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

2022-10-21 08:26:4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p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

篇1: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有关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

1.三种常用的统计图分别为什么?

2.条形统计图的定义(三点)?

3.条形统计图的'构成?

4.朝阳小学各年段学生转学情况统计图

(1)这是一幅统计图。

(2)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单位长度表示()。

(3)此统计图中,统计图的外部、内部分别包括什么?

(4)用定义描述此统计图。

5.朝阳小学六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图

(1)六1班有多少人达标?

(2)六2班的达标率为多少?

(3)哪两个班的达标率相同?

(4)六年级共达标多少人?总达标率为多少?

篇2:统计初步知识

申晋良

第二单元 统计初步知识

本单元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相对集中的向学生传授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知道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初步会用统计的方法说明一些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方法,会用纸条或折线的形势表现数据。

3、会看统计图,能对统计图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指出这些统计图所能说明的问题或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会根据所要说明的问题,去搜集数据、分类整理,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5、渗透统计思想,结合教学统计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会绘制统计图中的直条或折线,会对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难点:

会根据所要说明的问题,去搜集数据、分类整理,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第一课时 条形统计图

.3.15

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对学生搜集的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难点:处理信息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搜集的信息

星期六、日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统计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好吗?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师生进行交流。

教师准备材料:

二、处理学生搜集的信息,对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你能说说今天学习的统计图与过去的统计表相比有那些优点吗?(形象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你把这些统计图进行分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三、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分为哪几部分?

展示例1(图)

表内:纵轴、横轴、直条

表外:名称、时间、单位

条形统计图有那些特点?(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从表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四、作业 帮你学数学 练习1

五、板书 统计图 形象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条形统计图 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第二课时

2006.3.16

教学目标: 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重点: 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统计图,请你说说统计图分那几类?

你们想不想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

二、出示一张条形统计表并观察条形统计表

说一说条形统计表上都有什么内容?

三、讲解条形统计图制图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好后进行分析。

四、学生在作业本上制学习图的步骤。

1、画出横轴和纵轴(指导分配直条的单位长度)

2、画直条

3、填写统计图的名称、时间、单位等。

五、练习24页练一练 练习四 1、2

六、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1、画出横轴和纵轴

2、画直条

3、填写统计图的名称、时间、单位

七、作业

第三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重点课时)

2006.3.17

教学目标: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对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重点:对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难点:对统计图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四 3题)

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展示例3统计表

2、根据表内数据,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

思考:少先队员种植了油松和国槐两种树木

3、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

4、对统计图进行分析

三、练习

1、第26页练一练

2、师生提供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其进行分析。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两个以上项目

两个直条 形成鲜明对比

两种颜色

六、作业 练习四 7、8

第四课时

.3.20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图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对统计图进行有价值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观察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比较:观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比较他们各自的特点。

分析:你能根据这张统计图分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学生自由回答

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

四、练习

根据统计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翠岭乡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2月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平均气温 2 5 10 15.5 24 30 32 32.5 26 20 12 5

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中,分析出有价值的情况?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数学书40页2、3题

六、板书:折线统计图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2005.3.2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制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准备题

某电视机厂1993--20生产25型电视机如下表

201月

年份 1993

产量(台) 9200 8000 6000 5800 4000

讨论:你认为制成那种统计图比较好?

你认为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归纳制成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这个电视机厂不光生产25型的电视机,还生产29型电视 。

出示统计表

(一)制统计图

如果在一张统计图上能同时看到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生产情况,你认为应如如何制图?

分组讨论:1、进行发散练习,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2、进行制图。

小组汇报 进行交流

指名同学板演,根据板演进行分析。

提问:你能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吗?(生进行交流)

(二)分析统计图

1、25型电视机的产量是怎样变化的?

2、29型电视机的产量是怎样变化的?

3、25型电视机,从那年到那年的产量下降的最快?下降了多少台?

4、29型电视机,从那年到那年产量提高的最快?增加了多少台?

三、巩固练习

在踢毽比赛中,张敏和赵小山各踢了5次,成绩如下表

次数

次数

成绩 次数

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张敏

35 40 30 45 40

赵小山 30

32

40

45 50

1、完成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四、作业:数学书41页4题

五、板书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六课时

2006.3.22

教学目标:能够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绘制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

南冶小学儿童读物分类统计表

类别 合计 故事 童话寓言 诗歌 自然科学 人物历史

数量(册) 1300 300 200 150 200 450

学生独立设计并进行分析

2、学生汇报交流

二、练习

1、张明和杨迎分别进行了4次垒球掷远的测验,成绩如下:

第一次 张明20米 杨迎25米

第二次 张明24米 杨迎26米

第三次 张明26米 杨迎20米

第四次 张明30米 杨迎24米

如果既要知道二人质垒球的远近,又要知道两人掷垒球的距离变化的情况与趋势。想一想,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反映比较好?

