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金刚经经典名句

金刚经经典名句

2024-10-17 08:12: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ata城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金刚经经典名句,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金刚经经典名句,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金刚经经典名句

篇1:金刚经经典名句

金刚经经典名句汇总

一: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二:别说别人可怜,自我更可怜,自我修行又如何?自我又懂得人生多少?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四: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五: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

六:不好浪费你的性命在你务必会后悔的地方上。出

七: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样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好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九:得不到的东西,咱们会向以为他是完美的,那是正因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刻与他相处在齐。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完美。

十: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貌你会很痛苦。

十一: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十二: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十三: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十四: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十五: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我,这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十六: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十七:不好太肯定自我的看法,这样貌比较少后悔。

十八:归元性无,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

十九: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忙自我的人。

二十: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二十一: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二十二: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我,你懂吗?

二十三:说句谎话,要编造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二十四: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二十五: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正因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二十六:学佛是对自我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二十七: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二十八:人之因此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十九: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三十: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_痴,从身语意之所生,切我今皆忏悔。

三十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三十二:眼睛不好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三十三: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三十四: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三十五:广结众缘,就是不好去伤害任何个人。

三十六: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此刻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三十七:原谅别人,就是给自我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三十八: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三十九: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四十: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四十一: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四十二: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职责。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职责。

四十三:永远不好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钟爱的人。

四十四: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四十五:当你愉悦时,你要想,这愉悦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四十六: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貌日子会好过点。

四十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我。

四十八:白白的过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样。

四十九:承认自我的伟大,就是认同自我的愚疑。

五十: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五十一:好好的管教你自我,不好管别人。

五十二: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但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五十三: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五十四: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五十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五十六: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五十七: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我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五十八: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十九: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我的修养不够。

六十: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我。

六十一:修行就是修正自我错误的观念。

六十二: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十三: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六十四:憎恨别人对自我是种很大的损失。

六十五:夸奖咱们,赞叹咱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咱们,指示咱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咱们才会进步。

六十六:能够把自我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六十七: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六十八: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六十九: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务必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愉悦。

七十:每种创伤,都是种成熟。

七十一: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七十二:你能够拥有爱,但不好执著,正因分离是必然的。

七十三: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七十四: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七十五: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好光埋怨自我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七十六: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阿含经》

七十七:不好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好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七十八: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七十九:当你对自我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八十: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明白它,这个叫做认命。

八十一:毁灭人只要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篇2:金刚经的经典名句

1、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4、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5、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8、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9、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1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

11、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2、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1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5、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16、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7、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18、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9、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2、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23、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4、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5、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6、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28、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2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30、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31、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33、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34、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35、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38、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39、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40、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41、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42、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43、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44、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45、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4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47、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48、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49、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篇3:金刚经的经典名句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5、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6、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8、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9、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10、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1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3、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甜,吾经亦尔

篇4:金刚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金刚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我们一起欣赏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吧。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篇5:金刚经经典的名句

1、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4、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5、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8、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9、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1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1、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2、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1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5、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16、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7、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18、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9、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2、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23、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4、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5、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6、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28、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2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30、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31、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33、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34、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35、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38、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39、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40、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41、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42、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43、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44、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45、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4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篇6:金刚经中的名句

金刚经中的名句

名人名句不追求句子很好听,但是它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深深的'含义、深刻的哲理,它能教会我们各种做人道理。它让人一生受益,终身难忘,奉为座右铭。下面为大家带来金刚经中的名句,快来看看吧。

1、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2、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3、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7、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8、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9、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0、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1、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12、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13、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4、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15、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1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18、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9、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20、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2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23、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24、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25、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6、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27、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8、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9、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3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1、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2、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3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3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5、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3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0、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4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42、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43、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44、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5、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6、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金刚经经典名句】相关文章:

1.金刚经名句

2.《金刚经》之义

3.《金刚经》中心思想

4.《金刚经》纲要

5.《金刚经》义理

6.《金刚经》溯源

7.金刚经读书笔记

8.金刚经法语

9.念金刚经注意事项

10.慧能与《金刚经》

下载word文档
《金刚经经典名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