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随笔
“红se的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雨巷》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雨巷》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雨巷》随笔
漫步于阡陌田间,岁月悄然转换,沧桑踏进了我的眉心鬓角,只有你,一柄油纸伞,一帘苏青白裙,简简单单,仅此而已,但你的模样已在我的脑海里深深烙印,挥之不去,忘不了你身影,忘不了你容颜。
回眸在江南街角,只为得你嫣然一笑,清迈脚步,徘徊在这寂寥的雨季,望着红尘中漎然流过的身影,忘也不是,记也不是,毫无头绪,问天,天不语。本抱着你我可以并肩携手在这街头,淡然光阴沫沫,这一切的梦境不得不一次次破碎在残酷的现实中。伤痛,凄然的泪无奈滑下脸颊,在我的指尖悄然落下,孰人问我伤悲,孰人给我安慰;痛楚,期许早已惊醒了心海那一缕千年不灭的旋律。你模糊的身影,把我推进了苦痛的深渊,或许千年的轮回已不足矣,任岁月几般,你都是我依旧等待的苏青白裙的女子。
看不尽你我前世情缘,一眼忘川,许你憔悴我容颜,因为等你,婉拒了种种的幽丽暗香;因为等你,谢绝了尘世中的万千茶靡。只因忘却不了那一份深情,只为等你拨付我内心那一线清商古曲。
无奈两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叶无缘相见,年年花伤语,岁岁盼伊归,孤灯单影,千年梦回,凄凄怨怨别离,日日夜夜思绪,相逢一瞬情缘,更带你他日得续,一曲相思曲不尽轮回,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
当再次茫茫穿过雨幕,和着往日的旧曲,你,似乎向我走来,看清了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但或许,终究只是梦一场。
再次读起这篇作品,来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啊。戴望舒,“雨巷诗人”,早期创作注重浪漫,注重音乐美,后期创作,更注重内心却没有了早期那种柔情,继而,是一种对现实的悲愤。
篇2:《雨巷》随笔
戴望舒只有一个,所以,那飘满丁香花芬芳的小巷,也只有他才走得出那份独道的悠长与寂寥。那结着愁怨、有着丁香花般芬芳与忧愁的姑娘,只能在他的笔下,才会款款而行,摇曳生香。
看过一首诗,大意是这样的:以前我们狼狈为奸,狼还在,狈没了。以前我们衣冠禽兽,衣冠还在,禽兽没了。以前我们酒肉朋友,酒肉还在,朋友没了。以前我们寻欢作乐,我们还在,欢乐没了。
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同样是撑着一把伞,一样的独自彷徨在这悠长的雨巷。可任凭你从黎明走到黄昏,把小巷走穿,把巷子踏平,那丁香花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也未能出现。也许,她被永久地停驻在了戴望舒的雨巷,那是一个只属于戴望舒的女人,那朵美丽芬芳的丁香花只为他一个开放。
谁都可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就象是人都可以华裳锦衣一样,却不一定能穿出神韵和气质来。满街清一色的低胸低腰装,可不是谁都能穿出性感与火辣的,其间不乏飞机场与水桶的败笔。
谁也都希望逢着,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可惜的是,如今的丁香不是在宝马里哭泣,就是在深闺中怒放,香了别人,苦了良心。纵使我们天天游荡在雨巷,也只能逢着些个的庸花俗草。
狈不在了,狼还要继续活下去。无以为奸,与狐狸共舞,裹腹怡情两相宜。
只要雨巷还在,就会有撑着油纸伞的过客。丁香般的姑娘没了,总会有茉莉、桅子花般的姑娘,与你一样撑着油纸伞从雨巷走过。你可以不是戴望舒,她也可以不是丁香花样的姑娘,但故事,相信会一样的凄美、缠绵。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雨巷》教学心得
2.《雨巷》高中教案
3.《雨巷》心得体会
4.《雨巷》说课课件
5.《雨巷》说课稿 人教版
6.高中语文《雨巷》课堂实录
7.《雨巷》意象品读教案
8.《雨巷》人教版教学设计
9.戴望舒《雨巷》教案
篇3:《雨巷》随笔
漫步江南,浓郁的水乡风格丛记忆中呼之欲出。
小小的石桥,约摸几百年的悠悠历史,时光轮回,它只抿嘴笑着,悄眼望着坐卧身旁的深深小巷,它望着,笑着,叹着
深巷亦静静的,如同睡梦中的少女,娴静且秀丽。
步入小巷,抬眼望向天空,只见一长条蓝色,不正如桥下蜿蜒安宁的水流吗?
