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2022-08-08 08:14: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废话大魔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篇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本文对我国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扼要的回顾,指出写作教学的误区.介绍了写作教学方法的发展过程.同时作者也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英语写作的`重要性,英语写作教学应尝试和吸收有效的方法和活动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作 者:董雅娟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成功(教育版) 英文刊名:SUCCESS 年,卷(期):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   常见问题   解决途径   理论依据  

篇2:浅谈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谈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泵送砼的应用已成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泵送砼常容易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给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带来麻烦.泵送砼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给出一系列解决途径.

作 者:宋昌杰 丁修河  作者单位:齐翔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分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7) 分类号: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问题   解决途径   泵送砼  

篇3:浅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摘要: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在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薄弱环节,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本文尝试通过过程教学法改变这一现状,在介绍过程教学法理论基础及特点的基础上,从输入阶段、写初稿阶段、重写阶段、定稿及最终反馈阶段四方面探讨过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各国的贸易中起着纽带作用。由于各个行业在工作中对英语都有或多或少的需求,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随之越来越高。而写作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能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课普遍采用的结果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英语写作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薄弱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时有限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英语写作课程,写作只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部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单独划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专门的写作讲解,只能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简单涉及一些写作技能与技巧。

(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结果教学法是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英语写作教学法,它注重写作的成品,忽视写作的过程。对于一个写作题目,教师首先会选取一篇范文进行分析,并将写作技巧、写作理论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不需要形成自己的评论,只需仿照模板再写出一篇相似的作文即可。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急功近利,短期内确实可以看到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过程教学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达不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

(一)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交际理论的过程教学法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这种教学法认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交际活动,而不是个体的单独行为。RichardC.Gebhardt在《写作过程与意图》中说:“当你写作时,你就是在试图与他人交流。如果你不向他人表明你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批评,你就不会知道你的文章对读者的影响。”过程写作法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这一方法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写作课堂中解脱出来,使他们由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由于学生全程参与写作,通过思考、讨论、修稿最终完成一篇作文,因此,整个过程都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过程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过程教学法在课堂上转换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以往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过程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组织和监控的作用。过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即从主题思想的理解到文章结构的布局再到内容的安排等,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并进行充分讨论,直至作文成稿。整个写作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过程教学使单一、乏味的结果反馈变成即时、多样的过程反馈。过程教学法的反馈与传统结果教学法反馈不同,它不是最终的、一次性的反馈,而是将反馈穿插于整个写作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接受别人意见的同时又给别人提出意见,这种即时有效的反馈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其比结果教学法最终的一次性反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过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过程教学法将写作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写前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drafting)和重写阶段(rewriting)。写前阶段是学生在落笔之前的准备阶段,包括理解题目、搜集材料、构思作文的整体框架、写提纲,等等;写作阶段是主体阶段,是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完成初稿的阶段;重写阶段是通篇阅读初稿,根据别人的反馈意见及自己对初稿的评审,合理有序地调整作文。但是,写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简单的.三个阶段包含着很多步骤,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可按照如下几个步骤实施。

(一)输入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学生在落笔之前的准备阶段,包括理解题目、确定主题、搜集材料、打腹稿等。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简单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4~5人即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充分理解题目,同时互相借鉴所搜集到的资料,并最终理清思路,列出作文大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到组织、引导和监控的作用,即教师要引导每个小组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并将学生讨论的提纲与其他小组交换,进行小组互评,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

(二)写初稿阶段

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自然就过渡到落笔成文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重新加工,进而完成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要过于注重斟酌字句,要确定好文章的结构,把想要表达的思想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课堂即时反馈阶段。学生在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初稿再进行一次讨论,即对初稿的结构、内容、思想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监控者和引导者,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

(三)重写阶段

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并结合自身对初稿的反思,对初稿进行修改。这一过程,学生除了要把精力放在结构、思想、内容上,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语法、句式及单词拼写。学生修改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互换作文进行初步批改,并将修改重点放在单词的拼写和语法上。

(四)定稿及最终反馈阶段

学生完成初稿的修改之后,将定稿的作文交给教师进行最终批阅。由于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已经进行过几次沟通,所以最终的批改不会出现“满篇红”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注意批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批语对学生的督促和鼓励的作用。

四、结语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而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交际的过程,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交际,就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写作。过程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单一、僵化的写作模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写作过程中,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堂反馈、修改等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航,杨磊.结果教学法与过程教学法――谈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xx,(2):98-102.

[2]李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20xx,(1):19-23.

[3]高健,傅克玲,赵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效果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xx,(5):600-603.

[4]谢绍白.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xx.

篇4:浅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因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是提高大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其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以及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反馈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 者:刘治 周俊涛 作者单位:刘治(长治医学院外语部,山西长治,046000)

周俊涛(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10)

刊 名:希望月报(上半月) 英文刊名:HOPE MONTHLY 年,卷(期):20xx “”(6)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写作 教学法 教师反馈

篇5:浅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1)体制问题

基于客观普遍性而论,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体制问题主要以下述几点较为突出:首先是英语课程的内容设置与社会环境脱节。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对其教学应以实践性为重,但部分高校对于英语教学却仍停留在理论性“灌输”和语法“填塞”中,未能充分地对口学生专业和日后发展,也未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从而无法显现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为培养核心的教学目标。其次是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目前的教学现状相冲突。英语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基本要求,并通过四年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和日后交际活动中熟练使用英语。但大多高校仅围绕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应用,重语法而轻“听”“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普遍不高。再者是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限制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英语教师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部分师资力量薄弱的高校无力聘请外教或高水平的英语教师,使先进教学模式无法惠及学生,导致学生依旧“被动式”学习,教师依然“粗放式”教授,教学效果往往只能通过相关等级考试等方式鉴定和检验,最终大大打压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学生问题

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英语基础薄弱和写作时基础错误较多,下文将例举其中典型以作论述:首先是写作主题不明确,逻辑不清晰。由于缺乏词汇积累和写作素材,很多学生在审题结束后往往觉得无内容可写,只能将材料东拼西凑,导致内容空洞无物,无法体现主题思想。与此同时,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容易将文章写成“中式英语”作文,其所表述的用语与英文书写逻辑大相径庭。其次是英语写作格式错误、语篇结构混乱。英语作文写作特点在于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清楚、结构分明、用语规范,且必须严格遵守格式和文体要求。但大学生在写作中常易犯各种格式错误,例如在写英语书信时经常将信头(写信人的住址、日期)和信内地址(收件人的住址)的顺序颠倒。最后是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这是英语写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句法结构错误、时态和语态错误、主谓不一致、动词搭配错误等。

2改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1)课堂强调学生主体身份。即教师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新理念,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写作教学模式,艺术性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潜心设计具有启发性、迁移性和求异性的写作任务,强化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例如,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的“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下述写作任务:首先,“结合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谈谈你对‘和谐校园’的见解、看法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研讨写作背景和写作要求,明确文章结构的组成部分,即背景简要介绍、对“和谐校园”的见解看法以及建议;再开始Brain-Storming,汇集有关和谐校园的词汇、短语或句子,进而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导性。

(2)按照具体生情设计写作任务。正如俗语“十个手指各有长短”,学生学习能力亦各有优劣。因此,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反复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娴熟地掌控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写作规律,启发学生参与对写作教学“任务”的设计,让学生自主决定写什么以及如何写,以师生互动协商的方式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经历紧密相关、贴近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话题,确定写作任务。努力使英语写作任务既能提供真实、明确的语言输出信息,又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同时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对熟悉的.写作素材分析、归纳和落笔成文中完成写作任务,在顺其自然的写作中认识到英语写作并非想象中的困难,进而引导学生将英语写作任务看成是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3)优化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素质。除前文所述外,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还需要结合教师和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即一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保障英语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聘请有资历的英语教师或专业外教来丰富授课形式,缓解本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采取多元教学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应提高自身素养,夯实英语基础知识,通过积极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及趣味性书籍等来积累词汇、语法,培养语感。需要注意的是,除课本中的范文外,学生通常很难接触到有针对性且具有实用性的文章,对此,高校或班级可以结合具体生情和学情订购相关英语杂志、报刊和趣味性阅读书籍来成立英语角,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利外界条件。

