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冲突名词解释是什么
“kar痰了m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建设性冲突名词解释是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建设性冲突名词解释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建设性冲突名词解释是什么
特点:
1、双方都关心实现共同目标和解决现有问题。
2、双方愿意了解彼此的观点,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
3、双方争论是为了寻找较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4、相互信息交流不断增加。
建设性冲突对组织的.作用:
1、可以促使组织或小组内部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2、可以促进组织内部与小组间公平竞争,提高组织效率。
3、可防止思想僵化,提高组织和小组决策质量。
4、建设性冲突还可激发组织内员工的创造力,使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
篇2:冲突的名词解释
冲突的意思
冲突包含2个必要因素:1.被双方感知2.存在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并带有某种相互作用。以上因素决定了冲突过程的出发点。
⑴.冲袭;突击。指近战。
《后汉书·刘虞传》:“瓒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操与马超隔渭水,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宋叶适《开禧二年上宁宗皇帝第二札子》:“臣伏覩建炎、绍兴渡江之后,非不欲固守两淮、襄、汉,而虏人冲突无常,势不暇及。”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袁可立)命蹶张之士传飨,持一灵姑钚大暑中趋贼。贼持垒为险,单骑冲突,左右翼踣之。”刘揆一《黄花岗之役·黄兴传记》:“战至距离相去二百米达时,敢死队伏而不动;及清军追至一百米达,乃奋起冲突,清军死至三千馀人。”
⑵.水流冲击堤岸;亦谓水流奔突。
唐元稹《重夸州宅景色》诗:“为问西州罗刹岸,涛头冲突近何如?”宋苏轼《晁错论》:“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桥下水涌流两崖石间,冲突甚急,南来大溪所不及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咸水冲突而起,如济南之趵突泉然。”
冲突造句欣赏
1 他们俩因为停车的问题发生了冲突。
2 我不想卷入这场冲突,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4 李刚逞强好胜,常和同学发生冲突。
5 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早解决,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影响团结。
6 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冲突。造句网整理
7 骇人听闻的利益冲突变得习以为常。
8 同志之间,有些利害冲突,应本着团结友爱的精神,互谅互让,绝不能彼此视如寇仇,明争暗斗。
9 两国边界上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10 这是一个蕴含着不断冲突与流离失所的悲剧的遗产。
11 因为一点儿小事,我便同王小虎冲突起来了。
12 你们两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怎么把关系处理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了?
13 纵横交错的人事关系,盘根错节的矛盾冲突,弄得他寸步难行。
14 人类将再度自取灭亡,这一次是亡于大文明之间的冲突。
15 财政部长挂冠求去,是因与首相在政见上发生了冲突。挂羊头,卖狗肉。
16 战国晚期,关东六国联合抗秦。但六国由于存在利害冲突,表面上信誓旦旦,实际上各有打算,因此终于被秦国各个击破。
17 两国就边界问题刚签订了协议,但口血未干,边界上又发生了武装冲突。
18 父亲告诫儿子说,你血气方刚,凡事要忍耐,切勿跟人处处冲突。
19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对那些特别飘逸的人总会有种特别的反应。但是,她们现在却被这些自相矛盾的信号冲突折磨的死去活来。
冲突造句精选
1. 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
2. 旧事物只是表层的腐烂,它的根须在土内埋得很深,并且在不断地萌发着新芽。这些新芽只是在生活步伐迅速,生活矛盾冲突激化的地方才能枯萎。
3. 只有写人的内心冲突,才能出好的作品,因为只有内心冲突值得写,值得作家为之悲愤,为之流汗。
4. 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早解决,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影响团结。
5. 对最强烈冲突的克服,使我们获得一种稳定超然的安全与宁静感。要获得有益而持久的心理安全与宁静,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强烈冲突的大暴发。
6.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地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中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7. 对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某种情景只不过是一种令人可笑的冲突,忧郁的人却把它当作悲剧,但在恬淡的人看来又毫无意义。
