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劳技教案
“风过情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苏教版劳技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苏教版劳技教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苏教版劳技教案
苏教版劳技教案:我的新家我做主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家庭规划和建设。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认识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采用分工合作的研究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认识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收集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了解其不同的型号。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视机、卷尺。
4、介绍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录像。
(二)学生准备
L、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多种不同类型。
2、了解等离子电视机与液晶电视机的区别。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用PPT先播放城市变化、飞速发展的情景,再伴随优美的音乐欣赏优雅、宁静的新居环境。
(2) 教师提问: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家都乔迁新居,过着幸福生活。乔迁新居后家中应该有哪些变化?
(3) 学生交流;
(4) 教师引导:很多新家会添置物品,包括家用电器。随着科技发展,有很多新型的家用电器已经具备更多更先进的功能,值得我们去选购,让我们参与家庭的规划和建设,做新家的小主人。
(5) 板书课题:我的新家我做主。
2、学习探究,掌握家用电器的选购方法。
(1) 出示新家的平面图,认识结构,学生指出家庭常用电器应该放置的合适位置。
(2) 用PPT播放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些是和自己家一样的,哪些是不同的。
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的信息,共同完成课本“填一填,写一写”。
(3) 出示教室里的电视机,让学生观察并估猜它的尺寸大小,再用尺子量一量,从课本中查出它属于什么规格。
(4) 了解屏幕尺寸后,请多个学生用平时在家看电视的距离站在电视机前,对照课本知识争当“护眼标兵”。
(5)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资料,分成辩论两方阵,假设自己是一种电视机地经销商,各自推销自己的电视机,说特点,说优势,双方进行短时辩论。
(6) 教师播放录像:等离子和液晶两种电视机,比较优劣,汇总表格。
(7) PPT出示思考题:张小路搬新家,需要为客厅和房间添置彩电,她准备8000元,请帮助她选择合适型号的电视机。
(8) 学生分组讨论:采购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9) 学生“头脑风暴”,交流考虑的各种因素,填写课文第2页的采购因素排序图。
(10) 归纳指导,板书要领:符合实际、品质优秀、价格合理。
3、实践操作,合作调查。
(1)、教师谈话:书本中介绍了彩色电视机的很多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彩色电视机的选购方法,用同样的方法选购其他家用电器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拟定一份“家用电器的市场调查计划表”,为新家更好地选择家用电器,更合理的建设做准备。
(2)、分组讨论,确定调查的家用电器品种。
(3)、教师引导,拟定计划时要周密考虑:如何保证小组调查成功?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4)、师生共同讨论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采访的联系注意点;资料收集、记录、汇总的小窍门。
(5)、完成“家用电器调查计划表”。选好组长,分配落实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选用双休日或假期时间完成信息收集和调查任务。
4、成果交流,总结得失。
(1)、学生交流完成的调查小报告。
(2)、集体汇总一份家庭常用电器的选购方案。
(3)、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设立奖项,评出“合作优胜”组、“调查成果显著”组、“积极解决问题”组等,激励学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和获得成功。
苏教版劳技教案:做家用电器的小主人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
2、掌握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正确方法。
3、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用电器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地正确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家用电器实物、遥控器和说明书。
2、学生准备:家用电器的说明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节,导入新课。
(1) 故事介绍生活中的“马虎人”:如添置了新电器,胡乱按钮;昂贵的价格买回电器,只会使用最简单的功能。
(2) 学生讨论导致原因,说说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3) 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分组讨论,明确认识、掌握阅读重点。
(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某同学的说明书文件收藏夹。
展示多种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教师引导:我们在安装、使用、维修家用电器时,都要用到这本“说明书”,所以,要妥善保管好。有的家庭用一个文件夹把所有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都依次夹在里面,便于查阅,这是个好方法。
引导学生评议这样保管的好处。建议借鉴这一做法。
(2)小组讨论:你阅读过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吗?你是怎样阅读的?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建议阅读过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学生可多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认识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
(3)了解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生归纳说明书中大体包括3个组成部分:一,安全注意事项。二,结构说明。三,操作使用。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几方面,掌握阅读的重点。
3、竞赛比拼,实践操作。
(1) 学生自学空调遥控器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而研究电视机的使用说明书。
(2) 小组代表比赛操作。教师规定操作项目,要求学生看懂说明书并做一做。比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看懂,操作规范。结合操作讨论“注意事项”。
(3) 评比得出“规范操作优胜”。
(4) 小组选定一种家用电器,研究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概括要点并记录下来。
