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

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

2024-04-03 08:06: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qqniupa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

篇1: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国像巨人一样庞大的火箭被改造成了像一个大圆盘的飞碟。

我代表我的国家坐上了神舟十一号飞碟,飞往了那遥远而又神秘的宇宙。

我穿好了太空服,走进了飞碟,按下起飞按钮。

转眼间,陆地上的建筑物变成了一粒粒小黑点。

我依依不舍地望了望地球上的山山水水,开始了我的太空之旅。

过了一会,便到了无边无际的太空,星星点点、群星璀璨,月亮散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我找到了X星球,那正是我要去的第一个目的地。

我走出飞碟,发现地上全是五彩斑斓的石头,我捡起几颗放在了水中,它便消失了,我把枯萎的植物放入水中,霎那间,那枯萎了的植物变得生机勃勃。我又把垃圾放入水中,水和这垃圾都变成了石油。

我正想要装几袋这种石头带回地球,突然一颗陨石飞来,我马上回到飞碟中,逃过了这次危险,我回过头来,发现那颗陨石变得五彩斑斓,原来陨石一碰到这个星球的表面就会变成神奇的石头。

我又来到了火星,我刚下飞碟。

“地球人?”怎么会有其他人在火星上呢?我被吓得目瞪口呆。

“别害怕,我是火星人,交个朋友吧,我带你去参观我们的城市把!”我点点头,心想:

原来火星人和地球人长得一样呀!

我坐着缆车,窗外的楼房非常怪异:

有的像即将发射的火箭;有的像火红火红的大萝卜;有的像晶莹剔透的冰棒……

这是,我看见空地上有一个庞大的轮船,火星人看我疑惑不解的眼神望着它便告诉我:

“那是光速飞船,若启动超光速行驶,还能去到未来,回到过去……”

他刚讲到一半,我的飞碟发出了急迫的警示声,“我的飞船快没有能量了,我该回地球了!”我向他解释,他微笑地点点头,给了我一大袋五彩斑斓的石头X星球的神奇石头!我满心欢喜,恋恋不舍地向他告别。

范文二:

今天,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坐在电视机前,倾听这一消息,期待着动人心扉的景象,“60秒,50秒,40秒,30秒,20秒,10 ,9, 8 ,7 ,6 ,5 ,4 ,3, 2,1。”

“点火。”

“呼”的一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开始,神舟十一号火箭“嗖”的一声,从地上腾空而起,以时速2万8千公里,“唰唰”的往上蹿,最后,变成了一个小白点,消失在空中……

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一阵时,就有声音报道“东风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跟踪正常。“,”东风飞行正常。”……听着这些声音,我的心稍稍平静下来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片欢呼声,鼓掌声,激动的我连续鼓掌叫好,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代表着我国的航天技术逐步提高。

这次成功的发射,是由好多人一起努力工作的结晶。在飞船正常入轨后,航天员在飞船里一举一动就立刻显示到电视屏幕上来了。

看着神舟十一号成功的发射,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慨了,我多么想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额力量啊。不过,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学习,将来,为航天事业付出劳动,为我国事业献出自己的智慧。

[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

篇2:神舟十一号作文

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将与等候在太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

看到神舟十号发射圆满的完成,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巨大的进步。

现在,我们国家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有进展。我希望以后中国的科学家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帮助社会。让我们中国更加强大,让神舟十号的发射成为我们中国更加繁荣的象征。

篇3:神舟十一号作文

10月17日7点30分28秒,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由长征2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之后,时隔三年再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

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性航天员,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33天,这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2F遥十一火箭。本次任务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

世界关注“神11”今日发射

“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6日公布的这一消息令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西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尽管美国总统 几天前公布了更宏伟的载人火星登陆探测计划,然而世界许多分析认为,中国航天计划显得更“踏实”。

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称,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轨道航天器工作33天时间。这将是中国载人飞行史上创纪录的`太空工作时间。这样,中国就更加接近于2022年前建成航天员常驻空间站的目标。报道称,此次发射将搭载由俄欧专家共同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高灵敏度伽马射线检测仪,在实验舱中将有14种不同的科学仪器。

“神舟十一号将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美国《侨报》称,由于神舟十一号是为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因此具备上述三个特点。飞得更高是因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轨道位置比较高。实验更多,是因为这次飞行要进一步考核神舟飞船作为人员物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性能。时间更长是因为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30多天在轨飞行任务,比神舟十号的15天翻了一倍。这意味着飞船动力系统、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天地通信保障系统、测控系统等等一系列航天技术的综合性进步。

