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三单元测试试卷
“赵麦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三单元测试试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三单元测试试卷,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三单元测试试卷
广东始兴县墨江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三单元测试试卷
选择题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
A.僧人 | B. | __C.佛教徒 | D.穆斯林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 B.汉语 | C.法语 | D.俄语 |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 |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 |
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
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 )
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
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 )
A.江苏省 | B.四川省 |
C.广西壮族自治区 | D.云南省 |
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 )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 |
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
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
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
B.“高等”或“低等”的标准 |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 |
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
下面人种中不属于黄色人种的是( )
A.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 |
B.美洲的印第安人 |
C.欧洲的马札尔人 |
D.南亚的印度人 |
地球村里的60亿人口日是( )
A.12月10日 | B.1910月12日 |
C.1994年10月12日 | D.1987年7月11日 |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均匀分布 |
B.分布不均 |
C.集中在几个地区,其他地区没有 |
D.七大洲都有人口分布 |
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
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
D.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 B.医疗水平落后 |
C.人口出生率低 | D.人口死亡率低 |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人口越少越好 |
C.经济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 |
D.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 B.伊斯兰教 | C.佛教 | D.犹太教 |
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 B.交通便利 |
C.气候温和湿润 | D.地形崎岖 |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 B.英语 | C.法语 | D.俄语 |
“金发碧眼”说的是( )
A.黄种人 | B.黑种人 | C.白种人 | D.以上都不是 |
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 |
B.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
C.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
D.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
D.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
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 )
A.发达国家 | B.发展中国家 | C.极端贫穷的国家 | D.极端富裕的国家 |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亚、中亚 |
B.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
C.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
D.美洲和大洋洲 |
下列地区中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
B.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
C.河流的发源地 |
D.高山、荒漠地区 |
下图所示建筑物代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 B.佛教 | C.基督教 | D.犹太教 |
佛教主要分布在( )
A.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
B.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
C.亚洲的西部和中部 |
D.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
填空题
读下面聚落图和民居图,回答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________聚落,这种聚落类型的房屋建筑特点是________,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等工作;乙图表示_________聚落。
(2)如果甲图是北京的景观图,你认为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民居——四合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不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所表示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________,当地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稀疏的是__________,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的总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的________部、________部和南部,欧洲的______部,北美洲的________部等。从纬度位置看,这些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海陆位置看,这些地区位于 _________。
读漫画“人口爆炸”,回答问题。
(1)当今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____________ 。
(2)面对当今世界主要人口问题,人类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3)人口问题还表现在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如 ______、_____ 、____ 、____等。
篇2: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的远C.日全食D.水往低处流
3.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
A.正好相等B.0°经线较长
C.0°纬线较长D.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0°经线的两倍
4.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
5.本初子午线是指()
A.赤道B.0°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
6.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W,160°E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D.0°经线和180°经线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8.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
A.返回出发点B.到达南极点C.停留在赤道上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线长度都相等B.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10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
12.在地理上用字母表示经纬度,习惯上用S表示()
A.东经B.西经C.南纬D.北纬
1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
1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一年B.一天C.一月D.一季
15.中纬度是指()
A.0°~30°B.23.5°~66.5°C.30°~60°D.60°~90°
16.地球上最大纬线圈的长度为()
A.40000米B.40000千米C.80000米D.48000千米
17.南半球的'冬季是()
A.9、10、11月B.6、7、8月C.3、4、5月D.1、2、12月
18.在6月22日这一天()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南半球是夏季C.春分日D.冬至日
19.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
20.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B.南极圈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
21.在地球上的寒带地区()
A.全年炎热B.有极昼极夜现象C.四季分明D.无阳光直射现象
22.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
第Ⅱ卷非选择题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填写五带名称。
(2)五带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
(3)五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带。
24.读下图,回答问题。
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5.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短弧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上,这一天正是24节气中的。
(3)当地球公转到D的位置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白昼(填“最长”或“最短”),此时南半球的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的时候,南半球的学校该放假了(填“寒假”或“暑假”)。此时,物体的影子会(“最长”或“最短”)。
篇3:八年级5单元测试试卷
八年级5单元测试试卷
一、语音知识 5分
找出下列各组划线部分读音不同于其他三个的`词,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括号中,八年级(上)5单元测试(A卷)。
1. A. metre B. get C. empty D. exercise [ ]
2. A. truck B. uncle C. busy D. must [ ]
3. A. kind B. climb C. lift D. idea [ ]
4. A. clock B. on C. strong D. most [ ]
5. A. dangerous B. ladder C. late D. cake [ ]
二、单词拼写 5分
以下所给单词均不完整,从A、B、C中选出适当的字母
或字母组合,使其完整与正确。
6. h__ld A. i B. o C. a [ ]
7. k__l__m__tre A. i...o...e B. i...i...e C. i...e...o [ ]
8. m__r__ A. u...e B. a...e C. o...e [ ]
9. b__s__ A. i...y B. u...y C. u...i [ ]
10. c______ful A. are B. ere C. ire [ ]
三、词组汉译10分
将下列词组翻译成汉语。
11. the third truc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hold the ladd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quite ne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only a few kilometres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be) hard to rea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完成句子 15分
根据所给汉语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16. 你们经常在农场劳动吗?
