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六年级教学安排计划
“Ryanx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一至六年级教学安排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至六年级教学安排计划,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一至六年级教学安排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第一周:20以内的加减两步式题
第二周: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三周: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四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第五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第六周:两位数加一位数
第七周: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
第八周:两位数减一位数、复习
第九周:单元复习、单元测验、试卷分析
第十周:元、角、分;实践活动
第十一周:图形的认识
第十二周: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十三周: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十四周: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十五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混合练习
第十六周:单元复习
第十七周:单元测验、试卷讲评、实践活动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总评
第二十一周:期末总结工作
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 间
内 容
第一周
2月18日―
2月21日
线段、两步式题例1、
例2
重点:画先段的方法
第二周
2月24日―
2月28日
两步式题例3、例4、
练习、应用题准备、例1、练习。
重点:运算顺序
第三周
3月3日―
3月7日
例2、例3、练习
重点:解题思路
第四周
3月10日―
3月15日
例4、练习、
复习第二单元并考试
重点: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第五周
3月18日―
3月21日
第三单元 例1、例2、例3、例4、例5、例6、
例7
重点:读、写法(末尾有零)
第六周
3月24日-3月28日
例8、例9、例10、练习、
第七周
3月31日―4月4日
复习、第三单元
认识钟面、建立1分、1秒的感念。
第八周
4月7日―4月11日
第四单元例1、例2、练习、实践活动课、考试
第九周
4月14日―4月18日
第五单元:例1、例2、
练习、例3、例4、例5、练习
第十周
4月21日―4月25日
比多少准备课、新课、练习、
第十一周
4月28―4月30日
复习口算加减法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
和求差应用题
第十二周
5月6日―5月9日
期中复习、考试
第十四周
5月12日―11月29日
7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8的口诀求商
第十五周
12月2日―12月6日
8、9的乘法口诀求商乘法口诀求商
第十六周
12月9日―12月13日
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有余数除法
第十七周
12月16日―12月20日
有余数除法 乘、除两步计算
第十八周
12月23日---12月27日
实践活动 复习
考试
第十九周
12月30日―1月3日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1月6日―1月10日
考 试
篇2:一至六年级教学安排计划
第一单元 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法则,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乘法,并能正确地解答有关应用题。
3、使学生学会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数的简便算法;学会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知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两位数的乘法。
第二单元 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能够正确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应用题。
3、使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能够应用这个性质做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2、使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能够应用这个性质做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第三单元 吨和克的认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吨、克。
2、熟记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了解1吨的物体大约有多少。
教学难点:单位之间的化聚。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三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常见的三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使学生能运用术语表达常见的三组数量关系。五、统计的初步知识
教学要求:
1、 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 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 的问题。
2、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第六单元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 形,会在方格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课时安排:
1、两位数的乘法 共 1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9课时
(3)积的变化 1课时
(4)复习 5课时
2、两位数的除法 共 28课时
(1)口算除法 2课时
(2)笔算除法 15课时
(3)商不变的性质 5课时
(4)复习 5课时
实践活动(一) 1课时
3、吨和千克的认识 3课时
4、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8课时
(1)式题 3课时
(2)应用题 9课时
(3)复习 6课时
5、统计的初步知识 6课时
实践活动(二) 1课时
6、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6课时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课时
(3)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1课时
7、总复习 6课时
篇3:一至六年级教学安排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角、垂线和平行线;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总复习。共六个单元。
二、教学要求:
1、 理解乘、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乘、除法中的未知数X。初步学会用X表示要求的数,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简单应用题。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能够正确地计算三步混合式题。能正确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相遇问题,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角,知道角的分类,会用量角器量已知角的度数以及画已知度数的角。并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垂线和平行线,为学习习近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会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
