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芋泥奶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而英语知识意味着记忆的不断重复性,那么把学生抓在手中让他们跟着学,有兴趣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精致、完美,行之有效,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下面是我对我们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对如何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作如下探讨。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一、教学目标:
1、重点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2、重点句式:how do you make?
first..., than...,next..., finally...
3、语法知识:how much +不可数名词
howmany +可数名词
二、能力目标: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奶昔,并且能够用英语解说制作的步骤。
三、教具:多媒体搅拌器几个塑料杯六个香蕉两杯牛奶一大杯做好的香蕉奶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先微笑询问全班同学:what drink do you like?待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喜好时,举着备好的奶昔边说:here is somebanana milk shake. would you likesome?学生抢着回答yes时,把准备好的奶昔分给他们(部分学生自带有杯子)品尝。之后问: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milkshake?(有学生回答no),并宣布:现在我们来制作这种香蕉奶昔。
二、教学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1、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说出制作奶昔所需工具和物品(必要教师时帮助补充)。顺势学习搅拌器(biender)这个单词。
2、播放制作香蕉奶昔全过程,结合学习关键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3、listening.要求学生把制作香蕉奶昔的顺序标在书本1b的横线上。
4、教师制作奶昔。边演示边解说(in english)
5、pairwork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如何制作香蕉奶昔。
三、学生动手制作香蕉奶昔。
分别请两位同学(自愿)到讲台上演示制作香蕉奶昔。要求按步骤用英语解说(如有误,教师纠正)然后连同老师做的奶昔一起分给同学们品尝。(充分肯定表扬上来制作奶昔的同学)
四、listening
1、学生听、并完成2a、2b。
2、小结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和用法:
how much+不可数名词
how many+可数名词
巩固这两词汇的用法,在黑板板书:
how much、how many
what do you want?
apples does she have?
birds can we see?
chacolate did he eat
要求学生完成句子
五、教学拓展
两人一组,就某种水果奶昔或水果色拉如何制作进行讨论、操练。然后请一、两组同学站起来表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summary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七、homework作业
1、默写本课重点词汇、短语。
2、用英语写出制作某饮料或食品的步骤。
篇2: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第四册第三单元(All about me)的第4个新授课,Lesson16:How do you go toschool?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四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学习的重点逐渐过渡到各种基本句型。本单元前面三课分别学习了关于年龄、身高、住处的句子,本课教材以How doyou go to school?为切入点,重点学习关于出行方式的交流:询问别人、介绍自己的出行方式。
二、学生分析:
孩子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字母:26个字母及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词汇的学习方法:单词音形意用的结合、音节、重音及不同词类(名、动、数、形、冠等)的用法特点,初步体会英语句子的语序与汉语的不同,但对于句子结构及变化还比较陌生。本课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Book3L16已学习过四种出行方式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axi和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to school by XXXX?另一种出行方式on foot /walk,divesme及选择此种出行方式的原因表述学生相对陌生。但我校学生学习英语较早,一二年级有了两年的口语学习,还有近1/3有课外学习经历或正在进行,这些内容对于他们可能都不陌生。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目标制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XXXbyXXX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B.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do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XXX / on foot...
2、文化目标:
尝试了解不同地区人们选择不同出行方式: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国家等。
3、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引导尝试找出这些规律:A.和人称变化的关系; B.不同句式之间的关系等。
初步构建“单词——短语——句子”的建构学习模式。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寻找句子规律及了解不同人们的出行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英语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Englishi is easy!及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Englishis fun!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XXX byXXX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2、教学难点: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XXX / on foot...
五、预习作业:(Choose
1. Read N1 and fill in the blanks.(☆☆☆☆)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2.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school?(☆☆☆)
3.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
六、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I. Revision:
a. Group to group.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b. Free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children
T: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 school?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s: …
New Concepts
I. N1 and N2.
T:Do you know how Kim, Jenny, Steven and Danny go to school?
板书:school
1. Read N1 in pairs and learn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the students don’tknow.
2. Role play between T and Ss.
(1) T-Kim, Ss-Danny.
T: Kim, do you walk to school?板书:Do I /you walk to school.?
Ss: Yes, I walk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on foot.板书:Do I /you go toschool on foot ?
T: Why?
Ss: I live near the school.
(2) Ss-Danny, T-Kim.
S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Kim?板书:How Do I /you walk to school.?
T: I live near the school. So I walk to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onfoot(3) So: I live far from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m hungry. So I want to eat. …
(4)Chan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on foot. / Walk, walk.
3. Learn about P2-4.
II.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1. Try to find.
T: How does Kim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walks toschool.
How does Jenny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She lives far fromschool.
How does Steven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car. Hia dad driveshim.How does Danny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rides hisbike.
板书: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XXX / on foot...
比较,找规律。
Tip:除了“你和我”,“一个”不放过,“动”就加s/es,“do”替不重复!
