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部分食品稀土元素研究分析论文
“茉莉秘密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自贡市部分食品稀土元素研究分析论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自贡市部分食品稀土元素研究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自贡市部分食品稀土元素研究分析论文
自贡市部分食品稀土元素研究分析论文
1方法
1.1样品制备
粮食类:磨碎,过20目筛。蔬菜、肉类等取可食部分水洗干净,晾干,剁碎后混匀。
1.2样品处理
取各类样品2.00g,置于瓷灰化皿中,加5.00ml6mol/L硫酸,浸泡过夜,小火蒸干,继续加热炭化至不冒烟,移入高温炉中,250℃保持1h后,以50℃/0.5h升温至(600±20)℃,灰化4~6h,冷却后取出,滴加2.00ml硝酸湿润灰分,蒸干后移入高温炉中,600℃灰化2h。取出冷却后加2.00ml6mol/L盐酸,2滴或氧化氢,水浴蒸干,再热溶解蒸干1次。用水少量多次洗入10.00ml刻度试管中并稀释至刻度。少量不溶物离心。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1.3测定
吸取0.00、0.10、0.20、0.40、0.60、0.80、1.00ml稀土混合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00、0.50、1.00、2.00、3.00、4.00、5.00μg稀土总量)、2.00ml试样制备液和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预先加入2.00ml缓冲液的刻度试管中,各家1.00ml磺基水杨酸溶液,1.00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用水补充至8.00ml,混匀后放置10min,各加1.00ml二苯胍乙醇液,即刻摇匀,然后各加1.00ml偶氮胂Ⅲ-偶氮胂K混合络合剂,混匀,20min,用3cm杯,于分光光度计上以零管调节零点,分别在波长λ1=680nm;λ2=660nm、λ3=640nm处测定其对应的吸光度。按公式:△A=A2-(A1+A3)/2计算各标准的△A值,以△A值为纵坐标,对应的标准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样品与标准比较定量。
1.4实施标准
检测标准按照GB/T5009.94-《食品中稀土的测定方法》,评价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
2结果
2.1标准工作液测试数据。吸取0.00、0.10、0.20、0.40、0.60、0.80、1.00ml稀土混合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00、0.50、1.00、2.00、3.00、4.00、5.00μg稀土总量)按测定方法测定,每天做1次,连续10d,共制作10次标准曲线,r均为0.999。表1为标准工作液测试数据,表中各吸光值为10次标准系列测得的平均值。
2.2线性范围与检出限对各浓度标准工作液的测定值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6),且对低浓度(0.482g/10ml,相当于样品0.24mg/kg)的测定也较理想。
2.3精密度试验与回收率试验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称量6份,每1天进马弗炉消化1份共6d,得到6次重复测定数据,RSD<10%,总平均回收率为85.3%。
2.4样品检测结果。此次抽样为鱼、玉米、大米、面粉、禽蛋、茶叶、菇类、肉类、蔬菜共9种食品种类,其中除肉类未检出稀土元素外,其余8种均有不同程度检出,粮食类、鱼类、禽蛋类、茶叶的稀土含量较高,蔬菜类、菇类稀土含量较低(低1个数量级),所有样品无1例超标。各食品种类稀土含量范围、合格率见表2。
2.5各类食品含量分析对本市抽样的部分食品的研究表明,动物性食品中以鱼类稀土元素含量最高,禽蛋类次之,肉类最低。植物性食品中其稀土元素含量以玉米类最高,大米、茶叶、面粉次之,菇类、蔬菜类较低,与胡书玉研究相似。其平均含量为鱼类1.119mg/kg、玉米类1.054mg/kg、大米类1.046mg/kg、茶叶类1.026mg/kg、面粉类1.017mg/kg、禽蛋类0.767mg/kg、菇类0.165mg/kg、蔬菜类0.037mg/kg、肉类0.000mg/kg。
3讨论
测定数据表明,按照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各类食品的限量指标要求,笔者所测样品的稀土总合格率为100%,虽无1例超标,表明自贡市市售食品稀土污染并不严重。但稀土含量大部分在1.0~1.382mg/kg之间,还是有必要提醒相关部门及企业的'重视。稀土元素属重金属元素,人体摄入过多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一定危害。经过分析,食品中稀土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会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土壤母质稀土含量高;二是施用的肥料、农药不纯,可能含有某些稀土元素;三是环境污染,灌溉用水污染,空气漂移污染等;四是长期施用化肥,土壤酸化,土壤中的稀土由不可利用态变成可利用态被农作物吸收。有关方面应从源头抓起,改善生态条件,控制城市和工矿区污染源,在土壤污染物含量较低的地方建立蔬菜和粮食基地,加强对蔬菜和粮食基地的管理;并在蔬菜和粮食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全过程中,严格控制其不受污染,确保公众消费安全。
篇2:互联网+ 食品营销研究分析论文
互联网+ 食品营销研究分析论文
1 网络营销的概念
对于网络营销有很多的说法,有的人提出网络营销是企业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媒体的信息平台进行低成本营销,营销的目标可以直接的针对目标客户,有的人认为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企业主要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进行营销活动的总称。对于网络营销概念比较全面的描述是以互联网为媒体,企业通过创造客户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来实现盈利的目标,建立有积极影响力的商务式促进市场环境发展,对于网络营销活动可以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
与过去的营销方式相比较,网络营销具有很多的优势,其中有目标客户群针对性很强,节省很多的销售成本、方便统计客户资料、选出形式很多、销售的限制比较低、便于客户感觉商品与服务。可以分析消费者的信息,来确定消费的客户群体,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网络的营销体系就相当于在网上创立了无数的经销商和业务代表,这些经销商不不需要房租和薪水的,大量的节约了成本。网络营销是不会受到地区限制的,在互联网上可以结合文字、声音、影像、图片及视频来全面的展示出产品,有利于客户感受商品和服务。
2 食品行业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2.1 网络营销将逐渐成为食品行业的主体营销方式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加入这个领域之中来,有很多的行业在网络上进行营销,使得网络营销在市场营销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网络营销具有的特点有网络交易,网络交易分为招商联盟和在线销售,随着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消费者喜欢方便性的食品,还有特色食品受到地域的限制,网络交易改变了这种情况,而且现在消费者具有非理性要求,食品特点具有时效性,食品涵盖的消费者群体比较广泛,使得食品网络营销迅速发展。食品消费人群十分的广泛,而且品牌很多,过去的传统营销中,不耗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就很难树立品牌形象。但是在网上可以通过文学、图像、视频、音乐等元素融为一体,使得网络购物更具有吸引力,网络宣传可以节约很大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
2.2 食品行业将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结合起来应用
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食品行业已经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结合起来利用,形成了一种新的整合营销,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利润,企业会在食品的外包装上注册自己公司的网站信息等,以便于网站的宣传,当食品进行促销的时候,可以对网站进行宣传,提高自己公司的.网络营销功能。但是由于网络营销确实具有安全的脆弱性,对一些高端的商品,有的消费者有亲眼所见的观念,在买高端产品的时候,传统的营销比网络营销有自主性,企业使用传统营销可以抓住一些消费者,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利润。
2.3 食品行业将发展网络宣传新手段
网络宣传是网络营销中必不可少的,随着网络营销的普及,不断的有企业开始触及网络营销,导致网络营销竞争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宣传,减少网络营销的竞争力,除了使用过去品牌网络广告投放营销宣传以外,还可以使用网络新闻传播、论坛推广、电子杂志等。
2.4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在食品网站在管理方面有很多的问题,食品企业没有意识到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不重视网站的管理,使得客户无法更好地了解网站,网站的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没有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就会导致失去很多潜在的客户,尤其是网络营销,具有超时空的运作特点,使得懂网络技术又懂营销知识的人才来处理网络营销中遇到各种问题,现在的企业运行网络营销活动的人才要有一定的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但是由于营销和管理方面有很多的不足,由于管理人员缺少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人才的短缺已经阻碍了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对网络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网络营销的绩效。
3 食品行业发展网络营销的策略及建议
3.1 强化网络营销意识
只有提高网络营销意识,才能使食品推广的更好,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改变对网络营销意识误区,不可以只是在网络营销建立网站,这样是不能更好地获得有效食品产品的信息更不能得到客户的反馈信息,也得不到客户的需求,对于网站的建立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的丰富网站的内容,不断的更新相关的内容。还应不断的提高网络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于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3.2 采取有效的网络营销推广方式
只有提高在网上的知名度,才可以进行更好地推广,所以应创新推广手段,不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过去的推广方式中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网络营销,所以应该以更多的方式推广,比如说邮件营销、互联网调查等,借助着网络社区进行推广,企业可以有更好的竞争力。
3.3 加强网站功能建设
对于消费者在浏览网站的时候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更具体的产品内容及公司的介绍,所以食品营销的网站应增加会员优惠制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互动,可以使得网络营销有相应的利润收入,现在的营销应该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客户的期望,使得消费者的购物过程变得更加的轻松。为了企业可以更好地发展,并且采用网络分销的模式,可以招代理商、批发商,为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力。将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优化的管理方法相结合,对客户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完善的档案,并且不断的挖掘客户的潜力,开拓企业的市场。还应该加强对网络营销专业人才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培养出更多的网络营销人才。
结束语
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给食品营销带来了很大的商机,相应的企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利润,但是食品行业网站的发展网络营销的时候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食品营销带来很多的困扰,如果相应的食品营销企业无法认识到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食品的网络营销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只有不断的发展网络营销,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会给食品营销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最终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3:食品添加剂研究论文
食品添加剂研究论文
食品添加剂研究论文将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功能,以及社会存在的误区方面,探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的原因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食品添加剂研究论文【1】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近期各种关于食品违法添加剂的报道,触动着广大民众早已脆弱不堪的神经。
从染色豆瓣添加“胭脂红”和”日落黄”,到重庆火锅底料含有“罗丹明B”,猪肉变身牛肉,徐福记含违规氧化剂,一出又一出的食品安全事故,让消费者目不暇接。
