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

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

2022-05-30 07:36: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鳄梨梨梨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

篇1: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单元格的操作,我们可以利用1个课时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节课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单元格的操作,知道工作表中只有一个单元格是活动单元格,可以在该单元格中输入数值、文本、时间和时间等类型的数据,还可以为单元格设置数据有效性范围,提高数据输入的有效性,并用于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数字、日期、和时

间等数据。

教学难点:快速输入相同的数据或有规律数据。

二、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向工作表中输入文字、数字、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2、掌握快速输入数据的方法。

3、掌握单元格的插入、删除、合并和拆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来感知电子表格应用之广。

2、通过任务体验电子表格之神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电子表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电子表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因为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而此时的七年级学生已接触过电脑,并掌握了电脑的一些基础知识,但也有个别学生小学阶段电脑设备较落后,对学生积极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致使有些学生厌恶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但计算机是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也有很多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上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作为任课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以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比法:一般输入法与使用填充柄进行对比。让学生按照介绍的“七二班学生登记表”,进行相关的操作。

把制作好的作品复制到同学们的桌面上和教师的机器上,以供他们参考。通过欣赏做好的表格作品样例,感受表格与文字相结合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制作作品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样例、教学素材、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教师演示、个别指导、网上交流、作品提交及作品展示评比等功能。在出现共性问题与个别错误时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学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可见这个教学软件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解疑,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对电子表格有了初步认识,对它的界面操作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一些基本操作。还要完成这样一个表格。(出示七二班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以“”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引出表格,自然而又简明,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

教师打开“七二班学生登记表”让学生观察单元格中文字、数字、文本、日期以及它们的对齐方式有什么不同,引出计算机处理数值型数据和文本型数据的方式不同。由此导入课题。

1、生:回答。

2、学生讨论表格的组成。

让学生全面感知一下表格,了解表格的共性,对于理解单元格等有帮助。

三、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活动一 工作表中输入文字

基础知识:

在Excel 工作表中,可以向单元格输入文本、数字、日期、时间等数据。

●数据输入(输入文本)

数据输入有两种方法(教师讲解并演示):

方法一:单击要输入数据的单元格,直接输入相应的数据。

方法二:选定单元格,单击编辑框中输入编辑相应的'数据。

A.在单元格中,系统默认的文本显示方式是左对齐。

B.日期的输入格式通常为“年/月/日”或“年-月-日”。

C.时间的数据格式通常为“时:分:秒”。

D.系统默认的数字、时间和日期显示方式是右对齐。

●单元格中,负数的输入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输入,二是输入用圆括号括起的正数。如:要输入-2,可以在单元格中输入“-2”或“(2)”。

●单元格中输入分数1/5,必须以“0 1/5”的格式输入,若直接输入“1/5”或“01/5”,按“Enter ”键确定后,显示的则是日期形式。

●预设单元格宽度为8个字符,如果输入的文本超过8个字符时,就需要调整单元格的大小或设置单元格的大小或设置单元格

生:跟着老师的演示,尝试工作表中输入文字、数字、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工作表中输入文字、数值、日期和时间的方法,不仅发挥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的属性。

1.在“七二班学生登记表”的工作表中中,输入表头和6名同学的姓名。

教师演示输入文字,要求学生观察屏幕显示内容并上机练习。

(请同学自己动手来做一下)

活动二 快速输入数据(教师演示)

2.在“七二班学生登记表”的班级一列,输入“七二班”。

选定需要输入数据的单元格区域B2:B7.输入文字。按“Ctrl + Enter ”键

3.在“七二班学生登记表”的“学号”一列,输入“0701”至“0706”:(演示操作)

第1步:初始单元格输入数值。

第2步:第二个单元格中输入数值。

第3步:选定这两个单元格。

第4步:拖动鼠标。

第5步:覆盖填充区。

注意: 如果需要将数字作为文本处理,需要在开始时先输入一个单引号“’”的方式输入。(强调必须在英文状态下)

(请同学们尝试练习操作)

4.以小组为单位(分四组),来探讨单元格设置数据有效性范围的操作,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探究。有问题可以问老师。

活动三 插入、删除、合并或拆分单元格(演示操作)

