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
“小勺挂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欢迎参阅。
篇1: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
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
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内容
1、第一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1)主要标志: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2)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完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使生产力出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带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社会财富。
(3)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2、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最后几十年
(1)标志:以电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2)对生产力的影响: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并开始成为主要能源,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3)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19世纪未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开始
(1)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2)对生产力的影响:新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更新,很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这就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普及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3)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使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影响表明什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原理和哪些道理?
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道理: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标志。(3)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共同点?
(1)都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都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3)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4)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
3、三次科技革命对我国当前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改革和调整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发奋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以知识报效祖国。(4)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确定正确的成才目标,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4、如何加快科技进步?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快我国的科技创新的步伐?)或:请为我国实施人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若干建议。
①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③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④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⑤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⑥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使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变成强大的人才资源。⑦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确立正确成才目标,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5、三次科技革命是如何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三级跳的?(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请从教材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
(1)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2)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跃进了电气化时代,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的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篇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学反思
徐彩珍
教后反思:《科教兴国战略》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所以是重点,因为它是本课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人才,提高中国人口素质,提高劳动者质量,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这一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中学生必须知道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意义。之所以是难点,因为从理论角度来讲,对中学生来说,理解它有一定难度。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重点,讲清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用了许多文字材料和数据;讲到科教兴国含义,突出两方面科技与教育,科技是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教育为本;最后道出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明白创新重要性与意义。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用文字材料、数据与视频,尽量讲明讲透。
篇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讲授新课前,我先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再根据复习课的需要和学情的具体情况,本复习课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知识梳理——典型例题——自主练习——课后作业。
首先是知识梳理,要求学生带着五道填空题对照课本认真查找答案,完成学教案上相关习题,有利于知识再现,也就是完成第一步:自主学习小组抢答,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小组合作交流,勇敢展示自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很快的回顾课本的知识点,很好的对本课知识点归纳总结,再进行热点综述,知识解读,展示四则时政热点,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知识解答,再请四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他们小组找出知识点的结果,最后通过其他小组以不同的见解进行补充,达到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要求。
再接下来完成环节二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历年中考对本框题相关的两道典型例题,不仅要求学生讲出答案,还要回答为什么,做到能让学生自己讲解,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环节三中的两道选择题也是采取要求学生讲解的方法,由于时间紧,后面的材料题无法完成,当课后作业。
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各小组进行评价,这样能鼓励和鞭策学生积极性。本节复习课总体来说完成了复习教学的要求,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时政热点的考点链接时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解读和分析材料,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这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再来学生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篇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
本框题的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这一重点,突破“辨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在教学中首先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家用交通工具的变迁,家庭生活三大件的变化。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世纪的三大件:房子、汽车、教育(或保险)。让学生体会:科技发展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其次在教学中设计了:
情境材料一: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世纪之初仅占5%———10%,50、60年代上升到50%,今天已高达60%———80%。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
情境材料二:袁隆平是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科学家之一,他提出水稻杂交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新突破,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情境材料三: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已由20世纪初的20%左右增加到60%以上,其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但我国仅为30%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比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另外,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产品技术含量低,单位产出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至6倍;半数以上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开发;科技与经济脱节,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有6%至8%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已经超过50%。通过这些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次通过学生列举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
从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通过情境材料四: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谈到21世纪前景时说过这样的话:知识使法国浪漫,经济使法国富庶,只有教育才能使法国发展强大。
无独有偶,科技巨子、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曾预言:未来十年,衡量贫富的标准将是教育。
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发展依靠─人才竞争─依靠教育引导学生分析经济、科技、教育、人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在讲实科教兴国战略这一目内容时设置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
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3、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呢?
