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读书方法
“在此一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谈谈读书方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谈谈读书方法,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谈谈读书方法
谈谈读书方法
同学们要学好语文并不难, 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还要掌握好读书的方法.这里, 我给大家介绍几种:一、从课文题目入手, 找作者的思路, 掌握中心思想的方法:
例如, 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 可以从理解题目入手, 先弄懂什么叫`回忆'? 谁回忆谁? 回忆什么? 为什么回忆? 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 就能得出这样的'答案: 李星华同志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后的经过, 包括被捕前、被捕、受审、被害四方面内容.作者是为了歌颂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 在对敌斗争中表现了坚贞不屈的精神.然后, 根据以上内容分段细读, 理解重点语句, 把课文读懂.
二、边读书, 边画图的方法:
例如学《吃虫的植物》这类常识性课文, 可以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将猪笼草的叶子、卷须、笼子、口袋等部分画出图, 并加上说明.这样, 对吃虫植物的外形、构造就理解得更透彻啦!
三、列提纲, 分层次, 选择重点词语的方法:
例如学《人民大会堂》这一课时, 可根据参观的顺序列出提纲, 再选择哪些场景和重点词语突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做, 可以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除此之外, 还要反复朗读, 去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北京特级教师 张效梅
篇2:《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Et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La Fl6che)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 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篇3:《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方法》读后感
历时三天,识别并校对完笛卡尔(1596―1650)的一本小书《谈谈方法》。在识别和校对的这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阅读”了这本书。 在我先前的印象中,笛卡尔是个数学家,他创立了有著深远意义的解析几何。但现在了解到,他还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在录入、排版、校对、编辑之类的活动过程中阅读,是一种不正常的阅读方式,或者说是被动的阅读。根本得不到阅读的乐趣、也得不到经由阅读带来的收获。 所以,下面的读后感,就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翻阅此书,大致得到以下四点感想: 1.伟人用汉语 2.灵魂复制 3.顺境和逆境 4.证明神的存在(*本文作者不这样认为) 1.伟人用汉语 最初设想一个外国伟人用汉语思考和写作,是在阅读《巴尔扎克传》的时候。那个时候,对巴尔扎克的笔赶不上思维速度感到遗憾,设想,如果他会汉语――更理想的――会用五笔,是不是会令他更加高兴。 此后,每当想起或阅读一位外国伟人的时候,都会设想一下他用汉语思考或写作的情形。 2.灵魂复制 在这本书中,笛卡尔大致谈了谈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他认为肉体可以分成若干份,而灵魂只有一个整体,据此推断灵魂不灭。 由此,我想像了一下,把光盘比作肉体,把光盘里面的数据比作灵魂。但是,遗憾的是,光盘被损坏的同时,数据也不能用了。再一想像,数据可以复制,而灵魂好像不能复制――至少是相当地困难。 由於再也没有想到更贴切的类比,所以,还是没办法想像灵魂不灭。 3.顺境和逆境 我们也可以把寻求真理比作领兵打仗,实力通常总是随著胜利而雄厚的,吃了败仗要煞费苦心才能保住不垮,打了胜仗之后却不用费多大气力就能占领许多城池和大片地盘。 上面这段话,应该比较容易理解,总结一下,就是你很容易享受到“锦上添花”,不太容易享受到“雪中送炭”。 所以,在你穷困的时候,往往要坚持战斗很多年;在你富有的时候,财富的获得更加容易。 4.证明神的存在(*本文作者不这样认为) 命题三 用心里有神的观念的我们自己存在来证明神存在。 证明 如果我有能力保存我自己,那就有更强的理由认为,我也会有本领给予我一切我所缺乏的完满(据公理八和九);因为这些完满只是本体的属性,而我自己是一个本体。 