“德国之声”近来刊登了多篇有关中国航天的报道,将中国航天称为“宇宙中的独行侠”,认为中国在航天发展计划方面“我行我素”,有长远的计划,每次发射都有巨大进步。而与中国相比,美国人却无法确定他们在太空的未来方向。

“独霸太空”还是国际合作

“如果说美苏太空竞赛是20世纪下半叶航天领域的主旋律,那么中国成为太空超级大国的不断努力,可能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这一领域的主旋律”。美国NBC电视台称,世界各地的科学家17日前往位于沙漠中酒泉基地,目睹中美激烈太空竞争最新的一幕。报道引述曾四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美国航天员焦立中的话称,中国在航天领域不断进步,这令美国面临“在未来落后的非常真实的危险”。

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日前把中国航天发展称为“中国统治太空的征程”,报道称,中国卫星可以为其飞机、导弹导航,还可监控外国军事基地。今年9月,在题为“我们失去与中国的太空竞争了吗”的听证会上,美国众议院科学、太空与技术委员会主席史密斯称,“美国是时候在太空领域重申领导权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对太空的关注降低了,现在中国在太空领域的成就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了。我们不能承担忽视中国的代价。”

“中国真的想控制太空吗?”英国《卫报》引述《中国进入太空:大跃进》一书的作者哈维的话称,中国只是想被视作是太空领域里平起平坐的一员。6月,中国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签署了一份协议,将向其他国家的航天员提供天宫空间站,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称,中国直到1970年才首次将卫星送入太空,而那时美国已实现载人登陆月球。但从那时起的数十年来,中国一直稳步推进航天计划。出于国家安全担忧,美国国会自起禁止NASA与中国接触。报道引述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太空安全学者弗里泽的话称:“中国一直想与美国在太空领域合作,但是随着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即将建立,除了美国之外的国际伙伴排着队加入进去,中国的这种意愿已经下降了。”现在欧洲航天员已开始学习中文了,如果美国政策不发生改变,那么美国宇航员很可能被排除出去进去。

相关文章推荐:

篇4:神舟十一号返回作文

冬日的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大草原一片宁静,只有寒风的呼声。

这片在蒙古语中意为“平安”的地方,18日要迎接两名完成飞天之旅的“游子”回家。

在过去的间,作为主着陆场,阿木古郎大草原敞开怀抱,5次拥抱了从太空返回地球的10名航天员。

草原上,8架搜救直升机和大批地面搜救人员严阵以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人群里,不时有人抬头望天,有的抬起手腕看表。翘首以待的人们,内心既紧张又担心——飞船返回是载人飞行最后一步,也是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

13时11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飞船启动返回制动程序,开始朝着地球飞来。随着一阵轰鸣,第一批5架直升机迅速升空,飞往理论着陆点。

据主着陆场指挥部有关领导介绍,这5架直升机在以理论着陆点为中心的36×36公里的区域上空四角待命。

而早在空中飞行等候的2架无人机和1架固定翼飞机,按照指令也飞行至待命空域。这是我国在飞船返回搜救任务中首次使用无人机。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前置雷达站操作手清脆有力的口令传到指挥室。这说明,返回舱已经进入主着陆场测控搜索范围。记者看了下时间,此时距飞船启动制动程序约30分钟。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测量站雷达天线也稳稳地跟上了目标。

“稳了!”现场搜救队员情不自禁地说。

返回舱离地面距离越来越近,指挥部计算出的着陆点也越来越精确。

“直升机发现目标!”第一批的一架直升机向指挥部传来消息。此时,在指定区域待命的第二批3架直升机迅速起飞,奔赴返回舱着陆区域。

“快看!”记者所在的直升机上有人指向远处空中的一个小点。记者定睛一看,红白条纹的巨大降落伞在空中吊着返回舱缓缓降落,宛若一朵美丽的鲜花从天而降。

在返回舱抛防热大底后,第一批的5架直升机向着返回舱慢慢靠拢。

地面搜救分队在得到指令后,也开足马力朝着陆点驰骋。数十辆车一路疾驰,在茫茫草原腾起阵阵尘土。

记者看到,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飞船在与大地亲吻的一瞬间,一团尘埃腾空,降落伞紧接着扑在地上。

此时,是13时59分。

5架直升机在返回舱附近依次降落。直升机的螺旋桨还在转动,穿着橙色工作服的搜救队员就快速从直升机上跳下,冲向返回舱。

记者赶到着陆点时,距离返回舱五六十米都闻到一股淡淡的焦味,那是飞船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烧蚀的味道。

