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2025-01-17 08:42: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eng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篇1:《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原文标题:读书笔记 |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35岁出山,写成“身心安顿系列”;40岁完成“菩提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佛学热潮。他就是林清玄,一个内心柔软却有力量的人。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是林清玄的散文精选,拥有一颗柔软心,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林清玄曾说 :“作家只是感受更灵敏一些,感情更细腻一些,感觉更柔软一些,感动更深刻一些。”翻开这本书,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林清玄的细腻、深刻,他写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柔软心的香味,每一句话都如莲花的花瓣,温柔而伸展。

读林清玄,可以在阳光的清晨,可以在惬意的午后,也可以在静谧的夜晚,但一定要抛开忙碌、浮躁,一个人,静静地,把自己融入书里,听林清玄缓缓诉说他悟到的禅意。

“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即是众生。”在佛典里,佛的智慧被定义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即一个人想拥有佛的智慧,应有细腻的观察、平等亲切的对待、活泼有力的生命。读一本书,就是读一个人,我从林清玄的文字中读到了他的柔软心,读到了他如佛的智慧。

壹——妙观察智

对自然拥有一颗柔软心,才会善于观察世间实相,才能在一朵花里看到宇宙的庄严,看到或微小或弘大的美。

不管是从池塘泥沼中昂然抽出的红色睡莲,还是乡间小道上的蝴蝶花,抑或是山坡上的野百合、野姜花、美人蕉,每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动人心弦。清晨滚着金边的红云,是美的;午后飘过慵懒的白云,是美的;黄昏燃烧炽烈的晚霞,是美的;夜晚星月点缀的天空,也是美的。

有多久没有为清晨透明的露珠感动了?有多久没有为温柔的夕阳驻足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从落花而知大地有情,这是体会;从花落而知无常苦空,这是觉悟;从觉悟中知道万法了不可得,应该珍摄,这就是最初步的菩提了。

春天时能拥抱花红草绿,夏天时能闭目听蝉鸣,秋天时能随落叶起舞,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这便是对自然的柔软心了。

贰——平等性智

对人拥有一颗柔软心,才会平等对待众生,亲切对待家人和他人。

林清玄对于父母满怀感恩,感恩他们给了自己一个乐观、关怀、良善、进取的人生观。在外人眼中粗犷的父亲,对妻儿却极为细腻,他是一个温暖如火、充满风趣的人,只要有他在,就会有欢笑。夏日夜晚,母亲会搬着藤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孩子们听,一起看小狗跑进田野,惊起栖在芒花里的萤火虫,满天星星点点,衬着在月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美得不像话。多年之后,林清玄仍十分怀念那时父亲的笑,母亲的美。

日本茶道鼻祖曾说过:“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情。”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说,一个人和爱人分离的心情,若能有如放下名贵茶具的手那么细心,把诀别的痛苦化为祝福,这才是懂爱情的人。这需要多么柔软的心才能做到啊?爱比恨难得多。

对他人有柔软心,会在看到他人的苦难时,感到自己渺小和无力,想要拯救这个世界,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走向光明和幸福。一如林清玄白天看到残疾人跛着脚艰难地过马路,晚上竟伤心得失眠、哭泣,痛恨自己无法帮助他。有如此慈悲心,着实令人动容。

叁—— 成所作智

对生活拥有一颗柔软心,才会具有活泼有力的生命。

生活不过是吃吃喝喝,人选择的食物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对生活有柔软心的人,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和生活。

对于童年的林清玄而言,幸福藏在父亲炸的毛蟹、母亲做的高丽菜干、鲜肉汤圆、番薯糕、番薯饼、番薯汤里。在昏暗跳动的油灯下,即使吃着最简单的酱油拌饭,也感觉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于是他说,在贫困的岁月中,人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在贫穷的生活中,也有华丽的时光。