在一个食品如此不安全的时代,人体浸泡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了无限的生命安全焦虑。
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中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
餐饮行业非常流传这样一句话:“不清不楚一滴香,清水也能变高汤”,这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适量使用添加剂,其本意是为了改善加工性能,提高食品的品质。
5月,我国卫生部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则,要求所有的食品添加剂一定要在食品标签上有明显的标注,使用时不能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产生的质量缺陷,更不得掩盖食品腐bai变质的情况。
二、食品添加剂与违法添加剂的区别
现在由于食品问题突出,很多民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不是很了解,于是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同违法添加剂。
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非法添加物,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
以“染色馒头”为例说明,不法分子使用的柠檬黄,是我国批准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按照标准规定不能在馒头中使用。
“染色馒头”属于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假,不是食品安全事件,而是掺杂造假行为。
三、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量。
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在利益驱使下,很多不法商家利用目前尚且存在的标准缺失与滞后、检测手段不足及覆盖面不全等漏洞,把使用食品添加剂作为企业牟利的一种手段,超范围、超限量地滥用食品添加剂,或者直接添加违法添加剂。
上述情况的出现,个人分析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1.由于食品生产企业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不足,以及高度同质化的产品结构,加剧了行业低水平市场竞争的压力。
有些企业为提高食品检测时的.营养成分含量,不是依靠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来实现,而是企图以侥幸心理钻标准缺失和监管漏洞的空子,借助非法添加一些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方式蒙混过关;有些企业以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为手段,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高利润,并利用虚假广告,向市场推销并不真正具有营养价值而仅仅是改头换面的产品。
根据我对社会近几年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分析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发生环节、行为、责任主体规模等关键信息后发现,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不仅涉及个体生产经营者、小型企业,也有为数众多的大中型企业,甚至包括若干大品牌在内的食品龙头企业;而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关键环节,恰是食品深加工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共同点,都是超量、超限添加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2.由于目前有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指标滞后,使得监管部门在执行中遇到困难。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被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2400种,但实际上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到500种。
虽然每年不断有新的食品添加剂增添到目录中,但监管力度明显跟不上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的节奏。
以食用酒精添加为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粮食短缺而以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生产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在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供给充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继续沿用这种落后方式生产所谓低端白酒,并借此获取相对较高的利润,是否适宜显然已值得商榷。
对有关部门来说,如何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时俱进地对落后的行业标准及时予以修订,应当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进一步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完善,不仅应体现在食品包装标准、检测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致病性微生物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标准等方面,还应体现在标准的更新速度上。
此外,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也亟待进一步规范,以提高舆论监督和社会参与的有效性。
否则,任由广大消费者在鱼龙混杂的传播渠道中获取真假难辨的涉食品安全信息,不仅无助于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增强自我防范和社会参与能力,还会导致社会混乱。
四、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采取的措施
要切实做到食品生产领域使用添加剂安全、有效、合理,避免添加剂引起的种种“添乱”怪象,就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完善配套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强化执法力量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
首先,企业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打造信誉品牌,培育诚信文化;强化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保障措施,提高食品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加大食品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其次,坚持公开透明、科学严谨、广泛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充实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各地区也应根据监管需要,及时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并切实做好标准的执行工作。
其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检验检测能力薄弱地区和重点环节的扶持力度。
各地区也应根据本地实际,合理配备和充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重点强化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的装备建设,重点增加现场快速检测和调查取证等设备的配备,提高监管执法能力。
第四,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各地区、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信息汇总、分析整理,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并逐步建立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篇4:研究食品安全法的论文
研究食品安全法的论文
[摘要]在细心研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具体论述该法令在我国的施行开展、施行该法令对我国食品安全作业的积极影响,一起依据施行进程中的疑问,剖析该法令存在缺少,经过资料研讨和实例剖析,得出改进该法令的定见,使其愈加完善,非常好地为社会群众效劳。
[关键字]食品安全;含义;疑问;改进定见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05 — 0111 — 02
跟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力和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食品安全的疑问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群众的重视,而且有开展变成世纪性疑问的趋势。跟着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公布,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性有所改进,可是食品安全疑问仍是存在的,而且时有发作。根据这种情况,这篇文章首要剖析了食品安全法中存在的疑问,一起提出相应的改进定见,使该法令能够非常好地为社会群众效劳。
一、食品安全法的含义
食品安全法是一个完好的系统,是一个关于食品出产和流转各环节的食品质量规范、安全监测规范法令法规、规范性文件,同别的法令相同,具有国家强制性。施行的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现行关于食品安全的法令法规,实在履行好法令,能够保证全部的食品安全,非常好地维护群众的权益。
榜首,在原有基础上处分力度更大了,使违法者和暴力者也有所收敛。比方出产不契合规范的商品或许这出售明知是不契合规范的商品,不只要补偿消费者的丢失,若消费者请求,还得补偿其购买价10倍的金额,这一规矩,不只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使出产者愈加慎重当心。
第二,一致了国家的食品安全规范。比方对食用的农商品质量、清洁、以及行业规范加以整合,在食品安全法履行的一起,强制履行这些规范,使农商品食品有了一致的食品安全规范,可称为国家规范,打破了之前一种食品对应许多种规范的局势;食品安全法中还规矩,关于没有国家食品安全规范的特殊区域,能够拟定自个的食品安全规范,报交上级有些存案饥渴;一些食品公司的商品,没有国家食品安全规范或许当地规范时,能够履行公司自个拟定的食品安全规范。公司自行拟定的规范需由上级有些批阅,且只运用于公司内部;终究,为了使食品安全规范愈加规范,食品安全法中清晰规矩,一切食品安全的规范随时供社会群众免费查阅,这一规矩具有划时代的含义,使我国食品安全的规范和食品安全法愈加通明,监管愈加揭露。
第三,撤销免检准则,一起也树立了危险监测和食品召回准则,这三条准则的清晰提出,意味着食品安全法越来越完善。新法令的公布非常清晰的规矩了食品监督有些对食品不能免检,有关功能有些更要及时做好抽样查看,这关于食品安全很主要。新食品安全法撤销了免检准则,不只使曩昔具有免检权公司的优越性不见,愈加重视自身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不是契合食品安全规范,在有关有些的查看和监督下,使大多数公司的的社会职责感有所增强,于此一起,也践行了召回疑问商品的准则。
第四,树立食品查验和有关商品进出的记载的规章准则。即从商品的出产消费全部环节中做好监测和管理作业。在全部出产、运营、流转环节中会有各种疑问呈现,一点发现疑问,有关职责有些应当找好要素,消灭发作疑问的本源。要做到这一切,都需求对全程食品的进出和有关商品的查验做好记载。
第五,新食品安全法扩展了法令的运用规模,一起也清晰了职责。新公布的食品安全法也将保健品归类到食品安全法管辖的领域,清晰规矩保健的宣扬进程中不得触及该品的医治功用,更不能虚伪、夸张的宣扬保健品的功用,关于误导群众的虚伪广告,要做到严肃处理。若某保健品做虚伪广告,给消费者带来了丢失,不只要查出出产该保健品的有关公司,还要追究其代言人的有关职责。
二、现在食品安全法令存在的疑问
(一)《食品安全法》中的许多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法令并没有对有关概念作出清晰的解说。比方该法令中规矩消费者买到不契合规范的食品事,不只能够得到经济补偿,还能够在出售者那得到购买价10倍的补偿金额。听起来像是加大了维护和赏罚力度,可是在真施行行的进程中,却是很艰难的。由于消费者在请求10倍补偿金额是有条件的,即出售明知不契合规范的食品,可是该法令却没有对这“明知”做出清晰的解说,在实践出售中,出售者更不也许自动供认其所出售的商品是不契合规范的。这就使消费者的维权变的'愈加艰难。
(二)现在施行的食品安全法还不行健全,配套的法令还未出台,终究使得许多具体疑问得不到根部的处理。比方,《食品安全法》早已没有“免检”的概念,更不存在食品免检的有关规矩,可是在食品的实践查验进程中,却做到不到百分之百的查验,是不是抽样查验的食品直接进入市场,更不为群众所知;树立安全危险检查准则是一个绵长而杂乱的进程,需求投入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渐完善;另外国家还应当拟定有关法令法规来召回不契合安全规范的食品,逐渐铲除小作坊。大多数的小作坊都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其商品的质量更不也许得到保证。有用处理小作坊给我国食品安全作业带来的难题,现已变成我国食品安全研讨的一个主要疑问。
(三)群众关于食品安全的知道不行,宣扬效果不行显着。我国《食品安全法》出台今后,有关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扬,可是没有收到抱负的效果。最底子的要素在于该法的施行现已进步到全社会共同施行的程度,可是却没有到达让全社会将安全作业作为终究作业的意图,只有有些作业有些在单独作战。
(四)质量安全查验系统不行健全。国内有许多查验组织,可是这些组织都有一个特色,即技术水平较低,政治颜色较浓,建造重复度较高,一起组织的设备落后,很难为食品安全作业提供依据。一起,受到区域等要素的约束,检查成果没有一致的规范,广泛认可度较低,重复检查,浪费资源。
三、食品安全法的监管准则
1。《食品安全法》监管准则存在的疑问