踏着平底鞋的脚在巷中走着,伴随着清脆的足音,青石板看似无规则地铺在足下,却在不经意间有着别样的韵律美。
巷,深不见底,左拐右绕,却让人情愿迷失其中。
探头望着大娘家微启的小木门,门内别有洞天。
小石台上赫然摆着数盆开得正艳的花,好不艳丽,小门旁则是一株秀挺的栀子树,朵朵小花点在枝间,甚为娇小,一些胆大的花儿更是越过低矮的墙头,探在墙外,缕缕幽香漫开。
伸回脑袋,再走了下去,绕了一会儿,便拐进大叔的竹林,青翠欲滴的竹叶在空中刷刷作响,地上斑斑的阳光像是竹林小仙洒下的盈盈笑声。
竹林中央是间精致的竹屋,圈着一圈低矮的篱笆。
推开篱笆上开的一道小门,便置身在安静而又干净的.院中。
雨点不知何时酝酿好了,一丝一缕地飘下,在空中串成一串一串的珠链,连起来恰是随风摇摆的珠帘。
撩起珠帘,在屋檐下站定,看雨丝飘下,看篱笆沉默,看竹树舞蹈,眼前一片朦胧,这便是所谓的烟雨吧。
伸手好奇地接住小缕雨丝,凉凉的,痒痒的,只见手心留下小摊水痕。
不觉倚着小门,闭上了眼
梦中,是如烟的江南。
篇4:江南雨巷随笔
傍晚,我带着七分醉意,三分迷茫,被夜的手搀进了江南的雨巷。
三月的春雨,不卑不亢,带几分歉意 沸沸扬扬,犹言吟风弄雨丝,我踩着雨点,轻敲石板韵响,沿着古朴的尘埃小径,将思绪慢慢回放...
这条经年的雨巷,一米宽,百米长,深悠悠,暗飘香。琉璃的瓦,木雕的窗,幽静而平缓,百步黯然,绵绵长长,几只春燕喃昵在西厢房的屋檐下,卿卿我我,诉说着衷肠,这不经意的场景,刻意着我的遐想,是我在羡慕燕儿的亲昵,还是在懊恼自己的彷徨,无从言表.....
切!.这燕子的谈情说爱与我何干? 不要让这份暧昧刺激我的神经,致于我忧伤。
雨巷的天,被片片乌云遮挡,幽风扫进了寂静的弄堂,那屋檐下的雨帘渐渐地稠密了起来,模糊 了夜的天窗,豆大的雨滴洗刷着陈旧的老墙壁,敲打着户外的芭蕉叶儿,噼里啪啦的作响,幽静的雨巷,糜散着失魂落魄的情殇。
顷刻间,慌了我的手脚,迷糊我的方向,深深的雨巷,让我的孤魂往哪里躲藏?唉...... 既然淋湿了衣裳,那索性把自己投进雨中释放,让清新的雨丝,祛除掉我那身上的污垢,好好洗刷一下我的裸思想。
神秘而幽静的江南雨巷,在你的记忆里,蕴藏了多少孤独与寂寞的影子,又游漓过多少忧愁与悲伤的凄凉....