5、 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够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答有关小数的应用题。
6、 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审题、检验的学习习惯,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7、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2.17----2.23
第一单元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1、 乘除法意义
2、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二周
2.24―3.2
2、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乘法运算定律
第三周
3.3―3.9
3、乘法运算定律
第四周
3.10―3.16
第一单元 复习及测试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式题
第五周
3.17―3.23
1、式题 2、应用题
第六周
3.24―3.30
2、应用题
第七周
3.31―4.6
2、应用题
第八周
4.7―4.13
2、应用题
第二单元复习及测试
第九周
4.14―4.20
第三单元 角、垂线和平行线
1、直线和射线 2、角
第十周
4.21―4.27
3、平行线
第三单元 复习及测试
第十一周
4.28―5.4
复习第一、二、三单元
第十二周
5.5―5.11
期中测试
第十三周
5.12―5.18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性质
第十四周
5.19―5.25
2、 小数的性质
3、小数大小的比较
4、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第十五周
5.26―6.1
4、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5、复名数和小数
第十六周
6.2―6.8
5、复名数和小数 6、小数的近似数
第十七周
6.9―6.15
第四单元 复习及测试
第十八周
6.16―6.22
第五单元 小数加减法
第十九周
6.23―6.29
第五单元 小数加减法 复习及测试
第六单元 总复习
第二十周
6.30―7.6
第六复习 总复习
期末考试
第二十一周
7.7―7.12
期末总结
备注:根据教研室和学校教学处的要求,教师教学时会做适当调整。
五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 间
内 容
第一周
2月18日―
2月21日
长、正方体的认识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重点:表面积公式
第二周
2月24日―
2月28日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正方体的体积
重点:体积公式
第三周
3月3日―
3月7日
长、正方体的体积
复习考试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重点:解题思路
第四周
3月10日―
3月15日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中的平均数
重点:平均数内容
第五周
3月18日―
3月21日
复习考试
约数倍数
能被2、5、3整除的数
重点: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六周
3月24日-3月28日
能被2、5、3整除的数
质数和数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第七周
3月31日―4月4日
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第周
4月7日―4月11日
最小公倍数、复习考试
第九周
4月14日―4月18日
分数的意义
真分数假分数
分数的意义
第十周
4月21日―4月25日
真分数假分数
分数基本性质
约分
分数基本性质
第十一周
4月28―4月30日
约分
同分
分小互化
第十二周
5月6日―5月9日
分小互化
复习考试
第十四周
5月12日―11月29日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十五周
12月2日―12月6日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十六周
12月9日―12月13日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十七周
12月16日―12月20日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十八周
12月23日---12月27日
实践活动 复习
考试
第十九周
12月30日―1月3日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1月6日―1月10日
考 试
六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 间
内 容
第一周
2月18日
2月21日
比的意义和性质
重点:比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周
2月24日―
2月28日
按比分配
比例尺
重点:按比分配、比例尺
第三周
3月3日―
3月7日
正、反比例的意义
重点: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
第四周
3月10日―
3月15日
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
重点:圆柱的特点及表面积
第五周
3月18日―
3月21日
圆柱、圆锥的体积
圆柱、圆锥的体积
第六周
3月24日-3月28日
第一单元复习
统计表
统计表
第七周
3月31日―4月4日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第八周
4月7日―4月11日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第九周
4月14日―4月18日
第二单元的复习课
第十周
4月21日―4月25日
正反比例应用题
正反比例应用题
第十一周
4月28―4月30日
复习
第十二周
5月6日―5月9日
整数和小数
数的整除
第十四周
5月12日―5月29日
分数和百分数
第十五周
6月2日―6月6日
量与计量
代数初步知识
第十六周
6月9日―6月13日
复习
第十七周
6月16日―6月20日
复习考试
篇4:一至六年级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的史书《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国的公子归生听了楚国的意见,准备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带兵抵抗,两军在大棘这个地方安营扎寨,准备打仗。
在大战来临之前,宋国的主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便杀羊犒(kào)劳众位将士。但是,他在犒劳将士的时候却忘了赏给他的车夫羊斟(zhēn)肉吃。羊斟因此怀恨在心,总想找个机会报复华元。
到了作战的时候,羊斟心里想:平时你不把我放在心上,今天我就让你看看我的厉害。他正想着,华元来找他驾车了。羊斟不声不响地把车准备好,叫华元上车。
华元上了车,走到半路的时候,羊斟便对华元说:“前些天犒劳将士,分羊肉的事由你做主;今天我驾车,那么往哪里走,则由我做主了。”
(原文是:“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说着,便快马扬鞭,把华元的战车径直赶到郑军的阵地上去了,华元稀里糊涂地就成了郑军的俘虏。
篇5: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计划
作为母语,很多孩子语文学不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下面是一份针对大多数孩子都适用的语文学习规划,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既囊括了考试需要掌握的各种能力,又包括了如何真正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以下的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计划相关内容,一起来看下吧!
