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流响蝉散文
“格式塔or叉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午间流响蝉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午间流响蝉散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 午间流响蝉散文
午间流响蝉散文
夏日里,最纠结人心的事情太多,蝉鸣也算一种纠结吧。
即使你身居屋内,也能听到周围一片蝉鸣声,火热的气温,无处不被蝉鸣声声、层层包裹;不论你走在那里,总能遇上鸣蝉的纠缠,就像遇见一个非常健谈的老朋友一般,你明明有要事缠身,他却一味的拉着你手,拖着你腿,踩着你的脚,捉着你的衣和衫,好客又真诚的挽留你,向你唠叨个没完没了。不由得你不驻足留步,洗耳恭听。也算是对一个好客朋友的尊重吧。
鸣蝉仿佛要讲给你一个今生今世永远都无法讲完的故事。那故事也许非常凄美,也许十分优美,也许是一大堆只图个热闹的笑话?蝉,也许是从唐代虞世南那儿学到了唐人的豁达意识,远见卓识,远大襟怀?也许是从宋之问那儿获得了诗魂精髓,随便吟来即成诗,又自信非常。也许……
正午的太阳,虽然十分狠毒,照在人脸上胳膊上,火辣辣的灼疼,女人们十分禁忌在这样的天气出门;非得出门不可的话,总是遮阳伞如影随形相伴,唯恐自己那光辉形象被太阳烤焦,使丽人形象大打折扣。这样时光,一旦遇到蝉的影子,越是酷暑难耐,任你怎么好说歹说,鸣蝉越不让你轻易走开。蝉,也许害怕孤独与寂寞吧?
这时的鸣蝉,大不同于清早的晨曲独唱。上午鸣蝉站立高树,总在人们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经常游离于人与自然之间。就像天天喊高调的领导,总是高高在上唱高调,并不愿意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让你总是找不着他形象光辉的一缕影子,更别说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
这时,你却能随时随地看见鸣蝉影子,如芸芸众生之多,随时即可以睹芳容:论形象,蝉并不怎么光辉;论个头,亦不怎么大。就像你听说某某是个美男子,十分倾慕师哥形象,等到与真人面对面时,却是大失所望一般。终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般蝉形见识,若不是发生在炎热夏天,平常不大留意事实真相者,或许误以为鸣蝉是某类昆虫呢。只那么个小小形体,那能唱出那么高吭激越的曲子?
就在你疑窦顿生的时刻,鸣蝉竟毅然决然现身说法,立即令你目瞪口呆。竟然唱出那么高分贝的曲子来!一下子拉近了你与蝉的.距离,你也许立即就联想起北京奥运会上,刘欢唱的那首名曲《我和你》!那么的抑扬顿挫,那么的真诚感人,令全世界为之一振!
鸣蝉在树上不断调整着自己的位置,从一个枝头飞向另一个高枝,始终与火辣辣的太阳保持最近距离。仿佛永远都和太阳亲不够一般,那会生发留恋傍晚的激情―“盼之盼太阳落山后,让你亲个够”的妹妹哥哥般、情歌唱不尽的夕阳唱晚!就这样天天歌唱,天天快乐,天天伴奏着一个季节的无限风光。
长长鸣蝉声,穿越时空,穿越地界,穿越国界,会穿越天体吗?千年传承,万年积淀,甚至更遥远的上亿万年?蝉鸣声总是真诚到永远,成就着一个季节的酷暑历程。慢慢生命路,悠悠生物圈,时光留不住,如滚滚东逝水,悄悄从身边流过。一个人由青春年少到作为无限的青壮年,最后到生命的迟暮老年,最终告别这个喧嚣尘世,终有蝉鸣一路热情相伴!虽说那是数十个酷暑难耐的炎热夏天。
蝉十分乐意在如此火热午间放声歌唱。蝉为这样一个午间不遗余力鼓噪。鸣蝉不为人去留,而长久地保持着旺盛昂扬唱腔不变,而奉献给人们的总是一首浪漫激情如流水般的田园交响曲。
如果累了,将心靠岸!
