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复习课件
“chenan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时态复习课件,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时态复习课件,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时态复习课件
一、教学背景:时态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广大小学生在实际运用时会出现混淆的情况。PEP这套教材一共有八册,在这八册书中出现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这四种时态,我将会用两节课对这四种时态进行复习,第一课时复习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我将会对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进行复习。
二、教学内容:复习语法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三、教学目标:
1、复习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两种时态并让学生能够能灵活运用。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运用语法知识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Greetings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Good afternoon, teacher
2、Daily talk(t-s)(大概)
Eg:What did you /he /she do …?
What did you /he /she do …?
Did you go to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What is he/ she going to do …
Are you going to…
(设计意图:由老师与学生的自由交流,自然地复习了过去时和将来时的句子,唤醒对这两种时态的记忆,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英语氛围,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开口说话。)
3、Sing a so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复习将来时,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活跃课堂气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2: Presentation/Practice
1、Brain storm(PPT出示动词图片、词组,学生快速朗读一次)
A、过去式的复习
Da Xiong’s Last Week
Da Xiong: (crying)I failed the English test.
Ding Dang: I a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Da Xiong: Oh! I was busy last week. I went to a park by bus last Monday. I took many pictures with my friends last Tuesday. I played football last Wednesday. I walked to grandma’s home last Thursday .I watched TV last Friday…Ha,ha, I was so happy.
Ding Dang: Oh! You always play. That’s why you failed the English test.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引入过去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听力和笔试练习,使本来枯燥的练习课变得生动。)
1、回答问题:What did Da Xiong do last Friday?(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 并板书: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
2、看图(PPT)提问、回答并完成下题
(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提问大雄,然后录音回答,学生根据回答的内容完成下列短文。)
Da Xiong to a park by bus last Monday. He many pictures with his friends last Tuesday. He football last Wednesday. He to grandma’s home last Thursday.
He TV last Friday. He was happy.
1、写出动词的过去式
T: Da Xiong failed the exam. Why? Is it very difficult? Let’s help him.
呈现大雄的试题:
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并在横线上写出你知道的更多的动词及过去式:
clean ( )climb ( ) wash( )watch( )
dance( )
study( )
see ( ) take ( ) swim ( ) fly( )
I can write more:
Check the answers. 检查谁写的动词过去式多(教师检查及学生小组内检查)
小结动词过去式的四种情况(PPT)
(设计意图:通过做大雄的试题进行笔试练习,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试题能帮助学生归类出动词的过去式的几种形式:1、一般在动词词尾加ed。2、如果动词以字母e结尾,变过去式时直接在词尾加d。 3、如果动词是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变过去式时要变y为i再加ed。 4、部分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而且试题设计一条横线让学生自己写更多的动词及过去式,具有灵活性。)
2、Let’s chant
Is, was, are, were. Ready?
Go, went, went to a park
See, saw, saw elephants
Eat, ate, ate good food
Read, read, read a book
Take, took, took pictures
Swim, swam, swam in the se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ate, ate, ate good food.
(设计意图: 通过chant 的形式进一步巩固过去时及短语搭配。欢快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调整孩子们疲劳的脑神经,也为知识的巩固降低了难度。)
B、将来时的复习
T:If you are Da Xio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
S1:I am going to… S2:I am going to…
T:OK, let’s see what is Da Xiong going to do next week?
Da Xiong’s Next Week
Ding Dang: Da Xiong, there is another test 1 week lat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
Da Xiong: What shall I do? Oh, I see. I will study hard next week. I’m going to read English with my sister next Monday. I’m going to read a book next Tuesday. 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next Wednesday. I’m going to Mike’s home by bike next Thursday afternoon. I’m going to watch TV Friday evening…
Ding Dang: That’s right.
1、1st list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Da Xiong going to do next week?并板书:(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next week.)
am/is/are going to = will
3、听音,判断对错并改正。
1、Da Xiong will read Chinese next Monday. ( )
2、He is going to watch TV next Tuesday. ( )
3、He is going to Mike’s home last Thursday. ( )
4、He is going to watching TV next Friday evening. ( )
(设计意图:判断对错的练习再次检查了学生对叮当和大雄之间的对话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练习里面渗透了动词时态与时间状语的搭配一致性问题。)
3、擂台赛:
T:Read the dialogue and try to ask some questions.
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对话“Da Xiong’s Next Week”,并准备好自己的问题,然后学生分两组进行问答擂台赛。
(设计意图:通过擂台赛帮助学生复习更多将来时的句型。而且让学生来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推动学生克服困难主动学习。学生们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学生们提出充满个性不同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这符合素质教育所期盼的结果,这样比自问自答更能够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通过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个人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C、过去式与将来时的综合练习
1、Changing partners(练习下列句型)
A、用过去式造陈述句 I ate good food.
B、用将来时造陈述句 I am going to…
C、用Where , What, How… 造过去式或将来时的问句
(设计意图:分三步进行“变换伙伴”的活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出过去式、将来时的句子及两种时态的混合问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两种时态的表达练习。)
2、Make a postcard to Da Xiong.
T: Design your postcard in your group, and then write sth about your “last weekend” and “next weekend”.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大雄设计一份post card,写出自己上周和下周的活动,从而在笔头上综合检查学生对过去式和将来时的掌握情况,而且在这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Step4 : Summary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两种时态及句子的主要结构)。
2、根据本课主线人物大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进行情感教育。
Step 5: Homework
Make a book : My Weekends(含过去与将来)教师先展示自己的书
(Say goodbye to Da Xiong and Di Dang)
六、板书设计
Review the Tense (Ⅱ)
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
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next week.
am/is/are going to = will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对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进行复习。本课时主要通过主线人物大雄和叮当引入并展开练习,使原本枯燥的复习课变得生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符合了复习课的要求,没有做题海战术,教师做到精讲、精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能让学生充分地从听、说、读、写进行练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最后教师能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类小结,充分培养了学生归纳的能力。
篇2:时态复习课件
一.复习目标:
A:知识目标
1) 掌握动词的五种基本形式
2) 掌握八种基本时态的概念、结构及基本用法
B:能力目标
通过在练习中比较学习,学会如何分析句子的时态并能正确运用基本时态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和篇章。
C: 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培养互助互学的美德,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复习重点和难点】
八种基本时态的概念、结构及用法;教学难点为如何区别八种基本时态。
二.复习过程
在复习过程中尽量通过设疑激趣引入复习;通过化整为零,展开复习;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复习质量;通过互帮互助,让学生愉快复习;通过精练精讲,在运用中深化复习。
StepⅠ. I want to be the best doctor.(设疑激趣)
1)I did his homework every day.