2. Practice in pairs.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3.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图片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
Class Closing
I. Make a survey and share. (☆☆☆)
Where do you want to go…?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
Kim
Jenny
II.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篇3: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一、课题准备与启动阶段情况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自申报课题开始,课题组就开始积极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这一阶段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情况
(一)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
2月21日下午,工作站召开了关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开题会议。在开题会议上,课题主持人陈述了课题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分工和预期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学校领导及课题专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学校领导对课题组课题的研究表示了高度的支持,期望课题组能把课题研究工作搞得扎实有效,并拿出研究成果推进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二)抓好文献研究,提升理论水平
在2月中旬到3月初,课题研究处于文献研读阶段,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学习。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并及时撰写了文献研读心得体会。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我们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因为,通过学习我们得知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着弊端。传统教学设计形式过于单一化,机械化,无法适应教学现实的丰富性与动态性,不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便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地“表演”,那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参与”。
然而,参与式教学设计则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参与式教学设计具有独特的学习观。这种教学设计的理念提倡学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这个过程本身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不再是学生去接受他人提前预设的、选取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其次,参与式教学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改变了传统教学设计由教师独自进行设计的观念。它着眼于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设计,真正实现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能有效生成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为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对话与协商能创设出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的氛围。通过参与到教学设计来,学生中对教师的教学构想和意图会更加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加清楚学生的个性需求。这种氛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本阶段扎实的理论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教师开展与推进课题研究的信心,也为后期的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及运用研究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三)立足课堂实践,有序推进模式构建
为了能有序推进高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工作,课题组积极开展了基于课堂实践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活动,并进行定期交流以了解研究的动态信息,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模式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本阶段,我们开展了高中复习课、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和写作课的课题实验课。每次上课前,课题组针对课型特点与学生情况确定具有特色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方案,并认真研讨。上课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的方案,进行个性化备课之后,组织学生执行参与教学设计方案,并做出评价与反馈。上完课后,课题组对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分析、评议与优化。每次活动后,成员都及时撰写了活动感悟和改进意见。
扎实有效的课题实践研究活动逐步提高教师了的教学水平、更新了教学设计理念、优化了教学设计模式,促进了教师成长。目前高中英语不同课型的参与式模式初步成形,但还需在后一阶段的实践运用中继续完善与改进。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繁忙,水平有限,目前尚未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此外,课题组成员虽高度重视研究工作,并能精心设计、实施课题实验课,但在家常课中缺乏大胆尝试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与意识,造成了实验课与家常课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将组织教师更深入的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把研究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力争实现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的研究效果。
篇4: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说Hi和Hello,能使用He、Hello互相问好。
2.会用I’m介绍自己。
3.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在相应的场景中自如地表演运用。
教学准备:
Recorder and tape
教学过程:
Step 1 Introduction
1.师生问候;(师说英语,用手势示意,上课,起立,坐下。)
2.简介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学好英语。
Step 2 Presentation
Teaching ‘Hi’ and ‘Hello’
1.师用Hi、 Hello与学生问好,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适当纠正学生的读音。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2.让学生用Hi、 Hello自由问好。
Step 3 Presentation
Teaching ‘ I’m…。’
1.师先用中文介绍自己,再用英文说I’m Miss Jiang,放慢语速反复多次。
2.鼓励学生用I’m…。介绍自己。(每个学生说完,全班给予掌声鼓励)
Step 4 Practice
1.师用Hi/Hello, I’m Miss Jiang.与学生问好,引导学生用Hi/Hello, I’m …作答。
2.学生分组用Hi/Hello, I’m互相自我介绍。
3.唱《找朋友》,让学生下位用“Hi/Hello, I’m”找朋友。
4.指名上台表演。
5.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在类似的生活场景中运用所学语言。
T: Hello ,I am Miss Jiang .
S: Hello ,I am Mike .
Step 5 Act
用Hi/Hello,I’m…。 Goodbye /Bye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
Step 7 Homework
回家用所学的句型与父母问好、道别。
Some thoughts after the lesson: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上下来,还是觉得有的环节之间过渡的不是很自然,教学形式还可以丰富一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在课堂纪律方面也要加强管理。今后我会继续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取经,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英语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篇5: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
1、学习用英语向人打招呼,巩固HELLO的发音。
2、培养幼儿对英语发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图片(四幅)
2、录音带(一盒);
3、录音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候
1、与全体幼儿打招呼
T:Hello,children!
C:Hello,teacher!
2、分别与个别幼儿练习打招呼
T:Hello,children!
C:Hello,teacher!(个别幼儿)
二、逐一出示图片,与幼儿一起和图片中的人物打招呼
1、教师示范,幼儿练习打招呼
T:Whoisshe?Let’ssayhello!
Hello,teacher(doctor、uncle、aunt)
TC:Hello,teacher(doctor、uncle、aunt)
2、指导个别幼儿学习打招呼
3、教师与幼儿唱“Hello,Hello”
三、复习游戏“RowyourBoat”
Let’splay“RowyourBoat!”
四、离场“Ridinginmycar”
篇6: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 They are ?. Are these?? Plural nouns(regular)
能力目标:
Listen and talk.
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 about plural objects.
三、教学过程:
1. Review.
Use this activity to review structures introduced in Unit 7, and thevocabulary introduced in Unit 2 and Unit 5.
Whats this? Its a ? Is it a ?? Yes, it is. / No, it isnt.
2. Model the dialog.
Borrow three pens, pencils, and rulers from the children.
Hold up one pen and ask, “Whats this?” Elicit the answer, “Its a pen.”Repeat the procedure for pencil and ruler.
Hold up a pen and repeat the question, “Whats this?”
Now hold up two or three pens and say, “What are these?”
Repeat the procedure using the pencils and rulers.
Now have the children repeat each sentence as you hold up first one object,and then more than one. Explain that we use these when we are referring to morethan one object.
Practice the structure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 ?” with someobjects.
3. Talk about the story.
Have the children open their books at the story. Display your copy of thepage and ask these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s.
Where are Ann, Ken, and Mocky?
What is Mocky looking at?
What is Mocky holding?
What other vegetables does Mocky find?
Who chases Mocky?
4. Story.
Play the tape, pausing at each new picture. Have the children repeat thewords before you move on to the next picture.
Play the tape again, this time without stopping.
Divide the class into three groups. One group will be Mocky, the secondgroup will be Ken, and the third group will be Ann.Teacher read the vendorsline.
Play one sentence at a time and point to the matching story picture. Haveeach group repeat its characters sentence.
Read after the teacher.
5. Set homework.
Tell your families the English names for the vegetables.
Read the text.
四、教学后记:
基本的蔬菜名称都能掌握,但是要注意what are these的提问和回答不能和what's this混淆。
篇7: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书面或口头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交际功能日益突出,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作 者:韩玉华 作者单位:乐亭县董庄初级中学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篇8: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为了完成本学期的任务,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六年级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生只是在上课时间练习,课后根本就没有巩固练习的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所学知识遗忘性大,操作时发现有些操作比较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性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并不像语文、数学课程等那样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那样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感觉还是比较新鲜的,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学生感兴趣的不是学习而是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要更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第二部分是WindowsXP系统,第一章主要内容有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结构和基本原理;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主要任务:
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获取方法、工具
了解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方法
本教材的第二部分是windowsxp窗口的操作
学习目标:
认识windowsxp的窗口
会用windowsxp资源管理工具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主要任务:
认识windowsxp的操作界面
学习windowsxp窗口操作系统
学习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学习使用回收站
三、教学策略:
1、开拓学习理论活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和信息化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集体备课、教科研的实效性
3、抓好信息技术质量揣测。
4、做好学生上机考核,抓好竞赛活动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争取更多的上机机会。
篇9:优秀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英语口语该如何学?学习英语口语的技巧有哪些?
话题分析
本话题的核心话题是描述动物和表达个人喜好,以及句式why do you like…?because…。这也是本话题的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较流利地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动物,表达个人喜好。
话题知识结构
词汇
动物名称 tiger, elephant, koala, dolphin, etc.
词汇描述性形容词: smart, cute, ugly, clever, shy, etc.
句型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why do you like he/she?
what does he/she like eating?
what does he often do?
do you often play with him/her?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m?