通过学生分析教师总结: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由于本框内容多,理论性比较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学生主比较被动,课堂教学效果不太好,今后要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用眼观科技——用脑析教育——用心想对策这条线贯穿,通过对图表、材料、图片的解读分析,师生一起探究科技的作用、现状,及我国教育的现状、作用,最后水到渠成的理解科教兴国的必要性。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及时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符合初三学生的学情,能及时有效的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现将本节课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优点有:
①鉴于知识容量较大,及时对第四课第四框的内容进行了合理安排,把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放到下节课讲,使得课堂的节奏很从容,内容的探究也更加的深刻。
②一条线贯穿整节课,使得课堂内容条理清晰。
③活动设计符合初三学生特点,层层递进,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探究讨论之中,也慢慢的在渗透、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整节课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生积极参与,过渡自然而不生硬,师生共同探究有关知识,课堂氛围好。
⑤本节课以在黑板上画航天飞机结束新课,既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当然,本节课有一些遗憾的地方:
①理论性的东西太多,师讲解的地方依然有点多。
②教育作用的讲解的还是有点太理论化。
篇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节的学习,进行反思如下:
课堂教学中,可取之处:
一、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师生情感交流自然、充分。
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被尊重,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
在这一节教学中,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参与是广泛的。
二、关注时事,渗透时事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离开时代性特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说教,无法唤醒学生与教师课堂灵感与智慧,更无法闪现课堂教与学的生成性东西。而时政教学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在这一节教学中,引入了“神舟七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20xx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天河一号”等最新的时事,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三、追求课堂的有效生成。
生成性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当时课堂特定的协商性生态环境为教学背景,以师生、生生协商性互动为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教师问:把教育摆在什么地位?学生答:第一位。面对这一知识点的错误,教师巧妙的请学生改错,将两个知识点做了区分。
教学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一、教学容量偏大。
容量大的好处是学生精力集中,思维连贯,教学一气呵成。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一些教学环节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有限,致使学生思考的不够深入、透彻。
2、学生会感觉比较紧张,会有学生的思路跟不上。
对策:
1、适当的取舍材料。
2、调整课时的分配。
3、关注程度相对落后的学生。
二、偏重时事,关注生活不足。
其实教学中,时事和生活是统一的,应该更加关注生活,才能更贴近学生。
对策: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篇7:第五册科教兴国战略
第五册科教兴国战略
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理清科教兴国战略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自觉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
学习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学习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图片《较量》导入,激发学生复习兴趣。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导入新课:
录象:材料1:神舟5号成功发射片段
投影:材料2: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的比例已达70%-80%。而我国“九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增长,只有35%左右依靠科技,尚有大量科技发明未得到充分的应用。
材料3:科教教育因素七国排序表
国家
美国
日本
法国
中国
名次
1
2
3
7
问: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事实?
过渡:在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的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里,各国都已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历史回眸
复习题:近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所奉行的国策是什么?这一国策给两国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复习题: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是什么?
复习题:(1)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在世界地图上标出来)(2)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又分布在哪些地区?(在世界地图上标出来)
投影:材料4:图片《较量》
(1)图片中两个人物大家认识吗?在这场较量中你认为谁最有可能获胜?为什么?
⑵根据材料1、2、3、4,你认为我国应该实施什么战略?
(3)、根据我们家乡的经济、科教某一实际情况,为实施科教兴县提出合理化建设。
投影:材料6:袁隆平是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科学家之一,他提出水稻杂交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新突破,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7:美国决定在未来3年中,向其他国家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多发放19.5万个签证。
问: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计划什么道理?
过渡: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经济靠科技,发展科技靠人才,培养教育。
材料8:3月5日,朱F基同志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问:为什么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问:为适应现代化需要,我国正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你所在学校有没有进行课改?请举例说明。
过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终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科技进步也好,社会发展也好,总是昨天超越前
天,今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昨天,明天超越今天的历史运动中前进听参与国际竞争,使祖国在竞争中不断强盛,青年一代责无旁贷,青少年要立志成才。
投影:
材料9:第二年医大学医学专家吴孟超教授,运用手中手术刀拯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篆刻家蔡天石双手残疾,却用篆刻刀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篆刻作品,上海大观园浴室劳动模范郏芬芬则用手中扦脚刀为许多人解除了足下之患,他们三人在不同岗位上勤奋工作,奉献社会,成为上海有名的“三把刀”。
问:1、为什么说吴孟超、蔡天石、郏芬芬三人都是人才?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向他们学习,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投影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1)思想道德建设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基础性工程)
科技重要性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1) 科技重要性
(2) 教育重要性
(3) 我国的基本国情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1)国家怎样实施
(2)青少年应如何做
巩固练习题
1、表一: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标志
产生后果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广泛应用
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大改变了社会生活面貌。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应用
表二: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时间
1929-1947
1948-1973
1974-1980
1990年以后
贡献率
31%
33%
40%
80%
材料10:202月28日,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向获奖的金怡濂院士颁发证书和500万奖金。3月5日,朱F基同志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回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回答:
⑴表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⑵根据表一、二得出的结论,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和青年学生分别做什么?
