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基础达标测试题
“石凉花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初一地理基础达标测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一地理基础达标测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初一地理基础达标测试题
关于初一地理基础达标测试题
1.俄罗斯交通运输中,货物周转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B.内河C.海运D.管道
2.俄罗斯下列矿产地中,盛产铁矿的是( )
A.库尔斯克B.第二巴库C.库兹巴斯D.秋明油田
3.关于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线路在全国分布不均衡
B.欧洲部分铁路网稀疏
C.货物运输主要以铁路、管道为主
D.客运主要以铁路、内河运输为主
4.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为( )
A.公路B.铁路C.空运D.河运
5.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从俄罗斯通过管道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 )
A.煤、石油B.石油、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D.水能、潮汐能
6.俄罗斯( )
A.属于亚洲国家
B.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强大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首都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
7.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是( )
A.农业、畜牧业B.核工业、宇航工业
C.纺织工业,食品工业D.消费品制造业
8.俄罗斯的交通运输业主要是( )
A.航空B.内河航道C.公路D.铁路
9.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优势在于( )
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森林资源丰富
C.劳动力充足
D.科学技术发达
10.我国某企业参加产品订货会,收到俄罗斯大批订单,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是( )
A.食品B.飞机C.火箭D.天然气
11.有人说:“要想从俄罗斯带些本国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给朋友很不容易”这句话说明俄罗斯的什么行业不发达( )
A.重工业B.轻工业C.核工业D.宇航工业
12.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是( )
A.农业、畜牧业B.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
C.纺织工业,食品工业D.消费品制造业
13.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主要工业区分布在原料丰富的亚洲部分
C.俄罗斯是一个农牧业并重的国家,伏尔加流域和顿河流域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分布区
D.摩尔曼斯克港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
14.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B.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C.俄罗斯的农业很发达,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D.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
15.俄罗斯农业生产不稳定的原因是( )
A.雨热不同期B.多台风
C.耕地狭小D.纬度高,热量不足
16.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
A.耕地面积小B.气候干燥
C.土壤贫瘠D.冬季漫长而寒冷
17.读俄罗斯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洲的国家
B.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C.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俄罗斯主要的农业分布区
D.俄罗斯的交通运输以管道和航空为主
18.关于俄罗斯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发展农业潜力巨大
B.农业区主要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C.农业发达,是欧洲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D.影响农业生产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
19.以乌拉尔山为界,把俄罗斯分东西两大经济地区.如图是“俄罗斯东西两大经济地区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B.乙地区科技水平较高
C.发展方向是向乙地区开发
D.甲是东部地区,乙是西部地区
20.西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 )
A.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B.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
C.这里山的构造容易开挖修建铁路
D.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
篇2:《解一元一次方程》基础达标测试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基础达标测试题
1.当x=_______时,式子4x+8与3x-10相等.
2.某个体户到农贸市场进一批黄瓜,卖掉 后还剩48kg,则该个体户卖掉______kg黄瓜.
3.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2倍,乙现在年龄是( )
A.30岁 B.20岁 C.15岁 D.10岁
4.若干本书分给某班同学,每人6本则余18本,每人7本则少24本.设该班有学生x人,或设共有图书y本,分别得方程( )
A.6x+18=7x-24与
B.7x-24=6x+18与
C. 与7x+24=6x+18 D.以上都不对
5.(教材变式题)解下列方程:(用移项,合并法)
(1)0.3x+1.2-2x=1.2-27x
(2)4010%x-5=10020%+12x
6.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7.煤油连桶重8千克,从桶中倒出一半煤油后,连桶重4,5千克,求煤油和桶各多少千克?
拓展提高
8. 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人实现千年的飞天梦想,卫星在绕地球飞行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变轨,如图.已知第一次变轨后的飞行周期比第二次变轨后飞行周期少8小时,而第三次飞行周期又比第二次飞行周期扩大1倍.已知三次飞行周期和为88小时,求第一、二、三次轨道飞行的周期各是多少小时?
