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热点题型三法
“beguwolf”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高考英语听力热点题型三法,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考英语听力热点题型三法,欢迎阅读!
篇1:高考英语听力热点题型三法
作者:郝昌明
做好高考英语听力题既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听力,又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谈谈高考英语听力热点题型及应对策略。
一、直接听答法巧解细节判断题
高考英语听力题中约一半试题直接考查对时间、地点、内容、原因、数目、人物身份和人物关系等细节性知识听力判断的能力。考生应细听听力录音,并根据录音内容直接答题,此时应特别注重听关键词句并利用关键词句答题。
题例:(NMET1):
听力录音:
M: Excuse me, but it's a bit hot in here. Is it OK if I open the window?
W: Fine with me, I feel a little too hot.
听力试题: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Open the window.
B. Find another room.
C. Go out with the woman.
析:答案为A。听力录音中的“Is it OK if I open the window?”表明此人准备打开窗户。
二、主题分析法巧解归纳综合题
主题就是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实质,文意的延伸、情节的发展都是在主题句的引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主题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可见利用主题分析法可对听力录音进行整体理解并巧解听力试题。
题例:(NMET200310~12)
听力录音:
M: Hello, Mrs. Smith. I'm from the Daily Mirror. And I'm doing a report on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city bus service.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us service?
W: The bus service? Actually, I don't use it that often unless I have to go shopping.
M: What... how could the bus service be improved?
W: Well they... could turn up on time. I mean you look at the timetable and you think, oh, well, five minutes to wait and it turns out to be an hour.
M: Do any other people in your family use the bus service?
W: My husband. He uses it more often. But, fortunately, a girl who works in his office often gives him a lift to work, but when he does need to use it he's often angry at it. Once he waited up to fifty minutes at the station for a bus. So I think there should be some way of warning people when a bus is not going to arrive and certainly much more frequent bus services.
听力试题:
10. What exactly does the man want to find out?
A. What people think of the bus service.
B. How many people are using the bus service.
C. Which group of people use the bus service most often.
析:答案为A。认真听完录音可知,该段对话主要讲述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了解其所在地汽车服务情况,女主人公告诉他当地汽车经常误点,其丈夫只好搭乘女同事的汽车上班,这就是该段对话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男主人公想要了解的是人们对当地的公共汽车服务情况有什么看法。
11.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bus service?
A. The distance between bus stops is too long.
B. The bus timetables are full of mistakes.
C. Buses are often not on time.
析:答案为C。根据本文主题,女主人公认为当地汽车经常误点。
12. Why does the woman say her husband is fortunate?
A. He often goes to work in a friend's car.
B. He doesn't need to go shopping by bus.
C. He lives close to the bus station.
析:答案为A。由主题内容可知,女主人公的丈夫为避免汽车误点影响准点上班,经常乘坐女同事的汽车。
三、背景综合分析法巧解深层理解题
不少听力题的所用信息委婉含蓄,理解层次深,涉及面广,仅通过听关键词句或片段信息难以满足解题的需要,此时应深层次、全方位分析材料背景,从而成功解出相关试题。
题例1: (NMET北京4):
听力录音:
M: How are you getting to the airport?
W: Well, I haven't really got any choice. I have to take the bus. My car is at the garage getting repaired and the taxi is just too expensive.
听力试题: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will go to the airport by taxi.