放眼望去,通体青褐色的返回舱侧卧在草原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淡淡的光芒。它的周围,还有一圈浅浅的沙坑。

飞船着陆后,航天员景海鹏自主打开返回舱舱门。在我国载人飞船的历次返回中,这还是首次。

随后,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返回舱,对两名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20分钟,现场等待的人们却觉得无比漫长——大家太想见到归来的航天员了。

“航天员健康状况良好,可以出舱。”报告声传来,任务总指挥部随即下达“出舱”的指令。

随后,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搜救队员的协助下,依次顺利出舱。

因为天气寒冷,出舱后的航天员随即穿上保暖型睡袋,半躺在航天员座椅上。两名航天员面带微笑,精神状态良好。

航天员在舱外停留了不到2分钟,即被转运至医监医保直升机。以往在舱内进行的重力适应过程,这次改为在直升机内进行。“因为经过改装的医监医保直升机能提供较为适宜的温度,而舱内和舱外太寒冷。”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军智介绍。

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工作了33天,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

在大家的注视中,分别搭载景海鹏和陈冬的两架直升机起飞,飞向附近某机场。在那里,航天员专机正在等候着把巡天英雄平安送到北京。

航天员离开了着陆现场,但是搜救队员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还将对返回舱进行吊装、运离现场。

随着返回舱被转移,搜救任务宣告结束。热闹的阿木古郎大草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篇5:神舟十一号观后感作文

10月17日,在直播视频中我看见了神舟十一号载着二位宇航员叔叔成功地飞出地球。

在飞船快要起飞的时候,宇航员叔叔们向我们—他们的同胞挥手。我想,这不仅仅是再见,而是意味着他们将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祖国首次“太空行走”的任务。啊!飞船起飞了,它带着祖国的希望飞上了天空。当工作人员宣布一切成功时,我们全家人高兴得从沙发上蹦起来。

中国人用自己的神舟飞船十问九天,取得了“十全十美”的辉煌成就。这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创新发展,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与骄傲。事实证明,作为最早怀有飞天梦想的民族,我们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敦煌飞天的神话,进入新时代,我们更有把“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能力。

篇6:神舟十一号观后感作文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这不仅是航天工业领域的一项壮举,更开启了我国航天军工领域的资本新 篇章。

我国航天运载器年发射次数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但累计发射次数与俄美差距显著。

根据人民日报披露,截至 年9 月1 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235 次,成功率达到95.32%。 “十二五”期间,主管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计成功发射火箭86 枚,发射成功率高达97.7%,五年间我国的发射次数、发射频率和发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仅 年一年我国就完成火箭发射19 枚,并且全获成功。经过60 年发展,目前我国火箭已具备可靠性高、发射密度高、入轨精度高的优点。

从全球航天发射情况来看,目前全球航天发射主要由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欧洲国家组成的欧洲太空局主导。第一梯队的俄美发射累计次数远远高于我国,我国与欧空局共列第二梯队。据统计,~进行的159次航天发射中,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欧盟的发射量占到了全部发射的86.8%。从整体发射总数来看,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与俄、美发达国家发射次数仍然差距不小。

天宫二号发射在即,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天宫二号发射后择机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提到神舟系列飞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天给大家秀一下神舟一号飞船至神舟十号飞船的“肖像照”,让我们一起期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拍摄“肖像照”的那天。有这样一位航天人,他坚守航天科技摄影近30年,用镜头记录了中国航天一个个辉煌瞬间,见证了神舟飞船一次次欢腾升空的精彩时刻。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多年,从11月20日,第一艘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到20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成功,间,已经成功发射10艘飞船和一个目标飞行器,成功将10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重大跨越,圆了“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

中国人用自己的神舟飞船十问九天,取得了“十全十美”的辉煌成就。这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创新发展,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与骄傲。事实证明,作为最早怀有飞天梦想的民族,我们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敦煌飞天的神话,进入新时代,我们更有把“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能力。

篇7:神舟十一号的作文

关于神舟十一号的作文分享

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将与等候在太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

今天,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神舟11号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

发射卫星前,宇航员先举行了一个“出征仪式”宇航员对着五星红旗立下誓言,说完后他们随乘车上了飞船,火箭迎着炽烈的火焰飞上了宇宙,几时后卫星脱离火箭随着一定的轨道发射飞行。

看着这一切,我为祖国骄傲呀!后来一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我宣布神舟十一号圆满成功!”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不已。

看到神舟十号发射圆满的完成,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巨大的进步。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性航天员,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33天,这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2F遥十一火箭。本次任务主要目的:

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现在,我们国家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有进展。我希望以后中国的科学家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帮助社会。让我们中国更加强大,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成为我们中国更加繁荣的象征。

看着他们我想到了自己,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来当一名出色的航天员。现在祖国的科技这么发达,我下定决心当探索宇宙的出色的宇航员,我要为祖国添光彩,为祖国而骄傲!

