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念《地藏经》一般境界

念《地藏经》一般境界

2023-03-17 08:22: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水能载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念《地藏经》一般境界,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念《地藏经》一般境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念《地藏经》一般境界

篇1:念《地藏经》一般境界

念《地藏经》一般境界

要明白佛经,真不容易,首先要有生命体验。念《地藏经》,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层境界,认为《地藏经》很简单,每句话都听得懂。

不像金刚经一样绕口令,感觉很高深。所以许多人,乃至学佛很久的人,他们看了许多大乘佛经,尤其是般若经典,他们就会轻慢地藏经。尤其是一听说,地藏经是基础,那更是瞧不起了。这类人,是以思维来解读经典。如论修行多久,他永远无法入道。好比世间的专家,他研究道理很多,但他无法入道。对于了生死,对于生命体验,他们不如一个不识字的念佛老人。懂得多,不一定就代表他的修行正确。

出现第一种境界的人,一般是专家,或者学佛久了,那些老油条,尤其是听了许多大德开示讲经后,感觉自己懂了很多的人。这类比较危险。我早期就这么轻慢过《地藏经》,后来表示深深忏悔。

第二层,就是喜欢念《地藏经》,但念了会怕,感觉有鬼神听经,也感觉念经能消除业障。

这类人,他一般不怎么用思维,他用心去念,所以他能打开法界的磁场,接触到鬼神道去。这个境界,又比第一类的人要高。虽然他刚学佛。有的刚学佛的人,信心很足。那这个境界,是好境界。

这个世界有鬼,不要觉得鬼在地府,他和我们是不同世界。告诉各位,鬼就是我们生命中错误的思维,以及错误的行为所导致的。只要我们有业障,身边就跟着鬼神。他是我们错误的思维和行动,佛教叫做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的'错误行为,会在法界留下痕迹,这个痕迹变现出来,他就是鬼。

古人讲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自己做了错事,自然就会怕。错事有错事的磁场,你要去化解掉这个磁场。这个就是超度。这一层,是地藏经的意义。应该来说,普遍人念地藏经,都会停留在第二层上。因为只有消除了错误的思维,磁场后,你才能达到第三层。

第三层,念《地藏经》时,就好像诸佛菩萨在聚会。

弘一大师说地藏经属于华严的部分,华严是富贵。很多人会认为说,《华严经》讲的是心地宝藏,《地藏经》也是。所以属于华严部分。我觉得,不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地藏经》本来具足华严的大方广的庄严。

我们念经,不要去思维,要去念,然后去感知他。你看《地藏经》中,释迦佛在忉利天,有许多菩萨,天龙鬼神都来,后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虚空藏菩萨。你看有这么多菩萨都来了。来证明地藏经和地藏菩萨的功德。这个场面中,没有声闻,缘觉,只有菩萨。而且一出场,就是场面宏大,放光动地的。这个是一场很欢快的聚会。

还有一点,在《地藏经》中出现了许多鬼王。这些鬼王,都是佛菩萨再来,为什么证明?因为佛在这部经中,给主命鬼王授记成佛。法华经中,佛才给声闻罗汉,还有其他比丘授记。那《地藏经》中,佛给鬼王授记,说他是未来成佛。所以这里面的法会,是非常殊胜。

如果没有第二层的修持,无法达到第三层。《地藏经》中讲到阎浮提众生有业障,就是凡夫的生命显现出来,有所缺乏。也就是有业障。你必须去慢慢消除。这个业障,比如悭贪嫉妒,自赞毁他,不肯布施等,这些都是业障。一有业障,那生命中就会出现像地狱般痛苦。这就不够圆满。

拓展阅读:《地藏经》孝女救母

法界里面的定都有入有出,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阿罗汉,阿罗汉是十法界里面的声闻法界。

婆罗门女母亲过世,这个地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婆罗门女是信婆罗门教的,她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是她也学佛。

学佛违不违背她的宗教?不违背。为什么?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无论你信仰什么宗教,你到学校念书没有妨碍。你看现在学校的这些大学生,信仰宗教不一样,在一个课堂上课。佛教是师道,它不是宗教,所以婆罗门女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接受佛陀的教育。佛并没有教她,你要退掉你的宗教,舍掉你的宗教你才能学佛,佛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佛门里面许许多多信仰宗教的人都跟释迦牟尼佛学定慧。