对于已过中年的林清玄而言,幸福则是从清淡的饮食中品味出哲学。在四维路的一条小巷里,山东大馒头散发着淳朴的麦香,吃着回味无穷;在信义路的一个路摊,水仙茶有着洁白清香的气质,喝着如同坐在山顶听瀑;在南门市场的一个货行,桂花酱只一滴就可以让整杯水濡染香味,让人陶醉其中。于是他说,好的东西不一定贵,平淡的东西也自有滋味。

林清玄爱喝茶,最喜欢在寒风冷肃的冬季,独自在清静中品茗,杯小茶浓,一饮而尽,热迅速地传到心底,犹如人生苍凉历经之后,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

林清玄也爱喝酒,春天的时候,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共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林清玄会用诗词下酒,喝淡酒时读李清照,喝甜酒时读柳永,喝烈酒时则大歌东坡词,这样的饮酒,既是风趣,也是性灵。

林清玄这样评价自己的写作:“青年时期,才华洋溢、肆意挥洒;中年时期,由巧转拙、含蓄内敛;后来,繁华落尽见真淳,写作成为随心所欲的事。”这种心境与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颇为相似,当被问到饮茶有何艺术时,千利休说道:“先把水烧开,再加进茶叶,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除此以外,茶一无所有。”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简单的动作,一种单纯的生活。真正的悟道者,不论是在繁花似锦的园林,还是在乱石堆砌的山坡,都能创造泰然自若的境界。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源泉。这样的心,是柔软的,也是最有力量的。柔软心并不是和稀泥一样的泥巴,柔软心是有着包容的见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何以修得一颗柔软且有力量的心?一切应归于简单、平静、从容、淡定。该吃饭时吃饭,该喝茶时喝茶,该睡觉时睡觉,像宗宝禅师说的“事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用耳朵听雨滴落在窗台的声音,用眼睛看花开花落的姿态,用皮肤感受清风拂过的痕迹,读一本好书,听一首好歌。每一寸时光都可以有欢喜,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有禅悦。大道至简,如是而已。

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如果恰好有闲暇时间,如果恰好沏了一壶茶,如果恰好有一本林清玄,不妨翻开它,一边品茗,一边感受字里行间的莲花清香,寻找自己那颗深藏的柔软心。

作者:政治组 马丽娜

公众号:绵实未名文学社

篇2:你心柔软,却有力量随笔散文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随笔散文

曾经在《读者》上读过林清玄的文章,看到如此清雅脱俗的名字,孤陋寡闻的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如仙的女子。

前段时间我遭受到人生最大的挫折,痛不欲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吃不睡。偶尔打开手机看看平时喜欢浏览的公众号,几家同时发文悼念林清玄先生。

这时我才知道他是一位胖胖的有点秃顶的老头。他的文字那么温暖,都柔软有力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的修为才有这种心性。我去书店买来了他的书《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心若从容,无所畏惧》。

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我开始读他的.书。我感觉我就是那棵没有心情期待在春天发芽的树。我真的害怕我等不到来年的春天。因为我似乎没有期待再次被呵护再次活过来。只想就这样冻死在寒冬里。

我慢慢地看他的书,慢慢地被感动,被融化,“用温柔来疗愈岁月沧桑,用优雅来应对喧嚣尘世。以睿智从容的心,在复杂世界里活得精致且坚强”。他的文字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不能丧失自我,不能为了不值得的事不值得的人放弃生命。在这世界上,我们不能完全不依赖别人而独自存活,因此必须怀着宽容与感恩的心情。感恩父母,感恩亲朋,感恩社会。慢慢地我开始走出去,开始参加国学讲堂,参加读书会。心情慢慢地好起来了。我也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感恩林清玄先生的柔软却有力量的文字,让我有了重新发芽的心情。林先生虽然走了,却永远留在了我心中。