人的一生总是起起落落,生命虽然只有短短数十载,但是不会什么都一帆风顺!人生百折,浮浮沉沉,再完美的东西也会有残缺,也会有瑕疵。
篇2:午间读书散文
窗外的风,时大时小,也不知道它的口袋里装了多少钉尖的语言;也不知道那三月的早春里,还积郁了这么多的阴冷;更不知道它是否是,向前些日子的阳春在发泄冲撞。不过,这风确实撕破了早春三月的软暧。
天色,也阴沉起来了,大有冬日的阴冷。坐在书桌前看书,老花的眼找不到字,那就开上灯吧;打开灯,渐感明朗起来,屋子里也渐感温暧、煦悦起来了。
在明亮的光线下,看着书中的字,层层的山峦起伏,冰晶的雪域在闪着光;大海的帆,浮在碧蓝的天空;云翅的鸟在飞翔,太阳的金光在清澈的.河面上,粼粼;星光开在月池上,荷花从翠绿的清香水波中,荡漾;游鱼,似一个个跃在水面的白浪花。
坠入这书本上的字魂,渐入一个时光的花园,忘却了窗外仍站着的风。我背向窗帘,它们也看不到我,我也忘记了它们。不过生凉的那种感觉,随着过了中午的饥饿感,虫蚁似地咬噬,更加觉得它们站在我的后面,笑着。我恍然间,一种困倦的身躯,屈服了老迈花甲之年的精魂之气。
该回到小租屋,准备简单的午餐了。从办公室到小租室,就隔一道铁栅小门,我回到屋内,准备起午饭来了。随手,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电视节目刚好转播在午间朗诵。我沉醉于一首诗的散文《握住右手》的朗诵,朗诵者是作者的本人,一位前国家排球队员赵蕊蕊,一位排球场上的风云人物,一位球迷心中的“玻璃美人”,一位退役后的运动员改行成长起来的作家。散文的大概内容,讲的是握住手掌上的手指力量,去拚一个种在手掌的机遇,去抓住手掌上的偶然到来的偶然。我想人生就是如此地多梦幻般的变换,运动员到作家,从球场到纸张,这里面不就是一种植梦的转换么?是呀!手指上的梦的成功,是不会生长在手掌纹上的命运安排,而是在无数的手掌命运的纹路上,用手掌与手上的指尖合力,去撞出一个烟花般的璀璨光茫。
人生的理想与梦幻,就这样,就这样在转换中,突破。《握住右手》的背后,可能是无数的寂寞、孤独,也可能是世俗的冷嘲热讽,更有那沉沉的磨砺与痛苦的不断承受。其实,开花的过程,就是一本人生的书;花叶与花瓣,是一种梦与泪打磨出来的,也是沉寂里,爆发出来的吼声;里面装着的艳彩,是线条上结着的清凉,也是清凉里的自我升华;花开花落,虽为那瞬间的到来,却写了一本厚厚的书页,它们是梦想挣脱阴浊的禁锢,也是把粘风的苦寒去笑,笑在叶脉吐出了阳光的彩,笑在艳阳的天。
午饭后,我回到书案桌前,继续看书。院子里的风,还在刮着,刮着流言的风,好像是没有发泄完的风兽,这让我突然想起,以前写过的一个故事。
尘埃里生着两只虫,一只虫子专吃叶子的人魂,一只虫子专为它洗去罪孽忏悔。
一天两只虫子坐在一起,吃魂的虫子说道:我吃了这么的人魂,你看看我有没有灵魂?