5.在“七二班学生登记表”的“学号”“姓名”“班级”“语文”“数学”单元格上方各插入一个单元格,合并后,输入“七二班学生登记表”字样的标题。

第1步:选定“学号”单元格。

第2步:打开“插入”对话框。

第3步:选择插入方式。

第4步:同样的方法,在“姓名”“班级”“语文”“数学”单元格的上方插入单元格。

第5步:选定合并区域。

第6步:合并单元格。

第7步:输入标题。

(请同学们实践操作)

6、完成表格操作的同学,可以尝试单元格的删除和拆分练习。

要求学生在表格中输入相应的内容,既练习打字,也是制作表格的实践,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才能发现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单元格操作的技巧。

由于掌握快速输入相同数据或有规律数据的方法是比较难的操作,学生单独操作不容易掌握,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操作时与同伴互相交流经验,有利于掌握操作的要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究,保证了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7、展示学生所做“七二班学生登记表”表格。

师: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作品

(让学生评价作品的好坏,表扬好的作品)

生: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激发学生完成作品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向单元格中输入数值、文本、日期、时间等类型数据,还可以为单元格设置数据有效性范围,提高数据输入的有效性,以及单元格的插入和合并。其实我们还可以用EXCEL软件来制作很多种表格,如课程表、座位表、学籍卡、通讯录、个人简历等。

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加深知识点的记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单元格的操作

一、工作表中输入文字

二、快速输入数据

三、插入、删除、合并或拆分单元格

八、作业

1、P61

2、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制作一份个人简历表。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任务驱动为组织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对比,也比较到位,组织课堂有序,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实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并且整堂课也不显得枯燥,学生能静动结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篇2:单元格的操作教案的教学设计

单元格的操作教案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步骤

方法

一、导入课题

教师打开Excel工作薄“学生基本情况表”让学生观察单元格中文字和数字的对齐方式有什么不同,引出计算机处理数值型数据和文本型数据的方式不同。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常用数据类型

Excel中常用的数据类型有文本型、数学型、时间和日期型等。

2、数据输入的两种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

方法一:单击要输入数据的单元格,直接输入相应的数据。

方法二:选定单元格,单击编辑框中输入编辑相应的数据。

3、数据输入

(1)输入文本

教师演示输入文字、字母和符号,要求学生观察屏幕显示内容并上机练习。

学生观察不同数据类型的`表形式,了解常用的数据类型。

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到Excel处理数值型数据和文本型数据的方式不同,使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数据类型。

可以将合并的单元格重新拆分成多个单元格,但是不能拆分未合并过的单元格。

篇3:Excel 单元格操作小技巧

1.合并矩形区域:Excel XP允许将矩形区域内的任意单元格合并,具体操作方法是: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则所有选中的单元格被合并为一个,而其中的数据则被放到单元格中间。

注意:Excel XP只把合并区域左上角的数据放入合并后的单元格。为此,输入标题之类的文本不能断续分布在几个单元格中,否则合并过程中会截去一部分数据。

2.快速设置边框:Excel单元格的默认情况下没有边框,Excel XP的“边框”工具经过改进,可以快速设置单元格的边框和线形、颜色和粗细等属性。操作方法是:鼠标右键单击Excel XP工具栏,选中快捷菜单中的“边框”打开工具栏。若按下其中的“绘图边框网格”按钮,用鼠标拖过某个单元格区域,可以快速应用其中显示的线条样式和颜色。若按下工具栏中的“擦除边框”按钮,然后拖过某个单元格区域,可以快速擦除所有的单元格边框。( )

3.快速命名:Excel XP工作表单元格都有自己的默认名称,如第2列第6行单元格的名称为B6。如果要给某个单元格命名为“工资总额”,只要将该单元格选中。然后单击编辑栏左边的“名称框”,即可输入该单元格的新名称。如果您要为一个单元格区域命名,只要将需要命名的区域选中,然后按上面介绍的方法操作即可,

4.固定活动单元格:选中某一单元格后按住Ctrl键,用鼠标再次单击这个单元格,其中将会出现一个实线框。输入数据以后敲回车,活动单元格不会发生移动,仍静止在原处。这对于需要反复输入数据进行试算的场合非常有用。

5.单元格快速定位:如果您要在大型工作表中定位到特定单元格,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按F5打开“定位”对话框,在“引用”栏中输入待定位的单元格地址,单击“确定”按钮即可。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编辑栏左侧的名称框,在其中输入待定位的单元格地址回车。