(1) 绘制统计图

(2)进行简单的分析。

2、独立完成

六年级的同学,在学习统计图的时候进行了一次关于车流量的统计,他们记录了10分钟大货车、小汽车、公交车和自行车通过的辆数。

大货车 24

小汽车 40

公交车 8

自行车 30

请你根据他们收集的数据,绘制一幅统计图。

班内集体交流。

三总结:

这节课大部分同学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四、独立题为作业

第七课时(扇形统计图 选学)

2006.3.23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图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对统计图进行有价值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心角的概念

2、扇形的特征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应用题

二、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读第一段文字)

1、学习例1

请你量量每个圆心角是多少度?

思考:度数与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2、介绍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3、分析扇形统计图

三、练习1、2

四、作业 3、4

第八课时

2006.3.24

教学目标:通过绘制不同类型的统计图,掌握统计图各自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反映学校变化的信息。

二、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毕业了,小学给你留下了那些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回忆用最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1、说说你搜集的信息?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反应?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图或用文字表达。

四、比一比谁的统计图绘制的最好?

五、下课后对统计图进行分析,看看谁的统计图反映的情况最好?

单元检测:2课时

3.24

月考:2课时

篇3:统计初步知识教案设计

统计初步知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知道统计图中的一个单位长代表几。

2、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体会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进一步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统计图中的一个单位长代表几。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体会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看看统计还能在哪些地方应用。

二、新授

1、出示统计表:

北京市国庆节期间大型活动统计表

项目 展销展览 嘉年华 文艺演出 书市 体育比赛 其他 数量(场) 45 14 14 7 6 7

(1)观察统计表,知道各活动的场次。

(2)独立补充统计图。

2、出示统计图:

(1)观察,一个单位长代表几场?(理解1个单位长代表几。)

(2)独立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3)观察统计图,国庆节期间,哪项活动的场次最多?

(4)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与作用。自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巩固练习。

(1)试一试,根据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说一说,回答问题。

三、课后反思

学生在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时候,在老师的知道下知道统计图中的一个单位长代表几,并能灵活应用。还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体会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作业

数学一日一练。

篇4: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初步知识同步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初步知识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2.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的三角形是()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三角形是()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的三角形是()三角形.

3.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梯形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上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下底是()厘米.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直径是10厘米的圆面积相等.已知三角形底长15.7厘米,高是()厘米.

8.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少12平方厘米,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倍.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

①平行四边形②长方形③梯形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①6②7.5③10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则面积扩大().

①2倍②4倍③8倍

4.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

三、应用题.

1.有一块长方形花园,长42米,宽比长的还多2米,周围用竹篱笆围起来,篱笆长多少米?

2.一块长方形铁板,长15米,宽是长的,在这块铁板上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3.胜利小学的操场,原来长8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增加40米,宽增加20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篇5:统计的初步知识数学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起始课,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体会这种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在遇到有关问题时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渗透统计方法。

2、通过统计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通过对统计图、统计表的分析,使学生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统计意义,培养统计意识。

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统计画册、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春节联欢晚会中人们高兴的唱啊、跳啊,但是都不能足以说明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用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如:北京市人民存款是20年前的169倍、88年的鸡蛋产量是590万吨,到01年时是2337万吨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是专业人员经过统计得到的,你知道什么是统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

二、体验过程。

第一层: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非洲动物动态画面)看到这些动物你最想知道什么?(板书:动物名称只数)

第二层:解决问题。

请你观察都有哪些动物?你准备先数谁?怎么数?数完之后怎么办?(边说边写,画出统计表)

第三层:概括方法。

统计表和动态画面各有什么优点?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统计表的'?(

三、大胆想象,诱发创造。

第一层:激发想象。

1、除了用统计表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外,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示出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讨论、交流)

2、利用手中的材料(白纸、格纸),把你认为最好的方法画下来。

第二层:比较择优。

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点评:在比较中选出最佳的方法。

第三层:深入理解。

确定一个小格代表几。

四、分析统计图、表,深化意义。

第一层:分析统计图、表。

1、爸爸、妈妈和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你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你们的身高、体重发育得是不是正常,怎么让在座的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的生长发育情况呢?(调查)怎么样才能让老师们看得更清楚呢?(制统计图、表)

2、(把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制成统计表)看着统计表,你看出什么了?(出示该年龄的标准身高),你觉得咱们班身高发育情况怎么样?

3、(把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看着统计图,再看标准体重,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你的同伴说点什么?如果不注意,无限的发展下去,预测一下,咱们的身体将会怎样?

第二层:深化意义。

我们发现了我们同学在身高、体重发育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是从哪看出来的?是从统计图、表中看出来的,这就叫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板书: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五、展示统计画册,深化意义。

六、小结设疑,激发兴趣。

【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相关文章:

1.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统计初步知识说课稿

2.《统计的初步知识》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3.小学六年级统计同步练习题

4.一年级数学统计找规律练习题

5.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6.六年级的数学练习题

7.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练习题

8.六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

9.有机物的初步知识

10.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下载word文档
《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知识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