B. The woman is asking the man for help.
C. The woman's car has broken down.
析:答案为C。不少考生认为由听力内容“and the taxi is just too expensive”可排除A。根据“How are you getting to the airport?”所提供的信息,他们认为答案应选B。其实认真分析对话背景可知,即使“How are you getting to the airport?”表请求帮忙,也是男主人公请女主人公帮忙,而不是女主人公请男主人公帮忙,因此B肯定为错误选项。认真分析听力试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可知,原题问我们从对话中得出什么结论,此时我们不一定非得答我们要用什么具体交通工具或没有具体交通工具要请人帮忙。听力内容“I have to take the bus.”明确表明所乘交通工具为公共汽车,这也证明B是错误的,因为有公共汽车乘就不需要人帮忙。听力内容“My car is at the garage getting repaired and the taxi is just too expensive.”表明,C为正确答案。
题例2:(NMET2002北京20)
听力录音:
I taught in Tokyo, Japan, and I thought I had prepared myself pretty well before with the necessary travel books and my helpful Japanese-Canadian roommate. I was really excited about teaching because it was my first paying job. I began each class by introducing myself. I could see the excitement in my students' faces as they have a real American girl. Their warm welcome made me feel comfortable, and so I let them ask me some questions. To my surprise, I was asked questions like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Why aren't you married”, “Why did you come to Japan”. I was really surprised. I couldn't believe that the students could ask such personal questions and expect honest answers. After this happened in several classes, I stopped giving the students chances to ask me these questions. I later found out that these questions are acceptable in Japan, and this is not information that is considered too personal. Once I realized that the students didn't mean to be impolite and actually cared about me, I feltmuch more comfortable about my first experiences.
听力试题:
How did she feel about the students' questions?
A. She felt angry. B. She was moved. C. She felt uncomfortable.
析:答案为C。认真听完这段听力材料可知,这位美籍教师对日本学生所问个人隐私问题产生的反应,在录音材料中有如下表所示的描绘性内容,代表着特定的心理反应。
不少考生可能会误选A,因为他们把“我”十分意外、难以置信和拒绝学生提问的心理反应看成生气的表现。还有不少考生可能会误选B,因为他们把“我” 十分意外、难以置信和拒绝学生提问的心理反应转化为心情更加舒畅的心理反应,并认为这是“我”被感动的结果。
本题所问的是美籍教师对日本学生所提问题的个人感受,并不是问她后来怎么看待日本学生所提个人隐私问题。尽管当她后来认识到日本学生问这些隐私问题在本国可以接受时心情舒畅起来,但毕竟刚开始时心情不是很舒服的,故答案应为C。
篇2:高考化学热点题型
化学计算
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
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一般体现为三个“一”: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和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该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篇3:高考化学热点题型
化学实验的创新探究
1、球形干燥管的创新使用
(1)A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来防倒吸,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
(2)B装置为简易的过滤器,可净化天然水。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活性炭对液体中的色素进行吸附。
(3)C装置是一微型反应器。该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防止污染。如铜丝在该装置中燃烧时,Cl2封闭在干燥管内,实验结束后剩余的Cl2不仅可以用水吸收,还可以观察CuCl2溶液的颜色。
(4)D装置为一简易的启普发生器, 可用于H2、CO2等的制取。
(5)E装置起干燥、除杂或缓冲气流的作用。
2、仪器连接的创新与改进
(1)仪器巧妙连接,取代启普发生器
(2)仪器创新连接,防止尾气倒吸
a.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吸收气体。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小,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的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烧杯中的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
b.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被吸收液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减小,使吸收液倒吸进干燥管中,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立漏斗式的功能类似。
c.蓄液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中。
d.脱离式:因导管没有与液体接触,从而无法产生倒吸。
e.液防式:通过改变试剂的方法达到防倒吸的目的。如吸收HCl时,HCl不溶于四氯化碳而无法倒吸,HCl从四氯化碳中逸出进入水中而溶解。
篇4:浅谈如何搞好高考总复习化学热点题型的复习
浅谈如何搞好高考总复习化学热点题型的复习
高考热点题每年高考卷都占的一定比例,如何搞好这种类型题目复习呢?我在近几年的高考总复习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经验.