(4)结合实际需求传授写作技巧。巧妙设计英语写作任务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只有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学生切身需要,才能有效设计出符合教学发展、贴合学生能力的写作任务。具体步骤为:首先,教师要选择和把握好写作任务推出的时机,在利用情境教学、直观教学等方式激发起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展示写作素材,布置写作任务,突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写作能力和写作任务完成情况,掌控写作任务的推出节奏,引导学生以寻找解决任务的方式接触语法、句子、词汇和框架结构、段落安排等方面的语言材料,使任务的推出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写作进程同步,减轻学生的认知加工负担。再者,促进写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写作与阅读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教师可在英语写作任务中融入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适量阅读原版英语书籍和资料,用阅读任务推动学生的读写结合、多读勤写,使之在扩大词汇量、熟悉词法和句法的同时,增加对英语文化背景的理解,明确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异。

3结语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优化写作教学目标与功能的重要举措。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其中内涵,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英语写作任务的设计、完成与评价过程,灵活地处理英语写作训练问题,使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得到令人满意的显著提高。

篇6:教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

问题一:言意不符,文章“糊”了!

很多老师感叹,自己写论文时常会陷入词不达意的尴尬。其实,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智慧,也不缺乏论文写作所需的理性思考。然而,一旦开始写作,由于语言文字修养的相对匮乏,行文总似挤牙膏。好不容易“挤”出一些词句来,又总觉得与自己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存在落差,由此导致“言意脱节”的现象。如果此类现象过多,文章表达的清晰度便会降低,从而使读者萌生糊涂感。

例如,有位教师撰写《附加题:想说爱你不容易》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一年级学生最大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附加题作为一种更加考验孩子智慧与思维能力的题型,需要教师针对孩子的思维特点让题目化抽象为具体、变文字为直观。”

读后,笔者不禁产生疑问:是教师命制附加题时注意呈现方式,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变文字为直观”呢,还是教师教学课本及作业本所编附加题时讲究引导策略,力求“化抽象为具体,变文字为直观”呢?依笔者猜测,作者本意应是后者,即“附加题的教学指导”,但观其语言表述,确实让人有些费解。

另外,总有一些文章会产生“言过其实”的弊病。例如,有位教师在《如何提高简便计算教学效率》一文的开篇写道:“在计算教学中,简便计算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困惑实在太多。”

简便计算固然不可忽视,但称其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头戏”是否有些夸大了?在这里,用“一块重要内容”替换“一部重头戏”,或许恰如其分。

对策:加强文字表述的准确性。进行论文写作时,不要一味苛求词藻的华丽、文笔的漂亮,首要的是努力促成“我这样想”到“我这样写”的自然转化,清晰、明确、完整地将所要表达的教研思考叙述清楚。无歧义,不偏颇,这是教学论文写作文字表述的价值底线。

如笔者曾在《从“流于形式”到“指向实质”》(《小学教学研究》第8期)一文中,对当前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作出如下描述:“很多教师过分追求解题策略的丰富多样,但对每种策略仅是点到即止,缺乏扎实的本质挖掘。这样一来,解决问题常常显得‘轰轰烈烈’且‘飘忽不定’,学生在由衷感叹‘方法真多啊’的同时,并没能学到多少真正能够发挥长效的策略思想。”由此,将解决问题教学“偏重策略扩面、忽视思维深挖”的激进化状态进行了客观再现与朴实记录。

问题二:内容松散,文章“蔫”了!

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会逐渐想到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于是,想到一点,写一点;再想到一点,再写一点;又想到一点,又写一点……这样一来,论述视角齐全了,文章内容丰满了,但总感觉是几层意思的简单叠加,显得随意散漫,缺乏精神。

例如,有位教师在《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行文时这样叙述:“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数学学习才有亲近感,才富有活力和灵性。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数学概念,总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不难发现,作者企图表达两层意思“依托生活情境体验数学”“借助生活实例理解数学”,虽然写得比较清楚,但总感觉两层意思断裂,读起来不顺溜,不如整合为“让学生依托生活情境体验数学、借助生活实例理解数学,使数学学习更有亲近感”。

案例与评析不匹配,是导致内容松散的又一原因。就当下小学数学论文样貌而言,“案例+评析”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但“案例”与“评析”常常沦为“两张皮”。

例如,在《浅谈常态化数学教学的策略》一文中,有位教师首先呈现了一个案例:课堂上,老师想挑两名学生板演。其中一名学生已经发现自己错了,老师还是要求学生将错误板演出来,并当着全班同学“检讨”错误原因……应该说,案例比较典型,也有现实意义,但作者评析时只是空洞谈论时代背景、教育理念、课标精神、人文关爱等“大道理”,而没能紧贴案例场景加以针对性剖析,进而提出改进策略。于是,文章的整体性、表达力便被削弱了许多。

对策:重视文字表述的整体性。写论文不同于写日记,它既需要触及某个主题的方方面面,也需要适当整合、有效提炼,并将几个方面的意思娓娓道来,努力实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请看笔者在《纠错:呼唤“平等对话”》(《小学教学》第8期)中所写的一段文字:“学生是尚未成熟的生命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错误,用成人眼光审视显得一无是处,但从儿童视角体味则显得可圈可点。因此,数学教师面对错例,切忌武断独裁,而应巧拓学路。

案例中,华应龙老师基于‘中立者’的客观姿态,引导‘出错者’申辩错理,组织‘观错者’指明错因,让全体学生领会了错例的合情成分和谬误之处。”这段文字围绕“错例”关键词,其三层意思较为清晰:一是“出错”的背景,二是“迎错”的立场,三是“纠错”的实例,从理论到实践,从背后到台前,呼应提升,浑然一体。

问题三:废话连篇,文章“空”了!

一篇教研论文,短的几百字,长则几千字。无论篇幅长短,每处文字均服务于主题论证,因而都是不可或缺的,可谓“少一字则嫌少,多一字则嫌多”。然而,受“越长越好、越厚越好”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当前一些文章“掺水”现象比较严重。

首先,讲重要意义太多,写个性对策偏少。围绕主题(包括各级小标题),很多教师会用大量篇幅描述其价值意义、作用地位。比如,阐述“把握起点”的,会强调把握起点怎么怎么重要;探讨“创设情境”的,则说明创设情境如何如何必要……事实上,绝大多数文章都不可能是关于某个研究主题的“处女作”,所以其重要性、必要性往往已被前人重复千百遍,成为众所周知的“正确的废话”。在这种背景下,论文写作的生命力显然在于:既然这个主题如此重要且必要,我是怎么做的。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该浓墨重彩进行抒写的“个性对策”却被严重“缩水”了。

其次,引名家言论太多,亮自我声音偏少。青年教师写论文时,总习惯于旁征博引,借助专家学者的经典言论作为论据,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一篇文章中引用名家言论太多,则会喧宾夺主,盖过作者自己的声音,使文章显得空洞。例如,有位教师撰写《基于错误资源利用的数学教学策略》时,先后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契诃夫、盖耶、叶澜、魏书生、郑毓信及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诸多理论,全文给人以“名人名言集萃”之感,但对“基于错误资源利用的数学教学策略”的诠释却很不充分。

对策:凸显文字表述的具体性。教研论文作为教师日常教学及常态研究的心得梳理、经验总结及疑惑探讨,重要的是有感而发,并且感得真切、发得具体,切忌“无病呻吟”。而相关的背景资料,仅是“作料”,应控制比重。如笔者曾应邀撰写《课改十年:数学教学的“美丽转身”》(《小学教学研究》第1期),里边关于“素材选择”有这样一段文字:“学习素材的重要意义无需多言。

但如果仅仅关注素材本身的时尚、‘噱头’,而忽视素材呈现之后的数学化过程,那么,素材宛如‘花瓶’,会成为干扰学生数学学习的‘诱惑因子’,导致数学学习走向低效。”应该说,将“素材选择”中的普遍性问题作出了客观、具体的阐述。

问题四:表述枯燥,文章“乏”了!