但是我没有本领给予我这一切完满;因为否则我就已经具有这些完满了(据公理七)。 因此我没有本领保存我自己。 此外,我之所以能存在,只有我的存在得到保存才行。这个保存者要N是我自己,假定我有这种本领的话;要N是另外一位有这种本领的(据公理一和二)。 然而,我是存在的,可是我并没有本领保存我自己,像上面证明的那样。 因此我是由另外一位保存的。 此外,那位使我得以保存的在自身内形式地或卓越地具有著我里面的一切(据公理四)。 然而,我心里有许多我所缺乏的完满的见解,以及一位神的观念(据定义二和八)。 因此,这些完满的见解也在那个使我得以保存的一位里面。 最后,那位使我得以保存的并不能具有他自身缺乏的任何完满的见解,也就是说,他并不在自身内形式地或卓越地具有著它(据公理七);因为,他既然有本领保存我,像刚才说的那样,那就有更强的理由能够把这些完满给予他自己,如果他没有的话(据公理八和九)。 然而他具有我认为自己缺乏、只能理解为在神里面的那一切完满的见解,像上面证明的那样。 因此他自身里面形式地或卓越地具有这一切完满,所以他就是神。 以上,是笛卡尔证明神存在的.多种方法中的一种。 这段话看起来好像相当难懂。换个简单通俗点的说法,就是:笛卡尔认为,创造和保存一件东西,难度是差不多的,保存一件东西,并不比创造一件东西更容易。 不说创造,他只论保存。他认为,他自己无力“保存”自己,但他自己确实存在,而没人保存,他就不可能存在。所以,在不是他自己保存自己的情况下,就只能是别人在保存他了,所以,那个保存他的“别人”,就是――神。 我又情不自禁地做了一下想像。 我试著保存一份糕点,为了不让它变质(否则就是没保存成功),我把它放进了冰箱。在这个时候,我有保存糕点的能力,而糕点自己没有,所以,可以证明我比糕点高明。笛卡尔认为,A比B高明,A就具备B的所有能力。但我们知道,我并不具备糕点的能力――我至少是没办法做到甜、做到好吃。 所以,至今我仍然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无神论。 尽管我不同意他的结论,但极为推崇、叹服哲学家的深邃。 伟人与庸碌的人之间的区别,就在於,伟人可以证明他的信仰,而庸人只知道傻了巴叽、人云亦云地说“有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笛卡尔所认为的神,是经过改造的,大致可以理解为――大自然。他本人,一生都在从事哲学、科学研究。通过修改神的定义,而不是正面冲突,为自己争取一个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篇4:谈谈读书作文
谈谈读书作文
谈谈读书书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就与吃饭睡觉一样。可是有些人厌恶读书,认为读书十分枯燥无味,而我却认为读书可以给我带来乐趣。
书好象是一位懂得许多知识、有许多经验的智者,可以从她的谈吐中学到各种知识,这倒应验作家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用的知识,她在各个方面还是我们有用的向导,如果我在学,如果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便可以去请教工具书;如果我在生活上遇上麻烦,可以去请有关生活方面的书来帮忙……读书还可以交流作者与读者的感情。作者在写一本书时都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读者读到他的书时,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读不同的书给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读历史书能让人回到那遥远的过去,了解各种各样古代的事情;读小说能让人变成书中的主人公,去亲身体验一下主人公的经历;读科幻书能让人置身于新奇的幻想世界;读科普书能让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科学原理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现在你面前……
我最喜欢的书是美国作家房龙所写的《人类的故事》。这本书图文并茂,里面有367幅世界名画和60多幅经典照片,介绍了人类历史上的各种大事,有罗马兴衰、埃及女王、希腊与波斯之战、十字军东征、一次世界大战……等等。
我们一家人中,不仅我一个人爱读书,爸爸妈妈也都很爱读书。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中,我在全神贯注地读课外读物,爸爸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一本小说,妈妈把切好的肉放在锅里烧,趁肉没熟,自己去看看书,不知过了多久,妈妈闻到了一股糊味,大叫一声:“肉糊了!”,来到厨房,发现肉已经黑糊糊的了,我笑着说:“看来咱们啃书本的味儿比吃肉还香!”大家都笑了。
说到读书,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到图书馆去还书,图书管理员发现他的书又破又烂,便问:“为什么你的书破成这样?”那个人答道:“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管理员又问:“为什么这两页不见了?”那个人又答道:“高尔基说过,‘看一本书就象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两页我吃了。”我们读书可不能象他这样呀!