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监管组织非常冗繁,作业的功率也很低。我国是食品安全短少一个比较威望的组织,监督的功率也很低,另外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法令地位也不行清晰。在日常作业中,监管主体关于自个的职位不能做到充沛的了解,更没有清晰的法令规矩。这么就呈现了功能穿插和空白的局势。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好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国家清洁行政有些的职责,最总形成穿插现象呈现。所以,在这种诗篇监管的准则和系统之下,很简单发作职权不清、作业不明的疑问,严峻的制约了食品监管的作业功率。可是无论如何,具体的法令作业也是在有关有些的指导下施行。
2。 关于食品安全法监管疑问的考虑和完善
要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见过疑问要做到以下几点:首要,清晰各监管层的作业功能,进步作业功率。其次,清晰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法令地位。格外指出,要处理这个疑问,有必要要与国务院清洁行政有些的功能联合起来剖析。终究,在法令的实践中执行法令的监管功能。
四、逐渐健全的食品安全法令准则
第一,在作业中要健全法令部队。再完善的法令,没有政府有些的强制履行,都不能起到真实的效果,食品安全法也不破例。所以,在实践作业中,要清晰法令履行者的权力规模,法令方式以及案子揭露程度等等;一起也要重视法令主体的专业训练和思想教育作业,并拟定有关的问责准则,不断加强法令的力度进和监督程度,是法令能够真实的落到实处。
第二,树立食品监管有些,有些内部施行问责准则。在监管有些内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事故的事前防止和过后处理,与此一起,还要从司法层面加大对失职作业人员的查处力度。
第三,进一步完善信息的揭露程度。为了保证揭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威望性,还可左键食品安全信息中心,一起树立信息发布渠道,做到对群众担任。信息发布渠道的另一个好处即是能够及时召回不安全的食品,对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做好处理并将成果公布。
第四,再法令进程中,要加大处分的力度,严厉依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矩来作业。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规矩:任何目录外的食品添加剂都不能运用、各个种类的食品都不能免检、利益受损的消费者还有请求10倍补偿的权力,可是跟西方国家比较,我国关于违法者的处分力度还不行,且缺少必定的威慑力。《刑法》中虽然在处分年限上现已有了清晰的规矩,可是处分力度仍是很轻,达不到法令警示违法者的效果,因而有必要要罗达刑事处分的规模。于此一起,法令主体有必要要做到严厉法令,坚决消除无证出产的局势;坚决撤销假冒伪劣运营的出产做法;要规范食品的广告,引导担任人的代言,关于一些不实的代言,要追求其有关职责。
第五,严厉食品安全的规范和规矩,树立健全完善的消费者维权机制和出产者监督机制。一是着重食品的出产流经进程中都要有运营许可证,必要的时分还要获得QS的认证,意图即是要严厉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二是要充沛学习国际规范和别的国家老练的规范来之地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规范;三是要在全国规模内树立一致的认证系统,树立健全的认证准则,防止重复检查认证的情况发作;四是要树立消费者直接送检准则,也即是说消费者关于所购买食品质量或许安全性有任何贰言的时分,都能够送至专门的检查组织来进行查验和坚决,检查组织有必要在规矩的期限内向消费者提供检查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判别。
综上所述,政府有些要利用好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作业中的积极效果,定时预期交流,将食品安全作业执行到每一位职工身上,经过职工的反应来调整食品安全作业。于此一起,政府有些还要做好引导作业,使食品行业在作业中做到自律,鼓舞食品行业树立健全的准则和规矩,经过宣扬讲座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作业,一起还有做好职工的训练以进步其事务才能,然后改进我国现在食品安全作业的情况。
〔参 考 文 献〕
〔1〕常继生,田伟。完善国家食品安全法令系统〔J〕。公司规范化,,(11)。
〔2〕潘振华。英美等国的食品安全法规〔J〕。调查,,(07) 。
〔3〕刘宁,张庆主编。透视我国严重食品安全事情〔M〕。北京:法令出版社,。
〔4〕魏益民,刘为军,潘家荣。我国食品安全操控研讨〔M〕。北京:科学出版社,。
〔5〕谢岩福。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准则完善之我见〔J〕。 黑龙江史志,2009,(22)
〔6〕杨恒东, 保证食品安全法令与职责并行〔J〕。我国禽业导刊,2009,(14)。
〔7〕陈啸宏,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机制的考虑〔J〕。行政管理变革,,(07)。
〔8〕曾海山,李婷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篇5:高职食品化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职食品化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1改革食品化学课程体系,创新食品化学教学内容
水、蛋白质、维生素、色素和食品添加剂等十一章是当前国内外食品化学课程的主要构成系统和内容,各高职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合理安排本校食品化学课程内容。食品化学在课程内容体系又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有关学科有交叉部分,因此,在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建构上,应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一方面食品化学课程知识体系致力于食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又必须服务于整个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
1.1整合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体系
应根据食品化学教学实际,在讲授和学习食品化学课程时,从整体上把握食品学科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整合学习,利用专题学习的形式,把握学习内容的主体、提纲、内容以及重难点。食品化学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食品化学核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食品宏观品质变化实践调控能力,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用有关技术检测食品安全[1]。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一定要关注知识体系的理论指导价值和逻辑性,帮助师生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1.2优化食品化学教学内容结构
食品化学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教学内容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性。一方面,强化各章教学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尝试将已有的知识内容横向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同一章节内同一层次知识点,将具体现象与理论知识深层次结合起来[2]。
1.3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食品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理解掌握食品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性应用能力主要手段。就食品化学教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涵义来说,主要是指利用实验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现有食品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增设针对于食品安全实验的实践课程。提高食品化学人才专业技能,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高校食品化学课程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上,整合优秀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2改革食品化学课程体系,创新食品化学教学方法
2.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教学现代化是目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信息化教学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课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的优势,将文字难以阐述的食品工艺制作过程用投影仪设备演示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多糖凝胶性质时,将淀粉软糖和明胶软糖溶解过程利用视频反复演示,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食品大分子凝胶性质的不同,加深学生对淀粉和明胶融合性质的理解[3]。教师还可以选择食品化学精品网络课程,拓宽食品安全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2.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自主、互动、探究是当前各科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作用,如转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地位。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以教师的教为主,满堂灌是食品化学教学的常态[4]。互动式教学方法有效地转变了这种教学现状,不仅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突显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教学。对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专业性较强或相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尊重学生的观点,帮助学生主动构建有关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食品化学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5]。
2.3实施案例教学
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中包括了一些抽象、难解的内容,如果单纯以知识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枯燥的教学内容可能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食品化学教学实际效果。为解决这一部分内容讲授难题,教师可引入教学案例分析,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解读食品化学知识内容和有关原理,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由抽象转向具体,由复杂转向简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实际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2.4引导参与科研生产实践
“填鸭式”教学一直是食品化学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不可避开的一座大山,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学生学与用严重脱节,学不可以致用成为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引导参与科研生产实践,有利于教师将科研与生产实践有效结合,把研究课题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和启发性[6]。
3结语
食品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索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以提高食品化学教学效果为落脚点,优化食品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达到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为食品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推广奠定基础。
作者:邵征 李志康 李红英 刘晓伟 单位: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国华.全国食品化学课程运行情况调查[J].中国农业教育,(6):36-38.
[2]李平.借鉴国外教材特色,建设我国食品化学教材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66-68.
[3]赵新淮.本科生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分类[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60-62.
[4]谢小庆.审辩式思维在创造力发展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6):13-15.
[5]李昀,李晓.探索食品化学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研究开发能力[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14(4):59-61.
[6]吴旭红.食品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7(2):62-63.