可是她遇到的阿罗汉,向阿罗汉请教,她母亲在生的时候造很多不善业,她心里想,死了以后恐怕会堕恶道,请阿罗汉帮助她,帮她看看。阿罗汉入定,在定中能够突破空间维次,能够看到她母亲在哪里,出定之后告诉她,你母亲生在不善的地方。入定他能见到,他不入定见不到,入定之后见到了,才能把事实真相告诉婆罗门女。而且教她,你怎样帮助你母亲,她在地狱受苦,劝她念佛,当时在那个世间成佛的是觉华定如来,运用的是念佛三昧。

这是个孝女,为了要救母亲,全心全力求佛菩萨帮助。你看一天一夜,她在定中,她入定,在定中,也见到地狱了。这个定就是念佛三昧,帮助她看到地狱境界。鬼王来迎接她,称她菩萨,问她有什么事情到这里来?她说她找她母亲。母亲什么名字?悦帝利。鬼王就告诉她,他说悦帝利女承她的孝女,她的女儿给她修积的功德,她已经在三天前生忉利天,她不在此地了。

我们在经上读到这一段经文,我们就了解、就明白了,她用什么超度?用她自己念佛的功德,她念佛的功夫达到三昧。

这个三昧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至少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很难,她是事一心,所以她能够到地狱去参观、去访问。她为什么能在一天一夜得一心不乱?为什么?为救母亲,她要不拼命、不用功,她母亲出不了地狱。她念佛所得的一心不乱是她母亲帮助她的,她母亲要不堕地狱,她就不会这么认真去修行,所以她母亲有功德、有好处。

个别个别论你才明了,为什么她母亲能生天?就是她母亲的缘故,她念佛才念到一心不乱,互为因缘,女儿成就这个,帮助母亲生天,互为因缘,这么个道理在里头,得搞清楚,一点都不迷信。

光目女那一段的故事,那个功夫比婆罗门女就差一截,因为她是梦中境界,人家这是定中,定跟作梦那高很多。所以梦中来托梦,这个我们通常讲功夫成片就可以做到,但是要亲自到地狱去参观,这个不是事一心是决定做不到的,事一心就是阿罗汉的境界。

所以我们要明理,要知道怎样修学。

篇2:念地藏经

《地藏经》是学佛人的根基之学,常念这部经会给你带来如下好处:

1、可消除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业债,免除冤亲债主的干扰。

2、可以消灾免难。

3、可以增长智慧。

4、可以增长福报。

5、可以一心不乱,根治三毒(贪嗔痴)。

但在念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佛教讲究信、愿、行的结合,因此诵经时要对经文深信不疑,要发愿护持三宝(佛法僧)或忏悔业障,要注意日常修行,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学并重。

2、念经时面南正坐或面南而跪效果更佳。

3、念经时要出声,默念收效甚微,念诵时间90分钟左右最佳。

4、念经重于回向,要回向给自己和身边亲人、朋友的冤亲债主。

5、在十斋日(经书上有规定)念诵效果十分明显。

6、念诵时,若设香案供奉地藏王菩萨圣像效果更佳。

《地藏经》任何一个佛教寺院经书结缘处都有,各位可诚心去请取。

附回向偈两首,偈曰:

1、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2、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拓展阅读:地藏经注意事项

注意手洁净:

念读之前要净手;特殊情况无法洗手,可以意念天上降下甘露水,洗刷自己双手。

注意口洁净:

念读之前漱口;不吃荤腥,不吃葱、韭菜、蒜、香菜等。特殊情况无法洗手,可以意念天上降下甘露水,含入口中漱口。

注意环境干净:

注意念经周围要干净整洁,无内衣内裤、不文雅的物品等。

注意要静心:

做到念诵静心,否则无效果。

注意符合仪轨:

念诵地藏经,最后要回向。

篇3:念地藏经如何灵

念地藏经如何灵

有一种障就是过去的业障,障住了,什么都不信,我念一万声圣号有什么作用?这是第一种不信;或至诚恳切的念一部《地藏经》,你就消火免难了,而且在十斋日每天念一遍,就是一个月念十遍,你周围百里都能清净,但是力量不够,为什么呢?因为你不信,不信什么力量都没有了,力量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一边念一边怀疑,效果就低得多了。