_________ you often _________ on the farm?
17. 李雷的苹果比吉姆多。
Li Lei has __________ apples _________ Jim.
18. 看! 那些孩子们正在上汽车。
Look! Those children ________ ________ on the bus.
19. 我们明天去摘苹果,请不要迟到。
We're going to pick apples tomorrow. Please _________
________ late.
20. 那棵苹果树是所有苹果树中最高的。
That apple tree is ________ ________ of all.
五、单项选择3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正确答案。
21. The children are working very hard _________ the farm [ ]
A. in B. on C. at D. for
22. There are a lot of apples ________ the tree. [ ]
A. in B. on C. at D. with
23. The students are all _______ here. Let's begin. [ ]
A. / B. at C. in D. on
24. Chen Hua isn't a good student. ________ often late for school。 [ ]
A. She B. He C. He's D. Hers
25. Jim is ________ than Tom. [ ]
A. strong B. very stronger
C. much stronger D. strongest
26. Who's carrying ________ box, Li Ping, Wang Lin or Zhang Hua? [ ]
A. heavy B. heavier
C. heaviest D. the heaviest
27. ________ you very busy this afternoon? [ ]
A. Are B. Have C. Do D. Does
28. Look! She ________ a basket on to the truck. [ ]
A. lift B. lifts
C. lifting D. is lifting
29. Please be ________ when you are climbing up the hill. [ ]
A. care B. cares C. careful D. carefully
30. That tree is too tall. It's hard ________ . [ ]
A. chilmb B. chimbs C. climbing D. to climb
六、完形填空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英语试题《八年级(上)5单元测试(A卷)》。
Mrs Green is a good mother. Every morning she gets up very early. Then she cooks 31 for 32 family, dresses the children and goes to work. She works in a shoe factory. It is far from her home. Sometimes Mr Green takes the children 33 school. Sometimes Mrs Green takes them. She comes back home at five thirty in the afternoon. Then she cooks supper. She always does 34 kinds of housework. She goes to bed very late. Mrs Green is a 35 mother.
Notes: dress 给…穿衣服
31. A.supper B. lunch C. breakfast D. meal [ ]
32. A.his B. the C. a D. / [ ]
33. A.to B. for C. in D. at [ ]
34. A.all B. this C. that D. this [ ]
35. A.best B. old C. fine D. busy [ ]
七、阅读理解。5分
Tom lives in a big city(城市). Today he's very happy(高兴). It's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Tom wants to go back to school. He wants to see his friends. He is going to meet his new teachers. Tom gets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He washes and puts on his new clothes. Look! He is having breakfast with his parents. Now he is ready for school(他准备好了去上学).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meets his friends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Then the bell rings(铃响了). Everyone runs to his or her classroom.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36. Where does Tom live? [ ]
