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Steorrahan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第1课 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 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 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 芽了; 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 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 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
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第6课 植物怎样“喝水”
1、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发现?
答: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植物怎样喝水的?
答: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食用油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茎是怎样输送水分的?
答: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实验证明: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4、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是怎样输送的?
答:植物是靠根喝水的,根吸收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 靠身体里的导管运送水分的。
篇2: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
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
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
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
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
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
答: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1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答:书写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三角板、直尺、量角器:装用品类: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橡皮、透明胶、改正纸
13、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答:1、造纸、2、指南针、3、火药、4、活字印刷。
篇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
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
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1、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
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第13课、玩气球
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这种推测的? 3
答:气球吹不起来;这种现象说明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下一页更多精彩“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篇4: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16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17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4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
篇5: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鼓、锣、皮筋,塑料尺等物体发声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这些物体发声时,它们都在振动。共同点是:物体发声的同时物体都在振动。
1、怎样让发声的物体立即停止发声音?
答:用手按住发声的物体,不让它振动,发声物体立即停止发声。
2、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19课、声音的旅行
1、推测: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什么传播的?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
答: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将一个能连续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钟罩内。当它发声时,能听到铃声;再用两用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铃声就小了,最后没有铃声。实验证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为什么?
答:声音还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挠桌腿,能听到声音,实验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制作“土电话”需要哪些材料?
答:两个塑料杯、两个小棍、锥子、线绳。
篇6: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打篮球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2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3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4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
篇7: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锣鼓声声
1、鼓、锣、皮筋,塑料尺等物体发声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这些物体发声时,它们都在振动。共同点是:物体发声的同时物体都在振动。
1、怎样让发声的物体立即停止发声音?
答:用手按住发声的物体,不让它振动,发声物体立即停止发声。
2、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2课、声音的旅行
1、推测: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什么传播的?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
答: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将一个能连续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钟罩内。当它发声时,能听到铃声;再用两用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铃声就小了,最后没有铃声。实验证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为什么?
答:声音还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挠桌腿,能听到声音,实验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制作“土电话”需要哪些材料?
答:两个塑料杯、两个小棍、锥子、线绳。
第3课、不同的声音
1、声音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声音的不同是因为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强弱、以及发声音物体本身的材料不同。
2、声音有高低、强弱、音色的不同,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物体发出不同声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的关?
答:声音的大小(强弱)的变化是由敲击物体时用的力的大小来决定的;声音的高低的变化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4、声音的不同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和危害?
答:悦耳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刺耳的声音让人烦躁不安,不利于人体健康。
5、人们是怎样想办法减弱噪声的?
答:①在声源处直接减弱噪音(如禁止鸣笛、请勿喧哗、限放鞭炮)。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如消音墙)。③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第4课、舞台灯光
1、舞台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倾泻而下的光柱有什么特点?答:光柱是直的。
2、光是怎样传播的?
答:如灯光能使整个屋子变亮,说明光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又如太阳光从门缝直射进来、手电光在夜晚直射前方等,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此说明: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怎样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答:将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和蜡烛的火焰移动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到蜡烛火焰发出的光,这个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将不同颜的光叠加到一起,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或你用哪些方法来形成五颜六色的光?)
答:十字路口红绿黄灯帮我们维持交通;红色的警灯非常醒目;美丽的霓虹灯装饰我们的环境等。
篇8: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课化石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 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二、简答:
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三课时 谁能生存下来
一、填空:
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距今1.3亿年前,地球上有称霸一时的动物叫(恐龙),它们繁殖很快的主要条件是(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很适合他们的生存)。
二、简答题:
1、按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讨论现在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颈长的长颈鹿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存活,颈短的长颈鹿不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死亡。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部这样长。
2、说说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答:因为恐龙不能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和地质变化。
一是气候变冷(草食性恐龙饥寒交迫死去,肉食性恐龙自然随之死去)
二是地壳活动频繁(地震、火山喷发、大洪水)等因素导致
三是宇宙中的新星爆炸,恐龙又一次大量死亡;
四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爆炸,恐龙灭绝。
篇9: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四课时 月球上有什么
一、填空: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2、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其中最大的环形山的直径达(235千米).观察发现,环形山的形状很像火山口和陨星坑。
3、月球表面高低起伏,较高的地方是(高原),较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4、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的最低温度可降到(-183℃),因此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
5、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
6、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测定月球的年龄约有(50亿)年,比地球古老。
二、简答:
1、你认为月球上众多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可能是由小天体碰撞和火山爆炸形成的。
2、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这是什么原因?
答: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的1/6。
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的风雨雷电吗?