虽说教研论文无需刻意苛求文采,以“把思考说清楚”为主要目的,但是,作为一种通过文字记录、有待读者阅览的书面作品,可读性还是需要注意的。例如,有位教师写到备课时,有这样一段话:“一节课下来,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啊呀,我忘记提醒学生这一知识了,怪不得作业错误这么多。现在流行集体备课,我也拿来了别人的教案,但看了一下,如果照他们的设计思路,我根本上不了课,完全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所以就老老实实自己备课吧……”

显然,作为一篇论文,这里的写作语言比较琐碎,有些嗦,且太过口语化。另外,有些文章的用语尽管是书面化的,但词汇贫乏,让人缺少了通读下去的兴趣。

对策:追寻文字表述的艺术性。不求通篇美似散文,但对重点部分的表述展开,还是需要适当讲究文学性的。这样做的终极目的,并非哗众取宠,而是通过改变表达技巧,切实提升叙述张力,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笔者撰写《新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育》20第9期)时,对于传统教学中“线型设计”的弊端,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就好像是跟随着教师行进在一条狭窄封闭的通道里。没有旁逸斜出的余地,没有驻足细品的时间,更没有回望反思的机会,师生双方就在这样貌似顺利的数学课堂中‘蜻蜓点水’。”这里,借助比喻来说明,通过排比来强调,文章活力便被激发了。

篇7:大学英语面试常见问题

1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self?

这个问题并不是要你介绍你的简历,老师是希望你能通过一件小事,了解你的处理方式,从而看出你的性格、优势,与哪位老师比较匹配等。

The following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ositive response. “In high school I was involved i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 always tried to improve in each sport I participated in. As a college student, I worked in a clothing store part-time and found that I could sell things easily. The sale was important, but for me, it wa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the customer was satisfied. It was not long before customers came back to the store and specifically asked for me to help them. I'm very competitive and it means a lot to me to be the best.”

2Wha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

这个问题是想要了解你对你的专业、对你的学校,包括对以后的研究生生活的自信程度,让他们看到你作为研究生的优势。

I feel that my strongest asset is my ability to stick to things to get them done. I feel a real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when I finish a job and it turns out just as I'd planned. I've set some high goals for myself. For example, I want to graduate with highest distinction. And even though I had a slow start in my freshman year, I made up for it by doing an honor's thesis.

3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five years after graduation?

毕业五年之后的规划,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与学长学姐聊天或者同其他已经毕业的学生交流看看他们的做法,结合自身的优势,给出你的回答。

I hope to do my best I can be at my job and because many in this line of work are promoted to area manager, I am planning on that also.

4Why do you choose this major?

为什么选择报考专业?这个问题是老师比较喜欢的一个问题。需要你表达自己对专业的喜欢,现在开始可以多查看相关的专业文章,对专业术语了解清楚,在复试中会有加分的机会。

I maj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have great interest in it. International trade currently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worl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ose companies desirous to file themselve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have to confront plenty of issues. Thus, corresponding emphasis have been put on these issues in this field. But during my college study and internship period, I have found I have many to study,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urgent for me to grasp firm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at is why I chose this major. Now I look forward to enriching my scope in this field in our university.

5Why do you change your major?

为什么跨专业?这是跨专业考研同学几乎必背的一个问题,多说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少说原专业不合适。

I show keen interest in the (报考专业) studies, 报考方向 in particular, even though my major is 原专业. You might ask me why, well, let’s tell you like this. 原专业 are too abstract, full of terms, far away from the real world. I don’t mean that 原专业 is useless. But 报考专业 studies seem more challenging, and promising for my future career. My plan is like this: start my work in a 相关行业 firm and work as a 专业人士 so that I can try my best to help the clients, who they’re and where they’re from, whether they’re rich or poor. That’s why I made up my mind to change my major and applied for this law school.

篇8:大学英语面试常见问题

1.What ar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

2.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3.What is your impression of Beijing?

4.What is CFO?If you were a CFO,what would you do?

5.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ales and marketing?

6.If you failed this time what will you do in the near future?

7.Why do you want to be a part of MBA students?

8.Why do you think you are qualified for MBA program?

9.Do you have a career plan in 5 years?

10.Do you have a study plan if you were accepted as a MBA student?

11.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the requirement that a MBA student must have working experience?

12.How do you define marketing or management?

13.Do you think English is quite important in MBA study?Why?

14.Do you think MBA training courses will help you a lot in your future life?Why?

15.What do you want to do after your MBA study?

16.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fication that a MBA student should have?

17.Say a little about teamwork.

18.Say a little about management.

19.How communication works in organizations?

20.Tell 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theory.

21.What will you do if you can“t find a job?

22.Do you think that the economy will get better?

23.Who are you currently employed with?

24.What kinds of opportunities are you looking for?

25.What is your biggest accomplishment on the job?

26.What joy did you enjoy the most and why?

27.What would your former boss say about you?

28.Why did you leave your last job?

29.Please tell me a little about your working history?What kind of fields?

30.Say a little about you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篇9:浅析大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写作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但英语写作一直是中国学生的软肋.受目前英语考试制度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作 者:冯一青  作者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吴中办学点,江苏,苏州,215128 刊 名:职业圈 英文刊名:OCCUPATIONAL CIRCLE 年,卷(期): “”(20)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英语写作   常见问题   对策  

篇10: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常见问题

1、近作文的题型越来越活,能指点一下应该多注意哪些类型的文章呢?

无论怎么出题,外语考试的作文大可以分为:1、正反论证;2、原因现象描述类;3、图表;4、名言谚语所谓的写信,无非就是在这四类的基础上, 套用信件的格式而已。另外,大致讲来,英文考试的结构大多可以套用:中心句+1、2、3的模式。中心句即每段第一句,中心句可由所给题纲变来,1、2、3 就是每段里的分支观点或分述。

2、常常想不起想用的一个词的英语说法,该如何解决?

这是考试时任何一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即使他的词汇量很大。津桥外语培训中心小编认为就算一个人的词汇量再大,大到掌握所有英文单词,也还是会碰到一些无法用已有单词表达的情况。因为世界在变化,每时每刻总会有新的事物出现。碰到不会表达的思想可以用以下几招:

第一,模糊化即用上义词表达。如不会说“手提电脑”,可以用它的上义词“machine”, “gadget”, “invention”, “instrument” 等。

第二,可以解释说明。如我们可以把手提电脑写作“the kind of computer that you can carry wherever you go and that you can put on your lap”。

第三,可以把一些解释不清的东西略去不写。写作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可以并且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写那些自己会写的,避开那些自己不会 写的。这才是写作的乐趣所在。否再和前面的单项选择题有什么区别。

3、不知从何处着手复习写作,提起笔来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办?