(5) 分组交流,汇总成一张总表。表扬准确概括、掌握要领到位的小组。
(6) 作业布置:选择一种校园内的电器设备,书写一份使用注意事项,张贴在电器设备旁,帮助和提醒使用操作的人。
4、小结学习,拓展延伸。
(1) 学完后可推选一名代表谈谈小组内的学习收获。
(2) 探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在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的?例如:药品、衣物、食品、玩具等。
(3) 鼓励学生回家后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广泛阅读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可再家长的指导下边阅读边动手操作。
(4) 鼓励学生将家中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归类摆放,养成良好的物品归类习惯。
苏教版劳技教案:学习使用家用电器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享受高科技生活的情感。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机,认识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采用认真阅读课本或说明书的方式,学习使用电视和机顶盒。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彩色电视机与机顶盒的连接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电视机,认识机顶盒,掌握电视机和机顶盒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连接电视机和机顶盒。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 收集各种电视机的图片,了解不同种类的电视机。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3) 电视机、机顶盒。
(4) 介绍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录像。
2、学生准备:
(1) 了解电视机的多种不同类型、机顶盒的作业。
(2) 等离子电视机与液晶电视机的区别。
五、教学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用PPT先播放介绍电视机不断发展的录像,出示家庭中常见的电视机。
(2) 教师谈话:是否喜欢看电视?平时喜欢看什么节目?让学生充分交流,引发学生的兴趣。
(3) 教师引导:很多新家会添置物品,包括电视机。随着科技发展,我们都看上了数字电视,非常清晰,今天让我们学习使用电视机,收看数字电视。
(4) 板书课题:学习使用电视机
2、学习探究,了解使用电视机的注意事项。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再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识。
(2) 引导学生了解电视机摆放时周围应留一定的空间,以利于通风透气和方便接线。
(3) 小组讨论:观看电视节目时,多少距离最合适,激励“护眼标兵”。
(4) 介绍保护电视机的方法:不频繁开关,注意防雷,介绍使用电视机防雷装置。
(5) 归纳指导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板书要领:预留空间、散热、防雷。
3、实践操作,学会方法。
(1)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彩色电视机的很多知识,现在我们家里都在看数字电视,你知道观看数字电视时,除了彩色电视机,还要什么设备?
(2) 出示数字电视机顶盒,介绍彩色电视机和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连接方法。
(3) 学生分组操作,掌握连接方法。
(4) 教师引导,操作时要注意观看使用说明书,了解各个接口的用途。
(5) 选好组长,安排小组每个成员的操作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评价,交流得失。
(1) 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操作中的心得。
(2) 学生根据自评和互评的结果,自己填上星数。
篇2:四年级劳技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手套的基本过程。
2. 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剪、缝制、装饰手套。
3. 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及创新新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不同的布料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不同的手套。
2. 学生准备:可缝制手套的布料1块、棉线、缝衣针、剪刀、装饰品等。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时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你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手套?你可知道手套是怎样缝制的?
2. 实物投以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手套。
3. 给手套分类,填表:
二、指导缝制
1. 布料来源:购买或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 缝制过程:
(1) 用实物投影仪演示布手套的`缝制过程。
(2) 教师示范。
3. 请学生说一说布手套的缝制过程及注意点:
(1) 画样:在纸上画出手的外形。
(2) 放样:在画样上沿手的外形向外放出1.5-3厘米;
(3) 剪纸样:在放出的画样上沿边仔细剪。
(4) 裁剪: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
(5) 缝合: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
(6) 缝边:注意密而匀。
(7) 翻面:整理成美观的手套,并试用一下。
4. 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提醒注意安全。
三、评优鼓励
1. 分小组评议。
2. 请做的好的同学谈一谈缝制手套的诀窍和体会。
四、课外拓展
分小组去商场,货摊考察各种类型,式样,用途的手套。了解制作方法。
篇3:四年级劳技教案
【设计思路】
以“人”为本,在劳技课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谐发展,使学习过程更贴近生活。课堂上有效利用文本这个平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感受到动手钉纽扣的乐趣,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钉纽扣所要准备的工具与材料,掌握简单的几种钉纽扣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的技巧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学会自己的事儿尽量自己做,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完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课前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小药箱、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
【教学过程】
(一)、现代纽扣欣赏(图片展示结合课本33页上的小看台)
小朋友,不知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衣服上漂亮的纽扣?——图片欣赏。你发现这些衣服上的纽扣有什么不同么? 板书课题中相关词: 纽扣
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留意并也收集了一些,赶紧拿出来相互看看吧!