有人问:“求佛菩萨加持不灵,怎么解释?”我说:“不灵是你不明了,你要是明了就灵。”他不懂,我说:“明要信、愿、行,你不信又不去做,又不发愿,那就不灵了。”这叫不明,不明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黑暗,因为黑暗的关系,你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虽然地藏王菩萨告诉我们怎么做,但是你不去行,想求感应,恐怕没有感应;诚不诚自己知道,你在念一部《地藏经》的一个钟头中间有好多妄想,绝对至不了心,偶而相应一回,少打点妄想,要是这一个钟头其它念头不起,随文入观,那就绝对灵。

发一个慈悲心,大慈悲心做的善事,不管现实生活怎样的`不如意,迫害愈大、善果愈大,要坚定这种信念,尽量做好事,不但不障圣道,还顺着圣道早日完成。

因为我们现在不明,看不清楚,因此觉得做好事不易,做恶事也不会受报。这个世界还能生存吗?不会的,做好事的还是多,好事也是业,这个业力不障圣道,所以业力有二种,但是你做的业力不大,善也不大,恶也不大,这属于第三种善恶无记,善恶都不很大,牵不动业的,这里所指的业力完全是指行恶业众生所造的业力。

拓展阅读:修地藏经学地藏菩萨,发大誓愿

地藏菩萨所发大愿得十方诸佛赞叹,得释迦牟尼佛赞叹,并在忉利天向十方世界称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十六字就是其大愿的核心内容。学地藏菩萨者,若能发此愿,必能与地藏菩萨感应道交,一道弘扬佛法。

1)长者子于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前,“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2)婆罗门女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所立弘誓愿:“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3)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4)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5)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6)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篇4:念《地藏经》治疗心病

念《地藏经》治疗心病

《地藏经》中,佛赞叹这部经,是不可思议经典。就说这个经典,不是一般人能懂得,懂也是浅浅的懂。

现在人的病,身体病是一回事,心病是更严重的。而心病,最重要的就是没有找到根。比如说一棵树,他要繁茂,那首先根要有水。那人的根在哪里?

据说中医的祖师爷把人称为无根之树。人是无根的树。那人的根是不可见的。中国人说,要孝顺父母,父母是根,那在家人呢,应该根在祖先这里。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有父母,父母也有他们的父母,一直上去,最后一个父母是谁?这个问题,真的是不可思议了。但如果一个人生病,如果懂得向老祖宗祈祷,病还是会好的。这就是人的根。

修行人的根,应该在于祖师哪里。比如你师父是谁?师父的师父是谁?一直上去,会追根到佛陀。这时你就很容易找到了根。所以学佛人,要拜祖师,每个寺院都会设置一个祖师殿。初一十五,都要到祖师殿上供,这就是根。

一个人在漂泊,常觉得生命没有意义,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到根。这个生命,不仅是人的色身,还包括更大的`方面。那他们都需要根。以前人读书,进学堂都要先拜孔夫子。孔子是圣人,是读书人的根,也算祖师爷。那不仅读书,每行每业都有根,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理发匠的祖师爷是吕洞宾。人要是找到了根,生命就不会消极。

找到了根,你的生活就会很踏实。很多人活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感觉没有意义。这其实是生命体出了问题。这不是思维意识能控制的,而是他本身生命体就带着这个链接的残缺。像和父母关系不好的,甚至单亲家庭,或者孤儿,就会导致生命虚无感觉。尤其缺乏安全感,对陌生人很排斥,或者怀疑心很重,总觉得对方会外遇或者其他的。这就是生命体出现漏洞。那要弥补,就要通过修行,比如你去念《地藏经》,后者拜祖宗,或者打坐。否则没有办法。

生命有根的人,他也不会浮夸。人生中所有的成就,都要归于根。看落叶,成长了一个夏天的叶子,他在凋零时,其实是富含最多矿物质时,它却选择落下,其实是为了荣耀它的根。佛弟子所有的荣耀,都要归于三宝,归于佛陀,归于祖师,那功德呢,都是归于大众。

世间人所有的荣耀,都是归于祖宗,归于父母。而功德,也一样归于大众。这就是修行人健康的心态。

拓展阅读:《地藏经》修持方法

1、首先点燃三炷香、或一炷香。

诵香赞:

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双手合十: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地藏菩萨本愿经》(三称)