作文是现存考试中为数不多的考查英语主观应用能力的考试类型,他在大多数的语言考试中都有出现。从理论上讲,就是考查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输出”能力。另外,我们应该避免误入用“大词用长句”才算写作的误区,因为,好的文章或大作家往往是用“小词”表达复杂思想。简单无误是第一原则。

在考试中,考生对作文的思维应该是:1、审题;2、思考简单的分支观点;考虑可以采用的成熟的句型或“通用句”。其中,前两步比较关键。

一、 对于审题,应该看到,近年英语四级或英语六级题目大多是给出提纲,那么可以直接把提纲变为中心句,这些中心句就是每段的开头句。后面接入标志逻辑的词汇,如first...;second...;third...;等分支观点。也就是说,审题就是考虑文章的合理结构是什么,中心句是什么。

二、 置于思考分支观点,请一定记住,外语考试的作文,考查的目标不是考生的思维水平或逻辑分析能力,而是考核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建议采取的措施是,简化自己的思维和分析。也就是,如何降低自己的思维水平,来迎合自己有限的语言状况。比如:这个东西不贵,it is inexpensive,当然也可以说:it is cheap,或者说,it does not cost me much money。等这些相关但简单的表达也是合理的。

后,作文是应用类考试。所以光看不写是不行的。培根说过,“writing makes an exact man.”只有多写才能活化思想,固定句型和找到适合自己的“通用句”。

4、文章中长句越多越好,复合句越多越好,这样的想法对吗?

考试作文和平时写作不完全相同。平时写作不同作者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有些作者长于简约;有些作者喜欢繁复。但考试作文是检验一个考生写作水平的工具,命题人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一篇文章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复杂句。因此,在所有写作考试中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复杂句不能得高分。但是在写复杂句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不能写太多这样的句子。全是复杂句,文章读起来会很累很烦很不自然。因此考试作文的句子要长短结合。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比较好少些写甚至不写复杂句,因为如果复杂句写错了会影响得分,而简单句只要不错分数反而不会低到哪里去。

5、脑子里想好中文的意思,再把它翻译成英文,这样的思路对吗?

很多同学都是想好中文再翻译成英文。严格说来,即使对学习英语多年的人来说,在写作时想做到完全用英文思考都是极难达到的一种近乎神话的理想境界。关键是中文思考的程度--英文修养极高的人在写作时可能已经很少意识到自己是在用那种语言、很难区分自己在什么时候正在使用什么语言,他已经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英文很好的人可能只是在整体构思时用汉语,到具体写作段落或句子时用英语;英文一般的人会将每句的意思大致用汉语想好,但写作时还是要用英文的习惯句型和固定搭配来表达;初学英语基础又很不扎实的人在不 仅每句用汉语想好,还基本每字严格对译,这就是中式英文的产生原因了。要想少些一点中式英文,就要多积累习惯句型和固定搭配,在“翻译”时尽可能多用这些 模式化的句型,少一些逐字对译。

6.想练习写作,但写出来的作文也不知道是对是错,怎么进行自我检查呢?

英文应试的错误分为:1、结构错误;2、语言错误。一般来说,结构大多是,把提纲变为中心句,体现在每段的段首,后面接分支观点。语言错误,请一定避免简单但严重的错误。如:单复数、主谓一致、时态、搭配和简单词的拼写。因为这些错误的出现就标志着语言的基本素养是否到位。 我们应该避免误入用“大词用长句”才算写作的误区,因为,好的文章或大作家往往是用“小词”表达复杂思想。简单无误是第一原则。

7、背历年范文有用吗?背范文要全文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吗?

当然,背诵越多越好,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能一字不漏的背当然牛了,毫无疑问。关键在于,对于应试,特别是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广大考生是否真能背诵所有例文?背诵的现实性是有待考查的。 建议是考生自己把近三年的范文看看,主要看结构,然后自己写写,让同学或老师修改,再写一遍。这样做可以,一、熟悉英文写作的结构;二、熟悉适合自己的固定句型,即“通用句”。

篇11: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常见问题

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考试最后的作文是很容易得分的,但是想拿到高分却不容易,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技巧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阅读尽可能多看的好例子。

阅读一直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你想把英语写好,你应该先把英语读好。在积累词汇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掌握它的部分语音用法等等。

记住一个单词不能只记住它的表面意义,还要深入了解它的适用语境、常见的搭配、习语等,才能真正掌握一个单词。

加强对造词造句的训练。

单词和短语对于作文来说就相当于建筑材料,如果你不选择好的材料就不能建造好的房子。平时在学习阅读时要注意收集和积累,做好单词、短语、句型等的笔记。

把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记下来,用正确的句子加以改正。从长远来看,在写作中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详细了解英语写作格式。

你可以选择读一本介绍英语写作入门的书,首先,对英语写作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如如何写议论文,如何提出论点,如何展开文章的讨论;也可能是英语书信写作的格式,如何针对不同的身份写不同的结论等等,然后根据不同的体裁写练习。

适当地使用过渡词。

适当使用过渡词可以使我们的文章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充分避免脱节现象。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我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必须广泛而强烈地阅读,积累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并学会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尽可能多的练习,但也模仿一些地道英的语文章,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篇12:考研英语写作六大常见问题

考研英语写作六大常见问题

从考查要求来看,写作部分既考查了考生对词汇、语法、搭配和句型的运用能力,又要求考生从审题、列提纲、句子创作到组段成篇都要具有很高的掌控能力。大多数考生在写作时常常遇到以下问题:

一、无话可说 难以下笔

这主要是由于考生平时很少看文章,很少构思所导致。事实上,考研英语写作一般考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性话题,既不出偏题怪题,也极少出现过于复杂的热门话题。要做到考试的时候写作不愁内容,一方面在于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在于正确的构思。首先,考生不能临时抱佛脚,寄希望于背几篇范文照抄,而是应该多看报纸杂志,扩大知识面,关注普遍性的社会话题。如果看的是中文的,主要应该从内容方面了解,如果看的是英文的,还可以同时积累一些常用表达。其次,要做到有话可说,还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构思方法。比如,考生可以用归纳法(induction)构思,然后以演绎法(deduction)写作。

二、有话可说 但不对路

有的考生不愁没话说,甚至洋洋洒洒,但没有说到点子上,导致严重跑题。考研英语写作属于非开放性话题(controlled writing),不是可以随意创作的。考生应该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考生的作文应该是对于题目的合理回应(response to the task requirement)。因此,在写作的时候,考生要注意仔细审题。审题可能涉及到题目、提纲、图画图表、及文字说明等几个方面。对于题目中的解释性文字和图画图表要仔细理解斟酌。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考生可以采取用历年真题来练笔。自己先写一遍,然后看看高分作文是怎么写的,分析琢磨好的作文,进行模仿和学习。考生要避免东拉西扯加上与题目无关的内容。

三、文章安排 极不合理

考生文章条理方面的缺乏往往是因为没有紧扣题目要求(directions)所造成。现行考研英语作文一般采用三段论的布局。题目中一般有三条要求,考生完全可以相应地写三段话回应。文章不分段或者分段过多都是不合理的。题目中的要点,一个都不能少。不能忽略题目中的提示,以免结构混乱失衡。段落要有主体句,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写作。

四、结构混乱 缺乏关联

考生写作的时候,可能内容方面都面面俱到,而且也写了三段,但是每段话内部缺少有机联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采用正确的'论证方法和文章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运用不成功造成。一般说来,在提出论点(thesis statement)的时候要明确清晰。在进行论证的时候要运用恰当的语篇模式(如exemplification举例说明,cause and effect因果论证,comparison and contrast比较对比等 )。层次要清晰,要有逻辑性。阐述要合乎情理,衔接要流畅。衔接手段主要有语法手段(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手段(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具体笼统、语义场)。

五、语言表达 错误众多

考生在练习了一段时间的考研写作之后,往往发现内容和结构相对已经能够把握,但依然出现众多语言错误。事实上,12分以上的作文,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已经很少有什么差异,区别主要就在语言质量上。如果用词不当,句不成句,语法错误连篇累牍的话,拿12分以上是天方夜谭。考生应该在了解基本语法的基础上掌握语言的基本运用。其次需要明白写作中经常出现的语言错误的种类。这可以通过反复写作反复修改以及学习琢磨范文加以提高。

六、用词贫乏 句式单一

许多考生的作文错误倒不多,相当符合语法要求,但用词贫乏,过多使用如more and more,I think,as you know等表达,并且句子结构过于简单。统计结果表明,差的作文中简单句多,而好的作文简单句少;差的作文从句、连词、分词结构出现的频率大大低于好的作文;差的作文中关键词和同义表达出现的频率低于好的作文。用词的丰富和句式的多样应该主要通过多看好文章,仔细琢磨好文章中的用词和句子来提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篇1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刍议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刍议

写作是大学英语学习的`四项技能之一,也是衡量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多年来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本文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裨益.