答:没有。因为地球上的各种天气现象是大气和水循环运动的结果,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所以不能产生各种天气现象。
4、月球上有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吗?
答:没有。因为月球上不具备生物生存需要的空气和水等条件。
5、月球上有什么?
答:月球上有高原、有广阔的平原、有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第五课时 观察月球
一、填空:
1、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
⑪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运动。但明亮部分的形状(没有)什么变化。
⑫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自西向东)移动。同时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2、月相变化与月球的运动规律:
⑪、月球(明亮和黑暗两部分的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29.5天。 ⑫、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7.3)个地球日,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圈大约需要(27.3)个地球日。
⑬、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3、各时间段月相名称:
农历上半月时:农历初一初二,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叫(新月或朔月)。初三初四,月牙缺口(向东),圆弧(向西),是为(蛾眉月)。 初七初八明暗各半的月亮是为(上弦月)。 到了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为满月(或望月)。
进入农历下半月时,月亮出现的时间会每天变(晚),并且逐渐出现(缺口),缺口(向西)。在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时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称(残月)。
4、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规律:
上半月在傍晚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月亮的明亮部分(向西),随着日期的变化明亮部分逐渐(增多)。直至(满月)。
下半月在清晨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月亮的明亮部分(向东),随着日期的变化明亮部分逐渐(变少)。直至(朔月)。
5、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与月相的变化都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
第六课时 月相的成因
一、填空: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3、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4、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初一)。
5、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满月),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十五或十六)。
二、问答;
1、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月球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地球上的人们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也随着变化,这就是月相变化。
篇10: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七课 登上月球
一、填空
1、(16)加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对着月球后,人类就开始了对月球的科学探测。
2、(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吧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人类便闯入太空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3、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枚探测器,美国向月球发射了(21枚)探测装置。
4、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5、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 6、我国已经启动了一个以(“嫦娥”)探月计划为起点的庆大的月球探测计划。
7、(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0月1日18时)嫦娥二号顺利发射,(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8、206月11日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有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同时升空,任务时间15天。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二、问答:
宇航员登月球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乘着宇宙飞船,带上氧气、水、食品(特制的)、穿上既散热又保暖、能防辐射的宇航服,配备通信,科学考察所需要的各类仪器等。
第八课 太阳
一、填空:
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直径是地球的109倍(约139万千米),体积为(141亿亿)立方千米,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2、光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20秒。
3、太阳是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全部由(气体)构成。其中主要为(氢)和(氦).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高达摄氏(1500万)度。
4、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观察用的(器材),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球)。
5、(太阳黑子)、(日珥)、(太阳风)、(耀斑)等通称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
二、简答:
1、什么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怎样产生的?
答:在太阳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人们叫它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巨大的漩涡气流产生的,由于气流的温度比太阳表面的正常温度低,所以看起来是黑的。
2、什么是日珥?日珥有什么特点?
答: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有的日珥向巨大的喷泉,有的像拱桥和怪石。
3、什么是“日冕”?
答:发生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遮住了外围形成的美丽光芒叫做“日冕”。
第九课 太阳与动植物
一、1、太阳提供了生命的能量,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存。植物通过阳光获取能量进行光合作用,获得养料得以生存,动物主要靠吃植物或其它动物来获取能量维持生命,由此可见一切生物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都是依靠太阳来完成,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温度会降低,那么植物就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动物的生活、生长发育、迁徙、洄游、休眠等各种生命活动。
4、生物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多数动物依靠植物得以生存,植物依靠阳光获取能量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上就不会具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二、简答
1、在植物的一生中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太阳的能量主要有二种形式:光(光照)和热(温度),适宜的温度使种子发芽长叶,温度的高低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促使根吸收水份,同时植物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春季发芽,夏季开花,秋季结果,冬季休眠。光照使植物不断进行光合作用,自制生长所需的养料和氧气。
2、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答:植物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就不能自己制造养料,并且不能产生氧气,那么植物会不断消耗氧气,直到氧气用完为此,最后植物只能走向灭绝。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温度将会降低,那么植物将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又有哪些影响?