篇6:食品冷杀菌技术分析论文
1.1超高压杀菌
超高压杀菌是将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以后,放入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在100MPa~1000MPa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要求。其基本原理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其细胞壁,使蛋白质凝固,抑制酶的活性和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等来实现[1]。采用超高压技术,在400MPa~600MPa的压力下,能杀死果汁中几乎所有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现在日本市场上已有利用超高压杀菌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出售[2]。这种经超高压处理过的果制品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口感好,色泽天然,安全性高,保质期长。但该技术不能连续生产,只能分批运用。超高压杀菌可能引起果蔬在极限压力下变形或状态明显改变。因此主要用于没有固定形状的果蔬制品。
1.2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
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是采用高压脉冲器产生的脉冲电场进行杀菌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用瞬时高压处理放置在两极间的低温冷却食品。其机理基于细胞膜穿孔效应、电磁机制模型、粘弹极性形成模型、电解产物效应、臭氧效应等假设。其作用主要有2个(:1)场的作用。脉冲电场产生磁场,细胞膜在脉冲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作用下,通透性增加,振荡加剧,膜强度减弱,从而使膜破坏,膜内物质容易流出,膜外物质容易渗入,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减弱甚至消失。(2)电离作用。电极附近物质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与膜内生命物质作用,阻碍了膜内正常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过程等的进行。同时,液体介质电离产生臭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使细胞内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反应。通过场和电离的联合作用,杀灭菌体[3]。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已在实验室水平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可保持食品的新鲜及其风味,营养损失少。但因其杀菌系统造价高,制约了它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且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在黏性及固体颗粒食品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3强磁脉冲杀菌
该技术采用强脉冲磁场的.生物效应进行杀菌。在输液管外面,套装有螺旋形线圈,磁脉冲发生器在线圈内产生(2~10)T的磁场强度。当液体物料通过该段输液管时,其中的细菌即被杀死。因杀菌物料的温升一般不超过5℃[4],物料的组织结构、营养成分、颜色均不遭破坏。应特别指出的是,利用磁场杀菌要求食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阻率,一般大于10Ωcm,以防材料内部产生涡流效应而导致磁屏蔽。这就是脉冲磁场杀菌对有些食品材料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而有些杀菌效果较差的原因[5]。
1.4脉冲强光杀菌
脉冲强光装置是以极强的直流电通过充有惰性气体的灯管,发出比地面上太阳光强近2万倍的光能,在仅10-7s的滞留时间内照射于物料表面,达到有效杀死细菌的效果。由于脉冲光波长较长,不会发生小分子电离,其杀菌效果明显比非脉冲或连续波长的传统UV照射好。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圣地亚哥纯脉冲技术研究所发明了此项杀菌新技术,称之为“纯亮”杀菌。此后美国XenonCorporation进行系列脉冲强光杀菌设备研发,并与美国宾州大学教授AliDemirci博士合作进行各种食品杀菌试验,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使该公司设备获得美国市场认可,该公司RS300B、RS300C和RS300M系列脉冲强光杀菌设备被用于鱼片、肉丁等食品以及血液的杀菌[6]。
1.5臭氧杀菌
臭氧灭菌或抑菌作用,通常是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结果。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1)作用于细胞膜、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外流,使细胞失去活力;(2)使细胞活动必需的酶失活。这些酶既有基础代谢的酶,也有合成细胞重要成分的酶;(3)破坏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或使其失去功能。臭氧杀灭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RNA或DNA完成的;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先作用于细胞膜,使其构成受到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组织,直至其死亡[7]。臭氧对几乎所有病菌、霉菌、真菌及原虫卵囊都有明显的灭活效果,并可以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的灭菌速度极快,是氯的300倍~600倍,紫外线的3000倍。臭氧的高氧化还原电位,决定了它在氧化、脱色、除味、保鲜方面的应用。臭氧溶解于水中,能消杀水中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如铁、锰、铬、铅、氧化物等,还可以分解有机物及灭藻。但臭氧的灭菌效果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灭菌效果好;在高温条件下,臭氧易分解,灭菌效果下降;环境湿度低,灭菌效果较差,对干燥菌体几乎无杀菌作用。
1.6辐射杀菌
辐照就是运用X射线、γ射线或电子高速射线照射食品引起食品内的物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上的变化,从而抑制或破环其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使细胞死亡,延长食品的贮藏期。食品中常用的辐照源主要是Co60、Cs137等所产生的γ射线,其穿透性强,对只要求表面处理的食品效果不佳。食品辐照操作简单,照射较易控制,几乎无热效应,可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卫生安全性较高,节能。除用于果蔬的贮藏保鲜,如抑制土豆、大蒜、洋葱等的发芽和延缓果蔬的衰老外,还可用于许多食品的消毒杀菌,如调味料、肉类、海产品、粮食及脱水蔬菜等[8]。目前,辐射杀菌已在许多国家得到政府的认可并批准使用,我国对稻谷、小麦、玉米、蔬菜、水果、鱼肉辐照保藏技术已取得成效,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1.7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是介于可见光的紫色光和X射线之间的光波,波长在100nm和400nm之间。其杀菌的原理是利用生物细胞内的DNA吸收240nm~280nm范围内的光波,当对260nm波长的光波吸收达到最大值时,DNA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的特性进行杀菌。同时,紫外光还可降解有机物。185nm~400nm左右波长的紫外光可裂解有机物中的碳键使其降解[9],即破坏微生物分子间特有的化学键导致细菌死亡。目前使用紫外线装置大多数是管壁能够通过紫外线的低压汞灯,这种技术多见于对水的处理。而对其它一些食品如果蔬汁饮料、啤酒、葡萄酒、牛奶或其它含有胶体颗粒或色素的液体均不能采用。另外,紫外线杀菌装置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效果变差。日本某公司研制开发一种紫外线杀菌灯,使用时间可达到7000h,对活水鱼槽中进行灭菌,既保持水质的清净新鲜,又能延长活鱼寿命[10]。
1.8软电子束冷消毒杀菌
软电子束冷消毒杀菌是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破坏微生物的DNA,从而杀灭食品表面的细菌。因电子束的能量过大可能产生诱感放射性问题,则用于照射食品的电子束能量被限制在10MeV以下。电子束穿透性低,仅使食品表面呈无菌状态,不影响食品品质。美国密苏里大学、衣阿华州立大学和内蒂克陆军实验室联合组成一个跨学科研究组正在研发名为冷消毒的电子束技术,其目的是消灭食品中可能致命的大肠杆菌O157∶H7。此法快,不需加热。但有一系列变数如肉类的脂肪含量、厚度和状态(鲜肉还是冻肉)会影响冷消毒过程的时间和强度。此法现在只限用于液体和形状整齐的均质食品。该研究组希望将来能改进此技术,使之可用于形状不规则的食品[11]。
1.9半导体光催化杀菌
半导体光催化杀菌即是光照射到大聚集体的TiO2表面时,激发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对。由于光电子迁移速度比光生空穴快得多,所以,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分开。光生空穴有很强的得电子的能力,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一方面与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细胞内组分作用,导致酶失活等,另一方面光生电子和水中溶解氧发生作用形成氢氧自由基,与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细胞内组分作用,使细胞功能单元失活。半导体光催化通过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电子的得失来进行杀菌,因而光催化条件控制得当,就能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目前,导体光催化杀菌技术仅用于水处理,在食品领域的其它方面尚未得到应用,有待进一步的探索[12]。
1.10超声杀菌
超声杀菌利用超声空穴现象产生的剪应力能机械地破碎细胞壁和加快物质转移的原理进行杀菌,所用的超声波频率一般为20KHz~100KHz,能量为104kw/cm2,波长为3.0cm~7.5cm,是一种有效的非热处理的杀菌方法。Villamiel等对奶制品采用超声杀菌和传统杀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超声杀菌效果优于传统杀菌,初步表明超声杀菌可用于奶制品工业[13]。
2结束语
冷杀菌是在食品温度不升高或升高很低的条件下进行杀菌,弥补了热杀菌的不足,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杀菌方法。作为新型杀菌技术,近年来冷杀菌受到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极大关注,使之成为21世纪食品工业研究和推广的重要高新技术之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冷杀菌技术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它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杀菌技术。
篇7:社会学科研究状况分析论文
社会学科研究状况分析论文
[摘要]1994—,社会学在国家社科基金中立项项目总数达到2479项,本文采取文献计量的方法对这二十二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对社会学学科的资助情况进行立项数据统计,从社会学学科立项总数、项目类型立项情况、项目立项地区分布情况、立项项目在各区域分布统计情况、研究机构和立项项目预期成果等进行系统性分析,进而分析社会学学科研究现状、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社会学学科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会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发展状况
哲学社会科学自“八五”规划发展到“十二五”规划,各学科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社会学在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后,与1979年得到恢复与重建,在老一辈社会学家及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代表了人文社科的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向,而社会学科研究发展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对1994—20我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状况进行立项情况统计与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规律,把握该学科的发展状况。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我国自1991年6月起,设立了社会科学基金,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本文以1994—近二十二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研究总体,充分反映其发展状况及最新进展。鉴于重大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社会学立项较少(重大项目13项,后期资助项目21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以及成果文库基本没有,为便于统计分析,本文研究将不考虑这四大类。在2400个有效样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数据处理中,首先对各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名单进行汇总,简单整理,然后对社会学的立项项目及其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社会学的研究议题及其进展情况。
二、基本立项情况统计分析
(一)年度立项分布情况
统计发现,自1994—2015的22年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社会学科资助立项共计2400,平均每年资助立项109项,但具体年份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如1995年资助立项数仅有6项,而在立项数则达到264项。整体来看,1994—2015社会学科立项项目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这十年间社会学立项项目处于不断变化中,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现象,如社会学立项项目数为71项,其后的七年则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第二阶段是—2015,社会学立项数恢复到19的水平,而后呈逐年递增态势,从20的72项增加到2015年的256项。过去22年间,社会学的立项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所占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总数比例相对稳定,徘徊在5%左右,位列各学科立项的前几名,其在年和分别达到6.80%、6.76%,表明社会学在各学科立项研究中相对而言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影响社会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与社会学研究人员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有关;其次与社会学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密不可分。
(二)立项类别分布情况
根据数据,我国社会学的立项项目主要集中在四大类型中,分别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以及西部项目。其中一般项目占比达到51.08%,所占的比例最高,立项数1226项,其后是青年项目,立项数744,占比达到立项总数的31%,西部项目是2004年,国家为了支持、促进西部哲学、社会学的发展而单独设立的资助项目,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国家对西部地区社会学的资助项目数逐年递增,占比达到11.08%,显示出国家对西部地区哲学发展的重视。但是,重点项目所占社会学立项总数的比例仅有6.83%,立项数164,虽然重点项目标准较高,但也可以反映出,我们社会学科科研人员对社会学重点项目的承担能力有所欠缺。
(三)立项地区分布情况
22年来社会学科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省份共有31个省,包含了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在近22年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数中,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居于前五,合计社会学立项数占总项目数的41.19%,说明社会学立项集中分布在全国少数的几个科研强省。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备及时了解前沿信息和科研动态的先天条件,立项数达到370,占比15.42%,而且北京高校众多,人才济济,因此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研究项目申报立项的主要来源地。然而,社会学研究与立项数在各省市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几乎所有的沿海发达省份立项数都位居前列,中西部地区的社会学立项则较少,如山西社会学立项数仅13项,说明社会学立项数与该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社科基金项目的承担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而作为中西部省份的云南、重庆能够跻身于前十,其科研水平值得肯定。笔者认为在今后研究发展中不平衡性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