作 者:曹韵 CAO Yun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外语系,新疆,昌吉,831100 刊 名: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年,卷(期): 16(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问题   对策  

篇14: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刍议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刍议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及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令人堪忧.加快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作 者:韦琴红 杨宇红  作者单位:韦琴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杨宇红(宁波大学)

刊 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7(1)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写作   应用能力  

篇15:大学英语写作

The Most Important Day in My Life

Have you ever been at sea in a dense fog when it seemed as if a tangible white darkness shut you in, and the great ship, tense and anxious, groped her way toward the shore? I was like that ship before my education began, only I had no way of knowing how near the harbor wa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I remember in all my life is the one on which my teacher, Anne Mansfield Sullivan, came to me. I am filled with wonder when I consider the immeasurable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lives which it connects. It was the third of March, 1887, three months before I was seven years old.

On the afternoon of that exciting day, I guessed vaguely from my mother’s signs and from the hurrying to and fro in the house that something unusual was about to happen, so I went to the door and waited on the steps.

I felt approaching footsteps. I thought it was my mother and stretched out my hand. Someone took it, and then I was caught up and held close in the arms of the person who had come to reveal all things to me, and,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to love me.

The morning after my teacher came she led me into her room and gave me a doll. When I had played with it a little while, Miss Sullivan slowly spelled into my hand the word “d-o-l-l”. I was at once interested in this finger play and tried to imitate it. When I finally succeeded in making the letters correctly I was filled with childish pleasure and pride. Running downstairs to my mother I held up my hand and made the letters for doll. I did not know that I was spelling a word or even that words existed; I simply made my fingers go in monkey-like imitation. In the days that followed I learned to spell in this uncomprehending way many words, among them, “pin”, “hat”, “cup”, and a few verbs like “sit”, “stand” and “walk”, but my teacher had been with me several weeks before I understood that everything has a name.

One day while I was playing with my new doll, Miss Sullivan gave me my old doll, too. She then spelled “d-o-l-l” and tried to make me understand that “d-o-l-l” applied to both. Earlier in the day, we had a struggle over the two words “m-u-g” is “mug” and “w-a-t-e-r” is “water” , but I persisted in mixing up the two. I became impatient and, seizing the new doll, I dashed it on the floor, breaking it into pieces. I was not sorry after my fit of temper. In the dark, still world, I had no strong sentiment for anything.

My teacher brought me my hat, and I knew we were going out into the warm sunshine. We walked down the path to the well-house. Someone was drawing water, and my teacher placed my hand under the spout. As the cool stream gushed over one hand, she spelled into the other word water, first slowly, then rapidly. I stood still; my whole attention was fixed upon the movements of her finger. Suddenly I seemed to remember something I had forgotten — a thrill of returning thought – and the mystery of language was revealed to me. I knew then that the “w-a-t-e-r” meant that wonderful cool something that was flowing over my hand. That living word awakened my soul and set it free.

I left the well-house eager to learn. Everything had a name and each name gave birth to a new thought. As we returned to the house, every object which I touched seemed to be full of life. That was because I saw everything with a strange, new sight that had come to me. On entering the door I remembered the doll I had broken. I felt my way to the fragments and tried in vain to put them together. Then my eyes were filled with tears, for I realized what I had don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 felt sorry.

I learned a lot of new words that day. It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to find a happier child than me when I lay in my small bed that night and thought of the joys that day had brought to m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 longed for a new day to come.

篇16: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董海丽

内容提要:

写作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清楚简洁的英语文章,是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笔者拟从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突破口,从内容,逻辑,语言三方面加以分析,来寻找如何提高他们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问题,内容,逻辑,语言,策略

正文:

“写”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是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突出书面表达,每单元都有写作训练,高考写作所占的分数不断提高,近年来已占23.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清楚简洁的英语文章,是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笔者拟从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突破口,来寻找如何提高他们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

总体说来,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问题表现在内容,逻辑,语言三方面。

问题一:内容贫乏,空泛。

现象,原因:词汇量少,语法基础知识薄弱,单词拼写能力差是学生文章内容贫乏、空泛的主要原因。如:西城区第一次模拟考题中的“情景作文”,要求根据所给汉语提示及图描述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并谈谈新型家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一些学生因词汇量少,表达不出几幅图之间的意思,只能写出一些片言只语或一些支离破碎的“中国式”英语。另外一些学生虽然“憋着”写了一长篇,但文章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句子。如“People have AV system and P.C. at present”写成“There have AV system and P.C. ”。 再如:“Air-conditioner have nearly taken the place of the electric fan”写成“Air-conditioner takes place of the electric fan”。还有一些学生对一些常见词汇记忆模糊,不但单词的书写不够规范,而且写出的单词严重存在字母错、漏、多的现象。如写出:telepone(电话),bueatiful(美丽),in adtion(除…以外),ferniture(家具)等。有些学生写不出常用的词汇,主要是由于基础不扎实、心理紧张造成的。其实,许多写这篇短文时用到的单词都是初中教材中就学过的内容。如: take the place of,instead of , not only…but等等。写作内容贫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学生缺乏生活常识,如有的学生说“手机已取代传统的电话”就不符和实际;还有的学生除了图上所给的内容,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

应对策略一:通过听、说,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学生进行英语书面表达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词汇量缺乏。而我们都清楚,我们对学生进行中文写作训练时,根本就不需要去胆心学生的词汇量。那是因为学生每天从早上一醒来,听到的看到的和开口说的都是中文,甚至写的也几乎是中文。在如此环境下,我们就有必要去担心学生的词汇量。而不一样的是,我们学生的英语学习却恰恰缺少这样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条件让学生每天多听、多读、多说英语。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英国学者布里顿(J.Britton,1970)根据多年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法往往是他们学习写作的基础。” 其他学者如库克-冈珀斯和JJ冈珀斯(J.Cook-Gumperz &J.J.Gumperz,1981)观察到:学生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渠道通常是口头形式的交流。早在70年代,塔夫(J.Tough)不仅强调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之间的重要联系,并且指出: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因为口头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书面语的结构和措词。大量研究同时也表明:忽视说的能力的培养,会给写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现有条件下,学生说的能力要靠加强课堂活动来培养;要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营造课堂交际的氛围,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间或学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全体讨论和分组讨论等。William Sweigart(1991)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态度的测试,表明课堂上学生更喜欢把谈话当作一种工具来练习。小组讨论无疑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谈话机会,因而非常有效。学生在谈话中互相启发,共同构思,使思路更开阔;这也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讨论再定稿,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写作的能力。

“听、读”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最大的语言输入。它不但可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同时也可丰富其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这一点对强调“说、写”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量时,信息输出才成为可能。针对学生英语写作内容贫乏,空乏这一突出问题,我们除了应重视内容,挖掘技巧的教学之外,还需通过大量的听、读积累相当的语言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觉得“有话可说”。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书读多了,词汇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每天在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精彩小段抄下,背下来。千万别小看这每天一两句。三年下来,那将积累了一大笔的财富。欲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并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平时学习中多留意,多收集素材,写作时就不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只要学生能坚持多读、多背好句子,好文章,便可轻松写出内容充实,令人满意的文章。