话题整体目标
1. master the vocabulary
2. master and use: why do you like koalas? because they am cute.
where are pandas from? they' re from china.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i like dolphins.
话题教学重难点一览
重点 难点
1. the vocabulary
2. the us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话题学情分析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由why, where, what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句型,具有了学习本话题知识的认知前提。形形色色的动物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解它们的欲望,这有利于本话题知识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话题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简笔画,教学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工具,创设谈论动物的情景,使学生能有尽量多的机会动口说,动笔写,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master the vocabulary: koala,tiger,elephant,dolphin,panda,lion, penguin,giraffe, zoo, map, first, cute, fun, smart, animal, kind, box
2. master and use: let’s see the lions.
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lions?
because they are cute.
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已具备了相当的情感基础,且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有能力学习本课内容。通过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引入教学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和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由参与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熟知动物相关词汇,热爱动物。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 the vocabulary.
2. express preferences and give reasons.
难点
use the language to express preferences and give reasons.
教学突破
l、充分利用单词卡片和教学图片,分词性进行单词教学。
2、借助多媒体手段和大量的练习进行语言项目的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磁带,教学图片
学生准备
单词卡片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
step 1
free talk greetings . 舒缓节奏歌曲
step 2
watch a cartoon about animals. (welcome to school)
step 3
give the students some word cards to read and spell read the words and spell them one by one word cards
step 4
free talk get pairs to cut out the dialogues they have prepared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pairs
step 5
1.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picture and the given words
2. fill in the blanks to revise the expressions try to name the animals then write the words down to the exercises written
step 6
1. read a short passage about dolphins, then ask and answer.
2. read a passage about animals need protecting
3. discuss why are the animals endangered? and how to protect the animals
step 7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kind of animal.
本课小结
本节课共学习了18个单词,其中包括动物名称,描述性单词等。并掌握了提出要求及给出原因的句式。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节课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所学单词,这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对所学知识兴致很高。
板书设计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1. why do you like pandas?
because they're very cute.
2. why does he like koalas?
because they're kind of interesting.
1.《猫》优秀教学设计
2.《花钟》优秀教学设计
3.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
4.画风优秀教学设计
5.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
6.中彩那天优秀教学设计
7.观潮优秀教学设计
8.赶海优秀教学设计
9.《中彩那天》优秀教学设计
10.《雨说》优秀教学设计
篇10: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活动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使学生具备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是我们当前进行课改的行动准则。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英语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但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低效的问题,所以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概念的提出
所谓口语交际,即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最先出现在外语教学,它采用了崛起于70年代的交际教学法,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儿童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需要的基本素质。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对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视,外语越来越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社会需要人们具有用英语表达思想和理解别人的能力,需要人们具有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英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时刻。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所学的课本内容变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操练,锻炼学生的口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口语交际的现状
小学生英语学习缺乏口语运用的环境、缺少课外口语实践的机会,缺乏英语视听材料,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有些学生考试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积极性较高,心里或许也想得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表达;还有的学生自由讨论会话时语言流畅,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表达时出现许多语言错误。这些都是学生的口语交际在课堂上真实的表现。
四、浅析此现状的原因
(一)缺乏较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大多数内心会焦虑紧张。性格开朗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不怕丢面子,敢举手说,能得到较多锻炼机会,情况会稍微好一些。但关键时刻,也容易胆怯。有一次,我们班举行英语演讲比赛,一个平时表现非常好的孩子却紧张得站不稳,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后摇晃,声音也非常小。事后,我问他为什么会那么紧张,他说:“英语毕竟不是汉语,平时练的机会少,说起来就不自信了。”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了。由于内向,对说的积极性本来就较低,再加上说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英语,那就更不敢说了,他们害怕说错了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即便有时候他们会说,也不敢举手,非常不自信,这样他们的口语水平就更难得到提高。
(二)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要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必须要在好的语言环境中多练。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他们见到外国人并能与外国人对话的机会非常少,在他们的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少有能用英语与他们对话的,所以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和氛围,不能引导学生大胆说、大胆练,学生也不容易主动积极地参与。如此一来,拳离了手,曲离了口,就练不好了。
(三)学生人数较多
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及追求教育资源的化利用,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每班少则四十多名学生,有的甚至达到六七十名学生,这给教师组织口语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也很难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表现而给予及时指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口语交际水平的两极分化:自觉性好的学生能有效利用口语交际的时间,积极操练,拿不准的及时问老师,口语交际水平在操练中得到快速提高;自觉性不好的学生很容易趁机放松大脑上课的状态,思想开小差,或者两人悄悄地讲闲话,结果是下课后什么也不会说。
四、对策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英语交际的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从课堂入手,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在口语交际时,鼓励学生开口说,大声说,说得好的及时表扬,如:“Youarereallywonderful!”“Whatanexcellentboygirl!”“Welldone!Goodjob!”…说的不好,只要声音洪亮,也要找到他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如:“Itdoesn’tmatter.Youarebraveinmymind!”“Yourvoiceisbeautiful!”“Ibelieveyouwillbebetternexttime.”让每位学生在说的时候没有心理负担,让每个孩子都有想说的冲动,想说的_。总之,只要学生主观上积极参与了口语交际活动,我们都要鼓励与支持,千万不能因为哪位学生说得不够流利,哪位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而对其进行指责。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中察觉出学生的内心活动,寻找机会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一个孩子平时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可是当别的学生在说的时候,他却听得非常认真,甚至用表情做出了相应的评价,时而微笑着点头,时而静默地摇头,并且充满期待地用眼睛看着我们老师,这时,我们就应该果断地点名这位学生回答问题,因为他肯定能回答正确,然后我们再及时地对其进行表扬,反复几次,慢慢地,他的信心就会增强,心理素质也会随之增强。
(二)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英语交际的_
课堂上,我尽可能多的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比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6A第二单元《Ben’sbirthday》时,我事先打印好调查表,学完“When’syourbirthday?Mybirthdayisonthe…Whatwouldyoulikeasabirthdaypresent?I’dlike…”重点句型后,将表格发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采访班里的同学或者老师,这样学生能马上运用新学的知识去做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觉得这样的学习真有趣,于是就积极参与了。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6B第三单元《Asktheway》时,我事先设计好StarTheater,People’sPark,CenterZoo,HistoryMuseum等标志牌,上课前让学生将课桌摆成几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将几个标志牌放在各个不同的位置。这样,学完句型“Canyoutellmethewayto…?Goalongthisstreet,andthenturn…atthe…corner,the…isonyour…”后,学生就可以在由我设计的教室这个真实的情景中自由交际,运用语言了。
课堂外,我也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外语的氛围,力争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英语氛围。例如: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早上适时播放欢快活泼的英语歌曲及日常交际用语;倡导师生之间用英语互致问候,以“Hello,MissKang!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MissKang!”替代传统的“老师好!”;在学校宣传栏里展览学生的英语书法作品、英语小诗以及学生发表的英语小作文;通过建立英语角、开展各种竞赛如演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小诗歌、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英语的动画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学英语的氛围。通过创建校园英语氛围,大大激发学生用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可使学生不正确的思考结果及时得到纠正,使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能够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更需要小组合作性学习。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口语交流,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6A第六单元《Holidays》中的“Lookandlearn”这一环节中,谈论“When’s…?Whatdopeopleusuallydoat…?Didyou…atlast…?”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语交际,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最后由小组长选出代表上台将组内口语交际的内容向全班同学汇报。比一比那个小组汇报的最流利,面。评选完小组后,再进行个人的评选。让学生在座位上做好,教师分别用几句简短的英语描述某些节日的特征,让学生抢答出这些节日名称,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个人。这样的趣味活动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既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使其懂得同他人合作,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使整节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把上课当成一种游戏,一个可以轻松获得成功体验的场所,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天地。如此,小组合作性学习则充分调动了孩子英语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了口语表达的信心,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五、结语
海姆斯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提出了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交际能力的概念。在培养英语能力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也不可忽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中教授语言知识不是目的,而是引导学生快速、持久的掌握英语的一种手段。所以,培养口语与交际能力才是我们学习外语最根本的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虽然总结了不少的经验,但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与不足。本文笔者从小学英语口语交际的现状说起,从心理素质、语言环境、人数问题着手进行反思,并提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对策。推进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需要我们不断去总结、探索、反思。为此,我将会不断努力地去追求!