6.隐藏单元格数值:如果您需要隐藏单元格中数值,可以选中包含待隐藏数值的单元格。单击“格式” 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数字”选项卡,选择“分类”列表下的“自定义”选项,将“类型”框中已有的代码删除,输入“;;;”(三个分号)后“确定”即可。此后,只要选中数值已被隐藏的单元格,就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被隐藏的数值。

7.单元格链接:进行数据比较时,需要将多个工作表中的某些数据集中在一处显示。此时可以将某个数据放入剪贴板,选中目标单元格后打开“选择性粘贴”对话框,单击其中的“粘贴链接”按钮,即可将目标单元格与源数据链接起来。只要您修改了源数据,目标单元格中的数据就会随之发生改变。按照上述方法反复操作,就可以将多个数据链接在一个工作表中显示。

篇4:excel合并单元格怎么操作以及合并单元格快捷键

现象重现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A1:C4区域分别输入数字,实际区域可自己选定,数字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输。

第二步:选中A1:A4区域,单击“开始”标签“对齐方式”功能区中的“合并居中”命令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单元格的合并。

上面两步是一个正常的单元格合并步骤,没有任何问题。最终效果为A1:A4区域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并且里面的数值是之前A1单元格中的数值100。

第三步:继续刚才的操作,使合并后的A1单元格呈选中状态,单击“格式刷”按钮,然后用鼠标拖动选中B1:B4区域,使B1:B4区域套用A1单元格的格式,即合并单元格的状态。

最终效果见上图,从上图中看不出任何异样,但再观察状态栏你就能够发现问题所在了。

同样还是选中B1单元格,观察状态栏可以看到计数为4,求和为100,即与未合并前的结果是一样的。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了什么?虽然B1:B4单元格合并了,但并不是像我们正常合并情况下的只能保留合并区域左上角单元格中的数值,而是所有的数值都会被保留。

验证: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数据是否真的被保留,在A6单元格中输入“=A2”,B6单元格中输入“=B2”,最终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A2的值为0,即为空,B2的原始数据得以保留,

猜测:Excel是如何处理合并单元格的

经过上面的一些测试,初步猜测Excel合并单元格操作实际上是执行了几个步骤,猜测如下:

1.将合并区域左上角单元格的数据暂存

2.清空合并区域所有单元格中的数据

3.将选中区域进行合并

4.在合并区域中填上之前暂存的左上角单元格的数据

Excel的特性?

为什么通过格式刷刷出来的“合并单元格”,被合并单元格的所有数据都会被保留呢?大家都知道格式刷本身是用来“刷”格式的,只能用来“复制”格式,而无法执行数据的删除操作。而使用格式刷刷合并单元格的格式时,只“复制了格式”,而其中的删除数据的工作没有被执行。因为删除数据本身并不属于“格式”范畴,所以导致上面提到的问题。

如果是Excel本身的特性,则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一些数据的隐藏,想要查看真实的数据也很简单,使用单元格引用或是取消区域的合并即可。

假想:

既然通过格式刷来实现单元格合并时可以实现数据的保留,则说明Excel本身是能够实现合并单元格并保留数据的,希望后续Excel可以提供是否保留所有数据的选项。

篇5:《操作键盘》教学设计

《操作键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操作键盘》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6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完“认识键盘”的基础上,对“操作键盘”的进一步认识。编者将这一课时内容分解为“正确的姿势”、“基准键”、“手指分工”三个部分,用简洁、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键盘操作的基本要领。这些知识的掌握是学好后续“输入汉字”的基础。本课在这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

2.掌握正确的指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提高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精神,激活学生的自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

2.掌握正确的指法。

三、教学准备:

1.我准备:每人寻宝秘笈一张(自编教材),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助学单”。

2.打字游戏。

四、教法阐述: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为指导,通过创设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动力和激情快速进入课堂,走上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轨道。这样的课堂以“我”为本,最适应学生发展层次,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强调“师”的支持与服务,强调教与学的有机融合。

五、学法指导: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和能力的习得是有价值的教学的诉求。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尝试、讨论、感悟、体验、合作、总结、拓展中多维互动,使学生成为自主建构的核心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演变成学生主动参与,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