篇3: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心得

读《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选》一书,好像在回忆自己的生活,一个个小美好润入心中。本书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动,缓缓道来,正如“处处莲花开”一篇所言:每天,有一些些正向的时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时时有正向的时刻,生命便无限美好,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这本书正是那朵莲花,也是那栽莲农,牵着你的手,培养生活中的莲花,用我们柔软的心,美丽我们的生活。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可说是靠手艺吃饭的普通技术工,但说出的语言富含哲理。表面的化妆,肉体的健康,当然会让人更美,但有时候付出并不会有回报,所谓造化弄人,健康美丽并不是都能如愿。生命的化妆,告诉我们充实自己的内心,“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一定是美丽的。

“我把莲花和玫瑰插在花瓶,心想,有些朋友真像花园中的花突然乍放,时常令人惊喜,下次也要想个什么方法,让他惊喜一下,或者两三下。”“坐火车的莲花”带给人惊喜,也会收获惊喜,从生活中吸收正向的能量,也不忘记输出,我们的生活会美丽很多。

不要忽视柔软的心,它弱小的表象下隐藏着强大的生命力。

篇4: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心得

初读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选《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选》一书,该书收录《生命的化妆》《迷路的云》《温一壶月光下酒》《黄昏菩提》《正向时刻》《求好》《有情十二贴》《不是茶》《柔软心》等48篇不同时期经典作品。书中优美的辞藻,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引人入胜。书中深厚的含义深深地吸引了我,或许是志趣投合吧,喜欢淡雅散文的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翻开眼前这本书,和着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韵。三言两语,智慧的光芒闪烁其中,洗净铅华,抛开那些看起来很虚无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会展示在面前。称其为散文精神的至高,我想也不足为过。

喜欢林清玄叙述自己儿时的故事。虽然表面说着自己儿时的事,但总表达着一种情感。读着、读着就会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看到了林清玄与“棋子”下棋,看到了林清玄和小松鼠嬉戏,也看到了林清玄过火时的恐惧、害怕。欣赏林清玄撰写自己现在的生活。每篇文章都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的怀念,或是一则意味深长的道理。每则故事都写得十分真实,不仅让我想起林清玄思念番薯之情,林清玄城市种菜记……

没有多余的文字,一切仿佛是那么自然,却又充满了奇妙的联想,空灵流动。转换了时空,仿佛置身于那书中的情景,心灵却澄澈洞明。

这篇《温一壶月光下酒》确实是达到一定的高度。它妙在一种风神,这种风神是从庄子到李白到东坡到张岱到林语堂再到林清玄,当然还有古龙。不过,索性除了这种萧散风神之外,还有一种更强劲的力量,就是一种厚重,这种厚重从孔子到司马迁到韩愈到朱熹到王阳明到曾国藩,风神与厚重并存。

佛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包罗万象,应作如是观”。即便是遵从了“如是观”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讲述真理的同时,又显得如此接近生活,如此接近生命的真相。一些原本很普通的事情,在林清玄的笔下,就可以发射出熠熠的真理的光芒。在林氏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苦与乐,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禅、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谛。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渺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哲学的海洋里潜游泅渡,将之化为气息,化为血脉。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冷峻中保持着温煦,流动中体现着凝注。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于是,我们得以看到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禅的机锋和日常生命体悟为一体的杰作。正如《黄昏菩提》中写到:“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还记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读毕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文学如月光,无用却让内心柔软。内心柔软才有心思和敏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和感动,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化解浮躁和焦虑,抚平流年的伤痕,让内心不再孤单慌张。既不显露,也不隐藏。柔软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

末了,似乎还沉浸在林清玄淡雅的散文中。不由得也吟诵出一句话:活在苦中,活在乐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烦恼,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我想,这是面对苦难生命最好的方法吧。