篇11: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活动
Teaching Plan
school:YuYingSchool Grade:Five Class:Two Teacher:LiuJing
content of courses
Topic11.My Pet Turtle
Teaching aims
Listen to say familiar three sentence patterns and their
answer form——What is your favorite …?My favorite … i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first-person converting and reconverting
teaching media
1. Teacher preparation teaching material matching tapes
2.Prepare relevant part of the courseware
3.Teachers learned patterns card ready
Teaching steps
1. Warming-up/Revision.
(1)Daily conversation display.
(2)play“Let us sing together” songs the record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inging and do the action
2. Presentation
(1)The tortoise knowledge introduction
T:Look and think.
(2)Teachers fast. Pictures of animals show series:
daddy turtle,mommy turtle, brother turtle, baby turtle. According
to see pictures about students cultivate animal words observation
and memory.
(3) Listen to recording ,then practice in pairs. The next lead
“What is your favorite pet?”, First , take out to the whole , then ask
several students answer shows the correct answer form.
“ My favorite pet is…”
3. Practice
(1)Let’s do a game!
I will ask two students to do it.one say “what’s your favorite pet?”,the other do a reply and express it with your body languag-e.
(2)Exchange.
4.Now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other sentence pa -erns :when and where did you get it?how often do you feed it?why do you like it?Is it a turtle? And so forth.
5.Assignment
You should know “what is hisher favorite ….?”and their answer form.Next class teacher will check it ,oh
篇12: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活动
Greeting (1 min)
Introduction (8 mins)
介绍本课程的特点,对学生提出课堂及课后作业的要求,及学完本教材后所应掌握内容。说明考试形式及对上课纪律的要求。
Presentation (15mins)
1. Play the audio
2. Useful sentences patterns(该处会有相当部分内容出现在Practice部分教师巡回指导后做说明)
1) A: Good morning. I don't think we have met before. May I introduce myself? I'm Tom.
B: Nice to meet you. My name is Bella.
2) A: Hi! Nice to meet you. Nice day, isn't it?
B:Yeah, couldn't be more pleasant. Nice to meet you, too.
与原句意思相近的表达还有:
It's wonderful to see you. It's lovely to meet you.
与之对应的回答有:
Same here. Likewise. Same to you.
与陌生人搭讪时,老外通常喜欢用天气作为开场白,最后结尾时会说Nice meeting you.(很高兴认识你。)或者Nice talking with you.(很高兴与你交谈。)
千万要注意这句与Nice to meet you.是有区别的,后者主要用于开始一段对话,Nice meeting you.则意味着结束一段对话。
3) A: Harry , how're you doing?
B: Good, how're you doing?
A: I'm doing fine.
4) A: Long time no see. How are you doing?
B: Fine.
除了How're you doing?之外,老外还常说:
How have you been? How's it going? How are you getting on?
问候家人还可以用:How's your family?
此外,如果想表示自己最近状态非常好,还可以说:
Everything is going pretty well. 一切顺利。
Things just couldn't be better.好得不能再好了。
5)A: I can't believe you are leaving now. I won't be able to see you in two months.
B: Oh, come on. Give me a hug.
6)A:Baby, give me a hug.
B: I'm going to miss you so much.
Give me a hug一般仅限于很亲密的朋友或家人之间,当然,拥抱时不一定要先
这么说,有时对方只是张开双臂,说一句Come here,也是要拥抱一下的意思。
这句话还可以说成:
Give a squeeze. Give me a bear hug.
与此类似的一个表达是Give me five!意为“击个掌吧!”它是Give me five fingers!
的缩略形式,意指双方举手相互击掌,用于打招呼或者相互庆贺。因为是举手击掌,所以也称为high five。
7)A:How are you doing?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B: Not bad. How about you?
8)A: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Fancy meeting you here.
B: Yeah, It's been a while. Where have you been?
“好久不见”除了上面说到的两种说法,还可以说:
I haven't seen you in a while.
It's been a while since I've seen you.
表达初次见面的惊喜可以说:
Good to see you again. 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Great to see you again.
表达不期而遇则可以说:
What a small world!
9) A: You are such a nice person. Nice to meet you.
B: My pleasure.
10)A: It's time for me to get going. Glad to see you.
B: My pleasure, too.
初次见面,礼节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人问候说“很高兴见到你。”,除了用My pleasure.回答外,我们还可以说My honor.或者It's my honor.
“很高兴见到你”一般用在两人刚见面的时候,或者交谈了一会儿要分别的时刻。比较正式的说法有:
I'm honored to have known you.
I'm so pleased to make your acquaintance.
11)A: l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What's new with you?
B: Nothing. Just as usual.
12)A: Hi, Martin. What a coincidence! What's new with your life?
B:Hello. You know, our football team won the champion last week.