篇5:江南雨巷随笔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戴望舒——题记/一袭清凉,一柄油纸伞,梦一般的姑娘,从江南幽长的雨巷,从光滑的青石板上,轻轻地走来。/两厢的青瓦白墙,此时的杏雨柳风,微微拂过白玉兰的脸庞。雨袂独舞,那温柔的眼神略带忧愁,漾开了尘封已久的寂寞。江南的三月,锁进了雨巷的忧愁。你的剪影,从此在杨柳霏霏的江南而过。你,淡淡的忧愁,融化了多少铁血柔肠?眉间情愫,感伤了墨染的江南。你就像一朵绝尘而去的丁香花,开在江南雨巷,成为时光的记忆,穿梭流淌。/江南的雨巷里,诗人寻找着你,路过的人们,默默地叹息。从此,江南的雨夜里,丁香愁结与油纸伞停留在了多少酸涩的笔尖。可是,江南的烟雨最终镌刻了你丁香的身影。 憔悴了多少个夜晚?倾泻了多少的笔墨?才得一个丁香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忧愁,像梦中飘过。油纸伞,朦胧的雨,你在何方??我苦苦地追寻着,那梦里的姑娘,丁香一样忧愁的姑娘。/我打江南的雨巷而过,彷徨,惆怅;燕泥屋檐,庭院夹墙,丁香花开遍的地方,不见她秀丽的身影,只有江南的雨,飘过我的心房。深深浅浅,踟蹰的足迹,似水年华,也变得光影琉璃。我用力的寻找着,不敢错过了你,怕你一人,独自撑着油纸伞,漫步到小河西。/“丁香的忧愁啊”,存在我的心里,那江南的油纸伞,雨巷的美丽,一天天装饰了我的梦。你那冷漠太息的情绪,那深潭般的眸光,萦绕了我多情的诗篇。我希望遇见了你,送你一束丁香,让淡淡的清香,消散你的忧愁,融化你的惆怅,让你的眸子里有丁香一样的清新。可是,你从诗人的笔下走来,又从诗人的笔下永远地飘过,遗失在江南的雨巷。消失了丁香一样的颜色,消散丁香一样的芬芳,江南的雨巷里,徒留我丁香一样的忧愁。/我在江南穿巡,看着桃红柳绿的风景,看那一树一树的花开,看那一天一天的云彩。心是自由的漂浮,你,就是那个自由的身影。如果在江南的雨巷遇见你,请你一定要停住惆怅地脚步,和我一起走过江南的雨季。如果在江南的长亭遇见你,请散了那丁香的忧愁,让红尘烟火,都付与蹉跎。我会给你读诗,读那长长短短的诗行,那是我的心声,有关江南的雨巷。/怪东风是个无情物,江南如此多雨。撑伞的姑娘飘逝在梦里,无力挽留的忧愁,缠绕了我仅有的思念。我寻找着她,一年又一年,直到繁华落尽,只见丁香不见人。/词笔老去,墨染孤寂,多少情深只在梦里?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原来,忧愁的不止我一个,还有一个,我将这诗人般的忧愁融进笔墨里,带着残存的记忆,描摹江南丁香的倩影,深夜里,默默地笑了。/我还是希翼我是幸运的那一个,能够拥有丁香一样的记忆。/可是,那个姑娘,你在哪里?/如今,也淡淡忧伤的我,撑着油纸伞,漫步江南走过,四周丁香花香醉人,那江南雨巷的剪影,却依旧是我心底的憧憬.....
篇6:江南雨巷随笔
今夜,我想起了江南的雨巷。
在记忆的深处,我曾无数次的想象自己是江南雨巷中的一个过客。在幽静、狭长的雨巷里,遇见手撑红油纸伞的你。一袭素色的衣裙,在朦胧的烟雨中,迈着轻盈的步履向我走来。娉婷婀娜的身姿,明眸皓齿的容颜,清新莞尔的笑容。
或许,每一个去过江南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念头。遇见,即是一种尘缘。思念,便是一份情缘。于是,江南所能带给你的绝不仅仅就是细雨的缠绵,绿柳的如烟,微风的轻抚,燕雀的呢喃。还有,雨巷的记忆吧。
江南的雨巷,总是能令我心驰神往。每次想起江南的雨巷,就会想起那个叫做“戴望舒”的诗人,想起他的那首《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我没有诗人那般浪漫、凄美的情愫。我只是期望能在江南的雨巷,悠闲的行走,独自安享那份清幽的静谧的时光。如同来赴一场前世的约定,虔诚而又安宁。
江南的雨巷,你真的令我如此的眷念么?我究竟是你久别重逢的归人,还是你红尘中从容不惊的过客?是你岁月里难忘的旧时光,还是你记忆中的那盏茶?是你舒缓而又淡定的足音,还是你修因种果的道场?是你充满诗情般的缠绵,还是你不离不弃的情怀?