2)Li Lei writing to his father now.
3)John have a meeting tomorrow.
4)Jim skated since .
5)John does not homework on Sundays.
然后告诉学生There are 5 brothers. They are all ill. What’s wrong with them? Could you help them? If you want to be the best doctor,I can help you .Please follow me.由此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复习内容。
小组合作:
1). Check the eight tenses in groups. (小组内互查八种时态内容)
2). Check the passive voices in groups (小组内互查被动语态内容)
【设计思路】:小组讨论交流时态与语态掌握情况,在组长的带领指导下补充、讨论。展示预习情况时也是运用小组,避免组长一人承担所有任务。两组检查活动既可以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可以复习巩固时态方面的知识,为上好本节课打基础。
Step Ⅱ First Medicine(Task 1 复习动词的五种基本形式)
首先请一位同学修改病句Tom do his homework every day.他将是我培养的第一位小医生。通过病句修改,让学生知道这是动词形式的错误,从而引出动词的五种基本形式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分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
练习1 让学生先完成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再完成现在分词,然后完成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并且对照附表1进行修改。
Help, run, play, teach, fly, pass, plan, study, go, swim, write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出错,或者不会做,建议他们可以请教医生,可以参看附表1。通过让学生自己做,自己对照规则变化来实现复习巩固动词第三人称单数、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的知识。对于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要进行分类记忆,并且要找专门的时间进行强化记忆,在这里不花太多时间处理。
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练习,才知道自己哪里掌握得不好;通过对照、修改,让学生主动弄清错误的根源,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篇3:小学英语时态复习课件
小学英语时态复习课件
一、教学背景:
时态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广大小学生在实际运用时会出现混淆的情况。PEP这套教材一共有八册,在这八册书中出现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这四种时态,我将会用两节课对这四种时态进行复习,第一课时复习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我将会对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进行复习。
二、教学内容:复习语法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三、教学目标:
1、复习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两种时态并让学生能够能灵活运用。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运用语法知识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Greetings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Good afternoon, teacher
2、Daily talk(t-s)(大概)
Eg:What did you /he /she do …?
What did you /he /she do …?
Did you go to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What is he/ she going to do …
Are you going to…
(设计意图:由老师与学生的自由交流,自然地复习了过去时和将来时的句子,唤醒对这两种时态的记忆,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英语氛围,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开口说话。)
3、Sing a so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复习将来时,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活跃课堂气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2: Presentation/Practice
1、Brain storm(PPT出示动词图片、词组,学生快速朗读一次)
A、过去式的复习
Da Xiong’s Last Week
Da Xiong: (crying)I failed the English test.
Ding Dang: I a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Da Xiong: Oh! I was busy last week. I went to a park by bus last Monday. I took many pictures with my friends last Tuesday. I played football last Wednesday. I walked to grandma’s home last Thursday .I watched TV last Friday…Ha,ha, I was so happy.
Ding Dang: Oh! You always play. That’s why you failed the English test.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引入过去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听力和笔试练习,使本来枯燥的练习课变得生动。)
1、回答问题:What did Da Xiong do last Friday?(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 并板书: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
2、看图(PPT)提问、回答并完成下题
(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提问大雄,然后录音回答,学生根据回答的内容完成下列短文。)
Da Xiong to a park by bus last Monday. He many pictures with his friends last Tuesday. He football last Wednesday. He to grandma’s home last Thursday.
He TV last Friday. He was happy.
1、写出动词的过去式
T: Da Xiong failed the exam. Why? Is it very difficult? Let’s help him.
呈现大雄的试题:
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并在横线上写出你知道的更多的动词及过去式:
clean ( )climb ( ) wash( )watch( )
dance( )
study( )
see ( ) take ( ) swim ( ) fly( )
I can write more:
Check the answers. 检查谁写的动词过去式多(教师检查及学生小组内检查)
小结动词过去式的四种情况(PPT)
(设计意图:通过做大雄的试题进行笔试练习,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试题能帮助学生归类出动词的过去式的几种形式:1、一般在动词词尾加ed。2、如果动词以字母e结尾,变过去式时直接在词尾加d。 3、如果动词是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变过去式时要变y为i再加ed。 4、部分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而且试题设计一条横线让学生自己写更多的动词及过去式,具有灵活性。)
2、Let’s chant
Is, was, are, were. Ready?
Go, went, went to a park
See, saw, saw elephants
Eat, ate, ate good food
Read, read, read a book
Take, took, took pictures
Swim, swam, swam in the se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ate, ate, ate good food.
(设计意图: 通过chant 的形式进一步巩固过去时及短语搭配。欢快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调整孩子们疲劳的脑神经,也为知识的巩固降低了难度。)
B、将来时的复习
T:If you are Da Xio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
S1:I am going to… S2:I am going to…
T:OK, let’s see what is Da Xiong going to do next week?
Da Xiong’s Next Week
Ding Dang: Da Xiong, there is another test 1 week lat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
Da Xiong: What shall I do? Oh, I see. I will study hard next week. I’m going to read English with my sister next Monday. I’m going to read a book next Tuesday. 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next Wednesday. I’m going to Mike’s home by bike next Thursday afternoon. I’m going to watch TV Friday evening…
Ding Dang: That’s right.
1、1st list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Da Xiong going to do next week?并板书:(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next week.)
am/is/are going to = will
3、听音,判断对错并改正。
1、Da Xiong will read Chinese next Monday. ( )
2、He is going to watch TV next Tuesday. ( )
3、He is going to Mike’s home last Thursday. ( )
4、He is going to watching TV next Friday evening. ( )
(设计意图:判断对错的练习再次检查了学生对叮当和大雄之间的对话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练习里面渗透了动词时态与时间状语的搭配一致性问题。)
3、擂台赛:
T:Read the dialogue and try to ask some questions.
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对话“Da Xiong’s Next Week”,并准备好自己的问题,然后学生分两组进行问答擂台赛。
(设计意图:通过擂台赛帮助学生复习更多将来时的句型。而且让学生来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推动学生克服困难主动学习。学生们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学生们提出充满个性不同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这符合素质教育所期盼的`结果,这样比自问自答更能够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通过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个人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C、过去式与将来时的综合练习
1、Changing partners(练习下列句型)
A、用过去式造陈述句 I ate good food.
B、用将来时造陈述句 I am going to…
C、用Where , What, How… 造过去式或将来时的问句
(设计意图:分三步进行“变换伙伴”的活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出过去式、将来时的句子及两种时态的混合问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两种时态的表达练习。)
2、Make a postcard to Da Xiong.