(四)立项的机构、单位分布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隶属于高校、党校、社会科学院、党政机关以及军队等五大机构系统。统计发现,高校社会学的立项数最高,共1858项,占77.42%,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社会学研究而言,高校研究队伍综合素质较高,研究资源丰富且高校人员科研水平较高。社科院对于社会学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表1,社科院系统立项数341项,占比14.21%,其中以中国社科院和上海社科院为代表。而党校、党政机关、军队及其他系统总共立项201项,占8.38%。可以看出,在我国社会学研究领域中,高等院校以及社科院作为科研人才云集的地方,承担了大多数社会学领域研究的课题和重点项目。
(五)立项的单位分布情况
经数据统计发现,1994—2015我国社会学立项有较多单位获得资助,由于2400个样本数据较多,在此只分析社会学科资助项目立项数达到20项以上的机构。共有23家立项总数达到20项以上(含20项)的科研机构。23家单位分别属于社科院和高校两大系统,共立项数740项,占总立项数的30.83%,可以看出社会学立项相对比较集中。在社科院系统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69项,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分别立项24项,位列前三甲,合计占社科院系统341项的34.31%,彰显了较强的研究水平和科研生产力。在高校系统中,中国人民大学以56个立项数的成绩占据榜首,北京大学立项52项、南京大学立项47项、南开大学立项40项、中山大学立项38项紧随其后,在前23名的科研机构中普通高校共有20家,共立项623项,占高校系统总立项数的.33.53%,说明在社会学项目立项单位分布方面,高校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尤其是社会学专业传统强校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占有明显优势。
(六)项目主持人情况统计分析
项目主持人是技术比较权威的,主持项目整个工作的人,负责协调整个项目的工作,发挥着领军人物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主持项目数2项的研究者占大多数,3项的相对较少。而根据统计结果,这22年间,只有陆益龙、傅广宛、刘少杰、乐国安、方文、何明升、风笑天、王耀以及胡荣等9位研究者主持社会学立项数达到4项的,而这9位主持人都为正高级职称,他们所主持的这些项目涵盖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青年项目三大类别,研究议题主要围绕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最新发展、社会阶层研究以及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在22年的社会学年度立项中,仅有吴忠民一位学者主持社会学项目数达到5项,在社会学研究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可得出,对社会学的项目主持人无论是科研能力,还是本身的学术水平,其要求都相对较高。
(七)项目预期成果形式分析
社科基金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可以选择单一成果形式或两种成果形式,预期成果形式对项目立项的成功几率有着一定的影响,数据显示,在所有的成果形式中,以专著作为主要结项形式的占到47.65%,以研究报告为主的占40.53%。而以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研究报告等为主要结项形式的总数仅为63项,占总比为7.23%,可见专著和研究报告是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科的主要成果形式。相比而言,以译著和论文集为成果形式的项目仅有35项,占比分别为0.23%、3.79%。由此分析,社会学项目在成果形式上的多元化有待提升。
三、结语
综合以上多方面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学这样一个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日益趋向成熟和规范,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诸多研究困境。笔者认为在未来社会学的发展中,一方面,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核心主持人的培养;另一方面,现在是网络时代,应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加强各地区的科研交流,加快实现科学数据共享,从而希望以此增强科研弱省的科研水平。
篇8:市场细分研究分析论文
市场细分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始终是值得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企业市场细分过程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提出了企业在细分市场时要配合运用市场泛化的策略,以达到有效细分市场的目的。
[关键词]市场细分新思考市场泛化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具体细分的过程中,细分变量的选择十分重要,变量选择失误往往会导致整个市场细分的失败。
一、市场细分过于单一的表现
在市场细分时,有的企业由于盲目自信、过于乐观而对市场不加细分,或者为了图方便、省事而选择单一的细分变量。
1、没有界定细分市场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高论:“全国各地都是我们企业的市场,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潜在用户。”咋听起来很有大企业家的气魄,但这恰恰是企业进行市场选择时常犯的错误:将全部市场看成是自己的市场,不进行市场细分。因为消费者需求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性,不进行市场细分将使我们很难确定明确的营销对象,企业也将面临浪费资源、丧失顾客的风险。
2、仅以产品作为市场细分的基础。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产品的不同种类来寻找自认为适合的目标市场,这是明显的以生产为导向的做法。举个简单的例子,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会认为所有奶粉的目标市场都是相同的。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异,他们在购买奶粉时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奶粉一般根据年龄作为主变量来细分市场,如婴儿奶粉、成人奶粉和老年人奶粉。通过这样的细分,每个市场需求的差异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3、仅以地理因素为标准。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类产品往往有不同的需求偏好。如在美国,东部人对咖啡的味道要求清淡,西部人则喜欢浓郁一些的。因此,地理因素一直是一种传统的市场细分标准。实际上,在早期,由于产量有限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许多企业只需要也只能以其所在地区的消费者作为目标顾客。现在,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产品同质现象日趋明显,因此仅以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是远远不够的。
4、仅以人口统计因素为标准。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取得这些资料比较容易,所以常常它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标准。但是,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并不单纯取决于人口统计因素,而是往往要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单以人口统计因素细分市场并不十分可靠。
二、市场细分过于复杂的表现
和第一种情况刚好相反,有的企业为了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在市场细分时,一味强调要采用多种细分变量,殊不知,“物极必反”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
1、错失一些有利的市场机会。在市场细分的过程中,市场如果分割得过细,一方面会造成市场支离破碎,会给企业将来的市场管理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细分后的子市场过多,也会给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旦选择失误,企业很容易错失一些很好的营销机会。
2、会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个同时针对几个相关细分市场的企业,往往会因为市场的过分细分而影响了其资源共享,从而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曾经出现过一家企业的三支销售队伍在同一天上午拜访了同一个客户的事例。因此企业如果把几个细分市场分别作为服务对象,还必须密切注意细分市场在成本、经营和技术上的联系。
3、会导致营销成本的增加。在市场细分时,如果细分过细,随着财务、定价、促销、人力资源等方面决策的差异化会引起多项额外的成本。
(1)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而对原有产品进行外观、功能上的一些修改,通常需要额外的研究开发费用,这必然会导致一定的产品修改成本。进行过分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必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于是生产成本比原先就会有所提高。
(2)会引起存货成本的增加。差异产品的存货管理成本一般要比单一产品的存货成本高一些,因为企业必须为之做更多的记录和审核工作。而且为了避免缺货的风险,多种产品的安全库存量之和也将大于单一产品所需的安全库存量。因此过分的市场细分,必然也会使产品的存货成本有所提升。
(3)会引起分销成本和促销成本的上升。由于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企业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分销商,这必然会导致渠道费用的提升;实施过分细分策略后,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通常会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这会降低个别媒体的使用频率,同时失去媒体费用的数量折扣优惠。此外,对原有产品进行修改或推出新产品等行为也必将引起促销费用的相对提高。
(4)会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增设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这样也会额外地增加人工成本。企业在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时,也需要额外的市场调研、预测、销售分析、促销、计划工作和销售渠道管理。此外,还必须依据各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定价决策等等,这些决策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会增加行政管理费用。
由于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风险,所以企业在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时应考虑配合运用市场泛化策略。
三、市场细分新观念——实行市场泛化策略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之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把市场细分得越细越能适应客户的需求。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营销管理者看到过分细分市场必然导致企业总经营成本上升,因而导致总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细分理论之后,又出现了一种“市场泛化”的理论。
1、“市场泛化”的理论。市场泛化是指企业将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不同需求综合起来,或者说将不同的市场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新市场,并通过推出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来满足这个新市场的需要。在当今市场上,市场泛化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组合音响是CD、VCD、卡拉OK等功能的综合,它针对的是那些有多种娱乐需求的细分市场。
2、“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关系。“市场泛化”的理论不是对市场细分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对客户的细分,是在一个大市场上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而市场泛化则是将客户不同的需求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特定消费群体。由此可见,市场泛化也需要一个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只是它进一步看到了不同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并加以综合而已。因此,没有市场细分就没有市场泛化,不懂市场细分就无法进行市场泛化。
市场细分是从“分”的角度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而市场泛化则是从“合”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分的,而且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合的。同市场细分一样,市场泛化也是一种发掘机会、开发市场、应对竞争、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3、“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结合运用。在结束初步市场细分时,所细分出的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对企业具有同等的吸引力。虽然那些缺乏吸引力的子市场只在整个市场上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市场容量,但是,这类市场却往往在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中处于非常微妙的位置。如果一个企业轻易将这些市场抛掉,不仅会使其所面对的市场变得支离破碎,而且还会破坏整个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连续性。对于这种情况,市场泛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某个市场的市场容量小、吸引力不足,但是如果我们找出这些市场的相似性,将其进行合并,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容量可观的市场了。无论我们采取局部泛化——只合并众多细分市场中的某几个,还是采取完全泛化——合并所有的细分市场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关键就是要找出细分市场间的需求相似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泛化后所形成的新市场不能与其他保留的市场重复,否则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细分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勇:《非传统营销》,广东省出版集团,2004-6
[2]张永强:《营销风险及规避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
[3]吕叔春:《破解企业市场营销风险》,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
篇9: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
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
一、实施目的
本项目分布于当地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侯,适宜水稻、玉米高产种植。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农民重工轻农,不重视粮食生产,大量耕地粮食产量不高,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发挥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期促进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我们组织实施了本次粮食安全生产工程项目。
二、项目指标
(一)规模与单产
水稻增产规模15000亩,平均亩产达61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105公斤,增长17.1%;玉米增产规模4000亩,平均亩产达380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80公斤,增长21.1%。
(二)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2)水稻规范化栽培达100%;
(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达90%;
(4)水稻旱育保姆覆盖率达80%;
(5)水稻生态旱育秧覆盖率达80%;
(6)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2.玉米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玉米优良品种推广达100%;
(2)玉米育苗移栽达90%;