一二年级
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是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一个能力,就是:朗读,鼓励孩子大声得朗读课文,能带有感情朗读更好。朗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不建议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太大的语文学习压力。
三四年级
写作/阅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整个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将会更加亲近或远离语文学科。
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需要做到的:
1. 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上。
2.三、四年级最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写作,而不是阅读。不要让孩子跟着模板式的写作老师学作文,得不偿失。不要着急三、四年级解决阅读丢分问题,那样只会事倍功半。
3. 这个阶段注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
五六年级
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训练字、词、拼音的阅读题上。
2. 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解决主题鲜明(最好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在作文学习过程中,建议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活动,通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除了孩子能学好写作外,我们无法忘记小升初面试时的考题,其实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因此作文课堂训练除了以写为主,听和说的训练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4.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但提醒一点,作文书不要多看,看一本还行,多了并无益处,不建议孩子背诵现代文优美句子。
篇6: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计划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计划
作为母语,很多孩子语文学不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下面是一份针对大多数孩子都适用的语文学习规划,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既囊括了考试需要掌握的各种能力,又包括了如何真正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以下的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计划相关内容,一起来看下吧!
一二年级
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是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一个能力,就是:朗读,鼓励孩子大声得朗读课文,能带有感情朗读更好。朗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不建议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太大的语文学习压力。
三四年级
写作/阅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整个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将会更加亲近或远离语文学科。
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需要做到的:
1. 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上。
2.三、四年级最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写作,而不是阅读。不要让孩子跟着模板式的写作老师学作文,得不偿失。不要着急三、四年级解决阅读丢分问题,那样只会事倍功半。
3. 这个阶段注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
五六年级
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训练字、词、拼音的阅读题上。
2. 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解决主题鲜明(最好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在作文学习过程中,建议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活动,通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除了孩子能学好写作外,我们无法忘记小升初面试时的考题,其实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因此作文课堂训练除了以写为主,听和说的训练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4.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但提醒一点,作文书不要多看,看一本还行,多了并无益处,不建议孩子背诵现代文优美句子。
篇7:一至六年级英语句子
询问姓名、年龄。
1,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________. ----我叫……。
2, ----How old are you? ----你几岁了?
----I’m 12. ----我十二岁。
询问颜色。
1, ----What colour is it? ----它是什么颜色的?
----It’s yellow and white. ----黄白相间。
2, ----What colour are they?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They’re green. ----绿色的。
询问数量或价钱。
1, ----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你可以看见几只风筝?
----I can see 12. ----我可以看见十二只风筝。
2, ----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你有多少支彩笔?
----I have 16. ----我有十六支。
3,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你家有几口人?
----Three. ----三口人。
4, ----How much is this dress? ----这条连衣裙多少钱?
----It’s ninety-nine yuan. ----九十九元。
5, ----How much are these apples? ----这些苹果多少钱?
----They’re thirty-five yuan. ----三十五元
篇8:一至六年级英语句子
询问时间或日期。
1, ----What time is it now? ----现在几点钟?
----It’s nine o’clock.. 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九点。该上英语课了。 (----It’s eight o’clock. It’s time to go to bed.) (----八点。该上床睡觉了。) 2, ----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星期几?
----It’s Monday. ----星期一。
(----What do we have on Mondays? (----我们星期一上哪些课? ----We have Chinese, English, math …) ----语文、英语、数学……) 3, ----When is your birthday?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It’s October 1st, our National Day. ----十月一日,国庆节。
4, ----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你们什么时候做早锻炼? ----I 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8:30. ----我们通常8:30做早锻炼。 询问方位或地方
1, ----Where is my toy car? ----我的玩具汽车在哪儿?
----It’s here, under the chair. ----在这儿,在椅子下面。
2, ----Where is the canteen? ----餐厅在哪儿?
----It’s on the first floor. ----在一楼。
3, ----Where are the keys? ----钥匙在哪儿?
----They’re in the door. ----在门上。
4, ----Excuse me. Where is the library, please? ----对不起,请问图书馆在哪儿?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 ----在邮局附近。
5, ----Where are you from? ----你从哪儿来?
----I’m from China. ----我从中国来。
6, ----Where does the rain come from? ----雨是从哪儿来的?
----It comes from the clouds. ----它是从云层里来的
篇9:一至六年级数学练习题
一至六年级数学练习题
在小升初备战过程中,我们时间花费最多的往往是在做题上。只有把知识点运用到题目上面,我们才能够跟好的掌握它。下面是小升初数学练习题,大家可以看下。
【二年级】
课内知识:哥哥有12枚5分硬币,妹妹有10枚2分硬币,哥哥给妹妹几枚5分硬币,两人的钱数相等?
课外趣题:阿香去吃午饭,发现附近的中餐厅有9个,西餐厅有3个,日式餐厅有2个,他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三年级】
课内知识:用400个棋子摆放了5层空心方阵,最内层每边有几个棋子?
课外趣题:用棋子摆方阵恰好摆成每边为20的实心方阵,若改为4层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应放几枚?