应对策略二:创设情景,以活动促训练思维。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程标准》语)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生活实际,学生才乐写;有了情感体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有了真情实感,才能言之有物,避免空洞。再从写作的机制来看,创造性构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情景(包括外在客观的或内在想像的)是书面表达的外在诱发源,而表达者已有的知识体验则为表达提供背景,同时意念成了表达的参照与内驱力。它可以在情景的映照下激活表达者大脑中已有的方案,然后再凭借词语对语篇进行创造性构造。写作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的创造活动,写作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课程,而思维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想的条理化、理由化的过程,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切入口,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自己策划组织的活动,以活动促训练思维,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加深体验,于活动中学,于活动中写,写出自己所干、所感,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文章。李白坚先生说:写作教学应着力于文章生成前的思维激发和情感激荡。而原先的以文章为对象的写作教学方式,忽略了文章生成前的思维和构思过程。学生总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或范文往下接或仿,没有一个在头脑中生成文章的高度运思的过程,只有一个记忆与仿作的印象,单纯着力于语言文字的斟酌推敲,结果往往是作文内容、形式千篇 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更少个性的张扬,创新的火花。所以要让学生自愿将脑袋活动起来,并以这种活动为中心来进行写作,即进行思维训练活动,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写出好的文章。比如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刚刚结束,学生们还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之中,可以借此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他们把所做、所想、所感用英语口头表达出来,比如为艺术节做的准备,各种活动、比赛的进行,参加活动的感想、收获等,学生通过讨论,对写作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再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把可能遇到的生词和表达方法列举出来,运用集体的智慧列出一个写作提纲。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内容充实,有血有肉的文章就不成问题了。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有了类似的经历,就有意识地思考一下如果用英语把它描述下来,应该如何落笔,写些什么,怎样写,感触较深的不妨动手写一写,练的多了就不再发愁没的写了。

除此以外,教师要设法使学生主动地在课外进行一些紧扣课文知识和内容的学习,将所学的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以便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同时通过课外的学习及生活来丰富英语知识。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大量资源和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如校园网和互联网)查阅英语资料;坚持写英语日记;同学之间用英语写信,互相用英语问候;遇有感兴趣的人和物就用英语表达出来;参加一些英语沙龙;看英语节目;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来思维等。总之,让学生多用英语去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完成任务,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避免“词”到用时方恨少。

问题二:逻辑混乱,思路不畅。

现象,原因:缺乏逻辑性是学生英语写作中又一严重问题。很多学生拿到题

目不知如何下笔,或者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却东一点,西一点,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一个中心做支点,到头来让读者觉得文章东拼西凑,不知所云。这种作文,仅仅是句子的简单,生硬的堆砌,缺乏合理的组织,有序的过渡和自然的衔接。例如:05年西城区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情景作文要求学生根据图示,以“His enjoyable life”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学校一位喜欢中国文化的澳大利亚籍教师在北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文中题目已给,即中心已确定。可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落笔就开始描述,结果内容倒是不少,可没有任何逻辑顺序,看不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以“Such is our teacher-a humorous and interesting man”结束,完全没有体现题目要求的中心 “His enjoyable life”。只有少数同学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对其一一描述,最后以“This is his life in Beijing”点明主题,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性。写作缺乏逻辑性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篇章结构知识,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而且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

应对策略一:注意通过阅读提高篇章结构意识。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应该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和源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词语、句型和篇章结构等知识,从而提高写作的技巧和技能。另一方面,写作要求学生用词准确、造句规范、文字连贯,表达思想清楚,因此,写作体现阅读效果,也是提高阅读效果的最好途径。语言阅读“输入”(input) 量的不断扩大,必然意味着语言“输出”(output) 即写的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进行读与写练习时,要注意篇章结构。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词汇、语法、内容的完美结合。不少学生在阅读中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即通过查找字典,文章中所有单词的意思都明白了,但文章的中心大意还是不知所云。这就说明学生缺乏篇章学习的训练。因此,在阅读训练时,一定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文章语义整体的统一性,培养一种篇章结构意识。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具有表达力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主题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条理性、连贯性,甚至文章的逻辑性。主题句即表达段落大意的句子。主题句的作用就是将段落各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一个段落所有细节的统一性。 如果对主题句的处理欠妥,文章的结构和条理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段落的统一性就会遭到破坏。

应对策略二:加强写作技巧训练。

一篇文章语意连贯、符合逻辑,离不开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英语中的语篇衔接方法相当丰富,有的用于句子层次,有的用于语篇层次。语篇衔接主要是通过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逻辑联系语来完成的。其中语法手段包括时间关联、地点关联、照应、代替、省略、词汇粘合和时体配合等;词汇衔接包括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逻辑关系可分为增补、转折、原因和时间四类。学生在写作中较少使用这些方法,使得文章跳跃性很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主题与各段落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照应和连贯性。

书面表达不仅仅是“句子堆积”,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用好各种连接词,对使文章上下衔接自然、紧凑,从而写出一篇有“英语味”的文章很重要。要求学生按照合理的顺序或按一定的写作线索选用适应的连接词,将句子连珠成串,使各句连成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义连贯的短文。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介绍一些常用连接成分。如下面表格中是写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连接词:

应对策略三:掌握应试作文基本套路。

在美国的中学里,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文,有严格的套路。第一段必须开门见山,紧扣题目。随后各段展开,从正、反两方面去论述,最后一段是结论,再回到第一段提出的主题。用美国人的说法叫做:introduce, develop, sum up。每一段落本身,也得按一定路数来写。段落的第一句,往往是“主题句”(topic sentence),把本段的中心思想点明,随后便是若干个“支承句”(supporting sentences),用以支持主题句所提出的观点。这样的作文套路,几乎成了一种定式。有人认为,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想僵化,干脆不定任何框框,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灵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过,似乎多数人还是认为,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套路。因为学生目前主要面对的是英文应试作文。这种作文的评分,主要看的是文字本身,而不是文章是否有灵感。所以,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按固定的套路来写这类应试作文。有一些考生,看到作文题之后,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就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笔。就算你想出很好的“构思”,可是,你的英语水平,却并不能让你自由表达,再说,严格规定的30分钟时间,也不容许你“畅所欲言”。所以,应试作文的基本策略是,按固定的套路写作。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你能说什么才说什么。

问题三:受汉语干扰,“中式英语”现象严重。

现象,原因:学生平时已养成了用汉语思维,而不是用自己熟悉的英语句子去思考,造成汉语干扰。在写作过程中,脑子里想的是中文句子,然后把一个一个的中文句子译成英文。在翻译的时候努力寻求一一对应的关系,希望找到与中文词对应的英文单词。结果句子结构和单词的选用受到中文的影响,自己感觉上也是“憋”得费劲,或者觉得表达出来了,意思差不多,而实际上给人的感觉依然还是中文。学生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词汇方面。英语中的词汇十分丰富,相当多的单词往往是“一词多类”或“一词多义”。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中的词汇意义是有差别的。如:中文的“看”这一个字译成英文就有多个不同的译法。“看着我”译成“look at me”,“看电影”译成“see a film”,“看书”译成“read a book”,而“看电视”译成“watch TV”。这是中英文不同的表达习惯。b、句子的结构方面。句子是一组表达一个完整而独立思想的。它有统一性、连贯性、强调性和多样性。要写好每一个句子必须遵循英语这四个基本原则。学生在写作时,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加之对英语句子结构不甚了解,往往写出许多汉语式句子,如:He is at home.写成He at home.(缺谓语);at sixes and sevens 写成at sevens and eights(乱七八糟);“我国有许多人喜欢住在乡下。” 写成: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many people like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这是中国学生的一个典型句型错误。“many people” 既是“there are”的主语,又是谓语动词“like”的主语。本句如果改为:In our country many people like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变成“主谓宾状句型”,就符合英语的习惯了。