我是喜欢分享你那如禅定般的安宁的。喜欢你特有的风雅和洁净,喜欢你淡然的心性和安稳的寂静。在喧闹中独守一份娴静,在世俗中坚持那种优雅,纯粹、美好、慈悲、从容。任凭世间风烟弥漫,心境却始终不曾更改。风霜雪雨只能让你更加妩媚,岁月更迭只能令你越加成熟。
那悠长悠长的雨巷,那镌刻着光阴的青石板路,那陈旧的青砖黛瓦,那古老的断壁残垣,那诗情画意般的朦胧。
时光弹指,刹那芳华。
那些远去的只是陈年往事,那些留下的却是未了尘缘。我想,江南若是没有雨巷便不是江南,雨巷若是失去江南也就不是雨巷。
这样一个安静的初冬的夜晚,我却想起了江南的雨巷,想起了绵绵的烟雨,想起了梦中那段难忘的时光。
篇7:江南雨巷随笔
想你,你在我的江南梦里。
我梦见了江南,梦见你在江南的青石板的小巷里。
我虽然是北方人,却对江南情有独钟,有几分痴迷,也许因为江南有你,江南便格外亲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浪漫气息。今年此刻,烟雨江南是我深情的笔墨,画不尽有你的江南画面,写不完烟雨缠绵的想念。寻你,梦里千百度,原来你就在江南的雨巷里。
水墨江南,是我梦中的缠绵;是我千百次魂牵梦萦的画面,芳草青青,飘逸的柳丝伴着柔柔的暖风,轻轻抚慰着多情的杨柳绿堤。湛蓝的天空,矮矮的云朵,纤尘不染,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写满了相思情浓,都溢满了眷恋的温柔。到处都充盈着如梦如幻的诗情画意,牵引着我丝丝缕缕斑斓五彩的梦。一袭白裙,飘逸乌发,一抹芬芳,点点忧伤,在小桥流水旁,轻轻的徜徉......
柔软的'风停下了脚步,一种清新,一种恬淡,一种轻柔的气息,醉了柳叶,漾起思绪的涟漪。一路寻觅,思念的羽翼,轻盈的漫过时光,在寂静而遥远的天边弥漫成漫天缠绵的烟雨......
婉约的江南,是我梦里的唐诗宋词的美丽。千里莺啼绿映红,多少楼台烟雨中。低眉凝眸,浅笑安然,将一怀心事,交织在江南的烟雨里。温婉轻柔的,一步一步的踏着江南的烟雨,为你,把想念,细细编织在雨丝里。或许,我就是那前世不肯喝下孟婆汤的女子, 为了来生再见最爱的人,跳入了忘川河,等了千年,千年之后,心念不灭,再见你那熟悉的眼神,浅浅的微笑时,前世今生,缘来缘去原来是你。这千年的等待,千年的守候,不为超度,只为你路过我盛放的娇容,等你回眸!
一世的艳丽只为你绽放,一生的柔情只为你倾城!
寻你,如风回旋在江南梦里;见你,婉约在江南的柳岸堤;爱你,氤氲在烟雨暮色中!
烟雨江南,是我梦里最美丽的一幅画卷。江南有你,处处都是诗意和甜蜜。细雨如丝,飞花绕肩,相思墨染,水帘漫卷。一湖烟雨朦胧,一叶乌篷船,撑一篙唐风宋雨,荡一湖二十四桥月夜明,我与你看船,听雨,无眠。一曲《偏偏喜欢你》穿绕在云水间,醉了红颜,浅墨书着潺潺如水的心绪,一世痴缠。
如梦的江南,氤氲在我心间,因为有你,江南分外缠绵浪漫。江南如梦,你在江南的雨巷里撑着花伞,向我走来,遮风挡雨给我一世安暖。
时光清浅,烟雨绵绵。水光潋滟,幽香清远。情深深,雨蒙蒙,多少缱绻,多少期盼在烟雨中?你在我江南梦里的亭台楼阁中驻留在烟波深处。我看见你深情凝望的眼眸和痴心守候。当我回眸的那一瞬,我恍然明白,这苍茫的尘世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缘,叫一眼万年!一瞥惊鸿,刹那的心动,人生最美的邂逅,莫过于心灵的重逢,眸光交集的一瞬间,便温柔了诗意的江南!
江南,自古是多情之地,是温柔之乡。多少才子佳人的缠绵故事留在这里。那千年的烟雨,仿佛在娓娓道着一个个凄美忧伤的爱恨别离。淡淡水乡之韵,丝丝的哀怨,清雅而缠绵,在水湄之间,藏着多少人的爱恋痴心。
多想与你,一起漫步在烟雨的江南,撑一把花伞,任细雨绵绵不绝,凭脚下的青石小路没有尽头。多想与你,沿着芳草萋萋的杨柳岸堤,静听落花流水,看那层层泛起的幸福涟漪成梦幻的水韵。就这样与你,在江南永久停留,醉在江南静美的光阴里!幸福得流下滚热的泪滴。
因为有你,江南的风光更加旖旎;因为有你,江南的风雨缠绵而多情;因为有你,我的思念如江南的烟雨;因为有你,梦里江南格外浪漫而美丽!