老外与好朋友相遇时,还会用下列表达来询问近况:
How's everything?
What's happening?
How have you been?
有时,好友相遇也会用What's up?来打招呼,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What's up?有时也用来询问发生什么事情了,相当于What's going on?或者What happened?
13)A : Helen. How have you been these days?
B: Oh, so far so good.
14)A:I'm hearing that you moved to a new place last week. How's it going with your new life?
B: So far so good. Anyway, that's really a nice place.
当他人询问最近生活怎么样时,我们还会说“我很好”,而老外则一般会回答
说:I'm on top of the world.或Couldn't be better.其中on top of the world是一个习语,字面意思是“世界点”,常引申为“幸福到极点,欣喜若狂”;与此类似的表达还有over the moon。
想表达自己目前生活一般,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外一般会说:
Not bad.
Just so so
Can't complain.
15)A: Henry,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B: Oh, not much.
16)A: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B: You know, just getting prepared for the coming mid-term exam.
询问他人最近在忙什么事情,除了用上面提到的句子之外,老外还常常会说: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lately?
What's been going on?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yourself these days?
up to单独使用的时候,有“直到,多达”的意思,如:
They can work for up to four months during their school break.他们可以在学校放假期间工作达四个月。
17)A: Your friend looks really gorgeous.
B: I know . And you know what, he is my age.
18)A: This is my cousin from downtown. He is my age.
B:Nice to meet you. I heard a lot about you.
如果要表达”这些小孩子一样大”还可以说:These children are of an age.其中an还可以替换为the same。
同龄人可以用peer或peer group表示,如:
The effect of peer pressure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同龄人的压力作用不容小觑。
I'm their peer.我跟他们同龄。
如果说某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则可以说:
She looks older than she is.
She looks old for her age.
19)A: Hello, Nick. Very nice to have you here.
B: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Oh, the house is very big.
20)A:I finally got here. It takes me a couple of hours.
B: Come on in and have a rest. Very nice to have you here.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客人的到来,我们都会表示由衷的欢迎。除了上面的表达,老外还会说:
We have been expecting you.我们一直在恭候你呢。
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请随意些,不要客气。
如果主人对你的到来表示了热切的欢迎,作为客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回应才显得礼貌:It's good to be here.
Thank you for your hospitality.谢谢你的热情招待。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treat me.谢谢你的招待。
Drill (10mins)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sentences patterns and the sample dialogues.
1. Nice to meet you.
2. How are you doing?
3. Give me a hug.
4.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5. My pleasure.
6. What's new with you?
7. So far so good.
8.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9. He is my age.
10. Very nice to have you here.
Practice& Role play (25mins)
1. Ask the students and their partners to practice the sentences patterns again and again, the teacher walks around to check and guide.
2. Ask the students use the sentences patterns and some words they look up in the dictionary to make dialogues. The teacher will find 3-4 pairs to show their dialogues and give scores.
Summary (6mins)
1. Nice to meet you.
2. How are you doing?
3. Give me a hug.
4.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5. My pleasure.
6. What's new with you?
7. So far so good.
8.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9. He is my age.
10. Very nice to have you here.
Quiz(15mins)
Ask the students read a short passage out loudly to test their level.
Homework (1min)
Review the sentences patterns and preview.
篇13: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活动
(一)英语听说唱
综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英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实际运用能力为主。根据小孩子活泼好动,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这门课程主要围绕学唱英文歌(Singingsongs)和模仿对话(Let’stalk)两部分,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歌曲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益,课前课后唱一首英文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寓学于唱。同时,模仿对话的环节,增加学生的实践量,训练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课程安排:
第一节课:
1-10分钟,教师和学生互相自我介绍,教师介绍英语听说唱的开课目的、该课的特点、大概的课程安排以及应该怎样学好。
11-20分钟,教师教会学生一首简单的英文歌LittleBird。
21-25分钟,教师介绍这首英文歌曲的意思,让学生们懂得学习英语有很多途径和方式并且学习小小鸟努力勇敢飞的精神。
25-30分钟,教师让学生们看一小段小学英语教材的视频,温故知新,并从中巩固一些句型,如“Thisisourschool”和”Whereistheplayground?”等。
31-38分钟,学生模仿视频进行简单对话,锻炼学生开口说英语能力。
39-40分钟,结束前唱一首LittleBird,让学生们保持注意力,解除疲劳,身心愉快,对课堂留下美好的影响,从而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第二节课:
1-15分钟,教师教会学生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Catchtheeels。
16-20分钟,播放中文版的儿歌抓泥鳅,让一个个英语词句放进美妙的轻快的歌曲中,进入孩子们的头脑中。
21-30分钟,教师播放一小段与小学英语教材相关的视频,学生练习模仿对话。
31-38分钟,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39-40分钟,合唱英文歌曲,结束课程教学,并且教师鼓励大家多听多说多唱,寓学于乐。
第三节课
1-15分钟,教师教会学生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followme,
16-20分钟,让学生理解歌词意思之后跟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例如挥手,弯腰等动作,让学生轻松的掌握这些词汇
21-30分钟,教师播放一小段与小学英语教材相关的视频,学生练习模仿对话。
31-38分钟,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39-4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温习刚才学的英文歌,以及鼓励学生大胆说和唱。
第四节课
1-5分钟,教师先播放一次儿歌themorewegettogether,然后把歌词里的有点难度的词汇先过一遍,让学生先掌握整首歌的意思。
6-20分钟教师教会学生唱这首歌。
21-30分钟,教师播放一小段与小学英语教材相关的视频,学生练习模仿对话。
31-36分钟,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37-4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温习之前学过的所有儿歌。
篇14: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有关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原则,并对加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口语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交际能力始终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1]。
1、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原则
1.1贴近课本,难度适中
尽管是拓展课程,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在内容上贴近课本,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在难度上应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现阶段的语言知识水平,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在原有语言水平上有所提高。教学内容贴近课本,难度适中,一来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在参与口语活动时不会过多地受到语法词汇问题的干扰,不会觉得任务太困难;二来在中考压力下,也可以避免教师“浪费时间”的顾虑,以课本作为口语练习内容的主要来源,可以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和巩固。
1.2特殊疑问句为主,一般疑问句为辅
一般疑问句由yes或no来回答,而由疑问词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则
可以捕捉更多的信息,其回答也更具开放性。因此,笔者在选择用于课堂教学的疑问句时,全部选用了特殊疑问句。这些特殊疑问句多以what,which,who,whose,where,when,why,how,what time,what kind of,how many, how much, how long, how far,how often等疑问词和词组开头,包括一些常见的句型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how do you like?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等。在编排对话时,可以使用一般疑问句作为辅助和过渡,以保证对话的完整和自然,但一般不把一般疑问句列为所要学习的问题
[2]。
1.3为全体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