另一个虫子说道:你吃的魂,都让我给洗了,在罪孽的忏悔里了,现在你是空魂。
吃魂的虫子大怒,今晚就吃掉你,我就有了所有的魂。
那晚,两只虫子,都成了空魂。尘埃里,有两只脚印。
想起这个故事,写过的故事,我愈加感到风在向我笑,笑得我专注看的书也凉了起来,书也很沉沉的,唉!今晚这夜。
我听到了划破我皮肤温度的刀声,我的体温坠入冰谷的阴冷。
篇3:午间杂记散文
午间杂记散文
月光再美,终究冰凉。
时间过得很慢,钟摆每一分,每一秒的转动似乎都想尽了办法拖延流逝的脚步。而日子却早已在无所事事的结扎中成了一张四面残缺的网。
早已不知转了多少次眼,回了多少次首才跌跌撞撞的走到了当下。从不知怎么形容这三年,它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我们天真却不天真,说我们单纯却不单纯。这社会也许真的变了,总是说高三理应忙碌,忙到饭都没时间吃,忙到睡觉的时候手里也捧着书。可这一切似乎与我们毫无关系,我们的节奏是慢。缓慢的如蜗牛永远爬不到终点。
终点?是即将逝去的五月,还是匆匆而来的'六月?在大地上人为修建而四处窜动的路,尽管就在眼前可我从未去踏足。我一直向往前方可总是安居后方。
永远有多远。也许坟墓是所有一切的终点。一地丛莽,遮住撩人的太阳,挡住好奇的人眼。构建出最普通最寻常的墓,一个人一生最后的归宿。
在这提不起任何兴趣的午间,我向窗外伸出了头。我以为可以看见许多从前未曾发现的事物来留作日后留恋。可景如旧,人空瘦。我以为可以看见心仪的姑娘的长发在风中飘扬,可看不见。
太阳慵懒的蜷缩着身子躺在了瓦缝间,微风总是轻轻的且夹杂着微微撩人的热气刺激着与之亲吻的肌肤,那条布满灰尘的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偶尔出现,随即便消失不见。他们太过忙碌,而我们又太过安详。以至于看不见生命流逝的迹象。
对眼处的河流缓缓流动,似乎扑哧扑哧的冒着热气,慢的看不出它前进的步伐。它在春天时变绿,到夏天时变浑,到了秋冬又变清。清了又绿,绿了又浊,浊了又清。循环往复,直至沿岸再也看不见钓鱼的蓑蓊。
与学校相邻的煤厂暂时停止了呼吸,连接外界的石桥,总是靠着自然界的微风与细雨为其清洗着上面长年累月的尘埃。河畔边的树木不知活了多少个年头,却依旧常青。风华正茂,时常有叽叽叫的麻雀一头撞进去便不再出来。大自然从不诉苦,偶尔的一次地震,一场洪涝却总是吓坏了有心人。于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便有了政策,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都得保护环境。
田野,城市。小路公路,互相交错。世上的路永远都不止两条,东南西北海角天涯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路。只要生命不曾停息,处处都能开满野花。
若是一阵微风过,花落处,只会一地芬芳,勾走了游人的心跳,埋葬了缤纷的热闹。那在红楼苦等了百年的女子,在花下请放下你生了锈的锄头,别再葬花,让它随风而往,因爱而萌芽。
篇4:冬日午间经典散文
冬日午间经典散文
喜欢春日的早晨,充满活力。鸟儿婉转的声音萦绕在密密麻麻的叶间,花儿也被唤醒了,绽放在枝头。绿叶也遮掩不住这娇艳的花朵。
喜欢夏日的'傍晚,宁静安详,月光夹杂着花香,映照在一泓清泉上,或皎洁,或朦胧。氤氲开一份诗的浪漫,蝉儿的叫声也小了不少,似也是倦了。清风习习伴着淡淡的花香,似是一首摇篮曲,轻抚着蝉儿睡觉,也把凉爽轻轻吹散。