篇8:神舟十一号飞船作文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于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

篇9:神舟十一号飞天观后感作文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此次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二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别是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技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后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全长10.4米,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设计在轨寿命不小于2年,主要任务是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访问,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关键技术,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篇10:神舟十一号飞天观后感作文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人民日报报道称,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篇11: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作文

神舟十一号有哪些重要任务和新的成就?两大任务:航天员运送空间站技术验证

此次,神舟十一号飞船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进入发射前准备阶段。据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这次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

一是为天宫二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别是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技术;

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后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载人飞行30天将验证航天员太空中期驻留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今年9月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再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进入太空。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与“天宫二号”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在轨维修技术、空间站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执行本次任务的飞行乘组由2名男航天员组成,正在进行任务强化训练。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计划于10月中旬实施发射。

验证空间站建设关键技术

神舟十一号飞船作为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承担的首要使命是运送航天员。而同时利用此次任务,验证空间站的相关技术也是飞船的核心任务之一,

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这次的神舟十一号任务是我国神舟飞船的第二次应用飞行,这也是未来我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基础。

从神一到神九,神舟飞船都是试验性飞行,每一次在技术上都有很大跨越。如今到了神舟十号,技术状态基本确定,它只是根据每次任务的不同进行适应性调整,所以称为应用性飞行。

挑战!运行高度改变细微调整保安全

今年的神舟十一号任务,将是神舟飞船在我国建造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为了验证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神舟飞船作为我国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这次在太空的运行高度将和未来空间站运行轨道保持一致,而这也给飞船的研制带来不小的挑战。

在今年第三季度即将展开的“空间实验室”任务,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与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轨道进行交会对接,而这也是未来我国空间站运行的轨道高度,这比之前的轨道提高了几十公里。

航天无小事,飞船飞行的每一秒都关系到航天员的安全。轨道特性的不一样了,每一圈转的时间不一样了,设计人员需要重新分析计算。虽然相对于神舟十号飞船,神舟十一号没有很大的技术变动。但是这些细微的调整,也同样要被认真对待。

技术验证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打基础

经过这样的技术验证,才能为我国建设空间站打下基础。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第一个空间站的建设。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的天地往返,这一步已经由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

第二步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号,已经验证完成两个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技术。今年发射的天宫二号,主要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为中国建造空间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步为最终阶段,就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篇12:神舟十一号小学三年级作文

“神舟”载人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人员和物资的载人航天器,利用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鲜明的中国特色。“神舟”载人飞船可一船多用,既可留轨观测又可作为交会对接飞行器,满足天地往返的需求。

“神舟”号飞船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包括13个分系统,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一号”和“神舟二号”飞船都是无人飞船,“神舟一号”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神舟二号”在“神舟一号”的基础上,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均属于正样无人飞船,即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为以后载人飞船发射做准备。

“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10月15日,杨利伟随“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航天英雄。

从“神舟六号”飞船开始,我国的“神舟”飞船已经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神舟七号”飞船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飞船是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与“天宫一号”于在我国甘肃、陕西上空进行了对接。“神舟九号”飞船也同天宫一号实施了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且在此次任务中,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进入太空。“神舟十号”飞船也成功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将对后续的“天宫二号”、即第二代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3:神舟十一号小学三年级作文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07时30分28秒,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出征。这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两位宇航员将在太空翱翔30天。

因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轨道位置比较高。与天宫一号相比,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高了50公里。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飞得更高对飞船的要求也更多,这意味着交会对接时飞船的控制与神舟十号不一样,还需要连续变轨。

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 宽波束中继在轨验证试验· 变轨控制验证试验· 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试验· 微生物控制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飞船设计功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这是是因为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舟十号的15天翻了一倍。在这一个月中,要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证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飞船在驻留、应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就需要比过去更强。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

【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相关文章:

1.神舟十一号英语范文

2.中国航天神舟十一号返回观后感

3.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550字观后感

4.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作文

5.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观后感

6.高考热点素材:发射神舟十一号的七大焦点

7.高考素材:神舟十一号着陆 冒雨回到了它的“出生地”

8.名人故事: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最初的梦想

9.神舟飞船作文

10.神舟十三号初中英语作文

下载word文档
《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