A. He lives in a small house.
B. He lives in a big city.
C. He lives on a farm.
37. Does Tom want to go back to school? [ ]
A. No, he doesn't. B. Yes, he wants. C. Yes, he does.
38. Who does he want to see? [ ]
A. His friends. B. His brother. C. His father.
39. Who is he having breakfast with? [ ]
A. His father. B. His mother. C. His parents.
40. How does Tom go to school? [ ]
A. 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B.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C. 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篇4: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新学期,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七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八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学习中国地理上册内容: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留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厚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根据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习的实效性。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预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篇5: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
1.下列不能证明我们的家园是个球体的是
A.月食的照片B。日食的照片
C。“神州”上天拍摄到的地球的照片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假如个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布料不少于()
A.5.1亿平方千米B。5.1亿千米C。6371平方千米D。4万平方千米
一艘大型油轮由于受到风浪的袭击,在下图中某大洋A点附近海域遭遇险情,而此时,距离遇险船只最近的一艘轮船正好位于这个海域的B点位置。据此回答3--5
3.图中A点位于()
A.南纬15°、西经25°B.北纬15°、西经25°
C.北纬15°、东经25°D.南纬15°、东经25°
4.图中A点位于B点的()
A.东南方向B.两南方向C.东北方D.西北方向
5.图中A点可能位于()A.大西洋中B.太平洋中C.印度洋中D.北冰洋中
6.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7.下列地理现象能够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B.夏季昼长夜短
C.学校旗杆的影子冬季比夏季长D.四季的变化
读昼夜半球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8~9题:
8.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在M处海域联合搜寻失陪马航MH370,M处海域属于:()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9.N地此时为:()
A.夜晚B。白天C。3月21日D。9月23日
10.第22届冬季奥运会于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索契
(43°35′N,39°43′E)成功举行。冬奥会期间,地球正公转
至图中所示的()
A.a---bB.b------cC.c-----dD.d-----a
11.“这里阳光斜射的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气候终年寒冷”描述的是
A.赤道地区B.极地地区C.温带地区D.热带地区
12.下列生活现象与自转有关的是
A.济南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小明半夜看美国NBA的篮球比赛现场直播
C.正午时,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D.暑假的白天时间比夜晚长
13.在下列比例尺中,表示范围最小的是:()
A、
024(千米)B、1:100000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D、三千万分之一
14.读图所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为山脊,C为山谷
BA为山顶,D为陡崖
CE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向
DA地气温比C地气温低
15.右图中的两幅图比较,正确的是
A中国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广
B中国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广
C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广
D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广
16.20国庆,明明到泰山旅游,他从地图中得知泰山的高度得1524米,这个高度是()
A。相对高度B。海拔高度C。一般高度D。爬泰山的距离
17.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
C.山东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18.图中的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盆地C.丘陵D.山地
1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E、160°WB.20°W、160°E
C.0°、180°WD.90°E、90°W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了解自然特征、遵循自然规律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甲村位于丙村的()
A.东北B.西南
C.东南D.西北
21.鞍部的是()
A.AB.B
C.CD.D
22.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结合图文资料,回答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C.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
D.位于亚欧陆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23。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79%是海洋,2l%是陆地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欧洲D.世界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
2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从今往后陆地变为海洋B.太行山是从古老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25.下列地形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台湾海峡B。长江三角洲C。荷兰围海大坝D。喜马拉雅山
非选择题(共50分)
26.(7分)识世界的重要技能。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印度洋”,A点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据图中信息完成“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填写。(1分)(3)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出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和亚洲。(4分)
27.(6分)读图绘图。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特殊语言,绝大部分的地理知识都可以建构在地图上。同学们可以从中提取大量信息,更好的学习地理、认识世界。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1)在图中填注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位置(2分)
(2)设计图例在图中画出两大火山地震带的位置。(2分)
(3)科学家预测地中海将会消失,请在地中海两侧标出板块运动方向(2分)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经纬度:A_____,B_____,C_______,D____。
(2)位于热带的点__________
(3)冬至日以上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4)以上四点中最冷的是点。
(5)位于南半球的点是。(填字母)
29.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和公转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举行地理知识竞答赛,看谁答得好,答得快。
(1)上图示时间为月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2)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
(3)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4)下图中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
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
(5)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④时,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
当地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饮食风俗。
3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小河流向是从__方流向_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___方,医院在学校的__方。
(3)图中水电站与农机站间的直线距离有___km。
3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分)
⑴图中甲地在乙地的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
⑵图中B点海拔是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米而小于米。
⑶甲乙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米。
⑷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C或D处)。
⑸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人建议建自来水厂。你认为哪个建议合理?并说明理由。
32.(7分)关注地震。当地时间2月27日,智利中部近岸(36.1°S,72.6°W)发生8.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又连续发生多次6级以上的余震并引发海啸。地震专家指出,地震频发现象预示着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时段。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地震发生区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两大火山地震带上?
⑵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区,应该是图中甲、乙、丙、丁中的哪个地区?请说出判断依据。此地区处
在哪两大板块交界处?
⑶中国救援队如果乘船从上海出发向东到甲地进行救援,将会经过哪些大洋和运河?