谈谈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已愚”古今中外,有多少写书的名言警句。而书也成为了我、你、广大人民不可缺少的东西。
知识从何而来,大家也许会说是老师.但是第一位老师从哪学来的知识?从书上.没有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生物化学等书,再有才华的也不可能光凭老师讲课来获取知识,但是书也分好书坏书.古代的好书有<<三字经>><<论语>><<山海经>>…..现在有<<安徒生童话>><<草房子>><<小王子>>……记得上次著名作家韩青辰到我们学校签名售书。她写的《莉天使的成长圣经》就是一本好书,记叙了小茉莉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学习生涯。看着看着仿佛自己就成了点点吴菁菁蔚蓝蓝宋词剧熊珍妮……描写的声情并茂。但那些言情小说啊,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小魔女变变变》就是坏书了。他们不仅会把我们的思想扭曲了。还有可能让我们模仿上面的不好习惯以致上面的不好习惯影响到成绩。 我现在最爱看《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小茉莉一年级是个可爱朵,二年级爱做女巫梦,三年级不上提高班,最后变成了机器人。四年级种了颗能量豆,最后通往快乐门.我很佩服她,她再多作业也不怕,只要把想象成一个机器人.再也不怕写作业了,她每天总乐哈哈,烦恼优愁被她化为快乐,吵架打架被她化为和平.我也羡慕她有一个好爸爸妈妈,不加重小茉莉靳学负担别人都报了提高班,只的小茉莉没报,他们对小茉莉的要求就是快乐,我们是不是要向他们学习呢?反正我说是的.
我希望,大家都去读好书,将来成为巴尔扎克鲁迅矛盾冰心…
谈谈读书书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就与吃饭睡觉一样。可是有些人厌恶读书,认为读书十分枯燥无味,而我却认为读书可以给我带来乐趣。
书好象是一位懂得许多知识、有许多经验的智者,可以从她的谈吐中学到各种知识,这倒应验作家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用的知识,她在各个方面还是我们有用的向导,如果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便可以去请教工具书;如果我在生活上遇上麻烦,可以去请有关生活方面的书来帮忙 ……读书还可以交流作者与读者的感情。作者在写一本书时都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读者读到他的书时,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读不同的书给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读历史书能让人回到那遥远的过去,了解各种各样古代的事情;读小说能让人变成书中的主人公,去亲身体验一下主人公的经历;读科幻书能让人置身于新奇的幻想世界;读科普书能让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科学原理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现在你面前……
我最喜欢的书是美国作家房龙所写的《人类的故事》。这本书图文并茂,里面有367幅世界名画和60多幅经典照片,介绍了人类历史上的各种大事,有罗马兴衰、埃及女王、希腊与波斯之战、十字军东征、一次世界大战……等等。
我们一家人中,不仅我一个人爱读书,爸爸妈妈也都很爱读书。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中,我在全神贯注地读课外读物,爸爸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一本小说,妈妈把切好的肉放在锅里烧,趁肉没熟,自己去看看书,不知过了多久,妈妈闻到了一股糊味,大叫一声:“肉糊了!”,来到厨房,发现肉已经黑糊糊的了,我笑着说:“看来咱们啃书本的味儿比吃肉还香!”大家都笑了。
说到读书,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到图书馆去还书,图书管理员发现他的书又破又烂,便问:“为什么你的书破成这样?”那个人答道:“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管理员又问:“为什么这两页不见了?”那个人又答道:“高尔基说过,‘看一本书就象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两页我吃了。”我们读书可不能象他这样呀!