篇3:《两级地区》基础达标测试题
《两级地区》基础达标测试题精选
1.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太平洋B.大洋洲.太平洋C.南极洲北冰洋D.亚洲大西洋
2.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的海峡名称是()
A.麦哲伦海峡B.德雷克海峡C.白令海峡.D.马达加斯加海峡
3.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东方站和和平站B.中山站和长城站C.长城站和东方站D.中山站和和平站
4.下列大洲距南极洲最近的是()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
5.包围北冰洋的大洲中,不可信的是()
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
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的建立时间为()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7.我国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
A.正东方向B.正西方向C.正北方向D.正南方向
8.“南极的主人”是指()
A.海故B.鲸C.磷虾D.企鹅
9.南极洲自然资源占世界之首的是()
A.地下煤资源储量很大B.地上固体淡水储盘很大
C.海洋生物资源丰富D.露天铁矿储旦丰富
10.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人是()
A.路尔德·阿蒙森B.罗伯特·斯科特C.麦哲伦D.詹姆斯·库克
11.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只限于()
A.经济目的B.旅游目的C.科学目的D.和平目的
12.当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时,北极点附近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大于夜长B.昼夜等分C.极夜D.极昼
篇4:初一语文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短文两篇 达标题
A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这无疑是一种du lu________。
(2)充满车辆与烟cōng________的城市。
(3)牙yín________咬得酸痛。
(4)早已习惯于wū zhuó________了。
2.品味语言,按原文填入恰当的词语。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________。
(2)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________在枝头。
(3)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________画。
(4)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________。
3.选出对“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中与“忧愁”不对应的项[]
A.人们对环境的污染视而不见
B.总是我们最早迎接太阳
C.制造的“清新”很少有人去珍惜
D.在城市同类太少,我们只是一种点缀
4.用下列词语各说一句话。
(1)沉甸甸:________
(2)玲珑剔透:________
(3)不可磨灭:________
(4)回味无穷:________
5.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使之连贯顺畅。
①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②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
③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④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
⑤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⑥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⑦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⑧当他回首往事时
正确的是:________
B
1.给加粗字注音:
贪婪( ) 雏形( ) 丰硕( ) 累累( )
2.解词:
①繁弦急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体而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灯红酒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至今日,你肯定有许多有意义的“第一次”经历,请你选择最精彩的“第一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
4.《行道树》作者为台湾女作家________,《第一次真好》选自________。
能力提高
1.《行道树》一文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欢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2.《第一次真好》一文中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3.熟读课文,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的句子。
①当夜幕降临的时候,________。
②一________硕大的________沉甸甸重吊在枝头。
③________只是一种点缀。
④第一次看到________,但觉________。
C
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贪婪(lán) 堕落(du) 点缀(zuì) 冉冉(rán)
B.雏形(zhì) 丰硕(shu) 累累(lèi) 沉甸甸(diān)
C.玲珑剔透(tī) 具体而微(wēi) 丰硕(shu) 孵(fū)
D.牙龈(chǐ) 姊妹(zǐ) 繁弦急管(xuán) 污浊(zhuó)
二、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映象?
C.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踢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副秋日风情画。
三、下列句中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是( )
A.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B.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C.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D.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四、下列说法中对“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面说“不见得很美”,后面又说是“风情画”,前后矛盾。
B.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看到小鸟的惊喜之情。
C.“风情画”与风景画相比更加富有地域特色,融入了风土人情的意味。
D.景色“不见得很美”是因为作者是“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
五、请给下列一段文字正确排序
①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②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③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④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⑤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⑥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
⑦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
A.这座城市变化真大,几年前还很落后,现在哪怕晚上都是一派红灯绿酒的繁华景象。
B.为了感谢刘畅对我的帮助,我特地送给他一架精致的航模,这航模具体而微就像真的一样。
C.她的眼睛玲珑剔透,闪着智慧的光芒。
D.那个报告实在太精彩了,至今大家都还在热情洋溢地讨论,真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答案
A
1.(1)堕落(2)囱(3)龈(4)污浊2.(1)红灯绿酒(2)垂吊(3)风情(4)多姿多彩3.B(A、D、C三项“忧愁”的情感显而易见,只有B项在文中是乐意去做的,传达的是一种“奉献”)4.(略)5.②⑦⑧③⑥④①⑤
B
[基础达标]
1.略2.①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②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③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④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3.略 4.张晓风《无言歌》
[能力提高]
1.因为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但人们竟然习惯,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毕竟改变不了大局,所以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2.因为好的“第一次”使人回味无穷,“珍重第一次”其实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就是希望读者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不断使生命多姿多彩。
3.略
C
一、C 二、A 三、D 四、C 五、⑤①③④②⑥⑦ 六、C
篇5:初一历史基础测试题
初一历史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
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
D.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国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
4.“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舜→尧→禹B.尧→舜→禹C.禹→舜→尧D.舜→禹→尧
5.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21世纪B.约公元前20世纪C.公元21世纪D.公元20世纪
6.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面的什么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8.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
A.夏桀 B.商纣 C.周武王 D.周幽王
9.“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0.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1.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的能力和政治野心。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
12.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A.退避三舍B.一鸣惊人C.卧薪尝胆D.问鼎中原
13.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
14.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1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16.“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17、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以经开始广泛使用
A.青铜农具B.铁制农具C.石制农具D.木制农具
18、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
19、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A.公元前230年B.公元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221年
20、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
A.隶书B.楷书C.小篆D.草书
二、材料分析题(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一变法的内容吗?