篇5: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心得

生命如一艘航行于大海之中的航船,有时惊涛骇浪,有时风平浪静;岁月似一段横亘于征途之中的隧道,有时豁然开朗,有时曲径通幽。

不论是行走在泥泞而坎坷的道路上,还是攀登于漫长而陡峭的山峰上,我们心中总有一种渴望。渴望巨大的惊喜,渴望圆满的欢乐,渴望满心的幸福。但是现实往往是,一半是欢乐掺杂着一半是痛苦;一半是欢笑搅拌着一半是眼泪;正面是春风得意,不可分割地背面却是伤痕累累。本希望一帆风顺,却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希望花前月下天长地久,却总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我们的青春和生命正如一块农民耕耘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既有孕育着丰收硕果的庄稼,也有野火烧不尽的杂草,既有一眼望不尽的美景,也有随时需要清理的垃圾。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既有春潮澎湃,大浪淘沙,也有清风明月、诗情画意。青春似火、激情荡漾固然是精彩的时刻,但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恬淡、年复一年的平凡。人生最有力量的往往不是短暂的激情,刹那间的狂风暴雨,而是旷日持久的深情、日积月累的牵念、习以为常的温情。如草一般纤细,一棵棵一簇簇一层层一片片,连绵不断就成了辽阔的草原;似水一般柔软,一滴滴一串串一波波一湾湾,日积月累最后竟然汇集成了奔腾的江河。岁月悄然的溜走,皱纹悄悄地攀爬,不知不觉之间青丝竟然变成了白发。

似乎悄无声息,改变却是如此惊人。仿佛都是凡人小事,似乎都是轻声细语,每一个人生片段都不可分割,每一次叮咛嘱咐都蕴含深情,每一次悲欢离合都在积聚人生,每一朵花儿都散放着淡淡的芬芳。—每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心里都有一种感觉,仿佛是点点柔情的眼泪,洒在清晨等待朝阳的玫瑰枝头,又如滴滴清露,凝结于夏日盛开的莲花之上。眷眷深情就在这点点泪珠和滴滴清露之中。这饱含深情的散文,轻轻地卸去了我们层层的伪装和面具,让我们恢复自然,回到纯真,既简单又质朴,既温柔又厚重。这孕育哲理的深刻思索,悄悄地开启了我们久已尘封的心扉,让我们的柔软之心互相袒露,互相吸引,互相靠近,彼此取暖。细水柔情地涤荡了我们心中的尘埃,轻风温柔地抚慰着我们曾经受伤的伤痕,牵念和关注似一股股清泉轻轻地将我们干涸的心灵浇灌,爱心的种子就在淡淡的清香里和柔柔的温暖中发芽、长叶、抽絮、结苞、开花、结果。

关于童年的往事,关于亲人的回忆,关于爱心的温情,在林清玄的笔下总是无比生动、情深意切,意味深长。仿佛一苗幼芽,又如一片花瓣,或者一枚贝壳,又像一朵浪花,经过林清玄先生的描绘之后,就像在人生之路上开满的鲜花,又如在旅途上洒满的珍珠,令人依依不舍,令人流连忘返,深入内心,给人温情。

即使是放下书本,书中有许许多多的花瓣或者浪花,仍然激荡我心。其中有这样一段特别富有内涵:由于是农夫,父亲从小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他也常叫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他常教我多写些于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他说:“创作者是农夫,理论家是农会的人。农夫只管耕耘,农会的人则为了理论常会牺牲农夫的利益。”如此精彩的语言,如此深情的画面,在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令人难忘。

其实柔软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中,这柔软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温暖着我们,滋润着我们。在我们得意的时候,温情似缕缕春风,环绕着我们,我们沐浴其中;在我们失意的时候,温情如滴滴清露,湿润着我们,给我们注入活力。漫漫长夜,如一轮明月;炎炎夏日,似一泓甘泉。爱得柔情似水,爱得细水长流,爱得无微不至,爱得天长地久。

篇6:读《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心得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的封面上,几位小藏僧盘坐于地,倚在淡绿的墙下,各自手捧一本书安静地阅读。这画面让人感到,柔软的心,确有力量。