(二)、传统纽扣展示
出示收集到的各类纽扣,欣赏并找出类别,小组合作人人填表:
我们发现了纽扣的多种类别:
纽扣的类别 (可用图画表示,也可用汉字表示)
(三)、补充课题,动手尝试
很多衣服上都有纽扣,万一纽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该怎么办啊?板书完整课题:钉
1、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每组上的百宝箱,了解钉纽扣时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弄清每一样的用途,尤其是“铁指箍”的`作用
2、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温馨提示:课本第32页看图了解钉纽扣的步骤:选针——穿线——打结——钉纽扣——打结
3、结合以上提示,自选1代表,尝试操作比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争优先小组、团结协作小组。
(四)、实践操作(记住我们的口号:动手动脑学会自理)
1、巧手大比拼一(双孔纽扣)
在百宝箱里找到布和相应的双孔纽扣,人人动手操作,比一比。
2、交流存在问题,出示各种情况
讨论:在刚才钉的过程中,你遇到到什么困难?怎么样才能解决呢?
(欲设困难:线缠绕在一起了;结没打结实;钉反了;线太细了,需要钉好几个来回;手指不小心戳破了;线穿到针眼里穿不进去;钉好后布显得皱巴巴的……)
瞧!我的金点子:(畅所欲言,推广能干同学的经验之谈)
3、师简单归纳小结,并出示课件——四孔纽扣,思考:该怎么钉?
4、巧手大比拼二(四孔纽扣,多种钉法)
找到四孔纽扣,在刚才的布上,选择其中一种钉法继续动手操作,有能力的同学可用不同的方法钉两粒。
5、、交流收获,收集金点子
根据学生回答,在大屏幕上随机显示图解:“十”字形和“=”号形
“□”形和“T”形
(五)、学生成果展示
1、个人的优秀成果(自选作品)
2、小组的得意成果(组内推荐)
3、最能干小组评比
(六)、延伸课外,回归生活
1、衣服上少了个扣子,在补钉这个纽扣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欲设:温馨小提示——最好找到原来的纽扣
——用上同色的线
——最好采用相同的钉法
——钉的时候注意与纽扣洞保持一致
——……
2、下次,当你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少了个纽扣,老师相信你会自信地说:我会钉,我能行!——回顾口号:动手动脑学会自理
【教学流程】
巧手大比拼(一)
现代纽扣欣赏——传统纽扣归类——尝试操作—
巧手大比拼(二)
——经验总结,成果展示——拓展延伸
篇4:四年级劳技教案
身边的技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分析:
以一个社会调查小故事为载体,用准备举办“身边的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导入,把“什么是技术”作为思考题,启发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
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技术。并知道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穴道好多知识。学会上电脑上网查询,可以更快更多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拍摄录象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玩具。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中玩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有关录象,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事情,因此也称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图片等照原样印在纸张的`机器。
(二)巩固理解
1、观看录象: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2、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3、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
播放录象:厨房设备,使学生加深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技术,处处离不开技术。
4、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一分,并讲讲玩的技术。
(三)布置作业
1、每个小组合作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组织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或举办一次主题队会。
篇5:四年级劳技教案
温馨可爱的纺织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并辨别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温馨可爱的`纺织品》通过“说一说”“探究学习”“写一写”“议一议”“做一做”这五个小栏目,使学生初步认识各种纺织品,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纺织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难点:能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纺织品实物。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纺织品实物、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教师出示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的纺织品图片:你们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物品吗?觉得怎么样?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而这些花样繁多、用途很光的纺织品是靠什么技术织成的呢?
(二)认识并辨别各种纺织品
1、说一说:你家的房间、客厅里有哪些纺织品?你还用国、见过、听过哪些纺织品?