T: Design your postcard in your group, and then write sth about your “last weekend” and “next weekend”.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大雄设计一份post card,写出自己上周和下周的活动,从而在笔头上综合检查学生对过去式和将来时的掌握情况,而且在这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Step3: Summary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两种时态及句子的主要结构)。
2、根据本课主线人物大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进行情感教育。
Step 4: Homework
Make a book : My Weekends(含过去与将来)教师先展示自己的书
(Say goodbye to Da Xiong and Di Dang)
篇4:现在完成时态课件
现在完成时态课件
现在完成时态课件
一.设计背景:
新课标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要求教师树立以运用为前提,目的和核心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法教学融入到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去,并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服务。新课标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要求教师以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为原则,在提供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在创设情景中进行语法教学,在完成任务中进行语法教学,在对比归纳中进行语法教学。英语语法情境化教学模式就是优化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负担,把语法放到实际的交际活动和生活情景中,从而实现语法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节课强调语法知识的交际功能;通过实践运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且与语篇理解和语言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二.教材分析:
A.教学课型:语法课
B.教学目标:1.理解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结构,意义和用法;
2.掌握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实际运用.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结构,意义和用法;
2. 现在完成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的比较.
三.教学过程:
I. Leading-in(导入):
1.一小段自拍的录象:谭爱花自己上课的一段情景.
2.引进现在完成进行时:
导入:看完录象之后让学生朗读下面的对话。
What tense does this sentence use?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last sentence?
A: Who is teaching your English now?
B: Miss Tan.
A: When did she begin to teach you?
B: 2 years ago, when I was a senior student of Grade 2.
A: It’s said that she is from Hunan. year. 一直在教书
学生朗读完之后,就画线的句子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 What tense does this sentence use?
2.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last sentence?
II.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结构,意义和用法:
1. 重要知识讲解: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意义:表示从过去某时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且动作正在进行.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结构:(三种句型)
肯定句:…have / has been doing…
否定句:…have / has not been doing…
疑问句:Have / Has +主语+ been doing…
2. 课堂练习:
(一)make up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and please use the tense we just learned.
(根据4个图片用现在完成进行时造句,肯定句就行.)
(二)完成句子或翻译:
1. Since , CCTV ____________(broadcast) English programs.
2. We _____________ (study) now.
We _________________ (study) all this morning.
3. Miss Tan这些年一直在教书.
(三)Make up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A: Who has been reading?
B: Miss Zhang in picture 1 has been reading.
A: Why do you think so?
B: Because she is reading now.
A: Has she been reading all this morning?
B: Maybe, she hasn’t been reading all the morning.
有2个图片:狗在跑—the dog is running,老鼠在找人--the mouse is looking for people.
(请大家仿照上面一段对话,选择其中一个图片编出自己的对话.)
III. 现在完成进行时与现在完成时的比较:
1. 卓别林无声电影:《The Gold Rush》
2. 重要知识点:
similarity:持续性;过去开始;
difference:1.未完结性--- 2.继续性---
现在完成进行时常用时间状语:for+时间段; since…; these years; recently;
all the time / day / night / week…; How long…; …
3. 课堂练习:
(一)给图片找到匹配的句子描述,有正在进行时的图片,有现在完成时的图片,还有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图片。
(二)完成句子:
1. Look! The fans ______________(wait) for the movie star for about three hours, but
she _______________(not arrive) yet.
(三)区分:1. I have been reading your book.
2. I have read your book.
4.特别注意:
要用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情况:(从句子中归纳)
根据翻译改正句子:(correct the sentence)
1.小孩子一直哭了差不多2个小时了!
The child has cried for almost two hours!
IV. 教学效果反馈综合练习:
检测巩固练习一: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描述三个图片,大家注意是先自己自由练习,再自愿
站起来说出你的句子,每人说一个就行..
检测巩固练习二: 用所给单词的恰当形式填空
Tony ____________ (watch) TV now, because he _____________ (finish) his homework. Meanwhile, Tommy, Tony’s sister, _______________ (practise) oral English, because she will have an oral test tomorrow afternoon. So, she _________________ (learn) English all the day.
V.课后作业布置:
Write a short passage:
要求: 1.五个连贯的句子; 2.内容以其中一图为基础展开想象; 3.现在完成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现在正在进行时都必须至少出现一次.
四.教学反思:
1.在设计上,本节语法课继承了传统语法教学的核心部分,如对语法知识的科学归纳和科学定义;但是摒弃了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协助和参与作用,并在实践活动中随时引导学生归纳和小结;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等方式学习语言. 同时,本节课遵循了新课标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以运用为前提,目的和核心的教学理念,把语法教学融入到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去,并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服务。本节课强调语法知识的交际功能;通过实践运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且与语篇理解和语言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2.在内容上,本节语法课以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为原则,在提供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在创设情景中进行语法教学,在完成任务中进行语法教学,在对比归纳中进行语法教学。本次语法教学模式从优化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负担为出发点,把语法放到实际的交际活动和生活情景中,从而实现语法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节课采用了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和电影片段,甚至老师自己上课的录象,并将其设计为教学内容,或将其以任务的形式设计成学生练习或作业,让学生真正地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学习。
3.在教学模式上,本节语法课教师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协助和参与作用,并在实践活动中随时引导学生归纳和小结;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等方式学习语言.本堂课一开始让学生通过老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上课视频感受现在完成进行时,然后重点讲解这种时态的意义和各种句型,再紧接着通过图片和句子等任务形式进行目的性练习。感受,讲解,练习,总结,再练习,最后还有综合的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馈练习,而且重在练习,重在把语法放到实际的交际活动和生活情景中练习,从而实现语法的交际功能。
4.在作业练习上,本节语法课才用了口头练习和笔试书面练习相结合。有趣实际的图片基本都是口头练习,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在练习中掌握现在完成进行时的重点知识点,即基本句型及其运用。除此之外,本节课也采用了一些其他的书面练习的形式,如:完成句子,更正错误,区别句子的意义,完成短文和写短文等。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内容趣味性强,让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法课生动活泼起来。
5.在课堂实录上,整个课堂中,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活跃轻松,预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完成和达到,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语法课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学生享受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等方式学习语言.教师只是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协助作用,并在实践活动中随时引导学生归纳和小结。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篇5:关于初中英语时态再复习