读林清玄的文字,总觉得似月光荡漾在水面上,偶有花瓣或树叶飘落,内心也随之泛起浅浅的波澜。或许,这种感觉就是柔软吧。这本最新散文选集,分六辑,选取了作者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功共48篇文章,向我们道述了柔软的力量。

人生有得失,我们总免不了在失去什么时悲伤叹息,但倘若我们有一颗柔软心,便会明白,得与失只是因缘的无常,有时只是过于在乎了。非常喜欢的古董莲花汤匙破碎了,心里念着,也不过是泥土做的。柔软心,是一种坦然。

《飞鸽的早晨》一文中,听了老师讲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弟弟放走了哥哥抓来的鸟儿们,晨曦照来,大地苏醒,心潮澎湃。柔软心,是一种慈悲。

柔软心还是一种记忆,儿时少年的记忆。在茅房里怀着虔诚的心情咕嘟咕嘟喝下两瓶汽水,心满意足地打出气嗝儿;红心番薯,不仅是一家人果腹之物,也记录着父亲的背影和那个年代;萤火虫飞入芒花,诉说着母亲的忍耐,那也是属于母亲的光泽。这些是林先生柔软的记忆。

柔软心使我们认清自己。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不是丰富、高档的物质生活所能企及的。没有泛滥的攀比和奢靡的炫耀,自己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创造出“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同时,也要保持理想的远景,不管顺境逆境,常怀感恩之心,认真努力,积极向上。

柔软心还使我们洞见人生的智慧。

不必欣羡象征富贵与吉祥的牡丹,只要真实纯朴,喜爱鸡冠花也是一种美好的认知。果树被剪枝,尽管流出汁液,尽管要忍受冬日的严寒,但它们仍等待着春天的发芽,人也要这样。

其实,人生诸多智慧皆在平常生活之中。看花赏月,焚香喝茶,因了柔软心的细腻,皆可得感悟,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正如林清玄在《柔软心》中所希望的那样,书中文字“洋溢着柔软心的香味”,感情诚恳真挚。文章里亦引用了很多佛家故事与箴言,使其透着智慧禅机,令人回味无穷。比如“人圆即佛成”,华严境界的四法界,等等。

感觉得到,林清玄是在用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达着柔软的真谛!经历着人生种种,柔软心帮我们沉淀了思想的杂质,保持着心中的清明,我们以从容的心态不断超拔自我,不疾不徐。这就是柔软的力量!林清玄说,“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做泥而开放。”是啊,柔软心是莲花,是菩提花。拥有一颗柔软心,便可智慧地生活,幸福地生活。

篇7:读《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心得

伴随着21天读书,21天打卡的‘剽悍青春,与书为伴’的活动读完了这本使人心境能得到修养的散文集。在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调节自我的身心来迎接社会骨干现实的言论,因为我是很渺小的,渺小到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关于网上很多人认为:“为什么要勉强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让环境来适应自己呢?”针对这一言论我只能表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自然感悟就不同了,就如:“一个人要是能被自我甚至于他人所苛求,那此人自然就不会沦为众生了。”阅读过林清玄先生文章的人,想必都有一种只需要每天处在心静、平和的环境中阅读一点,感悟一点,学习一点就够了的同感。简单明了,就是舍不得读完。(至少我是这样的)

关于这本书,之前的几篇文章都是有点偏心灵鸡汤类的自我感悟,比如:人生就如化妆,要学会从内而化;或者是贪图名利权位的人,那又何以能见到自我真实的性灵;亦或是关于爱情浅尝的痛苦与甜蜜等等。在这些章节中我都有用笔记本写下并阐述了自已心得感悟。

越过鸡汤类的言论,开始从亲情、友情来浅谈幸福。作者的父亲当年是落难被迫征兵——日本兵,也就是所谓的汉奸。在当汉奸的那些年过的很是痛苦,他们常常吃不上正常人所吃的食物,更别说能不能饱食了。有次实在忍不住饥饿,便去偷马糟中随意丢放的饲料,被逮住后却差点活活打死。那时,马儿比他们吃的还要好,他们最渴望以及最幻想吃的食物便是红苕。