答:因为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动物的生活和生长发育、迁徙、洄游、休眠等各种生命活动。如:鸟、兽、虫、鱼等的繁殖,以及鸟、鱼的迁徙、回游活动都受到日照长短的影响。
4、有人说,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对。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光照,没有光照植物无法生长,草食动物找不到食物无法生存,肉食动物没有草食动物作食物也无法生存,人类也不可能存在,因此,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也就不可能存在。
篇11: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一,多音字组词
(呕吐)(谈吐)
(盛情)(盛饭)
(堵塞)(塞住)(边塞)
(走着) (着急) (穿着)
(担心) (重担)
(解放) (姓解)
二、近义词
诚心诚意(诚心实意)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出以公心(大公无私)心满意足(称心如意)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三、反义词。
心满意足(大失所望)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恭恭敬敬(蛮横无理)茅塞顿开(茫然不解)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求贤若渴)的刘备 (才华横溢)的诸葛亮
(清正廉洁)的公仪休 (唯才是举)的祈黄羊
军事(才能) 工作(负责) 职责(重大)
感到(意外)(举荐)能人 (训练)军队
六、解释带点字和词语的意思。
1.三顾茅庐
顾:拜访。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比喻诚心诚意再三邀请。
2.蜿蜒起伏
蜿蜒:(山脉)弯弯曲曲地延伸。
3.青翠欲滴
欲:将要。翠绿的颜色又浓又润,像是快要滴下来似的例:一场春雨过后,茂密的树林青翠欲滴,美不胜收。
4.秀丽宜人
宜:适合。清秀美丽的景致适合人的心意。例:这秀丽宜人的景色,简直使人乐而忘返。
5.群雄纷争
纷:多,杂乱。指在混乱时局中各路称霸一方的人物都纷纷起来争霸称雄。
例:战国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混乱时期。
6.茅塞顿开
顿:立刻;忽然。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
例: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茅塞顿开。
7.悠然:悠闲的样子。例:我们在公园里赏花观鱼,信步悠然。
8.“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推荐外边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仇人,推荐家里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亲人。)
9.心满意(足)满足;知足
10.日夜(操)劳 做事;从事
11无可(奈)何 对付;处置
12.恍然大( 悟) 了解;领会
七、按要求写词语。
1.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形容人猛然醒悟的成语:茅塞顿开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3.含有数字的成语:学富五车 千姿百态 九牛一毛 百尺竿头 万紫千红 六六大顺 一泻千里
4.形容品格高尚的成语: 两袖清风 大公无私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公正无私 铁面无私
5.描述诸葛亮一生的成语: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6.与三国有关词语(有关历史故事) 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八、按要求写句子。
1、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2.关于渴求人才的古诗:
“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填空:
1.课文《三顾茅庐》是根据罗贯中写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改编的。课文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望,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从文中对刘备语言、行为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诸葛亮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的住地是隆中,那里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里的“卧龙”既是用来比喻山冈的形状,也是暗指诸葛亮。诸葛亮是个才华横溢、料事如神的人,他提出了 三分天下 、最后取胜 的策略。刘备听了 茅塞顿开 ,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难怪他把自己比作鱼儿,把诸葛先生比作 水 ,可以用成语“ 如鱼得水 ”来形容他们的关系。
2.“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这句话点明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目的,既反应出了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也反映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三顾茅庐》的写作特点:①鲜明的对比②精妙的比喻③细节描写④环境烘托。其中的环境描写巧妙地烘托了诸葛亮性格的特点。
4.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实际上是成语“拨云见天(日)” 的活用,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这句比喻句是把刘备听了分析群雄纷争形势和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后,那种茅塞顿开的心情,比作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刘备求贤若渴,当他求得了贤才,并听了贤才的一番话语之后,心里顿时变得疏朗、明澈多了,这种感觉就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刘备这种美好心境,再一次表明他对诸葛亮的器重和信赖。
5.“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刘备这么说,是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把自己得到诸葛亮比作鱼儿得到了水。从这个比喻句中,我们能进一步地感受到胸怀大志的刘备对贤才的器重和厚望,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旷世奇才,以及他与刘备之间的亲密友情。
6.中国古代四大名著: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②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主要有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等;③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贾宝玉等;④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主要人物有:林冲、武松、宋江等。
7.《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8.春秋时代,晋国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因为多年征战使祁黄羊的腿脚落下毛病,所以他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他先后推举了两个人,每次都很认真严肃,从“郑重”“ 慎重 ”等词可以看出。
用文中的一句话赞美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用两个成语来赞美他:出以公心、处事公正 。
文中的“仇”指杀父仇人解狐,“亲”指 亲生儿子祁午 。
祁黄羊向悼公推荐的最合适的中军尉人选竟然是他的杀父仇人解狐,从中可以体会他公私分明、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解狐病逝,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是万般无奈而又十分慎重的决定。从中可以看出举荐仇人和亲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标准只有一个:是人才而不是亲与仇。
9.《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剧本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主要交代人物活动情况。剧本主体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括号内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幕起就是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反映出公仪休是个以身作则、清正廉明、聪明机智的人。
10.人物特点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聪明机智;子明:谦逊有礼、勤学好问;管家:阿谀奉承、别有用心。
11.“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会违犯国家法纪;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从而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从这意味深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12.用“来到„„,只见„„”写一处景色:我和妈妈来到池塘边,只见成行的白杨和垂柳沿着岸边向池塘里伸展,形成了一条绿色的绸带。一阵风吹过,水面微波荡漾,片片树叶随风飞舞,有的落在树下,有的饿落在池塘里。深绿色的水面上漂浮绿油油的浮莲叶片。浮莲花开满池塘,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直入心脾。啊!这里的景色真让人心旷神怡!