2、探究学习:分成小组学习,展示你所收集的纺织品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烁烁它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3、写一写:在表格中铁写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课外拓展
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纺织品,并说说它们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
2、举办以“温馨可爱的纺织品”为主题的小饰品、小布贴、小服装、小靠垫等实物、图片展览。
篇6:三年级上劳技教案
三年级上劳技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的: 1、了解纸的知识。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3、学习纸工基本技法。 4、制作折扇。 教学重点: 体验纸工基本技法的运用,在制作中辨认符号,使用工具。 教学时间: 2 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 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说明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大家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帖、撕、纸工初步
-1-
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二、了解纸的知识 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 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 纸。 三、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1、纸工工具 1)剪刀 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 切刻的工具。 3)胶水 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 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 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2、纸工制作符号
-2-
纸工材料卡片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有以下一些 1)山线 2)谷线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3、纸工的基本技法 最好要用多媒体演示 4、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制作纸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纸工的工具,例如剪刀、美工刀很锋利,不小心就会划 破手。 第二课时 教学主题: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 2、重点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 3、会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开始-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制作步骤,在教室安装了移动多媒体,充分利用教材光盘,把 制作过程动态演示学生看。 然后教师根据动画演示强调制作的重点, 特别是山线和谷线的运 用。
-3-
二、分组活动 事先对学生的情况作了了解,有的学生没有带材料,有的学生已经做好了,有些学生喜 欢一发下来就全部做好了,当然,有些制作应该自学就会的。因此,在分组
时注意搭配,不 要让有的学生闲着没事做。还有一个要记住得是做制作时,要对学生事先通知。 三、学生分小组开始制作 由于大多数学生自己都有制作材料, 因此分组的目的是共享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 避免 一个人在闭门造车。 教师在学生制作时,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 先在每个小组推荐一件好的作品,然后再全班评比,选出最佳作品。 为了让评价活动更有效,是不是应该设计一份评价量表? 第二单元 拼接游戏 教学目的: 1、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学会制作十五巧板,并利用十五巧板进行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 的快乐。 2、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 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3、在学习拼贴“快乐的小鸟”的基础上,拼贴猫头鹰(04 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 教学时间: 3 教时 教学过程:
-4-
十五巧板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l )知道七巧板、十五巧板的来历,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 好玩具。 (2)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用它们可以拼接成许多复杂有趣的图形。 2、能力目标 (l)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 (2)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l)通过了解七巧板、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 1、在计算机上使用七巧板游戏。 2、制作十五巧板。 3、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三、教学重点 1、制作十五巧板。 2、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5-
四、教学难点 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游戏软件、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 02 号,另备方形或圆形纸板。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创设 1、教师提问: 你知道七 1、学生回答教师问 1、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巧板入 情境 巧板吗?了解它的故事 题。 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吗?玩过吗? 2、学生在自己的电 2、把拼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 2、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 脑上玩闯关游戏。 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 七巧板游戏软件。 趣。 3、用“十五巧板”拼图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体验 1、教师发一些示范作 1、学生仔细观察示 十五巧板可能对
三年级学生来说有 模仿 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拼 范作品,说说作品的 点复杂,因此让学生在独立创作之 法,说说体会。 意义。 前,熟悉示范作品。 2、要求学生模仿作品。 2、进行模仿操作, 并有所创新。 独立 3、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创 3、学生先明确自己 1、面对这么多几何图形,有的学 创作 作一幅作品,并让学生思 要想拼什么图形,再 生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办,因此引导 考在拼之前,应该先做什 用手中的几何图形实 学生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么。 现。 2、同伴的经验是最容易接受的, 4、可以让先完成的学生 4、完成的学生可积 这也是交流的目的。 上台说说,提供经验。 极上台交流经验。 合作 5、要求学生以原来的制 5、学生先在小组中 3、为了不让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拼图 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 讨论作品的设计方 要引导学生事先设计作品方案。 拼图。 案。 4、教师下发作品设计方案,让学 6、每个小组及时把作品 6、方案通过了,再
-6-
保存好,教师可以准备好 数码相机。
进行拼图。
生写写小组的成败得失。 5、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培 养团队合作精神。