篇6: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强强说:“我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她站在 ( )
A.160°E 、0°纬线 B.160°E、60° C.160°W、30°S D.20°W、0°纬线
2.玲玲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强强说:“我的家乡终年炎热”;贝贝说:“玲玲放暑假的时候我正在放寒假。”聪明的你能判断出下列哪种对应关系是正确的吗? ( )
A.贝贝—北温带 玲玲—南温带 强强—热带 B.贝贝—南寒带 玲玲— 南温带 强强—热带
C.强强—南温带 玲玲—北温带 贝贝—热带 D.玲玲—热带 强强—北寒带 贝贝—南温带
3.我国泰山主峰海拔1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二者相对高度为( )
A.10380米 B.1 532米 C.7316米 D.8 380米
4.教室里贴有4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
①世界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山东地图 ④济南地图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5.玲玲和贝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下面是他们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方向不同 B.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
C.都围绕太阳转 D.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6.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35°到北纬38°之间,这属于 (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兼跨中高纬度
7.家住上海的杨阳傍晚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越洋电话,语言表述最为正确的是( )
A.姨妈, 早上好! B.姨妈,上午好! C.姨妈,下午好! D.姨妈,晚上好!
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
A.北极点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 D.赤道和180°经线交叉点上
9.明明的家乡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图2备选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是( ),
10.下列选项中 ,属于造成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位于( )
A.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 C.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D.大陆内部
12.两个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带,常形成( )
①裂谷 ②山脉 ③火山 ④海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
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红色
14.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卫星地图
15.下列地理事物中,为亚洲和非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16.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地方时的差异 D.季节变化
17、下列哪位航海家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A、麦哲伦 B、郑和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1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
A、0?,180? B、20?W,160?E C、20?E,160?W D、40?E,140? W
19、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低,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0、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100000 B、1﹕1000000 C、1﹕ D、1﹕500
21.一年当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北回归线 C.40°N D .南北极圈
22.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23、地图三要素是指( )
A、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B、图名、比例尺、注记
C、图 名、比例尺、方向 D、图名、方向、图例和注记
24.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分是陆地, 七分是海洋 B.海洋彼此相连
C.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D.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5、在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图上4厘米 代表实地距离是( )
A、200千米 B、20千米 C、2千米 D、0.2千米
26.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自转周期是一天
C.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D.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27、地图中的指向标一般指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28、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极洲
29、全球有几大板快( )
A、四 B、五 C、六 D、七
30.星期天,我 们要去兰 州市人民公园游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
A.中国政区图 B.兰州市交通图
C.兰州地形图 D.中国交通图
二、读图题(40分)
1、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7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温度带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 __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 _。(用字母填写)
2. 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当地球公转到_______位置时,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 ,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由 季过渡到 季。
(4)在 E 上标明地球的公转方向。
(5)当我们在愉快的过寒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 季。
(6)全球昼夜始终平分的地方是 (重要纬线)。
(7)崆峒区的夏季是 三个月。太阳直射 (重要纬线)时,我们在地面上的影子是最短的。
3.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是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张裂运动引起的。
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2)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分)
(1)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_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方向。
(2)B处与H处相比,爬起来较容易的是 处, 因为那处等高线为 坡
(3)A处为 , G处为 。
5.
5.读经纬网示意图,填空:(8分)
(1)写出下列各点的地理坐标A ,
C ,
(2)右图中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
位于西半球的点有 。
(3)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D点位于C点的 方向。
地理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D 5.D 6.B 7.D 8.C 9.A 10.C 11.A 12.D 13.A 14.A 15.C 16.D 17.A 18.C 19.D 20.C 21.A 22.C 23.A 24.A 25.B 26.C 27.D 28.D 29.C 30.B
二、填空题
1.(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2)66.5°N , 23.5°N ,AE , C
2.(1) C ,夏至 (2) D , 赤道 (3)春,夏 (4)自西向东 (5)夏
(6)赤道 (7) 678 ,北回归线
3.(1)非洲,印度洋,亚欧,印度洋
(2)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4.(1)1150米,170米,东北
(2)H,较稀疏,缓
(3)鞍部,陡崖
5.(1)A(140°E, 80°S) C(160°W,20°N)
(2)C , BCD
(3)东北,东南
篇7: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框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 频率 D.音色
2.同学们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3. 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江南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最低的是
A.红光 B.绿光 C. 蓝光 D.黄光
4.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5. 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6.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右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 )
A.1 B.2 C.3 D.4
7.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20cm D.小于10cm
8.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9. 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
A.5m/s B.10m/s C.12.5m/s D.62.5m/s
10.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A.7m B.70m C.700m D.7000m
11.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行人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12. 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
A.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B.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C.所成的―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D.所成的―个是虚像、一个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b)中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
示数是 ℃;
14. 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Hz;阳光下,白雾渐渐消失,这是 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5.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玻璃泡会发黑,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___ __,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泡又__ 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16. 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上有用荧光物质印的“100”字样,在 线的照射下会显示出来.我们在家使用遥控器观看电视节目时,通过遥控器发出的 线对电视机进行控制.
