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工作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检修
“好咚咕”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空调系统工作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检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空调系统工作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检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空调系统工作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检修
空调系统工作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检修
故障现象临盘采油厂特车大队一辆T815油田勘探压裂车,使用24 V电系,现已行驶23万km.原车没有装配空调制冷系统,为了改善驾驶、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在设备管理人员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帮助下.
作 者:徐金富 XU Jin-fu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邑县临盘采油厂特车大队,251507 刊 名:汽车电器 英文刊名:AUTO ELECTRIC PARTS 年,卷(期): “”(5) 分类号:U463.851 关键词:篇2:空调不制冷原因分析
空调不制冷原因分析
案例一:外机毛细管冰堵
故障故障现象:不制冷
原因分析:上门检查空调在刚开机时制冷正常,约25分钟后空调压力、电流降低,用户反应此空调曾换过压缩机,因此排除压缩机本身故障。由于开机25分钟内制冷基本正常,因此初步分析可能为系统脏堵或冰堵,打开室外机顶板,观察发现毛细管出口处结霜,用打火机烤结霜处,压力电流恢复正常,判断为系统冰堵,后经了解为更换压缩机时正好下雨,有水份进入系统。
解决措施:将制冷剂回收到室外机,在外机低压管处加装干燥过滤器,重新排空开机运行,直至冰堵完全消除,拆掉干燥过滤器,开机制冷效果正常。
经验总结:维修人员在对系统进行维修时要避免系统进水,否则容易形成冰堵。在判断是冰堵还是脏堵时可以观察外机毛细管处,若结霜的位置是从毛细管进口处开始,则为脏堵,若是从毛细管出口处开始则为冰堵。
案例二:外机毛细管脏堵
故障现象:制冷效果差
原因分析:上门开机检查,机器能正常运转,检查室内机过滤网及换热器、室外机换热器都比较干净不会影响到制冷效果。查室内外风机电容及各项参数正常,测电压220V、电流13.5A、低压压力0.4MPa、无加长管线,室外机压缩机运转也正常,表面看来也未发现节流现象。机器大约运转20分钟后,再次测量电流及压力,发现电流为15A、系统压力为0.3MPa,制冷效果变差,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系统有堵或有节流的地方,检查室内外机之间连接管并无问题,不存在节流现象,考虑节流装置(毛细管)位于室外机,因此着重检查室外机毛细管,观察发现连接分配器的毛细管有两组略结霜,由此可以判断是该组毛细管问题,将该分配器与毛细管焊开,发现分配器内部过滤网已经被油泥及异物堵住,但未堵死,从而导致该组毛细管的流量不足而引起节流、结霜。
解决措施:将该机器分配器更换新件后,系统进行氮气清洗,抽真空,充氟后整机进行,效果良好。
经验总结:对于一些反映制冷性能较差的机器,应综合考虑,但应有清晰的处理思路,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外到内进行逐步的查找,一般要考虑以下情况:
1、考虑机器是否正常工作;
2、室内外机散热情况如何,考虑使用场所有无影响;
3、考虑室内外风机转速影响散热;
4、测量各项参数是否正常,从而分析原因;
5、机器有无管线加长,考虑加长管线对机器性能的影响;
6、室外机压缩机有无偷停现象,考虑间歇工作的影响;
7、系统有无节流,考虑冷媒流量对制冷性能的影。
案例三:内机蒸发器分液毛细管堵
故障现象:制冷效果差
原因分析:此机为新装机,两器干净,内外机通风正常,检查用户电源正常,内机出风正常,检测室内机进出风口温差偏小,观察室外机连接管处,发现低压管处结霜,因此判断系统氟利昂过多,放掉部分氟利昂后效果更差,分析错误,因此分析系统存在截流,打开室内机面板,触摸蒸发器,发现蒸发器上下部分温差明显偏高,再用手摸内机蒸发器分液毛细管,发现下两路毛细管只有微冷并有轻微结霜,因此判断为此两路毛细管阻。
解决措施:焊下此两路毛细管,出现毛细管口处有焊液将毛细管出口处阻塞,更换毛细管后试机正常。
经验总结:根据故障表面现象,很容易误认为系统多氟,此类现象分析时,首先应看室内机风量是否良好。如正常,再查看管路是否二次节流,仔细分析故障现象,最终判断是什么故障。
案例四:外机过滤器脏堵
故障现象:不制冷,室外机启停频繁
原因分析:上门维修,不制冷,室外机启停频繁,室内机能正常遥控运行,但室外机在三分钟左右启停,且三分钟内出风不冷,由此初步判断为制冷系统故障,用压力表测试低压侧压力,由于停机时平衡压力为1.1MPa,到启动后逐渐降到0.1MPa到停机后逐渐返回平衡压力,且在外机运行时发现从过滤器开始到毛细管到高压管全部结霜,由此可以断定为过滤器脏堵。
解决措施:更换新过滤器后,试机一切正常。
经验总结:对于外机启动频繁的故障,首先确认是电路故障或制冷系统故障。一般过滤器堵会出现以下现象:毛细管出口结霜,蒸发器局部也会结霜,检测低压压力低于正常值,高压压力略低于正常压力,停机平衡压力接近环境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压缩机排气温度及机壳温度升高。遇到电流偏大,跳停现象不一定就是压缩机故障,要综合考虑故障现象,一般空调维修时要检查电流及维修压力,电流大、压力低是系统堵,着重检查过滤器及毛细管。
空调的起源
公元前10左右,波斯人已发明一种古式的空气调节系统,利用装置于屋顶的风杆,以外面的自然风穿过凉水并吹入室内,令室内的人感到凉快。
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及发明家麦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压缩及液化某种气体可以将空气冷冻,此现象出现液化氨气蒸发时,当时其意念仍留于理论化。
1842年,佛罗里达州医生约翰·哥里(John Gorrie)以压所落成的新大楼设有中央空调。一名新泽西州Hoboken的工程师Alfred Wolff协助设计此崭新的空气调节系统,并把技术由纺织厂迁移至商业大厦,他被认为是令工作环境变得凉快的先驱之一。
19后期,首个现代化,电力推动的空气调节系统由威利斯·开利(1876年-1950年)发明。其设计与Wolff的设计分别在于并非只控制气温,亦控制空气的湿度以提高纽约布克林一间印刷厂的制作过程质素。此技术提供了低热度及湿度的环境,令纸张面积及油墨的排列更准确。其后,开利的技术开始用于在工作间以提升生产效率,开利工程公司亦在19成立以应付激增的需求。在逐渐发展下,空气调节开始用于提升在家居及汽车的舒适度。住宅空调系统的销量到1950年代才真正起飞。建于19,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建筑工程学上具有特别意义,被称为世界首座设有空气调节的大厦。
1906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的Stuart W. Cramer正找寻方法增加其南方纺织厂的空气湿度。Cramer把技术命名为空气调节,并在同年将其用于专利申请中,作为水调节(water conditioning)的代替品。水调节当时是一个著名的程序,令纺织品的生产较容易。他把水汽与通风系统结合以“调节”及转变工厂里的空气,控制纺织厂中极重要的空气湿度。威利斯·开利使用此名称,并把它放进其19创办的公司名称:“美国加利亚空气调节公司”(今开利公司)。
1915年,卡里尔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调公司之一。但空调发明后的,享受的一直都是机器,而不是人。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场,常因天气闷热而有不少人晕倒,而首先安装了三台中央空调,此举大大成功,凉爽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增,自此,空调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有力工具,空调为人们服务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空调的工作原理