成果 7、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推 7、小组内推选上台 6、在作品的交流中,进一步能够 交流 荐一或二件作品。 交流的学生。 掌握拼图的技巧,同时也是为了提 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8、可以是组长来介绍作 8、大家也可以帮他 品设计的过程 如何叙述效果会更 好。 9、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 价最佳作品和最佳演说 员。 4、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制作了十五巧板, 并初步尝试了拼图的方法, 体验了这种传统玩具给大家带来的乐 趣,希望大家以后在课余或在家多去摸索,有机会我们来一个拼图大赛,到时可以展现你的 风采。
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的: 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 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棒和 03 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7-
1、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 2、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快乐的小鸟” 1、指导学生剪贴 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形运动, 注意剪圆滑,不剪破。 2、指导学生粘贴 (1)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 顺序贴。 (2)鼓励学
生粘帖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拍的,翅膀向下拍的,低头的,回头的 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等也应不拘一格,让学生在制作中自由发挥,各显其能。 三、开展作品展评活动 作品完成后,张贴在教室墙报栏中,比比谁贴的画面生动有趣。 连接成“百鸟飞翔图”。 根据画面,编写动听的故事。 猫头鹰 教学目的: 在学习拼贴“快乐的小鸟”的基础上,拼贴猫头鹰(04 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棒和 04 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8-
一、分组自主学习二、交流 三、制作“猫头鹰”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猫头鹰制作步骤: 1、剪切制作部件。 2、拼贴猫头鹰。 3、将猫头鹰粘贴在底版上。 4、完成作品。 四、展示评价 第三单元 给节日增添欢乐 教学目的: 1、学习制作团花、花边、拉花、四角彩灯等手工制品,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2、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装饰教室,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 教学重点: 设计团花、花边图案;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三单元 给节日增添欢乐 教学过程:
-9-
第一课时 剪纸团花、花边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学习剪团花、花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式团花、花边,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彩色纸、底板、胶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各式团花、花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你曾经见过这些作品吗?在哪 儿见过?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呢? 2.简单介绍剪纸艺术,激发学生兴趣。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 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用剪刀在小小的纸片上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自己 熟悉的动物、植物、花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劳动情景等为主要题材, 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多媒体展示各种剪纸作品) 二、观察、学习剪团花、剪花边的方法 1.多媒体播放剪团花、花边的方法。 2.讨论、总结,教师相机板书制作方法。 (折叠、设计图案、剪切、粘贴)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可以横竖对折,也可以斜折,每折一次都要注意平整、对齐,否则图案就不对称 了。 2.设计图案。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图案呢?大胆想像,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 富有变化,这样设计的图案
才精美。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问题,讨论这样可能带来的后果。修改样稿。 4.剪切。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对称,并且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照从 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 5.粘贴。剪完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
- 10 -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中展示,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谁的作 品最漂亮、剪贴最整齐,选出最佳作品,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大家欣赏。 五、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的教室真漂亮,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自己的教室,你还想用 自己剪的作品装扮哪里呢? 2.剪纸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你还想剪出更多、更好、更漂亮的作品来吗?老师向大家推 荐几个网站,大家可以上网学习更多的剪纸知识。 第二课时 拉花(彩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拉花是剪纸的一种,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 艺术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训练折、剪、拉等几种技法,形成立体造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 3.装饰、美化教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半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彩纸(已提供)、一米长彩线、尖刀、双面胶或固体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 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 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
- 11 -
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 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 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 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
一比,哪个小组做的 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 12 -
第三课时 四角彩灯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 感情。 2.着重“剪”、“折”技法的训练,对山线、谷线的折叠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用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 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 法直接教给学生, 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 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 “山线” “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 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 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好得多。 第四单元 动物世界