口语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口头练习的机会,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口语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和活动方式、讲明练习要领,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口语活动中既起示范的作用,也平等地参与对话。教师应保证学生操练的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和进步。需要全体学生掌握的项目应让大多数学生操练,而不应只让少数人说话。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机会的同时,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口头输出的深浅有所差异。
2、加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2.1保持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基于提问的英语口语
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这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英语口语的愿望,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活动。
2.2问题循序渐进,随堂调整拓展
教师应以学生的原有水平为基础,从易到难地设计问句。在课堂教学时,问题难度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随着问题难度的提升而不断上升。不仅如此,难度较小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为那些英语水平较高、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对课堂中比较稳定的情况进行预设,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作出的各种反应,并想好可能使用的应对策略。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根据师生需求及时对问题作出调整。问句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事先排好,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调用难度适宜的问句。对于难度较大的问句,教师可将其分解为若干连续性的小问题,以减小问题的难度,以防学生无法作出反应。教师也可事先准备几个开放性的问题,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时刻注意观察课
堂,不可忽视教学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潜在教学资源与目标。为了实现真实有效的互动,教师有必要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2.3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特点,掌握惯用语句
学生不仅要通过不断的操练掌握诸多的特殊疑问句,也应比较这些问句的异同,从中领悟语言特点,以便举一反三、更好地加以运用。比如wh一和how疑问词的使用,学生应通过比较,掌握其用法,能够正确选择疑问词构成疑问句。在总结规律的同时,学生也要掌握一些固定句型和习惯说法。比如询问某地人口,要使用
“what’s the population of?”,一般不用“how many people?”,虽然后者也是符合语法规则的正确句子,但不符合英语的习惯。又如询问“你今天下午打算干什么?”,英美国家的人更常说“what’s your plan this afternoon?”,而不太说“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事实上,这也是与跨文化交际分不开的。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惯用说法,才能在与外国人士交流时更加得体、自然。
2.4介绍西方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英语是一种国际性语言,学习英语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论文最终目的是交际,且大多是跨文化交际,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提出:“语言与文化有种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
3结论
总之,希望提高广大师生对如何用英语主动提问的重视,丰富现存的口语教学方法,并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兆慧.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
[2]林风燕.英语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探索[j].浙江教学研究,2008(2): 27-28
篇15: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摘要:农村英语教学是农村各科教学中主要的薄弱环节之一,解决农村初英语口语教学面临许多困难,但必须针对相应困难,采用合理的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建立平等地师生关系;第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农村;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一、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困难
1、课堂语言环境的缺乏
我国基本上都面临这样的困难,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布置的一点听说训练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听英语的机会少,说英语的机会就更少了。英语表达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农村初中的电化教材设备、资料都比较落后,大部分的课堂还是那种老师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模式,好一点的再加一盒磁带,一个录音机而已。这样形式单一的英语课堂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多少的语言环境呢?
2、教师口语水平的偏低
农村初中的英语老师,极大多数并不是专科毕业的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语教学,自然给学生起不了正确的.引导作用。相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正确学习,这对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也是很不利的。还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听得更加“明白、彻底”,干脆直接用普通话甚至方言教学,这样的课堂还能起到听说训练的效果吗?恐怕学生除了听到一些单词外,都记不起这是一节英语课了。
3、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
由于本身英语基本功就不够扎实,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训练不够到位,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同学讥笑,受老师批评。在学生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心理障碍下,有些农村初中教师还在和学生进行言语交流的过程中,过多去干涉、影响学生的思维,甚至指责学生的不足,批评他们的过失,导致学生表达的愿望就更少。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就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
二、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位外国教学专家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情景教学本身就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并且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情景使学生产生言语的动机。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营造口语表达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说的情景,激发学生说得欲望,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言,交流语言,发展语言。比如在教授8A unit 1 Friends 时,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带一张自己最好的朋友的照片,并且事先准备好五句话描述该朋友的外貌长相。课上,我先出示一张明星的照片,说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加以描述,以此激发学生说听的欲望,然后再请班上几名口语较好的同学描述,并分小组进行交流,要求他们的描述增到十句。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交流,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最后每组作汇报演讲。这样的课堂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
英语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汉语和英语学习之间的矛盾。平时学习所听,所想,所说的全是汉语,只有课堂才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把握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我在实践中,还坚持做到用英语解释英语,而且要求学生模仿,尽量也用英语解释,所说我的课堂常听到这样的一句,Can you say it in English but in another way?包括评讲练习的时候,学生基本能够由一开始的听不懂,到逐渐地自己能够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像一些语法性的单词,学生虽然有的不会拼写,但他会告诉是这是verb那是adjective。所以我的主张就是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我也非常喜欢李阳疯狂英语的“三最法”说英语,也积极地采用这种形式鼓励学生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地去说,去比赛。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他们说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建立平等地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工作,老师对学生友爱同情的态度使师生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课堂上尽量给足他们想表现欲望的机会,当然纪律必须要有,但纪律应建立在友善,严格要求的基础之上。初中生的自尊心很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进取精神,多鼓励学生。
4、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学高为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先有一桶水……这些都说明,想要学生提高口语能力,首先教师先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基础。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加强自我进修,不断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其实方式有很多,我坚持的两个方法就是,阅读英文报刊,收听收看英文类的节目。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不断更新,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坚持教改实验,像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上的应用等。教师应大胆地去以多种形式实施教改实验。做为农村初中在硬件条件不是很好的前提下,更应该在这方面动动脑筋,花点心思,大胆创新。比如,使用课堂游戏、讲故事等等,同样也能起到辅助作用。关键在于,我们敢去尝试、实验,敢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
篇16: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初探论文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初探论文
内容摘要:初中英语口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模仿、复述,组织各项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觉学习,在宽松、宽容的环境下练习口语,同时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合理评价,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口语 模仿 课堂活动 小组活动 评价