(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达90%;
(4)玉米规范化定向移栽覆盖率达80%;
(5)玉米种子包衣推广应用达90%。
(6)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三、项目技术
(一)水稻生产技术
水稻以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和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规范化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着力狠抓品种布局和增密、增钾、调氮等“两增一调”关键措施,确保整个水稻生产的'安全。
(二)玉米生产技术
玉米以推广杂交玉米优良品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突出合理增密、改低产品种为高产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等“一增二改”关键措施,确保整个玉米生产的穗足穗大和高产稳产。
四、技术措施
(一)水稻增产技术措施
1、项目区全面选用优质高产杂交品种:中9优838选、中优169、内香优8518、香早优等杂交水稻组合;
2、大力实施旱育稀植,狠抓苗床增肥、苗期管理、规范浅插、合理密植、蘖穗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管水用水关键环节,提高技术到位率;3、适时播种,播期为3月25日—4月12日;
4、规范化栽插,一律拉绳规范化插秧,密度控制在1.1—1.3万窝/亩;
5、大力推广应用旱育保姆和无纺布等物化高新技术,技物结合,促进推广与自我发展;
6、着力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大项目区病虫害监测,适时组织机防联防,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
7、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适追蘖肥,巧施穗肥,配方施肥,增施硅肥”的大田施肥原则,一般田块N:P2O5:K2O比例为1:0.5:0.8,高产田为1:0.8:1.5。基肥氮肥占总施肥量的50%,追蘖肥占15%—25%,追穗肥占25%—35%,酸性田块适当增施硅肥;
8、抓好“增钾、调氮”技术,拔节前亩增施8—10公斤钾肥,后期看苗增施5—8公斤尿素。
(二)玉米增产技术措施
1、全面选用优质高产贵单8号、贵单6号、遵玉8号、兴黄单999、兴黄单206等杂交玉米组合;
2、适期播种,播期为3月20日—4月20日;
3、全面推广营养块(球)育苗定向移栽技术;
4、合理密植,规范移栽,适龄移栽,实行拉绳定距定株定向移栽,一般亩栽2800—3500株;
5、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坚持“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早追壮苗肥,施足穗肥,巧施粒肥,配方施肥”的施肥原则,一般地块N:P2O5:K2O比例为1:0.5:0.8配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缺锌土壤亩施2—4公斤硫酸锌作基肥;
6、大力推广应用玉米种子包衣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7、大力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项目区各丘块一旦出现病虫危害就及时加以防治,确保不出现因病虫害而减产。
五、结论
水稻和玉米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栽培面积较大。为了继续发挥水稻和玉米的增产潜力,通过粮食生产安全工程的实施,大规模、全方位提高了水稻和玉米核心技术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区15000亩水稻,平均亩产增加到627.8公斤,亩增产122.8公斤,总增产184公斤,增值5526000元;项目区4000亩玉米,平均亩产量达388.5公斤,亩增产85.7公斤,总增产342800公斤,增值1234080元。水稻、玉米总增产2184800公斤,总增值6760080元。水稻、玉米县乡级示范点新技术投入和单位产量的增加更为可观,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实践证明,粮食生产安全工程的实施,确保了水稻、玉米等粮食生产的安全,强农、稳农和惠农力度得到了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组织广大农民大力开展实施。
篇10:研究分析幼儿园环境设计论文
研究分析幼儿园环境设计论文
1 研究背景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不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保护的容器,而且要组织一个拥有这不同的物质空间,创造人工的儿童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考虑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把握儿童建筑的本质,寻找其意义和价值。
2 幼儿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可以毁灭人才,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至理名言。环境的重要性就好比狼孩儿,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母狼去抚养,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狼习性的人。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资环境是孩子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待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藏在物质环境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以东西,并将其融入到自身当中去,总总迹象都说明了儿童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儿童教育必不可少的。
3 当代幼儿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今天,人们要创造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地位,被称为“儿童第三任老师”!好的幼儿园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活力的。一部不用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教科书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这些年来,我们的室内设计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小心仔细的观察巧妙的构思出来一个又一个具有教育作用又不失童趣的幼儿环境。然而,许多访问,发现一些幼儿园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3.1 首先,用成年人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环境。大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都是根据幼儿园老师的理解和审美去布置设计的,一味的追求方便和漂亮,缺乏了自然和童趣。这种环境可以一时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可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反而是一些大人觉得不合理、不漂亮的设计可以获得小朋友的喜欢。这是孩子们的一些我们这种“奇怪的大人”不会懂得的,只属于孩子的特殊癖好。
3.2 在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中,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由一个有这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来设计的,没有一定的专业设计知识和设计审美,所以设计出来的幼儿园往往更注意一些教育方面的细节,从而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健康,这是外行人在设计师的一些无知。
3.3 设计缺乏自主创造性。在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的选择上,过于强调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东西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努力把幼儿园布置成了一个现实中的童话书。这是对“童趣”两个字的片面理解,童趣不代表幼稚和单一。应该留给一些孩子进行自我选择的空间。
3.4 只有大主题,没有具体的主次。老师们在环境布置上有太多的想法个构思,总想把一切能想到的教育元素和设计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去,这就好比一颗大树枝繁叶茂却没有主干,看上去华美异常其实却没有内在美,这使得幼儿园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的无序。反而失去了这些布置本来所想表达的含义。
3.5 过分强硬,限制住了儿童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习着。这种过度计算出来的设计并不适宜,商品都是可供选择的,何况学习。我们应该多设计有一些类似国外的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大自然,完全以玩耍为主的可以释放孩子天性的幼儿园。
4 幼儿园设计思路
在设计方向上我们应注意:1、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运用当代的材料和技术,来体现空间的趣味性和现代气息。2、运用一些大自然的元素和符号来增加空间的活跃感和韵律感。3、结合主体建筑,合理设计,巧妙利用几何形状增加空间的时尚气息和刺激孩子的发散思维并加强孩子的认知能力。4、色彩要明亮自然,3-5岁的孩子一般喜欢明亮和谐的颜色。设计中可以运用一些明亮的大色块进行点缀和空间的划分,更具有时尚气息。5、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规划活动布局,不同年龄不同高度的孩子使用不同高度的桌椅和玩具柜。
5 总结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环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幼儿长远的积极参与,孩子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年轻的孩子得到锻炼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能力。根据孩子的需要,对墙的内容创作主题继续丰富,让孩子继续收集、存储、组织、交流和分享信息,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篇11:幼儿园环境设计研究分析论文
幼儿园环境设计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时期重要的生活和生长环境,它对儿童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幼儿园的空间环境设计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空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轻松的环境。本文主要从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的现在、原则以及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旨在改善我国幼儿园的建筑环境设计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设计;空间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1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不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保护的容器,而且要组织一个拥有这不同的物质空间,创造人工的儿童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考虑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把握儿童建筑的本质,寻找其意义和价值。
2幼儿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可以毁灭人才,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至理名言。环境的重要性就好比狼孩儿,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母狼去抚养,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狼习性的人。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资环境是孩子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待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藏在物质环境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以东西,并将其融入到自身当中去,总总迹象都说明了儿童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儿童教育必不可少的。
3当代幼儿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今天,人们要创造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地位,被称为“儿童第三任老师”!好的幼儿园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活力的。一部不用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教科书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这些年来,我们的室内设计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小心仔细的观察巧妙的构思出来一个又一个具有教育作用又不失童趣的幼儿环境。然而,许多访问,发现一些幼儿园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3.1首先,用成年人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环境。大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都是根据幼儿园老师的理解和审美去布置设计的,一味的追求方便和漂亮,缺乏了自然和童趣。这种环境可以一时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可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反而是一些大人觉得不合理、不漂亮的设计可以获得小朋友的喜欢。这是孩子们的一些我们这种“奇怪的大人”不会懂得的,只属于孩子的特殊癖好。3.2在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中,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由一个有这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来设计的,没有一定的专业设计知识和设计审美,所以设计出来的幼儿园往往更注意一些教育方面的细节,从而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健康,这是外行人在设计师的一些无知。3.3设计缺乏自主创造性。在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的选择上,过于强调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东西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努力把幼儿园布置成了一个现实中的童话书。这是对“童趣”两个字的片面理解,童趣不代表幼稚和单一。应该留给一些孩子进行自我选择的空间。3.4只有大主题,没有具体的主次。老师们在环境布置上有太多的想法个构思,总想把一切能想到的教育元素和设计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去,这就好比一颗大树枝繁叶茂却没有主干,看上去华美异常其实却没有内在美,这使得幼儿园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的无序。反而失去了这些布置本来所想表达的含义。3.5过分强硬,限制住了儿童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习着。这种过度计算出来的设计并不适宜,商品都是可供选择的,何况学习。我们应该多设计有一些类似国外的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大自然,完全以玩耍为主的可以释放孩子天性的幼儿园。
4幼儿园设计思路
在设计方向上我们应注意:1、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运用当代的材料和技术,来体现空间的趣味性和现代气息。2、运用一些大自然的元素和符号来增加空间的活跃感和韵律感。3、结合主体建筑,合理设计,巧妙利用几何形状增加空间的时尚气息和刺激孩子的发散思维并加强孩子的认知能力。4、色彩要明亮自然,3-5岁的孩子一般喜欢明亮和谐的颜色。设计中可以运用一些明亮的大色块进行点缀和空间的划分,更具有时尚气息。5、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规划活动布局,不同年龄不同高度的孩子使用不同高度的桌椅和玩具柜。
5总结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环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幼儿长远的积极参与,孩子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年轻的孩子得到锻炼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能力。根据孩子的需要,对墙的内容创作主题继续丰富,让孩子继续收集、存储、组织、交流和分享信息,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雅雯.《浅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0):1~5.