喜欢秋日的傍晚,晚霞满天,夕阳缠绵,染红了一片天,似是金纱,又似霓裳。你若站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定会觉得这天空也是不胜宽广吧。
喜欢冬日的午间,静谧祥和,慵懒惬意。躺在舒适的沙发上小憩一会儿,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最妙的还是下场小雪呀,从家中鸟瞰小区,素洁浸染世界,不知是谁在铺满雪的草地上,大大得画了一颗心,心中顿时升腾起一丝温暖。
捧一杯花茶于手间,感受其温暖,花茶清雅的香气弥散在鼻尖。耳畔是西洋的舒缓的古典音乐,上午上课的疲惫,早已消失得不见踪迹。
雪还是那场雪,花茶冒出的白色热气越来越小,而我已进入了梦乡……
篇5:优美散文:午间读书
优美散文:午间读书
窗外的风,时大时小,也不知道它的口袋里装了多少钉尖的语言;也不知道那三月的早春里,还积郁了这么多的阴冷;更不知道它是否是,向前些日子的阳春在发泄冲撞。不过,这风确实撕破了早春三月的软暧。
天色,也阴沉起来了,大有冬日的阴冷。坐在书桌前看书,老花的眼找不到字,那就开上灯吧;打开灯,渐感明朗起来,屋子里也渐感温暧、煦悦起来了。
在明亮的光线下,看着书中的字,层层的山峦起伏,冰晶的雪域在闪着光;大海的帆,浮在碧蓝的天空;云翅的鸟在飞翔,太阳的金光在清澈的河面上,粼粼;星光开在月池上,荷花从翠绿的清香水波中,荡漾;游鱼,似一个个跃在水面的白浪花。
坠入这书本上的'字魂,渐入一个时光的花园,忘却了窗外仍站着的风。我背向窗帘,它们也看不到我,我也忘记了它们。不过生凉的那种感觉,随着过了中午的饥饿感,虫蚁似地咬噬,更加觉得它们站在我的后面,笑着。我恍然间,一种困倦的身躯,屈服了老迈花甲之年的精魂之气。
该回到小租屋,准备简单的午餐了。从办公室到小租室,就隔一道铁栅小门,我回到屋内,准备起午饭来了。随手,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电视节目刚好转播在午间朗诵。我沉醉于一首诗的散文《握住右手》的朗诵,朗诵者是作者的本人,一位前国家排球队员赵蕊蕊,一位排球场上的风云人物,一位球迷心中的玻璃美人,一位退役后的运动员改行成长起来的作家。散文的大概内容,讲的是握住手掌上的手指力量,去拚一个种在手掌的机遇,去抓住手掌上的偶然到来的偶然。我想人生就是如此地多梦幻般的变换,运动员到作家,从球场到纸张,这里面不就是一种植梦的转换么?是呀!手指上的梦的成功,是不会生长在手掌牚纹上的命运安排,而是在无数的手掌命运的纹路上,用手掌与手牚上的指尖合力,去撞出一个烟花般的璀璨光茫。
人生的理想与梦幻,就这样,就这样在转换中,突破。《握住右手》的背后,可能是无数的寂寞、孤独,也可能是世俗的冷嘲热讽,更有那沉沉的磨砺与痛苦的不断承受。其实,开花的过程,就是一本人生的书;花叶与花瓣,是一种梦与泪打磨出来的,也是沉寂里,爆发出来的吼声;里面装着的艳彩,是线条上结着的清凉,也是清凉里的自我升华;花开花落,虽为那瞬间的到来,却写了一本厚厚的书页,它们是梦想挣脱阴浊的禁锢,也是把粘风的苦寒去笑,笑在叶脉吐出了阳光的彩,笑在艳阳的天。
午饭后,我回到书案桌前,继续看书。院子里的风,还在刮着,刮着流言的风,好像是没有发泄完的风兽,这让我突然想起,以前写过的一个故事。
尘埃里生着两只虫,一只虫子专吃叶子的人魂,一只虫子专为它洗去罪孽忏悔。
一天两只虫子坐在一起,吃魂的虫子说道:我吃了这么的人魂,你看看我有没有灵魂?
