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说课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没钱买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高中政治说课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高中政治说课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高中政治说课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高中政治说课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说课稿范例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政治生活》教学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参与的政治生活为起点,说明人民享有和行驶民主权利,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因此第二单元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人民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管理、行驶民主权利的表现,也是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本单元与上一单元为第三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框是学生学习《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以及《政府权力: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体现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此该框教学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
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关注《焦点访谈》,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权力的运用可能两种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特别是学生有关的生成资源,提高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课程标准内容第二单元第6条“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的合理性和途径分析;因此:为什么要监督政府?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成长经历和认识水平所限,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问题不理解;特别是在实际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以及腐朽现象依然严重,增加了该框教学的难度。因此: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难点。
总之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要原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发问题;又要高于学生,对于学生存在问题进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引导;最后回归学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基本理念:依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力求贯彻并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教学观。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探讨;注重实践性,力求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为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视野,从而引导学生调查、思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体验活动,增长学习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根据学生的生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让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依法执教,我综合运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
②讲授法。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正确理解。
③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特别是调查本地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做法,来分析本地政府是否敢于接受人民监督以及怎样接受监督,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选用几种不同教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学与学法相结合。
①根据本框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问题,加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②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总之具体的学法融入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环节中。
四、说教学思路设计与环节处理
(一)、教学基本思路: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学生问题为中心和教师引导分析有机结合,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上,对于教材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挖掘并整合学生学习资源。
(二)、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复习依法行政基本观点后,引导学生思考:若政府没依法行政怎么办?运用多媒体播放已看过的《焦点访谈》视频。
探究一:为什么《焦点访谈》备受众人关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公众关注腐朽问题。(学生举例事先准备有关腐朽案件,教师点评学生具有社会参与意识。)
环节2、情景分析 (教学内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探究二:阅读材料二则:原广西玉林市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原江西省副省长胡X清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问题:①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①后,教师引导: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朽。进一步设问: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贪腐腐化分子呢?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运用权力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前者贪腐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学生先分析②(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整回答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探究三:既然对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有必要性且意义重要。那么
我国历史上对于权力监督有哪些机构?
②联系当前状况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历史科代表回答问题①后,教师分析: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 引导学生看书P47页,师生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总结: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与过去相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过渡到对问题②,让学生先谈。教师分析: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ⅰ、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腐朽事例
ⅱ、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板书)
(对于学生举例腐朽事例的有效信息进行板书,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监督渠道或方式的探究。)教师归纳总结: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运用多媒体播放《审计风暴》视频)
课堂练习:(展示例子,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加深行政监督体系理解)
探究三:(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的)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腐朽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腐朽问题,期望未来成长为制度建计者。
环节3、情景回归、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探究四: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结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分析本课基本观点,明确知识结构,升华学生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成为制度设计者而努力读书。
作业设计:调查永安市政府或乡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版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三)教学反思:
1、课前集体备课程,事先预计本框教学有一定难度,且学生可能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等;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有意识收集材料、整理材料,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思维能力,关注困惑点,所以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充分调动整个教学,组织流畅。
2、在教学中,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设计,引导学生程度恰当,认为符合新课程教学。
3、在教学中,基本上能把握教材,利用学生所收集的材料特别是学生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整合,做到课程把握与开发相结合,感觉处理很满意,学生反映也良好。只不过课前准备也有点累,但能获得学生认可也值。
问题:①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①后,教师引导: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进一步设问: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贪污腐化分子呢?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运用权力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前者贪污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学生先分析②(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整回答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探究三:既然对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有必要性且意义重要。那么
我国历史上对于权力监督有哪些机构?
