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二》
“捧个人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练习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练习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练习二》
《练习二》
作者:宗阳春 发表时间:-4-29 阅读次数:102
一.教学目标 :
1. 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 了解ABB式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
3. 能正确使用和朗读语气词。
4. 正确选择关联词。
5. 熟记成语。
6. 口语交际“谈成语”。
7. 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了解ABB式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
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这一段话。
(2) 要求学生观察每一个的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
(3) 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提醒大家注意的?
(4)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郭”、“逃”两个字。
篇2:《练习二》
(1) 学生练习描红。
(2) 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 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小黑板。
(2) 这一组的带点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
(3) 想一想:同一个音在不同词语中读音为什么不同?
(4)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组。
3. 练习: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4. 反馈。
(1) 让学生说说ABB形容性词语重叠部分声调变化的规律。
(2) 出示黑板或投影片,指名认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能正确使用和朗读语气词。
2.正确选择关联词。
3.熟记成语。
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第一句。
指名读第一句。
想一想:句末应填入哪个表示语气的词?
先让学生分辨句末字的声、韵母。
教师提示一些基本规律:语气助词按发音习惯通常是句末一个字的韵尾加上韵母“a”合成的音节,若无合适的字,可填“啊”。
第一句应填“a”。
(2) 指导第二句。
指名说一说句末字的声、韵母。
按音节写出合适的语气词。
第二句应填“呀”。
(3) 指导第三句。
指名说一说句末的声、韵母。
按音节写出合适的语气词。
第三句应填“哇”。
篇3:《练习二》
(1) 学生用笔在书上填写。
(2) 学生自由练读。
4. 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讨论:“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这几个关联词是什么关系?
(2) 用小黑板出示题(1),指名读题。
(3) 想一想:第一句前后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
(4) 选择一个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篇4:《练习二》
(1) 自由读。
(2) 同座位互相练习背诵。
(3) 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 反馈。
(1) 指名读。
(2) 集体练读。
(3) 集体齐背。
(4) 指名背。
(三)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相声吗?相声常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让人捧腹大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相声比赛”,看一看哪位同学说得最精彩。
(2) 各自练读,想一想这个相声主要讲了什么。
(3) 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根据句意,正确把两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还可配上动作。
(4) 同桌练说。
篇5:《练习二》
4. 反馈。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熟记成语。
2.口语交际“谈成语”。
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 教师范读。
(3) 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意思。
(4) 学生练习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篇6:《练习二》
(1) 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名说。
(2) 集体评议。
4.反馈:用自己的话把记成语的方法归纳复述出来。
篇7: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二1~5.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二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 34+3 2+25 20+25
34+30 2+52 20+52 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怎样计算?
2.练习二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先估一估,再计算”
(1)估一估的第一组题: 65+30
56+3 老师结合题目说说题意.
如:65+30得九十几”,估计不需要算出得数,只要估计几十多就可以了。学生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老师小结:估算对计算的帮助很大,有益于提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4.练习二4。不计算,比大小。 .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篇8:练习二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二。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练习二》】相关文章:
1.练习二的课件
10.练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