另一个虫子说道:你吃的魂,都让我给洗了,在罪孽的忏悔里了,现在你是空魂。
吃魂的虫子大怒,今晚就吃掉你,我就有了所有的魂。
那晚,两只虫子,都成了空魂。尘埃里,有两只脚印。
想起这个故事,写过的故事,我愈加感到风在向我笑,笑得我专注看的书也凉了起来,书也很沉沉的,唉!今晚这夜。
我听到了划破我皮肤温度的刀声,我的体温坠入冰谷的阴冷。
篇6:蝉猴散文
蝉猴散文
蝉猴,其貌不扬,通体细嫩,黄褐色或淡红色,有人称它为“年轻一族”,因为它是刚羽化的老熟幼虫,油汆爆炒,捕即食之。
《本草纲目》记载“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夜以火取,谓之耀蝉”。可见,蝉猴之所以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健身滋补,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吸收的不只是土木之气,还有天地间的自然灵气,所以食之,鲜而嫩,香而美。
蝉猴是蝉的宝宝,也是指蝉的幼虫爬出地面后,将要成虫时的蝉。也叫若虫,就是蝉蛹。蝉蛹变为成虫时,必须蜕掉的壳,在中医叫蝉蜕,别名蝉壳、蝉衣、虫蜕、仙人衣等。有句成语,叫金蝉脱壳,意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事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
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幼虫各个地方称呼不一样:爬爬、知了龟、知了猴、姐猴、节老龟、罗锅、爬衩黑蚱蝉、知拇吖、食孩儿、老少狗、爬叉、肉牛、神仙、杜拉猴均是它的名字。
蝉猴由土中出来爬到树上蜕变为蝉,其过程如猴上树,故得蝉猴之名。蝉猴,在各地俗称略有不同:山东黄河区域有人称为神仙,鲁北地区称蛸螅牛,鲁南称姐溜龟,西南的泰安东平一带叫爬叉,平阴叫蛣蟟龟,菏泽叫爬叉猴,鄄城叫堵老龟,青岛莱西叫知了狗,河南开封称为爬蝉,许昌、平顶山等地称知了龟,山东烟台等地称知了猴,周口一带称爬蚱,江苏徐州叫喋拉猴……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蝉的幼虫,潜伏在地下,靠汲取树根的汁液生活着。古人没见过蝉的幼虫,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到达地下的,便认定蝉是由蜣螂或金龟子的幼虫变化而来。于是就有了“蜣螂化蝉”的传说,而且在古代广为流传。就连以严谨着称的《论衡》也说:“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为蝉。”“蛴螬”就是金龟子幼虫,“复育”是刚钻出土的蝉。其实蝉的幼虫,是从雌蝉产在枝头上的卵孵化出来的。它们从枝头爬到地下,再从地下重新爬到枝头,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需要耗费它们毕生的时间,一般需几年,有的甚至达几十年。
如今稀奇的事,有人承包200亩林地养知了猴,每晚能收到2万只蝉猴,一个夏天可获利80万元,真是让人不敢想象。那承包者成了远近闻名的“金蝉大王”。据说,那树上爬满蝉猴,那蜕变的养殖的蝉猴,与自然的蝉猴没有区别,味道一样鲜香。
篇7:捕蝉散文
捕蝉散文
每到夏天,房前屋后的树枝上趴满了蝉,它们一个个敞开嗓子,仰天长啸。蝉声冲击波四处肆虐,大人们心烦,可我们这些孩子倒欢快了:蝉声四起,不正有一场游戏在召唤着我们吗?