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生活中,人们敬重那些一诺千金的人。所以,为人做事,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当私利与诺言发生冲突时,即使舍身舍财,也要践行诺言。
9. 善于求大同存小异的人,生活中就会少些无谓的冲突,多些欢乐。
10. 在应对复杂矛盾和比较激烈的冲突局面的时候,就应学习并领悟用“正楷”的方式去做人和说话,而不是用“草书”的方式去做人和说话。
11. 读一本意义方长的书,能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让灵魂感到冲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次读书,都能秒趣横生,并从中得到可贵的知识。
12. 骇人听闻的利益冲突变得习以为常。
13. 真是暴力冲突的一天啊,什叶派真主党的拥护者与逊尼派在贝鲁特的大街上大打出手。
14. 这些例子都说明,当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交织在一起,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使分歧和争执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不可收拾,终于导致双方关系的恶化和破裂。
15. 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并不是相互冲突、势不两立的。
16. 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
17. 政府的处理程序越死板,那些饥不择食的报导者就越会为了点内幕而发生真正的冲突,就像美国民主党“老战士”,前任党主席唐.福勒的看法。
18. 不过一旦它们赢得了战斗,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场慢性的,或许也是更磨人的冲突:制止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或阻止政府规定每一件事都需要层层审批,束手束脚,以至一切都变得得不偿失的角力。
19. 同志之间,有些利害冲突,应本着团结友爱的精神,互谅互让,绝不能彼此视如寇仇,明争暗斗。
20. 如果你白天的时候精力充沛,而她却在图书馆里阅读,这就会产生冲突了。
21. 我的自负是由谦卑和厌恶彼此近乎永恒的冲突所组成,而这两种力量差不多同样强大。一方面谦卑提醒我:你就是该聆听别人这种最白痴的故事!而同时厌恶则挖苦我:你现在要是不逃的话,就会被人的臭味熏死!最惨的是,这些冲突从未得出任何结论,只是不断地重复。
22. 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23. 这些减支措施缓缓展开,削弱了过去年来白宫与共和党之间在赤字问题上多次冲突剑拔弩张、边缘政策的色彩。
24. 要从争执和分歧中学会反省总结,择机沟通彻底,避免再在类似的问题上起冲突。两个人的生活,生活是“两个人”的,两人在一起要学会的是“生活”。没有道理的爱情,依然很多疑问。
25. 司法权作为最后的司法救济和公平正义的底线,在各个阶层之间纵横捭阖之间,觥筹交错的把各个阶层的张力和冲突缓解在制度性框架之内,追求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的解体在司法规范内,也使上访制度缓和为一种良性的制度内的司法程序。
26. 因为采取直入本质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烟海的被历代僧人研习,但并不拘泥,故中国的佛教的门派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正合乎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
27. 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
28. 希对香港脉虎视眈眈,欲占据福地,文挺身而出,以他风水术数之学力图阻止希的野心,两兄弟针锋相对,冲突一浪接一浪。
29. 与其和敌人正面冲突,不如使他们互相内斗,耗损战力,这是以毒攻毒的高招。
篇3: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与结构功能主义相左。本世纪50年代后流行于西欧和美国,着重探讨社会冲突的本质和根源,冲突的类型、预防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西方学者对冲突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表述和分类。一种意见认为,冲突可分为*文化冲突、经济冲突、分配冲突;另一种意见则把冲突分为现实型和非现实型两种,前者视冲突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后者则把冲突作为消除紧张心理或用来证实人们同感的方式。
篇4:冲突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用冲突造句
1 他们俩因为停车的问题发生了冲突。
2 我不想卷入这场冲突,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4 李刚逞强好胜,常和同学发生冲突。
5 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早解决,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影响团结。
6 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冲突。造句网整理
7 骇人听闻的利益冲突变得习以为常。
8 同志之间,有些利害冲突,应本着团结友爱的精神,互谅互让,绝不能彼此视如寇仇,明争暗斗。
9 两国边界上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10 这是一个蕴含着不断冲突与流离失所的悲剧的遗产。
11 因为一点儿小事,我便同王小虎冲突起来了。
12 你们两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怎么把关系处理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了?