“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引领下的课堂主要分为四大块:我准备、我探究、我提升、我检测

1、“我准备”

“我准备”就是预学,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一次“前检测”。课前,我通过布置、引导学生预学,明确学习目标,思索学习方法,使学生有准备地面对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这也符合“高效课堂”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2、“我检测”

“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我检测”是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的已有知识经验,自觉地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判断的`过程,也是自我调节、完善、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设计两个小练习:1是“正确的姿势”,2是“基准键”的认识。通过教师演示“不看键盘也能找准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创设的激趣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目标达成效果,也能沟通师生感情,促进愉快的教,愉快的学,乐教乐学,其乐无穷。

3、“我探究”

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是“探究”。实施课堂探究,需通过“问题导引”,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和鼓励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进入“我要学”状态,自主参与、大胆探索、积极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学习方式是主动地学、互动地学、自我调控地学。

本环节设计一个打字游戏,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游戏的进程,很多学生出现不能应付,自动放弃的情况,再加上教师的演示,从而突出矛盾,引起共鸣。“老师之所以能应付自如,也是有诀窍的,同学们想知道吗?”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4、“我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信息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学会用“计算机”的一些工作方式来思考和指导我们的操作。而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地通过实践才能逐步实现。在本节课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充分利用“实践园”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在这一环节,教师特别注重“我实践”的结果评价。对于学生完成的操作,教师都要正面、积极地评价。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让每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篇6:Excel单元格内换行操作提速技巧

Excel单元格中输入的数据默认都是只有一行的,要让输入的数据在单元格内换行有两种方法,

其一,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时,只要按下“Alt+Enter”组合键即可直接在单元格光标所在处换行,

其二,选定需要换行的单元格,在“开始”选项卡中单击“对齐方式”区域右上角的“自动换行”图标,以后当此单元格中的文本内容超出单元格宽度时就会自动换行。自动换行只对文本格式的内容有效,而“Alt+Enter”组合键换行则对文本和数字都可直接换行,只是对数字换行后会同时把它转换成文本格式。

篇7:在Word表格中选中单元格操作

选中特定单元格是word2007表格的基本操作,在设置单元格格式等操作时首先需要选中单元格,在Word2007中选中单元格的方法如下所述:

打开word2007文档窗口,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准备选中的单元格内部左侧位置,

当鼠标指针呈黑色箭头形状时,单击鼠标左键即可选中当前单元格。如果在鼠标指针呈黑色箭头形状时拖动鼠标,则可以选中连续多个单元格。

用户还可以在单击准备选中的单元格后,在“表格工具”功能区的“布局”选项卡中,单击“表”分组中的“选择”按钮,并在打开的选择菜单中选择“选择单元格”命令。

篇8: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中感受研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

在制取氧化铜和氧气的具体实验中训练称量、溶解、加热、蒸发、过滤、收集气体、仪器连接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难点

是否有勇于实验的精神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量筒、玻璃棒、蒸发皿、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药匙、滤纸、玻璃片、托盘天平、研钵、火柴、酒精灯、木条、剪刀、胶头滴管

CuSO45H2O晶体,KClO3粉末,饱和NaOH溶液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

[幻灯] 托盘天平、过滤装置、蒸发装置。

[提问]这三套装置的名称和用途是什么?

[回答] 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粗称)。

过滤装置——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蒸发装置——用于蒸发溶液的溶剂而得到固体溶质。

[提问]怎样使用托盘天平?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1、称量前先调零点。

2、称量时,左物右码,不可颠倒。

3、取用法码,使用镊子,添加法码由大到小。

4、不能直接称量热的物质。

5、不允许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垫两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称量物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6、称量完毕,法码归盒,游码归零。

[提问]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1、滤纸与漏斗应紧贴无气泡。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液面低于漏斗边缘。

3、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4、如果滤液浑浊应再次过滤。

[提问] 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溶液局部过热,造成溶液飞溅。接近蒸干前(析出大量固体)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幻灯]实验室制氧气装置

[提问]这是实验室制氧气装置,安装此装置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要点]1、“从下到上”:放铁架台→摆酒精灯→固定试管

2、“从右往左”: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提问]装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距管口约1/3处,试管中的导管刚露出橡胶塞。

[提问]在装药品之前,应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什么?