我最好的玩伴就是表弟了,两家相距仅几十米,我们因此天天腻在一起。一声吆喝,表弟迅速来到我家门前的桂树下集合,我们都打着赤膊,穿着凉鞋短裤,俨然两个小非洲男孩,简单几句交流后,我们立马分工去找材料,不一会儿,树荫下已经摆好了制作捕蝉工具的材料:空的方便面袋子,带皮的铝丝电线,棉线,长竹竿。
“尚哥,我们抓紧时间做捕蝉网吧!”表弟抹了抹脸上的汗。
“好嘞!我来做固定线圈形状,你把方便面袋套进去固定好,然后,我们一人绑一个。”我已经拿起了一截电线,示意表弟开工。
我轻而易举地将电线弄成篮球框的形状,两端各留一截以便捆绑在竹竿上,表弟则熟练地将方便面袋子开口处放在框内,将袋子的口向外翻,裹住电线,一个网兜片刻就成型了,我们之所以选用方便面袋来做网兜,是因为它既结实,又不会轻易变形,用起来很方便。不到十分钟,我们就人手有一个捕蝉“利器”了,此刻,我们感觉自己就像一位手握大刀的战士,风风火火地向板栗园跑去。
板栗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种植经验,所产的优质板栗被加工成各种产品,畅销海内外。因此,板栗园几乎家家会承包一些,眼前这满山的.板栗树就是咱家的。此时是盛夏,板栗树正是枝繁叶茂的时候,一钻进这茂林中,顿觉浑身清凉。仰头往天上看,尽是层层叠叠的树叶,阳光只能零零星星地“见缝插针”,毫无锋芒地洒下一些光斑。“知了——知了……”此起彼伏的尖锐蝉声,让我们感觉耳膜都有些疼。
“怪不得知了叫得那么带劲,还以为是它觉得太热,原来是大树荫下好乘凉啊!今天我们就抓几只玩玩。”我叉着腰,一边观察环境,一边豪迈地说。
“尚哥,这树都太高了,难不成我们爬上去抓,感觉会惊跑它们。”表弟一语道出了一个难题。
“是啊!这里知了虽然很多,不过都趴在那么高的树枝上,我们的竹竿不够长,得想想办法才行。”我们只好将竹竿撑在地上,思索起来。
“有了,我们往上面走,上面有一些树龄小的,都不高,去那里,反正捕到几只就够了,我们走!”说着,我们又一路小跑起来。
“知了——知了”,果然,在不远处,七八棵低矮的板栗树上被不少知了作为了“据点”。我们连忙凑过去,刚一停下来,就有几只敏感的蝉飞走了,为了不“打草惊蝉”,我示意表弟动作轻一点。
“我先来,先打头阵,你注意看着!”
我已经锁定了一个目标,准备将它擒获。突然,那只蝉不叫了,我不禁有点紧张。我知道它已经发现了危险,不过,它只要还没飞走,我还是有机会的,我屏住呼吸,双手紧紧握住竹竿,蹑手蹑脚地靠近树干,慢慢地将网兜向上伸,当网兜处在蝉背正上方20厘米左右距离的时候,我猛地将网兜往树上一盖,“知了——”
“哎呀!”知了居然像炮弹似地飞出了我的“天网”,还撒了一泡尿,滴了几滴在我的脸上。
“知了没抓着,惹了一身骚!气死我了!”我不免觉得有点狼狈,表弟都忍不住笑了。
“尚哥,你刚才着急了,其实网兜位置是没错的,你应该保持网兜原地不动,再等几秒的。”
“再来,我们一人抓个三五只,待会儿把它们的一条腿系住,看它怎么飞远!”我重整旗鼓,示意表弟也寻找目标下手。
吃了刚才的苦头,我迅速调整好状态,分析了刚才的失误,我有十足把握不会再失手。
我又发现了目标,这次,我比刚才更小心了,我找好位置站好,双眼死死地盯住蝉,将竹竿慢慢向上递,当网兜送到蝉背正上方后,没有立即动手,而是先停了几秒。说时迟,那时快,我将竹竿往上一按,“噗噗——”蝉入兜了,我连忙收竿,只见一只蝉躺在网兜里,不断扑腾着翅膀,我一把将它取出来,用裤腰兜住蝉,将裤腰往外一翻,裹住它。
“不错啊,尚哥!我们速战速决!”表弟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也咧着嘴笑了。
总结了经验,我和表弟连连得手,裤腰上都别不住更多的“成果”了,任务完成了,我们也不打算再捕了,我们一起扛着竹竿,笑着,叫着,一路疯跑回家……
篇8:蝉说散文
蝉说散文
已经立了秋,这天仍不见凉,依旧是闷热难熬,令人心浮气燥。
见到一幅画,画面极简单,有一枝柳条从上面垂着下来,柳枝的后面正浮着一轮明月,而月前的柳叶上落着一只蝉虫。画面静极了,没有风,只见月光和月下的蝉。蝉是秋物,这画就一定是秋天了,秋天的月下,蝉也常常鸣叫,这画就有着声音,但那是画外之音。
在这热燥的夜晚,看着这幅画,人心静了许多,听着这画外的鸣叫,到使人想起许多有关蝉的事。我很奇怪,看到月,看到柳,都不能使人产生回想,唯独这蝉,见了就勾起人的许多记忆,难道说蝉是一种能引人思索的秋虫么!