②联系当前状况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历史科代表回答问题①后,教师分析: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 引导学生看书P47页,师生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总结: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与过去相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过渡到对问题②,让学生先谈。教师分析: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ⅰ、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腐败事例
ⅱ、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板书)
(对于学生举例腐败事例的有效信息进行板书,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监督渠道或方式的探究。)教师归纳总结: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运用多媒体播放《审计风暴》视频)
课堂练习:(展示例子,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加深行政监督体系理解)
探究三:(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的)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腐败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腐败问题,期望未来成长为制度建计者。
环节3、情景回归、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探究四: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结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分析本课基本观点,明确知识结构,升华学生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成为制度设计者而努力读书。
作业设计:调查永安市政府或乡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版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三)教学反思:
1、课前集体备课程,事先预计本框教学有一定难度,且学生可能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等;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有意识收集材料、整理材料,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思维能力,关注困惑点,所以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充分调动整个教学,组织流畅。
2、在教学中,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设计,引导学生程度恰当,认为符合新课程教学。
3、在教学中,基本上能把握教材,利用学生所收集的材料特别是学生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整合,做到课程把握与开发相结合,感觉处理很满意,学生反映也良好。只不过课前准备也有点累,但能获得学生认可也值。
篇2:高中政治《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说课稿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主题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按说课评价的标准对本框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政治生活》教学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参与的政治生活为起点,说明人民享有和行驶民主权利,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因此第二单元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人民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管理、行驶民主权利的表现,也是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本单元与上一单元为第三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框是学生学习《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以及《政府权力: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体现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此该框教学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
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关注《焦点访谈》,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权力的运用可能两种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特别是学生有关的生成资源,提高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课程标准内容第二单元第6条“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的合理性和途径分析;因此:为什么要监督政府?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成长经历和认识水平所限,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问题不理解;特别是在实际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以及腐朽现象依然严重,增加了该框教学的难度。因此: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难点。
总之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要原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发问题;又要高于学生,对于学生存在问题进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引导;最后回归学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基本理念:依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力求贯彻并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教学观。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探讨;注重实践性,力求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为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视野,从而引导学生调查、思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体验活动,增长学习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根据学生的生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让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依法执教,我综合运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
②讲授法。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正确理解。
③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特别是调查本地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做法,来分析本地政府是否敢于接受人民监督以及怎样接受监督,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选用几种不同教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学与学法相结合。
①根据本框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问题,加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②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总之具体的学法融入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环节中。
四、说教学思路设计与环节处理
(一)、教学基本思路: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学生问题为中心和教师引导分析有机结合,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上,对于教材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挖掘并整合学生学习资源。
(二)、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学内容:群众喉舌政府镜鉴)
复习依法行政基本观点后,引导学生思考:若政府没依法行政怎么办?运用多媒体播放已看过的《焦点访谈》视频。
探究一:为什么《焦点访谈》备受众人关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公众关注腐朽问题。(学生举例事先准备有关腐朽案件,教师点评学生具有社会参与意识。)
环节2、情景分析(教学内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探究二:阅读材料二则:原广西玉林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原江西省副省长胡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问题:①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②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①后,教师引导: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朽。进一步设问: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贪脏腐化分子呢?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运用权力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前者贪脏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学生先分析②(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整回答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探究三:既然对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有必要性且意义重要。那么
我国历史上对于权力监督有哪些机构?
②联系当前状况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历史科代表回答问题①后,教师分析: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引导学生看书P47页,师生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总结: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与过去相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过渡到对问题②,让学生先谈。教师分析: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ⅰ、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腐朽事例
ⅱ、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板书)
(对于学生举例腐朽事例的有效信息进行板书,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监督渠道或方式的探究。)教师归纳总结: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运用多媒体播放《审计风暴》视频)
课堂练习:(展示例子,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加深行政监督体系理解)
探究三:(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的)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腐朽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腐朽问题,期望未来成长为制度建计者。
环节3、情景回归、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探究四: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结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分析本课基本观点,明确知识结构,升华学生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成为制度设计者而努力读书。
作业设计:调查永安市政府或乡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版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三)教学反思:
1、课前集体备课程,事先预计本框教学有一定难度,且学生可能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等;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有意识收集材料、整理材料,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思维能力,关注困惑点,所以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充分调动整个教学,组织流畅。
2、在教学中,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设计,引导学生程度恰当,认为符合新课程教学。
3、在教学中,基本上能把握教材,利用学生所收集的材料特别是学生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整合,做到课程把握与开发相结合,感觉处理很满意,学生反映也良好。只不过课前准备也有点累,但能获得学生认可也值。
篇3:高中政治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案优秀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目标
(1)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
(2)知道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3)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4)明确政府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教学重难点
依法行政的原因及措施
教学过程
二.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1.预习检查:
⑴依法行政的含义——针对学习目标1
⑵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针对学习目标1
⑶权力行使的环节——针对学习目标3
2.情境导入:
播放《投其所好》的反腐题材的小品,导出国家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不能滥用,应该依法行使!