答:商鞅变法,1、改革土地制度,2、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5、严明法令。
(2)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当时的国君是谁?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3)如何评价这次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答:1、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2、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也得到很大发展3、还能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三、列举题(10分)
1、举出五个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
答:皇帝、神农、尧、舜、禹
2、举出夏商周的建立者。
答:禹(大禹你)、汤(成汤,商汤)、姬发(周武王)
3、举出春秋五霸。
答: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越王勾践
4、举出战国七雄。
答:齐楚秦燕赵魏韩
四、简答题(10分)请你说出秦统一六国的大业是由谁来完成的?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哪里?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秦采取了那些统一的措施?
答:秦始皇;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篇6:初一地理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
1.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是5000千米,若按1厘米代表500千米的比例尺绘制地图,那么图上的距离应是()
A.5厘米B.10厘米C.15厘米D.20厘米
2.步行做一日往返的野外考察,下列哪种比例尺的地图不适用()
A.1:1000B.1:10000C.1:100000D.1:1000000
3.如果在一张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画四个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应该()
A.都指向图的上方B.都指向图的下方
C.都指向图的中心D.都指向图的四周
4.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B.亚洲地图C.东半球地图D.世界地图
5.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比例尺的地图内容最详细()
A.1:5000B.五万分之一
C.1/5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6.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7.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
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地图上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的图例符号是()
9.学完“地图上的比例尺”之后,小丽、小华、小明、小玲四位同学,针对“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的地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四人的发言,你认为谁的说法不正确()
A.小丽: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
B.小华: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小
C.小明: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内容详细些
D.小玲: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内容粗略些
10.甲地位于31N,165E;乙地位于28S,125W。甲地在乙地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十一”黄金周,王伟一家自驾车从所在市到北京游览,应该怎样选择地图。请完成下列11—12两题:
11.为了保证顺利到达,最适用的地图是()
A.中国铁路交通图B.中图公路交通图
C.世界政区图D.中国地形图
12.到达北京后,他们想去游览北京的旅游景点,需要查找()
A.北京市地形图B.北京政区图C.北京市导游图D.北京市交通图
13.一个人自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0米,最后他将位于出发点的()
A.正北方B.正南方C.正东方D.正西方
初一地理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年。
2.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带、带、带、带、带。
二、选择题。
1.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A.一年
B.一天
C.12小时
D.一个月
2.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一定是春分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南半示是夏至
3.地球上太阳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的界线分别是()
A.66.5°N和66.5°S
B.都是0°
C.23.5°N和23.5°S
D.30°N和30°S
4.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5.下列纬线,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A.23.5°N
B.23.5°S
C.30°S
D.5°N
6.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
A.一天中的昼夜交替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四季的更替
D.昼极长短的变化
14.某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正前方是()
A.南方B.北方C.东方D.西方
二.读图综合题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火车站在宾馆的什么方向?______________。
⑵量算一下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有多远?_________。
⑶从宾馆到公园选择哪条公交线路最好?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假如有一天刮东北风,那么湖中的船只从A处划到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划船保持20米/秒的速度,从A处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_____。
16.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⑴A点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地。
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②地属于____带。
⑷判断: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17.读“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2)图中A点的海拔是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
坡度较陡的`线路是(AB线路或CD线路)
(4)图上BD之间水平直线距离大约是米。
答案:
1.B 2.D 3.D 4.D 5.A 6.D 7.A 8.B 9.B 10.A 11.B 12.D 13.C 14.A
15.⑴西北方向
⑵约175米
⑶选择3路。路程最短,能节省时间和路费
⑷逆风
⑸约5分钟
16.⑴90E,60N
⑵①④
⑶北寒带北温带
⑷正北西北
17.(1)山谷 (2)300 (3)AB(4)800米
初一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B.C.D.