[2]李赛赛.《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EB/OL].(7)13
篇12: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研究论文
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动机;健身市场
论文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对浙江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水平、体育消费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浙江省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但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大学生的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支出的内容还比较单一;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跟生活消费支出的水平成正相关,其中,劳务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比实物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更大;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存在明显差别。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购买或使用体育有形产品与无形的体育劳务用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活动,它包括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两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已占据了一定位置,并有扩大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冲击,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经济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对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深远的思想和强烈的主体意识的当代大学生,他们作为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群体,其体育消费的结构水平、体育消费的动机又是如何呢,笔者通过对我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发展和改善我国的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稳定发展,开发我国高校体育健身市场,提供决策依据。
随机抽取浙江省8所高校(杭州师范学院、新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男女本科生各50名,共800名(不包括一年级新生和体育系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50份,回收率93.8%。其中女生问卷回收380份,回收率95%,男生问卷回收370份,回收率92.5%,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时间为1月至1月。搜集及参阅了国内关于消费、体育消费、动机理论等资料。并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的内容为:你的日常消费及体育消费支出情况;你认为花钱在体育方面是否值得你花钱在体育方面主要干什么,为什么?你的日常体育活动情况等问题。对调查所得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1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水平
1.1消费水平的基本情况
体育消费包括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两种本文在调查问卷时,把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健身器材、体育书报、音像制品、运动饮料、食品等方面的消费归为实物消费;把体育健身咨询与培训、体育彩票、观看体育比赛、医疗康复、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归为劳务消费。从调查的情况看,19参加过体育消费的人数为75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0%,说明体育消费观念已普遍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表1中,大学生实物型消费支出中100元以下的占11.2%,100~150元的占23.4%,150~200元的占50.2%200元以上的占15.2%。劳务消费支出中100元以下的占42%,100~150元的占26.9%,150~200元的占19.8%,200元以上的占8.2%,0元的占3.1%。通过平均数中值加权法计算,大学生实物型消费年人均为158.15元,占57.36%,劳务消费支出年人均约为117.57元,占42.64%,说明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为主,劳务型为副。通过访谈得知,学生的实物消费主要用于运动服装、鞋帽,其次为小型的运动器具,因为运动服装、鞋帽不仅可以用于上体育课、进行课外体育活动,还可用于日常生活,这样的消费一举两得。劳务型消费主要用于校内的一些有偿健身场所,如乒乓球房、滑冰场、游泳池等,这些场所面向学生的收费较为低廉,学生相对可以承受,而且高校内的有些劳务性消费是福利型的,这是造成大学生劳务性消费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学生普遍反映,对体育旅游、社会上组织的体育比赛、社会上的一些健身俱乐部等都较有兴趣,但费用太高,有限的经济水平抑制了这些消费欲望。由此也说明了,我省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但体育消费支出的内容还比较单一,目前仍集中于有形的体育产品的消费。
1.2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水平的比较
由表2可知,男大学生体育实物消费中100元以下的占3.2%,100~150元的'占11.4%,150~200元的占64.9%,200元以上的占20.5%;女大学生体育实物消费中100元以下占19.0%,100~150元的占35.3%.150~200元的占35.8%,200元以上的占10%。通过平均数组中值加权法计算,男大学生实物消费人均为176.35元,女大学生实物消费人均为143.42元,说明男大学生的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1,尽管女大学生也有较强的健身意识,但她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明显低于男大学生,因此,男生自觉地参加课外锻炼的次数远远大于女生,显而易见,男生对运动服装、鞋帽、饮料、运动器具的消耗量和需求量必定比女生大;第2,男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大多集中在大球方面,女生则较喜欢小球类或韵律操类项目。大球类的价格明显高于小球类;第3,出于生活行为方式的不同,男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运动服装、鞋帽等代表阳刚之气的服饰,自然会增加这方面的消耗量和需求量。通过同样方法计算,男大学生的劳务消费人均为127.03元,女大学生的劳务消费人均为110元,男生略高于女生,这也跟两者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有关。
1.3不同消费支出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比较
由表3可知,对月均总消费支出分别为500元以下、500~600元、600元以上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作了调查,通过计算,月均消费为500元以下的学生的年实物消费人均为129.27元,劳务型消费为90.85元;月均总消费为500~600元的学生的年实物消费人均为162.5元,劳务消费为108.51元,月均总消费为600元以上的学生的年实物消费人均为178.33元,劳务消费为157.62元。说明随着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提高,无论实物消费水平还是劳务消费水平均相应提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其中500600元组同500元以下组的实物消费水平相比提高幅度较大,600元以上组的实物消费水平提高幅度相对较小;而500~600元组同500元以下组的劳务消费水平相比提高幅度较小,600元以上组的劳务消费水平提高幅度非常大,而且,家庭生活水平较好的学生,不仅对实物消费的要求提高,受其家庭的影响,他们还会更多地涉足校外一些消费较高的健身场所,其劳务消费的水平提高更快。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支付能力的增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会更趋向合理化,大学生对有形的体育产品的需求会渐渐向无形的体育劳务产品的需求发展,同一般居民相比,这种需求的变化将更为明显。
2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内在的原因,也就是直接促使一个人去进行体育消费的直接动力。笔者把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分为强身健体、精神娱乐、审美追求、社会交往、体育成就、攀比炫耀等6类。在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中,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直接、最强烈的动机,调查显示(见表4),男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居首位,占35.6%,明显高于女生,这跟男、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大学生在需要及行为上的巨大差异,反映了更多的男生把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交往、锻炼并显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的审美追求动机居首位,明显高于男生,通过访谈得知,女生乐意花钱在体育方面主要是为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气质,这跟女性爱美的天性有关;强身健体、精神娱乐这二种体育锻炼最直接、外在的功能被相当一部分男、女生作为体育消费的动机,其中强身健体动机居于稍次的位置,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年轻人,同样会感到身心疲惫,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独特有效的方法,自然地成为了大学生们的选择;而把体育成就作为体育消费动机的学生主要是几个学校运动队成员,他们在体育某一方面较有天赋,希望自己在这一方面有所成绩;把攀比炫耀作为体育消费动机的学生,主要是个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他们追求名牌运动服饰、出入校外的高档健身场所,并以此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3制约我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经过调查显示,83.5%的大学生认为主要是目前的经济支付能力制约了体育消费的水平,认为目前市场上质量上乘的有形体育产品,包括好的服装、鞋帽、健身器具等价格太高,社会上的健身场所、体育比赛现场等门票太贵,经济无法承受;15%的学生认为学业太忙无暇顾及体育锻炼,更谈不上体育消费了;还有个别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体育消费。
4结论
(1)我省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已成为我省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体育消费总体水平比较低,主要是经济支付能力制约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
(2)我省大学生的体育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支出的内容还比较单一,其中男大学生的体育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劳务消费水平略高于女大学生。
(3)随着我省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的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两者呈正相关。其中月消费水平越高,其劳务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比实物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更快。这表明: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结构会更趋于合理化,大学生对有形的体育产品的需求会渐渐向无形的体育劳务产品的需求发展,同一般居民相比较,大学生 的这种需求变化将更为明显。
(4)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存在明显差别,男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居首位,明显高于女生,而女大学生的审美追求动机居首位,明显高于男生,这是由男、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这种特点不同,决定了男、女生在需要及行为上的巨大差异。有相当一部分男、女生都把强身健体、精神娱乐作为体育消费的动机。
篇13:研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影响的论文
研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影响的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食品安全性方面添加剂使用的影响, 其次分析了当前解决滥用添加剂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安全;影响
近几年来, 食品安全已经开始成为当前全世界范围内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如何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是当前关注的重点。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配料之一, 其目的在于提升食品的品质、防腐和保鲜, 使其色、香、味俱全。添加剂的主要含量是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调查和研究发现, 合法、合理地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一些添加剂是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的, 只有在超量、滥用或者超范围使用的情况下才会威胁人体生理机能。因此, 我们要对添加剂有正确的认识, 让食品添加剂能够造福生活, 而不是沦为追求利益的工具。
1 添加剂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是一把双刃剑, 这就要看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把握好了“度”, 其有安全的一面, 也有一定的危害性。
1.1 安全性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添加剂是否合理合法是需要经过严格检验和评价的。动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其致癌毒性、遗传毒性、急性毒性等各个方面都要综合进行评价, 确定不会威胁身体健康之后方能够投入市场。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对相应食品添加剂应用范围、安全使用剂量、鉴别方法、检测方法以及质量标准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如果在合理及合法的情况下使用添加剂, 既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食品结构改革需求, 也能够起到提升口味、质感和保鲜防腐的作用。因此, 添加剂有其安全性的一面。
1.2 危害性