17. 一束太阳光与水面成40o入射,反射角为 .当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反射角为
18.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
币,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像,这是利
用了光的 现象.这个像是 (实/虚)像
19. 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相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_ __(选填“A”或“B”)是用相机甲拍摄的。
20.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在某次百米赛跑中,若终点记时员听到起点的发令枪声才开始记时,则所记录的比赛成绩比实际情况要 (选填“好”或“差”),与实际成绩之间相差约为 秒(保留两位小数)。
21. 空中加油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飞行,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 的;以 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22. 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l04 k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 km/h。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 k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____h。
23. 小明从家中出发到达春江潮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骑车的是图中 段(选填OA”或AB).小明步行的速度为 m/s,小明从家到春江潮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三、解答题(共48分)
24. (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3)完成图丙中的光路图
25. (4分)(1)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看不清,请写出一种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
(2)一般情况下,光传播的路径是看不到的,请写出一种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
26. (5分)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4)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27. (8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他应选择 (平面镜/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 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造成的;小华在实验中无论怎么移动蜡烛A’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可能是因为
28. (9分)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_____________ 的光斑,由此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3)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乙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4)如果一物体距离此透镜大于20厘米,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v要满足 才能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一定是 (倒立/正立)的像.
(5)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
29. (10分)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1)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材料
实验次数 阻燃型 普通
温度差T/℃ A 温度差T/℃ B
1 10 10
2 10 10
3 10 10
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 ,其单位是 .
(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答: .
(3)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
答:
(4)如图是小明按照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对两种材料的保温效果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图像信息。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 材料的保温效果更好。
②水的降温过程有什么规律?请你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30. (6分)一列长400m的京沪动车,以60m/s的速度通过一个山洞,用了2min的时间,(1)求山洞长.(2)若返回时的速度是288km/h,则通过山洞需要多少时间?
篇8: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1、今年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密集、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可谓立意高远。
2、卷1为选择题,共计3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卷2为非选择题,共计6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⑴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⑵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⑶考生综合能力较差,如第38小题学生都能写出孙中山来,但是综合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做出的贡献却不能概括全面。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⑷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第41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篇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学 校 |
班 级 |
姓 名 |
2013----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序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核分人 |
得分 |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得分 | 评卷人 |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2分)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yá,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俊。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曲折 ___ 断yá _____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_____ 改为 _____ _____ 改为 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为了防止踩踏事件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D.当法律信仰逐步在公众心中构建起来的时候,“醉驾”这一社会顽疾的根治也就为期不远了。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吟诵着《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到社会改革之中呢?
B.我轻轻地摇了摇头:“你……究竟想和我说什么呢?”
C.贾平凹历时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
D.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4、名著考查:(2分)