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空调以前大多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 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即先吸热气化再液化放热)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
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北极冰水风机实例点此看大图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环保型空调工作原理:
用循环水泵不间断地把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地喷淋在蒸发过滤层上,室外热空气进入蒸发降温介质,在蒸发降温介质CELdek(特殊材质的蜂窝状过滤层,让降温效果更理想,瑞典的高科技专利产品)内与水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因水蒸发吸热而降温的清凉、洁净的空气由低噪音风机加压送入室内,使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从而达到室内降温的目的。
篇3: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分析论文
任何事物都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也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将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空调系统适用、实用的效果。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坚持节能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环境因素。在当前社会,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建筑物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因此空调系统的设计不能只考虑空调本身的运行,还要根据所依托的建筑物进行可行性分析。我国的相关政策和规范也对变风量空调系统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建筑物所处环境的长期、变化的情况。在气候、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或者其他工艺性变风量空调设计比较特殊的项目,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设计时要做细致深入的工况分析,以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具体来说,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严格参考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在进行设计前,要实际考察建筑物的位置,及周围建筑物及其供热、供水尤其是空调系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等客观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风力、日照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才能做好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如供热入口的设计,入口及大门的朝向设计等;②设计时还要认真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类型,估算出使用空调的'人员数量、使用时间等,如居民建筑夜晚及节假日使用较多,而写字楼等建筑则工作日白天使用较多。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空调系统的负荷,确保使用无碍;③设计时还要考虑建筑物的楼层及高度,对于高层建筑,在设计时还要遵守国家规定的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篇4: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分析论文
3.1新风量控制难题
变风量调系统设计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对新风量的控制。由于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同使用区域对新风量的需求量也不相同。新风量还是一个变化的数值,有时空调系统的总风量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分配到各个区域的却不一定能满足其需求。当前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设计新风量的控制时主要有两种方式:①设置二氧化碳探测器,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确定新风量;②设置VAV(或CAV)box,定时输送一定的新风量。
3.2空气净化难题
现在的空调一般都有空气过滤的功能,变风量空调系统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一些小型的空调主要采用尼龙锦凸网来过滤空气,很难起到空气净化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全空气运行系统,并且采用了初、中效两级过滤甚至三级过滤,能够有效净化空气。但是设定一个合适的过滤效率是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难题,还需研究解决。
3.3在推广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变风量空调系统虽然具有众多优点,但是由于配件很多需要进口,价格昂贵,使用户较难接受。例如,变风量末端装置(VAVbox)、直接数字式控制器(DDC)、变频器等主要配件目前全部需要进口,经济压力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科技研发,配件国产化是推进变风量空调系统普及的关键。同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从业人员素质也亟需提高,以在施工、调试、管理方面实现有序、高效。总而言之,技术问题是最大的难题,国家和相关单位应加大投入,推进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研发和普及。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得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环保节能的意识也在加强,因此变风量空调系统有其出现和使用的必然性。但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希望国家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积极探索,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模式,完善和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曹艳鹏,冀兆良.几种控制方式在空调系统运行节能中的应用[J].制冷,,(1):46-50.
[2]曾艺,龙惟定.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J].暖通空调,,(6):35-38.
[3]邱少陵,李哲,沈国民.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控制技术[J].鄂州大学学报,,(3):3-9.