江南有你,有你的江南如在梦里。惟愿今生,与你红尘作伴,不离不弃;期许今世,与你世俗相守,白首不相离。
篇8:老屋·雨巷·流逝随笔
老屋·雨巷·流逝随笔
乡村,封存了我的美好记忆。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村,那时,就被曼妙的乡村美景所陶醉。
一条进村的泥泞小路和潺潺流淌的小溪,组成了这个小村庄。那时,我居住在小路旁的一所土屋里,屋子不大,但还宽敞,从门口就一目了然地看见屋后的小院,里面养了一群鸡和一群鸭,它们被关在篱栏里,平时爷爷负责喂食这些鸡鸭。在小院另一角,种着一些菜,奶奶每天一大早就会给它们浇水,它们个个长得很茁壮,记忆中,这些菜总是带着丝丝的清甜。
奶奶总是喜欢腌一大罐酸菜,烩制时的香气总是溢入我的鼻息。当然,我喜欢来后院,不仅是来看这些,还可以来挖蚯蚓。在这院中有一条小小的水沟,因为潮湿,所以蚯蚓都藏在这附近。经常在下午,我拿起鋤头,朝沟旁一锄,几条蚯蚓就露出了土面,随后再拿起木棍一挑,蚯蚓就装进了小罐……这时柴火灶早已经升起了炊烟袅袅,给这晚霞又笼罩上了一层薄雾,随着奶奶的一声:“吃饭喽”,我立刻抛下这一片残局,飞奔去吃饭了。在这土砖、青瓦建成的老屋,满载着我的童年,与乡村的美好画卷同行。
老屋附近有一条小小的巷子,巷子的入口有一棵老樟树,虽然年岁久了,但依然茂盛。平时,巷子里很安静,偶尔有一两个小孩子笑着、叫着,跑过青石板路,发出一阵轻轻的踩踏声。
夏天,大雨过后,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不约而同地跑来这个狭窄的小巷,把鞋脱了,光着脚丫在青石板上踏来踏去,水花四溅,我当然也加入其中。我们有时欢快地蹦跳着,有时调皮地跑来跑去,有时又坐下来休息休息,真是快活!随着我们脚下一丝丝凉爽的感觉渗入全身,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甜美的笑容,虽然全身湿透了,但还是不亦乐乎!
童年时欢快玩耍的地方,这古老破旧的青石板路,这长满青苔的老墙,这高大的老樟树,给我童年的记忆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几年后,我离开了乡村,即将上初中了,当我再来到这里时,乡村早已经变了!那曾经的乡村老土屋被钢筋水泥所代替了,那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诗情画意,巷子里也没有了童年时的欢笑。一声声机器的轰鸣,把往日轻柔的小调代替了。巷口那棵老樟树,已然倒地,再加上一条条水泥路的出现,乡村的景色都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唯一存留的就是那条小溪,却也不再是清澈见底了,而尽是污浊,满是垃圾。乡村文化就被这现代化所淘空了!