【阅读经典名著】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⑴、上面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 》,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1分)
⑵、“他”的身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贵品质。(1分)
5、古诗文默写(8分)
⑴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⑵杜甫《春望》中“ ,”与他的《月
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表达相近。
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的诗句
是: , 。
⑷风,吹绿了春草,吹红了夏花,吹黄了秋叶,吹白了冬雪。风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
了深深的印记。请写出含有“风”字的连续的两句诗。 , 。
6、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通“举”,推举)
B.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指农历十五日) D.孔子云:何陋之有(没有实际意义)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铭”,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芦花荡》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是个完美的人物形象。
C、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D、《生物入侵者》不仅使我们明白了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我们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
得分 | 评卷人 |
二、口语交际与运用(8——9题)(4分)
右边是一幅公益广告图,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8、简要介绍图案的内容。(2分)
9、说出这个公益广告图的寓意。(2分)
得分 | 评卷人 |
三、综合性学习及探究(第10——12题,共6分)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0、请你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11月8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发改委称,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10、
11、同学们在商店进行暗访时,发现一些食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此时,恰好小李同学来买零食,你将怎样善意提醒他?(2分)
12、同学们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食堂卫生差、食品摆放混乱、蔬菜不新鲜等问题。请你就存在的问题向学校领导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得分 | 评卷人 |
四、阅读分析(40分)(一)文言文对比阅读回答13——17题(9分)
[甲]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把酒问青天: (4)但愿人长久:
14、翻译下列句子:(1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乙]文中写中庭月色美景的句子是:
[甲]文中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是: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17、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两篇文章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2分)
(二)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的片段,完成18—20题。(8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8、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 ,而“我”认为“
”,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这些都为下文________设下了伏笔和悬念。(3分)
19、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20、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1—24题,(共11分)。
①据报道,从12月起,济南市将向社会公布PM2.5监测值。届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项污染物的监测值都能从济南市环保局官网查阅,数据每小时公布一次。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成了泉城媒体和百姓谈论的话题。那么,PM2.5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而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学 校 |
班 级 |
姓 名 |
④现代医学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PM2.5除了【甲】 ,它还能【乙】 。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在《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强。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21、联系上下文,在文章第④段【甲】【乙】横线处分别补写一个恰当的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甲】
【乙】
22、(3分)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表达作用:
23、阅读第③段,说一说第③段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一般而言,
24、阅读下面材料,分析他们的锻炼的时间、地点是否合适?请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3分)
【材料】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退休人员,常常选择在早上七八点或晚饭后七点左右去户外锻炼身体,或是马路边遛弯儿,或到立交桥下扭秧歌。
(四)阅读《笑靥千秋》文段,完成(25—29)题(12分)
记忆中最温柔的笑容莫过于妈妈的yān然一笑,这就是童年时代的最高奖赏。仿佛我在普通话比赛中获奖,我在学校歌咏大会的领唱,每周成绩通知单上的“全优”都是为了获得妈妈的展颜微笑。
妈妈的牙齿细密整齐,只是牙龈偏低,每逢她开怀大笑,就虚握拳头遮羞,像扶着麦克风,那姿势有些可笑,却又令我向往。因为,当时在我们的生活里,能让妈妈如此忘情的开心事总是鲜于遇见。
这是母亲的笑容,每个亲情笃至的儿女都能在自己母亲的脸上汲取这种光辉。
我在插队时的女伴长相可以说很一般:小眼睛、塌鼻梁,生气时两片嘴唇一堵,活像两扇厚墙门,那几颗雀斑简直要暴出来。但她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在那样单调的生活中,不仅自己笑声不断,同时让小集体洋溢欢乐的气氛。
我怀念她笑起来的样子:眼睛弯如新月,连乌黑的长眉都有感情,露出一口整齐的皓齿,要多甜有多甜!为这笑容,村村队队有多少小伙子夜间在桥头为她弹着吉他。
这是青春无畏的笑容,不知何时,它们已在我们的脸上凋谢。但我们仍能从周围少男少女们的幸福中一再欣赏这些芬芳的花朵。
我的师傅是位极普通的女工。善良、勤劳、刚愎和自信混合一起的个性,使她所在的班组烽烟不息。我成为她的徒弟,不少人为我捏一把汗。但三年中,我和她相处得很亲密,甚至成了班组的避雷针。我喜欢她的笑容,常常逗她乐得前仰后合。她的沧桑的前额舒展开来,疲倦的大眼睛又有了温暖的光彩,拉成长沟的颊上有当年洒窝的影子。她一定非常美丽过,但乡下跑出来的灰姑娘和拣到她的士兵丈夫,似乎从来不曾意识到。
这种质朴的笑容让人想到野地的花,随时可见,又总被忽略。它既单纯又丰富,使你联想到劳动的艰巨与欢欣,想到生命的漫长与短暂,想到源与本,想到忘与记之间我们那些无法言
喻的模糊冲动、情感的濡湿。
还有一种女政治家的笑容。女人,又是政治家。 笑容于她们像男政治家当年的中山装、当今的西装一样,是必备的披挂。可管笑容的各部门都是有分寸的,因对上级、同事、下属的不同而调整位置。但我们仍然期待它,哪怕配备一双眼睛寒气砭人。就像在悬崖峭壁的攀援中,暂时找到一个落脚点,心一松又一紧,于是再寻找、再接触下一个落脚点。
在当年居委会主任,工厂女人班组长那儿一再经受这种考验后,我领悟到:女政治家的笑容就是让你老那么附在悬崖上,不掉下来。
有人说:笑是一门艺术。 哦,这话真可怕!