应对策略一:强化英语基本句型。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在文章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任何文章都由句子组成,句子又由词组、基本句型构成。掌握好词组、基本句型,再配上合适的时态,一篇文章就基本完成。对学生来说,英语书面表达最基础的还是选词造句,使句子正确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英语虽然有无数的句子,但为了学生学习方便起见,不妨归纳为下面6个基本句型:

1)Mr. Wang is a teacher. (S V C)

2) He works at a university. (S V A)

3) He has taught English for ten years. (S V O A)

4) He asks us to study hard. (S V O C)

5) He gives us English lessons. (S V Oi Od )

6) There are 30 students in our class. (There “be” S A)

说明:Oi为间接宾语(Indirect Object),Od为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C为表语或补语(Complement)。

用我们中国学生习惯的说法:

例1为:主系表句型(名词性谓语:系词 + 表语);

例2为:主谓状句型(谓语为不及物动词);

例3为:主谓宾状句型(谓语为及物动词,介词短语作状语);

例4为:主谓宾补句型(主语做的动作叫谓语,宾语做的动作叫宾语补足语),本句谓语动词asks要求复合宾语,不定式短语to study hard作宾语补足语;

例5为:主谓双宾语句型(该谓语动词要求间接宾语及直接宾语);

例6为:There be + 主语 + 地点状语句型(存在句:表示“在某处有某人或某物”)。

英语的一切句子都可以分解为上述6个基本句型,或这些基本句型的演化、扩展及组合。掌握这6个基本句型,对于学生分析和理解英语的句子结构,以及自己写英文作文,保证句子结构的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首先要要求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型。同时,也要他们学会把这些基本句型演化或扩展成比较复杂的句子。基本句型的演化,主要是指谓语动词的变化。谓语动词可有各种不同时态。及物动词作谓语,还可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分。下面看几个演化的例子:

1) Mr. Wang was an English teacher two years ago.

2) Mr. Wang has been an English teacher since .

3) He has been working at our university for three years.

4) He was asked to give us a lecture on how to prepare for Band-4 Test.

5) There seem to be many students who want to pass Band-4 English in our university.

同时,在这些句子的基础之上,还可以扩展出更多的句子。扩展句子的手段有如下几种:

1) 在名词前加修饰语:例如“Mr. Wang is a teacher.”可扩展为:Mr. Wang is an experienced English teacher.

2) 在名词后加修饰语:Mr. Wang is one of the experienced English teachers of our department.

3) 在动词前后加状语:例如“He works at a university.”可以通过加状语扩展为:He has been working continuously at our university for twenty years.

4) 加各种短语: One of my best friends, Mr. Wang is an experienced English teacher. /Having taught English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Mr. Wang is an experienced English teacher.

5) 加各种从句: He works at a university that is famous for its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s.

6) 加并列分句: He works at a university but his wife stays at home without a job.

以上6个基本句型,通过演化和扩展,组成英语文献中无数的句子。区分不同句型的关键是其中的谓语动词。“主系表句型”中的谓语动词为系动词;“主谓状句型”的谓语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有时候也可不带状语,成为S V结构;“主谓宾状句型”的谓语动词为及物动词,有时候也可不带状语,成为S V O结构;“主谓宾补句型”的谓语动词为要求复合宾语的及物动词;“主谓双宾语句型”的谓语动词为要求双宾语的及物动词;“There be句型”的谓语动词为系动词“be”的各种变化形式。6个基本句型的谓语动词都可有时态和语气的变化,及物动词做谓语时,可演化成被动语态。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所写的任何一个句子,必须属于某一个基本句型。学习每一个常用动词的时候,也一定要弄清楚,该动词属于哪一个基本句型。例如,动词give主要用于“S V Oi Od”句型;动词ask可以是S V Oi Od句型(He asked me a question.),也可以是S V O C句型(He asked me to give him some food.);动词work则常用于S V A句型(He works hard.)。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应该深信不疑:英语的所有句子确实是由非常有限的几个基本句型演化或扩展而来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对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以及“there be存在结构”等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对并列句、复合句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学生获得了扎实的句子结构基础知识,从而从根本上为迅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应提醒学生在写作时,要善于避生就熟,如某个词、某个句型想不起来时,可采用“回避”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意思的前提下,转换为自己熟悉和有把握的词语和句型来表达题中所规定的内容要点。但切忌中文式的英语,或根据英语语法人为地编造一些不地道的语言材料。英语和汉语一样,词汇丰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当遇到某一难以直接表达的要点时,不妨变通一下,进行“曲线”表达。

如: “公园是公众休闲的地方。”既可用复合句:People need a place where they can rest and enjoy themselves.也可用简单句:People need a place to have a rest and enjoy themselves.或:Park is a good place for people to relax and enjoy themselves in.

又如:“游客纷至沓来”这句话,很多学生不能用英语写出“纷至沓来”这个成语,但是可以用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⑴A large number of visitors come here

⑵There are lots of visitors coming here every day

⑶Many people visit here every day

应对策略二:克服中式思维,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写好英语句子,除了要熟练掌握六种基本句型,还要学会如何用标准的英语修辞表达思想。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不一定是好句子。事实上,很多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逻辑是混乱的,用词是中国式的;或者句子冗长重复,读起来罗嗦,无聊。“兵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句子不是越长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受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写英语时,喜欢拐弯抹角,喜欢长句子,喜欢重复。在英语里,这样的句子冗长沉重,不切中要点,让人感觉不是思维混乱就是卖弄辞藻。很多人讲起语法来头头是道,但是写出句子来却颠三倒四,或支离破碎。其原因无外乎有两个,如果不是思维混乱,就是缺乏标准英语句子的写作技巧。英语句子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英语的思维方式。如果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这个英语思维方式,那么写好标准的英语句子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英语思维方式与汉语思维方式不同,这种区别来自与文化区别。用中国式思维去写英语句子,就好比拿着木工工具去干车工的活儿,完全不配套。在没有地道英语环境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从理性上发现和找出英语思维方式和特征,从主观上去克服中国式思维方式,并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逐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方式,以便写好英语句子。

英语思维方式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我” 字当头。

英美文化强调个人。“我”字当头就是以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这些动作的执行者为重心和中心展开表达,强调主语,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英语强调动作,汉语强调状态。英语常把行为者和动作放在句首,而汉语常把状语放在重要地方。例如:“I found my bike lost when I walked out if the Shengli movie theater after watching yesterday afternoon.” 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就是:“Yesterday afternoon when I walked out of the Shengli movie theatre after watching 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I found my bike lost。”, 虽然没有语法问题,比起前者却显得头重脚轻。

2.直截了当。

英美文化突出坦率,特别是美语中更是这样。中国文化推崇含蓄,英语句子和英语修辞倾向直截了当的表达,而汉语句子和汉语修辞倾向含蓄婉转的表达。例如:“If you want to get more help from me, I would be glad to do my best for you.” (如果你希望从我这获得更多的帮助,我将愿意尽全力帮忙。)。而“ If you need more help, just let me know.”就反映了英语思维的简练和直截了当。

当然如果是属于交际场合中的礼节,英美人在用词上比中国人更显含蓄。例如,如果要表达“你要买点什么?”这样的中文思想,英美人会说:“What can I do for you?”或“Can I help you?”。又如,用中式思维表达下面的思想:

A: Do you think I should buy a car?

B: You’d better not buy it now.

英美人习惯用的表达方法表示同样的思想:

A: Do you think I should buy a car?