乡村曾经的美好,变成了单薄的回忆……
篇9:读戴望舒《雨巷》随笔
第一次读到《雨巷》,它给我的感觉不怎么美,但我却深深的喜欢上它。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雨巷》就是这样!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点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没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到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有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就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首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
戴望舒之为戴望舒,恐怕大抵是因为《雨巷》,这并非是说他别的诗不好,或有质疑他的才华。完全是因为这首实在是太美了,光辉太过灿烂,以致衬托得其它诗稍显黯淡。
《雨巷》就像太阳,其它月光之诗的亮竟都隐没于烈烈阳光下了。而别的诗人虽有许多也还不错的诗,但终非绝篇,充其量算繁星点点,偶尔也有月光般的诗作出现,但终究创作不出太阳般光辉的华章。这,也许就是伟大的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区别。
篇10:读戴望舒《雨巷》随笔
我在读此诗歌时,并不了解诗人当时的创作背景,甚至连戴望舒是谁都不知道,但诗句中的意境深深感动了我,让我忍不住轻声朗读,反复念诵,甚至到网上查有没有以此诗歌为词的歌曲。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戴望舒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来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以那个丁香一样结怨的姑娘比喻革命中失败的人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关于诗人想表达的深意,我不去深究,但对于为何这个诗歌能被无数青少年喜爱,甚至在很多年以后,这首中学课本里的诗歌依然能唤起大家的感动,确实值得思考。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把中文汉字本身的美感发挥得淋漓精致。东西方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区别,西方语言准确而冗长,而东方语言内涵丰富而简短。举个例子,如果要用英语翻译“秋水共长天一色”,估计没有一段几十个单词的描述难以表达,而汉字七个字就表达出超凡的意境。雨巷中语言通俗,然而选词却极其严苛,都是充满意境的词。比如:悠长、寂寥、彷徨、凄清、彳亍、凄婉、颓圮等。这就好比琅琊榜里面,有个场景叫“长亭相认”。长亭这个词。西方人是无法感受其中的意境的。光从字面上来说,也就是个宽一点的亭子而已。但只有了解东方文化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或许这也是中文的魅力吧。雨巷语句简练,但却隐藏了无尽的画面感,让读者沉醉于梦一般的想象中。
二、诗歌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真实”的描述,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文中并未提及丁香般的女郎外表如何出众,而是强调她的哀怨。多愁善感本就是一种美,尤其是对女人。而且你只能远远地看着她消散在远处,却无法与之相逢。通过对撑伞女人描述反衬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绝望。然而越是绝望就越是渴望。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经常处于这种矛盾的心态当中。比如读书时的暗恋,错失的缘分,力不从心的'梦想,就能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
最后,希望自己在,能走出雨巷,找到女郎,远离惆怅。
篇11:碎金集·雨巷杂文随笔
碎金集·雨巷杂文随笔
旧稿旧人旧情事,虽然文笔比现在还差,但当时点滴,却跨越长河来,泪我。
一字不改,辣眼睛,慎看,以自省,以反思,待我码完,兑杯白兰地红茶饮胜壮胆,去拨出那串在联系人中躺列许久的数字,向那或许已忘我的人儿,尽微薄的道歉。(你可千万别换号码了啊!)
暮雨初霁,小镇破旧的青石板上,不再传来远去的马蹄,巷道虽古却散尽不夜,夜读不闻,商贾通明,纵古时秀士神魂,算如今,重来须惊。雨燕飞掠,带走了秋千上回荡的千秋岁,但带不去的,是黯然却经年贵重青黑瓦片,一栋栋灰瓦白墙的旧院落,已是改换门庭的王谢堂,肠断更无疑。
五月的春雨路上,有人默默的传唱着两两三行的童谣,有人倔强诉说那风炎梨花下,美人依旧,论前缘功过成败,如今还能捡起何人抛予我的手绢,又能拥谁入怀遮风?这八角的古井,还枯竭了公子佳人的寂寥春秋。帷幕褪去铅华,任凭人们极力遮掩的斑驳,在时光车轮面前展现无碍,被重返的天泪打湿,而那滴滴答答的雨声,是否与我等一样,还在哀悼昔日多情的江淮?
看,伤心桥上油纸伞下,苍青罗裙的粉黛,再一次向我缓缓走来。清香盈袖的拥抱与脸颊醉人的轻吻,使我无暇去辨认,那顺着两人肌肤滑落的,到底是雨是泪?情与夜总是在星月中交辉,叫人不忍拒绝,涟漪,叠层荡起。
酒过三巡,长夜色深,你问,既然今天避无可避,那过去千百次的故意回眸、擦肩而过,可否换来缠绵?你眼角含泪,却倔强的别过脸去,叫我看不见。我那时候终是个薄情人,自顾自地吟着,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不要。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你发出如此决绝的声音,青丝摇动,摇头间挥去泪滴,那眼中渐渐浮现升起的'坚定与······我不敢直视的情愫,炽热得仿佛要蒸发泪滴。
一宵之缘,不能说那就是假的,遗爱深巷,不能说,深情就真的只有一夜。雨打花落,在这旧日小巷中,便成了满地花雨的情景,恰青空正阳,人欲去,却被拉回,秋波微转,樱唇皓齿轻咬我肩,又是拥吻,只是谁知,是否最终?温玉在怀,明知陌路难免,却是不舍,却是多情人无情剑,你我都等不起,这里早已不是,后主所眺望的,花月正春风的江淮岸了。
流年过后,雨还会一次次的落入巷中,反光的瓦凌如镜,是否会浮动昨日?来日方长,在邂逅你的细雨巷弄,在你一次一次徘徊的时光里,是否终会有人,取代我,牵起你手为你打伞,现在只为我绽放的笑容,在他面前是否也会更加灿烂,那悄然追逐着我的伊人的目光,最后究竟会落在谁的背后?