学过的英语时态不能忘记,因为,这是基本功,要加强复习和不断的练习。关于初中英语时态再复习,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一般现在时
概念: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及现在的某种状况。
时间状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 on Sundays, etc。
基本结构:①be动词;②行为动词
否定形式:①am/is/are+not;②此时态的谓语动词若为行为动词,则在其前加don't,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一般疑问句:①把be动词放于句首;②用助动词do提问,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2、一般过去时
概念: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过去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行为。
时间状语:ago,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last week(year, night, month…), in 1989, just now, at the age of 5, one day, long long ago, once upon a time, etc。
否定形式:①was/were+not;②在行为动词前加did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一般疑问句:①was或were放于句首;②用助动词do的过去式did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3、现在进行时
概念: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时间状语:now, at this time, these days, etc。
基本结构:am/is/are+doing
否定形式:am/is/are+not+doing。
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
4、过去进行时
概念:表示过去某段时间或某一时刻正在发生或进行的行为或动作。
时间状语:at this time yesterday, at that time或以when引导的谓语动词是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等。
基本结构:was/were+doing
否定形式:was/were + not + doing。
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放于句首。
5、现在完成时
概念: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或从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时间状语:recently, lately, since…for…,in the past few years, etc。
基本结构:have/has + done
否定形式:have/has + not +done。
一般疑问句:have或has。
6、过去完成时
概念:以过去某个时间为标准,在此以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或在过去某动作之前完成的行为,即“过去的过去”。
时间状语:before, by the end of last year(term, month…),etc。
基本结构:had + done。
否定形式:had + not + done。
一般疑问句:had放于句首。
7、一般将来时
概念: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准备做某事。
时间状语:tomorrow, next day(week, month, year…),soon, in a few minutes, by…,the day after tomorrow, etc。
基本结构:①am/is/are/going to + do;②will/shall + do。
否定形式:①am/is/are + not+ going to + do; ②在行为动词前加will /shall+ not+do,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一般疑问句:①be放于句首;②will/shall提到句首。
8、过去将来时
概念:立足于过去某一时刻,从过去看将来,常用于宾语从句中。
时间状语:the next day(morning, year…),the following month(week…),etc。
基本结构:①was/were/going to + do;②would/should + do。
否定形式:①was/were/not + going to + do;②would/should + not + do。
一般疑问句:①was或were放于句首;②would/should 提到句首。
其实,这些时态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1、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转换
在现在完成时中,延续性动词能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瞬间动词却不能。但是,可用別的表达方式:
①瞬间动词用于“一段时间 + ago”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型中;
②瞬间动词可改成与之相对应的延续性动词及短语,与一段时间连用;
③瞬间动词用于“It is + 一段时间 + since + 一般过去时”的句型中,表示“自从……以来有……时间”的意思,主句一般用it is来代替It has been;
④瞬间动词用于“Some time has passed since + 一般过去时”的句型中。请看:
A、He joined the League two years ago。
B、He has been in the League for two years。
C、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League。
D、Two years has passed since he joined the League。
2、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转换
在一般现在时中,at加上名词表示“处于某种状态”,如at work(在工作), at school(上学、上课)等。此短语可与进行时态转换。请看:
Peter is at work, but Mike is at play。
Peter is working, but Mike is playing。
3、现在进行时与一般将来时的转化换
在现在进行时态中go, come, leave, start, arrive等动词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如:I am coming, Mum! 意为“我就来,妈妈!”请看:
The train is leaving soon。
The train will leave soon。
4、“be going to+动词原形”与“will(shall)+动词原形”结构的转换
“be going to+动词原形”、表示打算、计划要做的事;将来时“will(shall)+动词原形”结构在书面语中,当主语为第一人称时,常用助动词shall。在口语中,所有人称都可以用will。请看: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next Sunday。
We shall visit the Great Wall next Sunday。
篇6:中考英语时态复习
提起时态,当然是指动词的时态啦。过去、现在和未来等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事情要用不同的时态来表示。时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和方式。闭上眼睛想一想,初中我们学过的时态有几个 初中我们共学过八种时态。本讲将这几个时态总体介绍一下:
一般现在时:常与always,often,sometimes, every day连用,表示习惯或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提醒你当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时,别忘了动词的变化。注意:象地球大,月亮小等客观真理、事实一定用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要注意其构成:由be+动词+ing,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如:Were studying now. 我们现在正在学习。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与yesterday,last year,in 1949,two years ago,等表示过去时间的状语连用。注意:We often went to dance last summer.有的同学一见到often就想到用一般现在时,其实因为后面有表示过去时间的 last summer,所以要用过去式,千万别误用了,切记,切记。
过去进行时:显然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做什么,常和特定的时间状语如at that time,at six yesterday,at that moment,when he came in等连用。如: When he knocked at the door,his mother was cooking.
[中考英语时态复习]
篇7:初一英语时态的复习
一、一般现在时:
1)现在的状态
2)经常或习惯性动作
3)主语所具备的性格和能力
4)真理
1.标志:
often(经常),usually(通常),sometimes(有时),always(总是),never(从不),on Sundays(在星期天), every day/month/year(每一天/月/年)
2.结构:
(1)主语+连系动词be(am/is/are)+名词/形容词/数词/介词短语/副词等做表语表状态(包括There be +n.)
练习
1.I______(be) a student. My name_____(be) Tom.
2. Where _____(be) my shoes? They___(be) here.
3.Who ____(be) the girl with long straight hair? I think she ___(be) Kate.
4. You and I ___(not be) in Class Six.
5.___(be) there a supermarket on the Fifth Avenue? Yes, there_____(be).
6. ____ her parent tall? No, he____.
(2)主语(非第三人称单数)+行为动词原形+其他 (用助动词do 帮助构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
(3)主语(第三人称单数)+行为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其他(用助动词does 帮助构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行为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加-s的形式1.- s 2. 辅音+y: study-studies
3.以s,x,ch,sh结尾watch-watches teach-teaches
4.特殊have-has do-does go-goes
练习
1)His parents _______(watch) TV every night.
肯定句 1) My brother _________(do) homework every day.
2)His parents _________(not watch) every night
否定句2)My brother________(not do)homework every day.
3)_____his parents_____(watch) TV every night?
一般疑)______ your brother _____ homework every day?
4)When___ his parents _____(watch) TV?
特疑 )When _____ your brother ____(do) homework?
二. 现在进行时:表示说话瞬间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
1.标志: now(现在)listen(看)look(听)
2.结构:主语+助动词be(am/is/are)+行为动词的现在分词(doing)现在分词的构成:1.-ing: eat-eating
3.辅音字母+e: take-taking 3. sit, put, begin, run, swim, stop, get, shop,(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ing.)
练习
1.Jim __________________(take) photos in the park now.