B: I would not buy it at this moment.

3.事件表达的具体性.

事件表达的具体性是指句子中的名词,或者句子要表达的事物要具体,准确,不能含糊其辞,让读者去猜。例如:The good painting competition drew crowds of students.这里的“”就属于用词不准确,不具体。“好”和“坏”非常笼统和抽象,在英语句子里应尽量少用。“”就很具体,给读者一个清晰具体的信息。同样,“a good wife”就远不如“a diligent and considerate wife”具体和准确。

4.语言表达的形象性。

西方文化区别于东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生活的自然化。简单地说,就是抽象的,人类的,感情的东西可以用具体的、自然界的、物质的事物来表述。比如:“a lot of bikes”可以用“a sea of bikes”来表达,因为“sea”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词汇;“in full development”可以用“in full swing”来表达,因为“swing”是从秋千的摆动引申而来的。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就是用自然界相对应的事物和动作描写人类社会的活动,使句子简练生动。

以上就是英语表达的几个重要特征,除此以外,英语表达还具有时间表达的现实性,空间表达的方向性,动词短语的简洁性等特点。学生如果对这些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加之平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英美文化,中英表达的差异等知识的渗透,以及结合所学文章用词特点的具体分析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地形成英文表达的思维方式,写出越来越地道的英语句子,从而摆脱“Chinglish”的困扰。

应对策略三:使用双解字典。

要求学生尽早使用英汉双解词典甚至英英词典,比较辨别中文含义与英语单词本身所表达的意思的差异。这看似费时费力的做法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朗文词典》为例,整部词典成千上万的词义全部用左右常用词汇解释。随意翻开词典的任何一页,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单词, 然后看后面的英文注释。要找不认识的单词, 因为在急于知道意思的情况下看注解,印象才深刻。要先学人家怎么表达,再学会自己表达。有的人简单地认为,只要记了单词和语法,就可以高兴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这样的人永远学不好英语。记住一个词跟学会使用这个词是两码事。BBC的一个材料上说,英国农民一辈子最常用的、基本上能够表达他所有情感世界和日常生活的词大概不到一千。农民也有喜怒哀乐,在这一点上,一个农民的情感世界跟一个伟大诗人的情感世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且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也可谓之伟大。对于一个一时找不着概念的词, 应该用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把意思表达清楚,或用一个短语,或用一个从句,或三言两语, 如果没出什么语言错误,达到了让别人理解的目的的话, 这也算是一种伟大! 因此,在英语写作中,必须摒弃翻译中追求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机械地把中文译成英文的方法,应该把中文句子结构彻底地忘记, 然后用比较简单的“万能”英语表达。平常不妨指导学生做一做这样的练习, 通过阅读不认识的词条的英文注解, 然后试着把单词译成中文词,再去对照英汉词典的汉语释义,慢慢地学生就会开始领会用英语表达的门道,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才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 English 的错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在英语写作常见的问题,教师应认真加以分析,从问题入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然而,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异。笔者只是从平时教学实际中总结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心得。新教材中许多素材和环节还有待充分的利用和更有效的挖掘。总之,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平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马衰 《标准英语写作-从中式英语到地道英语》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李艳玲《高中生英语写作过程的特点》 《中小学外语教学》1月

李法敏 《学习型英语词典介绍》 《中学外语教与学》年6月

宋立明 《中学英语写作的基本原理》 《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年4月

杨延从《注重过程的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5月

冯冬娣 张仁学 《浅谈中学英语“书面表达”训练》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5年4月

篇17:考研英语写作常见问题与方法

考研英语写作常见问题与方法

考研英语写作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100字左右的应用性短文,文体包括有信件、便笺、备忘录等,满分10分。另一种是大作文的写作一般会给考生写作提纲,或图表,图画,或图文并茂。命题方式虽然多样,但题目涉及面往往是考生比较熟悉的内容,目的是测定考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表达清楚,文字连贯,中心突出,内容丰富,句式多变,句子结构和用词正确。

考研英语写作往往碰到以下问题:

1.滔滔不绝

有一部分考生在考试时一见到作文题,便感到很对自己的胃口,觉得有很多内容要写。于是乎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写着前一句想着后一句。往往前句尚未写完便接上了后一句,辛辛苦苦写了一大堆犹觉余意未尽,结果是令判卷的老师头疼不已,无法继续往下看。

2.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是滔滔不绝的另一个极端,有的`考生题目看得懂,提纲也一目了然,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考场上头脑一片空白,想到的也只是空泛的东西。这是一种经常的现象,也是希望考生注意的地方。

3.过于真情流露

考试时有些考生要想出一个观点,想出一个理由,想出一个措施,非得要显得与众不同不可。限入这种境地的考生,显然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参考时间为40分钟的作文,一般应该在35分钟之内完成,再用几分钟的时间检查语法错误,可有的考生十几分钟一句话都写不了,就是因为他太进入角色了,他想向判卷的老师掏心掏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4.表达不流畅

如果说以上几点都明白了,考生仍会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用英语表达很很困难。对于这一点,首先要树立起信心,实际上大部分考生都受过正规的大学英语教育,即使是一些自学的考生,其英语水平足以具有写好一篇考研作文的潜力。关键在于要把这种潜力挖掘出来。朗文词典(Longman Dictionary)的最大特点,就是用2000个核心词来解释几十万个词条,而且词条大都有几个义项。由此可见,并不一定要用多么复杂的英语来表达,也不一定非得添加一些高难度的单词进去,以此来加深判卷老师的印象。

面对以上的这些问题,再为大家给出以下复习建议:

1.认真审题

作文第一步是仔细审题,考生要仔细阅读试题要求及相关信息,如图表、图画、数字等,准确把握出题者意图。考研作文忌信手掂来,提笔就写,根本不审题,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或完全凭自己想象编故事,置考试要求于不顾,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列出提纲

考试规定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不能花太多时间准备一个详细的提纲,但关键词提纲或粗略提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原始材料分析归纳后要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文章打算分几段写,每段大概怎样写,自数控制在多少,开头段落是道破主题,点名要旨,引人入胜还是先给出主题一般的背景情况和对主题进行浓缩的陈述呢,中间段落和结尾有怎样写,这些都要心中有数。

3.开始写作

一篇文章往往由四部分组成,标题(title),首段(opening paragraph),主体(body paragraph),结尾段( concluding paragraph)。标题要新颖,能引起读者兴趣,首段的内容根据文章的体裁而变化,比如议论文可以从一种现象,一种观点出发引出作者的观点。记叙文往往交代人物和故事背景。主体是文章的主要部分,通过合适的语篇模式表达一定的观点,考生要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分层次有重点的展开叙述,描写、议论。结尾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论点上要与前面的叙述一致和统一。

4.修改

英语写作时考生由于仓促、紧张等原因,很容易犯一些简单的,一眼就能发现的错误,所以考生一定要留出几分钟时间用于修改。不要大幅度进行修改,更不要因为修改破坏卷面整洁,影响阅卷老师心情。

考研英语作文是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得到修炼的,所以希望广大考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考研中运用自如。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篇18: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是他们的作文却不尽人意.语言和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内容上,很大一部分的作文内容贫乏空洞,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新意.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中将结果法与过程法相结合,创造出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方式:以精读课文作为写作的触发材料,以写促学,学以致用.文章就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 者:马冬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161000 刊 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8 29(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写作   过程法   选词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相关文章:

1.网络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

2.Word 分栏方法及常见问题的解决

3.GRE写作评分及常见问题解读

4.英语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5.大学英语写作漫谈

6.大学英语写作基础教程

7.MBA英语面试常见问题及回答

8.考研英语备考常见问题及解答

9.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及解决途径

10.电力设备常见故障与解决途径论文

下载word文档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