13.小惠考试没考好,难过得哭了。我会对她说:“小惠,别难过了。考试过程中谁都会紧张,难免会失误。这次,只是一时疏忽造成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
14.小敏家里发生了不幸,在伤心流泪。我会对她说:“小敏,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因为一个人不能被不幸击倒,相反,它会使我们变得更坚强。来吧,抬起头来,做生活的强者,让我们一起去迎接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吧!”
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一、词语搭配。
响应(号召)克服(困难)提高(觉悟)
明确(方向)表明(态度)解决(问题)
接受(批评)
(巨大)的变化(无穷)的力量(壮丽)的景色
(灿烂)的前程(精致)的眉毛(象牙色)的皮肤
(爽朗)的笑声(疲劳)的身躯(亲切)的话语
(碧绿)的草坪(鹅黄色)的嫩叶(烂漫无比)的春天
(刻苦)地学习(热烈)地讨论(飞快)地奔驰
(愉快)地歌唱(默默)地关注(悄悄)地离开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形容雨大的词语: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瓢泼大雨
2.描写花儿的词语:
娇嫩纤弱 色彩斑斓 千姿百态
亭亭玉立 姹紫嫣红 含苞欲放
3.形容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屏气凝神
目不转睛 心无二用 倾耳注目
4.赞美叶欣成语:
身先士卒 临危不惧 舍己为人
救死扶伤 玉洁冰清 舍死忘生
5.赞美母亲的成语: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勤勤恳恳 秀外慧中
6.第三字是“如”成语:
暴跳如雷 大雨如注 一贫如洗
挥汗如雨 表里如一
7.ABBC成语:
不了了之 自欺欺人 解衣衣人
春风风人 夏雨雨人 上衣衣国
8.描写自然景物的成语:
湖光山色 山清水秀 风月无边
绿草如茵 迎风吐艳
争奇斗艳 繁花似锦
9.读书马虎成语:
丢三落四 忘东忘西 三心二意
粗心大意 囫囵吞枣 心不在焉
10.形容时间短而快的:
顷刻间 日复一日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昙花一现 刹那间 转眼间
三、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雷声大作:作:起
2.大雨如注:注:灌入。
3.翻山越岭:翻:越过,越:跨过。
4.突发奇想:奇:罕见的,特殊的。
5.身先士卒:卒:兵。
6.声色俱厉:俱:全,都;厉:严肃,猛烈。
7.斩钉截铁:斩:砍;截:切断,割断。
8.处事不惊:处:处置,办理。
9.众志成城:城:城墙。
10.含辛茹苦:含:藏在,里面;茹:吃。
11.舍生忘死:舍:舍弃;忘:忘记。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关于为民造福的名人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2.笑对生活的名言。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英)莎克雷
3. 歌颂母亲的诗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刘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4.关爱他人的名言。
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罗曼·罗兰)
五、巧用成语。
1.医生(寻根问底 ),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2.夏天,下过了一场雷雨,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那情景真是(蔚为壮观 )。
3.这次比赛,我输得心服口服,让我知道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4.清明节,想到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舍生忘死)的先烈,我不由顿生崇敬之情。
5.由于诸葛亮(才华横溢),所以能(料事如神),因此在每次的战争中总是能打败对手。他为了国家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我们班的王明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总是(寻根问底 ),而不是(浮光掠影 ),所以,他对课内外的知识是(无所不晓)。
7.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常用(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但势单力薄,最终(独木难支)(回天无力)。
8.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与来势汹汹的“非典”展开了搏斗,这使我想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等成语来形容这场景。
篇12: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2、本册单元目标:
(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观察并模仿动物运动的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
(2)位置与运动
通过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能选择参照物,定性的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经过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篇13: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篇14: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第1课 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 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 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 芽了; 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 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 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
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篇15: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第11课、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
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
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1、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
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第13课、玩气球
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这种推测的?
答:气球吹不起来;这种现象说明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第14课、打篮球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16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17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
篇16: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第6课 植物怎样“喝水”
1、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发现?
答: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植物怎样喝水的?