篇5: 谈谈读书心得体会
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他忠厚老实、身体健壮、精神坚韧,仿佛就是来自沙漠的骆驼一般书,是一个古老而有现代化的名词。书,可以使人变的聪明。书,是医治无知的可口良药。书,是折射社会的一面镜子。书,同时也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书,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就在这层层的台阶上,流下了自己的.脚印。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就是老舍先生所著的《骆驼祥子》一书了。
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他忠厚老实、身体健壮、精神坚韧,仿佛就是来自沙漠的骆驼一般,来到北平(北京)后,他就像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一样,选择了一个普通的职业――拉洋车。虽然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职业了,但也是十分艰辛的,祥子起先买不起车,便租了一辆破车去练一练腿脚,第一天没有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生意不错,但是却把脚脖子跑的像瓠子似的,脚脖子过了几天便全好了,可是祥子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车厂主刘四,一直打着祥子赚来的钱的主意,几天问祥子要一次车费,每一次都要了很多钱。祥子见如此,便计划着去买上一辆黄包车,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省茶里省,攒了三年,好不容易买来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却在不久之后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便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虎妞用自己的钱给祥子买来的,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是毕竟不用再去车厂租车了。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好又把车子卖掉去安葬虎妞。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到小说的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了。
通过老舍先生对老北京时期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的叙述,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然而,这一切都以成为了往事,如今的我们,生长在温饱的社会中,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但是我们仍然要像先辈们那样,拿出自己的力量与勇气,努力学习,继续推动着祖国走向更加的繁荣与富强!
篇6:谈谈读书散文
谈谈读书散文
总有爱好文学和写作的朋友问我,应该读些什么书。其实,我不适合谈读书问题,更不适合开列必读书目。
但是,问的人多了,我不得不谈一下。
我读书其实很不科学,我一般只读文学书籍杂志,其中又是小说、散文读得比较多。我是一个基本只写散文的人,而且又是两个散文期刊的主要编辑,但是说句老实话,我读得最多的还是小说。我喜欢读外国小说,特别是欧洲小说,比如法国小说、俄罗斯小说,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都兰趣话《贝姨》《交际花盛衰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莫泊桑的《羊脂球》《一生》《温泉》《漂亮朋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黑郁金香》,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穷人》《白夜》,屠格涅夫的《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初恋》《阿霞》《处女地》,契诃夫的《脖子上的安娜》等等小说,我都很爱读。其中《漂亮朋友》《一生》《白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初恋》《阿霞》《处女地》等等小说,我买了好几种版本。我被法国小说的文字优美迷住,被俄罗斯小说的异国风情、华美风景陶醉。美国人梭罗写的散文集《瓦尔登湖》,像偏爱读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的隐逸、山水、田园诗一样,我百读不厌。
我有一位朋友,专攻小说,写得很好长篇好几部,从来不写散文,但是他长期订阅的杂志却是河南的《散文选刊》、天津的《散文》月刊、西安的《美文》,每期必读。我过去他办公室玩,总见他在阅读散文书籍或者杂志。我不由得一笑,说,我们倒是很相像,写散文的,爱读小说,写小说的又恰好爱读散文。他说,就是要这样读点别的文学体裁的作品,借助它山之石,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写好作品,小说要写得文字像散文一般优美迷人,散文要写得像小说那样扣人心弦。许多写诗歌小说的朋友爱读散文,书架上、桌子上、床上随处可见散文集和散文期刊。
我读书有偏好,喜欢的作家,我就多读,四处搜罗其作品,一遍遍读,仍然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我生活很小气,舍不得买吃买穿,买书却从来不小气,看见一本好书,不买回来放到书架上,心里总是不好受,挂着个石头一般,每天晚上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想着书放在书城架子上的样子。一旦买回来,即便没时间马上读,心里却一下子就释然了。
有些书,我虽然知道是名著,应该读,但是买来放在书架上多年,也强迫自己拿起来翻阅过多次,就是没有心情和耐心读完,比如《简爱》《追忆似水年华》等等。一位熟悉的女作家曾经跟我说,她读过《简爱》十几遍了,很喜欢,我很敬佩她。比如《红楼梦》,我无数次信守翻阅,有的部分读得很熟悉,例如前边几十回,而有的部分基本没读过,例如后边四十回。所以,我至今没有完完整整读过一遍《红楼梦》。我的一位表叔,是文革年代我们当地的一位风云人物,知识分子,虽然文革结束后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企业家,却一直爱读书,特别是《红楼梦》,他一生读过六十几遍,几乎是每年至少读一两遍。他对《红楼梦》能够从头至尾背诵讲解,就像讲评书一样,讲得生动形象、趣味横生。每每闲暇时节,逢年过节,或者黄昏深夜,他常常给村民们讲说《红楼梦》,一边讲说,一边评论,一边发表他的见解,表达他的感悟。