[答]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

[提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先均匀加热,再给药品集中加热。

[提问]收集氧气后,应如何结束实验?为什么?

[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物质来制备氧气?

(KClO3、MnO2或KMnO4)

[提问] 通过KClO3、MnO2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作用)

[讲解] 今天的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CuSO45H2O先研后称,溶解时可加热。

2、在沉淀Cu2+过程中不搅拌,逐滴加入NaOH溶液,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判断Cu2+是否沉淀完全。

3、过滤时可先将上层清液倒入废物缸中,再将固体移入过滤器中,并洗沉淀2-3次。

4、氧化铜冷却之后再研。

5、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总结

让学生写实验报告。

篇9: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单元整体是精心构建的,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这篇散文诗可以多角度去解读,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

《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家庭是社会的 一个细胞,家人冲突的深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的和时代的内容。

以上两篇展现的是矛盾冲突的一面,《散步》《诗两首》《咏雪》则展现了和美温馨的一面。《散步》的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从中可以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诗两首》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欢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

《咏雪》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的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见出父子亲情。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围绕社会、家庭、校园,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抓住有意义的素材,写出真切的感情。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生活的过程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深入了解生活的基础上,写出有血有肉情感洋溢的作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本单元在体裁上涉及了诗歌、散文、文言文等形式,而这些形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触及,所以不同体裁的知识构成特点以及相应的学习方式应该初步向学生渗透。

(2)理解能力、思维生成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朗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第一

单元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能力。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并在读中,形成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而有助于对新课文的理解以及一定的表达。

(3)通过对文本的朗读(尤其是《散步》《秋天的的怀念》)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但这种联想是模糊的。所以思维的完整、清晰转换能力、由此及彼、由人及己的思维迁移能力、个人――文本――作者之间的互相关照能力,在这时可以培养一下,对今后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会有帮助。

2、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注意字词的积累,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圈点勾画,是精读的一种方法,圈点什么,勾画什么,怎样圈点勾画,要举出实例具体指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单元重在引领学生反观自我,清晰地认识和辨别自己成长中的心路痕迹。面对想望、面对彷徨、面对挫折、面对自然,应该选择合情合理和谐的处理方式,从容乐观,从而让原本娇嫩简单的人生变得愈加坚挺愈加饱满。在小年龄思考大问题,对他们细腻情感、积极态度、正确价值的养成是必要而且有效的。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做好小学升初中的语文学习的衔接。规范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初中语文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2、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策略):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篇10:七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考察美术展览的筹备过程。

2、考察美术展览的内容与展览主题、展览名称的关系。

3、考察美术展览的布展方法。

重点:参观美术馆或画廊的最佳方式;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难点:美术展览重的最佳展览方式。

教具参观时进行记录的工具,纸、笔、照相机或录像机。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介绍所参观展览的场所、内容和作者,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浏览参观时,应对展览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整体参观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分别选择参观的主要方向,如具体作品,作品的悬挂方式,作品与展览主题的关系,展览的宣传等。

二、发展阶段:

从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进行考察。包括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从展览的主体策划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等。

从展览的宣传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等。

三、收拾与整理:

由大家推选的几位同学担任即将举办画展的策划人,负责将大家的考察结果汇总,结合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展览文案的准备。

四、课后拓展:

为社区或家长的机关单位进行美术展览或其他展览的策划;为自己模拟设计一个个人作品展览进行策划。

能够使学生有目的的参观美术展览。

能够以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将考察的内容与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有机的联系。

篇11:《白莲》教学设计 (七年级)

《白莲》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一、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苏州人,是唐朝(公元6~公元9)的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江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

二、注释

1、【素花】白花

2、【别艳】其他颜色的花

3、【瑶池】传说西王母所居的仙境

4、【无情有恨】白莲不事铅华,凌波独立,故似无情;而风前欲堕,素粉香消,又似含无穷幽恨。此二句从李贺“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化出。

三、译文

白色的莲花经常被其它姿色艳丽的花所欺。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

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又有谁人察觉?在天欲破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白莲正在悄然凋零。

四、赏析

1、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参考答案: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作者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间的事情),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表现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遏的心理。

2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参考答案:诗人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托物寄兴,把花拟人化,创造了一个既超凡脱俗又极平实具体的画面。诗人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