2. Jim_________(not take) in the park now.
3. _______________Jim____________(take) photos in the park now? Yes, he _____. No, he _______.
4. Where _________Jim ____________ photos now? In the park.
三、情态动词:
1、任何主语+can/may/must+动词原形
2、主语+ can’t/may not/ mustn’t+动词原形
3、Can/May/Must + 主语+ 动词原形?
4、疑问词+can/may/must+主语+动词原形?
四、非谓语动词(是固定搭配)
1.like+ to do不定式/doing动名词
2.want to do sth.
3. love to do
4. would like to do sth.
5. enjoy doing sth.
6. thanks for doing
7. stop doing sth
8. let sb. do sth.
练习
She wants _____(have) a party.
Does he like _______(swim)?
Thanks for _______(enjoy) CCTV show.
She never stops ____(talk).
五.祈使句:
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 right.
Go through Fifth Avenue.
Take a taxi(Take a bus,Take a walk……)
六.综合练习:
1.Mr Green _____(be) a worker. Now he ____(work) in the field.
2.Listen! Who_______(sing)?
3.What time ____ your brother usually _____(do) his homework?
4.You can_______(come) here by bus.
5. Who ____(have) a ruler?
6.Are they_____(clean) the room?
7.-____ you____(eat) dinner? – Yes, we are.
8.Jack ____(have) a soccer ball, but he ____(not have) a basketball.
9._______Jim _______(like)______(run)?
10.They _____(be) from Canada. They______(not speak) Chinese.
11. He wants _________________(be) tall.
12.我们正在吃晚餐。
W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们每天6点起床。
We __________________ at six every day.
14.你们在聊天吗?是的。
_______ they _______? Yes, they _____.
15、他们常常聊天吗?不是。
______ they often ______ ? No, they ________.
16、他在做什么?他在做作业。
What ____he ___? He_______.
17、他晚上常干什么?他常做作业。
What ___he usually ___ in the evening? He usually______.
答案:
12.are having dinner
13. get up
14. Are , talking , are
15. Do , talk, don’t
16. is ,doing, is doing homework
17. does, do, does homework
七.人称代词:
我 你 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她/它们
主格: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宾格: me you him her it us you them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我的 你的 他的 她的 它的 我们的 你们的 他/她/它们的 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练习
1.________(我) am a worker. _________(你) are a doctor. ______(她) is a teacher.
2.This is (他的 )shirt.
3. This is __________(我的)pen.
4._________(他们的) trousers are there.
5. I like this picture. Please give ________(它) to ________(我).
6. People get ________(他们的) money from _________(我).
7._____(他们) are new students. _____(他们的) names are Lucy and Lily.
8. These are _____(我们的) shoes. Can ____(我们) wear ______(它们).
9.Thank _______ for _______(你的) help.
10. _______(他) loves _______(她), and _______(她) loves _______(他),too.
八,There be句型
句型转换
1)There is a bank on the street.
2) There are some cars in front of the park.
否定句:There _______a bank on the street?
否定句:There ______ _______cars in front of the bank.
一般疑问句:_______ ______ a bank on the street?
一般疑问句:____ ______ ______cars in front of the bank?
就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on the street?
就划线部分提问:_____ _____ in front of the bank?
篇8:空城计复习课件
空城计复习课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3.简单了解《三个演义》。
4.积累下列词汇:遁 蜂拥 隐匿 失色 骇然 笑容可掬 旁若无人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
1.读准字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空城计
2.阅读第一段,简单概括孔明采取空城计的原因。
3.阅读第二段,分条阐述诸葛亮为空城计做了哪些准备。
二、激情导趣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吧……(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
【解题】 1.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计”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苦肉计、调虎离山、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它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学完课文,你们将会明白。
三、检查预习
1.学生自主诵读
要求: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2.正音释义
遁 蜂拥 隐匿 失色 骇然 笑容可掬 旁若无人
3.学生讨论,明确预习2、3题答案。
(1)双方兵力悬殊,且孔明身边没有武将。
(2)藏起战旗、隐蔽士兵、大开城门、凭栏操琴
四、方法指导
1.先请同学浏览“单元说明”,要求学生阅读后获取两方面信息:一是小说的基本特点,二是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学生筛选信息,明确小说的基本特点和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明确:阅读这篇课文,同学们要重点把握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五、读课文,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这篇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独立、完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四个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四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概括四个阶段的内容。(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
明确:
开端(第1段)先引导学生找出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而来、孔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提炼出“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再压缩成“司马懿兵临西城——兵临西城”。 发展(第2段)先概括为“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或“诸葛亮临危施计”,再提炼成“临危施计”。 高潮(第3、4段),司马懿中了空城计——司马懿中计——司马中计。
结局(第5、6段),诸葛亮为众官释计——诸葛亮释计——孔明释计。
六、作业
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性格的句子或情节,分析诸葛亮的形象。
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空城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绝”,关羽被称为“义绝”,诸葛亮被称为“智绝”,那么,“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是如何体现其“智绝”特征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一问题。
二、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 开端 司马懿兵临西城: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文
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军情紧急”及“侧面”。)
2. 发展 诸葛亮临危施计: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从中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处变不惊”及“正面”。)
3. 高潮 司马懿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本层中写到诸葛亮“笑容可掬”,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情况,说说他的笑中有何含义?
4. 结局 诸葛亮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
*本层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
4
诸葛亮的笑中各有何含义?
笑容可掬→抚掌大笑→拍手大笑(板书)
老师:孔明的这三次笑分别具有哪些不同,请小组讨论,并选出你们小组的代表发言。
【明确】第一次的笑是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他的第二次笑是侥幸的、如释重负的胜利的笑;第三次笑是对司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通过这三次笑,我们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孔明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足智多谋,因为他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处乱不惊,因为他没有像文武百官吓得不知所措,他“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神机妙算,因为他料到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得以成功。临危不惧,因为“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在司马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若,面对敌人“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设了一道空城计,以少胜多。
三、那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学生讨论
明确:1. 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 (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
四、学生讨论拓展:现在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1. 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
5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空城计
6
“空城计”吗?
2. 诸葛亮身为蜀国的丞相,在当时的形势下,他的生死可谓关系到蜀国的存亡。而此时诸葛亮却把自己置身于作战的最前沿,还冒险用了空城计,如果他的计谋不够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现得不够镇定,如果司马懿并不完全像他设想的那样多疑,如果司马懿能听取他儿子的意见,如果司马懿也冒险进攻等等,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三国的历史恐怕也要重写!你对诸葛亮的这种冒险做法有何看法?