作者这里写的有些零散,时常写了父亲年轻时征兵的事,又写作者小时候与父母亲生活时发生的事,还夹着些父亲远离家乡,母亲在乡守望,后来不知怎的,作者又开始和父亲在不同的地方寻找母亲,乃至于父亲死时也未曾见到作者与作者母亲的最后一面,也竟是后面作者才发现原来母亲早已经死了几年了。所以看的我时常分不清哪件事发生在前,哪件事发生在后。

不过最让我欣慰以及羡慕的还是友情,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者的朋友曾买花赠远方的女友,只因花店恰好有几支衬于好友,只因路途恰好经过友舍,便一起买之。却因好友恰好不在,便静等几个小时,早已延误去往女友的班次,最后心平气和的将花放在屋外,另写下便条:附赠予女友花一支。能获得这种友情的人,想必定是非常棒的,起码品质是没得说的。

谈完这些情感,再来看看爱情。对于作者阐述的爱情言论,我是比较赞同也比较钦佩的。他告诉我们:“学习是人间的功课,但是学习不一定要自己身陷泥沼才会体会的到,因为不单单仅指爱情,只要有观照之智、抉择的慧,也知道那泥沼的所在和深浅,那就可绕道而行或跨步而过。”作者还警告我们:“如果你只想采断崖绝壁的那一朵绝美百合,很可能百合没有采到,清晨已经消逝了。”亦或是:“爱情纵使贵如黄金,在鸟的翅膀绑着黄金,也会使最善于飞翔的鸟儿为之坠落!”

篇8:读《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有感

读《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有感

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选《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选》一书,该书收录《生命的化妆》《迷路的云》《温一壶月光下酒》《黄昏菩提》《正向时刻》《求好》《有情十二贴》《不是茶》《柔软心》等48篇不同时期经典作品。书中优美的辞藻,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引人入胜。

翻开眼前这本书,和着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韵。三言两语,智慧的光芒闪烁其中,洗净铅华,抛开那些看起来很虚无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会展示在面前。称其为散文精神的至高,我想也不足为过。

喜欢林清玄叙述自己儿时的故事。虽然表面说着自己儿时的事,但总表达着一种情感。读着、读着就会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看到了林清玄与“棋子”下棋,看到了林清玄和小松鼠嬉戏,也看到了林清玄过火时的恐惧、害怕。欣赏林清玄撰写自己现在的生活。每篇文章都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的怀念,或是一则意味深长的道理。

每则故事都写得十分真实,没有多余的文字,一切仿佛是那么自然,却又充满了奇妙的联想,空灵流动。转换了时空,仿佛置身于那书中的情景,心灵却澄澈洞明。

这篇《温一壶月光下酒》确实是达到一定的高度。它妙在一种风神,这种风神是从庄子到李白到东坡到张岱到林语堂再到林清玄,当然还有古龙。不过,索性除了这种萧散风神之外,还有一种更强劲的力量,就是一种厚重,这种厚重从孔子到司马迁到韩愈到朱熹到王阳明到曾国藩,风神与厚重并存。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渺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哲学的海洋里潜游泅渡,将之化为气息,化为血脉。我们得以看到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禅的机锋和日常生命体悟为一体的杰作。正如《黄昏菩提》中写到:“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读毕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文学如月光,无用却让内心柔软。内心柔软才有心思和敏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和感动,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化解浮躁和焦虑,抚平流年的伤痕,让内心不再孤单慌张。既不显露,也不隐藏。柔软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相关文章:

1.林清玄散文精选

2.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3.林清玄散文经典语录精选

4.《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000字

5.《林清玄散文》高中读后感

6.柔软的力量的人生哲理

7.林清玄散文

8.林清玄散文《白雪少年》读后感

9.柔软的力量优秀作文

10.柔软的力量作文550字

下载word文档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你心柔软,却有力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