那还在上小学,住在一个机关的大院里,院中树木很多,品种也丰富,不知那是一种什么树,长的很高,有三四层楼,叶子软软的成散条状,现在知道那一定是一种杉类的植物。我每天要从那树下走过,总听到上面有蝉在叫,我便死死盯着树上的每一个枝杆,寻着声音在找,尽管那树皮也泛着褐色,但在阳光下,蝉的透明的羽和光亮的外壳却让你很快就能寻到它。正瞧着,它却慢慢在爬动,转到了阴面的树身上,正好给我个侧面,我立刻
掏出一个弹弓,对着那蝉射去,打出好多石子,蝉依旧在叫,突然的一弹,就见那蝉骚动起来,在树枝树叶上乱碰,我想是打中了,看着它往下落,落到一半,突然一个旋转,直向空中飞去,还带着一路叫声。
我开始练弹弓,对着树打,对着房顶上的草射,对着空中的电线在瞄,技艺増长的很快,在窗台上放个小枣,我一弹弓就能打碎,而且十有八九不放空。这就是那些蝉虫遭殃了,只要我看见,百分之六七十都死在我的弹弓下。记得一次去亲戚家玩耍,跑到附近一所大学墙外,那里栽着一排排的白杨树,树身又高又直,蝉虫在那里就叫的不停,叫的是雄的,引来的却是雌虫,眼看着这蝉飞来飞去,都不走远,就在这杨树间乱串,我便举起弹弓,一棵树一棵树地去找,整整打了一个下午,这蝉就打了一堆,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壳体,但却都活着,都在动,我拿它回到了亲戚家,进门时,却给了邻居的小孩。我知道它们活不过明天,明天便是一堆尸体,看着就不舒服,可我为什么还要打它,我也不知道,就是为了好玩,好玩在打落的那一瞬间,就像钓鱼,鱼出水面的那一阵子的快活。
后来,家搬到一个大宅院里,我也上了中学,那院中就栽了许多的树,有椿树、桐树、白桦和核桃树,树都很大,几年就长到三四层楼高,每年夏末时节,这树上就变得非常热闹,有着鸟儿,更有着蝉虫。清晨,太阳还没有露脸,那蝉就开始叫了,你一声,我一声,真就叫的不停了,越是热燥的天气,叫的就特别的响亮,整整一天,没有见它停歇过。日落,月亮当空,月光泛着一丝红气,明日肯定又是大热天,那夜,这蝉虫就叫得不停,对着月亮在叫,你一声,它也一声,像是月下的情话一般,述说的不停,天要明了,蝉才睡去。
其实,这个时分,正是幼蝉蜕变的时候。蝉的.一生,有三年或更久是在地下的黑暗中度过的,一旦从地下出来,趁着天还没有亮,就悄悄地爬上树杆,在那里蜕壳,尔后慢慢地爬上树梢,等待晨风和阳光的沐浴,蝉羽便丰满和硬朗起来,就可以自由的飞翔了,也总是趁着秋后的余热,拼命地叫呀叫,欢唱的不得了,就引来了雌虫,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后,随着秋天的落叶,这蝉儿也就落去了生命。当我知道了蝉的生命如此的暂短,就再也不愿意用弹弓打它,就让它快活一个夏天吧,它很不容易啊!