学生观看录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围绕材料1、材料2、材料3的内容积极思考。
小组或同桌交流发言归纳: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是以科技技术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科技教育方面,我国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与普遍科教水平不高状况同时存在,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和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讨论:略
归纳:军事立国的末路…………
学生回答略。
讨论:现阶段为什么贸易立国会陷入困境呢?
归纳: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世界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有欧美和日本间的贸易摩擦,再加上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的原料和燃料,这就直接阻碍贸易立国的实施。为了走出这条死胡同,许多国家不得不通过发展科
技开拓新的市场。贸易立国的困境
…………
学生画图略。
讨论:资源与经济发达的关系。
归纳:资源立国的局限。虽然有一些国家靠出售本国丰富的资源而快速致富,但一来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这样的条件,因而,不具有普遍性;二来资源总有用完的一天,因而也非长久之计;三来在这样“买”来的“现代化”中,国家机构和国民素质都没有经受改革与锻炼,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
讨论、交流、归纳:
因为当前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教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力和科技力已成为国际竞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军事、贸易、资源等都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在当今世界上,要把这些手段中的任何一个作为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总不免有
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各国已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科技来振兴经济,推进社会发展。
讨论、交流、归纳:
我国应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因为:
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猛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教
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和教育日益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关键因素,成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⑵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高,还存在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
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切实把教育和科学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它们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公民道德水准的重要因素,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学生讨论、交流:
每组填写一份建议书。
如针对本地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状况,提出努力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开展技术创新,引进和开发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等措施;办好学校,落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科学科普教育,倡导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
分组讨论、交流、归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意人才资源的开发,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
比一比:
有关教育重要性的名言,看哪一组说的多。具体过程略。
讨论过程略。
归纳:(1)对国家来说,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2)对公民来说,受教育的重要性(见第四册教材P33页)
(3)对于国家,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民族和民族创新能力,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公民既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又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畅所欲言:学生举例略。
小品表演:《我们的课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模拟表演他们心中向往的课堂)
分组讨论:略。
归纳:⑴人才定义、特点(见第五册教材P142页)
⑵根据自身特点,确定成才目标,要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勤奋努力,珍惜青春年华,争取早日成才……
朗读:
“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中占据地位。” ――江泽民
学以致用:
为帮助广大学生“强化科技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自觉投身实践”,学校团委准备全校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系列教育活动。
(1) 请你为该系列活动拟定一个鲜明的标题:
《----------------------------------------------》
(2) 若一上述标题确定的主题出三期黑板报,请你设计有关内容:
要
求
期
号
计划安排的内容
要达到的目的或提高的觉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学生对照投影,自行小结:略。
篇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说课稿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说课稿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框题。现就本框的课标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思路简单介绍如下:
一、说课标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意义,感受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提高自身素质。
二、说教材
1、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整个第四课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即两大国策和两大战略。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其两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一大战略。学生通过学习能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国还面临经济科技上的'挑战,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应是第四课重点掌握的一节。
2、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题目学习,第一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围绕现实生活事例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引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成就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目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多角度让学生明确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从而得出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三目主要讲两层意思:一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必然选择;二是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备意义,辨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四、说重难点:
依据本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框的重点是:①认识科技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热情,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②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既重点,亦是难点)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本框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说变化,疑问导入新课
活动一: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谈谈中国大地几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然后用多媒体补充展示。
(二)看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我国科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这些活动和若干问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成就,懂得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找差距,树立危机意识
活动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情况,再用多媒体展示、补充我国科技、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差距。
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而树立危机意识,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四)寻对策,提升综合素质
活动四:思考怎样才能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多媒体展示我国各届领导人对科教的重视情况及相关的一些图片。
科教兴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要突破此难点,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较全面、深入的思考。前面的教学已经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加上此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学生只有理解了此意义,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才可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主动创新。
(五)课堂小结,练习巩固知识,见导学案
(六)教学拓展,提升思想素质
篇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说课稿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框题。现就本框的课标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思路简单介绍如下:
一、说课标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意义,感受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提高自身素质。
二、说教材
1、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整个第四课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即两大国策和两大战略。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其两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一大战略。学生通过学习能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国还面临经济科技上的挑战,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应是第四课重点掌握的一节。
2、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题目学习,第一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围绕现实生活事例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引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成就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目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多角度让学生明确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从而得出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三目主要讲两层意思:一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必然选择;二是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备意义,辨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四、说重难点