作 者:李火忠 作者单位:南靖一中,福建南靖,3636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33.8 关键词:高考 总复习篇5: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热点题型及得分秘籍
热点题型一、镶嵌式默写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默写能力。
要注意:(1)句“霜鬓”笔画较多容易写错;(2)句“盈袖”容易写错;(3)句“浩荡”容易写错。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2)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3)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
【提分秘籍】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5.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金就砺则利(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舞幽壑之潜蛟(5)侣鱼虾而友麋鹿(6)族秦者秦也
热点题型二、情境式默写
例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______”是写春天,“佳木秀而繁阴”是写夏天,“_______”是写秋天,“水落而石出”是写冬天。
(3)王勃非常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远隔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式默写题。题干中虽有提示,道考查范围广,考察容量大、跨度大,值得注意。备考这类题目,考生平常背诵时要注意领悟文章内容及句子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的写法,留意语句顺序等。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提分秘籍】
情境式默写题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常常创设一个情境,要求填写相关的句子,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和大纲卷的默写题都采用了这种题型。其中,“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这里就设置了“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情境。在今后的高考中,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对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是大势所趋,这种开放式的默写题无疑会成为考查热点,因此,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
【方法归纳】
揣摩提示明情境,紧扣关键填句子
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填写句子。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2.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示性信息主要有作者、出处及题干中的叙述性情境等。
3.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做好了上述几步后,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了。
【举一反三】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的“________,______”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白在《将进酒》中以乐观自信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的句子是“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3)王勃写下的“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既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的最远处,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视野中的天顶。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天生我材必有用(3)落霞与孤鹜齐飞
【典题训练】
1.【2016年高考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______,______。
【答案】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无边落不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仁人志士及爱国人士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6年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8)心事浩茫连广宇,___________。(鲁迅《无题》)
【答案】
(1)夕揽洲之宿莽
(2)引喻失义
(3)黄发垂髫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早生华发
(7)不义而富且贵
(8)于无声处听惊雷
【解析】
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揽、洲、宿莽、垂髫、栈、钩连、沧、义等。
【备考训练】
1.(2014全国卷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014全国卷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荆旗蔽空
3.(2014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析】
第(2)句中注意“骐骥”“驽”的字形,第(3)句中注意“尊”“酹”的字形。
【答案】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诗文默写向来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考核的重点依然包括课内的名句名篇,考试大纲规定的必备篇目更是重中之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热点题型及得分秘籍,希望大家喜欢!
热点题型一、镶嵌式默写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默写能力。
要注意:(1)句“霜鬓”笔画较多容易写错;(2)句“盈袖”容易写错;(3)句“浩荡”容易写错。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2)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3)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
【提分秘籍】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5.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金就砺则利(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舞幽壑之潜蛟(5)侣鱼虾而友麋鹿(6)族秦者秦也
热点题型二、情境式默写
例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______”是写春天,“佳木秀而繁阴”是写夏天,“_______”是写秋天,“水落而石出”是写冬天。
(3)王勃非常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远隔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式默写题。题干中虽有提示,道考查范围广,考察容量大、跨度大,值得注意。备考这类题目,考生平常背诵时要注意领悟文章内容及句子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的写法,留意语句顺序等。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提分秘籍】
情境式默写题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常常创设一个情境,要求填写相关的句子,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和大纲卷的默写题都采用了这种题型。其中,“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这里就设置了“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情境。在今后的高考中,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对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是大势所趋,这种开放式的默写题无疑会成为考查热点,因此,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
【方法归纳】
揣摩提示明情境,紧扣关键填句子
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填写句子。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2.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示性信息主要有作者、出处及题干中的叙述性情境等。
3.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做好了上述几步后,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了。
【举一反三】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的“________,______”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白在《将进酒》中以乐观自信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的句子是“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3)王勃写下的“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既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的最远处,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视野中的天顶。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天生我材必有用(3)落霞与孤鹜齐飞
【典题训练】
1.【2016年高考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______,______。
【答案】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无边落不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仁人志士及爱国人士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6年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8)心事浩茫连广宇,___________。(鲁迅《无题》)
【答案】
(1)夕揽洲之宿莽
(2)引喻失义
(3)黄发垂髫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早生华发
(7)不义而富且贵
(8)于无声处听惊雷
【解析】
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揽、洲、宿莽、垂髫、栈、钩连、沧、义等。
【备考训练】
1.(2014全国卷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014全国卷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荆旗蔽空
3.(2014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析】
第(2)句中注意“骐骥”“驽”的字形,第(3)句中注意“尊”“酹”的字形。
【答案】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考英语听力热点题型三法】相关文章:
1.天津高考英语听力
2.高考英语听力成绩
3.高考英语听力查分
10.备考高考热点作文:摩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