教师小结: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正是其智慧过人之处。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这种冒险精神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示的。
【总结】总的来看,这篇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如果说情况紧急、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表现的是诸葛亮的“胆”的话,那么他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充分表现了他的“识”。 他的胆来自于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来自他的镇定和冷静的态度。《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建议大家课余挤点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篇9: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简单机械专题复习课件
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学完杠杆和滑轮的新课后,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原因主要是
这几个方面:1、对力臂的概念理解不透;2、做图不够仔细,力的方向容易判断错误,学生对动力和阻力对杠杆所起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一知识点理解不够;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对数据处理和归纳实验结论的方法掌握不熟练;4、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是难点。,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的支点,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完成有关的判断和计算;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活动,学会找出动力、阻力以及力臂。通过对“错题”的判别,学会画力臂和力。
2、通过观察和交流,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和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质疑能力。
2、感受生活中杠杆有广泛的应用,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力和力臂,动滑轮的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对“杠杆和滑轮”的复习,知识点包括:杠杆、杠杆的五个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类型和应用,以及两种滑轮的特点和应用等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根据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作业和练习中存在的错误,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错题”的判别、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呈现,理清学生的思路。指出解题过程的注意点,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提高学生读题、解题能力。
教学流程图:
情景
捕鱼器
“探究杠
杆平衡条
件”实验
杠杆的类 型和特点
教学流程说明:
杠杆五要素和滑轮种类 活动1 找茬和作图 活动 2 处理数据 归纳实验 活动3 杠杆计算 杠杆应用 拓展 动滑轮的应用 活动4 捕鱼器中的杠杆 1、情景,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捕鱼器中的杠杆和滑轮,引入复习内容,杠杆五要素和滑轮的种类。
2、活动1,针对难点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找茬的活动,找出学生自己在作图过程中经常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让学生再实际画一遍进行巩固。
3、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重现实验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倾斜杠杆虽然处于平衡状态,但不能记录力臂这一情景,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实验时要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
4、活动2,设计了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和结论,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和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5、活动3、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从计算结果判断杠杆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导入复习杠杆的'类型和两种滑轮的特点。
6、拓展,复习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
7、活动4,首尾呼应,学生讨论捕鱼器中杠杆的类型和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
一、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找出杠杆的
五个要素,说出两种滑轮
二、通过“错题”判别,强化作力臂的
注意点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作的杠杆平衡时F2对应的力臂L2和L1对应的力F1请找出他的作图过程中有几处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并将正确的作图画在右图上。
三、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重现,知道实验
中的关键步骤,知道实验数据的一般处理方法,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1、实验时,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
2、在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后,如图(b)所示,应调节其中一组钩码的_________或_________,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
3、某同学实验时,杠杆在如图(c)位置保持静止,则杠杆此时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滑轮F1L1捕鱼器OL2杠杆F2 (a) (b) (c) 请帮助该同学记录完整本次实验的数据: 杠杆在如图(c)位置虽然是平衡状态,但是无法读出力臂的值的,因此在实验时一定要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__________的值。
动力(牛)3动力臂(格)?阻力(牛)2阻力臂(格)?
4、甲、乙两个小组已完成实验数据的测量,实验步骤正确,所得数据如表格所示:
表一(甲小组)表二(乙小组)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甲小组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如不正确,请帮他们找出存在错误的原因有哪些?实验数据比较特殊;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结论不支持乙小组的数据,结论没有普遍性。
L1F2L2次F1数(N)(cm)(N)(cm)118812344334554结论F1+ L1= F2+ L2L2次F1L1F2数(N)(cm)(N)(cm)1184222634345210结论F1×L1= F2×L2 四、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完成有关计算;知道杠杆的分类和在生活中的OB应用。
篇10:岳阳楼记复习课件
一、复习目标:
1、作者简介及作品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4、文意理解及拓展迁移。
二、复习过程:
1.熟读课文,背诵名句。
2.复习作者和作品主题。
(1)范仲淹,字 , 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 》,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
(2)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3)中心思想: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知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3.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二、古今异义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
今义:
4. 重点词语解释。
(1)增其旧制:
(2)横无际涯:
(3)朝晖夕阴:
(4)大观:
(5)前人之述备矣:
(6)山岳潜形:
(7)薄暮冥冥:
(8)翔集:
(9)岸芷汀兰:
(10)长烟一空:
(11)何极:
(12)樯倾楫摧:
(13)郁郁:
(14)把酒临风:
(15)微斯人:
(16)吾谁与归:
5.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6.文意理解。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 15)在文中,“进”是指“ ”,“退”是指“ ”。
7.课文内容总结:理清行文思路和具体层次内容。
教师要求学生复述各段大意并作简要概括:
第一部分叙事:第一段:记述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二----四自然段写景抒情):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二段:描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总)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描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喜悦心情。
第三部分(议论)第五段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对腾子京的劝勉和归箴之意。
三、教师延伸:
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范仲淹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仕途进退的原则,他们的“忧君”固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异常可贵的。景祜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主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四、问题探究:
1、提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借鉴和教育的意义吗?
2、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
篇11:科学复习课件
苏教版科学复习课件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白天和黑夜》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2、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越(光滑 )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1(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2(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3、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4、(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15、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1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1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1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19、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
8、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
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菱形磁铁)等。
13、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 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 ( S )表示。
14、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
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
17、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18、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
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
2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路。
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
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27、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篇12:陈情表复习课件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作者“未曾废离”只是一相情愿,朝廷追责甚急,作者还有什么推辞的良策呢?我们继续来看文章的3、4两段。
二、具体研习第3段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
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①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可将有关背景移至此处),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谅解。
③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为“不能废远”惟一原因。
(解说:借此理清本段的层次。)
2、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提示:
①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②“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
③“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①“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②“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不能废远”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俱切。
三、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尽节”“抱养”——忠孝两顾)
3、用语有什么特点?(“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无比恳切)
4、由本段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解说:以品味为主,采用分层读、对答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读中议,议中读,在不断的'诵读中感受情深理切。)
四、讨论
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结合课文来谈。)
提示:
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B.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为远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贵的。
(解说:讨论的目的是为汲取李密的“孝”中的积极意义,并过渡到课堂训练。)
五、课堂训练
阅读《石奢自刎》,结合课后练习三回答文后问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命,自刎而死。
1、石奢为何自刎?
2、你如何看待石奢自刎?
3、古代孝的特点是什么?
4、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如何理解孝?