2.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A.赤道B.地球公转轴
C.极点D.经线和纬线
3.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正南方向B.西北方向
C.正北方向D.东南方向
4.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乙、甲、丙D.丙、甲、乙
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D.时刻相同
6.地球自转的现象是()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昼夜交替D.五带的划分
7、随着地球的自转,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间为()
A.一天B.区时C.地方时D.北京时间
8、“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日”是指()
A.15小时B.20小时C.24小时D.36小时
9、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
A.千米/小时B.1666千米/小时C.3000千米/小时D.2555千米/小时
二、读图综合题
10、读下图,完成问题
(1)在图中地轴上标注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2)图中A点比B点_____(早、晚)看到日出,如果此A点地方时为4:00时,B点的地方时应该为______。
(3)北京位于116°E,40°N,当A点位4点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A.0点B.6点C.12点D.8点
答案
1、B2、B3、D4、D5、A6、C7、C8、C9、B
10、(1)略
(2)晚6:40,
(3)D
篇7:初一地理随堂测试题
初一地理随堂测试题
1.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
A、东南风B、东风C、南风D、西北风
2.右图中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3.右图天气符号自上而下,正确的表示是()
A.雷雨、霜冻、降雪、雾B.降雪、雾、霜冻、雷雨
C.降雪、雷雨、霜冻、雾D.雾、雷雨、降雪、霜冻
4.下面四种天气中,出现那种天气预警信号时,中学生不用上学?()
5.A.晴转多云,气温19到27摄氏度B.多云转晴,气温19到27摄氏度
C.阴转晴,气温27摄氏度以下D.晴转阴,气温19到27摄氏度
6.天气预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对下列图表信息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A.哈尔滨中雪转小雪,空气质量优B.北京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良
C.南通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优D.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用符号表示为()
8.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二、三级转三、四级,气温20℃/8℃。对于这次预报小明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雨B.风是吹向东南方向的
C.风力会越来越大D.当日最低气温为8℃
9.读“天水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日天水地区的天气为,最低气温为()℃,最高气温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
(2)此日天水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3)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
A.空气质量B.风向C.气温和降水D.风力。
10.下列行为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A.秋收后,村民把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B.城里的汽车越来越多
C.许多家庭用煤炉生火做饭D.电动摩托车的使用
篇8:初一地理期末测试题
初一地理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
精心选一选(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本初子午线是()
A.180°经线B.西经20°经线C.东经160°经线D.0°经线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水往低处流D.登高远望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9000米
4.地球五带中,热带一温带的分界线是()
A.南北极圈B.南北回归线C.赤道D.30°纬线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0000千米
6.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7.当图幅一定时,绘制一幅青神县地图,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A.所绘范围越大B.图上内容越简略C.比例尺大小与内容无关D.图上内容越详细
8.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等高线
1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1.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16千米B.160千米C.1600米D.160米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A.板块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假说
14.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B.清明时节雨纷纷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从北向南递减D.从北向南递增
16.一般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是受什么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17.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
18.我县新修的眉青路两旁,已有许多新建的房屋、工厂,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交通
19.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是()
A.2.1%B.0.3%C.0.6%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D.棕色人种
21.西亚、北非、我国大西北,人们居住应重点考虑()
A.交通B.地形C.土壤D.水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B.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D.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23.中国于2003年10月,首次发射了载人太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第几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24.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A.日内瓦B.瑞士的洛桑C.雅加达D.纽约
25.2000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7个B.8个C.9个D.10个
答案:
1-5.DDBBC6-10.BDDDD11--15。BDDDB16-20.CCDCC21-25。DBCDD
以上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点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填空题)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的填空题知识练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居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洲现在还没有国家。
2.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这六种
4.世界三大宗教是、、。
5.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________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并且要提高人口________。
6.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主要有两种形式:和,它们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
参考答案
1、俄罗斯、中国、印度、南极洲2、各国应遵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基本原则3、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英证、阿拉伯语4、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5、计划、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素质6、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7、地震、火山,地表形态
同学们对上面地理填空题的练习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加油吧。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40分)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南南合作是指:[]
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B、亚洲与大洋州之间的政治后、经济的合作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
5.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前B.正午12点C.正午12点后D.午后2点
6.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七月B.八月C.一月D.二月
7.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
C.66.5°S,20°WD.66.5°S,160°E
8、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A、100NB、500NC、200SD、800S
9、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D、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
1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A、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美国--白种----基督教--发达国家
D、日本--黄种人--日语--发展中国家
12.1950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D.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各地是相同的
13、关于四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和欧洲相邻C、太平洋底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B、印度洋的平面轮廓呈S形D、北冰洋是唯一有冰山的洋
1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
16.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A.清真寺B.布达拉宫
C.日本神社D.巴黎圣母院
17.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18.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9.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北美洲东部
20.“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经常下雨,冬季寒冷,很干燥。”的气候特征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学生介绍的。[]
A.撒哈拉地区B.北京C.西伯利亚地区D.亚马孙平原
答案:
选择题
1.B2.C3.C4.A5.D6.C7.C8.D9.D10.C11.C12.A13.C14.B15.C
16.A17.B18.D19.C20.B
相信上面对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的知识练习学习,同学们对上面的题目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一地理基础达标测试题】相关文章:
10.初一地理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