仿佛逃难似的离开,或许以后我都不会再来这个城市了吧,就叫这段情愫,伴着曾经繁华而颓废的纸醉金迷,和着那雨间的一抹落红,一路随烟雨而去,湿透千里云。
该去泡茶温酒了,壮壮胆,了却一桩旧事,这些年过去,若是你已忘我,那便是极好的,若是不能,我不奢望你已看开,只希望,你最后那句盼君心如昔,已成戏言。前缘不究,今生或已,来生未卜,保重。
篇12: 雨巷
如油的春雨落在青石板上,叙述着一首悠长的诗。走在那条胡同中,唯一的亮色只是墙上那些苔藓,攀着坚硬的墙,偏安一隅。
往深处走时,我逢着了一枝丁香,正如戴望舒《雨巷》中说的:那结着愁怨的姑娘。它那淡淡的紫色,不知结了多少愁,往日芬芳馥郁的香也散在斜风冷雨中了。雨落在花上又滴下来,像两行清泪,更添愁绪。
看似矫情做作的丁香,却并不挑选生长环境:一点雨露,一点阳光,不需要什么名贵的肥料,在一片间肆意生长。
和藤萝一样,都是紫色,和那份情状截然不同:藤萝要靠其它物体,攀附着它们生长,花朵也柔柔弱弱的,终是不能独立。
丁香却不同,它自己就是花朵的靠山,花总开在顶端,颜色不大惹眼,无争艳之意。花虽然小,风雨来时,只是摇摆着,不像那桃花,一夜风雨后,花瓣零落,芬芳给谁看呢?
若把丁香比作一个人,我将它比作李清照,她有着淡紫色的满腹愁绪,外表不甚华贵,却有芬芳动人的才情,任你风雨来,我屹立不倒。
雨渐小了,我注视着那株丁香,似乎又闻到了那股淡淡的芬芳。
天是灰的,小巷是灰的,只有那抹淡紫,泛着丝绒般的柔光,如着旗袍的女子,撑着油纸伞,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我愿成为那朵丁香,外貌不甚出众,但有着动人的香,有着能独立生活的坚强。
我愿穿梭在雨巷中,成为那结着愁怨的姑娘……
篇13: 雨巷
我家楼下有许多桂花树,八月,正是桂花盛开之时。
当八月的秋风拂过我的面颊时候,我便开始向往到楼下散步了。我最喜欢在八月散步,不仅为玩,还为那一阵阵被吹落的“桂花雨”。
我喜欢桂花,它是那样平易近人。不悦之时,我便在那里走走,花也落在我的肩上,安慰着我。
我经常在这里走,八月。有时和家人谈笑风声的走,有时自己一个人慢悠悠地走。我在走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说不出口的快乐。连风儿也变得柔和,轻轻地吹到这,吹到那儿,生怕打破这安详、宁静的夜晚。只有时而“沙沙”响的桂树叶,才让人知道这儿没有被定格……
我也喜欢走在桂花与桂树叶铺起的大路上面,听着那“沙……沙”声,我觉得那如意乐般美妙。
当风吹过,桂花便落下来,好一阵“桂花雨”呀!这时,如果我的弟弟在得话,一定会拍着手笑:“呀!下雨了!好香好香的雨呀!”
