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Shoj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反思
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运用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课设计能够结合课本,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探究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通过积极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中我的体会:
1、有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数学问题的解决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和调动起来,是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本节课的开始环节,我抛出问题“你能计算出一张A4纸的.体积吗?”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一种挑战性,虽然知道A4纸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也知道要去测量它的长、宽、高,但是这么薄,利用现有的测量工具是无法测量出来的。怎么办呢?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被激发起来了。
当学生会计算规则的A4纸的体积后,话锋一转,“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求呢?”学生立刻进入到另一种兴奋的状态,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愈发强烈。
这里除了激发起了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外,还能给足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使学生真正并且完整地经历整个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也真正做到了“有情”。
2、有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其中思维的概括性、问题性、逻辑性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问题解决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在计算一张A4纸体积时,我利用问题“如何测量A4纸的高呢?”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开始有所超越,想到了“我可以再多拿一些同样的A4纸,把它们叠在一起,这样就能测量出A4纸的高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种飞跃性的发展,懂得了利用转化的思想,先计算出100张纸的体积,然后再求出1张纸的体积。这样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
在讲解测量梨的体积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明白转化的思想”,继而掌握计算方法。本节课,我在讲解转化过程的时候,利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不是直接去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而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进而想出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转化。上升法:V物体=V上升部分;下降法:V物体=V下降部分;溢出法:V物体=V溢出部分。
3、有价――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
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是问题解决的重要保障。在学生面临新问题时,这种“已有的”知识、技能就是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推动器”。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强化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扎实、深刻,实现真正的学习目标。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学生的测量与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相结合。当学生悟出怎样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后,马上让学生介绍如何求一张A4纸体积的方法。将学生之前学习的长方体体积的知识进行拓展应用,从而达到认识上、知识上、技能上、思维上、情感上的更高目标。
在第2个练习题中,学生既可以根据“珊瑚石的体积=珊瑚石和水的总体积―水的体积”解决问题,也可以根据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是一个长方体,即珊瑚石的体积=长×宽×高,强调这个高是水面上升部分的高度(总高度―水的高度)。把这两种方法联系起来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基点就是乘法分配律,从而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对比,进一步体会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重点强调。
本节课虽然有以上亮点,但还存在着对问题解决过程缺乏评价的不足。
在讲解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求出物体的体积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还应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本课在这个环节上做的还很不够。今后我会积极改进,努力改善。
篇2: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执教者:梁木妹 教学内容: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本第51页例6,第52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及练习九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具体方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 一个西红柿(或土豆),一个量杯,一块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们已经会计算一些比较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而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如西红柿、土豆、石块等),它们的体积又该怎么计算呢? 2、揭示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探求新知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2、教学教材第51页教学例题6。 (1)出示一个土豆。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吗?(讨论得出“把它放到水里求体积) (2)给每一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土豆,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3)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土豆。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再把土豆放入量杯里,要让完全浸没在水中,再看此时的.刻度,也要记下刻度。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等到土豆的体积。 (幻灯片出示实验步骤) (4)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5)你能帮老师算算老师这个西红柿的体积吗? (幻灯片演示例题6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2、完成课文第52页“做一做”的第2题。 (1)观察这两缸的水,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2)你想怎样求珊瑚石的体积?为什么? (3)解:8×8×(7-6) =64(cm3) 答:珊瑚石的体积是64cm3。 三、巩固练习1、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水箱中装有半箱水,再把一块石头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6M,求石头的体积。 2、课本第54页第7题 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的水深是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你愿意说说自己的收获吗?篇3: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本课时的主旨是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实验后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体,是通过等积变形进行转化的,转化的前提是体积不变。
2、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解决能力这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探究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了解到用“排水法”可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明确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于沉入物体后的总体积减去原来没有放入物体时水的体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和一些水,你能求出一个梨的体积吗?”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量杯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 橡皮泥形状不同的不规则物体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橡皮泥 形状不同的不规则物体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提问:
(1)乌鸦为什么开始喝不到瓶中的水?
(2)后来乌鸦为什么又喝到了瓶中的水呢?(同桌间互相讲一讲)
⊙揭示课题
(1)你能把乌鸦放进瓶中的.`石头的体积求出来吗?
(2)它们的形状是规则的吗?
(3)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物体,让学生举例。(板书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数学素材来源于生活,先将学生引进生活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数学回归生活做好准备,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启发诱导,进行探索
1、感知转化思想。
(1)教师出示不规则形状的橡皮泥,同学之间讨论有没有办法算出它的体积。
(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由汇报)
(2)引导思考:在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并板书。
把橡皮泥改变形状,转化成长方体(正方体),通过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来计算橡皮泥的体积。
2、感知“排水法”。
(1)出示一个梨。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梨的体积吗?(学生讨论得出把它放到水里求体积)
(2)给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梨,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3)汇报实验过程:请一个小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幻灯片出示实验步骤)
(4)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学生根据实验互相交流)
(5)二次实验:请各小组拿出水中的梨。
提问:现在水位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水位会下降?(学生思考、讨论)
(6)讨论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并发表不同的意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
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
(7)探究不同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
①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玻璃缸和一些水,你能测量出梨的体积吗?
②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③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相关文章:
6.圆锥的体积怎么求
7.观察物体
10.求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