江苏省教育厅从起,全省中考实行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也就是采取人机对话的形式,在这样的考试模式下,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怎样提高学生真正的口语水平值得我们每一个英语老师去认真地思索。 反思我几年来的口语教学实践,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进行有意识的模仿练习,增强学生复述能力
神经语言学研究表明,不论是什么年龄开始学外语,都要经历与小孩呀呀学语相似的阶段。因而模仿对口语学习十分重要。模仿练习可以采取听、读、背等各种方式。而复述是高级模仿,复述主要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把大意说出来。让学生复述教材里的课文,或讲故事,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几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和经过。复述较长的课文时,我通常都会作一个口头示范,让学生有效地模拟。复述练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述材料的语言精华,增强知识,减少中式英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设计各种课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敢说、愿说
李阳认为“英语是说出来的。”但在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由于经学生思想单纯、性格内向等种种原因,英语口语课堂经常会出现冷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即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在对某事物有着浓厚兴趣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于是我每天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让一个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一个1~2分钟的“Talk show”,内容不限,可以是故事、笑话、演讲等,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倾听,讲完后指出其中的语音或语法错误,老师也要作适当的评价,并打一个分数作为口语的平时成绩。例如,在学习9A Unit5 Audrey Hepburn 时,我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找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这样既预习了课文,又提高了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在本单元结束时,我要求学生在网上下载名人的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学生选择的人物有盖茨、布什、姚明、刘翔、周杰伦、S.H.E等。说到盖茨时,学生是这样描述的:He is 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 He is good at making money. He has many companies… 说到姚明,男生更有发言权:He is the best basketball player in the world. I like him best. He is the best one,虽然在表达中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强烈的表现欲已经使他们充满自信,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
三、组织口语活动小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全面的'挖掘他们的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设计各种课堂活动之外,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4-5人的学习小组。在分组时,既考虑学生的性格、兴趣的特点,又注意到了男女搭配,基础差异,特别是选定小组长非常重要,既要口语基础好,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又要有较强组织能力。他们应该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一座桥梁,起着联络、沟通作用。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听说两条线,给每个人开口说话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做主人的自豪感。
四、在情境中进行英语口语教学
牛津英语教材紧密围绕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生动有趣的素材又可以营造出一个个准英语环境,搭建一个个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如学生创设的情境:一群学生在公园里玩耍,公园里美丽的风景,干净的环境,同学们自觉爱护公园的一切,此时河中的小鱼引起大家的兴趣。瞧,同学们正在湖边观赏。对这一情境,同学们编了以下对话:
A:Look, there are a lot of fish in the lake. How nice! Let’s go fishing in the lake.
B:We can’t fish here. Look, there is a sign “ No fishing “
C: We can’t fish in the lake.
A: Never mind. Look, a big fish, I catch a big fish.
Oh, help, help. The fish’s mother catches me.
……
同学们的夸张的表演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虽然小品内容很简单,但活动把学生带到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并进行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
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要多给予积极的评价,营造宽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说乐说。老师的评价与学生在口语课中的某些问题行为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并注意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1)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注重生生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而小组同学给予的肯定能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学生的自我评价则让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和肯定自我的机会
(2)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各个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对那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采用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口语教学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所重视和加强,这对于学生整体英语成绩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口语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长期坚持。总之,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英语口语的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一句英语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它道出了英语口语教学与训练的真谛。
篇17: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二)巴以双方及安理会会员国代表讨论,然后代表发言。(教师应提示各方代表: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讨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得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应表明以军撤不撤军,如何撤军?巴方要求以方应怎样做,提请大会裁决。)
学生:巴方代表发言,主题是阐述请联合国干预以方并对其实施制裁的理由(列举以方的行为,如对巴方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毁坏等损失情况。)
学生:以方代表发言,阐述打击巴方的原因。
学生:其他国家代表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如学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教师应加以引导以体现合作的精神,估计多数代表发言的观点可能是:以方应立即撤军,以土地换和平……)
(三)“安南”从代表们的发言中选择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此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并宣布照此安理会决议执行。
教师:小结,同时建议举行第二个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大会。同学们组织的联合国安理会开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召开这节课的第二个会议,讨论审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会前大家先看教材图5。9,让学生从中获得国际社会需要合作的一些启示,然后提示学生。1)中国的代表:围绕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好处,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这几方面思考讨论,如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一种承诺。2)其他国家的代表: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同世界很多国家先后经历长达二十来年的艰苦谈判历程:中国入世后对世界各国有什么好外这两方面去讨论思考自己的观点,以便大会对中国入世问题进行表决。讲座两分钟后教师建议第二个活动开始。
学生:“总干事”主持会议
(一)“总干事”宣布会议开始,并请中方代表首先发言。
学生:中方代表根据老师的提示作陈述性发言。(中方其他代表可补充发言)
(二)“总干事”发言阐述其本人对中方过去工作的看法(看法应是积极的、有利和),并提议世贸组织成员国举手表决。
学生:世贸组织各成员国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基于两个因素获得这个结论:大家是中国人,学生的童心会偏向自己的国家:教师前面的引导)(师生共同鼓掌欢庆)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完成后面的板书提纲。这节课的两个会议大家组织得很好,很成功。那么大家在这两个会议获得了些什么体会呢?同学们思考一下再发言。灵活处理学生答案,学生可能的回答——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板书)。中国入世说明中国需要同国际社会合作,国际社会也需要同中国合作。中国需要合作,世界各国都需要合作。课后请大家完成教材P94A、B图,并思考现在国际合作中存在着什么现象。再问:这两个会议体现了在哪些方面需要国际合作?学生思考回答——在政治、经济方面(板书)。那么,同学们根据平常的体会,国际间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合作,请举例。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人穿西装、吃西餐是服装、饮食文化合作交流的结果,航海家麦哲伦使用的指南针是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的结果(板书)。大家再想一想:本节课的两会议都体现了联合国这一重大国际组织的作用,对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对,只有安理会会议表明了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板书:联合国的作用)。除了联合国这个组织,大家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板书:其他国际组织)?知道——非统组织、欧盟……
结束语:这节课,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合作!