13 纵横交错的人事关系,盘根错节的矛盾冲突,弄得他寸步难行。
14 人类将再度自取灭亡,这一次是亡于大文明之间的冲突。
15 财政部长挂冠求去,是因与首相在政见上发生了冲突。挂羊头,卖狗肉。
16 战国晚期,关东六国联合抗秦。但六国由于存在利害冲突,表面上信誓旦旦,实际上各有打算,因此终于被秦国各个击破。
17 两国就边界问题刚签订了协议,但口血未干,边界上又发生了武装冲突。
18 父亲告诫儿子说,你血气方刚,凡事要忍耐,切勿跟人处处冲突。
19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对那些特别飘逸的人总会有种特别的反应。但是,她们现在却被这些自相矛盾的信号冲突折磨的死去活来。
冲突的精彩造句
1. 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
2. 旧事物只是表层的腐烂,它的根须在土内埋得很深,并且在不断地萌发着新芽。这些新芽只是在生活步伐迅速,生活矛盾冲突激化的地方才能枯萎。
3. 只有写人的内心冲突,才能出好的作品,因为只有内心冲突值得写,值得作家为之悲愤,为之流汗。
4. 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早解决,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影响团结。
5. 对最强烈冲突的克服,使我们获得一种稳定超然的安全与宁静感。要获得有益而持久的心理安全与宁静,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强烈冲突的大暴发。
6.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地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中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7. 对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某种情景只不过是一种令人可笑的冲突,忧郁的人却把它当作悲剧,但在恬淡的人看来又毫无意义。
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生活中,人们敬重那些一诺千金的人。所以,为人做事,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当私利与诺言发生冲突时,即使舍身舍财,也要践行诺言。
9. 善于求大同存小异的人,生活中就会少些无谓的冲突,多些欢乐。
10. 在应对复杂矛盾和比较激烈的冲突局面的时候,就应学习并领悟用“正楷”的方式去做人和说话,而不是用“草书”的方式去做人和说话。
11. 读一本意义方长的书,能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让灵魂感到冲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次读书,都能秒趣横生,并从中得到可贵的知识。
12. 骇人听闻的利益冲突变得习以为常。
13. 真是暴力冲突的一天啊,什叶派真主党的拥护者与逊尼派在贝鲁特的大街上大打出手。
14. 这些例子都说明,当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交织在一起,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使分歧和争执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不可收拾,终于导致双方关系的恶化和破裂。
15. 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并不是相互冲突、势不两立的。
16. 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
17. 政府的处理程序越死板,那些饥不择食的报导者就越会为了点内幕而发生真正的冲突,就像美国民主党“老战士”,前任党主席唐.福勒的看法。
18. 不过一旦它们赢得了战斗,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场慢性的,或许也是更磨人的冲突:制止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或阻止政府规定每一件事都需要层层审批,束手束脚,以至一切都变得得不偿失的角力。
19. 同志之间,有些利害冲突,应本着团结友爱的精神,互谅互让,绝不能彼此视如寇仇,明争暗斗。
20. 如果你白天的时候精力充沛,而她却在图书馆里阅读,这就会产生冲突了。
21. 我的自负是由谦卑和厌恶彼此近乎永恒的冲突所组成,而这两种力量差不多同样强大。一方面谦卑提醒我:你就是该聆听别人这种最白痴的故事!而同时厌恶则挖苦我:你现在要是不逃的话,就会被人的臭味熏死!最惨的是,这些冲突从未得出任何结论,只是不断地重复。
22. 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23. 这些减支措施缓缓展开,削弱了过去年来白宫与共和党之间在赤字问题上多次冲突剑拔弩张、边缘政策的色彩。
24. 要从争执和分歧中学会反省总结,择机沟通彻底,避免再在类似的问题上起冲突。两个人的生活,生活是“两个人”的,两人在一起要学会的是“生活”。没有道理的爱情,依然很多疑问。
25. 司法权作为最后的司法救济和公平正义的底线,在各个阶层之间纵横捭阖之间,觥筹交错的把各个阶层的张力和冲突缓解在制度性框架之内,追求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的解体在司法规范内,也使上访制度缓和为一种良性的制度内的司法程序。
26. 因为采取直入本质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烟海的被历代僧人研习,但并不拘泥,故中国的佛教的门派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正合乎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
27. 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
28. 希对香港脉虎视眈眈,欲占据福地,文挺身而出,以他风水术数之学力图阻止希的野心,两兄弟针锋相对,冲突一浪接一浪。
29. 与其和敌人正面冲突,不如使他们互相内斗,耗损战力,这是以毒攻毒的高招。
30. 而简对父母之间的冲突也同样采取的是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
篇5: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
冲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看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暂稳定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这就是冲突理论。