篇5: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分析论文
1.1分析空调系统所处环境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基于专业知识技术上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物。因此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空调系统所处的具体环境,结合考虑实际情况的影响因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控制和管理。
1.2控制模式
变风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空调系统,仍然具有一般空调系统必备的结构模式,如空气处理机(即空调箱)、消音器、送回风机等。变风量空调系统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空调系统的设计模式和处理过程。当前比较常见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数字化控制过程和组成模式是利用无关性单风道来进行的。在这个技术出现之前,变风量空调系统大多采用变温度变静压方式来控制,这种控制技术存在多种技能缺陷,因此逐渐被先进的控制模式取代。
1.3送风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系统一般设置有三级消音,即空调箱带消音段、送风总管设消音器、变风量箱出口设消音静压箱。送风口散流器一般采用条缝散流器和方形散流器。为了保证房间内的压力正常,减小回风管内压力的变化,回风口一般采用吊顶回风,条形或格栅式风口。
篇6: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优秀论文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优秀论文
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1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部分护士缺乏严格执行制度的意识,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时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护理,如有的护士只核对药名、不核对姓名,致使给患者用药时张冠李戴、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时有发生,这样就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诱发护患纠纷[2]。
1.2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操作
部分护士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操作,有的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医嘱中的要求变化,以致错误地进行了护理操作。还有的护士不能按照医嘱,及时提醒患者定量服用药物,以致出现少服、多服、错服药品的情况,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诱发护患纠纷。
1.3不能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
部分护士仅凭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护理操作,不能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护理操作规程制度等,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评估护理风险,不能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因护理操作给患者带来某种消极影响,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就医安全,诱发护患矛盾。
1.4不能严于职守,缺乏责任感
部分护士缺乏工作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时常出现串岗、离岗等情况,不能及时到病房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部分护士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在工作中不能集中精力,常常因为分心导致护理差错,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诱发护患纠纷。
1.5存在消极倦怠心理
由于护理工作量大,工作琐碎,技术和服务水平要求高,容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思想压力,容易引起护士的消极怠倦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患者冷漠,这样容易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2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策
2.1严格执行护理三查八对制度
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护士认真执行护理查对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按时巡视患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降低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
2.2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培训,加强安全教育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定期对护士进行业务考核,提高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以确保护理安全。
2.3护士应积极调整心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以降低因消极怠倦心理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
2.4规范流程,理性管理
不良事件的发生多与核心制度执行不严格相关。因此,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于身份识别制度、医嘱执行制度、跌倒坠床管理制度和管道管理制度进行合理修订并制定简单、清晰的流程。结合以上流程对全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要求全员知晓并能正确实施。科室和护理部实行双重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未达标的护士,要求科室重新培训,护理部进行持续跟进,对于不合格的护士,扣发本人奖金。
3.总结
总之,应当加强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制度执行力;定期对护士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提高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以降低因护士因素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
作者:马杰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儿科
【空调系统工作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检修】相关文章:
1.检修工作自我鉴定
3.空调工作原理
5.检修工作心得感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