板书设计
国际合作
1、很重要:
2、主要领域:政治、经济、文化……
3、联合国的作用:
4、其他国际组织:
教学反思:
由于内容简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很好掌握,教学效果良好。
篇18: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从而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率地否定自己。
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指定题目进行口头表述,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至少一点)并通过分析得出重要结论
知识:明确独特性是普遍存在的,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的智慧,认识个人生命的独特性及其表现
教学重点
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
教学难点
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
一、小活动:《我说你猜》
请一名学生背对屏幕,根据同学的提示,猜出屏幕上所展示的图片内容。
其他学生看到屏幕上的图片,用语言提示,帮助同学猜出屏幕上所展示的图片内容。看看谁能够快速地、准确地帮助同学猜出来。
提问:要想帮助同学快速而且准确地猜出图片,你在提示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想把握一个事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点。的确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有的、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点,正如两句哲学味道很浓的名言所表达的意思那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等你们将来学习哲学的时候会有更深入的研究。
正因为这许多不同的事物、各种各样的生命,世界才能多姿多彩,带给我们无限的欢愉。这一点,我们在前两节课已经有深刻的体会,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去体会的是,在这所有的生命中,有一种最为独特的生命,就是人。
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投影)
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首先需要把视角放到世界之外,审视一下人类这个群体,看看人类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性。
提问:你觉得人类区别于其它生命的特点有哪些?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类的智慧。
人类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其它生命,人不能像鸟那样自由飞翔在蓝天,也不能像鱼儿那样悠闲地在水中漫游,人不如猎豹跑得快,不如狗鼻子灵,不如蚂蚁能举重……,但人类有智慧,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但拥有了其他生命的一些功能,甚至于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其他生命。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活动分享人类的智慧。
小活动:说说人类的智慧(投影)
提问:说说人类利用智慧弥补自身不足,为人类以及世界服务的事例。
通过刚才这个活动,的确让我们体会到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智慧,这也让我们深深感到能够做人是多么的幸运和自豪。
让我们再把视角放回到我们自身,因为在所有人的生命群体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最独特的,让我们一起审视我们各自生命的独特性。
小活动:画出自己的生命线(投影)
在成长记录本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给三分钟)
生命的起点:自己的生日
生命中最独特的一点:有生以来对于自己最特别的一个日子,或者自己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是对于自己最特别的日子,说说为什么这个日子对于自己来说是特别的。
生命的终点:自己希望活到的年龄,说说为什么希望活到这个年龄,并说说希望在自己生命终点的时候处在怎样一个状态。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叙述,在生命的起点、生命过程中以及生命的终点的确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提问:世界上的人这么多,总有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生命的起点不存在独特性呢?
提问:说说有哪几个环节的独特性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
除了生命的`起点我们无法掌控外,其他的每一天我们都可以赋予它独特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自己的眼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投影)
例句:我……,所以,我是独一无二的。
在别人的眼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
例句:他(她)……,所以,他(她)是独一无二的。
提问: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
我们生命的独特性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要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每一天,我们更多地该把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内涵上,让我们独特美好的品德、才智为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世界增添色彩。而且,正因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释放自己的特性,活出自己的滋味。
播放“伊利优酸乳广告之小提琴篇”(投影)
作业: 想想你最敬佩的人,想想他们令你敬佩的原因和事例。
篇19:初中数学七年级教学教案怎么设计
整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整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概念,是今后学习分式、二次根式、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经历由数到式的过程,体现由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数学思想,对发展符号意识有非常意义。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表示。由于字母表示数,因而字母可以和数一样参与运算,这正是理解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核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需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主要学习的是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学生习惯用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数”到“式”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虽然小学学过用字母表示数,但是七年级学生符号意识薄弱,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于如何分析问题、寻找相关数量、确定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学生会感到困难。再者我校学生基本素质不高,应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留有充分时间思考,讨论。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发展符号意识。
三、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关系,并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
四、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展示青藏铁路的一张图片,感受那里寒冷的天气引出青藏铁路冻土地段的行程问题
师:同学们有谁去过西藏吗?你听说过青藏铁路吗?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线路最长、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引出课题。
(二)初步感受
问题: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根据已知数据求出列车行驶的路程.
(1)2 h行驶多少千米?3 h呢?t h呢? 8 h呢?
(2)如果用v表示速度,列车 t h 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还能举出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的例子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后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字母可以表示数用来表示数
注意:(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将乘号写作“· ”或省略不写; (2)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在前;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范例感受字母可以表示数,字母可以参与运算,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我们以前还学习过哪些这样的字母表示的运算律。使学生加深对公式和运算律的理解并通过对比使学生充分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三)重难点突破
问题: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呢?
例一
(1)苹果原价是每千克p元,按8折优惠出售,用式子表示现价;
(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m倍,用式子表示去年的产量;
(3)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和宽都是a cm,高是h cm,用式子表示它的体积;
(4)用式子表示数n的相反数.
解:(1)现价是每千克0.8p元;
(2)去年的产量是mn件;
(3)包装盒的体积是:a·a·h cm3 即a2h cm3
(4)数n的相反数是-n
师生活动:学生先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学生代表板演展示,再有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熟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为形成单项式的概念做铺垫。
例二
(1)一条河的水流速度是2.5 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v km/h,用式子表示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时的速度;
(2)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元,买一个足球需要 z 元,用式子表示买 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的钱数;
(3)如左下图(图中长度单位:cm),用式子表示三角尺的面积;
(4)右下图是一所住宅的建筑平面图(图中长度单位:m),用式子表示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
解:(1)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速度分别是(v+2.5)km/h,
(v-2.5)km/h;
(2)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3x+5y+2z)元;
(3)三角尺的面积(单位:cm2)为(1/2 ab-∏r2)cm2
(4)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单位:m2)为(x2+2x+18)元.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下各个击破。师生共同归纳:字母可以和数一样进行运算
注意:(3)带单位时,适当加括号.
(4)除法写成分数的形式。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字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字母可以象数一样进行运算,为形成多项式的概念进行铺垫。
例三
观察下列各式:x ,2x2,3x3,4x4,… ,
按此规律,第n个式子是 。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规律,并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一般结论。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含有字母的数学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必要性和一般性。
(四)巩固提升
问题:你能给以上这些式子赋予新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举例说明比如:如果p表示我们班的人数,我们班80%的同学喜欢上数学课,那么0.8p 就可以表示我们班喜欢数学课的人数。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
五、练习检测
(1)5箱苹果重m kg,每箱重 kg ;
(2)一个数比a的 倍小5,则这个数为 ;
(3)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52%,则女生人数是 ,男生人数是 ;
(4)某校前年购买计算机 x 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则学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 台;
(5)某班有a名学生,现把一批图书分给全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4本,还缺25本,则这批图书共 本;
(6)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为a,个位上的数字b,则这个两位数为 .
师生活动: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评价总结注意(5)带分数化假分数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能力。
六、小结作业
小结(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
(2)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教科书
习题2.1的第1题,第2题,第7题.
七、板书设计:
2.1用字母表示数
1、字母可以表示数
解:
注意
2、字母参与运算
例一
例二
3、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学生板演区
教学反思:
篇20:初中数学七年级教学教案怎么设计
有理数
一、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日常生活中带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类比得到数轴的概念,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学生领悟分类思想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设计思想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对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
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 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2、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
到和谐美的享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初中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3.英语口语教学
4.初中英语口语作文
9.初中教学设计
10.七年级支撑跳跃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