3陆龟蒙的《白莲》是一首的`诗,他把白莲比作君子,品格高尚。

答案:托物言志

4陆龟蒙的《白莲》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案:陆龟蒙的《白莲》借咏赞白莲,全力刻画白莲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之美,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遏的心理。

5说说白莲的意象。

参考答案:白莲是有所寄托的,那不作修饰、凌波独立的白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悄悄地开,默默地落,品格高洁,而幽恨无穷,俨然是被当做所弃的隐君子的象征。

李菊芬

篇12: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相交线、垂线的定义,在具体的情景中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定义,能找到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以及对顶角。

2、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推断等方法准确找到图形中的邻补角、对顶角,能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识图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以及对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

2、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相交线的图形,和同学们探讨自然界中还存在哪些相交线的图形,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和生活的紧密关系。

2、尝试活动:让同学们提前准备道具,在课上用剪刀剪纸,并且提出问题,在剪纸过程中如果把剪刀看成两条线,则在剪纸的过程中剪刀发生了哪些变化?

3、抽象图形:抽象出具体的图形,和同学们一起给出相交线的定义。

4、尝试探究:任意画两条相交的直线,形成四个角,让同学们把形成的四个角两两一组结对,一共能有几种,并且提问角一和角二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角一和角三呢?

5、尝试反馈:在和同学们的探讨中和同学们一起给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

6、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如果两条相交线形成的四个角为直角,介绍垂线的定义。

7、进一步研究:在研究了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研究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分别相交时,讨论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之间的关系,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定义。

四、总结拓展

引导同学们一起进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第七页,第二题,第六题,第十题

篇13: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重点:

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

平移的作图。

一、预习导学

预习课本P27—P29,并完成以下练习

1、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2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

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___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_____。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和____。

3、图形的平移是由_____和_____决定的。

4、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_,对应角____,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

5、如图1,ABC平移到DEF,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平行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

6、把一个ABC沿东南方向平移3cm,则AB边上的中点P沿___方向平移了__cm。

7、如图,ABC是由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则可以看成是ADF平移得到的小三角形是___________。

8、如图,DEF是由ABC先向右平移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而得到的。

11、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12、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平移的概念

1、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下列各组图形中,可以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3、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

AOCDBOAB

COAFDOEF

(二)平移的性质

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_____、______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且________或_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

2、如图,将梯形ABCD的腰AB沿AD平移,平移长度等于AD的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DE且AB=DEB∠DEC=∠B

CAD∥EC且AD=ECDBC=AD+EC

3、ABC沿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1)若∠B=260,∠F=740,则∠1=_______,∠2=______,∠A=_______,∠D=______

(2)若AB=4cm,AC=5cm,BC=4.5cm,EC=3.5cm,则平移的距离等于________,DF=_______,CF=_________。

(三)平移作图

1、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2、已知三角形ABC、点D,D为A的对应点。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

三、随堂小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2、如图所示,FDE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

A、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DB长;

B、B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CD长

C、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BD长;

D、D。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DC长

3、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

4、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

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A、∠F,ACB。∠BOD,BA;C。∠F,BAD。∠BOD,AC

5、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A、互相平行且相等;B。互相垂直且相等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二)填空题

1、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

2、如图所示,平移ABC可得到DEF,如果∠A=50°,∠C=60°,那么∠E=____度,∠EDF=_______度,∠F=______度,∠DOB=_______度。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将ABC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的对应点为点E,请画出点A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F的位置。

2、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的“蘑菇”向左平移6个格,再向下平移2个格。

3、如图所示,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向上平移1厘米后的图形。

4、如图,将ABC沿水平方向平移3cm。

5、直角ABC中,AC=3cm,BC=4cm,AB=5cm,将ABC沿CB方向平移3cm,则边AB所经过的平面面积为____cm2。

6、一个长方形竹园长20米,宽12米,竹园有一条横向宽度都为1.5米的小径(如图)。你能求出这个竹园中竹子的种植面积吗(除去小径的面积)?请说明理由。

【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操作键盘》教学设计

2.小学信息技术《数字键操作》教学设计

3.七年级《吆喝》教学设计

4.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5.七年级平行线教学设计

6.七年级支撑跳跃教学设计

7.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8.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 (七年级)

9.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0.《一面》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下载word文档
《单元格的操作七年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