不知我的孩子从哪里得知蝉蛹是可以吃的,竟然悄悄的在天未明之前,同他的小伙伴们在院里的树丛中寻找蝉蛹,而且竟然捉到了十几只,在我晚上下班回家时,餐桌上竟有一盘油炸蝉蛹的菜,我知道这是一种高蛋白的营养物,人是需要这种营养的,我吃过两三个,很可口,油香味十分好吃,但我却给孩子下了一
道指令,今后不准再捉它吃了,因为它也是生命,也需要蛋白的营养。孩子听懂了,就再也不去捉它吃。
可孩子的天性总是喜欢小动物和昆虫的,我便带他去了一个公园,在一大片矮树林里,整整跑了大半天,我也没有想到捉一只活的蝉会是那么容易,我拿着一个尼龙丝线编织的网兜儿,瞅准树杆上爬着的蝉,慢慢地将网子拉开,靠近蝉虫,就在蝉虫有反应的瞬间,网子就罩上了,那蝉儿全落在了网里,再也飞不起来。那片林子,蝉虫特别的多,一下午几乎能捉到几十只,大部分蝉虫是一种叫做纺织娘的虫儿,比普通蝉要小,叫声也短而促,清亮的好听。孩子将蝉带回家里,选一两只做了标本,其它的就放开在家里乱飞,结果这蝉儿全顺着阳光飞去,落了满满一个纱窗,孩子便一只一只地从窗缝里放飞,飞到院里的大树上。几天里,这院子就成了蝉的乐园,叫声不断了,弄得院人午休不成,就跑到院里一棵一棵地摇树。
我与蝉的接触都是在青少年时期,从伤害它到爱护它是有个认识的过程,按道理讲,蝉是有害的,它从地下开始就以树的根汁为食,出了地面又飞上树去,继续吸食树的汁液,它是靠树维持生命,对植物而言它是害虫,可人与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它不能伤害人,因为它太渺小,但人可以把它当成高蛋白的营养物吃下去,以补充人的某种养分,这么说人不成了蝉的害虫,这个界线究竟如何划分!究竟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分清有益和有害,
如果说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象人类那么有智慧、有思维、有表达能力,这个问题将永远讨论不清,因为哲学家也讲过:真理也不是绝对的,何况人与蝉的争论呢。
但蝉对于人类,对于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悟性的人来讲,贡献就太大了。早在商周,蝉的形象就被铸在铜纹上,被雕刻成玉蝉,含在死者的口中,用于避邪,那时蝉在人们的眼中就是一个轮回不灭的神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蝉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它便又成了文人骚客笔下的寄情之物,从具有蝉家意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到辛弃疾的西江月词《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有鹊叫、蝉噪、人语、蛙鸣,真是声声入耳,闻声悟道,悟出夏夜的宁馨和安谧来,这不正是蝉意么!更有两句诗文:“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将蝉家的静悟形象的明如清水,让人身临其境,豁然大悟。蝉是虫,而禅是理,蝉禅相融便生出世间的理趣。有人讲:夏天如果没有蝉鸣,那一定会象春天没有花开,秋天没有明月,冬天没有雪飘一样。
因而蝉的存在,不仅是现实,而且是历史,是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一支泠泠鸣叫的细流,它轻敲着多少智者的心田,沁润过多少童年的思绪,它给智者有闻声悟道的哲思,给人类的童年
带去无限的快乐。这便是自然界中神奇的蝉了。
还是再看那幅画,那柳叶上的蝉,人心总是安静的,即便坐在秋后热燥的屋里,听那画外之音的蝉鸣,你会有春风拂面的感觉,那圆圆的月光下,世界一片清白,人心无限的愉悦,这正是蝉带给人类的快乐,非得月下说蝉不可呀!
【午间流响蝉散文】相关文章:
1.蝉之趣散文
2.听蝉的散文
3.流月流年生活散文
4.看年华似水流散文
5.蝉的联想优美散文
7.儿时的蝉声散文
8.夏日说蝉优美散文
9.午间瞬间的作文
10.校园午间广播开场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