25、读音写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yān( )然一笑 ②鲜( )于遇见
26、文中写出了给人不同感觉的四种笑,请分别概括出来。(4分)
母亲: 女伴:
师傅: 女政治家:
27、文中写了妈妈的哪两种笑?在对妈妈的笑的描绘中,表达了我对妈妈怎样的感情?(2分)
28、是什么原因让“一定非常美丽过”的`师傅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美丽?又是什么原因让我认为我的师傅“一定非常美丽过”?(2分)
29、“有人说:笑是一门艺术”,作者为什么说“这话真可怕”?你能领悟出作者在人际关系上持什么样的主张?(2分)
得分 | 评卷人 |
五、作文(50分)
30、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渴望得到”或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书写要工整,卷面要干净。(作文格不够,请写在背面或另附作文纸)
495 |
2013-20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1)qū崖(2)“泄”改为“泻”;“俊”改为“峻” 。2、(2分)D。 3、(2分)B。
4、名著考查:(2分)⑴(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
⑵(1分)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5、古诗文默写(8分)
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⑵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⑶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⑷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6、(2分)B。 7、(2分)B。
二、口语交际及运用(8——9题)(4分)
8、(2分)这幅图案是一个圆形的钟表,上面由表盘、刻度、指针组成。12个刻度处分别画着12种珍稀动物,中间指针处是一把长筒猎枪,正指向3点钟的位置:羚羊。(2分)
9、这幅广告的寓意是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每时每刻都在遭受屠戮,它在警示人们,人类将失去最好的朋友。呼吁人们放下猎枪,保护这些日渐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的动物!(2分)意对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及探究(10——12题)(6分)
10、(2分)示例:食品安全为今年改革重点。
11、(2分)示例:小李同学,你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确保食品的安全,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说话要有针对性,语言连贯得体,言之有理即可)
12、(2分)示例:(1)强化食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建立卫生检查制度;(2)加大食品采买监管力度,杜绝过期食品进校园;(3)规范食品加工流程,当天食品必须“留样”。(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分析(40分)
(一)文言文对比阅读回答13——17题(9分)
13、(2分)(1)考虑,想到;(2)共同、一起;(3)端起酒杯;(4)只。
14、(1分)只不过少有像我俩这样闲人罢了。(意思对即可)
15、(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6、(2分)C 。
17、(2分)乙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甲文中苏轼面对中秋圆月,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二)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的片段,完成18—20题。(8分)
18、(3分)关爱;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阿长买<山海经>
19、(3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比喻、夸张。
20、(2分)由鄙视(轻视)到敬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0—24题,(共11分)。
21、(2分)【甲】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外,【乙】能侵入人体肺部和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能结合上下文填写恰当的语句,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
22、(3分)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1分)
示例1:通过列举世界卫生组织在《空气质量准则》中关于PM2.5的危害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PM2.5对人体健康的极大危害的特点。
示例2:列数字。列举了PM2.5年均浓度与人的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数据,准确说明了PM2.5对人体健康的极大危害。
示例3:作比较。将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35微克对人的死亡风险与年均浓度每立方米10微克给人的死亡风险做对比,突出说明了PM2.5对人体健康的极大危害。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准确指明列数字、作比较各1分,选择一种分析表达作用2分。
23、(3分)“一般而言”是“通常情况下来说”的意思,在这里是指通常情况下,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但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出现的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语句分析1分,体现准确性1分。
24、(3分)答案示例:他们的锻炼时间、地点不合适。锻炼时间选择在上班高峰段,地点选择在马路边立交桥下,此时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此地道路扬尘多,导致空气中pm2.5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影响大,所以不适合锻炼。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不适合”1分;分析2分。
(四)阅读《笑靥千秋》文段,完成(25—29)题(12分)
25、(2分)嫣 xiǎn 。26、(4分)母亲温柔的笑 女伴青春无畏的笑 师傅质朴的笑
女政治家虚伪的笑(每空1分,意近即可)
27、(2分)嫣然一笑和开怀大笑 表达了对妈妈的敬爱和依恋之情。
28、(2分)是师傅个性中“刚愎”的缺点,是她所经历过的人生的沧桑和艰巨劳动带来的疲倦让“一定非常美丽过”的师傅在人们心目中不再美丽;师傅乐得前仰后合的时候,她的沧桑的前额舒展开来,疲倦的大眼睛又有了温暖的光彩,拉成长沟的长颊上有当年酒窝的影子,这些发现让我认为师傅当年“一定美丽过”。
29、(2分)笑本来是发自内心、真挚而美好的,而不是经过加工的艺术作品,把笑说成是一艺术,抹杀了笑自然质朴的本色,因此作者感到可怕。
五、作文(50分) 评分细则:
1、满分卷为50分。指在拟题,立意,选材,构思及语言表达方面极具特色的奇文或美文。不要求完美无缺,致使满分卷空缺; 也不要随意放宽标准,出现过多满分卷。
2、一类卷:49——44分。基准分为46分。主旨突出,切合题意,结构严谨,文情并茂。注意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即可评为一类卷,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D、语言富有个性。
3、二类卷:43——37分,基准分为40分。主旨较明确,较有文采。
4、三类卷:36——30分,基准分为33分。主旨较明确,表达清楚。
5、四类卷:29分以下,基准分为25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评分建议:
1、卷面整洁、字迹美观,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酌情加1——3分,反之扣1——3分。
2、错别字,标点错误,酌情扣分(5分之内)。
3、不足600字的,酌情扣分。
篇10: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人口 同步练习题
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鼓励人口增长
B.多子多福的观念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C.工业发展快,城市化迅速,拉动了人口增长
D.政治上独立,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死亡率下降
2.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图为“建国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据图可知,与过去相比近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
A.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B.人口总量仍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
C.人口总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
4.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
A.人口的年平均增长数