- 13 -
教学目的: 1、制作 4 件作品:狐狸和老鼠、牛、摇头公鸡、寄居蟹。在纸工制作的技法要求上,由 剪、刻的训练延伸至粘贴与插接的技能训练,难度加大。 2、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学习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 教学重点: 着重划山线、谷线以及折叠技法的训练。自主进行简单的设计,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时间: 5 课时 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的: 制作 4 件作品:狐狸和老鼠、牛、摇头公鸡、寄居蟹。在纸工制作的技法要求上,由剪、刻 的训练延伸至粘贴与插接的技能训练,难度加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 06、07、08、09 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胶棒、彩笔、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 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 06 号
- 14 -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
、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 07 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 08 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制作材料 09 号 1、出示寄居蟹的图片,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寄居蟹。 3、启发学生尝试制作不同的海螺壳。 (六)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 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的:
- 15 -
1、指导学生进行设计。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准备:卡纸、剪刀、胶棒、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 “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 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 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 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第五单元 纸编的乐趣 教学目的: 1、了解编织技法,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制作完成几件有趣的纸编织品:编新 疆辫,编织书签、纸篓,编拖鞋。 2、通过简单的纸编织品的设计、制作以及对作品的评价活动,认识编织,学习编织,体会 手工纸编的乐趣。
- 16 -
教学重点: 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进行简单的自主设计,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 5 课时。“学习纸编”4 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1 课时。 学习纸编 教学目的: 了解编织技法, 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 制作完成几件有趣的纸编织品: 编新疆辫, 编织书签、纸篓,编拖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纸条。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 10、11、12、13 号,小刀、直尺、剪
刀、胶棒、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 09 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 10 号 1、切刻
- 17 -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 11 号 1、切割 2~~~4、穿编、粘贴 5~~~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7、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 12 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粘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第五单元 纸编的乐趣 教学目的: 1、了解编织技法,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制作完成几件有趣的纸编织品:编新 疆辫,编织书签、纸篓,编拖鞋。 2、通过简单的纸编织品的设计、制作以及对作品的评价活动,认识编织,学习编织,体会 手工纸编的乐趣。
- 18 -
教学重点: 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进行简单的自主设计,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 5 课时。“学习纸编”4 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1 课时。 学习纸编 教学目的: 了解编织技法, 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 制作完成几件有趣的纸编织品: 编新疆辫, 编织书签、纸篓,编拖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纸条。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 10、11、12、13 号,小刀、直尺、剪刀、胶棒、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 09 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 10 号 1、切刻
- 19 -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 11 号 1、切割 2~~~4、穿编、粘贴 5~~~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7、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 12 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粘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构思、设计、编织出其他样式的纸编物品(如各式书签、小扇子、小动物造型等)。 2、进行自评与互评,积极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
- 20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 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 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 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创作 1、小组交流。 2
、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 21 -
篇7:四年级劳技教案学用洗衣机
四年级劳技教案(学用洗衣机)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 四)册第( 一 )单元第( 17)课 课题 学用洗衣机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用洗衣机。 过程 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使用洗衣机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的思想和习惯。 教学 重点 了解洗衣机的使用方法。 教学 难点 洗涤和脱水。 学情 分析 学生们对于洗衣机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他们学用洗衣机。 教具 学具 洗衣机 脏衣服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二、 演示讲解,理解操作 三、扩展知识 四、成品展示, 总结评价 要使用双缸洗衣机清洗衣服,首先要了解洗衣机的结构,了解所有需要操作和控制的部分。 双缸洗衣机操作技术要点如下: 1、准备。接通电源、接通进水管和排水管,清除杂物、饰物,衣物合理分类。 2、洗涤。适量注水、加洗衣粉,选择按键(强洗、弱洗等)、确定洗涤时间,漂洗要充分(但应注意节水)。 3、脱水。均匀摆放衣物,选择正确脱水时间,脱水桶完全停转后再取出衣物。 1、注意用电安全,手湿不要随意摸电源。 2、洗涤毛线等易缠绕物品,应装入细孔网袋中。 3、脱水机没停止运转,千万不要用手去碰。 4、水温不可过高。 增加安全用电意识。检查衣物是否洗干净了。 激发他们洗衣服的欲望。 动手操作,学用洗衣机。 通过实践感悟洗衣服的技巧。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善动脑。 使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好的方法。 反馈形式及效果 通过学用洗衣机,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的思想和习惯。 板书 设计 第十七课 学用洗衣机 准备---洗涤---脱水 课后 反思篇8:四年级劳技教案无土栽培实验