2、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篇5:孕妇念地藏经好吗

孕妇念地藏经好吗

孕妇初怀孕的时候,不论是男胎或是女胎,胎儿都是七日一变,若能为胎儿读诵地藏经,更代胎儿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万遍,可以灭胎儿前世的罪。胎儿七日一变,地藏菩萨的神力,令胎儿相貌变得更端正,出生之后,安乐易养,健康长寿。若这婴儿本来就是有福的,诵经及念菩萨名号的功德,令他福上加福,寿上添寿。

有些人生前未曾在三宝内种丝毫的善因,命终之后他的家人代他在三宝内造功德,例如诵经、念佛、拜忏、供斋等。虽然是为他造功德,但这些功德,亡者只得七分之一,生者有六分。所以不应在死后待别人代你造功德,应该在身体健康之时赶快修行,那么七分功德,都是自己所有。死后别人代造功德,你自己只得七分之一,代你造功德的人反而有六分。人死之后,什么都带不走,唯有生时的诵经、念佛、布施、持戒等功德可以带得走。

地藏菩萨在地藏经里教众生不要造罪,造了罪先受人间肉眼可以见到“花报”,后受地狱人眼见不到的“果报”。地藏菩萨在地藏经里谈及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这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绝无半点神秘色彩,只是讲明白事情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道德范畴,令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任,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如果众生认识到什么是花报,当他受苦恼的时候,就不会怨天尤人,反而拜佛,或拜地藏菩萨求忏悔,一忏悔,地狱的果报就消灭,现在的花报又会慢慢消除。

拓展阅读:地藏经讲什么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离开了因果就没得佛法。“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不仅是我们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这个“逃”字,这个字份量很重啊!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黑种的是杀盗淫妄的因,当然得的果报就在六道轮回里面受苦果。这个决没有错嘛。种污染的因,当然得污染的果报。种清净的因,才得清净的果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则无所忌惮。经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说:“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虚云大师提出学道的先决条件,第一个就是深信因果,第二个就是严持戒律,因为你不信因果就守不住戒律。所以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关系都非常密切。《地藏经》对因果谈得很具体,这个是绝对真实不虚,没有信心的人把这部经看成神话,那就错了,那就得不到真实受用。

《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是佛说的遗嘱,是做人处世的教科书 ,是学习因果的重要经典,所以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就可以说明这部经典应是佛弟子必修的经典。

“地藏”这两个字,地,就是大地。大地能够生长一切,能够运载万物。藏,就是宝藏。也含有储藏的意思,大地能够储藏一切宝藏。佛法是心地法门,心如大地。心地是一切智慧福德的宝藏,智慧福德都从这里生长。正如慧能大师开悟时说的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福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都是原来有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都由心生,都是自性的显现,这就是佛法的精髓。佛陀证悟了这个事相,他毫不保留的把这些东西拿来教化我们,希望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让我们都能够悟入佛的知见,这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教育我们开发自己心地的宝藏,才能脱离尘世的苦恼,才能够得自在乐,如来不开示,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正如经典上说的,“譬如暗室宝,无灯不可见”暗室里有一颗金钢钻,没得灯,你在哪里去找?“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

菩萨是自觉觉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菩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人。但是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泥塑木雕的就是菩萨,所以土地、财神都称为菩萨,这是错误的。

“本愿”就是根本大愿,也就是自性的流露,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这个就是菩萨的根本大愿。

译者是和田沙门实叉难陀,“沙门”的意思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是我们自性本具,贪嗔痴是我们本来没有的,也就是说除去本来没得的,恢复本来有的,所以沙门这个意思含有返本还原,恢复本来面目。“实叉难陀”意思是喜学。他是西域和田人,他当时应武则天的邀请,携带了八十卷华严经来到洛阳,后来同菩提流支、义净法师一起把八十卷华严经翻译出来了,就是这位大德,他是《地藏经》的译者。这就是《地藏经》的经题和译者。

【念《地藏经》一般境界】相关文章:

1.再拜《地藏经》

2.《地藏经》与放生

3.如何诵读地藏经

4.初释地藏经

5.地藏经全文多少字

6.地藏经的诵读仪轨

7.地藏经作用与简介

8.《地藏经》中的传统教育

9.一般授权委托书

10.境界的近义词

下载word文档
《念《地藏经》一般境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