六、布置作业
1、文中有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沿用至今,请找出来加以体会。
2、练笔:①学习《陈情表》的表达细腻、真切等特点,写一则“孝亲”的故事。
②根据你对“孝”的理解,联系实际,写一则短文《我看“孝”》。(选其一)
(解说:作业设计目的在于语言积累、知识积累,以及思考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13:汉语拼音复习课件
汉语拼音复习课件推荐
教学设想
《汉语拼音复习》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单元的总复习课,本课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第二部分是汉语拼音儿歌。汉语拼音复习
德国哲学家约瑟·狄慈根有句名言:“重复是知识之母”,复习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使复习课科学、优化。不少学生对复习拼音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必须活化练习的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如创设一些情境,设计一些游戏,化枯燥无味为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复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巩固拼音。
另外,在复习中教师要把复习旧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拼音卡片、直观形象的插图,电教媒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指导观察、发展语言、启发想像,引导表达,并运用小组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普通话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考虑,制订本课教学目标如下: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通过复习活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汉语拼音王国”游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出发吧!(播放火车开动的录音)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有效组织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一开始创设了去“拼音王国”游玩的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积极性高。]
二、复习声母
过渡: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拼音王国的大门口,看,门口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呢!
1出示声母表,采用分小组练读,小组比赛读,齐读等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认读声母,读时教师提醒学生声母要读轻一些、短一些。
过渡:有些声母朋友长得特别相像,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认清楚呢?
2辨别形近、音近声母
卡片出示b-dp-qf-tm-n
z-zhc-chs-sh
每组声母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读,读得好的可把卡片奖给他们。
三、复习韵母
过渡:告别了声母朋友,让我们继续向前看望拼音王国里的其他朋友。
1出示韵母表,指导学生分组反复认读,一组读单韵母,一组读复韵母。其他两组读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提醒学生韵母要读得响一些、长一些。
2辨别易混淆的韵母
卡片出示:ai-ao ao-ou ui-iu en-eng
ei-ie un-ǖn an-ang in-ing
指名学生认读。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每组声韵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帮助学生读准音,认清形。/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过渡:拼音王国里还有一群特殊的朋友,它们叫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表,认读16个整体认读音节,先按顺序读,再打乱次序读。
2找出下列音节的整体认读音节。
ri yuan ci ying yu er yue qi
wu shi yang ye zhi
[通过音节的比较,帮助学生巩固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必须整体认读的特点。]
五、综合练习
1听音取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写有声、韵母的字母卡片,老师读,学生迅速取出相应的卡片。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2分一分
出示草丛情境图,写有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师:草丛中来了好多小伙伴。你们能帮他们排成三队吗?(指导学生把这些拼音分成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三类)
[这两个游戏生动、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手、脑、口并用,发展了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声、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和形。]
3读儿歌
(1)拼一拼
学生分小组借助拼音练习拼读儿歌。
(2)唱一唱
①边拍手边有节奏地唱读儿歌。
②给儿歌谱上熟悉的乐曲,并唱一唱。
(3)画一画
选择一首儿歌,把儿歌的内容画一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复习“三表”后,让学生听一听,分一分,拼一拼,唱一唱,画一画,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解决实际问题,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语文课程与音乐、美术课程的整合。]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来到了有趣的拼音乐园,交了好多朋友,并学会了不少本领,拼音可以帮助我们认字,帮助我们阅读,帮助我们学习普通话,今后我们还要在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我们课后可以多多阅读带拼音的故事、儿歌等等。
[汉语拼音教学阶段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拼音是识字的拐杖,必须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延伸到课外,在不断的训练中达到巩固的目的。]
篇14:中考英语动词时态复习
现在完成时主要有以下用法:
1、谈论开始于过去某个时候而且持续到现在的一个动作。例如:Eddie has lived with Millie since he was born.
2、谈论过去发生的动作,并且和现在存在联系。即过去的某个动作对现在产生影响。Eddie has eaten my food. (Eddie ate the food and now Hobo has nothing to eat.) 但是如果单纯谈一个过去的动作,不涉及它对现在的影响时,通常用一般过去时。
现在完成时常见的时间状语有:for+一段时间;since+过去的某个时间;so far, yet, recently, over/in the last/past +一段时间;(once, twice, )threetimes, never, ever, up to now, these days例如:I havent seen him these days./ Have you ever seen each other before?
1.Hello,this is Lily speaking.Could I speak to Mr. Black?
Sorry.He______ the Xuanwu Lake Park.
A. has been to B. went to C. has gone to D. will go to
简析:C。说话者此时不在,说明此时已去了玄武湖公园,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到目前为止还在持续的动作。has been to表示已去过某个地方,而现在不在那个地方了。
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 film with me?
Im sorry I __________it twice.
篇15:关于高考英语复习时态和语态
时态语态:
要做好动词时态语态题,除了必须掌握各种时态的结构、含义和用法外,还要注意体会动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使用。语态通常结合时态一起考查,解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弄清时间先后关系,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找标法(寻找时间标志词)”、“呼应法(主从句时态呼应)”、“搭配法(固定搭配)”、“语境法(事情发生的环境)”等解题技巧。
时态和语态是很重要的考点:
have been painting all day/be always doing/I did lock it/will still be sleeping/will have left The papers are still being corrected/It is being served in the dining room.
【真题】 The moment I got home, I found I _______ my jacket on the playground. (陕西卷)
A. had left B. left C. have left D. was leaving
【解析】A。I found后接宾语从句,结合“呼应法”和“语境法”,由于主句动词使用了一般过去时,且宾语从句的动作发生在主句动作之前,应使用过去完成时。
【真题】―Did you watch the basketball match yesterday?
―Yes, I did. You know, my brother _______ in the match. (安徽卷)
A. is playing B. was playing C. has played D. had played
【解析】B。运用“语境法”,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我”看了昨天的比赛是因为“我弟弟当时正在参加比赛”,指过去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应使用过去进行时。
【模拟题】― Have you seen my email about our TESL project?
― Yes. Luckily, I checked my emails yesterday. Normally, I _____ my email-box for days.(徐州二检)
A. haven‘t opened B. didn‘t open C. hadn‘t opened D. don‘t open
【解析】D。normally表明这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故用一般现在时。
[关于高考英语复习时态和语态]
篇16:高三动词时态说课课件
高三动词时态说课课件
一般现在时
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的现在状况和特点;表示经常或习惯性的动作,句子中常有often, always, from time to time 等时间状语; 表示客观规律和永恒真理等。
例句:
He usually goes to work at 7 o’clock every morning.
She has a brother who lives in New York.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Guangzhou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考点一:表示永恒的真理,即使出现在过去的语境中,仍用一般现在时。
I learned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when I was in primary
school.