3.问题探究一 ——针对学习目标2
⑴探究问题:暴力执法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
⑵提出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探究完回到座位——小组代表自告奋勇展示成果——师点拨
4.问题探究二——针对学习目标1
⑴探究问题:分析三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个具体要求?
⑵提出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探究完回到座位——小组代表自告奋勇展示成果——师点拨
5.问题探究三——针对学习目标3
⑴探究问题——政府是如何决策的?
⑵提出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探究完回到座位——小组代表自告奋勇展示成果——师点拨
6.检测反馈——针对学习目标1.3
⑴要求:限时5分钟,完成【课堂探究学案】中的【当堂检测】5道选择题,做完自对答案,学生自主讲解错题,教师点拨。
⑵师点拨高频出错题:T3:③公民成为直接决策者说法错误;④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体现了依法决策,故排除。善用排除法。
7.组织演讲——针对学习目标4
演讲主题:《我的中国梦》
要求:自高奋勇,展示自己。
点拨:我的中国梦便是依法治国的梦,依法治国不仅仅是政府要依法行政,更是要求我们提高公民素养,培养法制观念,更是我们每一个的梦,你的中国梦是什么样的,向大家展示一下吧!
8.总结反思
要求:自主整理笔记,完善体系。
篇4:高中政治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案优秀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②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
①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②学会辩证的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正确运用权力可以造福社会,滥用权力可能滋生腐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法治观念。
②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
③了 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依法行政
【教学难点】
依法行政的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漫画导入法;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欣赏漫画《决策》:
SHAPE MERGEFORMAT
思考:政府的这种决策方式是否合理?应该怎样决策?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政府关门决策,缺少透明度和群众参与,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从而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漫画简洁直观,形式新颖,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探究一:如何看待城管的这种执法行为?
城管,一个被推到社会矛盾风口浪尖上的名词。一方面,城管在城市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市容市貌的维护离不开他们;另一方面城管执法过程中时常出现暴力执法的现象,引发了严重的对峙与冲突,成为影响政府形象,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课件展示图片: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思考:城管的执法方式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用近些年的社会焦点为例,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有话可讲,能提高大家的参与度。)
学生讨论、说明理由。
教师点评:
城管的做法不恰当。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这就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要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探究二:公共权力 切莫乱用
镜头一:某市环保局发布文件规定,辖区内从事餐饮业的商户必须统一安装某品牌的油烟净化器,否则不予办理排污许可证。
镜头二:某事政府为奖励纳税大户,宣布该市企业凡纳税额超过50万元者,其法人代表若违反交通法规,可免于处罚。
探究问题:
⑴上述两政府部门作出的决定理由正当吗?说说你的看法。
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⑴上述两政府部门作出决定的理由不正当,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这就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要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⑵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置身于民主和法律的监督之下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探究三:某镇是一个造酒古镇。为了促进当地造酒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镇政府决定把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改成“白酒一条街”,街上所有商户都必须卖当地白酒。经营其它商品的商户一律搬走,镇政府既无安置计划,也无补偿承诺。上级部门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责令镇政府予以改正,认真听取商户意见,公开道歉,明确安置办法和补偿标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副镇长责令停职检查,接受处理。
问题:上级政府是如何做到依法行政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意见,组长回答。
教师总结:
①从根本上讲,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③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教师继续补充:
合法行政:行政机关执行管理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进行。
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权责统一: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探究四:
材料一 城管给小摊贩讲道理,说明占道经营的危害性,劝其离开。
材料二 某市政府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政府采购竞标大会,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了全市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所需的一宗办公用品,既节省了财政开支,又解决了各部门办公设备紧缺的问题。
材料三 某派出所地派出所民警在追捕逃犯的过程中,追到某农民的菜地与逃犯展开了斗争,将农民的蔬菜毁坏许多,事后,派出所民警按市场价格对毁坏的蔬菜给予了全部经济赔偿。
【高中政治说课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相关文章:
1.监督权力范文
2.高中政治说课稿
4.权力的名言
5.联合体协议书权力
7.高中政治知识点
8.高中政治教案
9.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10.行使的近义词及造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