【四年级】
课内知识: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有10把钥匙和10把锁,最少要试验多少次就一定能使全部的钥匙和锁相匹配?
课外趣题:将60个红球和8个白球排成一圈,相邻红球个数最多的那一组至少有几个球?
【五年级】
课内知识: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间加一个0,所得三位数比原来大8,求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课外趣题:一个回文数是这样的整数,它的各位数字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念都一样,例如8338、1331、12321。已知:A、B、C都是回文数,A、B是四位数,C是五位数,A+B=C,那么C是多少?
【二年级】
课内知识:哥哥有12枚5分硬币,妹妹有10枚2分硬币,哥哥给妹妹几枚5分硬币,两人的钱数相等?
解答:5×12=60(分) 2×10=20(分) (60-20)÷2=20(分) 20÷5=4(枚)
课外趣题:阿香去吃午饭,发现附近的中餐厅有9个,西餐厅有3个,日式餐厅有2个,他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解答:9+3+2=14(种)
【三年级】
课内知识:用400个棋子摆放了5层空心方阵,最内层每边有几个棋子?
解答:400÷5=80(个) 80-8-8=64(个) 64÷4+1=17(个)
课外趣题:用棋子摆方阵恰好摆成每边为20的实心方阵,若改为4层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应放几枚?
解答:20×20=400(个) 400+8×(1+2+3)=448(个)
448÷4=112(个) 112÷4+1=29(个)
【四年级】
课内知识: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有10把钥匙和10把锁,最少要试验多少次就一定能使全部的钥匙和锁相匹配?
解答:从最不利的情形考虑。用10把钥匙依次去试第一把锁,最不利的`情况是试验了9次,前8次都没打开,第 9次无论打开或没打开,都能确定与这把锁相匹配的钥匙(若没打开,则第10把钥匙与这把锁相匹配)。同理,第二把锁试验8次……第九把锁只需试验1次,第十把锁不用再试(为什么?)。共要试验9+8+7+…+2+1=45(次)。所以,最少试验45次就一定能使全部的钥匙和锁相匹配。
课外趣题:将60个红球和8个白球排成一圈,相邻红球个数最多的那一组至少有几个球?
解答:60÷8=7……6 7+1=8(个)
【五年级】
课内知识: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间加一个0,所得三位数比原来大8,求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解答:设两位数为ab ,根据位值原则得到100a+b=90a+9b
10a=8b 5a=4b a=4 b=5 这个两位数是45
课外趣题:一个回文数是这样的整数,它的各位数字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念都一样,例如8338、1331、12321。已知:A、B、C都是回文数,A、B是四位数,C是五位数,A+B=C,那么C是多少?
解答:如图
显然e=1 a+c=11
如果百位相加向上进位,则f=2 从而得到b+d=11, C=12221
如果百位相加不向上进位,则f=1 从而得到b+d=0,C=11011
所以C是12221或11011。
篇10:一至六年级的歇后语
一至六年级的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篇11:教学实施计划安排
教学实施计划安排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计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能根据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游戏活动,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及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画以上三种图形的高;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特点;通过操作,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的先后顺序;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
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三、实施措施
对于本班的孩子已经比较熟悉,孩子们对于这套教材也已经有的深入的了解。课堂上,创造一个和谐的数学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孩子们的合作、创新意识等。在以往的学习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比较扎实的,为本册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是坚持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学习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创设生动有趣且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
(二)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
(四)积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篇12:小学一至六年级各学段语文学习计划
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技巧,所以一定要层层递进。
一二年级
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要着重培养孩子的一个能力就是:朗读能力。鼓励孩子大声地朗读课文,能带有感情朗读更好。朗读对提升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不建议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太大的语文学习压力。
三四年级
写作/阅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是孩子整个阅读写作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将会更加亲近还是偏离语文学科。
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需要做到的是:
1. 这个时期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上。
2. 三、四年级最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写作,而不是阅读。不要让孩子跟着模板式的写作老师学作文,得不偿失。不要着急三、四年级解决阅读丢分问题,那样只会事倍功半。
3. 这个阶段注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
五六年级
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训练字、词、拼音的阅读题上。
2. 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解决主题鲜明(最好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在作文学习过程中,建议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活动,通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除了孩子能学好写作外,我们无法忘记小升初面试时的考题,其实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因此作文课堂训练除了以写为主,听和说的训练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4.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但提醒一点,作文书不要多看,看一本还行,多了并无益处。
学好语文的几点建议
对于学好语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除了字、词、句、章等基础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著、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开始接触原著。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并且能够帮助孩子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泥,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养成习惯,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写作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一直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篇13:小升初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1-6年级知识体系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二、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公斤=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k(k一定)或k/x=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公约数)
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141414
32、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
如3.141592654
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141592654……
34、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5、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ab+c
三、一般运算规则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四、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周长=直径×∏=2×∏×半径C=∏d=2∏r
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篇14: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总结
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总结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篇15:小学一至六年级学习方法有哪些
一年级的学习方法:从小习惯着手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告别幼儿园的轻松课程,一下子进入小学后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要求,那孩子们应该怎么度过这个关键期呢?
