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课堂实录
“luke的皮卡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认识平均分课堂实录,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认识平均分课堂实录,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认识平均分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森林里的哪些小动物。
生:兔子,小狗,熊猫……
师:我听说森林里要举行一次盛会,会有很多小动物,想不想跟我去看一下。
生:想!
师:好丰盛的食品了,孩子们看看都有什么。
生:桌子上有10个竹笋,20个桃子……
师:这么多好吃的,怎么分呢?两只熊猫分10只竹笋?
生1:每只熊猫5个。
生2:哥哥6个,弟弟4个。
生3:弟弟2个,哥哥8个
……
师:你认为哪种更合理,更公平。
生:每人5个,因为一样多,不打架。
师:这个同学说的真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看看又有哪个小动物来了,(课件出示)
生:小猴子。5只小猴子。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平均分把桃子分给小猴子们。
学生用手中的小木棍,摆放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生1:我是一个一个分的,最后每人4个,正好分完。
生2:我是2个2个分的,也是每人4个,正好分完。
生3:我是每人4个,因为四五二十。
同学们的方法真好,还有的同学用到了我们以前学的乘法口诀,真是学以致用。
师:接下来看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图片。
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有多少只松鼠?
20个萝卜,每只兔子分5个,有多少只兔子?)
学生用手中的小棒自己操作,进行平均分
(教师巡视)
3、练习巩固
(1)把12个果冻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生1:分成3份,每份4个。
生2:分成4份,每份3个。
生3:分成6份,每份2个。
……
(2)出示做操方阵
问题一、一共有多少人?3×8=24(人)(巩固旧知)
问题二、还可以怎样平均排?(方法多样)
生1:每排4人,6排。
生2:每排6人,4排。
生3:每排12人,2排。
课件演示。
(3)租船问题。
24人租船,4人一条船,需要几条船?
生:需要6条船。
篇2:认识平均分课堂实录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
生2:学会了平均分的方法。
生3:感受到了一点除法。
生4:通过这节课,我懂得了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同学们说的真好,我觉得你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帮助了小动物,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 课件出示: 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让我们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篇3:平均分课堂实录
平均分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准备丰收庆祝会呢!请你 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的眼睛可真亮!谁还发现了不一样的数学信息?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想一想,每种小动物最爱吃的是什么呢?
师:你知道的真多啊!
二、探求新知
1.分竹笋(感受同样多,认识平均分)
(1)引出问题
师:快看大熊猫,它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竹笋呢!它在想什么呢?
师:是呀!这么多的竹笋该怎么分呢?能帮帮它吗?
(2)汇报结果
师:你想怎么分呢?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原来你是这样想的,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师:为什么呢?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汇报结果
(1)大熊猫多一些,小熊猫少一些.哥哥吃的多一些.
(2)小熊猫多一些,大熊猫少一些,哥哥要疼弟弟.
(3)两只熊猫分的一样多,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3)对比分析
师:同学们,帮两只熊猫分竹笋,有好多种分法。一起看,这一种主张给大熊猫多一些,认为大熊猫的饭量大;而这种是觉得应该给小熊猫多一点的关照;还有这样分法,既没有多给大熊猫也没有多给熊猫,而是怎么分的呢?
师:每只熊猫都分得了几个竹笋呢?
(4)感受“同样多”
一起看!一共有几个竹笋?
课件出示:
师:分给了几只熊猫?
师:它们每只分得几个竹笋?
师: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嘛?
(5)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每只熊猫分得3个竹笋,它们分得的结果怎么样呢?
师:公平,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的公平,经常会使用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
出示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师: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谁能想办法把小猪分西瓜也变成平均分呢?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小猪解决了问题,它们非常的高兴,向你们表示感谢!
2.分桃子(感受第一种分法)
(1)师:小猴子看见我们帮熊猫分了竹笋,它们也等不及了。请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
师:你能把这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吗?
师:那就请你用12个小方块给代替12个桃子,帮这3只小猴平均分一分吧!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师:都分好了吗?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师:把这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了几个桃子?
师:它们分得的结果怎么样呢?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师:每只小猴分到了几个桃子?
师: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
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师: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分法呀!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展示:演示每次拿3个,一只猴子一个,拿了4次,每个猴子分得4个一个,也就是4个1
演示每次拿4个,给一只猴子,拿了3次4个,可以分给3只猴子..
(3)小结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帮小猴分桃子,但是不管用哪种方法,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得了4个桃子。它们分得的桃子数是——
师:既然它们分得的同样多,这就是——
(4)规范语言表达,叙述平均分的过程
师:谁能把帮小猴平均分桃子的过程再来说一说呢?
(师板书: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桃子。)
篇4:平均分作文650字
平均分作文650字
平均分,孩子们对于“平均分”的感觉非常敏感。因为他们对“公平”的期待很足,恰恰这种感觉导致他们对“分”与“平均分”区别不足。所以常出现在做判断时,“把8分成2份,每份是4个。”孩子们觉得是对的`,但其实不然。
“分”要用到减法,平均分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肯定也与减法密切相关,因其特殊,所以还可以用到除法。如果不把“分”与“平均分”搞清楚,孩子们对除法的理解,对除法与减法的理解必然是不到位的。所以,这套改过的教材特别强调了“分”与“平均分”的对比。
沟通孩子之前分的经验,需要从最开始的分两份做起。因此一定要设计“把6分成2份,你有几种分法?”根据一年级时的经验,孩子们肯定能分出“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这三种不重复的分法。而这三种分法中有一种分法非常特殊,6可以分成3和3,因为它们每份分得同样多,很公平。
接下来,再到例题“把6分成3份,你有几种分法?”孩子们就能找出“1、1和4;1、2和3;2、2和2”这三种不重复的分法。而这三种分法中又有一种分法非常特殊,6可以分成2、2和2,因为它们每份分得同样多,很公平。
两个特殊情况放在一起,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平均分”。把这个名词放进去,就可以知道: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再把其它几种为什么不能叫平均分,讨论一下怎样把它们变成平均分(移多补少)?
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就可以判断“平均分”或者创造“平均分。”
书上做一做第一题及第二题就给大家展示的机会了。
篇5:数学平均分作文
有一天有5个小朋友在小龙家一起玩,
数学平均分作文
。小龙的妈妈买了10个黄澄澄的大鸭梨,小龙说:“梨是我妈妈买的,我的应该多,小学生作文大全
”另外三个小朋友一起说:“我们是客人,我们多才对。”最后一个小朋友说:“我们平均分吧。”小朋友都同意了。他们一起动脑筋,列出了算式“10÷5=2”,最后小龙他们都吃到了香甜的大鸭梨。原来生活中也少不了数学。【认识平均分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1.平均分课件
2.认识时分课堂实录
8.醉翁亭记课堂实录
9.老人与海课堂实录
10.珍珠鸟课堂实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