所以,我给它取了一个挺有诗意的名字,桂雨巷,虽然它不是一条小巷,而是一个小区,但,叫“桂雨区”的话,是不是太不通顺了!我想是的……
我喜欢在八月,在香飘十里的这个季节散步,如同我喜欢桂花一样,虽然平凡,但,也不平凡。
散步,桂花香,是我现在的一大乐趣!我爱散步,也爱桂花……
散步,桂花之乐……
篇14: 雨巷
我的心中向往的江南小镇梦幻般的悠长的雨巷。我渴望一个走入那种细长的小巷,在我的想法中那种小巷会有好闻的雨的潮湿的味道。会有着好听的雨从屋檐下滴落的声音。我,打着伞在雨中漫步。看着那光滑的青石板和斑驳的木门,这古老的小巷会发生了多少平凡却又美好的故事啊。这长长的小巷深藏着多少人淡淡的心事啊。这美丽的小巷又寄托了多少温柔的情愫啊……我的心慢慢的和返雨,返梦,返巷交织在一起,变得湿润了。
尾声
雨,还一丝一缕的下着;巷,还是美丽悠长。
有雨的日子,我珍惜;无雨的日子,我怀念……
篇15: 雨巷
最贪恋下雨的时光,那种温柔甚把心淋得隐隐作痛。雨缓缓的下着,是天空在流眼泪吗?那种自然的忧郁是其他任何一种天气所不能给予的吧!
每当下雨,我都会坐到窗前,痴痴地看着。听着,嗅着雨的气息。有时也会打开窗户,伸出手,仰起脸,让雨自由的落到皮肤上,有时雨滴也会落进眼睛里,眨一下眼睛雨水就会像眼泪一样流出来……
雨像落叶般轻,一丝一丝,在即将消逝的夕阳下晶莹闪光,轻柔的向大地挥洒。像是要洗净世间所有的斑斑痕痕。他们的生命异常短暂,他们属于天空,在空中展示出的是他们唯一的,但也是最绚丽的姿态。当落到地面那一刻他们的生命也已经结束了
他们把最美的生命留给了天空……
篇16:雨巷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太息(“太”通“叹”,太息就是叹息的意思)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人物经历
19,入杭州鹾武小学读书,开始拥有私人阅读空间,阅读古典说部和《水晶鞋》、《木马兵》等外国童话。
19,考入宗文中学。
1922 年8月,首次公开发表文学作品小说《债》,载《半月》第1 卷第23期。9月,与张天翼、施蛰存、叶秋源,李伊凉及马天骚等在杭州成立兰社。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师从田汉,在校期间,学习中外文学和革命理论,参加实际斗争。
1925年6月,上海大学被封。秋,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
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1932年,任《现代》编辑。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1935年春,被里昂中法大学开除回国, 开除原因一说是在中法大学学习1年多时间,不上课,不按时交作业,年终也不参加考试,到了期限即回国;一说是在西班牙旅游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游行,法国警方通知中法大学当局, 这个学生不能再留法国。3一4 月,乘船回国到上海。不久,与施绛年解除婚约。先开始筹办《现代诗风》杂志。
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1937 年1月第3 本诗集《望舒诗稿》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抗战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办《耕耘》杂志。
1938年3月,一起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月,抵达香港。8月,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1939年3月,“ 文协”香港分会成立, 为适应环境,改称为“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留港通讯处” ,戴望舒当选为首届干事, 同时兼任研究部和西洋文学组负责人,《文协》周刊编辑委员。
7月,和艾青主编《顶点》。10月,参与“ 文协” 香港分会、中国文化协会、中华漫画界协会香港分会、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联合举办的“ 鲁迅逝世三周年纪念会” 的策划和筹备工作。
1941年底,因宣传革命,被日本人逮捕入狱。
戴望舒与家人
戴望舒与家人(5张)
1943年1月,给穆丽娟寄“离婚契约” 。5 月30 日,与杨静( 丽萍) 在香港结婚。
1946年3月,全家赴上海。8月,经周煦良介绍,任暨南大学教授,教西班牙文。
1947年7月,因参加教授联谊会、支持进步学生爱国民主运动,被暨南大学解聘。8月,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教授、中文系主任,教唐诗研究和中国古代小说史,同时兼任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教音韵学。
1948年5月,因参加教授罢课, 被上海市立师专校长串通地方法院,污陷控告,说是香港汉奸文人,出票传讯,被迫离沪,携妻女再度赴港。
1949年2月,与杨静离婚。3月,离港抵北平。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篇17:《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 chì chù )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相关内容: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雨巷》随笔】相关文章:
1.雨巷 朗诵
2.雨巷朗诵
3.雨巷教案
4.《雨巷》测试题
5.雨巷 原文
6.雨巷赏析
7.雨巷教案设计
8.雨巷 诗人
9.雨巷天气现代诗歌
10.雨巷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