民间信仰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唐代武则天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宋代,宋真宗不仅对泰山进行加封,还加封泰山夫人为“淑明皇后”,对泰山的五子也分别进行了加封,甚至加封泰山女儿为玉仙娘。到了元代,元世祖又追封泰山为“天齐大圣仁圣帝”。
从历代帝王把泰山作为与上天进行沟通的场所,到对泰山神进行封王、封帝,甚至加封其妻子儿女的数千年的过程中,泰山逐渐确立了其神灵化和人格化的神灵形象。泰山神的人格化的过程,使其具备了中国民间信仰中其他神灵所具备的一般特征。泰山神不仅具备安邦兴国、通达天意这些对帝王而言有极其重要政治意义的神通,还具有对普通人而言祈福消灾、求财送子这些普通神灵都具备的神通。随着历代帝王对泰山的不断加封,民间对泰山神的信仰也得到了发展,对泰山神信仰的信众在地域上不断的扩大,对泰山神各种形式的信奉活动也不断的出现新的形式。
四、对泰山文化的认识
泰山文化开始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先民围绕着泰山进行各种祭祀、崇拜活动由来已久。历代帝王的封禅活动又将泰山推到了“与天相齐”的高度。
历代文人墨客也对泰山也有着极高的鉴赏与评价。对文人墨客而言,泰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抒发情怀的山峰,也是一座能寄托心灵与希望的圣山。早在春秋时其,孔子对泰山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评价,其后孟子又写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到了明清时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游览泰山的风俗。此时,人们游览泰山不仅出于对泰山神的信奉,更加看重泰山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秀丽风景。
宗教信仰是泰山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包含道、佛、儒三大教,而这三教都与泰山有不解之缘。历史上道、佛、儒三教在泰山上一直共同存在但道教在泰山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泰山民间信仰的普及与大众旅游业的发展,泰山文化加快了其平民化的进程。在泰山的民间信仰中,影响最大的神灵是碧霞元君与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是一位声名显赫神通广大的泰山女神,司职送生保育、怯病防疾、除暴安良。自明清之际流传的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当是指泰山石――敢当,即泰山石有灵性,可镇邪保平安。
在泰山崇拜的形成过程中,泰山也逐渐形成了了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凸显了泰山不仅是一个风景名山也是一个文化名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泰山文化历史的悠久性,泰山文化的包容性是泰山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历史还是今天包容性一直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特征。泰山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从远古的自然崇拜,再到帝王巡守与封禅,直至今日大众对泰山信仰与游览,泰山一直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篇8:论中西方宗教的本质差异
论中西方宗教的本质差异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的结论部分.文章认为中国宗教是人本宗教,西方宗教是神学宗教.文章从中西宗教的理论体系、神学论证方式、僧侣集团的职能、信徒的态度四个方面说明中国的儒释道是以人为中心构建的宗教体系,基督教是以神为中心构建的宗教体系.宗教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西方社会的特性和历史的走向.
作 者:陈建新 作者单位:阿坝师专中文系,四川,汶川,623000 刊 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2 “”(1) 分类号:B920 关键词:宗教 本质 人本宗教 神学宗教 差异【宗教本质的文化思考】相关文章:
8.统战宗教工作总结
10.看本质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