最早使用“冲突理论”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尔。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美国的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它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冲突理论的主要流派
冲突理论主要有三个流派:
①辩证冲突论,以联邦德国的达伦多夫为代表,认为社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是产生冲突的根源,冲突是社会生活中自发的、普遍的、基本上不能消除的因素,它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并使其制度化。
②积极功能冲突论,以美国的科泽为代表,认为冲突对社会的组合、保持群体团结、巩固人际关系、控制社会变迁等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具有促进相互理解的功能。
③一般冲突论,以美国的博丁为代表,认为冲突是由财富的匮乏和道德的沦丧引起的,主张克服和限制冲突,并把克服冲突的希望主要寄托于对抗各方的理智、道德和相互谅解上。
篇6: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
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科瑟尔的冲突理论
科瑟尔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为此,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所建构的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中,达伦多夫主要吸取了韦伯关于权威和权力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阶级和冲突理论。他认为,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社会结构中固有的这种不平等权威的分布,使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准群体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并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组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社会暂时趋于稳定与和谐。但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过程。和谐中潜伏着冲突的危机,一旦时机成熟,社会成员就会重新组织起来,进入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
赖克斯的冲突理论
赖克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反对帕森斯以价值规范为重心的秩序理论,强调物质生活手段的分配应该在建构社会模型时占据优先地位。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1961)中,赖克斯描述了“统治阶段的情境”:统治集团支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运用强制性权力迫使社会整合。在这种情形中,经济分配体系向不同群体分发一定量的物质生活资源;政治权力体系分配权力以“防范任何破坏经济分配体系的行为发生”;终极价值体系确认“这种政治权力体系的合法性”;宗教仪式则具有“促使人们遵从终极价值体系的功效”。他认为,这种货币→权力→价值→仪式的一体化社会结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统治阶级不满情绪的日益增长,促使其成员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下而结成集体行动者。一旦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化,社会就会由“统治阶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运动,最终导致统治阶级的倒台。冲突的双方即使认识到激烈的冲突比适度的让步将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而彼此作出妥协,但这种“休战情境”也是极不稳定的。冲突双方继续寻找能够满足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这种手段,权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冲突随即重新取代暂时的和平。
柯林斯的冲突理论
1975年,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迈向一门说明性科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冲突论者只是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补充和修正,认为秩序理论和冲突理论同是有用的理论工具。柯林斯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仅仅提出一种补充性“冲突理论”不足以说明这一过程,必须建立一门以冲突为主题的社会学。早期冲突论者主要关注宏观社会结构问题,并把社会结构视作外在于个人的强制性力量。柯林斯则认为,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的互动模式,是在行动者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中产生并得以持续的。对宏观社会结构的理解不能脱离建构这些结构的行动者。他吸取了现象学和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为宏观社会学奠定微观基础。与早期冲突论者注重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不同,柯林斯强调必须建立假说—演绎的命题系统,并从经验上加以验证。唯有如此,才能使冲突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说明性科学。柯林斯为冲突问题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础,标志着狭义上的“冲突理论”作为一个流派已经式微。
【建设性冲突名词解释是什么】相关文章:
1.冲突的作文
2.冲突作文400字
3.函名词解释
4.组织名词解释
5.名词解释感谢信
8.消毒剂的名词解释
9.行政程序名词解释
10.市场细分名词解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