四年级劳技教案(无土栽培实验)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 四上)册第(一)单元第( 1 4)课 课题 无土栽培实验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探究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 过程 与方法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探究无土栽培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受到知识熏陶,享受创造的愉悦。 教学 重点 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探究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 教学 难点 对植物生长情况做好观察和记录。 学情 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无土栽培的制作方 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 教具 学具 无土栽培花卉盆钵 文竹 清水或营养液。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看一看 二、做一做 三、拓展练习 四、评一评 看图,了解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土壤的.栽培方法。用水、沙子、蛭石等当基质,使植物固定位置,施用无机肥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 准备无土栽培花卉盆钵。 2、 准备栽培的花卉。 3、 栽种。将花苗分别栽于盛有基质的盆中,倒入 清水或营养液。 记录植物栽培的实验周期。 组织学生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议,比一比,看哪个作品制作得最精美。 让孩子们有直观的感觉,体验无土栽培实验,并增加学习、制作的欲望。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们可以知道无土栽培实验的方法,既直观,又易懂。 不强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 评比和鼓励,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1、出示知识树。 2.、介绍原理 3。介绍演示方法 4、操作 5、评价 反馈形式及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 板书 设计 第十四课 无土栽培实验 1、准备无土栽培花卉盆钵。 2、准备栽培的花卉。 3、栽种。将花苗分别栽于盛有基质的盆中,倒入 清水或营养液。 课后 反思篇9:四年级劳技教案雕刻练习
四年级劳技教案(雕刻练习)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 四)册第( 一 )单元第(7)课 课题 雕刻练习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雕刻法,提高手指灵活度,促进智力发展。 过程 与方法 通过本课雕刻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雕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并了解我国雕刻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教学 重点 基本雕刻法。 教学 难点 如何教育学生工具的携带、使用和存放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学情 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绣花手绢的`制作方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 教具 学具 刻刀,图纸,宣纸,墨水,颜料、印泥。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看一看 二、做一做 三、评一评 一、欣赏作品: 雕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艺。很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学习。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下面的雕刻作品吧。 让我们动手来雕刻自己的作品吧。 二、制作过程: (一)将新鲜的块状蔬菜洗净,切成印章模块。 (二)将印章的刻面画在纸上。用浓墨在纸上描绘图案 。 (三)把描绘好的图案反贴在刻面上,轻轻按压,使纹样清晰的印在模块上。 (四)自定顺序,沿着纹样的边线下刀。 (五)蘸上印泥,拓印在纸上。 三、成品展示: 比比谁的作品整体效果好,并介绍经验。大家互相切磋基本雕刻法。同时将自己独特的制作体会讲给大家听。 通过欣赏漂亮的雕刻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雕刻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细致的制作过程使学生感觉兴趣浓厚,简单易学。 评比帮助学生进步得更快,并会欣赏美。 1、出示知识树。 2.、介绍原理 3。介绍演示方法 4、操作 5、评价 反馈形式及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 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 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 板书 设计 第七课 雕刻练习1 基本步骤。 2 雕刻要点。 3 分辩阴刻、阳刻。 突出重点和难点,清楚制作过程。 课后 反思篇10:四年级劳技教案创作果盘
四年级劳技教案(创作果盘)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 四)册第( 一 )单元第( 16)课 课题 创作果盘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果盘的制作,让学生体验果盘的制作过程。 过程 与方法 通过实践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 重点 果盘的制作过程。 教学 难点 细心切削、创意摆拼、分工协作。 学情 分析 创作果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但坚持观察及管理有的学生会做不到,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教师要加以引导。 教具 学具 各种水果 刀 盘子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二、 演示讲解,理解操作 三、成品展示, 总结评价 节日的餐桌上,或是在接待客人的`时候,我们把水果做成拼盘,能大大提高文化品位。那么,你会制作拼盘吗? 分小组制作水果拼盘: 1、根据现有材料,设想水果拼盘的造型,并画出设计草图。 2、需要哪些工具,请提前做好准备。 3、细心切削、创意摆拼、分工协作。 4、再取个有意义的名字。 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并畅谈感受。 使学生对果盘有个感性的了解。激发他们制作的欲望。 老师细心的讲解可以帮他们做好笔记,使他们在家能正确操作。 使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好的方法。 反馈形式及效果 在栽培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长成后将小葱带到学校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板书 设计 第十六课 制作果盘 1、根据现有材料,设想水果拼盘的造型,并画出设计草图。 2、需要哪些工具,请提前做好准备。 3、细心切削、创意摆拼、分工协作。 4、再取个有意义的名字。 课后 反思篇11:四年级劳技教案贴花工艺