食品添加剂除了有一定的益处, 也具备一定的危害性, 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添加剂会损害人体的生理机能。除了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 也与其有效剂量、浓度、作用次数、时间以及接触部位等息息相关。一般来说, 如果添加剂的毒性过高, 较小剂量就可造成很大危害;如果物质本身毒性较低, 那么大剂量使用其危害性才能够表现出来。所以, 添加剂的危害性是相对的, 可以相对认为其对有机体无害。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因添加剂所产生的安全问题较少, 但是如果超量使用、滥用或者使用达不到卫生标准的添加剂就会威胁人体健康, 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 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的措施
2.1 加强宣传, 增强安全意识
食品生产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添加剂行业迅猛发展, 如果合理使用添加剂, 不仅可使食品种类更加丰富, 也可以加快食品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既然食品添加剂有其安全性的一面, 我们就需要客观地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不必因此产生恐慌情绪, 防止负面作用被放大[1]。相关媒体在进行此类新闻宣传的时候, 需遵照事实, 不要过度渲染, 科学地普及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知识, 公众要客观对待, 冷静思考, 认真辨别;同时, 相关的行政部门也要提高宣传力度, 给民众以正确的引导;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 要科学分析比较, 抵制劣质食品, 降低因添加剂产生的问题发生率。
2.2 企业安全生产, 保证食品质量
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 在获得相关资质之后方可进行生产, 同时添加剂的采购上, 需采购有合格证和许可证文件的添加剂, 证件、资质不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采购;在生产过程中, 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添加, 不得过量、超量或者滥用。企业内部加强内部管理, 对采购的添加剂建立查验或者检查记录台账, 如实记录其名称、数量、规格、供应商、进货日期以及联系方式等详细的内容;此外, 也要适时关注相关的政策信息, 对使用的产品和使用剂量实时进行调整, 对于国家所公布的禁止使用或者调整使用量的添加剂, 要及时摒弃或者调整使用量。
2.3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控制生产和流通
对食品添加剂加大监管力度、促进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管理和使用添加剂是当前保证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对于生产中使用添加剂或者曾经违规使用添加剂的.企业和个人要重点进行监管, 有效降低因误用或者滥用添加剂而威胁人体健康或者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率。我国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添加剂, 如果滥用或者误用的, 相关部门要加强追责, 从重处罚, 造成严重后果的, 需要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刑事责任。只有加大监管力度, 才能够实现对食品添加剂的有效控制。
2.4 研究检测方法, 提升检测水平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当前对于添加剂的检测和评估比较落后, 虽然已经初步开展了评估研究, 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可见, 研发出操作简单、稳定性强的监测技术对促进食品安全尤为重要[2]。这就要求食品检测和管理部门要积极提升自己, 引进国外先进添加剂检测技术和评估方法, 提升自身的监管能力, 以确保食品安全。
3 结语
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安全来说是有两面性的, 有安全性的一面, 也有其危害性的一面。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合理合法使用添加剂的同时,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消费者坚决抵制不合格产品, 让食品添加剂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金莲, 孟祥敏.浅析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J].现代食品, (5) :61-63.
[2]刘晓丹.美国、欧盟和日本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 2018 (4) :62-67.
[3]杨森, 王雪静.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导刊, (9) :37.
[4]汤建华, 王燕, 马驰原.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J].科技经济导刊, 2017 (15) :99-100.
[5]时念洋.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J].北京观察, 2017 (7) :40.
[6]杨延.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研究[J].化工管理, 2018 (8) :131-132.
篇14: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
2.1做好食品理化检验准备工作
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结果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比较大:①食品理化检验环境;②仪器设备;③实验试剂。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只有加强以上几个因素的控制,才能更好地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中,食品理化检验环境实际上就是检验人员必须每天打扫实验室,保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每次做完实验都需要把设备摆放在固定的位置,而且检验人员还要合理控制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实验室放置温度计等测量设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食品理化检验的物质保障,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必须能够满足食品理化检验的实际需求,而且要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密度,降低食品理化检验误差[3]。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和说明使用仪器设备,实验完成后要清洗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干净整洁。检验人员还需要结合仪器设备的特点合理制定仪器设备保养和维修方案,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库,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出仪器设备在食品理化检验中的作用。实验试剂也是食品理化检验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实验试剂的质量对于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很大影响。食品理化检验中所使用的实验试剂纯度是比较高的,对于实验试剂的配置也有较高的要求。在食品理化检验中,水的质量也会影响食品理化检验结果。食品理化检验中所使用的水必须是有适宜pH的水。样品采集也是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关键环节,所采集样品的以下因素会对食品理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①采样的部位;②采样的浓度;③采样的数量;④采样的新鲜度。对此,食品理化检验中必须坚持以下采样原则:①代表性;②科学性;③真实性;④典型性;⑤匀称性,这样才能保证样品的质量,进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的质量。
2.2食品理化检验中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不断增多,食品理化检验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对于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有很大影响。检验人员必须结合食品理化检验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检验方法,进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的进度,降低食品理化检验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4]。在食品理化检验中还要认识到溶液配置的重要性,食品理化检验对于溶液配置的要求非常高,检验人员需要结合溶液的参数来计算检验食品的含量,这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验溶液不可以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否则溶液就会出现沉淀的现象。在开展食品理化检验之前,检验人员必须提前配置好溶液,把溶液的配置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检验人员还需要对食品理化检验过程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加强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分析标准。设置标准的实验样品进行对照,实际上就是,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实验人员会先设置好空白的对照物,内部不会参杂被测物,但是检验的步骤与食品检验步骤相同,这样可以降低外部因素对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回收实验实际上就是在食品理化检验被测样品内添加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并检测样品的可回收率,以更好的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的精准度。
2.3食品理化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在食品理化检验完成后,检验人员需要检查数据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准确无误,并把食品理化检验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多次检查。
2.4引进先进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虽然我国开展食品理化检验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缺乏完整的`食品理化检验体系,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比较落后,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较大,食品理化检验质量也无法保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想加强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相关部门就要引进先进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合理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食品理化检验水平。我国现有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缺乏专业的参数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开展。对此,引进先进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开展食品理化检验的基础和根本。国家相关部门还必须强化食品理化检验相关的标准,加强食品理化检验质量管理。食品理化检验相关的标准包括以下内容:①对于不安全食品的界定;②强制性召回并销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③对生产和加工不安全食品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惩处;④完善食品理化检验体系;⑤加大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和教育[5]。由于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的质量对于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较大影响,检验人员必须认识到加强采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合理制定采样方案和计划,明确采样的目标。食品理化检验中的样品有以下几类:①检样;②原始样;③平均样。检验人员需要从大量样品中采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少量样品进行检验,并在保证样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对样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分析。如果食品理化检验人员不能及时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就必须把样品装入到密闭的容器中,并把容器放在安全的位置。如果样品属于容易变质的,就需要把样品装入瓶子,并把瓶子放进冰箱进行冷藏保存。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样品,在保证样品性能的前提下,食品理化检验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在样品中加入一定剂量的防腐剂。在新形势下,食品理化检验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检验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提高食品理化检验人员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食品理化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3结语
如今,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食品理化检验可以更好地保证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但是,从食品理化检验现状可以看出,我国食品理化检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食品理化检验过于形式化,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制定食品理化检验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食品理化检验方案,明确食品理化检验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食品理化检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检验人员还需要对食品理化检验过程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加强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食品理化检验完成后,食品理化检验人员需要检查数据记录是否完整,降低食品理化检验误差,缩短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参考文献]
[1]郑俊超.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食品工程,2015(4):4-5,53.
[2]余林成,成文.浅析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4.
[3]朱佳豪.基于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6(12):59.
[4]葛钰瑛.关于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16(11):45-46.
[5]韩晓.分析系数在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6(27):77.
【自贡市部分食品稀土元素研究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2.食品营养学论文
10.食品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