中国的小说,除了古典文学名著外,现当代小说,我爱读鲁迅、老舍、郁达夫、冰心、沈从文、巴金、孙犁、路遥、张承志、、陈忠实、迟子建、阿来等等作家的小说。其中,老舍、郁达夫、冰心、沈从文、孙犁、路遥等等的小说,我都先后买了几种版本,都反复读过多遍。我嗜读 的.小说,除了只读过两遍外,其他的《浮躁》《秦腔》《高老庄》《白夜》《高兴》等等,都读过好多遍。最近读他的《古炉》,稍有失望,就是 描写农民的生活恶习太过,太做作,主要人物狗尿苔的语言罗嗦,一个小孩却表现出成年人的很多心理,故事情节发展也很缓慢,情节上也很少有扣人心弦之处,叙述语言也很罗嗦饶舌, 惯有的黄土高原味道、陕西味道语言风格淡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对 文字的偏爱,没有降低我读 文字的那种愉悦舒服感
我读得泪流满面的书,是路遥的《人生》,张承志的《黑骏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曾经多次读过,多次流泪,甚至可以说每读一次都会流泪。
散文,我爱读先秦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爱读梁启超、朱自清、郁达夫、周作人、梁实秋、冰心、沈从文、巴金、孙犁、季羡林、张中行、柯灵、黄裳散文,也爱读 、余秋雨、王剑冰、周涛、池莉、迟子建等等的。
诗歌,我爱读古典诗歌《诗经》、汉魏晋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也爱部分现代诗歌,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催人的短笛》。
偶尔,我也会读一读佛教书籍《佛教十三经》、医学书籍《黄帝内经》等等杂书。
总之,读多点书是好事,至于读什么书最好,倒不是问题。只要有价值,工农兵学商、农林医师、巫医乐师百工书籍都可以信守翻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不求甚解,懂得个大概、皮毛,总不是坏事。这个道理,我们只要翻阅一下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都兰趣话《贝姨》《交际花盛衰记》,就会明白。
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总觉得至少要有三、三十,才可以称为多,称为丰富。因为父母亲一辈人都是读书不多的农民,现在自己有机会读书,又教中学语文,就因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读书,每天坚持不断读书,每天多多读书。我许多年前就暗暗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阅读指标,每天阅读书籍不得少于三十页,不管是散文小说杂志,还是散文小说书,每天至少阅读三十页。如果有那一天因为异常忙碌,比如整天监考,晚上又批改试卷至深夜,无法挤出时间读书,或者读不到三十页,不管这一天做了多少事情,我都会感到异常烦闷,觉得这一天是白白虚度。如果哪一天能够阅读到三十页以上,或者读到五六十页甚至一两百页的精美小说散文,我就会觉得这一天过得很充实,很有价值和意义,心里无比欣慰、满足和幸福。
无论有多累,无论有多晚,每一天我躺到床上后,都要读上一会儿书。有时因为太累,实在读不完三十页,我疲惫得打不起精神,还是明白自己没有完成阅读任务,不符合自己阅读的标准,心里异常难受,第二天醒来,还是感到空虚、懊丧和自责。
篇7:议论文:谈谈读书
议论文:谈谈读书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我所指的不必读的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它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京《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的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的十种尽是《史记》、《汉书》。我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品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1)冒险小说和游记,(2)神话和寓言,(3)生物故事,(4)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其中代表的书籍是幽尔??(凡尔纳)的《八十日环游世界记》和《海底二万里》,德孚(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大仲马的《三剑侠》,霍爽(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金斯莱的《希腊英雄传》,法布尔的《鸟兽故事》,安徒生的《童话》,骚德的《纳尔逊传》,房龙的《人类故事》之类。这些书在外国虽然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甚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包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种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溪兹(济慈)、雪莱、考老芮基(柯尔律治)、白朗宁诸人的诗集,苏菲克里司(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孟列德(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塞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新田地(处女地)》和《父与子》,妥斯套夫斯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洛伯(福楼拜)的《布华里(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如果我应北京《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都把这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应该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的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也须费些工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谈谈读书方法】相关文章:
6.读书方法的名言
7.古人读书的方法
10.谈谈小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