四年级劳技教案(贴花工艺)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 四)册第(一)单元第( 1 )课 课题 贴花工艺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搜集材料 粘贴材料、剪裁装帧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受到艺术熏陶,享受创造的愉悦。 教学 重点 搜集材料 粘贴材料、剪裁装帧 教学 难点 蛋壳贴画。 学情 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贴花工艺的制作方 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 教具 学具 硬纸板 胶水 碎蛋壳 色彩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看一看 二、想一想 三、做一做 四、评一评 贴画是一种工艺品,可选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制出各种精美的贴画工艺品。常见的有布贴画、蛋壳贴画、干果壳贴画和植物叶贴画等等。 贴画可以先进行构思、设计,再搜集材料,最后进行制作。也可以先搜集材料,再根据材料的质地、形状、色彩等具体条件进行安排,创作出贴画作品。 制作贴画的步骤: 1、 选择和搜集材料。 2、 结合材料创作画稿。 3、 把画稿眷印在硬纸板上。 4、 涂胶、粘贴。 5、 装饰点缀。 6、 剪裁、装帧。 组织学生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议,比一比,看哪个作品制作得最精美。 让孩子们有直观的感觉,体验到贴画的精美,并增加学习、阅读的欲望。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们可以知道创作的方法,既直观,又易懂。 不强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 评比和鼓励,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介绍贴画的种类的时候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了解贴画,如,网络或者找出自己身边的不同种类的贴画。 其次,在收集材料的`环节,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发现身边可以做贴画的材料,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然后,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帮互助。 反馈形式及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 板书 设计 第一课 贴画工艺 1、选题 2、画面 3、制作 课后 反思 通过本课的动手制作,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到的很好的 效果培养了学生们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好习惯。篇12:四年级劳技教案艺术绳结
四年级劳技教案(艺术绳结)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 四)册第( 一 )单元第( 6 )课 课题 艺术绳结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本课十字绣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基本操作步骤,发展学生看图操作的能力。 过程 与方法 通过掌握各种中国结的结绳方法及其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品质。 教学 重点 通过掌握各种中国结的结绳法及其应用。 教学 难点 按照图中示意的'方式,自己动手制作。 学情 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但在难点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数。 教具 学具 大头针、镊子、剪刀、彩色线绳, 小饰物。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看一看 二、做一做 三、评一评 一、欣赏作品: 下面的作品都叫中国结,他们是我国民间特有的手工工艺制作。表达一种强烈的美好祝福。 让我们动手制作吧。 二、制作过程: 1. 我们先来编织一个简单的吉祥结。 2.十字绣基本步骤: 按照上面的示意图,一步一步地运用压、穿、回、挑等方法,你就能完成右图的吉祥结。 三、成品展示: 比比谁的成品绳结制作的最美观漂亮,并介绍经验。大家互相切磋基本编法。 通过观看作品,使学生同学们可以清晰作品的不同和特点。 细致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品质,使学生感觉兴趣浓厚,简单易学。 评比帮助学生进步得更快。 1、出示知识树。 2.、介绍原理 3。介绍演示方法 4、操作 5、评价 反馈形式及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 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 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 板书 设计 第六课 艺术绳结 1 吉祥结 2 草花结 突出重点和难点,清楚制作过程。 课后 反思篇13:四年级劳技教案研究手电筒
四年级劳技教案(研究手电筒)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 四)册第( 一 )单元第( 10 )课 课题 研究手电筒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学习“研究手电筒”,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热爱劳动的情趣。 过程 与方法 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发展学生的按图操作能力和手指灵活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操作能力。 教学 重点 “研究手电筒”的制作过程和细节。 教学 难点 识图-----看懂步骤示意图。 学情 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动手练、专心做。 教具 学具 手电筒、电池、导线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看一看 二、做一做 三、评一评 手电筒各式各样,如果你把它们拆开研究就会发现共同点。无论哪种手电筒都是由电池、开关、小灯泡和“导线”组成的。可以参看表格中的实物图片及相对应的图形符号。 一、制作过程: 1.拆卸你的手电筒,把电池取出,小灯泡卸下来。 2.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 3.用符号代替实物,把发光的电路画出来。 4.对比参照图与自己的有什么区别。 三、成品展示: 看看谁制作的手电筒,美观实用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 。 通过制作,使学生提高制作兴趣。 细致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同学们感觉兴趣浓厚,增强动手的意识。 评比帮助学生进步得更快。 1、出示知识树。 2.、介绍原理 3。介绍演示方法 4、操作 5、评价 反馈形式及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 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 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 板书 设计 第十课研究手电筒 制作过程: 1. 识图 2. 制作 3. 整理 突出重点和难点,清楚制作过程。 课后 反思篇14:四年级劳技教案木制玩具
四年级劳技教案(木制玩具)
主备人 课时 修改人 年级 四 学科 劳动与技术 1 第(四 )册第( 一 )单元第( 3 )课 课题 木制玩具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通过学习本课,掌握简单木制玩具的基本制作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 与方法 布局合理,分清主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教学 重点 木制黄牛 教学 难点 木料的切割和连接。 学情 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木制玩具的制作方 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 教具 学具 钢丝锯、砂纸、薄木板或三层板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看一看 二、学一学 三、做一做 四、评一评 下面这些作品多么漂亮啊!它们都是用木材的边角余料制成的,把它们放在房间里,房间 里就会充满生气。 木料的切割和连接,是木工制作的基本内容。下面我们学习几种连接方法。 1. 榫接。 2. 粘接。 3. 金属连接。 4. 插接。 1、 把设计图样拓印到薄木板或三层板上。沿轮廓线用钢丝锯锯割。 2、 用砂纸打磨掉毛刺后,拼插组合。 你做的拼插玩具外观是否平整、没有毛刺,接口是否严密? 漂亮的木制玩具让学生自己也想做一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制作过程细致、具体。学生可以按步骤制作出漂亮、美观的木制黄牛。 在评比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努力下次做到更好。 首先,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制作特点,木质作品,通过不同的木质工艺品的展示激发学生们动手的积极性。 其次,在介绍工艺流程的同时,向学生讲解本课的不同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动搜之前做好安全工作。 在制作过程之前,介绍一些物理原理。 反馈形式及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 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 板书 设计 第三课 木制玩具 1、木工部件连接的方法。 2、钢丝锯和砂纸的使用方法。 3、简单图纸的绘制和拓印。 课后 反思【苏教版劳技教案】相关文章:
1.劳技课教案
2.劳技教学计划
4.小学劳技 课件
7.小学劳技教育随笔
8.劳技课的教学计划
10.八年级劳技课教学计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