老师提了四点建议:
一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要读小学了。
二是允许孩子们在刚升上小学时,自然地表达自己哪些地方觉得不习惯,不让孩子觉得有这样的想法很丢脸。
三是多交一些新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圈。
四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首先要让孩子喜欢学校,在开学前,可以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其次要从小习惯着手,引导孩子学会自立7,尤其要注意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适应升入小学后每天准时到校的作息。
二年级的学习方法:开始阅读和积累
升入二年级之后,语文学习方面的重点就不仅仅在于生字、词语的训练了,还要引起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兴趣。孩子要积累材料,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阅读书籍的能力,并且初步有了评判一本书、一个故事是否适合自己的判断力。所以,家长在这个阶段就要特别注意多给孩子创造阅读的空间和氛围。在给孩子选取阅读的书目时,不要只局限于某一类图书,只要是积极正面健康的书籍,都可以给孩子看。
另外,不要认为积累只能限于文字积累,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口头积累。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家长在注重学生书面的字词句时,也要注意学生在生活中说一句话时是否完整,经常有意识的训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年级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的转折期
三年级是小学英语学习最为重要的转折期,是成绩分化的开始。公立小学开始要求学生背单词。因此围绕日常生活话题开展学习并积累和拓展足够多的词汇量,保证充足的语言输入是这一时期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
语文方面,三年级重点在于识字、字词理解及运用、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而难点在于习作练习。三年级是习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是十分关键的。习作要求明显高于二年级,从几句话的段要写到完整的一篇文章,字数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过渡,将直接影响孩子对作文的兴趣,有的孩子甚至从此害怕作文。
四年级的学习方法:是一个由中年段到高年段的承接期
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阅读理解和语言的应用技巧不足,以致阅读题会出现答题不完整,概括能力较弱等情况。家长要注意多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孩子,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还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让孩子的课外阅读变得更加广泛而有效。二是作文缺少生活素材,很难使文章生动具体。四年级的作文包括写人、写事、写景、写生活、写感想、体会等。这当中写实占大多数,写实是为了让孩子从日常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所以平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如实表达,让他们随时把自己的所想、所见及时记在日记本中,帮助增加写作的素材。
英语方面怎么学习呢?经过三年级一年的知识积累,学生已有基本的英语学习基础及习惯,但在语言的应用方面常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这是语法启蒙的黄金时期。这就要求在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英语学习应以实用常考句型积累为主,以启发学生对语法的感知与应用。可是往往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盲目地为孩子选择过多或过难的课外英语学习内容,进入了学习的误区。
五年级的学习方法: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吸收
而学习内容以及难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一阶段会引发比较明显的分化情况。语文方面,孩子学的字词更难了,易错字多了,阅读和作文扣分也明显多了。这一阶段,课本的基础字词难度会更大;阅读方面则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对于阅读文章的分析能力;而作文则需要学生有新颖的构思和恰当的修辞等。
英语方面,五年级是小学英语学习的分水岭。五年级应开始培养良好的英文素养,可以试着听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跟着唱。看英文电影,以愉快的心情去欣赏。还可以购买一些你喜欢的英文书籍去阅读。
六年级的学习方法:开始张罗小升初
刚升入六年级,很多家长就开始张罗小升初。这两年,小升初政策变化很大,无论政策如何变化,家长们需要明确的是,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力。在小升初备考的开始阶段,家长们要建立孩子自信的心理,引导孩子尽量多接触课外知识。要在最后一年多陪在孩子身边,做他们的精神支柱,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解题速度;多关注社会新闻、增加语文及英语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课外阅读及英语词汇。而最关键的,就是科学有序地规划孩子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
语文方面,要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六年级阅读学习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阅读积累密不可分的是作文,六年级孩子的习作分数提升了,习作要求也更高了,这一学段重在写纪实作文与想象作文。
【一至六年级教学安排计划】相关文章:
4.学习计划安排
5.暑假计划安排
6.工作安排计划
10.三至六年级寓言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