依据本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框的重点是:①认识科技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热情,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②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既重点,亦是难点)。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本框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说变化,疑问导入新课。
活动一: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谈谈中国大地几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然后用多媒体补充展示。
(二)看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我国科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这些活动和若干问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成就,懂得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找差距,树立危机意识。
活动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情况,再用多媒体展示、补充我国科技、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差距。
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而树立危机意识,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四)寻对策,提升综合素质。
活动四:思考怎样才能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多媒体展示我国各届领导人对科教的重视情况及相关的一些图片。
科教兴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要突破此难点,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较全面、深入的思考。前面的教学已经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加上此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学生只有理解了此意义,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才可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主动创新。
(五)课堂小结,练习巩固知识,见导学案。
(六)教学拓展,提升思想素质。
篇1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政治说课稿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政治说课稿
一、说课标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意义,感受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提高自身素质。
二、说教材
1、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整个第四课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即两大国策和两大战略。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其两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一大战略。学生通过学习能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国还面临经济科技上的挑战,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应是第四课重点掌握的一节。
2、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题目学习,第一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围绕现实生活事例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引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成就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目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多角度让学生明确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从而得出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三目主要讲两层意思:一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必然选择;二是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备意义,辨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四、说重难点
依据本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框的重点是:①认识科技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热情,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②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既重点,亦是难点)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本框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说变化,疑问导入新课
活动一: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谈谈中国大地几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然后用多媒体补充展示。
(二)看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我国科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这些活动和若干问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成就,懂得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找差距,树立危机意识
活动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情况,再用多媒体展示、补充我国科技、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差距。
篇11: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与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与科教兴国战略
本文主要探讨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一致性问题.作者认为,对于人类文明的建设来说,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技术推动着人文精神的发展,而人文精神又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引导它健康发展.我们正在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则体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作 者:刘良琼 钱汉东 作者单位:刘良琼(安徽大学哲学系,230039)钱汉东(池州师专政法系,247100)
刊 名:池州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6(1) 分类号:A8 关键词:科学技术 人文精神 一致性 科教兴国篇1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思考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思考
科技和教育等软实力落后将抑制中国迅速发展 中国经济连续25年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长速度.
作 者:白春礼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刊 名:中国发展观察 英文刊名:CHINA DEVELOPMENT REVIEW 年,卷(期): “”(1) 分类号: 关键词:篇13:《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反思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反思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可取之处:
一、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师生情感交流自然、充分。
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被尊重,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
在这一节教学中,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参与是广泛的。
二、关注时事,渗透时事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离开时代性特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说教,无法唤醒学生与教师课堂灵感与智慧,更无法闪现课堂教与学的生成性东西。而时政教学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在这一节教学中,引入了“神舟七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天河一号”等最新的时事,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三、追求课堂的有效生成。
生成性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当时课堂特定的协商性生态环境为教学背景,以师生、生生协商性互动为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教师问:把教育摆在什么地位?学生答:第一位。面对这一知识点的错误,教师巧妙的请学生改错,将两个知识点做了区分。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课堂教学中,笔者关于有效教学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一、教学容量偏大。容量大的好处是学生精力集中,思维连贯,教学一气呵成。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一些教学环节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有限,致使学生思考的不够深入、透彻。
2、学生会感觉比较紧张,会有学生的思路跟不上。
对策:1、适当的取舍材料;2、调整课时的分配;3、关注程度相对落后的学生。
二、偏重时事,关注生活不足。其实教学中,时事和生活是统一的,应该更加关注生活,才能更贴近学生。
对策: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篇14: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反思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三节,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要求是“1. 结合实例,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 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采取的行动,增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教学目标是“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3、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一节课,如果要求放低,很容易上;但如果上纲上线,我感到非常难上。因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任务相当重,而且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切入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行动纲领这条主线。因为行动纲领是“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刚好对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战略: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和稳定战略。每一个战略,往往是先展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措施,并在这一过程中,希冀学生能逐渐形成根据问题找措施的意识。
总体来说,这一节课上得比较一般,没有什么亮点。或许让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一个好的思路,但我觉得这样花的时间太多,学生不一定有这么多的时间。如果学生不能花时间,这样的讨论和探究流于形式,还不如就这样上。
【科教兴国战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2.科教兴国座右铭
4.战略协议
5.反思教学
8.战略营销方案
9.企业财务战略分析
10.战略总监岗位职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