考点二:在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代替一般将来时;常用的引导词有:
时间:when, until, after, before, as soon as, once, the moment/
the minute, the day;
条件:if, unless, provided.
If he accepts the job, he will get more money soon.
考点三:在make sure (certain), see to it, mind, care, matter+宾语从句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
So long as he works hard, I don’t mind when he finishes the experiment.
只要他努力工作,我不介意他什么时候做完试验。
考点四:在the more… the more… (越……越……) 的句型中, 若主句是一般将来时, 从句通常用一般现在时。
The harder you study, the better results you will get.
现在进行时
表说话时或目前一段时间内正在进行的活动:表感情色彩,加强语气。与频率副词,如always,constantly,continually,again等连用表示说话人的某种感情色彩(赞叹、厌烦、埋怨等)。
例句:
We are having English class.
The house is being built these days.
The little boy is always making trouble.
考点一:在时间状语或条件状语从句中表示将来正在进行的动作。
Look out when you are crossing the street.
Don't wake him up if he is still sleeping at 7 tomorrow morning.
考点二: 表示在最近按计划或安排要进行的动作(这时多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
Marry is leaving on Friday.
现在完成时
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完成在过去,但强调与现在情况仍有联系,其结果或影响仍存在。
现在完成时有一些标志性的时间状语。
考点一:for + 时间段;since + 时间点
They have lived in Beijing for five years.
They have lived in Beijing since 1995.
I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ten years.
考点二:常见的不确定的时间状语:lately; recently, just, already, yet,up to now; till now; so far, these days,
Has it stopped raining yet ?
考点三:在表示“最近几世纪/ 年/ 月以来……”时间状语中,谓语动词用现在完成时。
in the past few years/months/weeks/days;over the past few years;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for the last few centuries, through centuries; throughout history 等
考点四:表示“第几次做某事,”或在 “It is the best (worst, most interesting ) +名词+that” 后面跟现在完成时。
This is my first time that I have visited China.
Thi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film I have ever seen.
That is the only book that he has written.
一般过去时
表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发生且完成的动作,或过去习惯性动作,不强调对现在的影响,只说明过去。常跟明确的过去时间连用,
如:yesterday; last week; in 1945, at that time; once; during the war;
before; a few days ago; when
考点一:used to + do,表示过去经常但现在已不再维持的习惯动作。
to为不定式,后接动词原形。
be/become/get used to + doing,表示习惯于。
He used to smoke a lot.
He has got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考点二:在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代替过去将来时。
He promised to buy me a computer if he got a raise.
过去进行时
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段时间内正在发生的动作。
例句:
The boy was doing his homework when his father came back from
work.
He was taking a walk leisurely by the lake when he heard someone
shouted for help.
What were you doing at nine last night?
The radio was being repaired when you called me.
过去完成时
表示过去某个时间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即过去完成时的动作发生在“过去的过去”,句中有明显的参照动作或时间状语,这种时态从来不孤立使用
( before, after, by, up till)
例句:
There had been 25 parks in our city up till 2000.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we had finished the book.
They finished earlier than we had expected.
考点一:用于hardly/scarcely...when; no sooner ...than 句型中,主句用过去完成时,从句用一般过去时。
I had hardly finished my work when he came to see me.
I had no sooner got into the room than it began to snow.
No sooner had I arrived home than the telephone rang. (注意主谓倒装)
考点二:表示“第几次做某事”,主句用过去时,从句用过去完成时。
That was the second time that she had seen her grandfather.
It was three years since we had parted.
考点三:动词hope, expect, think, intend, mean, want, suppose, plan用过去完成时,表示未实现的愿望、打算和意图。
I had hoped that I could do the job.
I had intended to see you but I was too busy.
一般将来时
表在将来某个时间会发生的动作或情况。常和tomorrow, next year, in 2008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其表现形式多达5种。
例句:
Beijing will host the 29th Olympic Games in 2008.
考点一:一般将来时总是用在一些时间状语从句或条件状语从句的主句中
We will begin our class as soon as the teacher comes.
(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从句中一定要用一般现在时替代一般将来时。)
考点二:某些表示短暂性动作的动词如arrive, come, go, leave, start等,用现在进行时形式表示将来。
I am leaving for Beijing tomorrow.
考点三:“祈使句 + and/or + 句子”,这种结构中and后面的句子谓语用一般将来时。
Use your head and you will find a way.
考点四:“am (is, are) going to + 动词原形”表示打算要做的事或可能要发生的.事。
“am (is, are) about to +动词原形”表示按照预定计划或打算准备着手进行的动作。
“am (is, are) to + 动词原形”表示必须、必然或计划将要做的事。
They are to be married in this May.
将来进行时
表将来某个时间正在发生的动作,或按计划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例句:
I’ll be doing my homework this time tomorrow.
The President will be meeting the foreign delegation at the airport.
将来完成时
表在将来某时刻之前业已完成的事情,时间状语非常明显。
考点一:常用的时间状语一般用by+将来的时间。
如:by the end of this year, by 8 o’clock this evening, by March next
year以及由by the time…, before或when等引导的副词从句。
By the end of next month, he will have traveled 1000 miles on foot.
By the time you reach the station, the train will have left.
By next Tuesday, I will have got ready for the exams.
考点二:在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将来完成时则由现在完成时表示。
The children will do their homework the moment they have arrived
back from school.
动词的语态
一般用于强调受者, 做题时谓语动词不再有名词或宾语。动词的语态一般不单独考,而是和时态、语气和非谓语动词一起考。
考点一: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的动词和词组
come true, consist of, take place, happen, become, rise, occur,
belong, break out, appear, arrive, die, fall, last, exist, fail, succeed
例句:
It took place before liberation.
考点二:下列动词的主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 而且常与well, quite, easily, badly等副词连用。
lock ( 锁 ) ; wash ( 洗 ); sell ( 卖 ); read ( 读 ); wear ( 穿 );
blame (责备);ride (乘坐);write ( 写 );
Glass breaks easily. 玻璃容易破碎。
The car rides smoothly. 这车走起来很稳。
The case locks easily. 这箱子很好锁。
The book sells well. 这本书很畅销。
考点三:一些常用经典被动句型:
It is said…, It is reported…, It is widely believed…, It is expected…, It is estimated…,
这些句子一般翻译为“据说……”,“人们认为……”,而 “以前人们认为……” 则应该说:It was believed…, It was thought ...。
【时态复习课件】相关文章:
1.爱莲说复习课件
4.高一物理复习课件
5.高一政治复习课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