B.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
C.平均每人占有的面积
D.每单位面积最多的人口数
5.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6.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
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奖励生育
D.不控制也不鼓励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的增长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省区 | 江苏 | 山东 | 新疆 | 西藏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740 | 600 | 12 | 2 |
(1)材料一说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____。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以上都不是
(2)我国制定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4)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
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俄罗斯
9.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 )
A.河南省
B.四川省
C.山东省
D.广东省
10.在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中,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这主要是指控制大城市的( )
A.经济规模
B.工业建设规模
C.人口和用地规模
D.发展规模
11.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有的地区人口稀少,有的地区人口稠密。在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小于( )
A.400人/平方千米
B.100人/平方千米
C.10人/平方千米
D.1人/平方千米
12.下表是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省区 | 苏 | 鲁 | 新 | 藏 |
面积(万km2) | 10.26 | 15.30 | 160 | 122 |
人口(万人) | 7406 | 9125 | 1934 | 270 |
人口密度(人/km2) |
(1)在表中相应空格中填出各省区的人口密度(保留一位小数)。
(2)根据表中数值计算出的人口密度,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答案:
1----6 DBDBDB
7. (1) A
(2) 实行计划生育
(3) B
(4) 不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承载量小
8---11 BDCD
12. (1)
省区 | 苏 | 鲁 | 新 | 藏 |
面积(万km2) | 10.26 | 15.30 | 160 | 122 |
人口(万人) | 7406 | 9125 | 1934 | 270 |
人口密度(人/km2) | 721.8 | 596.4 | 12.1 | 2.2 |
(2)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篇11: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我所担任的是八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在学习程度上、学习态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为了使同学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充分挖掘其潜力,全面展现自我,让他们找到自信心,培养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通过开学这段时间的培优补差,我把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思想教育是培优补差的根本。
老师倾注真诚的爱,在感情上亲近学生,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关心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敬。这样,他们才会主动亲近老师,才会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平时我就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同学,通过谈心、个别交流的形式,给予全班学生同样的关心指导,同样的信赖和尊重,同样的鼓舞和期待。使每个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积极进取的心态。
我还在思想道德方面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同学们需要的,首先并不是书本知识,而是需要被关心、帮助、爱护,使他们不健康或者畸形的人格、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我时刻都在注意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习惯。平时的为人处事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同学们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与家长联系、与教过他的老师联系等多种形式,从侧面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等等,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思想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我教育他们认真调整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诱,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
二、因材施教是培优补差的有效措施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特别是个性鲜明的学生,“因材施教”创造不同的成功教育方法,不伤害任何一个学生,严格要求优等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关注热爱后进生,使他们减轻压力,感受到来自老师与集体的爱,享受大家庭的乐趣。做到以下几点:
1、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写好学案。
2、分组实施竞争、合作、互助的方法。
3、实施堂堂清、日日清的原则。
三、知识测验,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每次测验后,要求每个学生不断调整近期学习目标与学习对手。帮助学生分析进步与退步的原因,找到查漏补缺的方法,及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通过和差等生的接触,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一个班的学生,在智力上和其他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所缺乏的是让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让自己逐步提高的耐心,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老师课下和他们的接触、交流,以及对他们思想的熏陶。
对于优等生的培养,则是让他们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课外阅读面,比如适当的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如各种名著,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也常给他们多一些练习,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题型。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及时总结,让他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因此,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包括班级中间的部分,在本学期工作中,我都将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每一个人,设法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力争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之外,则尽自己的最大可能让他们保持着这种兴趣,而且我永远记着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也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当然这种夸是需要技术的,这就更加要求我在本学期工作中多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将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的教育下,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在进步。
【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三单元测试试卷】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