答: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食用油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茎是怎样输送水分的?
答: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实验证明: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4、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是怎样输送的?
答:植物是靠根喝水的,根吸收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 靠身体里的导管运送水分的。
第7课、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
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
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
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
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
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
答: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1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答:书写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三角板、直尺、量角器:装用品类: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橡皮、透明胶、改正纸
13、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答:1、造纸、2、指南针、3、火药、4、活字印刷。
第8课、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1、圆珠笔能伸缩,这是什么原因?
答:是弹簧的弹性使笔芯方便伸缩的,按压笔芯,弹簧变短,同时产生弹力,笔芯伸出去,松开手时,弹簧变长,弹簧使笔芯缩回来,结合其他装置,笔芯就能方便伸缩了。
2、拆开圆珠笔,看看园珠笔里有什么?圆珠笔能伸缩,是什么的原因?
答:圆珠笔里有小弹簧、一个有三个齿的轮子。把圆珠笔里的弹簧取出来后,圆珠笔里的笔芯不能自动伸缩了,这说明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3、圆珠笔笔能伸缩,是哪一种物体在起作用?这种物体有什么特性?
答: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小弹簧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
答:射箭是利用弓的弹性把箭弹射出去,使箭射得更远。自行车座是利用下面弹簧的弹性减小震动,人骑车时感到舒服。
5、有弹力的物体是不是都有弹性?
答:是,因为这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了原状,所以有弹力的物体都是有弹性的。
第9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1、笔杆上的橡胶套有什么作用?
答:笔杆上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2、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笔杆上的橡胶套可以增大磨擦力?
答:用同一个小木盒,分别放在木板、玻璃、橡胶的上面,用弹簧秤秤拉木盒用的力各是150克、100克、210克。实验证明:橡胶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3、增大和减小磨擦力有什么规律?
答:物体表面越粗糙,磨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磨擦力就越小。
4、举例说明生产生产中增大和减小磨擦力的应用有哪些?
答:带齿纹的鞋底、轮胎绕铁链、运动员手上镁粉、乒乓油,乒乓球拍光滑面等都是为了减小磨擦力。
第10课、各种各样的纸
1、你认为常见的纸有哪些? 答:卫生纸、复写纸、牛皮纸、铜版纸、卡纸、箱板纸等。
2、你用了哪些方法对纸的不同进行了研究?
答:①用手摸、用直尺测量,比较纸的厚度不同。②把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放入装有红水的水盆中,比较纸的吸水性不同。③将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把其中两张粘好干燥后,往两边拉,比较纸的抗拉力不同。
3、经过研究,你认为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答:纸具有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方面的不同。纸都是由纤维构成的,可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4、如果你要做一辆纸车,你认为怎样做?要用什么样的纸做比较好?答:要先做底盘,再按底盘大小做车厢,最后做车轮。做车轮和车厢用的纸必须承重性能好,要用硬度大的纸来做,可用箱板纸制作。
篇17: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后会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
篇18: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1、镜子能反射光。潜望镜是利用镜子反射光的原理制作的。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镜子?(答: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等都利用了镜子。) 三彩虹
1、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通常在下午、雨后转晴时出现。因为那时有阳光,空气中有充足的水蒸气。另外在瀑布附近也容易看到彩虹,因为在瀑布周围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
4、怎样人造彩虹?(答:①、背对太阳。②、顺着太阳光的方向看。③、向空中喷撒充足的水雾。
5、太阳光通过透明的媒质后变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6、太阳光不是一种单纯的光,而是由几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四光与生活
1、电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光的利用上前进了一大步。电灯是由爱迪生发明的。
2、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晚上不能学习,工厂不能生产,医院不能救治病人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谈一谈光的利与弊。
(答:光的使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如:太阳能计算器利用光来提供能量;光导纤维利用光来传递信息;交通灯利用光来指挥交通等。但长时间看电视会伤害眼睛;玻璃幕墙会产生光污染等。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健康饮食)
1、食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面粉含有丰富的糖类。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3、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和种类和含量不同,营养学家为人们的健康饮食设计了“食物金字塔”,提倡每天的饮食要均衡。
4、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器官: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
5、按照“食物金字塔”的建议,怎样做才能均衡饮食?(答:
①、谷类、蔬菜水果应时常吃。②、肉蛋豆类及奶制品类应适量吃。③、油脂类应少量吃。
6、我们要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答:①、营养要全面、均衡,不挑食不偏食。②、准时吃饭,饭前便后要洗手。③、吃饭要细嚼慢咽,饭后不剧烈运动。④、不暴食暴饮,不吃不卫生食品。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